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
温庭筠最好的十首诗
![温庭筠最好的十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69df107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a.png)
温庭筠最好的十首诗1、《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3、《望江南·梳洗罢》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4、《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唐·温庭筠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5、《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唐·温庭筠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梦江南·千万恨》唐·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7、《拂舞词/公无渡河》唐·温庭筠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8、《苏武庙》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9、《惜春词》唐·温庭筠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10、《杨柳枝·御柳如丝映九重》唐·温庭筠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df9e60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e.png)
温庭筠简介在封建时代,一个读书人即便有最好的文才,也得不到重用是一件让人惋惜的事。
下面是诗人温庭筠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一、【诗人简介】温庭筠(约812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
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监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有《花间集》遗存。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
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二、【诗人故事】唐时,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
当时和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们称为“温李”。
他擅长小赋,才思敏捷,用词绮艳美丽。
每次考试,按规定韵作赋,他只需要叉八次手而八韵作成,速度很快。
他经常为邻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们送他外号“救数人”。
由于他不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受到一些有身分的人的轻视。
李义山对他说:“我近来作了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军宰辅‘,没有得到偶句。
”温庭筠说:“你怎么不对’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唐宣宗曾写有“金步摇”的句子,未能对出下句。
收进士们对,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上了,宣宗很赞赏。
又有一药名“白头翁”,温庭筠以“苍耳子”为对,这样类似情况很多。
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叫温庭筠代他撰词,并告诉温不要泄露此事。
温庭均却把这事说了,因此令狐绹便疏远了他。
温庭筠也说过“中书省内坐将军”,是讥讽宰相没学问。
温庭筠的诗10首
![温庭筠的诗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040d364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b.png)
温庭筠的诗10首温庭筠的诗10首精选篇1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朔音悲嘒管,瑶踏动芳尘。
总袖时增怨,听破复含嚬。
凝腰倚风软,花题照锦春。
朱弦固凄紧,琼树亦迷人。
温庭筠的诗10首精选篇2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柳弱湖堤曲,篱疏水巷深。
酒阑初促席,歌罢欲分襟。
波月欺华烛,汀云润故琴。
镜清花并蒂,床冷簟连心。
荷叠平桥暗,萍稀败舫沉。
城头五通鼓,窗外万家砧。
异县鱼投浪,当年鸟共林。
八行香未灭,千里梦难寻。
未肯睽良愿,空期嗣好音。
他时因咏作,犹得比南金。
温庭筠的诗10首精选篇3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清晓盥秋水,高窗留夕阴。
初阳到古寺,宿鸟起寒林。
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
灵山缘未绝,他日重来寻。
温庭筠的诗10首精选篇4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
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
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温庭筠的诗10首精选篇5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昔年曾伴玉真游,每到仙宫即是秋。
曼倩不归花落尽,满丛烟露月当楼。
温庭筠的诗10首精选篇6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忆昔几游集,今来倍叹伤。
百花情易老,一笑事难忘。
白社已萧索,青楼空艳阳。
不闲云雨梦,犹欲过高唐。
温庭筠的诗10首精选篇7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想君秦塞外,因见楚山青。
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
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
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温庭筠的诗10首精选篇8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
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
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温庭筠的诗10首精选篇9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秋色满葭菼,离人西复东。
几年方暂见,一笑又难同。
地势萧陵歇,江声禹庙空。
如何暮滩上,千里逐征鸿。
温庭筠的诗10首精选篇10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一别黔巫似断弦,故交东去更凄然。
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
发迹岂劳天上桂,属词还得幕中莲。
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
温庭筠最有名的一首诗
![温庭筠最有名的一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37b8426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d.png)
温庭筠最有名的一首诗一、原文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二、诗句解析1. 首联-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铛声,出门远行的人总是会思念故乡而心生悲愁。
“征铎”是指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动征铎”表明旅客们即将踏上旅途。
“悲故乡”直接点明了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2. 颔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
诗人用十个名词组合成了一幅早行的清冷画面:雄鸡报晓,荒村野店的上空还挂着残月;行人的足迹印在板桥的薄霜上。
这里没有一个动词,却通过名词的排列,将早行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旅客早行的艰辛与孤独。
3. 颈联-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槲树的叶子纷纷飘落,铺满了山路;枳树的白花在驿站的墙垣外开放得很鲜艳。
“槲叶”和“枳花”都是商山路上常见的景物,“落”和“明”两个动词分别写出了树叶飘落和花朵盛开的状态。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春季),丰富了画面的内容。
4. 尾联-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于是想起了昨夜在杜陵的梦境,那里有凫雁满布在曲折的池塘里。
“杜陵”是诗人的故乡,“梦”是思乡之情的一种寄托。
梦中故乡的池塘里满是凫雁,那是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与眼前旅途的孤寂清冷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愁。
三、艺术特色1. 意象组合- 诗中巧妙地运用意象组合的手法,如颔联中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意象的罗列,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早行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手法体现了温庭筠诗歌的独特风格。
2. 情景交融- 全诗将旅途中的景色描写与思乡之情紧密结合。
早行的清冷景象烘托出诗人羁旅的愁苦,而对故乡杜陵的梦境描写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温庭筠知识点
![温庭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2e5f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4.png)
温庭筠知识点温庭筠(公元812年-公元859年),字葆真,唐朝官员、文学家。
温庭筠的诗文作品流传至今,被誉为“花间派”的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含蓄深情为特点,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下面将逐步介绍温庭筠的背景、生平和主要作品。
1.背景介绍:温庭筠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家庭环境对他的文学才华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祖父温纯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被誉为“文学宗教”。
温庭筠的父亲温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温庭筠从小就接触到了各种文学作品,培养了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2.生平经历:温庭筠少年时曾在家乡担任地方官员,在这期间他对民风民俗有了深入的了解。
后来他考入了进士,进入了朝廷做官。
在朝廷任职期间,温庭筠以清廉的作风和才华横溢的才能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重用。
然而,由于当时朝政腐败,温庭筠对官场生活感到失望,最终选择辞官返回故乡。
3.主要作品:温庭筠的作品以诗歌为主,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望海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边的一番感叹,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索。
这首诗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意境,深深打动了后世的读者。
此外,温庭筠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描写爱情的诗歌,如《青玉案·元夕》。
这首诗以细腻动人的笔触描绘了一对情侣在元宵佳节相对分离的情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之情。
这些描写爱情的诗歌体现了温庭筠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使他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总结:温庭筠作为唐代文学家和官员,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含蓄深情为特点,流传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通过分析他的背景、生平和主要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他的文学造诣。
温庭筠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之一。
温庭筠的词精选十首
![温庭筠的词精选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0926bd8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0.png)
温庭筠的词精选十首1.望江南·梳洗罢[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2.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3.更漏子·玉炉香[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更漏子·柳丝长[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5.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6.酒泉子·楚女不归[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
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7.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8.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镜水夜来秋月,如雪。
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
惆怅,正思惟。
9.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
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
小船摇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10.更漏子·星斗稀[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
温庭筠最美的十首词
![温庭筠最美的十首词](https://img.taocdn.com/s3/m/2ff3390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7.png)
温庭筠最美的十首词1、《更漏子·玉炉香》唐·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2、《利州南渡》唐·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3、《更漏子·星斗稀》唐·温庭筠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4、《更漏子·背江楼》唐·温庭筠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5、《回中作》唐·温庭筠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6、《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唐·温庭筠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7、《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唐·温庭筠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8、《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唐·温庭筠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9、《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唐·温庭筠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靥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10、《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唐·温庭筠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人物小传-温庭筠
![人物小传-温庭筠](https://img.taocdn.com/s3/m/e22b37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5.png)
人物小传-温庭筠
温庭筠(公元812年-约公元约约870年),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温文尔雅之风神”,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出生在今天的湖南省长沙市,是温庭琪的兄弟。
温庭筠自小聪明好学,才情出众。
他深受家庭的文化熏陶,同时具备悟性敏捷和极高的创作才华。
温庭筠擅长诗歌创作,他的作品以豪放浪漫、音韵优美而著称。
他的诗情雅致,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特别擅长写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和人生真义的追求。
温庭筠的作品在唐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庭筠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大放异彩,在政治领域也有卓越的表现。
他曾在唐朝宰相裴度的府中任职,为政务出谋划策。
他在政治上秉持正直和公平的原则,并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政治建议。
他以聪明智慧和知识广博获得了朝廷的赏识。
温庭筠个性温和,待人真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他崇尚礼教,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政治活动,他都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温庭筠尊崇传统文化,并积极推崇文人的品格和文化修养。
他提倡文人应当以自身的才华和品德来影响社会,以文
化力量推动国家的发展。
温庭筠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智慧为中国文化史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他以其优雅的文风和坚持儒家道德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同时他的为人和才华也使他成为后人学习和推崇的对象。
婉约派诗人温庭筠
![婉约派诗人温庭筠](https://img.taocdn.com/s3/m/a24e36567fd5360cbb1adb12.png)
婉约派诗人温庭筠 温庭筠(约 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 西祁县东南)人。
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 为放浪。
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 叉”之称。
又是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 隐 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 都不如李商隐。
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然恃才 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 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 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 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同白居易 、柳宗元 等著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
据考,温庭筠幼时已 随家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 杜陵游客。
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
早年苦心学文,年轻时即以词赋兼工, 才思敏捷知名。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
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 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
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 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 为隋县尉。
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
唐 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诗词 兼工。
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
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 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词多写女子闺 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现存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 大都收入 《花间集》 。
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
![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f787898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9.png)
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摘要:I.引言- 介绍温庭筠- 提到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II.温庭筠的背景和成就- 温庭筠的生平- 温庭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温庭筠的代表作品III.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 《江南七怪》- 《望江南》- 《菩萨蛮》- 《更漏子》- 《南歌子》IV.结论- 总结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 对温庭筠的评价正文:温庭筠是唐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词人,被誉为“花间派”的鼻祖。
他的作品以秾艳精巧、语言工练、清俊明快著称,广泛涉及战争、爱情、人生、历史、政治、妇女题材。
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包括:I.引言温庭筠(约812年-866年),字飞卿,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
他是唐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词人,与李商隐齐名,被称为“温李”。
温庭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他的作品广泛涉及战争、爱情、人生、历史、政治、妇女题材,被誉为“花间派”的鼻祖。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
II.温庭筠的背景和成就温庭筠生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2年),卒于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享年54岁。
他出身贫寒,但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少年时便以善诗名噪一时。
温庭筠的诗、词、赋皆善,与李商隐齐名,号为“温李”。
他的作品以秾艳精巧、语言工练、清俊明快著称,广泛涉及战争、爱情、人生、历史、政治、妇女题材。
温庭筠的代表作品有:III.温庭筠最著名的作品1.《江南七怪》《江南七怪》是温庭筠的一篇脍炙人口的骈文。
这篇文章以江南七怪的传说为题材,通过对七怪不同性格和行为的描绘,展示了江南风土人情的魅力。
2.《望江南》《望江南》是温庭筠的一首著名词作。
这首词以江南水乡为背景,通过描绘江南春色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菩萨蛮》《菩萨蛮》是温庭筠的一首著名词作。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又忧伤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感慨。
4.《更漏子》《更漏子》是温庭筠的一首著名词作。
这首词以更漏子为线索,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温庭筠著名的十首诗词
![温庭筠著名的十首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fddc4a4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1.png)
温庭筠著名的十首诗词一、温庭筠简介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退卿,号施滨,唐代文学家、官员。
他是晚唐五言绝句的杰出代表之一,也被誉为”宜城词红”。
温庭筠的诗作以婉约、含蓄而著称,他尤其擅长写爱情诗,情绪深沉、意境细腻,给人以无限遐想之感。
以下是温庭筠著名的十首诗词。
二、《登幽州台歌》1.幽州台高且长,青冥倚天开。
2.如何穷幽独立,宛在襟怀中。
三、《行宫》1.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2.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四、《兰叶儿·黄四娘家花满蹊》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渔家傲·秋思》1.都有阴山孤雁断,北风徒自愁。
2.渔舟逐水爱山昏,楼上月如霜。
六、《南歌子词二首·其一》1.唐昌运佳期如梦,一夜鱼龙舞。
2.著想齐心皆废镜,馀香万里油。
七、《鹤林寺·寒食寄怀崔雍崔衮》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八、《登文姬碑》1.寒鴈宫城带蓬瀛,日光如火裂琼英。
2.芳流千古不衰步,艳后三千半化婴。
九、《利洲慢》1.利洲繁华直万家,对潮舒广已凌沙。
2.无端坠入花丛去,强自冷嗟身已夸。
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结语通过介绍温庭筠著名的十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优雅独特的文学风格。
他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温庭筠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诗词将永远流传下去。
温庭筠古诗词10篇
![温庭筠古诗词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e3139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40.png)
温庭筠古诗词10篇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
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温庭筠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偶游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
红珠斗帐樱桃熟,金尾屏风孔雀闲。
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
与君便是鸳鸯侣,休向人间觅往还。
二月十五日樱桃盛开自所居蹑履吟玩竞名王泽章洋才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晓觉笼烟重,春深染雪轻。
静应留得蝶,繁欲不胜莺。
影乱晨飙急,香多夜雨晴。
似将千万恨,西北为卿卿。
河传·江畔词牌名:河传|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江畔,相唤。
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
请君莫向那岸边。
少年,好花新满船¤红袖摇曳逐风软,垂玉腕。
肠向柳丝断。
浦南归,浦北归。
莫知,晚来人已稀。
湖上,闲望。
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
谢娘翠蛾愁不销。
终朝,梦魂迷晚潮¤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
莺语空肠断。
若耶溪,溪水西。
柳堤,不闻郎马嘶。
同伴,相唤。
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
仙客一去燕已飞。
不归,泪痕空满衣¤天际云鸟引情远,春已晚。
烟霭渡南苑。
雪梅香,柳带长。
小娘,转令人意伤。
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词牌名:蕃女怨|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
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
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
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
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赠郑处士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飘然随钓艇,云水是天涯。
红叶下荒井,碧梧侵古槎。
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
更有相期处,南篱一树花。
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风华已眇然,独立思江天。
凫雁野塘水,牛羊春草烟。
秦原晓重叠,灞浪夜潺湲。
今日思归客,愁容在镜悬。
元处士池上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蓼穗菱丛思蟪蛄,水萤江鸟满烟蒲。
人间词话评价温庭筠
![人间词话评价温庭筠](https://img.taocdn.com/s3/m/ec300c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3.png)
人间词话评价温庭筠温庭筠,唐代文学家,以词作品享誉盛名。
他的词作语言清新婉约,情感细腻,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将从他的创作特点、艺术风格以及影响等方面对温庭筠及其词作进行评价。
一、创作特点温庭筠的词作独具一格,其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才情横溢:温庭筠才思敏捷,词作才华出众。
他的词作从字词的选用到句法的运用,都展现了他卓越的才情与独特的艺术才能。
2. 情感真挚:温庭筠的词作情感真挚,表达细腻。
他善于通过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并将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的描写中,使人感受到一种激发心灵的力量。
3. 表达方式独特:温庭筠的词作充满音乐和节奏感。
他善于运用音韵、押韵等技巧,使词作具有独特的韵律感和听觉享受。
二、艺术风格温庭筠的词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婉约:温庭筠的词作追求自然、婉约的表达方式。
他善于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词作具有自然而不刻意的美感。
2. 浪漫唯美:温庭筠的词作带有一种浪漫唯美的情调。
他善于通过词作表达对爱情、人生的向往和追求,营造出一种浪漫、唯美的意境。
3. 善于抒情:温庭筠的词作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内心的悲喜之情。
他的词作无论是描写自然景物还是抒发爱情之情,都能以细腻动人的方式引发读者的共鸣。
三、影响温庭筠的词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坛宗师:温庭筠是唐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词作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文人词人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2. 词体创新:温庭筠在词体创新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善于运用新的词体形式,并将传统词的音韵和韵律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使词的体裁更加丰富多样。
3. 文化传承:温庭筠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体之情,更承载了一种特定的时代文化内涵。
他对于唐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后世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081100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a.png)
温庭筠简介温庭筠(1036年-1121年),字幼石,号三邻,江西上饶人,宋玄宗开元年间时人。
温庭筠当时最优秀的文学家,被称为“宋文豪”。
温庭筠自学能诗,文章绝伦,其《西江月》、《西夏望》一文,其情令宋玄宗惊艳不已,于是把他称为“天子之诗”,宋玄宗还为他题写《朱勋诗赠温庭筠》。
温庭筠的文章还有《晏公王六年望寒墅书》、《蓝山诗》等,他的诗完美地运用了韵脚、句式和押韵等,被公认为词体新贵、别具一格。
温庭筠是太宗朝宋朝诗文的代表,他的文章清新优雅,别具一格,深受宋玄宗的赏识,诗文穿越时空,一直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
温庭筠的文章既有高雅脱俗的清新之风,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抒发自己的思想。
其诗歌更是表现出深邃的宗教文化,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文描写了宋代山水之美和后世的悲剧,充分反映了他作为草根民众的关怀与担忧,将宋代和后世历史人物也深深地烙印在他作品之中,弥足珍贵。
温庭筠的作品反映出宋人对世界和自然的真实而敏感的写照,他的文学价值迄今仍旧在流传,他的文学成就照亮了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
其叙事诗《西江月》、《西夏望》,被誉为“天子之诗”,充分体现了温庭筠完美的语言文化,也是当时宋代文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学成就。
温庭筠具有极高的理论水准,他考察深刻,文章英灵深邃,其著作包括《温公随笔》、《西江月》、《西夏望》等,极为知名。
在宋代诗文发展史上,温庭筠的文章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也极大的促进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温庭筠在艺术和文化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他在宋代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诗文领域的杰出者,也代表着宋代文学健康发展的新标杆,并且他在宋代文学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宋玄宗的赞许。
温庭筠的文学成就通过其文章,永远地照亮了宋朝的文学历史,他的德才兼备,文质彬彬,精粹纯洁,高雅脱俗,对宋代文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他作品也被视为宋朝文学发展史中最重要的文学成就之一。
综上所述,温庭筠是宋朝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文学家,他的文章极具特色,被誉为“天子之诗”,他的诗歌更是表现出深邃的宗教文化,影响深远。
《唐才子传·温庭筠传》原文及译文
![《唐才子传·温庭筠传》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e2210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7e.png)
《唐才子传·温庭筠传》原文及译文《唐才子传·温庭筠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并州人,宰相彦博之孙也。
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
善鼓琴吹笛,云:“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何必爨桐与柯亭也。
”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
才情绮丽,尤工律赋。
每试,押官韵,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一韵一吟而已,场中曰:“温八吟”。
又谓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
多为邻铺假手。
然薄行无检幅,与贵胄裴诚、令狐滈等饮博。
后夜尝醉诟狭邪间,为逻卒折齿,诉不得理。
举进士,数上又不第。
出入令狐相国书馆中,待遇甚优。
时宣宗喜歌《菩萨蛮》,綯假其新撰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
綯又尝问玉条脱事,对以出《南华经》,且曰:“非僻书,相公燮理之暇,亦宜览古。
”又有言曰:“中书省内坐将军。
”讥綯无学,由是渐疏之。
自伤云:“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徐商镇襄阳,辟巡官,不得志,游江东。
大中末,山北沈侍郎主文,特召庭筠试于帘下,恐其潜救。
是日不乐,逼暮先请出,仍献启千余言。
询之,已占授八人矣。
执政鄙其为,留长安中待除。
宣宗微行,遇于传舍,庭筠不识,傲然诘之曰:“公非司马、长史流乎“又曰:“得非六参、簿、尉之类“帝曰:“非也。
”后谪方城尉,中书舍人裴坦当制,忸怩含毫久之,词曰:“孔门以德行居先,文章为末。
尔既早随计吏,宿负雄名,徒夸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
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尚有前席之期,未爽抽毫之思。
”庭筠之官,文士诗人争赋诗祖饯,惟纪唐夫擅场,曰:“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唐夫举进士,有词名。
庭筠仕终国子助教。
竟流落而死。
今有《汉南真稿》十卷,《握兰集》三卷,《金筌集》十卷,诗集五卷,及《学海》三十卷。
又《采茶录》一卷。
及著《乾巽子》一卷,《序》云“不爵不觥,非炰非炙,能悦诸心,庶乎乾巽之义”等,并传于世。
【译文】温庭筠,字飞卿,原名温岐,并州人,是宰相温彦博的后世裔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庭筠(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
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
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温庭筠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称“三十六体”。
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
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1-2]•人物关系••本名温庭筠别称温岐、温庭云、温廷筠、温八叉、温八吟字号字飞卿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出生时间约812(或说801、824)年去世时间约866(或说870、882)年主要作品《商山早行》《过陈琳墓》《苏武庙》《菩萨蛮》等主要成就诗词创作目录1 人物生平▪年幼失怙▪才高累身▪流落而终2 主要成就▪诗词创作▪其他成就3 个人作品4 轶事典故▪科场救人▪悔读南华▪拒爱才女5 历史评价6 亲属成员7 史料记载8 各种争议▪生卒时间▪贬谪事由9 后世研究▪生平考证▪作品研究人物生平编辑年幼失怙温庭筠,为唐太宗时宰相温彦博裔孙。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生于太原。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温庭筠父亲去世,温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随母亲生活。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温庭筠父亲生前好友段文昌由云南征拜刑部尚书,对温家施以援手,带温庭筠至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三兆村南)与其子段成式结伴共读。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段文昌出镇淮南,温庭筠与段成式随之到江淮吴中一带。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文昌调任荆南节度使,温庭筠与段成式随之到荆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温庭筠朋友李远登进士。
温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从事李员外二首》《寄李员外远》。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温庭筠有诗《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
不久之后,温庭筠告别段成式离开西川北上长安(今陕西西安)。
[3-4]才高累身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温庭筠似曾与庄恪太子李永(唐文宗子)交往,故应于是年前迁居长安。
有诗《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秋试京兆,不第,返回故乡太原。
是年三月裴度卒。
温庭筠集中有《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可能作于是年。
据此诗中“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温庭筠可能曾与裴度有交往。
集中另有《题裴晋公林亭》,裴晋公指裴度,此诗作于裴度卒后,年月不详。
唐文宗开成五年(840),秋抱疾,不得随计入京。
此时尚有亲在且未婚。
是年温庭筠游江淮为亲表所辱。
《玉泉子》记“温庭筠有词赋名,初从乡里举,客游江淮间。
扬子留后姚勖厚遗之,庭筠少年,其所得钱帛,多为狎邪所费。
勖大怒,笞且逐之”。
由岐改名庭筠当在是年,改名可能是因为江淮被辱。
诗:《病中书怀呈友人》(诗序: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不得与乡计偕至王府。
将议遐适,隆冬自伤,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察院陈李二侍御,回中苏端公,鄠县韦少府,兼呈袁郊、苗绅、李逸三友人一百韵。
此诗又名《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韵》(《书怀百韵》);《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献李德裕,一说献李绅)。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长子温宪约生于此时。
有诗《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吊刘禹锡)。
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夏承焘认为赵嘏是年举进士。
温庭筠诗集中有《和赵嘏题岳寺》,无纪年。
有诗《伤温德彝》。
唐武宗会昌六年(846),诗集中有《觱篥歌》,自注“李相伎人吹”,诗云“黑头丞相八天归,夜听飞琼吹朔管”。
李相指李德裕。
顾予咸补注《温飞卿诗集笺注》中认为此诗作于李德裕死后,有哀悼李德裕之意。
夏承焘认为此诗应作于李德裕居相位时,姑系于此。
有诗《会昌丙寅丰岁歌》。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温庭筠在长安应进士试,不第。
《旧唐书·温庭筠传》:“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
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恻艳之词,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裴度子或侄)、令狐滈(令狐绹子)之徒,相与蒱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
”诗集中有《春日将欲东归记新及第苗绅先辈》,一作《下第寄司马礼》,无纪年。
是年温庭筠赴京应进士试,在长安与令狐绹子令狐滈、裴度子裴诚等狎游。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诗集中有《题李相公敕赐锦屏风》:“丰沛曾为社稷臣,赐书名画墨犹新。
几人同保山河誓,犹自栖栖九陌尘。
”伤李德裕远谪,可能作于是年。
唐宣宗大中四年(850),集中有《李卫公》二首,语多讽刺。
注者曾益和夏承焘都力辩此二诗为伪作。
温庭筠诗集中《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约作于此一二年。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杜牧见温庭筠诗,赏之。
温庭筠致书杜牧,望引荐。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三月,试博学宏词科,为京兆尹柳熹之子柳翰假手作赋。
《旧唐书·宣宗纪》:“三月,试宏词举人,漏汇题目,为御史台所劾,侍郎裴谂(裴度之子)改国子祭酒,郎中周敬复罚两月俸料,考试官刑部郎中唐枝出为处州刺史,监察御史冯颛罚一月俸料。
其登科十人并落下。
”其事实起于温庭筠。
《东观奏记·下》:“初,裴谂兼上铨,主试宏、拔两科。
其年,争名者众,应宏词选,前进士苗台符、杨岩、薛䜣、李询、古敬翊已下一十五人就试。
谂宽豫仁厚,有赋题不密之说。
前进士柳翰、京兆尹柳憙之子也。
故事,宏词科只三人,翰在选中。
不中选者言翰于谂处先得赋题,讬词人温庭筠为之。
翰既中选,其声聒不止,事彻宸听。
”《唐摭言》卷十一:“开成中,温庭筠才名籍甚;然罕拘细行,以文为货,识者鄙之。
无何,执政间复有恶奏庭筠搅扰场屋,黜随州县尉。
”当指此。
是年温庭筠试有司,不第。
上考官沈询(沈传师子)书千余言。
《新唐书·温庭筠传》:“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廷筠不乐,上书千余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执政鄙其为,授方山尉。
”此数语用北梦琐言及唐摭言。
《北梦琐言》卷四:“庭云又每岁举场多借举人为其假手。
沈询侍郎知举,别施铺席授庭云,不与诸公邻比。
翌日帘前谓庭云曰:‘向来策名者皆是文赋托于学士,某今岁场中并无假托学士,勉旃!’因遣之,由是不得意也。
”《唐摭言》卷十三:“山北沈侍郎主文年,特召温飞卿于帘前试之,为飞卿爱救人故也。
适属翌日飞卿不乐,其日晚请开门先出,仍献启千余字。
或曰‘潜救八人矣’。
”沈询知举在大中九年,故此事系于是年。
大中九年(855)杜悰离开淮南。
温庭筠诗《题杜邠公林亭诗》原注:“时公镇淮南,自西蜀移节。
”此诗作于杜悰镇淮南期间。
夏承焘认为杜悰镇淮南在大中三年后,大中九年七月前。
张采田认为杜悰大中六年镇淮南。
有诗《秋日旅社寄义山里侍御》(温李酬唱始于此)。
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尹楚兵据刘学锴《温庭筠文笺证暨庭筠晚年事迹考辨》记是年温庭筠因搅扰科场被贬隋县尉,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留为从事,署巡官。
此前,因唐宣宗爱《菩萨蛮》词,令狐绹曾假温庭筠作密进之,戒令勿泄,而温庭筠遽言于人,由是绹疏之。
加之温庭筠屡讥其短,令狐绹不与荐导,故温庭筠累试不第(见《北梦琐言》《类说》《唐诗纪事》《乐府纪闻》)。
是年令狐绹兄令狐绪已在寿州刺史任上。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温庭筠与段成式诗牍往还,结为儿女亲家,当在是年前后。
酬唱诗文包括《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嘲飞卿七首》《与温飞卿书八首》《寄余知古秀才散卓笔十管,软健笔十管书》等。
是年温庭筠贬为随县尉,依徐商于襄阳,商署为巡官。
顾肇仓认为《唐诗纪事》卷十七、《全唐诗话》卷五温宪条下称“员外庭筠”,当系署巡官时所带京衔为检校员外郎(从六品上),但不知检校何部。
后来温庭筠再次入京补国子助教,亦从六品。
温庭筠集中《菩萨蛮》词当作于大中年间。
唐懿宗大中十四年/咸通元年(860),温庭筠应在襄阳、江陵之间。
段成式又有《寄温飞卿葫芦管笔往复书》;温庭筠有《答段柯古赠葫芦管笔状》。
温庭筠在襄阳,与段成式、余知古、韦蟾、徐商辈唱和,嫁女于段成式子安节。
(案:方南生《段成式年谱》中将段温唱和系于上一年。
)有《汉上题襟集》十卷,清初尚存,今佚。
张采田认为温庭筠为徐商从事,首尾不过一年。
徐商咸通元年调任京职,温庭筠解职归江东。
客江陵,贫病交侵,旅况颇窘。
有诗《和段少常柯古》《答段柯古见嘲》《和周繇广阳公宴嘲段成式》《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注云:成式、韦蟾同咏,出纪事)。
有文《答段柯古赠葫芦管笔状》、《上令狐相公启》(从襄阳干谒令狐绹)、《谢纥于相公启》。
唐懿宗咸通二年(861),温庭筠或在江陵。
因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去年内征,温庭筠离襄阳幕,是年抵江陵,入荆南节度使萧邺幕为从事。
在荆南幕曾上书令狐绹(《上令狐相公启》),冀其汲引。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温庭筠或在江陵。
唐懿宗咸通四年(863),温庭筠过广陵为虞侯所辱,诉之令狐绹,至长安雪冤。
《太平广记》卷三五一据《南楚新闻》记:“太常卿段成式,相国文昌子也,与举子温庭筠亲善,咸通四年六月卒。
庭筠居闲辇下,是岁十一月十三曰冬至,大雪,凌晨有扣门者,仆夫视之,乃隔扉授一竹筒,云:“段少常送书来。
”庭筠初谓误,发筒获书,其上无字,开之,乃成式手札也。
庭筠大惊,驰出户,其人已灭矣,乃焚香再拜而读,但不谕其理。
辞曰:“恸发幽门,哀归短数,平生已矣,后世何云。
况复男紫悲黄,女青惧绿,杜陵分绝,武子成〈卷君〉。
自是井障流鹦,庭钟舞鹄,交昆之故,永断私情,慨慷所深,力占难尽。
不具,荆州牧段成式顿首。
”自后寂无所闻。
书云〈卷君〉字,字书所无,以意读之,当作群字耳。
温段二家,皆传其本。
子安节,前沂王傅,乃庭筠婿也,自说之。
”(“闲居辇下”辇下指长安)《新唐书·温庭筠传》:“徐商镇襄阳,署巡官,不得志,去归江东。
令狐绹方镇淮南,廷筠怨居中时不为助力,过府不肯谒。
丐钱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其齿,诉于绹。
绹为劾吏,吏具道其污行,绹两置之。
事闻京师,廷筠遍见公卿,言为吏诬染。
”温庭筠再贬方城尉,约在是年。
《云溪友议》卷七记纪唐夫赠温庭筠诗应作于此时。
诗:《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顾学颉将此诗系在是年春)。
文:《上裴相公启》(辩白在淮南为令狐绹指使虞侯折辱事,裴相公或指裴休,此启即《旧唐书》所谓“自至长安,致书公卿闻雪冤”事);《程修已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