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

合集下载

2017-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选修6

2017-2018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选修6



1.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媒体我们经常听到或见到各种地

关 震、海啸、火山喷发、旱涝、台风等对人类的生命活动、生产
活动甚至生存造成影响。另外,沙尘暴、水污染等也对我们构
成威胁,所有这些均属于环境问题。
教材详解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教材详解区
2.例如,若确定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则其原因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
用一种道德态度来尊重自然。
教材详解区
(5)丹尼斯·梅多斯:目前世界的困境可以通过人口、工业
本 发展、污染、粮食生产、资源消耗等五种因素的联系和变动

栏 表现出来。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

开 关
源消耗按现在的增长趋势继续不变,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
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的某一个时期达到极限。人类不要盲目
环境伦理观不仅认为破坏环境从而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而且还认为破坏环境从而危害物种生存和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即环境伦理观不仅表现在人类行为中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还表现在人类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
网络构建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章末整合
教材详解区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教材 P4 “探索”

开 关
消耗,污染不断加重,但是人口增长、污染程度均没有超过
环境容量。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第Ⅱ阶
段,人口、经济迅速增长,资源急剧消耗,污染迅速加重,
且人口、污染超过了环境容量。
教材详解区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失调。第Ⅲ阶段,人口增
长变慢、资源消耗速度也变慢,污染程度减轻,而经济继续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环境保护专题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思维导图二、考点解析考点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考点二】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去。

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包括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以及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可能是良性的,可使人类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也可能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考点三】环境问题的表现生态破坏是环境问题的一种表现,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全球环境变化也是环境问题的表现,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考点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以及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三、典型例题2009福建高考】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

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一、思维导图二、考点解析考点一】水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水污染主要有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等类型。

这些污染的成因包括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泄漏的石油等。

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课件(人教版选修六)

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课件(人教版选修六)

• 1.大气污染的内涵
• 大气污染发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有 毒有害物质增加,大气质量恶化;二是影响了原有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 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 2.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其影响 • (1)可吸入颗粒物 •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
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我们身边的垃圾很多,主要有食品垃圾、废旧塑料、建筑垃圾、
破旧衣物等。城市垃圾应采用回收、分拣、处理加工、焚烧和综合利用等
方法,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垃圾尽可能被再生利用,
创造财富。
类 水体富营 重金属污
型 养化

海洋石油污染
生物所需 的氮、 磷等营 养元素
变色的生态自然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有:纬度较低,水温高;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
的排放;静水环境。
• 1.城市垃圾的特点:
数量
品种
大、
多、变化大。
• 1.大气污染现象: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工态平农衡业,严重威胁着人
体健康建和筑正物常的
生产,并对
• 材料四 无锡地区(如图乙)去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 ℃,比往年高2.5 ℃; 今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 ℃,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 一个月;今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 个月。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蓝藻的发生和水污染有关。引起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这些原因造成湖水中________、__________等物 质含量大量增加,导致湖水的________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精编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精编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目录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研究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一节天体和星空第二节探索宇宙第三节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第二章太阳系与地月系第一节太阳和太阳系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第三节月相和潮汐变化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四章海-气作用第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第五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际合作选修三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第一节现代旅游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则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第二节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三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第三节城乡规划中的主要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第一节城乡人居环境第二节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第三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01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02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07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9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4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25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31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38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46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56第三章防灾与减灾62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63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72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79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第三节公众参与选修七第一章数字时代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第三章人眼的延伸——遥感(RS)第一节什么是遥感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及其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第四章精确定位的现代工具——全球定位系统(GPS)第一节什么是GPS第二节GPS的应用与发展第五章数字时代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什么是GIS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第三节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第四节GIS的发展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中国数字地球建设第一节3S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第二节中国数字地球的建设。

高二地理-选修6-知识点结

高二地理-选修6-知识点结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基本思想:①经济可持续发展;②生态可持续发展;③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5.湖泊沼泽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

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污染物。

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加强生活污水的防治和地表水、地下水源的保护。

(3)发展节水型农业,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业用水污染。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人类与环 境的统一 性
表现 内容 人类与 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 环境相 开环境;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互依存 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保护 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环 人类与 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 环境相 的交换,人类种群通过个体的 互转化 生生死死,在生生不息的繁衍 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转化
实质 人类活动主 观能动性与 环境发展客 观规律性的 统一
阅读教材“案例1”,说明周口店的自然环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遭 到破坏的,现在状况如何。你认为周口店应如何处理好人类与环境 的关系? 提示:从材料中可知,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 水平协调的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 但是从农业文明以来,由于农业生产,周口店的自然环境开始遭到 破坏,这时主要以生态破坏为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地关系 日益紧张,除了生态破坏之外还出现了环境污染。要处理好当地人 类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关停污染企业,处理 石化区废水;另一方面要治理好河流,造林绿化,同时保护好“北京人” 遗址,发展旅游业。
特别提醒天然环境并不是不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在当今的地球 表面上,纯天然环境几乎不存在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地球上的 每一个地区几乎都留下了人类的痕迹。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 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都可称为天然环境。例如,原始森林受酸雨 影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由于森林的原始生态功能没有发生 变化,所以它仍然属于天然环境。
拓展延伸人地关系的对立与统一的相互转化 (1)人类遵循环境发展规律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对立性就会向统 一性方向转化。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既能满足 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又能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质 量。 (2)人类违背环境发展规律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统一性就会向对 立性方向转化。如滥伐森林,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 境恶化;滥垦草原,造成土地沙漠化;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 位下降,引起地面下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 染等。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课件中图版选修6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课件中图版选修6

和②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③ 生存和发展 带来 的不良影响。
自主学习区
(2)分类
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由④ 自然环境 本身变 含义 化引起的,没有或很少 由⑤ 人为因素 造成的环境问题 有人为因素的环境问题 环 境 污 染 : 如 酸 雨 污 染 、 火山喷发、⑥ 地震 、 ⑦ 臭氧层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 类型 台风、洪涝、干旱、海 生态破坏:如森林面积减少、水土 啸等 流失、 ⑧ 土地荒漠化 、 生物物种锐 减 次生环境问题
互动探究区
(4)图中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人类对环境的作用 力越大,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越________。 (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表示; 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表示;酸雨可 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的箭头 ________表示。 (6)根据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 因。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自主学习区
答案 尽管目前人们对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还没有最
终的定论,但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 气体的增多有关。温室气体的变化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 因: (1)自然原因:如火山喷发、太阳活动、海水增温等都会对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气候的冷暖有所影响。
(2)人为原因:矿物燃料的燃烧、森林砍伐、农牧业及交通 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增强,使气候变 暖。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反思归纳 结合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模式图,思考环境问题是
怎样产生的 该模式图说明了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与环境发生关 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即人 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图解如下:

高中地理课件环境污染与防治

高中地理课件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过渡页
含义
来源
危害
城市 垃圾 特点
2
1
3 4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 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 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称垃圾
过渡页
含义
来源
危害
城市 垃圾 特点
2 1
3 4
商业
污水处理
商业机关、 团体办公
工业生产 居民日常生活 市政建设与维护
过渡页
含义
类型
危害
防治 措施
2 1
3 4
(1)调整能源战略 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解决大气污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调整 能源战略。主要途径有:
(2)防治措施
其他大气污染问题
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20世纪CO2排放量增加引发全球变暖 雾霾现象
含义
污染源 表现 危害
陆地水体:水花(水华)、
藻花 海洋水体:赤潮
案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污染源
表现 水体中植物死亡 危害 鱼类死亡
水生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案例 湖泊演变为沼泽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污染源 表现 危害
案例 太湖、滇池的富营养化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复习课
目录页
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水体污染现象
过渡页
概念 物理、化学、生物净化过程 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 水污染现象
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概念 过程 规律 水污染
环境的自净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3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33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课标要求:①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问题;②以某种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③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教材分析:关于“环境污染与防治”的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和必修模块都有体现,但是要求较低,这里是对环境问题的归纳与拓展,更深入的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水污染及其成因”是其中一个专题。

教学设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为依据,侧重生活地理的学习。

以现实生活中的污染事件为例,组织学生探究其原因、过程和危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环境观有所提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主要环境的污染问题;②会分析水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危害;③了解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联系实际,利用典型案例,从现象入手,追根溯源,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观、环境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和“水体污染物”是重点2、作用的机理(或作用的过程)是难点,因为作用的机理非常复杂,可以举一两个例子,不必追究细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看漫画思考:(1)从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2)这种现象和问题哪里最突出?我们生活在农村,这种问题农村有吗?(3)除此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加快,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在我们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举例:手机、电脑、汽车、高楼等),有没有想过它们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影响?(学生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双重保障作用,一方面提供资源、能源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环境具有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代谢产物的能力,即自净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2)原因: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②人为原因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D.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②过程的不可逆性;③规模的全球性。

1.3环境观(1)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①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②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良性方向发展。

1.4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环境污染概述(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3)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2.2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2.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对已污染的水域进行治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 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不尽相同。

本书所说的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

2. 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影响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类,且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

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1. 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2. 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更为重要)【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环境变迁。

【人为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了环境的价值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不是消除污染,而是转嫁污染,促使环境污染全球化)(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个人行为的不负责,最终影响了大众的利益)补充一: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并逐步提高人口的素质。

3.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人工合成的许多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对人类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不可预见性(转基因食品) (2)、过程的不可逆性人类大规模的干预环境,其中有很多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3)、规模的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影响的不止影响一个区域,而是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一)一种新的环境观: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目前主要有两种环境观点【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①天人合一,人地归一②保持平衡与协调③良性方向发展(二)树立可持续发展★1. 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a表示资源开发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d表示废弃物排放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是( )A.煤炭开采—地面沉降B.化工厂—水污染C.火电厂—大气污染D.冰箱使用—臭氧层被破坏解析:1.C 2.A 第1题,根据图中的关系可知,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示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提供给人口消费,并不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表示人口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

第2题,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人类从地下大量开采煤炭,可能会使地下岩层之间出现空隙,引起地面沉降。

读图,回答3~4题:3.如果按照环境的属性划分,最有可能是自然环境的是( )A.①B.②C.③D.④4.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图片④的环境主体是( )A.生物B.人类C.植被D.水体解析:3.D 4.A 第3题,图片①②③所示的景观均属于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都属于社会环境;只有图片④所示的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小,属于“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和空间”,是自然环境。

第4题,对生态科学而言,“环境”主体是生物环境。

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B.臭氧层空洞C.水体污染D.水资源短缺6.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全球( )A.高山雪线上升B.各地降水增多C.酸雨危害加剧D.陆地面积增大解析:5.A 6.A 第5题,图中显示北极熊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冰川消融,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

第6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高山上的积雪融化,雪线上升;全球变暖会影响水循环,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不可能使各地降水增多;酸雨是由于大气中酸性气体增多导致的,与全球变暖无关;全球变暖,极冰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从而使陆地面积减小。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进入大气后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和雾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据此回答7~9题:7.造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污染物是( )①硫氧化物②氮氧化物③二氧化碳④氟氯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下列情况可形成酸雨的是( )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9.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 )A.提倡使用无铅汽油B.工厂把烟囱造高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D.大力推广使用煤气作生活燃料解析:7.A 8.C 9.C 本题组主要考查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第7题,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气体中含有NO x和SO2。

二氧化碳引起全球变暖,氟氯烃会引起臭氧层的破坏,不会引起酸雨问题。

第8题,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含硫煤燃烧和汽车排放的尾气,砍伐森林会导致气候变暖,与酸雨无关,沼气燃烧量较小,且不会污染大气,故C项符合。

第9题,生石灰和含硫煤发生中和反应。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

据此回答10~12题:10.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表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是因为水资源更新速度快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11.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1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较小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D.水资源春夏多,秋冬少解析:10.C 11.D 12.C 第10题,图示地区中,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率最高,水资源短缺最严重。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第11题,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黄河流域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

第12题,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水资源缺乏。

2016年3月22日是第24个“世界水日”、第29个“中国水周”的第一天。

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对“水危机”予以重视,珍爱每一滴水。

据此回答13~15题:13.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 )①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不均匀②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③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④水资源的浪费⑤全球变暖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14.新加坡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①新加坡的年降水量十分稀少②新加坡的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境内河流很少③新加坡的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地区分布与季节分配都十分不均匀④人口的激增与经济的高速发展A.③④B.②④C.①④D.①②15.世界上缺水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 )A.降水稀少B.远离海洋C.淡水资源匮乏D.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解析:13.D 14.B 15.D 第13题,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①为自然原因,②③④为人为原因,即用水需求增大,且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第14题,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并不稀少,地区分布与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该国境内少河流湖泊、人口激增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

第15题,由新加坡缺水的例子可知当地降水并非稀少,水资源也不贫乏,而是这些淡水大多以径流的形式流入海洋,造成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据悉,到2016年6月1日,“限塑令”已实施8周年,但塑料袋依旧泛滥成灾。

结合材料及下图,回答16~17题:16.下列生产、生活垃圾,属于白色污染的是( )①废报纸②除雪用的盐③废旧农用薄膜④废旧电池⑤丢弃的塑料膜(袋) ⑥一次性塑料餐具⑦洗涤后排放的白色泡沫水A.①③⑤B.③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⑦17.新型快餐盒以各种谷物秸秆为原料做成,用过后直接转化为牲畜饲料或肥料。

与传统的一次性塑料餐具相比,使用新型快餐盒突出的优点是( )A.新型快餐盒容量更大B.减少了白色污染C.不利于农业的发展D.新型快餐盒更加美观解析:16.B 17.B 第16题,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

城市中主要是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农村中主要是废旧农用薄膜。

第17题,使用新型快餐盒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2014年4月18日16时,2013年~2014年度引黄济青调水顺利结束,引黄河水约2.16亿立方米,为近20年以来最多的一次,为青岛市解了缺水的燃眉之急。

据此回答18~20题:18.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19.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调水季节,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20.引黄济青工程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鱼苗,其主要作用是( )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B.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C.为吸引鸟类光临而投放的饵料D.发展生态旅游,供给游客垂钓解析:18.C 19.B 20.A 第18题,引黄济青减少了青岛对地下水的开采,有助于减缓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倒灌。

第19题,冬季农业用水较少且水质较好,适合调水。

第20题,引黄济青主要是为了生产和生活用水,水质需保持良好。

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2016·银川模拟)下图为某年我国南方和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读图,回答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生活垃圾中成分构成的主要差异,(2分)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原因。

(8分)解析:根据图例,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差异是不可回收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重差异。

从气候角度看,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植量大,故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北方煤灰等不可回收无机物多,主要和冬季燃煤取暖有关。

答案:差异:不可回收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不可回收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2分)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无机物;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8分)22.(2016·大连模拟)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8分)(1)填空回答图中数字处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

①林区过度砍伐森林→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洪灾。

②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水土流失。

③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河流净化能力降低。

④河沙开采过量→河床堤岸→河岸后退→洪水灾害。

⑤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海水入侵。

⑥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航道变浅。

(12分)(2)为了使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图中范围内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6分)解析:第(1)题,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多雨,林区过度砍伐森林使地面缺乏植被保护,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湖受到泥沙淤积。

图中②属于山坡地,山坡地的森林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如在山坡地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

③由于图中①过度砍伐森林,地表水下渗减少,河流的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如果上游用水量剧增,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

④过量开采河沙,导致河床河堤破坏和塌陷以致河岸后退,造成洪水外溢,引发水灾。

⑤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破坏地下淡水资源。

⑥河流径流量减少,流速降低,海水入侵,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海水的顶托下,在河口大量沉积,使河流入海航道变浅。

第(2)题,图中范围内人们的首要任务是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或山坡地植树造林,不能过量开采城市地下水,或利用夏季地表水及时回灌,补充地下水,尤其是要保护好水源地和水源林,使河流清水长流,增大河流径流量。

答案:(1)①河湖泥沙淤积②砍伐森林③减少④坍塌⑤地下水位下降⑥淤积(12分) (2)在河流上游植树造林;防止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雨季回灌;保护水源地和水源林,使河流清水长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