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合集下载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排列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育设计。

通过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排列的基本特点和组合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个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对排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进行排列和组合活动,提高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参与《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学会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活动,理解排列的基本特点和组合规律,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个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排列的基本概念,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二、读后感内容阅读《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排列的基本特点:《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排列的基本特点。

通过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排列的基本特点和组合规律,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排列的基本特点包括有序性、重复性和不重复性等,通过学习排列的基本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排列知识,提高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排列的基本特点不仅在于学习和理解排列的组合规律,更在于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于学习和理解排列的基本概念,更在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参与排列和组合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创造性。

三、个人感悟和启示通过阅读《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我从中获得了一些个人感悟和启示:数学的应用:通过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活动,我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排列和组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概念,它们存在于各种排列和组合问题中。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1课时 简单的排列问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1课时   简单的排列问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简单的排列问题,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排列的方法。

2.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问题的解题步骤,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解简单的排列问题,掌握排列的方法。

2. 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解题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简单的排列问题,掌握排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解题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排列的过程和结果。

3. 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排列问题。

2. 新课:讲解排列的概念,展示排列的方法。

3. 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排列的方法和步骤。

5. 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 评价学生的练习情况,检查学生对排列问题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

2. 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教学评价的实施,是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拓展1. 探索更多的排列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排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通过讲解排列的概念、展示排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简单的排列》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它位于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中。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排列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一内容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的数的顺序、分类等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而且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排列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排列,以及排列的基本特点。

2. 简单排列的方法: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两种简单的排列方法——交换法和插入法。

3. 排列的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排列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排列的概念,知道排列的要素和基本特点。

2. 学会使用交换法和插入法进行简单的排列。

3. 能够运用排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掌握排列的定义和简单排列方法(交换法、插入法)。

2.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难点1. 理解排列的概念,特别是排列的要素和基本特点。

2.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排列方法。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问等途径主动探索排列的知识。

具体做法如下:1. 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 激发兴趣:通过设置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引导思考:在关键环节,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排列的规律和特点。

《简单的排列》(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简单的排列》(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简单的排列》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简单的排列》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2. 排列的表示:用排列符号表示排列,例如,从3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可以表示为3P2或"3×2"。
3. 简单排列的计算:让学生掌握简单排列的计算方法,例如,从3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有3种,即3P2=3。
4. 排列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排列的性质,例如,排列的顺序重要,相同元素的不同排列算作不同的排列等。
5. 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以便教师能够清晰地展示和解释排列的知识点,同时能够播放多媒体资源和实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排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排列问题,以便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复习时能够巩固和加深对排列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数学运算和组合概念,对本节课的排列组合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基础。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分类能力,能够理解和应用排列的性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具体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 数学逻辑思维:通过学习排列的定义和性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排列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简单的排列》三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简单的排列》三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简单的排列》三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简单的排列》三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简单的排列》三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

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

所以,这节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逐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四)说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练习题二、说教法和学法动手实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动手实践,独立探索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四)归纳小结,拓展新知四、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单排列3种点心2种饮料3×2=6(种)饮料的种数×点心的种数=搭配的种数2、《简单的排列》三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简单的组合》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第112页简单的组合二、教材分析排列与组合作为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是比较广泛的。

简单的排列优秀教学案例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简单的排列优秀教学案例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努力,培养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4.教学评价注重过程与方法: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同时,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5.教学策略系统全面: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时,注重了情景的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小组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反思与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教学策略,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2.学生能够运用排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为学校运动会设计班牌号码的排列顺序。
3.学生能够通过实例,理解排列与顺序的关系,能够从给定的情境中,识别和应用排列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等过程,体验排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交流、分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如《小猴子的排列游戏》,引入排列的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利用生活实例,如学校运动会班牌号码的排列顺序,让学生明白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如设计一个班级的座位排列,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排列知识。

人教版本小学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简单的排列》说课学习教案稿文本

人教版本小学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简单的排列》说课学习教案稿文本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摆列》讲课稿教课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01页例1。

教材剖析:1、让学生经历对几种不一样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过程,学习有次序有条理、由详细到抽象地进行思虑,探究出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搭配。

2、让学生在探究搭配的过程中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想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会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够方法去解决,并依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质生活问题。

学情剖析:在二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摆列与组合知识,他们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但认知水平还逗留在感性层面,对有序搭配有必定的模糊意识,缺少理性层面的思虑。

本节课能够经过迁徙来学习本课的知识。

教课目的:1、经过察看、猜想、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找出简单事物的摆列和组合方式。

2、让学生经历探究简单事物摆列组合的过程,经过独立思虑和合作沟通活动,完美自己的想法,建立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思虑问题的方法。

3、使学生感觉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宽泛应用,试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质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别人合作的优秀习惯,并在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学生学会4个数字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的方法,掌握有序思虑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课要点:经历探究简单事物搭配规律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

教课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搭配的不一样。

学具准备:(能够没有)任务设计:任务一:用0、1、3、5能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任务二:经过比较优化学习方法。

检测题:1、用卡片0、2、5、9能摆成( )个两位数,此中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它们的差是( )。

2、用2、5、7、9能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此中有()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教课过程:一、激情导课:1、大家看过乐融融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喜爱看吗?你最喜爱里面的谁?为什么?这部动画片中谁老是持之以恒的,苦思冥想地想抓到羊?这不它又准备到羊村去抓羊,于是乐融融立刻想到了一个方法,在门锁上设置了一个密码?(出示)密码是由:1和3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问题-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问题-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问题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问题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排列的定义和性质: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可能的顺序排列的集合。

排列的顺序是有意义的,不同的顺序代表不同的排列。

2. 排列的计算公式:排列的个数可以用公式A(n,m)=n!/(nm)!来计算,其中n!表示n的阶乘,即n(n1)(n2)321。

3. 排列的应用:排列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如排列组合问题、赛程安排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列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排列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排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排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排列的定义和性质,排列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排列组合的实际问题,如:“有3个小朋友参加比赛,如果每个小朋友都要和其他两个小朋友赛一场,请问一共要赛几场比赛?”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 讲解排列的计算公式:教师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排列的计算公式A(n,m)=n!/(nm)!。

4.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道排列的例题,如:“有4个不同的数字,任意取出2个数字,请问一共有多少种取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答,巩固排列的知识。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排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6. 应用拓展:教师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如果每两人之间都要进行一次友谊赛,请问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让学生运用排列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排列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可能的顺序排列的集合。

排列的计算公式:A(n,m)=n!/(nm)!七、作业设计(1)从5个数字中任意取出3个数字的排列个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问题,在“3人排队”的问题情境中,掌握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组织学生经历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培养孩子们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使其学会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

3.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感受数学的价值,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掌握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学会有序思考问题。

难点:探究、总结事物排列的规律。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师生交流,(同学们,知道咱们今天学习什么内容吗?)从而揭示课题,(板书:简单的排列问题)(师:你知道什么叫排列问题吗?举个例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排列问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以2人为例,教师强调:还有其他的排列方法吗?这两种排法都是排列问题,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什么不一样?)从而使学生了解排列的本质是:有序。

我们可以把两个人进行排列,那现在老师给大家两个数字,请大家组成一个两位数:(3、5,8、2,)教师强调每个数字都有机会排到第一位;0、6(让学生解释为什么只有一种排法的原因)二、组织有效教学,探究排列规律1、确定研究思路师:通过思考我们发现,2人排列时有两种排列方法(课件演示),即小冬排第一位,小华排第二位有1种。

小华排第一位,小冬排第二位又有1种,一共有几种排法?(2种)大家能不能把排列的结果用简单的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呢?生可能:1+1。

师:用乘法该怎样表示呢?生:2×1。

(教师相机板书)2、研究3人排列的问题师:如果三个人排成一行,又有几种不同的排法?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两人一组讨论三人的排列方法,每人尽量说出一种与其他人不同的排列方法,将排列方法及时记录到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纸上,(看哪个小组能找到不重复、不遗漏排列的规律。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

一、说教材“搭配”这一知识点虽然学生是首次接触到,但是生活中的搭配现象随处可见。

简单的说,搭配就是排列与组合。

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虽然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但是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胆子也较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序性不强。

本节内容,学生才开始接触,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排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

五、说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六、说教法学法: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只需“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即可。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充当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通过游戏导入,把知识点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想一想,从交流讨论中得出结论,主动探索新知识。

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体验。

本节课主要采用游戏、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简单事物排列的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猜年龄的游戏这一情境进入教学,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简单的排列》教案设计

《简单的排列》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列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列的定义及排列的方法。

2. 简单排列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列的定义,排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排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排列的方法。

2. 利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理解排列的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排列的意义。

2. 讲解排列的定义:讲解排列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排列的基本特点。

3. 讲解排列的方法:讲解排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技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排列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排列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排列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后实践作业,评价学生对排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资源:1. 实例讲解:收集生活中的排列实例,用于教学讲解。

2. 排列实践活动材料:准备一些排列实践活动所需物品,如卡片、玩具等。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排列的定义及排列的方法。

2. 第3-4课时:进行排列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第5-6课时:总结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

九、课后作业:1. 请用所学排列方法,为家庭物品进行排列。

2.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排列的方法?请举例说明。

3. 结合排列知识,创作一个有趣的排列故事。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排列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有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中常见的问题(如号码、门牌号码等)。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目并说 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密码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 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4、课堂小结,点明课题。
在课堂小结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 么收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勾股定理及 其证明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勾股定 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勾股定理的历史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 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和应用。
2、教学难点:运用勾股定理解 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的已有 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 中获得真知,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 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我要求学生要有顺序地摆好数字卡片并把摆出的所有可能都要找出来。通过 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排列组合的现象并体验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有 序思考。
第二层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发现排列的规律。在这个环节中 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探究活动。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这8个 数字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两位数(不重复)。我巡视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能按照一 定的顺序来进行操
3、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为了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是让学生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来巩固 新知;第二层次是让学生做练习二十五的第2题来拓展延伸新知:这道题目的设 计比较灵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第一课时】 简单的排列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第一课时】  简单的排列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列的概念,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排列的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排列的概念2. 简单事件的排列方法3. 排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列的概念,简单事件的排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排列的顺序性,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排列卡片3. 学生分组操作材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1、2、3),提问:这组卡片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2. 学生尝试排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排列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出示一组字母卡片(A、B、C),提问:这组卡片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2. 学生分组操作,尝试找出所有排列方式。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简单事件的排列方法,即固定一个元素,对其他元素进行排列。

4. 学生举例说明排列的顺序性,如:ABC 和 BAC 是不同的排列。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1、2、3、4),提问:这组卡片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出示一组字母卡片(A、B、C、D),提问:这组卡片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4.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排列的概念和简单事件的排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第82页的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排列现象,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排列的概念和简单事件的排列方法。

2. 示例:数字卡片1、2、3的排列方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使学生掌握了排列的概念和简单事件的排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简单的排列》数学教案设计

《简单的排列》数学教案设计

《简单的排列》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简单的排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排列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列的定义2. 排列的基本公式3. 简单的排列实例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排列的概念,例如:如果一个篮球队有5名队员,那么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首发阵容?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个问题。

第二步:讲解新课1. 定义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 公式讲解:P(n,m) = n! / (n-m)!这里的“!”表示阶乘,比如5!=5×4×3×2×1=120。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总的排列数就是n的阶乘除以(m-n)的阶乘。

第三步:实例解析给出一些简单的排列实例,如从1,2,3三个数字中取出两个数字进行排列,或者从ABCDEF六个字母中取出三个字母进行排列等,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计算,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第四步: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排列题目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小组练习,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答疑。

第五步:总结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排列的定义、公式以及如何进行排列计算,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六步: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排列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

四、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排列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简单的排列》数学教案的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_人教三下《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人教三下《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简单的排列》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101页例1简单的排列问题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观看屏幕,猜今天的学习内容,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简单的排列2、课堂实践—智战银角大王根据“孙、行、者”三个字,做出不同的排列。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小结:可先确定第一个字,共3类情况,每种两个名字。

【新知探究】1、巧取芭蕉扇用1、3、6、9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小组合作探索,并记录在学习卡上。

学生汇报。

全班交流。

哪种方法更容易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教师课件演示。

2、有0的情况用0、1、3、9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猜测结果独立完成在学习卡上。

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

3、思考区别都是4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为什么结果不同呢?【巩固练习】唐僧师徒4人坐在椅子上。

如果唐僧的位置不变,其他人可以任意换位置,最多有多少种坐法?先找三名学生配合老师活动,然后学生在图表上完成,并体会图示法的帮助。

【拓展思维】把5枚人参果全部分给悟空、八戒、沙僧,每人至少分1枚,有多少种分法?【课堂总结】谈收获《简单的排列》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内容,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如用三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三个小朋友两两握手的组合数等。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搭配问题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而本单元的内容难度稍有提升,不仅数据加大了,而且问题情况也更加复杂。

考虑到这些,并且三年级孩子对于西游记还是比较熟悉及喜欢的,所以设置了唐僧师徒贯穿整课的情景。

小学数学_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年级下册《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1页例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中了解并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目标解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操作探究中引导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在解法交流中体会解法多样化,在巩固提高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排列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猜年龄游戏你能猜出老师的年龄吗?生猜了几个猜不出来。

这样吧,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老师的年龄是由1、3、7、9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中的一个,你认为老师的年龄会有几种可能?你能找出这些可能吗?我们要想找出这些可能,就要用到数字排列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排列问题。

二、探究新知(1)呈现问题,引导探究。

①用1、7、9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②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手操作,交流排法。

①学生动手摆卡片,尝试解答,组内交流摆法。

②老师巡视时发现:有的写得多,有的写得少呢?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证既不漏数、又不重复呢?③学生再次交流摆法,寻找摆数时的规律。

(摆数时要有序)④学生汇报、交流摆法预设摆法如下:方法一:调换位置法。

a.取卡片1和3,组成13和31b.取卡片1和7,组成17和71。

c.取卡片1和9,组成19和91。

《简单的排列》小学三年级教案

《简单的排列》小学三年级教案

《简单的排列》小学三年级教案
《简单的排列》小学三年级教案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

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

所以,这节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逐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四)说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练习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动手实践,独立探索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四)归纳小结,拓展新知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简单排列
3种点心2种饮料
3×2=6(种)
饮料的种数×点心的种数=搭配的种数。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8 简单的排列14-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8 简单的排列14-人教版

说课稿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8 简单的排列14-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
本次课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第八课,讲解的内容是简单的排列。

此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组合和排列的概念,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练习简单的排列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排列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排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能够自己完成简单的排列问题;
3.能够将排列的问题转化成数学表达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排列的概念和性质;
2.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1.将排列问题转化成数学表达式;
2.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排列问题。

四、教学设计
1. 教学过程
活动1:引入
1.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排列”的概念;
2.引入“简单的排列”的定义,并对学生进行介绍。

活动2:讲解排列的性质
1.分步骤对学生介绍排列的性质,如排列中元素数量的不同顺序所组成
的集合不同等。

活动3:通过排列的例子来理解排列的性质
1.在学生的帮助下,完成数列的排列;
2.利用已给出的数字,要求学生找出所有能够排列的组合,并将它们列
在黑板上。

活动4:理解排列问题的数学表达式
1.将较难的排列问题转化成数学表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01 页例1。

教材分析:1、让学生经历对几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过程,学习有顺序
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搭配。

2、让学生在探索搭配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方法去解决,并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他们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但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对有序搭配有一定的模糊意识,缺乏理性层面的思考。

本节课可以通过迁移来学习本课的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学生学会4 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的方法,掌握有序思考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搭配规律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搭配的不同。

学具准备:(可以没有)
任务设计:任务一:用0 、1、3 、5 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任务二:通过比较优化学习方法。

检测题:
1、用卡片0、
2、5、9 能摆成()个两位数,其中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2、用2、5 、7 、9 能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其中有()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大家看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喜欢看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这部动画片中谁总是锲而不舍的,绞尽脑汁地想抓到羊?这不它又准备到羊村去抓羊,于是喜洋洋马上想到了一个办法,在门锁上设置了一个密码?(出示)密码是由:1 和3 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你认为密码是多少?
(出示)密码是由:1、3 、5 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你又认为这个密码是多少?
2、这是二年级学习的数的排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单的排列》,大家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有没有信心利用旧知识学好今天的新知识呢?
【设计意图: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入手,能很好地唤醒孩子们的旧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很好的投入到今天的学习中去。

】二、民主导学:(有几个任务写几个)
任务一:用0 、1、3 、5 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1、任务呈现:
用0 、1、3 、5 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要求:
(1)自己独立尝试写,看谁写得多。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

(3)小组讨论:怎样排列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自主学习:
先独立思考完成要求中(1),再在小组中完成要求中(2)(3)。

3、展示交流:小组汇报:
生1 :可以先确定十位上的数,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去选,因为0 不能放在十位上,否则这个数就是一位数了。

所以先在十位上选1,再确定个位的数有:10 、13 、15.按照,所以十位上是1 的两位数有三个;十位上选3,个位上可以选0、1、5,也有三个
:30、31 、35 ;十位上选5,个位上可以选0、1、3,有三个两位数
:50、51 、53 。

所以一共有9 个两位数。

生2:我是先确定个位上的数,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去选,因为0 放在个
位上,再确定十位的数有3 个:10、30 、50.按照;个位上选1,十位上可以选3、5 有两个:31 、51 ;个位上选3,十位上可以选1、5 有两个:13、53;个位上选5,十位上可以选1、3 有两个:15、35 ,一共也是9 个。

生3 :交换位置的方法:从左往右两两组合,再交换个位和十位的位置有9 个:
10、30、50、13、31、15、51 、35、53。

师引导学生归纳:每个不同的数字做十位,都可以组成3 个不同的两位数,只有0 不能放在最高位十位上,所以可以组成3 组,3×3=9 (个)师:同学们,你们看,大家的方法不同,但是都能不多不少地把所有的排列的两位数写出来,他们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呢?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谁再来说一说。

(先选定再⋯)师:很好,这样去思考问题,就可以做到不重复不
遗漏地找到所有的答案。

我们称之为“有序”的思考。

(板书:有序)(出示课件)师:在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交换
位置的方法只适合数字比较少的时候,数字多时用固定位置的方法比较好。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思考过程,展示交流,突出有序思考,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思考进而优化学习方法。

】任务二:比较4 个数字中有0 和没有0 的区别。

1、任务呈现:
用2 、5、7 、8 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的写出来。

2、自主学习:先独立思考完成
3、展示交流:(1)汇报:(2)比较:用2、5 、7、8 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和用0 、1、
3、5 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思考:都是用 4 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为什么结果不同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检测导结:
1、检测题:
(1)用卡片 0、2、5、9 能摆成 ( )个两位数,其中最大的两位数是 ( 最小的两位数是 ( ),它们的差是 ( )。

(2)用 2、5、 7、9 能组成(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其中有( 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拓展:密码是由 0、1、3 、5 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2、集体汇报,小组总结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小组内相互反思可以做到查漏补缺, 通过密码的设置让学生懂得生活中数字的排列与数学课中的排列有所不同, 活应用学到的知识。


小结: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最 重要的是什么?在生活中要灵活应用数学课中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简单的排列
不重复
有序思考
不遗漏 ),
)个 要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