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扬州盐商的社会影响
盐商在扬州扮演的社会角色
盐商在扬州扮演的社会角色人类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各色人等都要登台表演,精彩纷呈,目不暇接,人类社会呈现斑斓异常的多彩世界。
历史学研究理论中,有一种叫做角色论,就是把历史人物、社会群体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考察他们的言行,探究他们扮演的社会角色,从而给出恰当的、公正的历史评判。
盐商在扬州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古代扬州发展历程中,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盐业与盐商,二是运河(隋唐运河、南北大运河),这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使扬州流动、活了起来,至18 世纪达到了她的鼎盛,成为当时国内最为富庶与繁荣的商业城市之一。
本文试从社会角色这一视角,探讨扬州盐商扮演的社会角色,分析其所起的作用与影响。
一、时尚消费的引领者古代扬州历来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会,汉唐是如此,明清更是这样。
唐代“扬一益二”,扬州位列国内第一。
入清后,占盐、漕、河三大有利条件,商业经济更为繁荣,富商大贾鳞集麋至,成为商贾之所萃。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60 云其“陈肆其间,易操什一起富”。
《孔尚任诗文集》卷2 亦云:“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
朱桔黄橙香者橼,蔗仙糖狮如茨比。
一客已开十丈筵,客客对列成肆市。
”扬州为全国闻名的商业都会。
“到19 世纪初,全世界有10 个拥有50 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6 个,即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
”扬州排名第三位,其商业经济发展可想而知。
扬州城内,百业兴旺,门类齐备的店铺林立,商业行业众多,各色南北货物,从一般百姓日常所需的物品到上层人物所需的商品,无不应有尽有,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消费需求。
“扬州繁华以盐盛”,盐业是扬州商业的支柱行业。
两淮是全国最大的海盐产区,盐产量最高,行销国内6 个省区,盐务机构两淮巡盐御史和盐运使司均设在扬州。
经营盐业的盐商拥有巨额盐业资本,明宋应星称万历时有3 000万两,清汪喜孙估计为7000-8000 万两,扬州盐商发展成为全国三大商业资本集团之一。
他们每年上交给政府的盐税,据王庆云《石渠余记》记载,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九年,全国额盐税730 余万两,而两淮盐商为335 万余两,占44.7 %。
浅论扬州盐商饮食之风
浅诚励H盐商饮食之风盐为百味之首,它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盐的购销历代多为具有垄断特权的专商经营,利润极高。
特别是明万历年间开始实行纲盐法,规定凡纲册上列名的商人可世代继承食盐运销权,无名者不得行盐,使得中国盐法史上的商人专卖制得以出现。
扬州一带,向为淮南大宗食盐及部分淮北盐集散和转运行销的枢纽。
因此,扬州盐商成为封建王朝特许的包销商人,他们几乎垄断了食盐的运销,积累了巨额的商业资本。
这些盐商富殍王侯,他们在饮食上甚为挑剔,不断求奢、求精、求雅,这种对饮食的过分追求虽然并不值得大力提倡,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在客观上丰富了扬州的饮食文化。
1扬州盐商的饮食特点盐商是扬州历史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明清时期,他们在饮食方面亦俗亦雅,奢侈浪费,自成一派,形成了独特的扬州盐商饮食文化。
1.1 规模盛大,排场奢华扬州盐商实力雄厚,无论是家宴还是招待文人名土或接待官员,场面都十分盛大。
李斗在《扬州画舫录》第六卷载:“初,扬州盐务,竞相奢丽,婚嫁丧葬,唐室饮食,衣服舆马。
动辄费数十万。
有某姓者,每食,庖人备席十数类。
临食时夫妇并坐堂上,侍者抬席置于前,自茶面荤素等色,凡不食者摇其颐,侍者审色则更易其他类。
”[1]家宴即如此,要准备十多席,随时准备撤换,更不论招待外宾了。
一斑可窥,扬州盐商的饮食排场甚大、甚奢。
扬州盐商的奢华对当地百姓的饮食习惯也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明万历《扬州府志》载:“扬州饮食奢华,市肆百品,夸视江表。
”清康熙《扬州府志》又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馈之盛,扬州为最。
民间或延贵客,陈设方丈,伎乐杂陈,珍镣百味,一筵费数金。
”文中虽未提及民间宴席的具体菜肴,但不难想象其品类之丰富、菜式之精美、场面之壮观。
由此可见,扬州盐商饮食规模之大、排场之奢难有与其媲美者。
1.2 选料精细,菜式新奇扬州盐商菜对材料苛刻挑选、对做工求精求细,菜肴融会贯通且极具创造力。
扬州盐商之食绝不只求排场奢华,其食选料之精、做法之奇也是鲜有能及者。
谢永平:元代两淮盐业与扬州城市的繁荣
元代两淮盐产量最高 ,在全国占有非常重要
·94 ·
的地位 。元文宗天历年间 (1328~1329) ,全国产 盐 25614 万余引 ,其中两淮最多 ,达 95 万余引 ,占 全国的 37 % ,其次是两浙 ,50 万引 ,只及两淮的一 半 。《( 元史·食货志二》) 由于盐课收入与盐产量 是相适应的 ,两淮的盐课收入也要占到全国盐课 收入的 37 %。而盐课收入在元政权的全国财政 收入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1292) ,盐课收入约占元朝货币收入的 60 %左右 。 天历二年 (1329) ,盐课收入占元朝财政收入中钱 钞部分的 80 %左右 。[1] (p. 491) 由此可见 ,两淮盐课收 入在元朝财政岁入中的重要地位 。
收稿日期 :2001 - 10 - 11 作者简介 :谢永平 (1965 - ) ,男 ,安徽无为人 ,扬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史学硕士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
·93 ·
盐运司的下属机构除盐场外还有批验所和盐仓 。 两淮盐司在真州 (江苏仪征) 、采石 (今属安徽马鞍 山市) 分别设置批验所 ,每个批验所分别设立提 领 、大使 、副使各一人 ,负责批验盐引 ,只有经过批 验的盐才能运输发卖 。两淮各盐场所产之盐 ,原 来在场中贮存 ,弊端甚多 。成宗大德四年 (1300) , “淮东扬州 、淮安地面 ,以远就近 ,分立六仓”,集中 贮存 ,每一盐仓收贮若干盐场的额盐 。元政府还 组织了专门的运盐纲船负责将各盐场生产的盐运 到指定的盐仓 。两淮盐场“通立四十纲 ,每 (纲) 设 官一员”《( 元典章·户部八》) 。
一
南宋德 二年即元朝至元十三年 (1276) ,元 军占领扬州 ,扬州从此归元政权统治 。就在这一 年 ,元廷在扬州设置江淮行省 (又称扬州行省或淮 东行省 ,曾二度改称江浙行省 ,徙治杭州) ,主要统 辖两淮 、两浙地方 ,相当于今天的江苏 、安徽 、浙 江 、上海及江西的一部分 。至元二十八年 (1291) 十二月 ,改江淮行省 ,扬州属河南行省 (治汴梁 ,今 开封) 管辖 。至正十二年 (1352) 闰三月 ,又于扬州 置淮南 、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辖治今江苏 、安徽 、湖 北东部长江以北地区 。行省之下 ,元朝在扬州设 淮东道宣慰司 ,分管扬州 、淮安两路及高邮府军民 事务 ,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的大部分 (不包 括徐州市及宿迁市的部分地区) 及安徽的一部分 地区 。宣慰司下设扬州路总管府 (有时直属行省) 领有真 、滁 、通 、泰 、崇明五州 。元朝时 ,扬州一直
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
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一、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的贡献城市的魅力在于个性。
扬州城市的魅力在于文化,个性的文化。
扬州处在南北走向的运河与东西走向的长江交汇点上,凭藉其地理区位的得天独厚,营造出一代又一代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兴盛景象。
专家认为,正是由于山西商人和新安商人在财力上的支持,扬州才在文化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其实除晋商、徽商的功劳,其他地方的商人也愿意在扬州投资赢利。
扬州的文化成就得益于它对四面八方的人才与文化的吸纳,得益于扬州文化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
在家族聚居的传统乡土社会,封闭保守是其文化特征,兼容并包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但是扬州正是以交流融合为其文化特长,它就像吸纳百川的大海,源源不断地吸收着各地的文化资源,加以融会冶炼,从没有中断和消亡,使之传承、发展、弘扬,彰显出个性,而独树一帜。
扬州是风光秀美的风景城,自然曲折的脉脉清流,秀石叠砌的池沼假山,鳞次栉比的楼阁亭台,城闽清梵的庵观寺庙,集北方妙景之雄,兼南方佳境之秀,成为“淮东第一观”,竹西最佳处。
扬州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钟灵毓秀之地引动多少文人雅士云集寻胜,雄姿英才荟萃探幽,吟诗作赋,留下多少歌咏扬州佳景的华章;拈毫挥翰,作成多少描摹古城风韵的书画;孜矻探求,写就多少研究古代文化的专著。
运河碧水是滋养骚人墨客的甘甜乳汁,“烟花三月”又平添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
地以人名,文因地著,文地交辉,使“人天美景不胜收”。
扬州是博大精深的博物城,笔补造化的书法艺术,神似取胜的国画艺术,气韵生动的雕塑艺术,五彩缤纷的工艺美术,淳朴深厚的风俗民情,奥博罕见的典籍收藏,古色斑斓的雕版印刷,乡土气息的戏剧曲艺,巧夺天工的园艺技术……这些异彩纷呈的艺术门类,扬州皆代有创新,独领风骚。
扬州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城,扬州屡经风云变幻,饱览人间沧桑,才迎来了今天的普天同庆、莺歌燕舞。
扬州的街头巷陌,处处流传着英雄感天动地的传说;邗城的古壁残碑,时时回荡着历史深沉悠远的回音。
古代中 国的盐业对经济有何影响
古代中国的盐业对经济有何影响在古代中国,盐业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产业,对经济产生了深远且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盐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无论贫富贵贱,每日都有一定的需求。
正因如此,政府能够通过对盐业的控制和管理,征收高额的盐税,从而充实国库。
在许多朝代,盐税收入在国家财政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例如,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战争频繁,财政支出巨大,于是大力推行盐铁官营政策,通过垄断盐业的生产和销售,获取了巨额的财政收入,有力地支持了当时的军事行动和国家建设。
其次,盐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盐业的生产和销售需要庞大的运输网络和商业渠道。
盐的产地相对集中,而需求却遍布全国各地。
为了将盐运送到各个地区,催生了发达的运输业和商业流通体系。
商人纷纷参与到盐业的贸易中,形成了专门的盐商群体。
这些盐商在盐业贸易中积累了巨额财富,他们的商业活动不仅带动了盐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盐业运输工具的制造、仓储设施的建设等,还促进了其他商品的流通和贸易,推动了整个商业经济的繁荣。
再者,盐业的生产带动了相关手工业的发展。
为了获取盐,需要各种生产工具和技术。
比如煮盐需要大型的煮盐器具,晒盐需要特定的晒盐场地和设施。
这就促进了冶铁、陶瓷等手工业的发展,为这些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同时,盐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盐业还对人口的流动和城市的兴起产生了影响。
由于盐业产地的集中性和盐业贸易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向盐业产地和盐业贸易中心聚集。
这些地方逐渐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镇甚至大城市。
例如,江苏的扬州在历史上就是因为盐业贸易的发达而成为繁华的城市。
人口的聚集又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服务业、手工业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此外,盐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和布局。
为了满足盐业生产的劳动力需求,部分农民可能会放弃农业生产,转而从事盐业相关工作。
同时,由于盐业贸易带来的财富,一些盐商可能会投资购买土地,从而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方式。
浅析扬州盐商文化
浅析扬州盐商文化明清时代,扬州是两淮盐运集散中心地,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盐商的招纳了全国各地的温柔学者聚集扬州。
在此期间,扬州文人雅集精彩纷呈,连绵不断,两淮盐商对扬州的人文、对扬州的建筑文化及对扬州的饮食文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促进和推动诗文创作乃至我国文化事业的兴盛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扬州盐商文化一、两淮盐商文化的概述1.两淮盐商文化的概念两淮。
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南称为淮南,淮河以北称为淮北。
盐业史所述两淮指淮河入海口的海盐产区,南至浙江,北接山东,位于黄海之滨,大概在江苏东部。
民谚云“两淮盐,天下咸”,“自古两淮之利,重于东南,而两淮为最”。
两淮盐商。
以扬州为中心处于江苏沿海淮河南北的盐场,是清朝十一大盐场之中占地面积最大、课税最重、行销地域最广、报效银两最多的盐场。
通俗讲的两淮盐商指明清至民国初在两淮经营盐业的商人群体,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了五六百年。
盐商文化遗迹。
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汇总,在这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之中,盐业文化占据了一席之地。
盐商文化遗迹是饱含古代盐商文化元素纵多实体载物,如盐商的私家园林、住宅、寺观庙宇、行宫衙署、祠堂及遗址碑刻等。
2.两淮盐商文化遗迹形成背景两淮盐业兴起时,依靠朝廷的恩宠和地方的庇护的两淮盐商富可敌国,成为了中国社会最显赫的阶层之一,控制着关乎国计、民生、军需的盐业经济命脉,对地方的经济德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渐渐的成为经济的操作者,在两淮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两淮盐商获得财富之后,将一小部分用于再生产,除了部分用于报效朝廷、贿赂官府之外,其余的就是用于挥霍享受。
对两淮的文化内涵(包括园林建筑艺术、学术文化、书画文化、戏曲文化、教育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及服饰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兴盛起了很大的作用。
两淮盐商推动了两淮地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扬州等历史文化名城格局的形成,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留下来众多的两淮盐商文化的名胜和遗迹。
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
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摘要扬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其中,扬州盐商作为扬州传统商业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于扬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包括推动扬州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凝聚力和国家形象等方面。
关键词扬州盐商、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理念、传承与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凝聚力、国家形象1. 导言扬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扬州盐商作为扬州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扬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探讨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从推动扬州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凝聚力和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进行阐述。
2. 推动扬州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扬州盐商作为扬州传统商业文化的代表,凝聚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扬州盐商的保护和开发,可以推动扬州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扬州盐商的历史渊源和商业文化特点,可以作为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承。
通过对扬州盐商的研究和展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扬州的历史和文化,进而传承和弘扬扬州的优秀传统文化。
3. 促进经济发展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
扬州盐商具有深厚的商业背景和商业智慧,对于扬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扬州盐商的保护和开发,可以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商业创新,推动扬州经济的发展。
同时,扬州盐商作为扬州的文化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带动旅游业和商业发展,促进扬州的经济繁荣。
4. 增进社会凝聚力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在增进社会凝聚力方面。
扬州盐商作为扬州的传统行业,承载着许多民族和社会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纽带。
通过对扬州盐商的保护和开发,可以引发社会共鸣和认同感,增加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试析明清时期盐商与扬州文化的关系
试析明清时期盐商与扬州文化的关系明清时期盐商与扬州文化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
盐商在明清时期是扬州的重要经济力量,他们的经济活动对扬州文化的繁荣和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经济、文化两个方面来探讨明清时期盐商与扬州文化的关系。
首先,盐商在经济上对扬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时期的盐业是扬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盐商则是盐业的主要经营者。
盐商通过盐业财富的积累,成为当时社会的富豪,他们不仅掌握了大量的财富,还拥有地理、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
这些富商大贾对扬州的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扬州商业文化的发展。
盐商的财富和影响力使得扬州成为当时商贾云集之地,吸引了大批商人、文化人和艺术家涌入扬州,从而促进了扬州文化的繁荣。
其次,盐商与扬州文化的关系体现在文化交流和文化赞助方面。
盐商们的财力雄厚,使得他们能够资助文化事业的发展。
他们积极追求艺术和文化的成就,慷慨解囊资助书画、文学、戏曲等艺术家的创作。
例如,盐商为扬州的书院、庙宇、道观等建筑提供资金,让扬州的文化场所得到充分的发展和繁荣。
他们还举办文化活动,如舞会、音乐会、文艺演出等,为扬州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盐商的资助和支持也为扬州的学术进步提供了动力。
盐商们扶持一批儒学大师,包括当时知名的文人范仲淹、刘安、朱沛等,为扬州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盐商们还积极培养和资助一大批才子佳人,如王士禛、周文矩、文徵明、俞大猷等,他们是扬州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促进了扬州文化的繁荣。
盐商与扬州文化的关系还体现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两个方面。
盐商们不仅积极资助老牌文化传统的继承,如儒家学说、古代经典的研究和传承,同时他们也推动了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他们慷慨解囊资助文人学士进行学问研究,支持新学派的兴起。
盐商们追求效益和创新,也带动了扬州文化的变革。
扬州的文化繁荣和盐商的商业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两个城市的背影:一时瑜亮的扬州盐商和自贡盐商
两个城市的背影:一时瑜亮的扬州盐商和自贡盐商四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张和财富的膨胀,盐商们开始不仅仅满足于与当权者建立利益关系进而影响其决策,而是希望进入统治阶层,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
同清朝的其他成功商人一样,扬州盐商也热衷于捐官。
据统计,从顺治元年至嘉庆七年(1644-1802)先后有180个盐商家庭成员通过捐纳得官。
⑽但这只是他们获取社会地位的一种捷径而已,盐商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自己商人的属性,真正进入到统治阶层。
因此,他们普遍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子弟业儒仕进,通过科举的途径得到功名,反映出浓厚的崇儒情节。
虽然现在无法确切地统计出有多少扬州盐商家庭成员成为士大夫进而进入统治阶级,然而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呈现出当时他们社会流动的一般趋势:平均盐商家庭经过两代或三代之后,即非原先同样的社会身份,多数盐商家庭达到小康时,年轻的成员就被鼓励从事学业,最终目的便是从政。
值得注目的是,人数约三百或更少的盐商家庭,在顺治三年至嘉庆七年(1646-1802)间,造就了139个进士和208个举人。
⑾这些进入统治阶层的盐商子弟,便成为了扬州盐商在政坛的一支重要嫡系力量,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自贡盐商同样热衷于捐官,王余照曾受赏二品顶带,“李四友堂”、“胡慎怡堂”的弟兄子侄几乎人人捐官,在民国初年军阀割据时代,也是想方设法去争取参议、顾问之类的头衔,其出发点当是为了壮大自身的势力,加强同政府的联系,以便在经营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特别是民国后期,盐商们积极运作,通过在地方议会、商会等组织担任要职,对地方政治施以了较大影响。
不过,这同扬州盐商致力于进入统治阶层的努力比较起来,其理念和层次都显得更低了一些,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力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五除政策运作外,盐商们还十分注意对舆论的营造和引导,借以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并对统治阶层施加影响。
在这方面,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都有强烈的意识,只是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用现在的话说,扬州盐商是把文化作为其核心竞争力来打造的,而显然他们获得了成功,因为时至今日,仅仅“扬州盐商”这几个字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他们与当时的文化传播是如此的紧密相联,以至于有“清朝时期中国的重要文化就在扬州”的说法。
论清代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之异同
论清做州盐商与自贡盐商之异同清代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作为东西部两大互相竞争的盐业生产经营群体主要存在着三大不同:一是两者社会身份不同:扬州盐商是地道商人,自贡盐商还兼具盐企家;二是政策运作目的不同:扬州盐商希望保持现有政策,自贡盐商企图突破现有政策;三是盐商组织目的不同:扬州盐商旨在运作外部政策,自贡盐商旨在维护内部平衡。
此外,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同为盐商还存在着四大相似性:一是无论兴盛还是衰败,都受国家盐政影响;二是通过捐纳进入统治阶层,走“富而优则仕”之路;三是以末致富用本守之,为共同的经营理念;四是两者都具有崇儒情结,步“学而优则仕”之路。
清代;扬州盐商;自贡盐商;异同在中国漫长的盐业发展历程中,尤其是在清代,盐商是一个扮演过重要角色的社会群体。
在清朝封建政府对盐业生产经营实行严厉管控的情况下,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广造声势、扩大影响,他们一方面运作政策,另一方面又运作市场,以追求政策和市场利益的最大化,其谋略和胆识,莫不令后人倾心折服。
其中,扬州盐商和自贡盐商,作为东西部两大互相竞争的盐业生产经营群体,其盐业生产经营活动更具代表性,很值得今人对其进行比较,探寻其异同,总结其规律,以期对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所借鉴和启迪。
一、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之异清代,扬州盐商和自贡盐商作为东西部两大互相竞争的盐业生产经营群体主要存在着以下三大不同:1 .两者社会身份不同:扬州盐商是地道商人,自贡盐商还兼具盐企家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虽同为盐商,但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不同,其差别也是很明显的。
扬州盐商是地道商人,而自贡盐商除了商人身份之外,还兼具盐企业家。
绝大多数扬州盐商并非扬州人,他们有的来自西北边境的山西和陕西,有的来自更近的周边地区安徽。
早在明代,就有个说法:“秦腔翕语满街巷。
T∣]P58即是说,在扬州从事商业贸易的大多是陕西、山西和徽州人。
到了清康熙年间,由于政府盐业政策的变革,造成陕退,晋转,徽进。
扬州盐商
扬州盐商一、概述所谓扬州盐商,是指侨寓扬州,或者说坐镇扬州经营两淮盐业的商人,但究其实,扬州盐商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是扬州人。
那么为什么经营两淮盐业的商人会选择扬州作为其聚集地呢?这和扬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关。
扬州地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西濒运河,东临大海,方圆数百里内,河道纵横,水陆交通便捷,是自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南漕北运船舶必经之咽喉。
加之扬州附近有当时全国最大的海盐产场,即江苏境内淮河以南和淮河以北的两大片产盐区,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两淮盐,天下咸”的民谚,而两淮盐业的管理中心就在扬州,扬州自然也就成了两淮盐商的聚集地。
对于扬州盐商来说,市场就是他们的生命,通过垄断市场而低价获得商品、高价出售是他们的创富路径。
由于淮扬自古就是税赋重地,凭借政府给予的特权,他们获得了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等6个省份的巨大市场,而这6个省份几乎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因而成就了扬州盐商的鼎盛,也造就了扬州的繁荣。
尤其是清康雍乾年间,扬州盐商的财富和影响力可谓达到了极至。
如乾隆37年(1772年),扬州盐商年赚银1500万两以上,上交盐税600万两以上,占全国盐课的60%左右。
而这一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的32%,扬州盐商提供的盐税占了世界8%的经济总量,扬州盐商可谓富甲天下,“扬州盐商”四个字也几乎就成了盐商的代名词。
在封建社会,盐课是政府仅次于田赋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国家盐业政策的根本动机就是获取税源。
中国古代的盐业制度比较复杂,但归纳起来,其实质不外乎专卖制和征税制两种。
前者是由国家经营,寓税于价;后者是由商人经营,课税于商。
但产运销的一切活动都在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下,这一点是毫无例外的。
在这种严厉管制之下,盐商的生存环境是比较艰难的,可以说政策就是盐商的生命。
扬州盐商和自贡盐商的发韧和衰败,无疑都受到了国家盐业政策的根本性影响。
二、扬州盐商销盐清代有三大商人集团,山西的票商、广东的进出口商,还有扬州盐商,其中利润最高、实力最为雄厚的还是扬州盐商。
试论清代两淮盐商的消费取向及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乐之需 ,但也不能排除部分 园林运 用于公益事
业 。盐商出钱建造了园林 ,园林同时提高了盐商
的社会地位与公众形象。现存的扬州不少园林及 胜景 ,都是盐商修筑或居住 。如安氏园为乾隆年
间大盐商安麓村 的宅园 ;个园为清嘉庆年间两淮 商总黄至筠于寿芝园故址改筑而成;净香园是两
帮 、扬 州帮) 。今有姓名可考者 ,约二三百人 。
当时有 “ 八大盐商”、 “ 八小盐商”之称。乾嘉
锁钥吴 越 ,自荆 襄而东下 ,屹为 巨镇 ,漕艘 贡
篚 ,岁至京师必于此焉是达。盐业之利 ,邦赋攸
年间豪 侈之风尤盛 ,资产百 万 以下者 尚称 “ 小
赖 。若其人文之盛 ,尤史不绝书。”① 优越的地
关键 词 :清代盐商;消费取向;现代经济
中图分 类 号 :K4 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3 96 20) 2 02 — 5 0 —8 0 4( 6 0 — 04 0 0
扬州北临淮河 、南距长江,处于长江与南北 大运河的交汇点。 “ 以地利言之 ,则襟带淮泗 ,
帮 、徽 帮 ,后来组成新的扬帮 ( 又称淮帮、两淮
盐业税收也成为清政府税收的重要部分。清
雍正、乾隆三朝最为显赫 , 形成全国三大商业资
本集团之一 ( 广东行商 、山西票商 、两淮盐商) 。 两淮盐商巨额的消费支出刺激了扬州社会经济的 发展 。
政府收取盐商所得税的情况也能从侧 面反映出两
淮盐商的收入状况。乾隆 《 两淮盐法志 ・ 序》中 记载 : “ 全国赋税之半来 自盐课 ,而两淮盐课又 居天下之半。”嘉庆 《 两淮盐法志》也说 : “ 两 淮 盐课 当 天下 租庸 之半 。损 益盈 亏 ,动 关 国
盐商对扬州文化发展的贡献
盐商对扬州文化发展的贡献一、重视家学教育,积极投资社会书院教育(一)重视家学盐商在靠盐业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一直看重家族教育事业,希望通过儒教事业来振兴家声,他们对家族子女的教育遵循“养教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为子女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对子女实行良好的教育。
明清时期扬州盐商为了自己子孙的的前途,家中大都设有自己的私塾,不惜重金,请一些社会名流和学者到家中讲学来提升自己子女的文化素养。
同时积极鼓励家族子弟参加科举,希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因为入仕不但能够提升盐商的社会声誉,而且能够给予盐商在政治上的支持,使得盐商的买卖能够得到佑护,一举两得。
(二)捐修书院明清时期很多盐商都以前积极捐资修建书院,盐商的这个善举也给他们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出资修缮兴建书院三元坊的安定书院、北桥的敬亭书院、北门外的虹桥书院、广储门外的梅花书院这个系列著名书院和学校的兴建与修缮,大都是由扬州盐商及盐官出资筹办。
明嘉靖五年,巡盐御史雷应龙创办维扬书院;康熙元年,两淮盐运使胡文学与一些盐商共同筹款兴建安定书院,雍正年间,盐商再次出资扩建安定书院;康熙二十二年,扬州盐商出资创办敬亭书院;雍正年间,马曰琯出资重建明代的甘泉书院,并改名为梅花书院。
正是在盐商的资金相助之下,明清时期扬州书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的建立并扩大,扬州的书院事业日臻繁盛。
2.设立院生高额奖励盐商专为书院的学生设立了高额的奖励。
据史料记载,扬州的梅花书院的规定“凡在院书生分正课,附课,随课。
正课岁给膏火银三十六两,附课岁给膏火银十二两,随课无膏火”,而当时著名的湖南岳麓书院的岁给只有梅花书院的三分之一。
雄厚的资金实力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前来求学,扬州书院名声鹊起。
柳诒徵先生在《江苏书院志稿》中曾言:“两淮盐商利甲天下,书院膏火资焉,故扬州之书院,与江宁省会相颉颃,其著名者有安定,梅花,广陵三书院,省内外人士咸得肄业焉”。
3.延请名师任教书院据史料记载盐商还出巨资聘请当时的文化名流前来书院讲学,提升书院的文化知名度。
扬州盐商——精选推荐
扬州盐商扬州盐商,所谓扬州盐商,是指侨寓扬州,或者说坐镇扬州经营两淮盐业的商⼈,但究其实,扬州盐商中的绝⼤多数并不是扬州⼈。
那么为什么经营两淮盐业的商⼈会选择扬州作为其聚集地呢?这和扬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关。
扬州地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西濒运河,东临⼤海,⽅圆数百⾥内,河道纵横,⽔陆交通便捷,是⾃隋朝开凿京杭⼤运河以来南漕北运船舶必经之咽喉。
加之扬州附近有当时全国最⼤的海盐产场,即江苏境内淮河以南和淮河以北的两⼤⽚产盐区,历史上⼀直流传着“两淮盐,天下咸”的民谚,⽽两淮盐业的管理中⼼就在扬州,扬州⾃然也就成了两淮盐商的聚集地。
对于扬州盐商来说,市场就是他们的⽣命,通过垄断市场⽽低价获得商品、⾼价出售是他们的创富路径。
由于淮扬⾃古就是税赋重地,凭借政府给予的特权,他们获得了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等6个省份的巨⼤市场,⽽这6个省份⼏乎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最稠密的地区,因⽽成就了扬州盐商的⿍盛,也造就了扬州的繁荣。
尤其是清康雍乾年间,扬州盐商的财富和影响⼒可谓达到了极⾄。
如乾隆37年(1772年),扬州盐商年赚银1500万两以上,上交盐税600万两以上,占全国盐课的60%左右。
⽽这⼀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的32%,扬州盐商提供的盐税占了世界8%的经济总量,扬州盐商可谓富甲天下,“扬州盐商”四个字也⼏乎就成了盐商的代名词。
在封建社会,盐课是政府仅次于⽥赋的⼀项重要财政收⼊,国家盐业政策的根本动机就是获取税源。
中国古代的盐业制度⽐较复杂,但归纳起来,其实质不外乎专卖制和征税制两种。
前者是由国家经营,寓税于价;后者是由商⼈经营,课税于商。
但产运销的⼀切活动都在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下,这⼀点是毫⽆例外的。
在这种严厉管制之下,盐商的⽣存环境是⽐较艰难的,可以说政策就是盐商的⽣命。
扬州盐商和⾃贡盐商的发韧和衰败,⽆疑都受到了国家盐业政策的根本性影响。
扬州盐商发展史盐船 扬州盐商是清政府盐业政策的最⼤受益者。
试析明清时期盐商与扬州文化的关系
试析明清时期盐商与扬州文化的关系明清时期,扬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吸引了众多商贾云集,其中盐商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盐商在扬州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同时也对扬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盐商在扬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清时期,扬州盐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盐商们控制了全国大部分的食盐贸易,通过运销食盐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其次,盐商们还通过投资和经营其他行业,如典当、钱庄、绸缎业等,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商业帝国。
盐商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还促进了扬州城市的发展。
他们修建了许多精美的园林、住宅和商业建筑,为扬州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作出了贡献。
此外,盐商们还捐资修建了许多桥梁、道路和教育机构,为扬州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作出了贡献。
二、盐商对扬州文化的影响1.建筑与园林艺术盐商们在扬州兴建了许多精美的园林和住宅。
瘦西湖的园林是盐商们修建的最为出色的代表之一。
瘦西湖的园林以其精致的建筑和山水园林景观而闻名于世,成为了扬州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此外,盐商们还修建了许多精美的住宅。
这些住宅多数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和灰砖石板,融合了江南和淮扬建筑风格的特点。
其中一些住宅还具有精美的雕刻和壁画,展现了盐商们的艺术品味和文化修养。
2.戏曲与音乐文化盐商们在扬州不仅创造了财富,还为扬州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他们资助了许多戏曲和音乐表演团体,推动了扬州戏曲和音乐文化的发展。
扬州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扬州戏。
盐商们对扬州戏的喜爱和推崇,促进了扬州戏的发展和繁荣。
在他们的资助下,扬州戏的表演技艺得到了提高,剧目也得到了丰富。
同时,盐商们还将扬州戏传播到其他地区和国家,使得扬州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戏曲艺术。
此外,盐商们还对音乐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资助了许多音乐表演团体,如“大成班”、“小成班”等,推动了扬州音乐文化的发展。
这些音乐表演团体演奏的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丰富了扬州文化的内涵。
3.美食文化盐商们对扬州美食文化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扬州盐商:十八世纪中国商业资本的研究(之二)(精)
扬州盐商:十八世纪中国商业资本的研究(之二)(1)二在估计两淮盐商他们每年平均盈利及其财富规模之前,仍需要交待他们的起源。
前面已经提到十五世纪最后二十五年米粮与食盐交换体系崩溃,造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结果就是“边商”一大部分是山西、陕西人一起移民到两淮地区,在该地又与另一批商人集团,即来自安徽南部的徽商合流。
两淮地区在开放盐业贸易后,给了这两批商人新的商机;他们过去因为家乡土地贫瘠,长期以来游走于全国各地从事贸易,并以勤劳与节俭著名。
他们具有庞大的资本,准确从盐业贸易中获得厚利。
明代学者谢肇淛在万历三十年(1602)曾任广西右布政,(注:《明史》,卷286,页21a。
)在他有名的著作中描述到:(注:《五杂俎》,卷4,页25b。
在清代此书为。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繦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新安则奢而山右俭也。
然新安人衣食甚菲啬,……惟娶妾、宿妓、争讼,则挥金如土。
虽然这两批商人过去详细的历史已留下记载,但是他们中许多人寓居扬州,在万历(1573—1619)版的《扬州府志》记载:“土著较游寓二十之一。
”(注:藤井宏前引文,页628。
)直到了道光十年徽州与山陕商人独占大部分两淮的食盐贸易,但这并不意味著他们的家庭就可以一直永续下去,如同乾隆三十五年(1770)版的徽州首府歙县的方志中指出:“虽邑固有单寒之子,无尺寸藉而积渐丰亨者;亦有藉父兄余业,未几而贫宪乏不振,甚至不自存者。
”(注:乾隆《歙县志》(乾隆三十五年[1770]刊版),卷1,〈风土〉,页24a。
)虽然要将明末清初扬州徽商与山陕商人的变化作一统计并不容易,但《两淮盐法志》的传记部分确也证实了这种说法。
在估计两淮盐商平均每年盈利时,他们每年贸易总额是必需要研究的。
虽然在顺治元年嘉庆五年(1644—1800)之间人口有异常的成长,但两淮地区在十八世纪后期每年食盐总额只从1,410,360引增加到1,685,492引。
扬州盐商:十八世纪中国商业资本的研究(之一)
扬州盐商:十八世纪中国商业资本的研究(之一)十八世纪大本营在扬州的盐商,他们的经营范围扩及华东与华中的大部分,无疑地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家中的佼佼者。
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广州公行商人举足轻重之前,扬州商人就夸称个人财富与累积资本之雄大,超越在帝国内任何个别的工商群体。
像公行商人一样,他们将其财富与权势归因于政府所给予的独占垄断权。
然而他们与公行不同之处,是他们的财富直接从国内贸易中取得,完全未受到欧洲贸易方法的影响。
因此,扬州盐商提供了我们一个中国内有的商业资本主义形式的有趣研究案例。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探讨食盐贸易的组织,期能确定扬州盐商的数目;同时估计盐商的利益及其财富的规模;研究他们的生活形态、文化表现及社会流动;并且尝试解释为何虽存在相当规模的商业资本,但盐商却未成功地发展出成熟的资本主义系统。
本文虽只局限在一个特殊的商人群体,但希望本文的研究能附带地反映出,中国开放通商口岸之前的商业资本主义一般状况。
一清朝为了食盐的营运,将帝国分为十一个区域,总部设在扬州的两淮盐区包含了长江与大运河之间的地区,在产量与贩售利润很轻易地就超过其它地区。
就字面上的意义而言,"两淮"是指淮河南北之地区;地理上而言,则包括除了长江以南的四个府外的整个江苏及河南的东南部,特别是还包括整个湖南与湖北。
这广大的地区内大部分地方人口密集,又具有河川、湖泊与运河的系统,帝国其它地区是无法有出其右者。
直到道光十年盐商专卖制被废止之前,所有的食盐营运的行政是由巡盐御史所领导,其头衔至1730年代时改为盐政,因为利益颇丰,所以向例是由内务府的满臣来担任管理。
在他底下还有盐运使、盐道、运同、运副、运判、广益库大使、经历、知事、巡检与书吏等等,到十九世纪时单是书吏就填满了办公室的十九间房间。
,卷三十,〈会筹两淮盐务拟定章程疏〉,页52b。
)盐业贸易是由两个部门所组成,即生产与分配。
在生产方面从清代开始有三十个盐场,每个场包含了一些盐田。
元代盐政及其社会影响
元代盐政及其社会影响前言元代,盐课是封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
一般说来,盐课收入占“天下办纳的钱”的一半以上①。
巨额盐课的取得,是元政府对盐业生产者(贫苦盐户)和盐的消费者(广大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的结果。
这一剥削和掠夺之所以能够实现,是由于元政府凭借其政权强力,严密地控制了盐的生产和运销过程。
而这一剥削和掠夺的后果,则大大加剧了元代社会矛盾的尖锐复杂程度。
研究元代盐的生产和运销过程,剖析在这一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各种矛盾,对于认识元代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迄今这仍是一个很少为研究者注目的课题②。
本文试图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这些探索还不成熟,衷心希望得到指正。
一元代盐的生产和盐户(一)盐业生产的一般情况由于出产的地点和制作的方法不同,元代的盐有海盐、池盐、井盐之分。
海盐产于沿海地区,主要由“煮海而后成”,也有部分地区利用阳光曝晒来制作。
池盐主要产于河东解州盐池,“因自凝结而取”;此外,在辽东、宁夏等地也有出产。
井盐产于四川,“出于井,深者数百尺,汲水煮之”③。
在制盐技术方面,元代大体上沿袭前代,但也有若干差异。
第一,福建大部分盐场开始采用晒盐法④。
从煮盐到晒盐的转变,既能增加产量,又能减低成本,因而是制盐技术史上的一大变革。
虽然在元代这一方法还不普遍,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的开端,无疑值得重视。
第二,河东解州盐池唐、宋以来采用畦晒法,即在盐池周围开辟畦子,将池中的卤水导入畦中,利用日光和风力蒸晒成盐。
元代则听任其在池中凝结,然后捞取,“不烦人力而自成”⑤。
这种办法实际上较畦晒法落后,到了明代,便重新恢复了畦晒法。
元代盐的生产规模是很大的。
从产盐的地区来说,北起辽阳,南迄岭海,旁及四川、河东等地。
在这些地区,共设有盐场一百六十六所⑥,(后合并为一百三十七所⑦)以从事生产的人数来说,固定的专业劳动者共有五万二千余户⑧,此外国家还经常发配罪犯到盐场服役,参加生产。
从产量来说,世祖末年全国盐产额达一百七十余万引(每引四百斤)⑨。
盐商与扬州文化事业
盐商与扬州文化事业贾行家一般说来,充满铜臭气的唯利是图,会熏染和扭曲高雅的艺术,让社会文化显得庸俗和浮躁,但是,这未必是个真问题。
从艺术从业者的视角看,功利主义会形成诱惑,但并不是强制。
如果被它引诱上了另一条路,只能说是自己不坚定。
扬州盐商对清代扬州的文化和学术发展就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盐商中的很多文样做附唐瓜雅,或者是真的爱好、真的内行,温都乐于为艾化事业投人大量金钱。
他们这样最明显的好处是,与士大夫建立关系,可以在主流社会获得名誉。
扬州的书院和学校,都是由盐商们捐建的。
扬州的洪氏家族,从明仪在王流社会班得也们专门建了座“洪园”来款待在扬州好谋生,也是当时书画家们的常识。
因为大批文化人流入,让扬州迅速成了清代文化艺术的基地。
明末清初的书画名家石涛,晚年就定居在扬州。
他当年在扬州还有个特殊的营业项目,就是为盐商们的花园建假山。
按他的设计垒出来的假山,非同凡响。
当时的富翁,都以请到石涛为园林画图为荣。
除了石涛造的假山,清代的扬州园林,还有很多细节追求。
有的能工巧匠模仿济南趵突泉,设计机械,造出了人工喷泉。
园林里会摆盆景。
扬州的盆景是中国五大盆景流派之一,有“以方寸之地浓缩天地”的名声。
园林不是还要养金鱼吗?在清代,扬州的金鱼也是贡品。
这种高端化、精细化的需求,会激发艺术创造力。
不只艺术圈,学术界也是如此。
在清中期,扬州本地形成了著名的扬州学派。
清代学术界有“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的说法。
对扬州学派的学者们来说,除了富商的资助,这里还有盐商马氏兄弟这样全国闻名的大藏书家,能为他们提供研究资料。
扬州学派里有个以狂傲著称的学者汪中。
他有一次扬言说:扬州府只有三个学问通的人,还有三个学问不通的人。
通人里,除了他,还有语言学大家王念孙。
那三个不通的人,也都是当时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
有个乡绅不识相,问汪中自己怎么样。
汪中说你不算不通。
对方听了挺高兴。
汪中则接着说:“你得再读三十年书,才有希望达到‘不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非学位课程试卷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方向考试科目扬州地方文化第一学期研究生姓名李艳学号MZ(12008)考试成绩导师评语:导师签字年月日试论扬州盐商的社会影响社会发展学院学科教学(历史) 李艳(MZ12008)摘要:在古代扬州历史上, 盐业始终是一个支柱产业, 它直接影响到扬州城市的发展。
形成于明中叶衰落于清末民初的盐商曾在扬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
清朝时期,两淮盐税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4左右,对扬州经济作出重大的贡献,同时孕育出扬州书院、扬州八怪、扬州园林等知名文化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又铸造了扬州盐商的人文精神,推动了盐业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扬州盐商;政治影响;经济;儒商;青楼文化;园林一、盐商起源与发展“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2100年前的西汉吴王濞时期。
“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而从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
唐代后期统治者鉴于相对稳定的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因而重视东南海盐生产,其重臣良吏第五琦、刘晏相继担任盐铁使,先后制定榷盐法和整顿盐法,整改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尤以刘晏的改革破除积弊,简化盐税征收办法,减轻了商人负担,促进了盐的流通,两淮盐区食盐生产的极大发展奠定了它在全国食盐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而自明嘉靖、万历以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开始了新的振兴,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
明代万历年间进行盐制改革,新的盐法制纲盐制的推行,使盐商们携家带口驻足扬州,扬州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扬州盐业经济又步入一个重要阶段。
清承明制,清政府尤给予盐商种种优惠,盐业获利丰厚,积聚了大量商业资本,两淮盐商“以盐富”,因而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显赫,形成为除广东行商、山西票商以外全国又一大的商业资本集团。
清代中叶,扬州更是两淮盐漕运输的一大都会,设有两淮盐漕察院和两淮盐运使司,众多盐业商总寓居其地,财力人力物力之厚,富甲天下。
清代两淮有30个盐场,所产之盐集中到扬州,行销苏、皖、赣、湘、鄂、豫六省,皆富饶地区。
扬州位于长江、运河交汇点上,清廷设两淮巡盐御史衙门和两淮盐运使司衙门于此,前者由皇帝心腹主持,后者由三品大员开府。
据《两淮盐法志》,乾隆间两淮每年食盐吞吐量为1525900余引(每引一般为300~400斤),成为康乾盛世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扬州盐商的私人财产亦很庞大,堪称富可敌国。
盐商大户主要有陕帮、晋帮、徽帮,并在清代迎驾“以布衣上交天子”,(道光《歙县志》卷9)。
高宗目睹江春实力,惊叹:“盐商之财力伟哉!”其时“扬州盐商豪侈甲天下,百万以下者谓之小商”。
乾隆37年国库总资产为780余万两白银,两淮盐商的总资产,亦达7000~8000万两。
汪喜孙《从政录》卷2、《姚司马德政由叙》、《扬州画舫录》和若干著述,对两淮盐商与扬州经济息息相关的状况及盐商所操盐业曾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都有不同程度的揭示。
嘉庆、道光以后,两淮盐业急剧衰落。
两淮盐商走向衰退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既缘于盐商本身大量奢侈性的消费造成入不敷出,又由于封建官府的无厌搜括,盐引制的弊端和盐业制度的变革,鸦片输入的冲击,社会动荡的打击,海岸线的东移等多种社会和自然因素的交织。
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纲盐制所赋予的世袭和垄断权利的取消。
两淮盐商“属于一种封建性的商业资本,由于脱离了生产过程而极其游移不定,一旦封建专卖权利被剥夺,它就必然变成无本之木,而趋于衰亡”。
清朝道光年间,随着政局颓败,盐业凋敝,内外交困,税课无着,清政府不得不结束同两淮盐商的漫长蜜月,忍痛放弃盐专卖制度。
两淮盐商终于全面破产了。
二、盐商与封建政府的关系两淮盐商是清政府的财源所系。
乾隆年间,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辖3个分司,23个场。
在当时全国的11个盐区中,两淮盐区为最大,产量也最高。
每年运销170万引左右,几占全国所有盐区额定行盐总数的1/3。
其销地最广,包括鄂岸武昌、汉阳、黄州、德安、襄阳5州,湘岸长沙、岳州、常德、衡州4府及澧州,赣岸南昌、饶州、南康、九江、建昌等10府,皖岸安庆、池州、太平、宁国4府,及和州、江宁府7县,扬州及高邮、宝应、天长、泰兴等地都是淮盐额定销地。
如此两淮盐商每年可赚银约1500万两,上交盐税约600万两,占全国盐课60%左右。
据孔鼎臣《论盐》中统计,也可看出两淮盐商行盐总额和上缴政府课银占全国应缴份额的比重均相当大。
清中期时全国9个主要产盐区共额定行盐总数为540万引,淮南淮北额引为168万余,约占31%;全国盐课总额为982万两税银,两淮课银为607万两,约占62%。
“盐课居赋税之半,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足见其盐业经济“损益盈虚,动关国计”。
(李发元《盐院题名碑记》)国家每有重大军事行动,或大灾大赈,或河防工需,或巡幸典庆,扬州盐商以“捐输”、“报效”为名,向封建政府提供几十万,甚至数百万银两。
自清初开始,在清兵攻占扬州城后,扬州盐商汪文德,为了自身的利益,带领其弟汪文健亲自至豫亲王多铎军营中,拿出了三十万两白银稿赏清军。
再如大盐商江春,“嗣为商总,系两淮盛衰者垂五十年。
乾隆中,每遇灾贩、河工、军需,百万之费,指顾主办,以此受知高宗纯皇帝”。
其助修河、赈灾以及朝廷在台湾设防军费等七项捐输即达1120万两。
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的记载,自康熙至嘉庆,捐输次数和银两数越来越多和大,自乾隆13年征讨大金川开始到乾隆60年镇压湖南石三保苗民起义,扬州盐商因军需之捐,多达八次之多,总计银一千三百一十万两。
雍正5年,淮商黄光德等捐银二十四万两,以备内务府公用,到乾隆55年,多的捐输共计十五次,每次多则一、二百万两,少则十数万两,总额达九百五十万两之多。
两淮盐商在对政府作出重大贡献之余,也同盐官相互交结,共同取利。
他们甚至通同作弊。
有的盐官将贪婪所得之钱交盐商营运,而扬州盐商也乐于“挟其重资交结权贵”,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他们可以在封建官府的庇护下,用压低盐价收购、短秤、掺沙、故意哄抬市价等方法来获取利润。
三、盐商与扬州经济历史上的两淮盐商所操盐业曾在扬州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盐业为中心的盐商经济,拉动了其他众多经济行业的发展。
两淮盐商对扬州城市发展及名都结构布局与地位、性质的最终奠定作用。
明代嘉靖以来,特别是清代康乾时期,扬州经济的繁荣,与两淮盐商的投资、特殊需求和“盐商派”逐奇斗富的奢侈消费,有着极大的关系。
其突出表现在对建筑业、旅游业、木材业、花木业、粮食业、饮食业、药材业、服装首饰业、化妆品业等工、商贸易行业,与漆器、玉器、刺绣、书画装裱、制花、灯彩、木雕、木器等工艺美术等手工业的资金投入或高档次消费,驱动和推进了这诸多行业的高速发展。
两淮盐业在乾隆朝达到极盛。
它在扬州经济行业中所处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可从反面得到证明。
嘉庆、道光以后,两淮盐业急剧衰落,盐商大困,与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商贸流通领域和众多经济行业也就全面衰退,一蹶不振。
其中金融业的衰败首当其冲。
扬州大都市风光不再,倒退为中小城市的格局。
四、盐商与扬州文化扬州文化大体可分为三种形态、三个层次。
三种形态即物质形态,如建筑、园林、街巷等;文艺形态,为戏剧、曲艺、书画、工艺等;观念形态,如人文精神、风俗民情等。
三个层次,即学术、艺术、技术。
不是说其他城市没有这些,但像扬州这样,差不多每个门类都能自成一派、独树一帜的很少。
扬州文化和盐业繁盛息息相关,本文中以学术为例加以简单介绍。
清代盐业经济发展到最高峰,支撑国家财政,造就了巨大的儒商集团。
他们通过建书院、筑园林、贮图书、行善举等方式支持士人读书,通过组戏班、开诗局、收字画、办文会等方式开辟文化市场。
吴、皖、浙诸派巨子皆得其惠,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更因之而异军突起,树帜艺林学苑。
同时,两淮盐商自身也创造了别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以自己的才智、见解和价值取向影响士人的学术研究与文艺创作,创造出清代学术文化的辉煌。
胶州高凤翰、淮阴边寿民、宁波陈撰、钱塘金农、宁化黄慎、兴化郑板桥等人到扬州卖画,扬州盐商则成了他们最大的买主,从而培育出巨大的文化市场,郑板桥等人则成为画坛一支异军崛起于扬州,被后世称之为扬州八怪。
盐商又延请艺术家住于自己的家中,艺术家为他们设计出精美的园林。
扬州盐商又兴办书院,给教育以很大投入,提高了市民的总体文化素质,造就了一批有影响的学者。
旧时书院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
一般情况下,掌院由地方政府聘任,经费由地方财政拨付。
扬州书院在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上异于他地:“皆隶于盐官,藉其财赋之余以为养育人才之地,故饩廪之给视他郡为优”(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
安定、敬亭、维扬、广陵、虹桥及仪征乐仪等书院,生员经费亦很优厚,除正项开支由盐政拨付外,盐商个人亦时有资助。
如马秋玉于雍正十二年(1734)助建梅花书院,筑讲堂5间、号社64间。
汪应庚于乾隆元年(1736)捐资5万金重修学舍,并以113万金购学田,岁入归学宫。
江春也“加意于书院、养老院、育婴堂诸事,每发一言,画一本,群商拱手称诺而已”。
由于经费充足,待遇优厚,知名学者纷纷前来讲学。
王步青、姚鼐、厉鹗、赵翼、杭世骏、全祖望、蒋士铨、王乔林等人先后任各书院掌院。
名师执教,高徒辈出。
生徒助学经费丰厚,更为其他书院所莫及。
据《两淮盐法志》载,“在院诸生分正课、附课、随课。
正课岁给膏火银三十六两,附课岁给膏火银十二两。
”当时府学教官俸银仅31两多,书院奖学之举确实给有志之士提供了难得机遇。
兴化贫士顾九苞入安定书院,专攻《毛诗》、《三礼》,成为扬州学派起首人物。
九苞的表侄任大椿亦入安定书院,业满后考中进士,任礼部郎中、监察御使,协修《四库全书》。
江都汪中生于“酷贫”之家,后入安定书院,与掌院杭世骏论学,得其褒奖,终博通《书》、《礼》、《春秋》、《尔雅》,成一大家。
江都焦循本极贫寒,亦入书院,终淹通于易学、历算、声训、诗文、戏剧,有“通儒”之誉。
“海内无匹”的文字学家王念孙和经学家刘台拱等人亦出于安定、梅花二书院。
“安定、梅花两书院,四方来肄业者甚多,故能文通艺之士萃于两院者极盛”。
任、顾、汪、焦、王、刘皆为扬州学派重要成员,阮元更成为一代儒宗、扬州学派集大成者。
其他著名学者如段玉裁、洪亮吉、孙星衍、王应馨等皆曾于诸书院就读。
扬州盐商对书院教育事业的投入,结出丰硕的成果,至今被人们所称道。
其时商人在经济上支持文人,文人也在内功上支持商人,强化商人的竞争能力。
扬州书院为盐商子弟培养出一批经世致用之才,有的成为儒商,有的步入仕途。
扬州八怪的书画创作、叠石造山,美化了盐商的居住环境,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品位、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