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治疗进展ppt
合集下载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治进展PPT课件
五价人- 牛重配株RV疫苗(RotaTeq),美 国默克公司生产
RV疫苗已纳入美国婴幼儿免疫接种计划,
推荐2、4、6个月时在婴儿中接种,并发
布了相关的使用指南.
33
四价牛UK重配RV疫苗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 IH) Kap ikian研究的牛 四价重配株疫苗,是以牛UK(血清型为G6 P[ 7 ] ) 为母本病毒, 包含了人G1~G4和P1a血清型基因。
在芬兰进行的四价牛重配RV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 和有效性研究表明: 该苗对婴幼儿的重症腹泻有很 强的保护作用; 95 %的受试者产生了针对疫苗株的 中和抗体。
可以根据流行株的变化加入其他血清型, 组成五价 或六价疫苗。
.
34
国内口服RV疫苗LLR
LLR兰州羔羊轮状病毒(Lanzhou Lamb Rotavirus)
.
22
液体疗法
.
23
对症治疗
1微生态制剂 2蒙脱石散:应在餐前0.5-1小时服用。 并发症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护理和
补液治疗的综合运用。
.
24
轮状病毒腹泻药物治疗的前景
1、前列腺素可以抑制Vp4、Vp7的合成, 同时有选择地减少与NSP4肠毒素功能区 结合的葡萄糖胺,从而减轻NSP4的肠毒 素样作用。
.
37
RV疫苗研究的新起点
Johansen等研究证实NSP4引发机体的体 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尤其是促进具有细 胞毒性的T细胞亚群的增殖反应。并发现 RV感染后有针对NSP4蛋白的免疫反应, 提示NSP4同样具有抗原性。
Ball等研究发现给幼鼠口服特异性NSP4 抗体可以防治腹泻的发生,NSP4抗体可 以防治RV的再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的肠道外表现
轮状病毒性肠炎PPT课件
传播途径
经粪-口或呼吸道传播, 成人轮状病毒性肠炎 常呈水型暴发流行。新生儿 RV感染主要来源 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 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 播
4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多发生在6个月~ 2岁儿童,
4岁以上少见 流行特征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秋季最多,夏季 最少,热带地区全年均有发病。
注意静脉给钾过浓、过快、可致高钾血症而猝死, 因食物中含钾丰富,饮食恢复至正常量一半时,可停止 补钾。
补钙 在补液过程中,如患儿兴奋性过高或出现惊厥 或抽搐,可将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一倍,静脉滴 入,每日2~3次
补镁 在补钙后手足抽搐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时要考虑
低镁血症。用25%硫酸镁,每次0.2~0.4ml/kg ,深部 肌注,2~3次/天
括累计损失量、继续丢失量、生理维持量 1.液体量:轻度30~50ml/kg;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 2.液体种类:等渗补1/3~1/2张,低渗补2/3张,
高渗补1/3~1/5张 3.纠正酸中毒:重度酸中毒可根据血气BE值纠正
12
补钾:
每日需要量3~5mmol/kg。应见尿补钾,静脉滴入的 浓度<0.3%,24小时均匀输入,营养不良儿、长期腹泻 儿及重度脱水儿尤其注意补钾。
5
发病机制
渗透性腹泻 选择性感染及破坏小肠成熟的上 皮细胞,使绒毛变短及脱落,造成肠粘膜损害, 导致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肠液及电解质在肠内 大量积聚。
非结构蛋白4(NSP4) 作用于固有层细胞,激活CL-分泌和水的外流 改变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影响细胞膜的通透
性 直接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产生类似霍乱毒
根据 VP6抗原性的不同 ,目前将 RV分为 A、B、C、D、 E、F、 G七个群 ,A群主要感染婴幼儿 ,B群主要感染 成人 ,C群主要引起散发病例 ,D、E、F、G群主要感染 各种动物。
经粪-口或呼吸道传播, 成人轮状病毒性肠炎 常呈水型暴发流行。新生儿 RV感染主要来源 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 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 播
4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多发生在6个月~ 2岁儿童,
4岁以上少见 流行特征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秋季最多,夏季 最少,热带地区全年均有发病。
注意静脉给钾过浓、过快、可致高钾血症而猝死, 因食物中含钾丰富,饮食恢复至正常量一半时,可停止 补钾。
补钙 在补液过程中,如患儿兴奋性过高或出现惊厥 或抽搐,可将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一倍,静脉滴 入,每日2~3次
补镁 在补钙后手足抽搐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时要考虑
低镁血症。用25%硫酸镁,每次0.2~0.4ml/kg ,深部 肌注,2~3次/天
括累计损失量、继续丢失量、生理维持量 1.液体量:轻度30~50ml/kg;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 2.液体种类:等渗补1/3~1/2张,低渗补2/3张,
高渗补1/3~1/5张 3.纠正酸中毒:重度酸中毒可根据血气BE值纠正
12
补钾:
每日需要量3~5mmol/kg。应见尿补钾,静脉滴入的 浓度<0.3%,24小时均匀输入,营养不良儿、长期腹泻 儿及重度脱水儿尤其注意补钾。
5
发病机制
渗透性腹泻 选择性感染及破坏小肠成熟的上 皮细胞,使绒毛变短及脱落,造成肠粘膜损害, 导致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肠液及电解质在肠内 大量积聚。
非结构蛋白4(NSP4) 作用于固有层细胞,激活CL-分泌和水的外流 改变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影响细胞膜的通透
性 直接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产生类似霍乱毒
根据 VP6抗原性的不同 ,目前将 RV分为 A、B、C、D、 E、F、 G七个群 ,A群主要感染婴幼儿 ,B群主要感染 成人 ,C群主要引起散发病例 ,D、E、F、G群主要感染 各种动物。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健康教育PPT课件
温和的护理可以增强孩子的恢复能力。
家庭护理与注意事项 何时就医
如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或腹痛加剧等症 状,应及时就医。
早期干预可以避免病情加重。
家庭护理与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
患病儿童可能会感到不安,家长需给予心理 上的支持和鼓励。
保持积极的情绪对康复也有帮助。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疾病管理
通过科学的管理与教育,能够有效降低轮状病毒 性肠炎的发病率。
该病常表现为呕吐、腹泻和发热等症状。
什么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流行情况
轮状病毒是导致全球儿童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每年造成大量儿童住院。
尤其在冬季和春季,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发病率较 高。
什么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传播途径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接 触被污染的物品和水源感染。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传播风险。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2.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断 3.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与预防 4. 家庭护理与注意事项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什么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定义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肠 道感染,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断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剧烈腹痛、频繁呕吐、腹泻和 脱水等。
部分儿童可能还会出现发热和乏力的情况。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断 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通过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测(如 大便检测)来确诊轮状病毒感染。
快速检测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结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断
家庭护理与注意事项 何时就医
如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或腹痛加剧等症 状,应及时就医。
早期干预可以避免病情加重。
家庭护理与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
患病儿童可能会感到不安,家长需给予心理 上的支持和鼓励。
保持积极的情绪对康复也有帮助。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疾病管理
通过科学的管理与教育,能够有效降低轮状病毒 性肠炎的发病率。
该病常表现为呕吐、腹泻和发热等症状。
什么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流行情况
轮状病毒是导致全球儿童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每年造成大量儿童住院。
尤其在冬季和春季,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发病率较 高。
什么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传播途径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接 触被污染的物品和水源感染。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传播风险。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2.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断 3.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与预防 4. 家庭护理与注意事项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什么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定义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肠 道感染,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断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剧烈腹痛、频繁呕吐、腹泻和 脱水等。
部分儿童可能还会出现发热和乏力的情况。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断 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通过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测(如 大便检测)来确诊轮状病毒感染。
快速检测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结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断
轮状病毒性肠炎ppt参考课件
轮状病毒感染的诊疗进展
1
世界健康问题
• 腹泻是一个世界公共健康问题 – 每年1亿5千万人发病. – 是婴幼儿死亡的第二大病因. – 全世界约有90万/年儿童死于RV感染.
• 在我国,0~2岁婴幼儿约有1000万/年患
RV感染,占婴幼儿人数的1/4.
2
轮状病毒概述
Rota Virus RV
3
RV的概述
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 。1.5 mg/kg/次,3次/日。总剂量不超过 6mg/Kg /日。不超过7天.
水杨酸铋剂 有效减少排粪量、缩短病程、吸附毒素、一定的杀菌作用.
37
抗动力治疗
• Yes: • ▪减少腹泻次数和量. • ▪缓解腹绞痛. • No: • ▪延缓毒素排泄. • ▪降低肠动力,减少肠黏膜吸收.
35
抗病毒治疗
• 1.利巴韦林:用量为10~15mg/kg/d分肌注或静滴,疗效尚 不十分肯定.
• 2.双嘧达莫:用量3~5mg/kg/d,分3次口服. • 3.西咪替丁:用量15~20mg/kg/d,分次静滴或口服. • 4.干扰素:小剂量干扰素治疗RV性肠炎,5万单位/kg/d肌
注,连用7天. • 5.分泌型IgA :应用分泌型IgA口服液治疗婴幼儿RV性肠炎,
11
RV感染临床表现
• 潜伏期约2~3天. • 大多症状轻,少数婴儿病情严重甚至致死亡. • 症状为水样泻,大使10~20次/日,伴呕吐。部份
有发热、腹胀. • 半数患儿有轻至中度脱水,或伴电解质紊乱. • 病程一般5~7天,少数10天以上. • 有免疫功能者,可发生慢性 RV肠炎,长期排病毒,
成为传染源.
17
RV感染-神经系统表现
• 神经系统表现抽搐(6.3%): ①为无热惊厥. ②抽搐均发生在腹泻开始3 d之内. ③抽搐1~3次,持续一般3~5 min,均为 全身大发作. ④抽搐后全身情况可,无神志异常,无神经 系统阳性体征.
1
世界健康问题
• 腹泻是一个世界公共健康问题 – 每年1亿5千万人发病. – 是婴幼儿死亡的第二大病因. – 全世界约有90万/年儿童死于RV感染.
• 在我国,0~2岁婴幼儿约有1000万/年患
RV感染,占婴幼儿人数的1/4.
2
轮状病毒概述
Rota Virus RV
3
RV的概述
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 。1.5 mg/kg/次,3次/日。总剂量不超过 6mg/Kg /日。不超过7天.
水杨酸铋剂 有效减少排粪量、缩短病程、吸附毒素、一定的杀菌作用.
37
抗动力治疗
• Yes: • ▪减少腹泻次数和量. • ▪缓解腹绞痛. • No: • ▪延缓毒素排泄. • ▪降低肠动力,减少肠黏膜吸收.
35
抗病毒治疗
• 1.利巴韦林:用量为10~15mg/kg/d分肌注或静滴,疗效尚 不十分肯定.
• 2.双嘧达莫:用量3~5mg/kg/d,分3次口服. • 3.西咪替丁:用量15~20mg/kg/d,分次静滴或口服. • 4.干扰素:小剂量干扰素治疗RV性肠炎,5万单位/kg/d肌
注,连用7天. • 5.分泌型IgA :应用分泌型IgA口服液治疗婴幼儿RV性肠炎,
11
RV感染临床表现
• 潜伏期约2~3天. • 大多症状轻,少数婴儿病情严重甚至致死亡. • 症状为水样泻,大使10~20次/日,伴呕吐。部份
有发热、腹胀. • 半数患儿有轻至中度脱水,或伴电解质紊乱. • 病程一般5~7天,少数10天以上. • 有免疫功能者,可发生慢性 RV肠炎,长期排病毒,
成为传染源.
17
RV感染-神经系统表现
• 神经系统表现抽搐(6.3%): ①为无热惊厥. ②抽搐均发生在腹泻开始3 d之内. ③抽搐1~3次,持续一般3~5 min,均为 全身大发作. ④抽搐后全身情况可,无神志异常,无神经 系统阳性体征.
轮状病毒肠炎ppt课件
呈水样或淡化样。 ❖常并发脱水,多为等渗性脱水,及酸中毒及
电解质紊乱。 ❖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为自限性疾病,潜伏期1-3天,病程约3-8
天。
Company Logo
轮状病毒肠炎的大便特点:
Company Logo
脱水的判定
儿童脱水判定标准: 皮肤粘膜干燥程度 皮肤弹性 前囟眼窝凹陷程度 末梢循环:心率、血压、脉搏、 肢温、 体温、尿量
失Na+<失水,血Na +>150mmol/L
特点: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脱水症较轻;
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思路
❖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 进行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流行季节、流行地区, 出现相似肠道症状患者,应注意本病。 2.临床表现潜伏期较短,起病较急,表现为 腹泻,排黄色水样便,部分患儿可伴呼吸 道症状。
5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6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消毒隔离
Company Logo
轮状病毒肠炎的概述
❖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 道传染病。
❖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无黏液
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d,重者超过 20次/d。多数伴有发热。 ❖病程大多较短。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
Company Logo
传播途径
❖ 主要传播途径:RV有很强的传染性,患者及无症 状带病毒患者是主要传染源。RV肠炎患者急性期 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毒可以在手上存留数 小时,在玩具或童车表面存留数天;RV肠炎患者 咽部分泌物中存在病毒特异性IgA,在呼吸道分 泌物中可测得特异性抗体,提示RV可通过呼吸道 传播。有人研究表明轮状病毒在空气中很稳定, 在相对湿度50%、温度20℃时可以存活40 h以上, 不排除轮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电解质紊乱。 ❖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为自限性疾病,潜伏期1-3天,病程约3-8
天。
Company Logo
轮状病毒肠炎的大便特点:
Company Logo
脱水的判定
儿童脱水判定标准: 皮肤粘膜干燥程度 皮肤弹性 前囟眼窝凹陷程度 末梢循环:心率、血压、脉搏、 肢温、 体温、尿量
失Na+<失水,血Na +>150mmol/L
特点: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脱水症较轻;
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思路
❖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 进行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流行季节、流行地区, 出现相似肠道症状患者,应注意本病。 2.临床表现潜伏期较短,起病较急,表现为 腹泻,排黄色水样便,部分患儿可伴呼吸 道症状。
5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法
6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消毒隔离
Company Logo
轮状病毒肠炎的概述
❖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 道传染病。
❖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无黏液
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d,重者超过 20次/d。多数伴有发热。 ❖病程大多较短。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
Company Logo
传播途径
❖ 主要传播途径:RV有很强的传染性,患者及无症 状带病毒患者是主要传染源。RV肠炎患者急性期 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毒可以在手上存留数 小时,在玩具或童车表面存留数天;RV肠炎患者 咽部分泌物中存在病毒特异性IgA,在呼吸道分 泌物中可测得特异性抗体,提示RV可通过呼吸道 传播。有人研究表明轮状病毒在空气中很稳定, 在相对湿度50%、温度20℃时可以存活40 h以上, 不排除轮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轮状病毒性肠炎诊疗新进展护理课件
病例二:成人病例
总结词
非典型病例,误诊,并发症
详细描述
本病例是一位28岁男性,因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就诊。初诊时误诊为细菌性 痢疾,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但已出现严 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病情逐渐好转。
病例三:重症病例
总结词
危重病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研究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以有效抑制轮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免疫调节剂
研究开发免疫调节剂,以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减轻轮状病毒感染的 严重程度。
联合治疗
研究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临床研究
1 2 3
疾病流行病学 开展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流行病学研究,了解疾病 分布和传播特点。
疾病预后 研究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 供参考依据。
轮状病毒感染后,肠道黏 膜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 脱落,影响肠道吸收功能, 导致腹泻。
流行病学特征
地区分布
季节分布
轮状病毒性肠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流 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常见。
多发于秋冬季节,与气温下降、空气 干燥有关。
人群分布
主要感染人群为儿童,尤其是6个月 至2岁儿童,但成人也可感染。
02
轮状病毒性肠炎诊疗进展
抗病毒治疗
近年来,针对轮状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直接 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益生菌和肠黏膜保护剂
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 毒性肠炎最有效的手段。
个人卫生
保持手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可 降低感染风险。
饮食调整
适当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有助 于抵抗病毒感染。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治进展课件
接种时间
建议在宝宝2个月至3岁之间完成疫苗接种,最好 在秋季腹泻流行季节来临之前完成接种计划。
3
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前应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 状。接种后需观察宝宝有无异常反应,如有异常 应及时就医。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01
家长和宝宝都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进食前以及上厕所后。
发病机制
01
02
03
病毒侵入途径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 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 传播。
肠道感染
病毒在肠道内复制,破坏 肠黏膜屏障,导致肠道功 能紊乱,水分和电解质吸 收障碍。
免疫反应
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 免疫反应,进一步加重肠 道损伤。
流行病学
地区分布
轮状病毒性肠炎在全球范 围内均有流行,特别是在 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05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轮状病毒疫苗
针对轮状病毒的疫苗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新型疫苗在保护力和免疫原性方面有 显著提升,有望降低轮状病毒感染率和发病率。
抗病毒药物
针对轮状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究正在进行中,一些新型药物在体外和动物实验 中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效果,但仍需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分食制
02
家长在喂食宝宝时,应避免与宝宝共用餐具和食物,以免交叉
感染。
衣物和玩具清洁
03
宝宝的衣物和玩具应经常清洗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环境卫生管理
家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
家庭环境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和消毒家居物品表面。
饮食卫生
家长应确保食物新鲜、清洁,避免给宝宝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建议在宝宝2个月至3岁之间完成疫苗接种,最好 在秋季腹泻流行季节来临之前完成接种计划。
3
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前应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 状。接种后需观察宝宝有无异常反应,如有异常 应及时就医。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01
家长和宝宝都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进食前以及上厕所后。
发病机制
01
02
03
病毒侵入途径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 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 传播。
肠道感染
病毒在肠道内复制,破坏 肠黏膜屏障,导致肠道功 能紊乱,水分和电解质吸 收障碍。
免疫反应
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 免疫反应,进一步加重肠 道损伤。
流行病学
地区分布
轮状病毒性肠炎在全球范 围内均有流行,特别是在 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05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轮状病毒疫苗
针对轮状病毒的疫苗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新型疫苗在保护力和免疫原性方面有 显著提升,有望降低轮状病毒感染率和发病率。
抗病毒药物
针对轮状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究正在进行中,一些新型药物在体外和动物实验 中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效果,但仍需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分食制
02
家长在喂食宝宝时,应避免与宝宝共用餐具和食物,以免交叉
感染。
衣物和玩具清洁
03
宝宝的衣物和玩具应经常清洗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环境卫生管理
家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
家庭环境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和消毒家居物品表面。
饮食卫生
家长应确保食物新鲜、清洁,避免给宝宝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与治疗PPT
益生菌治疗:调 节肠道菌群,改 善肠道功能
并发症治疗
脱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 水 腹泻: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
呕吐:使用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
发热: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 基酚
腹痛: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
电解质紊乱:补充电解质,如钾、 钠、氯化物等
03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预防
疫苗接种
轮状病毒疫苗: 预防轮状病毒性 肠炎的主要手段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阿昔洛韦等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等,用于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蒙脱石散等,用于缓解腹泻症状 补液治疗:如口服补液盐、静脉补液等,用于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
特殊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 利巴韦林、奥司 他韦等
补液治疗:纠正 脱水、电解质紊 乱
营养支持:补充 营养,提高免疫 力
加强营养,提高 抵抗力,避免过 度疲劳
04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护理
家庭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交叉感 染
保持患儿饮食清 淡,避免刺激性 食物
及时补充水分, 防止脱水
观察患儿病情变 ,及时就医
饮食护理
食物选择:选择易消化的食 物,如粥、面条、豆腐等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 营养丰富
避免食物:避免油腻、辛辣、 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辣椒等
饮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避免脱水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供心理支持: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缓解焦虑情绪:通过放松训练、冥想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提供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轮状病毒感染ppt课件
• 小儿腹泻治疗现状
27
病例点评--不适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该患儿静脉补液为无张力的葡萄糖注射液,导致低钠血症, 存在不合理补液
• 腹泻导致大量的电解质如Na+、K+、Cl-、碳酸氢钠丢失, 出现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 给予葡萄糖溶液口服,导致肠道渗透压增高,加剧腹泻
28
病例点评--滥用解热止痛药、激素 • 一、不适宜药物:尼美舒利
3
概述
(一)、传播途径 • 1.传染源:轮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隐性感
染者、带毒者。 • 2.症状出现前1天~病后7天排毒,3~5天达
高峰。少数排毒至14天。 • 3.本病毒常温存活7个月,耐酸、不被胃酸
破坏,-20℃可长期保存。 • 4.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接触、呼
吸道飞沫传播。
4
概述
• (二)、季节性分布
9
临床特点及诊断
2.胃肠道外表现: a.轮状病毒脑炎:以反复顽固的无热惊厥为主,
脑电图呈广泛慢波增多,头颅CT示广泛脑 水肿。脑炎症状和体征一般随胃肠炎治愈 而消失。也有报道发现有婴儿痉挛症及精 神运动发育迟滞的后遗症。 b.心肌炎、静息状态下心动过速、心肌酶的 CK、LDH、AST的升高等非特异性心脏损 害表现。 c.胰腺水肿、胰腺炎。
大便常规:黏液(-),WBC 0~2个/HP,RBC 0个 /HP,脂肪球 (+)
血常规:WBC:11.8× 109/L,N :32%,L: 67%
20
病例分析
(二)当地诊所处理
1、静脉输液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头孢唑啉0.5g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3mg
2、口服药 思密达 1.5g Tid po 尼美舒利 50mg po. (p.r.n)
27
病例点评--不适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该患儿静脉补液为无张力的葡萄糖注射液,导致低钠血症, 存在不合理补液
• 腹泻导致大量的电解质如Na+、K+、Cl-、碳酸氢钠丢失, 出现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 给予葡萄糖溶液口服,导致肠道渗透压增高,加剧腹泻
28
病例点评--滥用解热止痛药、激素 • 一、不适宜药物:尼美舒利
3
概述
(一)、传播途径 • 1.传染源:轮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隐性感
染者、带毒者。 • 2.症状出现前1天~病后7天排毒,3~5天达
高峰。少数排毒至14天。 • 3.本病毒常温存活7个月,耐酸、不被胃酸
破坏,-20℃可长期保存。 • 4.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接触、呼
吸道飞沫传播。
4
概述
• (二)、季节性分布
9
临床特点及诊断
2.胃肠道外表现: a.轮状病毒脑炎:以反复顽固的无热惊厥为主,
脑电图呈广泛慢波增多,头颅CT示广泛脑 水肿。脑炎症状和体征一般随胃肠炎治愈 而消失。也有报道发现有婴儿痉挛症及精 神运动发育迟滞的后遗症。 b.心肌炎、静息状态下心动过速、心肌酶的 CK、LDH、AST的升高等非特异性心脏损 害表现。 c.胰腺水肿、胰腺炎。
大便常规:黏液(-),WBC 0~2个/HP,RBC 0个 /HP,脂肪球 (+)
血常规:WBC:11.8× 109/L,N :32%,L: 67%
20
病例分析
(二)当地诊所处理
1、静脉输液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头孢唑啉0.5g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3mg
2、口服药 思密达 1.5g Tid po 尼美舒利 50mg po. (p.r.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厥与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有关; 未发现有低钠、低钙、低血糖,考虑为良性惊厥,惊
厥时主要表现为全身大发作,持续时间约1~3min 后缓解,引起此种惊厥的原因可能是病毒血症。 轮状病毒所致的脑炎、良性惊厥一般预后较好,多 数不需特殊治疗,无明显的后遗症,但也有少数免疫 缺陷患者发生后遗症和死亡的病例报道。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治疗进展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流性病学
轮状病毒(RV)属RNA 病毒,它是全世界儿童 感染性肠炎主要致病原,RV 肠炎占小儿腹泻病的 40%~60% ,引起婴幼儿腹泻病中最常见最重要 的病原;
每年发病高峰季节为冬末、初春或深秋季节;在 我国北方地区,此病流行发病高峰季节为秋季, 故名秋季腹泻,但在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 属于广东省的南边,发病高峰期推迟在11 月中 旬~12 月底,其他季节有散发,但症状体征轻, 大便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也不高。
可能与温度及湿度有关。
发病机制
轮状病毒在肠道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肠,与上 皮细胞结合,使绒毛膜变短变粗,细胞肿胀空泡 变性坏死,使小肠功能丧失,导致腹泻。
及3 岁以上年龄者发病率低。新生儿及幼儿血中 含有大量来自母体的抗RV 抗体。随着年龄增长, 母体抗体渐渐减少失活,一般到生后10 个月前后 消耗殆尽,3 岁以后自身抗体渐渐上升。
肠外表现
呼吸系统损害
有人报道轮状病毒感染有40 %伴有呼吸道 症状,且有22 %只有上呼吸道感染而无腹泻。
有报道,在冬春季支气管炎患儿的支气管 分泌物中发现了轮状病毒,并认为它是该季 节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支持轮 状病毒可经呼吸道传播。
心肌酶谱不仅可做为轮状病毒肠炎对心肌 损伤的指标,也可做为肠炎严重程度的标志。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轮状病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具体发病机制及对中 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理改变尚不清楚,可引起脑 炎、脑膜炎、良性惊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
纠酸过程中出现惊厥,考虑可能与患儿应用碳酸氢 钠后,p H 增高引起离子钙下降有关;
心血管系统损害
轮状病毒肠炎发生心肌损害的原因是轮状病毒直 接损害所致,同时存在氧自由基损伤机制 。
轮状病毒肠炎易引起心肌酶谱升高,但LDH、CK 增高无特异性。
CK-MB 是心肌特异性标志物,主要存在于心肌细 胞内,当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时,便从细胞中大量逸 入循环血流中,致使血清中含量显著升高。
上皮细胞双糖酶分泌不足使食物中双糖消化不完 全,导致肠腔渗透压增高。
在损伤的肠黏膜下,轮状病毒由表皮细胞刷状缘 向黏膜深层侵犯进入淋巴、血液循环,导致轮状 病毒血症,引起心肝肾肺多器官系统损害。
发病年龄
最常见于6 个月~2 岁婴幼儿 不同年龄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率不同,可能与机体
内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消长有关。 6 个月~2 岁年龄段发病率高,小于6 个月和3 岁
心肌损害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欠佳,无严重的心肌 炎表现, 预后佳。重者可引起房性、室性早搏及传 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
轮状病毒由表浅的肠粘膜刷状缘向粘膜深 层组织侵犯,进入富含血管淋巴管的固有层, 有利于轮状病毒经血或淋巴扩散,导致轮状 病毒血症的形成,引起心肌细胞损害,这种心 肌损害并随高热脱水酸中毒症状的加重而 加重。
治疗新进展
1 营养治疗
传统上治疗腹泻,多主张禁食。近年研究指出大部 分婴幼儿在腹泻经补充足够水分后,小肠仍有吸收 各种营养的能力,此时应尽早给易于消化吸收的营 养均衡的食品如母奶或腹泻配方奶。
维持进食或许会不足的饮食会使绒 毛修复延缓,导致慢性腹泻及营养不良。
营养治疗
RV 肠炎以6 月至2 岁为高发年龄,而此年龄段患儿 大多数仍以含乳糖丰富的乳类为主食。
RV 肠炎患儿如进食含乳糖丰富的食物会使腹泻加 重或迁延。
RV 肠炎患儿给予去乳糖饮食意义重大,可采用去 乳糖奶粉、豆奶粉、发酵酸奶、豆浆、米汤等。
对RV 肠炎患儿应检测是否继发乳糖不耐受症,及 早指导治疗,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苍苓止泻口服液可清热除湿、健脾止泻,且具有抑 制肠道轮状病毒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增强机体免 疫力。与鱼腥草合用互相协同抗病毒、退热、止 泻、缩短疗程。
葛根、黄芩、黄连等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表明能直 接杀灭轮状病毒,明显抑制肠道常见致病菌,并能保 护胃肠黏膜,有益于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提高机体 免疫力,达到迅速止泻的目的。
肝胆及其他肠外损害
表现为转氨酶增高,无黄疸、肝脏肿大,
有报道轮状病毒可引起肠套叠,可能与高胃 泌素血症有关,腹泻发病时胃泌素无明显增 高,而发病后的10d 内明显增高,此时期是腹 泻后肠套叠的高发期。说明轮状病毒有引 起肠套叠的可能性。
轮状病毒还可以引起泌尿系统、血液系统 损害,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成人的 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等。
液体疗法
①对于无脱水患儿,应口服补液预防脱水。 可用口服补液盐(ORS) 、米汤或糖盐水。
②对于轻、中度脱水,可应用ORS 纠正脱水。 ③对于重度脱水,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
电解质紊乱。
尽早以ORS 补充腹泻初期的脱水,可避免病 情恶化。
运动饮料、汽水等并不适合作为腹泻时的 口服液体,因其含糖量过高,会增加肠管内渗 透压负担;其含钠量甚低,可能引起低血钠的 电解质不平衡。且糖与钠之比值可高达 10~15∶1 ,亦无法促使肠细胞发挥主动吸 收的功能。
病因治疗
中药治疗 鱼腥草注射液有效成分为鱼腥草素,具有明
显抗病毒和抑制大肠杆菌作用,还可显著提 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促进免疫球蛋白形 成及外周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急性腹泻患 儿免疫力。并能拮抗肠毒素对机体的影响, 改善发热症状,松弛平滑肌,减少肠蠕动,抑制 肠液分泌,促进水、电解质重吸收。
穿琥宁具有清热、解毒、抗炎之功效。病 毒灭活实验表明,其对腺病毒、流感病毒、 轮状病毒等多种病毒有灭活作用。因此,在 治疗RV 肠炎时不但根除病因,还能迅速改善 全身症状。
厥时主要表现为全身大发作,持续时间约1~3min 后缓解,引起此种惊厥的原因可能是病毒血症。 轮状病毒所致的脑炎、良性惊厥一般预后较好,多 数不需特殊治疗,无明显的后遗症,但也有少数免疫 缺陷患者发生后遗症和死亡的病例报道。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治疗进展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流性病学
轮状病毒(RV)属RNA 病毒,它是全世界儿童 感染性肠炎主要致病原,RV 肠炎占小儿腹泻病的 40%~60% ,引起婴幼儿腹泻病中最常见最重要 的病原;
每年发病高峰季节为冬末、初春或深秋季节;在 我国北方地区,此病流行发病高峰季节为秋季, 故名秋季腹泻,但在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 属于广东省的南边,发病高峰期推迟在11 月中 旬~12 月底,其他季节有散发,但症状体征轻, 大便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也不高。
可能与温度及湿度有关。
发病机制
轮状病毒在肠道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肠,与上 皮细胞结合,使绒毛膜变短变粗,细胞肿胀空泡 变性坏死,使小肠功能丧失,导致腹泻。
及3 岁以上年龄者发病率低。新生儿及幼儿血中 含有大量来自母体的抗RV 抗体。随着年龄增长, 母体抗体渐渐减少失活,一般到生后10 个月前后 消耗殆尽,3 岁以后自身抗体渐渐上升。
肠外表现
呼吸系统损害
有人报道轮状病毒感染有40 %伴有呼吸道 症状,且有22 %只有上呼吸道感染而无腹泻。
有报道,在冬春季支气管炎患儿的支气管 分泌物中发现了轮状病毒,并认为它是该季 节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支持轮 状病毒可经呼吸道传播。
心肌酶谱不仅可做为轮状病毒肠炎对心肌 损伤的指标,也可做为肠炎严重程度的标志。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轮状病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具体发病机制及对中 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理改变尚不清楚,可引起脑 炎、脑膜炎、良性惊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
纠酸过程中出现惊厥,考虑可能与患儿应用碳酸氢 钠后,p H 增高引起离子钙下降有关;
心血管系统损害
轮状病毒肠炎发生心肌损害的原因是轮状病毒直 接损害所致,同时存在氧自由基损伤机制 。
轮状病毒肠炎易引起心肌酶谱升高,但LDH、CK 增高无特异性。
CK-MB 是心肌特异性标志物,主要存在于心肌细 胞内,当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时,便从细胞中大量逸 入循环血流中,致使血清中含量显著升高。
上皮细胞双糖酶分泌不足使食物中双糖消化不完 全,导致肠腔渗透压增高。
在损伤的肠黏膜下,轮状病毒由表皮细胞刷状缘 向黏膜深层侵犯进入淋巴、血液循环,导致轮状 病毒血症,引起心肝肾肺多器官系统损害。
发病年龄
最常见于6 个月~2 岁婴幼儿 不同年龄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率不同,可能与机体
内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消长有关。 6 个月~2 岁年龄段发病率高,小于6 个月和3 岁
心肌损害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欠佳,无严重的心肌 炎表现, 预后佳。重者可引起房性、室性早搏及传 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
轮状病毒由表浅的肠粘膜刷状缘向粘膜深 层组织侵犯,进入富含血管淋巴管的固有层, 有利于轮状病毒经血或淋巴扩散,导致轮状 病毒血症的形成,引起心肌细胞损害,这种心 肌损害并随高热脱水酸中毒症状的加重而 加重。
治疗新进展
1 营养治疗
传统上治疗腹泻,多主张禁食。近年研究指出大部 分婴幼儿在腹泻经补充足够水分后,小肠仍有吸收 各种营养的能力,此时应尽早给易于消化吸收的营 养均衡的食品如母奶或腹泻配方奶。
维持进食或许会不足的饮食会使绒 毛修复延缓,导致慢性腹泻及营养不良。
营养治疗
RV 肠炎以6 月至2 岁为高发年龄,而此年龄段患儿 大多数仍以含乳糖丰富的乳类为主食。
RV 肠炎患儿如进食含乳糖丰富的食物会使腹泻加 重或迁延。
RV 肠炎患儿给予去乳糖饮食意义重大,可采用去 乳糖奶粉、豆奶粉、发酵酸奶、豆浆、米汤等。
对RV 肠炎患儿应检测是否继发乳糖不耐受症,及 早指导治疗,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苍苓止泻口服液可清热除湿、健脾止泻,且具有抑 制肠道轮状病毒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增强机体免 疫力。与鱼腥草合用互相协同抗病毒、退热、止 泻、缩短疗程。
葛根、黄芩、黄连等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表明能直 接杀灭轮状病毒,明显抑制肠道常见致病菌,并能保 护胃肠黏膜,有益于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提高机体 免疫力,达到迅速止泻的目的。
肝胆及其他肠外损害
表现为转氨酶增高,无黄疸、肝脏肿大,
有报道轮状病毒可引起肠套叠,可能与高胃 泌素血症有关,腹泻发病时胃泌素无明显增 高,而发病后的10d 内明显增高,此时期是腹 泻后肠套叠的高发期。说明轮状病毒有引 起肠套叠的可能性。
轮状病毒还可以引起泌尿系统、血液系统 损害,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成人的 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等。
液体疗法
①对于无脱水患儿,应口服补液预防脱水。 可用口服补液盐(ORS) 、米汤或糖盐水。
②对于轻、中度脱水,可应用ORS 纠正脱水。 ③对于重度脱水,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
电解质紊乱。
尽早以ORS 补充腹泻初期的脱水,可避免病 情恶化。
运动饮料、汽水等并不适合作为腹泻时的 口服液体,因其含糖量过高,会增加肠管内渗 透压负担;其含钠量甚低,可能引起低血钠的 电解质不平衡。且糖与钠之比值可高达 10~15∶1 ,亦无法促使肠细胞发挥主动吸 收的功能。
病因治疗
中药治疗 鱼腥草注射液有效成分为鱼腥草素,具有明
显抗病毒和抑制大肠杆菌作用,还可显著提 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促进免疫球蛋白形 成及外周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急性腹泻患 儿免疫力。并能拮抗肠毒素对机体的影响, 改善发热症状,松弛平滑肌,减少肠蠕动,抑制 肠液分泌,促进水、电解质重吸收。
穿琥宁具有清热、解毒、抗炎之功效。病 毒灭活实验表明,其对腺病毒、流感病毒、 轮状病毒等多种病毒有灭活作用。因此,在 治疗RV 肠炎时不但根除病因,还能迅速改善 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