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及特征调查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及特征调查表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二、佛山市目前已开发的乡村旅游景点和资源
三、佛山各区、镇、村乡村旅游资源统计情况
顺德区
禅城区
三水区
高明区
一、粤曲星腔
星腔是粤曲观众最喜爱的一个平喉流派,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东南亚一带乃至全球华人世界被星腔爱好者广为传唱,流传范围甚广。
星腔创始人小明星,原名邓曼薇(1911-1943),广东三水人,自幼学艺卖唱,11岁以“童星”享名,被誉为“小明星”。她的演唱感情处理十分细腻,行腔低回婉转,缠绵悱恻,听来沁人肺腑。以《秋愤》、《夜半歌声》、《知音何处》等为代表作。她一生坎坷,倍受欺凌。1943年某日,她抱病登台演唱《秋愤》,曲未终而吐血,不久与世长辞,年仅32岁。
星腔第三代传人李月友生长于三水,自幼习星腔,颇有小明星当年的神韵,于97年在香港被小明星徒弟陈锦红收为入室弟子。
星腔在三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私伙局盛行,习星腔者众。
二、水上婚礼
三水位于西、北、绥三江交汇处,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与水文化积淀。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中,广大渔民常年出外捕鱼,漂泊在江上,由于岸上没有
房屋,他们被鄙称为“疍家”(长年生活于狭窄的船只上),饱受歧视。解放后他们才彻底翻身,走上平等、富裕、幸福的生活道路。
水上婚礼是三水渔民生活习俗的一部分,源远流长,其产生的具体年代已难考证。渔民的水上婚礼,虽糅合了一些封建迷信的因素,却具有浓郁多彩的“水”民族风情。
三、黄塘狗肉宴
乐平的“狗肉宴”是外界人士对流传于乐平镇部分村“做节”习俗的一个通俗称谓。该习俗主要流传于乐平镇的黄塘村和保安村。
该习俗可追溯到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据乐平禤氏族谱记载“南宋咸淳年间始由南雄珠玑巷徙居广州府南海郡三江都碧湖坊,又于明景泰年间分入三水,繁衍十余乡”,而据调查资料中的口述记录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如此可以推断乐平流传的“做节”习俗并非源自三水本地。追溯“狗肉宴”的源头,它是一种关系密切的村子之间轮流宴请的“做节”习俗。该习俗包括“迎神”、“拜神”、“送神”、“宴请”等活动过程,宴席中以“烧酒”、“橄榄”、“生姜”、“鸡肉”或“鱼”为主食。时至今日,“做节”习俗则简化为以吃狗肉为主的节日活动;在食品的种类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宴席中的主食也转变为以食“狗肉”、“白酒”和粉类食物为主。
该习俗一年中最隆重的是农历的九月十五,由于节日在当地倍受重视,人们习惯把这一天称为“做九月十五”,重视程度远超过“冬至”;其次是八、九月和正月的吉日也有“做节”活动,只是活动不如农历的九月十五那么隆重。一个区域内的每个小村子都安排有一个的吉日主持“做节”活动,
而轮到的村子则由近年刚结婚的家庭负责“做头”,主持宴请活动,并负责主要经费,被安排到的家庭则竭尽所能出钱、出力搞好该活动。
“做节”习俗至今依然保留,尤以黄塘村为盛。
四、红头巾
二十世纪初期,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广东不少地区由于长期水利失修,以至水灾频频发生,农村凋敝,民不聊生。在三水,民间流传的谚语“三天无雨车(水车)头响,一天大雨变汪洋”便是对当时当地恶劣的生活环境的生动描述。大批乡民在此期间被迫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甚至远渡重洋,漂泊异国。其中有部分三水的年轻妇女,由于丈夫早逝,儿女幼小;或家婆专制,不堪凌虐;或抗拒父母包办婚姻等原因而背井离乡到新加坡打工,正如三水“叹歌”中所唱:“十个过洋,九个命苦;若非命苦,也因家贫。” 由于这批从事建筑业的妇女每个人在上工时都戴着一块红色的头巾,她们也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红头巾”。久而久之,“红头巾”就成了“三水婆”的特称。
三水妇女到新加坡后,多数由“水客”带到牛车水(新加坡地名)的盒巴珍珠街。通常她们几个人合租一间房,没钱买床,就只能暂时睡在地板上。为了尽快找到一份工作,解决温饱问题,她们便从最辛苦的也是相对容易找的建筑工开始做起,在建筑工地主要从事泥水杂工,搓灰沙,挑砖块,搬木料等体力劳动。
在新加坡打工的除了三水人,还有许多是来自广东的其它地方,如:南海、番禺、中山、宁阳、冈州、惠州、肇庆、清远、花县、顺德、鹤山、恩平、增城、东安、高要等地方。他们中有从事手工艺的,有做生意的,有搞
建筑的,有种橡胶的……其中建筑业是各种工作中最苦最累的工作之一;新加坡人不愿意从事,甚至去新加坡的许多华工也不愿意从事。由于去新加坡打工的三水妇女几乎都是由于家庭不幸,生活难以维持才被迫去到新加坡谋生的;所以她们去到新加坡之后,吃苦耐劳,什么活都能做,从不挑剔。这一优点在建筑业逐渐形成共识,从而得到了新加坡人民的信任。当地的许多重要建筑工程也都放心交给“红头巾”去完成,例如:五十年代新加坡最高的“亚洲大厦”和有名的“高等法院”都是由“红头巾”完成的。这不仅说明了“红头巾”对新加坡的巨大贡献,也说明了新加坡人民对“红头巾”的高度信赖。
据调查了解到,在新加坡的三水人最多时达到6万多人。199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时还有9千多人在当地从事着各种体力劳动;但红头巾已经日渐稀少。时至今日,三水仅剩下1位“红头巾”。
如今,时过境迁,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