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_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女性孕期较为多发且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糖尿病人群的增加和人们生活、饮食等各方面因素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此病属于糖尿病的独立类型,对胎儿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特殊性,大部分孕妇存在严重负面情绪,担心药物治疗效果,担忧胎儿的发育和自身安全,故本文将重点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案展开研究综述。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方案;研究进展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孕妇首次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情况,此现象属于高危妊娠,据相关数据统计,其发病率在全国及全世界为1%~14%,大部分孕产妇在分娩后其血糖会慢慢下降并恢复健康状态,但仍有部分孕产妇分娩后血糖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发展为2型糖尿病,因此要呼吁大家高度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干预,尽早科学控制血糖[1]。

现阶段,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不断更新和改进,临床致力于寻求更有价值的护理手段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使其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和诱发因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过程是从妊娠早期开始,由于胎儿的能量需要补充葡萄糖,依附在母体上吸取营养,故而导致孕期的空腹血糖低于正常状态,后期随着妊娠时间的推移,在妊娠中期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需要增加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平衡,若胰岛素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造成孕期代谢失衡,最终引发为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分泌不足所致,而目前关于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诱发因素有很多,随着此病的患病率增加,多数城市均已发展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干预治疗。

目前普遍观点认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与高龄、催乳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孕期饮食、过激心情、紧张精神、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糖尿病发生[2]。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研究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两代人的健康。

妊娠期糖尿孕期规范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因此,应积极采取科学、规范、合理的综合护理方法,同时根据孕妇病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重点做好孕期的饮食护理和运动疗法,定期监测血糖,做好各项指标监测和护理,重视心理护理,积极开展糖尿病知识健康宣教,加强用药指导,从而提高妊娠期糖尿孕妇的生活质量,减少母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与影响、护理干预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展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护理研究及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会对母婴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妊娠结局。

为此,从护理学角度,如何减少和降低母婴并发症,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并提出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文将从妊娠期糖尿的病因分析、影响和护理干预进行阐述,以帮助妊娠期糖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1病因与影响1.1 病因分析伴随着妊娠的不断进展,孕妇的血糖水平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孕妇妊娠中晚期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逐渐下降,其中胰岛素代偿性分泌不足的孕妇极有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

一般情况下,“胰岛素抵抗”出现于妊娠24周左右,有部分孕妇怀孕后糖和脂肪代谢就开始出现变化,胎盘产生的一些激素和细胞因子抑制了胰岛素的正常工作。

妊娠期糖尿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确,有学者认为孕前体重大于标准的20%的肥胖者和年龄大于30岁的高龄产妇是易感人群[1];也有临床资料显示[2],孕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导致孕期体内糖代谢的异常;有专家认为[3],遗传因素导致妊娠期糖尿发病的概率最高;而孕期随着胎儿生长所需能量的增加,孕妇血浆的葡萄糖水平逐渐降低,孕妇体内抗胰岛素物质随之增加,同时,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呈现出下降的势头,如果孕妇不能适应这个生理变化,将有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新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新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新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妇常见疾病,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让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也逐年递增,不仅影响母婴身体健康,同时也容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因此,需要对孕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症状,进一步保证母婴安全。

本文主要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研究进展前言: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孕妇会表现血糖升高,如果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则容易出现巨大儿、畸形儿以及低血糖等不良妊娠结局,影响母婴安全。

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将血糖调整到正常水平,尽最大程度改善母婴结局。

为了探究现阶段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本文主要针对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心理护理罗向红等[1]在研究中指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的方式,帮助患者改善血糖水平与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通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怕影响胎儿健康,因此容易产生很大心理压力与负担,进而焦虑、抑郁等情绪也较为显著。

因此,心理护理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

通过护理人员针对性心理疏导,能够让患者打开心结,并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建立治疗信心,用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

通过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有积极意义[2-4]。

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能够让患者转移注意力,平稳患者情绪,并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感,减少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让患者尽快熟悉病房,并得到更加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

2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科学饮食以及运动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可以满足患者妊娠期营养需求的同时,将热量摄入得到有效控制,对患者控制血糖有良好作用[5-7]。

在运动护理的应用下,能够让患者结合自身情况有效开展相应的运动,例如游泳、散步以及瑜伽等,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让患者的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促进患者正常分娩,改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的进展。

通过对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和原因探讨,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并进行效果评估。

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建议未来在临床实践中更加重视心理护理的实施,以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该研究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心理问题、护理干预、心理护理、评估、策略、研究、临床实践、重要性、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高血糖症状。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孕妇年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给孕妇和胎儿带来健康风险,同时也对孕妇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恐惧、无助等。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和胎儿的发育,需要引起重视。

进行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和护理干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干预进展,评估不同干预策略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其原因,探讨护理干预的效果和提出相关策略。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护理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研究对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重要性进行强调,为未来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规律,为心理护理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在面临生理变化和疾病风险的还可能面临心理问题的困扰。

妊娠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妊娠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区的 联 系与 合 作 。
关键词 :4 7 3 . 7 1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6 4 9 3 . 2 0 1 4 . 0 2 . 0 0 8
血糖 控 制 、 改 善 不 良妊 娠 结 局 及 提 高 病 人 生 活 质 量 十 分 必 要 。
近年来 , 国 内外 对 妊 娠糖 尿 病 护 理 干 预 的 研 究 愈 来 愈 多 , 笔 者 现
高 或 过 低 时提 供 治 疗 性 指 导 建 议 , 电话 随 访 能 及 时发 现 和 修 正 孕 产 妇 在 执 行 治 疗 措 施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因 而 能 更 好 地 控 制 病人的血糖 , 有效 降低 孕 产 妇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和 新 生 儿 并 发 症 的
摘要 : 从 集 中管 理 、 团 队 管理 、 综合护理干预 、 营 养 治 疗 学 手段 、 健 康 教 育路 径 、 电 话 随访 、 个性 化 护 理 方 面 综 述 了妊 娠 糖 尿 病 护 理 干
预 研 究 进 展 。提 出早 诊 断 、 早 管理 、 开发 研 究适 合 妊 娠 糖 尿 病 健 康 管 理 的研 究 工 具 、 关 注妊 娠 糖 尿 病 病人 的 心 理 护 理 、 加 强 医 院和 社
护理研究 2 0 1 4年 1月第 2 8卷 第 1 期 中旬 版 ( 总第 4 5 4 期)
・】 4 5・
妊 娠 糖 尿 病 护 理 干 预 研 究 进 展
Re s ea r c h pr o gr es s o n n u r s i n g i n t er v e n t i o n f or p a t i en t s wi t h ge s t at i on al di a be t es mel l i t u s 申娟 茹 , 李俊 玲

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属高危妊娠,严重威胁到母亲和胎儿的健康。

近年来,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一直是护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和运动指导及孕期母儿监护等方面,就妊娠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83-01妊娠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间第一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不排除孕前或孕初已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仅在此次妊娠期间被发现的糖尿病患者[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

妊娠糖尿病对产妇和围产儿都产生很大的危害,可引起产妇流产、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等,而且还可增加畸胎儿、巨大儿发生率,严重威胁母亲和胎儿的健康。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一直是护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并且有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就近年来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作一综述。

1 妊娠糖尿病形成的主要因素虽然有关gdm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大量研究显示某些因素与cdm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发现,妊娠可诱发伴生孕酮、皮质醇、催乳素水平升高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可引起葡萄糖代谢能力的改变[2]。

②糖尿病家族史与妊娠期糖尿病的遗传因素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糖尿病家族史可导致子代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升高。

③患者孕前超重、肥胖为gdm发生的危险因素,孕前肥胖孕妇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体质量正常孕妇的22.4倍。

④孕妇不良孕产史或孕妇自身体质,如孕妇有低出生体质量病史者胰岛素抵抗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增高。

2 国内外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现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饮食、运动等多种护理方法,尤其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进展【摘要】目的是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人的护理进展。

妊娠糖尿病对母婴有很大的危害,病因及对孕妇的影响都比较复杂,必须加以重视,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加强孕期、分娩期、产后护理、调节饮食、早期合理控制血糖、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才能降低母婴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护理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后才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正常妊娠早期,由于胎儿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依靠母体不断供应,使孕妇的空腹血糖常低于非孕时,随着妊娠的进展,在妊娠中、晚期孕期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胰岛素需要增加,以维持糖代谢的平衡,如果胰岛素细胞的能力不足以适应孕期对胰岛素的需求量时,β细胞对血糖的兴奋表现应答失调,就会导致糖尿病。

1 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1)亲属(尤其一级亲属)已有人患糖尿病者,即有糖尿病家族使者。

(2)年龄超过30岁的高龄孕妇。

(3)有异常分娩史者,如原因不明做多次流产、死胎、难产、新生儿死亡、畸形式巨大胎儿分娩史。

(4)以妊娠时已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5)肥性者,即在妊娠前体重超过20%标准体重。

(6)本次妊娠怀疑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少。

(7)反复真菌性阴道炎且久治不愈。

(8)孕前患者多囊卵巢综合症。

(9)早期反复出现尿糖阳性,有多饮、多食、多尿者。

2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可引起孕妇难产、感染机会增加、妊高症和妊娠结束后的糖尿病。

当孕妇血糖被有效控制时,胎儿体重就会接近正常,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也会顺利分娩,但若血糖未能有效控制,出现巨大儿,易发生相对头盆不称,不能正常分娩,只好采取剖宫产,虽然在目前医疗条件下,剖宫产是安全的,但任何手术都会带来并发症,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尤其是会阴部、生殖道、膀胱尿路感染等。

一旦发生感染,抗生素治疗是最好的方法,但许多抗生素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要自作主张,擅用抗生素,而应该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副作用小的抗生素;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可能出现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此时孕妇的血压增高,全身水肿,对孕妇和胎儿都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营养管理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营养管理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营养管理的研究进展摘要:2019年世界范围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是13.2%,而我国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国际上众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管理。

本文获取一些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案例并分析,制定了护理方案和一些可实施性预防措施,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专业的治疗手段,根据患者实际患病情况实施相应的治疗计划。

研究了一些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文献,根据文献中的理论成果,获取一些有根据性的诊断标准,已确诊的患者就及时就医。

对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妊娠期的血糖护理管理,本文能够对其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目的就是使得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能够顺利平安的产子并且保证母婴健康,对在此过程中对其护理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一些有效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营养管理前言孕妇在孕期第一次发生了程度不同、等级不一的糖代谢异常的现象,这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定义。

妊娠期糖尿病的英文简称是GDM。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递增,现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GDM对于孕妇和婴儿的不利因素很多。

患有GDM的孕妇不仅会得高血压,而且孕妇子宫内的羊水也会变多,大大增加了妊娠风险,孕妇会出现诸如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的不利情况,而且孕妇产后会有很大的概率患上糖尿病。

为了避免发生以上不利于孕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要对妊娠期内的孕妇做好正确的引导治疗工作,协助家属帮助孕妇一同做好妊娠期内的护理管理,时刻关注孕妇的血糖情况并适时做好有效的调整与控制,而人们也要加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广泛认识与重视,不能忽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护理工作。

本文简要阐述了关于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情况。

1.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内容1.1血糖的监测[1]血糖的监测的临床表现就是实时监测患者血糖的异常情况,关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相关指数和参数的动态起伏和变化情况,以此来帮助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根据血糖变化进行相关的诊断,依据实际诊断结果第一时间采取就医和就医。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护理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护理研究进展
Wo d d J S u r g , 2 0 1 0, 3 4 ( 4 ) : 7 9 7  ̄9 6 .
[ 4 ] 叶向红 , 彭 南海 , 王新 颖 , 等. 介 绍 三 种 肠 内 营 养 管 固 定 的 方 法. 肠 内与肠外营养 , 2 0 0 9, 1 6 ( 2 ) : 1 2 7 — 1 2 8 .
【 关键词 】 妊娠期糖尿病 ; 心理护理 ; 饮食 ; 运动; 胰 岛素治疗
妊 娠期糖尿病 ( g e s t a t i o n a l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 G D M) 是妊娠 前糖代谢 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 , 妊 娠期才 出现或发 现的 糖 尿 病 … 。妊 娠期 糖 尿 病 对 妊 娠 、分 娩 、 产 妇 均 造 成 较 大
( 1 2 ) : 1 3 2 3 — 1 3 2 4 .
[ 1 7 ] 应莲琴 , 唐 慧琳 . 自制腹腔 双套管在 腹部外科 的应用 . 中华 护
理杂志 , 2 0 0 8 , 4 3 ( 1 0 ) : 9 4 4 - 9 4 5 .
[ 1 8 ] 倪争 艳. 持 续双 套管 负压 冲洗 在腹 部 外科 手术 中的应 用护 理. 齐齐哈尔 医学 院学报 , 2 0 1 1 , 3 2 ( 1 4 ) : 2 3 8 — 2 3 9 .
瘘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解放军护理杂志 , 2 0 0 9, 2 6 ( 3 B)
[ 1 1 ] 唐慧琳 , 应莲琴 , 王慧. 输血通气 管空气 过滤装 置在改 良式腹 腔双套管引流中的应用.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 2 0 0 9, 7 ( 3 ) . [ 1 2 ] 孔新华 , 孔月华 , 董卫红 , 等. 腹 腔双套管 两种连 接方法 引流 效果的比较.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 2 0 0 9, 3 3 ( 1 ) : 1 3 3 . [ 1 3 ] 秦微萌 , 丁飚 , 杜 彩萍 , 等. 护理 干预在腹 腔负吸 双套管 引流 患者中的应 用. 上海护理 , 2 0 0 8 , 8 ( 1 ): 5 0 - 5 1 . [ 1 4] 苏来玉. 腹腔 双套管 持续 冲洗负 压 引流用 于肠外瘘 的护 理. 护士进 修杂志 , 2 0 1 1 , 2 6( 1 ): 6 0 - 6 1 .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

普及开展GDM筛查并采用新诊断标准,可早期诊断和干预GDM,对减少母儿近远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妊娠;糖尿病;筛查;葡萄糖耐量试验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和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1]。

妊娠期糖尿病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并有逐年增加趋势,不仅增加围生期并发症,而且引起孕母及子代的远期代谢紊乱,故提供近年来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1 GDM的流行病学特征GDM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1%~15%,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2],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健康问题。

医疗环境、生活习性等因素影响发病率有差异外,有研究表明种族人群有一定的相关性。

采用相同的诊断方法,在多种族、不同民族的西方国家的GDM发病率,亚洲女性尤其华人女性高出其他种族3~7倍[3]。

随着我国普遍开展糖筛查以来,各种报道如下:采用NDDG 标准北京地区1995年发病率为发生率为3.7%,采用ADA标准上海地区1997年发生率为3.6%。

至2006年在我国部分城市采用NDDG标准进行调查发现GDM 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也较大,成都为 4.06%最高,西安2.96%和乌鲁木齐l.07%相对较低。

采用WHO标准香港地区1996年为8.1%,至2004年为14.2%。

另外,魏玉梅等[4]对同一研究孕妇组采用不同标准比较,按照NDDG标准发生率为4.5%,按照IADPSG标准发生率为7.0%。

多年来学术上在GDM的诊断标准方面未达成一致,从而导致GDM发病率的差异悬殊。

2 GDM的筛查和诊断标准从最早1964年美国O’Sulliyan等[5]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GDM的诊断至今,研究GDM诊断标准已近半个世纪。

O’Sulliyan对受试孕妇口服100 g葡萄糖,测定静脉全血葡萄糖值,并经行研究随访,参考数值调整等工作,最终标准为空腹、服糖后1、2、3 h分别为5.0、9.2、8.1和6.9 mmol/L。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研究进展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研究进展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研究进展摘要:目的:研究近年来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进展。

方法: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以“妊娠”、“糖尿病”等作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结果: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

结论:糖尿病是高龄孕妇常见并发症,进一步加强其护理对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前言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现的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糖可导致妊娠和分娩期间母婴各种不良后果,并可导致后代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和智力迟钝等长期并发症。

近年来,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严重威胁着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与健康[1]。

妊娠期糖尿病可引起羊水过多、肾盂肾炎、难产、巨大儿等高危并发症,有些妇女甚至会出现胎儿宫内死亡。

新生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新生儿肺炎等情况;对于孕妇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分娩后葡萄糖代谢会恢复正常,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

因此,孕妇应注意孕前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相关治疗和生活调整。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高风险和多学科性质,所有患者都需要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护理。

1.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孕期血糖异常被称为“妊娠糖尿病”,因为它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新生儿低血糖和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产、羊水过多、早产、孕妇尿路感染、头痛,不仅影响胎儿发育,但也危害孕妇的健康。

1.1对孕妇的不利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很容易发生自然流产。

随着妊娠的进展,很容易诱发其他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这些疾病的发生率是没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的3-5倍。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不良易导致感染,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1.2对胎儿的不利影响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含量非常高,多余的糖很容易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使胎儿出现高血糖症,胚胎在妊娠早期容易发育异常,甚至死亡[2]。

关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进展

关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进展
更高。 醒 , 立 即送 医 院 抢 救 。 应
G M 的发 病 机 制 :妊 娠 期 胰 岛 素 抵 抗 (R 是 出 现 在 妊 D I)
( )要 学 会 自行 检 验 。 用 药 期 间 , 发 现 出 现 面 色 苍 白 、 2 若
娠 期 的 生理 性 变 化 。在 妊 娠 期 , 岛 素 拮 抗 激 素 分 泌 增 加 , 胰 均 出汗 、 慌 、 抖 、 饥 饿 感 , 至 昏迷 等 , 急 测 血 糖 、 酮 心 颤 有 甚 应 尿 有 减 少 周 围 组织 对胰 岛 素 的 敏 感 性 , 时 具 有 胰 岛 素 酶 活 性 体 , 同 以确 定 有 无 酮 症 酸 中 毒 或 低 血 糖 。 此 时 用 尿 糖 试 纸 检 查
其 发 生 率 为 1 ~ 5 , 造 成 妊 娠 高 血 压 综 合 征 、 产 、 水 显 性 ( 床 ) 尿 病 。 可 早 羊 临 糖
过 多 、 尿 系统 感 染 、 大 儿 、 儿 先 天 畸形 等 不 良妊 娠 结 局 , 泌 巨 胎
() 尿 病前 期 这类 孕 妇 有 糖 尿 病 的 家 族 史 , 孕 妇 则 4糖 但
院指 导 等 , 利 于妊 娠 期 糖 尿 病 的 良好 控 制 , 到 生 育健 康 婴 儿 的 目的 。 有 达
【 键 词 】妊 娠 期 糖 尿 病 ;护理 关
【 图分 类 号 1 7 . 中 R4 3 5
【 献 标 识 码I 文 A
【 章 编 号 10 7 2 1 2 1 ) 7 6 2 2 文 10 —8 3 (0 10 —0 2 —0
GD 发 病 率 与 妊 娠 时 年 龄 成 正 相 关 , 娠 时 3 M 妊 5岁 以 下 为 2 ~ 和 牙 齿之 间流 入 糖 粉 使 其 溶 化 咽 下 ; 昏迷 患 者 应 避 免 喂 食 , 以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在妊娠后其母体糖代谢异常而出现糖尿病,属于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也逐渐丰富,导致妊娠期的女性发生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

当孕妇发生该疾病后,则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而药物治疗对母体和胎儿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如何改善患者及其胎儿预后水平,是临床面对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临床学者认为对此类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现状;护理进展前言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随经济发展发生的转变,导致多数人存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妊娠期的女性如若存在饮食不健康等情况,则会严重增加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危及其生命安全。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受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羊水过多、死胎等状况,为母婴的危害极大[1]。

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可以安全地度过妊娠期。

对此,本文对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并对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阐述,同时将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内容如下。

1.概述妊娠期孕妇在怀孕后,其体内的性激素、生长激素等激素的分泌会增加,而患者的拮抗胰岛素也会随着升高,从而抑制其体内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机体为了维持体内的糖代谢正常进行,则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2]。

如若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未能增加,则会表现出糖尿病等症状。

而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并发症。

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对女性和胎儿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3]。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容易出现肥胖等代谢综合征。

2.研究现状目前,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在1999年,我国的发病率在2%左右,而2021年~2022年期间,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8%,而2014年,我国天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已高达20%[4-6]。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探讨【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妇在怀孕期间患上的一种常见疾病,给母婴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旨在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在我们将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管理和药物治疗,同时对这些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将得出结论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提供参考。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和孕妇提供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科学指导,帮助更好地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关键词】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方法、饮食控制、运动管理、药物治疗、应用效果、结论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通常在妊娠后半段发作,但也可能在怀孕期间发生。

据统计,全球大约有2-10%的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妊娠年龄的延长,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增加孕妇患妊娠高血压、子痫前症等并发症的风险,还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和巨大儿、早产等不良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和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适量的运动管理、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本文旨在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促进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全面、科学的护理指导,从而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深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特别是饮食控制、运动管理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可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医疗方案,降低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研究还旨在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因为胰岛素抵抗增加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的一种糖尿病,在孕妇中比较常见。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需要进行护理和治疗。

本文将从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展开探讨,以期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1. 饮食调节饮食调节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关键。

孕妇需要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食用粗粮、蔬菜和水果,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避免高糖、高脂食品。

饮食应该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以保持血糖稳定。

孕妇还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记录和监测,确保每日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符合需求。

2.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非常重要。

孕妇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帮助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消耗。

但是在进行运动时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运动计划。

3. 胰岛素治疗如果改变饮食和锻炼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往往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选择,可以帮助控制血糖,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并减少产后合并症的发生。

4. 定期监测孕妇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情况,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因高血糖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

孕妇还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确保胎儿的健康。

二、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探讨1. 饮食调节通过饮食调节可以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促进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血糖稳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可以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2.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糖的降低,改善身体的代谢情况,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和胎儿的健康发育。

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会对母婴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不及时加以干预,则会引发妊娠期感染、早产等不良结局。

对诊断为GDM的孕妇,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孕妇自我护理技能,改善母婴结局。

本文从以护士为主导的GDM孕妇产前干预的必要性,GDM产前护理干预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者优化管理GDM提供依据。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的糖代谢异常,为最常见的孕期并发症[1]。

我国近15年GDM的患病率为12.85%,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GDM患病率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2]。

研究[2-3]显示GDM孕妇的妊娠期感染、剖宫产率、羊水过多、子痫前期、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明显高于非GDM孕妇,且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显著增高。

同时,GDM孕妇远期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在增加[4]。

这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给临床医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对诊断为GDM的孕妇,为改善母婴结局,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本文对GDM产前护理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者优化管理GDM提供依据。

1 GDM产前护理干预的必要性GDM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相关研究[2-3]显示:高龄、多孕产次、分娩前BMI≥24kg/m2、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流产史、阴道念珠菌感染等均是孕妇罹患GDM的危险因素。

章洁等[4]研究表明,两次妊娠期间的体质量增长是GDM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尽早识别并筛查出GDM高危人群,通过早期进行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以及自我监测血糖和加强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妊娠结局,维护母婴健康[5-6],也是降低GDM复发风险、提高妊娠质量的有效措施[4]。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进展

个性化护理的概念和意义
精准护理的概念和意义
个性化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和 实践
精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和实 践
个性化护理和精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 护理中的优势和挑战
个性化护理和精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 护理中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跨学科护理和团队合作的实践与进展
跨学科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护理质 量,降低医疗费用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 理进展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内容
02 妊娠期糖尿病的概述
03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现状
04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05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挑战与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妊娠期糖尿病 的概述
定义和分类
妊娠期糖尿病:在怀孕期间首 次发现的糖尿病
分类: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 护理挑战与展望
添加标题
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血糖监测:如何准确、及时地监测孕妇的血糖水平
添加标题
饮食控制:如何帮助孕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血糖
添加标题
运动指导:如何指导孕妇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助于控制血糖和保持健康
添加标题
心理支持:如何帮助孕妇应对妊娠期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庭支持的重要性,有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 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
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庭支持的研究,有助于探索更有效的护理策略,提 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未来护理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 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探索有效的护理干 预措施,降低妊娠 期糖尿病的发病率
心理护理的方法:倾听、安 慰、鼓励、支持等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形势严峻,其对孕妇健康及胎儿成长均造成了很大影响。

研究发现,对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筛查和加强孕期管理,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及孕妇的伤害,减少产科合并症的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综述【中图分类号】R71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483-01妊娠期糖尿病,简称为GDM,是指妊娠后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1]。

本病逐年来经调查发现,具有明显的增高趋势。

而且本病母婴并发症多,可导致流产、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窘迫、死胎、早产、巨大儿、羊水过多等。

尽管80%孕妇分娩后血糖可恢复的,但其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可能已造成,且母亲日后患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筛查和孕期管理,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及孕妇的伤害,减少产科合并症的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2]。

1发病机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目前,医学上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孕妇胎盘分泌的激素对胰岛素的抵抗有关,胎盘分泌的激素在外周组织中有较强的拮抗胰岛素功能,从而降低了胰岛素的敏感性。

为了维持体内糖代谢的平衡,胰岛素分泌也相应增加,如孕妇胰岛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则导致糖代谢紊乱,出现GDM[3]。

2筛查、诊断方法及标准有糖尿病高危因素者在初次产前检查时即进行50g糖筛查。

高危因素有:有糖尿病家族史、糖耐量异常史,孕期体重≥90kg,胎儿体重≥4000g,反复假丝酵母菌感染,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死胎、死产及胎儿畸形史,本次妊娠羊水偏多或胎儿过大者。

其余孕妇在24~28周进行50g糖筛查。

如糖筛查化验lh静脉血糖≥78mmol/L者行75g葡萄糖OGTT试验。

正常值:空腹静脉血糖51mmol/L:lh静脉血糖100mmol/L;2h静脉血糖85mmol/L,其中1项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者;即可诊断为GDM。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内容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内容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内容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妊娠期间糖尿病。

它会影响到胎儿和母亲的健康,并且在糖尿病患者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和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需要给予重视。

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血糖水平、孕期糖耐量、孕妇体重等方面的检测。

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计划,以控制血糖水平。

同时,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也需要重视胎儿的健康。

母亲的高血糖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增加新生儿的发生先天性畸形和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

因此,在护理中要加强对胎儿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最后,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还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

通过对患者的管理和护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和研究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才能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水平,保障患者和胎儿的健康。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怀孕本身就是一个精神紧张的过程,而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压力和焦虑。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和怀孕的挑战。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患者需要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对自身和胎儿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控制血糖水平,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传达正确的知识和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最后,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也需要关注预防和干预方面的工作。

通过开展相关的干预措施,如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还需要研究孕期糖耐量的筛查方法和标准,提高对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欧玉娜,季红运,覃兰芳,黄健生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西百色533000[摘要]酮症酸中毒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会导致孕产妇及胎儿的病死率升高,对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和发展都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es ketoacidosis,DKA)的临床表现、危害、治疗及护理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患者的综合救治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DKA;酮症酸中毒;护理;综述[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3(a)-0194-05 Research Progress on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Diabetes Ketoacidosis in PregnancyOU Yuna, JI Hongyun, QIN Lanfang, HUANG JianshengEndocrinology Departmen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3000 China[Abstract] Ketoacidosis is one of the acute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patients in pregnancy, which will lead to in⁃creased mortality of pregnant women and fetuses, and has a serious adverse impact on the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 of family and society.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hazards,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of diabe⁃tes ketoacidosis (DKA) in pregnancy,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of pregnant diabetes patients with ketoacidosis.[Key words] Pregnancy diabetes; DKA; Ketoacidosis; Nursing; Overview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患者在妊娠期间才诊断为糖尿病或出现糖耐量异常的一种疾病,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进食量增加、尿量增多、羊水过多等症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母儿的身体健康,对妊娠期尿糖病的早诊断,并进行早期管理和干预,使孕妇整个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早诊断,临床管理和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不包括分娩期和产后的护理。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心理护理;饮食;运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 D 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病人。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 H O)将G D M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类型[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合并糖代异常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和死胎,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血糖,对母婴危害极大[2]。

G D M的发病在种族间存在明显差异,各国报道的发病率相差悬殊,为1%~14%,中国G D M的发病率为3%~5%[3],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因此,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妊娠糖尿病病人平安度过妊娠期,保障母婴健康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将近年来国学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及取得的护理经验综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19例作者单位:莱芜市中医医院(莱芜271100)G D M病人,初产妇17例,经产妇2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5岁;体重50~75k g;阴道分娩15例,剖宫产4例。

1.2方法①胰岛素笔注射:可遵医嘱选用短效或短长效混合注射,尽量选择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用量要准确,每天2~3次注射。

②注射部位:因胰岛素注射部位与吸收速度按快慢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但G D M患者不宜注射腹部,以免血糖降得太快,发生低血糖而影响胎儿,故采取手臂外1/4,大腿前外侧,臀部皮下注射。

③注射时间充分:部位轮流交替进行,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6s以上并继续按住推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

以确保剂量准确,又可避免体液流入针头或笔芯。

2心理护理G D M病人心理压力大,常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美洁等[4]应用状态焦虑量表对50例G D M孕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G D M孕妇焦虑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

梁海英等[5]调查表明,G D M孕妇焦虑【摘要】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母儿的身体健康,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诊断,并进行早期管理和干预,使孕妇整个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早诊断,临床管理和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不包括分娩期和产后的护理。

及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均较高,提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孕妇差,应引起重视。

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引起体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引起血糖增高,从而加重病情,造成恶性循环。

周冬仙等[6]的研究显示,26.9%的妊娠糖尿病病人有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后降为5.4%,可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可通过心理支持疗法,关心体贴病人,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绍妊娠糖尿病有关知识,予以疏导、解释、安慰、帮助等措施,减轻或消除病人负性心理状态,引导病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病人采用放松疗法[7],包括自体放松训练和音乐治疗,通过练习使随意肌松弛,达到全身放松状态,或听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保持愉快的心情以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同时,要求病人的家属给予病人家庭温暖,多方照顾,让病人感受家庭成员的关爱、支持、同情,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顺利度过孕产期。

3饮食管理理想的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既能满足孕期母体和胎儿的营养需要,又不引起高血糖。

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使用根据母亲身高和体重制定的个体化营养治疗。

个体化营养治疗应包括足够的热卡和营养,以满足妊娠需要及不发生酮症为原则,并且应与母体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致[8]。

3.1营养素的管理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与供给为每位G D M病人计算摄入热量,个性化制订[9]每餐食谱。

正常体质量的孕妇每天需要热量125.6k J/k g~146.5k J/k g;低于标准体质量90%以下的孕妇适量增加热量摄入,每天需要146.5k J/k g~167.4k J/k g;而达到标准体质量120%以上的孕妇应控制热量摄入,每天需要100.5k J/k g。

在热量组成中,复合高纤维糖类占45%~50%,蛋白质占20%,初级不饱和脂肪酸占30%左右[10]。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主食选用大米、小麦、燕麦、荞麦、红薯、杂粮等含纤维素多、生糖指数低的食物。

选用鱼类、瘦猪肉、牛肉、鸡肉、兔肉及大豆类、低脂奶类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烹调油要用植物油。

膳食纤维的供给方式以进食天然食物为佳,可多选些燕麦片、苦荞麦面等粗杂粮、海带、魔芋粉和新鲜蔬菜等,并有计划地增加富含维生素B6、钙、钾、铁、锌、铜的食物(如瘦肉、家禽、鱼、虾和奶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来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由于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完全由孕妇提供,所以糖尿病孕妇的饮食控制不能过分严格,即使肥胖的孕妇妊娠期也不应过分限制饮食,否则易产生饥饿性酮症。

妊娠期孕妇体质量增加反映了胎儿和母体体质量的增加,在早孕期,正常体质量者体质量增加0.9k g~2.3k g;在中晚孕期,正常体质量者体重每周增加0.45k g,低体质量者每周增加略多于0.5k g,超重者每周增加略低于0.45k g[11]。

3.2合理安排餐次提倡少量多餐,每天总热量不少于7524k J(1800k c a l),将总热量分为三大餐与三小餐供应,在热量分配方面,早餐占全天热量的10%~20%,午餐占20%~30%,晚餐占30%~40%,各种加餐共占30%,特别是睡前加餐能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10]。

3.3饮食指导长期以来,国普遍使用以食物交换份法为主的饮食教育干预[12],但食物交换份法不能区别交换份中等值食物餐后血糖应答差异以及食物加工烹饪方法和食物成熟度对机体血糖的影响。

199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将血糖生成指数(G I)定义为含50g糖类食物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与同一个体摄入含50g糖类的标准食物(葡萄糖或面包)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之比[13]。

叶春花[14]联合运用食物交换份法与血糖生成指数概念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病人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控制较好,糖化血红蛋白(H b A1c)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食物交换份法与G I概念的联合运用对G D M病人控制妊娠期间血糖水平及减少孕期并发症是有效的。

根据热量总值计算每日总食品交换份数及各类食品的食品交换份数,凡产生336k J热量的食物为一个食品交换份,将各类食物的交换份数分配到各餐次中。

在食物交换份的基础上,将食物按其G I排序为高、中、低3等,高G I食物每周可选择1次,中G I食物每周1d或2 d选择1次,低G I食物可每餐选择1次。

把常见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资料发给病人,教会他们“食物份”与“G I值”之间的选择方法,同时告诉病人饮食加工方法对G I的影响。

金敬红等[15]将“基于血糖负荷(G L)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教育,兼顾食物所含糖类“量”和“质”,较之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和易于操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国基于G L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用于G D M病人的饮食教育尚不多见,但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4运动指导运动疗法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糖尿病病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每天坚持一定时间和一定强度的运动,对治疗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运动可以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肌肉及其他组织对糖的利用,减轻体质量,降低血脂、血糖、血黏度及血压,防治心血管并发症;同时能增进健康,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16]。

妊娠期糖尿病运动疗法的重要原则是运动时以不引起胎儿窘迫或子宫收缩为佳[17],孕妇无心血管疾病、无先兆早产及产前出血迹象,其体温及心率均在正常围。

国外有研究提出,应选择能适合孕妇锻炼又不会引起宫缩及胎心变化的运动方式,如上肢功率机运动。

国威[18]采用家庭运动方案:让病人坐在坚固的椅子上,手持2磅哑铃或饮料瓶装水或沙到2磅,先交替上举,左右各上举10次,然后双手同时上举10次,重复,持续20m i n。

运动需达到靶心率10m i n,靶心率计算公式:(220-年龄)×70%,以测量脉搏和主观劳累计分评定运动量。

当然,其他的运动方案只要安全、有效,都可以采用并推广。

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有散步、孕期保健操[19]、打太极拳等。

上肢运动一般不会产生子宫收缩,但下肢运动有产生子宫收缩的倾向,应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

活动时动作要轻柔,运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宜[20]。

运动时间一般安排在餐后1h~2h进行。

蕾[21]认为,餐后90m i n进行运动,其降糖效果最好。

早餐和晚餐后1h运动糖化血红蛋白无差异,但晚餐后1h运动,血脂情况可得到明显改善。

运动频率一般认为每周运动3次~5次,每次20m i n~30m i n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改善餐后血糖。

运动时随身携带一些糖果、饼干,一旦有低血糖感觉立即进食,随身携带写有自己、病症、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的卡片,以备低血糖昏迷时可以用到。

此外,运动时穿着应便于行动,鞋跟不要太高,最好是软底的运动鞋,尽量避开有坡度或有台阶的地方,特别是孕晚期应避免摔倒。

国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运动疗法被引入妊娠糖尿病治疗,并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我国有关研究水平与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有关妊娠糖尿病病人如何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频率,目前尚难确定,观察指标选择的合理性、实用性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5药物治疗当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则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

有报道,口服降糖药如格列苯脲、二甲双胍在国外已经应用于临床,但我国至今仍未将该药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23]。

因此,目前G D M糖代的治疗是首选胰岛素。

胰岛素的治疗剂量要高度个体化,主用人胰岛素,以避免动物胰岛素结合抗体的产生。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超短效胰岛素不通过胎盘,且在母体几乎不形成抗体,故对胎儿更为安全[11]。

如果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而孕妇仍然有持续的高血糖,且血糖波动较大者,建议使用胰岛素泵治疗。

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泵在妊娠糖尿病中能在短时间使血糖达标,且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多次皮下注射组,低血糖反应少,故在妊娠糖尿病中胰岛素泵应用灵活、方便、安全、有效[24,25]。

同时,护士应利·1790·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J u l y,2011V o l.25N o.7B妊娠期糖尿病(G D 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