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 (2)
小儿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治疗历史
年代
治疗法
处理
1843-1920 1920-1960
Little 诊断医学
矫形手术 收容到养育院
1960-1990 康复
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1990-
全方位正常化 无障碍
终生康复和疗育
目标
改善功能 自己生活不治疗
收容、隔离 机能恢复 回归社会 母子入院 自立 残疾作为个性
概念
• Denhoff(1964):是脑功能障碍综合症,除用动障碍 外还应包括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认知障碍及行为异 常等。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 SPR)
γ环路
• 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是牵张反射过强的表现,其感受器是肌梭的传入 神经,有两类:一类为快传神经Ia大直径(10~20 μm)纤维,其进入脊 髓后直接与支配该肌的前角α运动神经元发生兴奋性突触联系,当 骨骼肌被牵张时,肌梭的Ia类传入纤维兴奋,触发α运动神经元而产 生牵张反射;另一类为II类小直径(4~12μm)的慢传纤维。Ia类和II 类传入纤维对被动牵拉特别敏感,其传入冲动进入脊髓后除产生牵 张反射外,还通过侧支和中间神经元接替上传到小脑和大脑皮层感 觉区。支配梭外肌纤维的传出神经来源于脊髓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 支配肌梭的运动纤维较细,分布于肌梭的两端,它来源于脊髓前角的 一种小型γ运动神经元。γ神经元的兴奋可调节梭内肌纤维的长度, 使梭内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能使肌梭连续放电,反射性加强肌收缩。 这种由γ运动神经元引起的活动通过肌梭传入联系,引起支配同一 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和肌肉收缩的反射过程称为γ环路。
出生时脑细胞数已固定:140亿-功能的基础,不再生。
生后轴数突及髓鞘发育迅速:联络-功能完善,增重快。
2、在异常道路上走的不远,容易拉回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发 育轨道。特别是避免姿势的固定、挛缩及畸形的发生。
脑瘫
脑性瘫痪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生后之脑发育早期阶段,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及发育缺陷。
主要表现为永久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精神行为异常、语言听力障碍及关节脱位等。
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 1.2‰~2.5‰活婴,我国1995~1997年江浙部分地区7岁以下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5‰~1.8‰。
脑瘫患儿中,男孩多于女孩,男:女在1.13:1至1.57:1之间。
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广泛开展、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小儿脑瘫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儿童主要的致残原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归类于中医学五迟、五软、五硬,中医学中没有小儿脑瘫这一病名。
但《诸病源候论》中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及“四五岁不能语候”等有关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记载;《医宗金鉴》将各类迟证归纳为“五迟”之名;五软之名首见于《活幼心书》,指出:“头、颈、手、足、身软,是名五软。
”《幼幼集成》说:“五硬者,手硬、脚硬、腰硬、肉硬、颈硬也。
”而早在《婴童百问》就提出五迟、五软运用钱氏地黄丸补肾以及补肾荣养之品治疗;《保婴撮要》主张使用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
中医疗法从古至今一直广泛应用于瘫痪性疾病,其优势在于体现出中医的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与整体康复理念。
传统中医疗法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等可以纠正异常姿势,改善运动障碍,而且中医疗法还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体质,增强免疫力,为患儿的康复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病因病机】一、中医小儿脑瘫的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
因人赖父母精血的成形,与父母体质、父母年龄、多孕多产、双胎有密切关系,因为其父母精血不充,成胎之时浇灌不足,受胎之后,气血难以长成,出生后身体怯弱,肝血肾精不充,筋骨失养而痿弱,以至瘫痪。
产时及产后由于初生不啼、小产、感邪等因素造成瘀血、痰浊阻于脑络,以致脑髓失其所用,发而为病。
小儿脑性瘫痪分级
小儿脑性瘫痪分级引言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致残率较高。
对于小儿脑性瘫痪的分级,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评估病情、制定治疗计划、预测预后,并为家长提供更明确的信息和建议。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脑性瘫痪的分级方法和各级别的特点。
分级方法目前,小儿脑性瘫痪的分级主要使用的是高贝尔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
该分级系统是目前最广泛接受的小儿脑性瘫痪分类方法之一,主要根据患儿的运动功能水平进行分级。
高贝尔分级系统共分为5个级别,分别是:GMFCS I级GMFCS I级指的是患儿能够自由行走,无论速度快慢,体力状况良好。
这类患儿的步态能力接近正常,但可能在某些特定运动方面存在一定限制。
GMFCS II级GMFCS II级指的是患儿能够独立坐立,但在行走过程中需要辅助工具,如助行器或手推车。
这类患儿的步态受限,行走时需依赖辅助工具的支持。
GMFCS III级GMFCS III级指的是患儿能够自主爬行和坐立,并能够行走,但在长距离行走时需要依靠轮椅或其他辅助工具。
这类患儿的步态较差,较难保持平衡。
GMFCS IV级GMFCS IV级指的是患儿能够用特定的辅助工具行走,但没有独立行走的能力。
这类患儿需要辅助设备来维持姿势和平衡。
GMFCS V级GMFCS V级指的是患儿无法行走,需要完全依赖轮椅或其他辅助设备。
这类患儿的运动功能受到严重限制,通常需要全天候的护理。
各级别特点GMFCS I级特点•步态较为正常,自由行走,体力状况好;•可能在某些特定运动方面有一定限制。
GMFCS II级特点•能够独立坐立,并能够进行行走;•行走时需依赖助行器或手推车支持;•步态受限,行走能力较差。
GMFCS III级特点•能够自主爬行和坐立,并能够行走;•在长距离行走时需要依赖轮椅或其他辅助工具;•步态较差,较难保持平衡。
GMFCS IV级特点•无法独立行走,但能够用特定的辅助工具行走;•需要辅助设备来维持姿势和平衡。
(完整word版)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一、小儿脑瘫概述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 1.5‰~5‰,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脑瘫的特点:发育性:是指在脑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
非进行性:脑瘫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
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性瘫痪(脑瘫)的具体表现:脑性瘫痪(脑瘫)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我调控肢体运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个别伴有癫痫、听力减退、视力异常(斜视、弱视、视野缺失)等。
脑性瘫痪主要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
我国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了三条诊断标准: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他异常;③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恐。
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的典型表现;③锥体外系统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②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③脑炎后遗症.诊断要点1、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内出现的双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2、病情平稳,非进行性发展;3、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组综合症,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肌张力异常、动作及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可为双瘫、四肢瘫、三瘫和偏瘫;还可伴有其他障碍如癫痫、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力低下、知觉异常、情绪异常、行为异常和生长发育迟缓.检查:1、CT或MRI可发现脑组织病变;2、IQ检测。
脑瘫儿童个案
小儿脑瘫个案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小儿外科尤晓莉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脑部在发育成熟前,由于各种原因使脑组织受到损伤所留下来的后遗症。
脑瘫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言语、摄食等障碍。
运动障碍是影响脑瘫儿童生活自理的最主要问题。
本研究着重对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进行探讨,将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密切结合,以增强其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个案资料小兰在母亲31岁时出生,是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6kg。
在围生期早产是先天致残的主要原因。
残疾类型为小儿脑瘫。
2岁开始说话,因残疾程度严重,学前曾在社区基层康复站接受康复训练,5岁始能扶杆走路。
小兰7岁时进入小学,入学时体重17.2kg,能够独立进食,但进食时饭粒洒地,不会做家务劳动。
坐姿向前冲,不能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需要人抱。
能集中注意力超过15分钟。
形象思维明显滞后,短时记忆能力略低于正常水平。
性格娇气、怕吃苦。
有一定的心理和社交障碍。
◆康复训练方法根据专业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判断,认为小兰有康复的潜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脑瘫病人康复训练。
希望通过训练,使小兰尽可能地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的最佳状态,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生活,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适应家庭、生活、工作的需要,甚至能走上社会。
★制定训练计划训练措施:活动治疗、物理治疗、按摩、心理疏导等。
训练时间:每周安排5节康复课,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还随机安排半小时,保证康复训练时间。
康复场所:学校为主,家庭为辅。
辅助措施:医生建议小兰脚部作矫形支架。
★实施内容和方法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康复教师在对小兰进行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时刻用语言鼓励,激发小兰接受训练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保持训练的持久性,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教师针对小兰疲软性运动障碍以及下肢的康复期望值限制,提出不同的康复训练目标。
第四章-小儿脑性瘫痪
编辑版pppt
25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2.反射发育评定 • 小儿反射发育十分准确地反映中枢神经系
统发育情况,是脑瘫诊断与评定的重要手 段之一。按神经成熟度,可分为原始反射、 生理反射以及正常情况下诱导不出来的病 理反射。
编辑版pppt
26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3.肌张力评定: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 正常运动的基础,表现形式有静止性肌张力、 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只有这三种 肌张力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才会维持与保 证人的正常姿势与运动。
编辑版pppt
8
六、康复目标
• 脑瘫康复应以功能为主,而非简单纠正异 常结构,改善异常姿势及异常运动模式。
编辑版pppt
9
第二节 康复评定
一、临床评估 (一)脑瘫的分类 1.按临床表现 可分为6型:痉挛型、 不随意 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 型、混合型。 2.按瘫痪部位 可分为5型:单瘫、双瘫、三 肢瘫、偏瘫、四肢瘫。
编辑版pppt
49
(一)Bobath疗法
(1)抑制性手法(控制关键点):治疗师通 过对患儿身上的特定部位进行抑制,使患儿 痉挛减轻,同时又可促通正常姿势和运动。 Bobath把这个特定部位称为关键点。
神经康复学
主编:倪朝民 副主编:许涛 张通 史长青
第四章 脑性瘫痪康复
编辑版pppt
2
第一节 概 述
一、疾病定义 •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
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 发育缺陷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 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 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 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编辑版pppt
儿童脑性瘫痪的医疗方案探析
儿童脑性瘫痪的医疗方案探析发布时间:2022-09-05T01:32:56.363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1期作者:范付河[导读] 脑性瘫痪是指从受孕起至婴儿期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引发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及发育缺陷综合征,范付河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脑性瘫痪是指从受孕起至婴儿期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引发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及发育缺陷综合征,姿势异常、中枢性运动障碍是脑性瘫痪常见的临床症状。
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脑瘫的发生率约达到1.8%-4.0%,是造成儿童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脑性瘫痪症状严重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但由于不同儿童的症状、病因和发育不一,因此必须及时采取个体化的医治。
本文结合当前医学界针对脑性瘫痪儿童的主要诊疗方案和思路展开剖析,以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脑性瘫痪;运动障碍;诊疗方案;心理康复1.儿童脑性瘫痪的症状脑瘫的症状通常出现在二岁以前。
因此掌握脑瘫早期出现的异常表现,及时就医,尽早开展系统性的干预性康复治疗,对促进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发育,减低其残疾障碍程度,获得今后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减轻患儿家庭和社会负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儿童脑性瘫痪的早期表现在婴儿期,有喂养困难、入睡困难、容易激惹或过分安静、夜间哭闹不止、身体松软或打挺过硬、对声音反应差、对人(物体)不追视、表情淡漠、四肢自主活动少;出生后5-6个月时,双手仍握拳,不能主动抓玩具;不能很好地抬头、翻身、激动(紧张)时上肢向后背;出生后1O个月时,仍不会坐,不会伸手取物,俯卧不能用上肢支撑将头和躯干抬起,无爬行的意识、牵手行走可见双下肢呈交叉状和(或)用足尖行走。
1.2儿童脑性瘫痪的早期体征儿童被直立抱起时,双下肢屈曲,不能支撑身体或双下肢伸直。
并伴有交叉并拢,足尖着地;原始反射的消退明显延迟(或持续存在);面部表情怪异,四肢出现无目的、无规则的运动;烦躁哭闹;四肢发硬,不易弯曲;滚筒样翻身、病理性锥体束征阳性等。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2、理化因素:放射线、过量吸烟、酗酒、有机汞、CO。
3、孕母患病及用药:母重度贫血、糖尿病、妊毒症、 服用不适宜的药物(激素等)。
4、胚胎期脑发育异常、前置胎盘、胎盘老化、早剥、
羊水混浊。
㈡、围产期因素(33%)
1、早产儿:约有20~25%患儿出生体重<2500克,包括 早产、小样儿、多胎、胎龄愈小发病者愈多,出生体重在 1500克以下的极小未成熟儿及胎龄在32周以下者发生CP的 危险性最大。
出生前半年 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 出生后半年 体重(KG)=出生体重+6*0.7+(月
龄—6)*0.5 2岁以上 体重(KG)=年龄*2+8 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10%,低于15%
小儿运动发育
头尾发育规律 近端到远端的规律 总体运动到分离运动的规律 由反射向随意运动发育的规律 由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的规律 连续不断地发育规律
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人体肌肉和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肌张力活动。正常情况 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 可能性。脑瘫者肌张力机制受到损伤。患儿由于反应过激 或过迟而表现出肌张力过高或过低的状态。这便决定了对 患儿肌张力评估的重要性。 肌张力的异常又对关节活动度 发生影响。肌张力增高时,对关节活动产生较大的抵抗感。 肢体摆动幅度小,关节伸屈受限,反之,肌张力降低时, 活动关节无抵抗等,肢体摆动幅度大,关节屈伸过度,此 外,可通过以下关节活动度,间接了解肌张力的情况。
收握拳不会抓握。 6、经常有惊厥发作。
脑瘫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1、痉挛型:主要损伤部位在锥体系,各型中发病率 最高,占70%。特别是肌张力↑,肢体活动受限,肢体被 动运动时抵抗力大且僵硬感,腱反射亢进,踝阵挛。2岁 后巴氏症(+)。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张力↑,手指屈曲 呈握拳状,拇指内收,紧握掌心中,下肢以伸肌、内收肌 张力↑,大腿外展困难,扶站时双足下垂、内翻、足尖着 地足跟不能踩平;走路时踮足剪刀样步态,痉挛症状常在 用力,激动时加重,安静入睡时减轻;重者出现肌腱孪缩, 关节畸形,损害部位在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束。
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诊疗常规[概述]小儿脑瘫是小儿脑性瘫痪的简称,指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操作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属中医五迟、五软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不足、胎育不良,以致精血空虚、脑髓失养,则脑与肢体发育不全、功能障碍。
或因大病损伤脑髓或产时脑部受损,通过经络而累及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致产生脑瘫的种种证候。
[临床表现]脑瘫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即使同一类型,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一样。
虽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脑瘫小儿一般都有以下表现:1.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如患儿抬头、翻身、坐和四肢运动发育落后或脱漏。
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对称,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或联合反应和不自主动作等。
2.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低下或高低变化不定。
常有异常的姿势反射。
3.合并症:脑瘫小儿常同时存在其他一些疾患,常见为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及感知觉障碍等。
[体征及检查]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时置小儿仰卧位,头居中,上下肢伸展,然后将小儿头转向一侧。
阳性反射表现为小儿头部转向一侧的上、下肢伸展,另一侧上、下肢屈曲。
正常婴儿4-6个月以前出现阳性反应属正常,6个月后仍有为病理性。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时,将小儿从俯卧位抱起,将其头颈尽量前屈和后伸。
阳性反射表现为:当将小儿头屈曲时,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当将小儿头伸展时,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
正常婴儿6个月左右转为阴性。
3.握持反射置婴儿仰卧或坐位,检查者将食指或小棒从小儿手掌尺侧方向伸入其手中并按压其手掌,阳性反射表现为小儿手指迅速屈曲、紧握。
正常小儿出生后3-4个月转为阴性,逐渐被有意识的抓握动作替代。
4.交叉伸展反射检查时,置小儿仰卧,头放正,检查者一手将其下肢伸直,另一手按压或叩打该侧足底。
阳性反射表现为另侧下肢先屈曲、内收,然后伸展。
正常婴儿2个月内呈阳性反射。
最新:0~2岁脑性瘫痪及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完整版
最新:0~2岁脑性瘫痪及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完整版)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肢体残疾,常伴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口]。
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为1.4%。
~2.5%。
,中低收入国家相对较高,我国目前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2.48%o[2]o目前对于脑瘫,尚无特效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于改善脑瘫儿童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2017年JAMA Pediatrics杂志发表了澳大利亚Novak博士等题为《脑性瘫痪早期精准诊断与早期干预治疗进展》的系统评价,梳理了早期预测脑瘫的标准化工具, 明确提出可以将诊断时间提前至纠正胎龄6月龄以内[3,4]。
早期干预应在诊断明确后立即介入,通过神经可塑性原理改善整体功能、提高参与能力,预防并发症,也有助于家庭干预的建立及知识获得。
2021年JAMA Pediatrics杂志又发表了《0~2岁脑性瘫痪及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基于系统评价的国际临床实践指南》[5](简称指南),从使用不同干预策略与不干预之间的预期效果和不良后果之间的比较、文献证据质量、家庭关于受益与风险的选择及费用4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就运动等9个领域做出推荐,对当前的早期干预方案有较好的指导作用[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组织专家,结合国内情况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期规范国内脑瘫早期干预现状,帮助康复从业者及时掌握早期干预最新研究进展及理念,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1指南概述1.1研究方法指南在CINAHL x Cochrane x Embase s Medline x PsycInfo 及Scopus数据库中系统检索了0~2岁脑瘫及其高危儿干预的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RCTS) ,16项系统评价和27项RCTs符合纳入标准,按照运动、认知、交流、饮食、视觉、睡眠、肌张力管理、肌肉骨骼健康及父母支持共9个领域分类进行系统评价。
中医儿科脑性瘫痪诊疗指南
中医儿科脑性瘫痪诊疗指南一.范围本指南提出了脑性瘫痪的诊断、辩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脑性瘫痪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脑性瘫痪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综合症,这种综合症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或发育缺陷引起的。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骨骼肌问题。
临床以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手硬.足硬、肌肉硬、头颈硬、关节硬,或颈软.手软.脚软.口软.肌肉软为主要特征。
属于中医“五迟” “五硬” “五软”等范畴。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运动发育落后,抬头.翻身、抓物.坐.爬.立、行等动作发育迟于同龄正常小儿;肌肉张力异常,肢体几张或肌肉萎软,可见手硬.足硬、肌肉硬、头颈硬、关节硬,或颈软.手软.脚软、口软、肌肉软等;姿势异常,可见头颈后仰,甚或呈角弓反张、上肢僵直、手紧握拳.下肢硬直交叉.尖足等,或肢体不对称.头颈躯干扭转,或表现为软弱无力的姿势;常有体格发育迟缓、发迟、齿迟、言语落后.听力及视力异常.癫痫发作等。
(二)诊断条件本病病变部位在脑部,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或有脑部发育缺陷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和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及障碍、神经反射检查异常等,可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需要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运动发育迟缓。
(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头颅CT/MRI:能帮助了解是否有脑损伤或脑结构异常,对探讨脑瘫的病因及诊断预后有帮助。
脑电图: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癫痫,并可辅助脑瘫的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O脑干听觉、视觉诱发电位:了解听力、视力是否有损伤。
病原学检查:了解患儿是否有宫内感染,明确脑瘫病因,指导〉台疗。
染色体.血、尿代谢检查:排除一些染色体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脑性瘫痪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种各样的改变,主要特点如下:
1)痉挛型脑瘫:常在额叶、顶叶有低密度区,侧脑室扩大 或中间不异常。痉挛型双瘫及四肢瘫痪患儿以PVL为最多, 多见于早产儿。亦可见多种类型的损伤,包括皮质和皮质下 萎缩、脑畸形、多发囊性脑软化、脑穿通畸形、髓鞘发育延 迟、皮质-皮质下梗死,皮质下白质软化、先天脑发育畸形、 基底节及脑损伤等,多见于足月儿。痉挛性偏瘫以一侧损伤
脑性瘫痪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
婴幼儿期的脑处于发育最旺盛时期,闹 得可塑性强,代偿能力强,接受治疗效果 好,因此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和治疗 十分重要。早期发现异常,不等于过早和 急于诊断脑瘫。一般认为出生后6~9个月 做出诊断为早期诊断,最迟应在1岁左右 就要作出诊断。
(一)、脑瘫的诊断
脑瘫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体征、临床表 现的类型、病史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必 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影像学、电生理学检 查,听觉、视觉、感知觉、认知等问题的 检查。
3.脑瘫的发育神经学异常
(4)反射异常:痉挛型脑瘫可表现为深反射活跃或
亢进,可引出踝阵挛及病理反射,但小年龄组患
儿主要观察反射是否呈对称性。反射异常主要表
现为原始反射消失延迟消失,立直反射减弱或延 迟出现,平衡反射延迟出现。
4.辅助检查特点
(1)头部影像学检查:由于脑损伤的特点不同,影像学可有各
黄疸导致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表现为苍白球高信号。
3)不随意运动型与痉挛型混合脑瘫:可见第三脑室扩大 和侧脑室扩大。
4.辅助检查特点
4)共济失调型脑瘫:表现为第四脑室扩大机小脑低密度
区,亦可见小脑萎缩、小脑蚓部损伤、小脑梗死。
5)肌张力低下型脑瘫:可见侧脑室扩大、脑积水及胼胝
体发育不全。
MRI是比较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弥补CT检查的某 些缺陷,如髓鞘发育迟缓,灰质块移位、多小脑回、导水 管狭窄、小脑和脑干软化灶等。B超检查适用于囟门未闭 的小婴儿。
小儿脑性瘫痪PPT演示课件
对于已经发生脑瘫的患 儿,应尽早进行干预和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 疗、语言治疗、心理治 疗等,以减轻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家长应积极参与患儿的 康复治疗和护理,提供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 支持,促进患儿的身心 发展。
社会应加强对脑瘫患儿 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 要的医疗、教育和社会 福利保障,帮助患儿及 其家庭度过难关。
心理支持与辅导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 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 患儿提高社交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
能力。
家庭心理支持
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家长 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家庭应对能力。
情绪管理与调节
教授患儿情绪管理和调节的方法,如 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提高其情绪稳 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产时因素
难产、窒息、产伤等导致 胎儿脑部受损。
获得性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炎、脑膜炎等,导致脑组织病变。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影响脑部供血。
头部外伤
意外事故或摔倒等造成的头部损伤。
危险因素分析
早产与低出生体重
多胎妊娠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出现脑部发 育不良。
多胎妊娠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增 加脑瘫风险。
姿势异常
患儿姿势异常,如头后仰、屈 髋、屈膝、尖足等。
反射异常
患儿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如握 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同时可
出现一些异常反射。
诊断方法与标准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出生史、生 长发育史、家族史等,了
解有无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
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 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 查、运动系统检查等。
《小儿脑性瘫痪》PPT课件
精选课件
26
▪ 由于脑瘫是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原因复 杂,损伤复杂,临床表现复杂,因此分类 存在一定困难,难以从单一的角度进行分 类,也难以严格确定某一类型。
精选课件
23
3.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 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提出 的分型(2006年)修改并提出新的分型。
▪ 按临床表现分为6型: ▪ (1)痉挛型; ▪ (2)不随意运动型; ▪ (3)强直型; ▪ (4)共济失调型; ▪ (5)肌张力低下型; ▪ (6)混合型。
▪ (7)痉挛型双瘫在脑瘫患儿中最为常见,主要表现 为全身受累,下肢重于上肢,多表现为上肢屈曲模 式和下肢伸展模式。
▪ (8)痉挛型四肢瘫一般临床表现重于痉挛型双瘫, 可表现为全身肌张力过高,上下肢损害程度相似, 或上肢重于下肢。由于大多一侧重于另一侧,因此 具有明显的姿势运动不对称。
▪ (9)痉挛型偏瘫患儿临床症状较轻,具有明显的非 对称性姿势运动, 一般6个月后显现症状,1岁后左 右差别明显。正常小儿很少在12个月前出现利手, 痉挛型偏瘫的患儿却可在12个月前出现利手。此型 可见明确的影像学改变。
精选课件
10
四、病因
▪ 脑瘫的直接病因是在脑发育成熟前,脑损伤和/或发育缺 陷导致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征。
▪ 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出生 前、围产期和出生后。
▪ 有人用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因素进行分析。传统的观点 认为围产期原因是导致脑瘫的主要原因,近来认为 70%~80%的脑瘫发生于出生前,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原 因不明。因此,近年认为对脑瘫病因学的研究应转入胚 胎发育生物学的领域。
小儿脑瘫疾病研究报告
小儿脑瘫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小儿脑性瘫痪所属部位:头部就诊科室:儿科,神经内科病症体征:不自主运动,步态不稳,翻身困难,肌张力过高,反应迟钝,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癫痫和癫痫样发作,角弓反张疾病介绍:小儿脑瘫是什么?小儿脑瘫,全称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症状体征:小儿脑瘫有哪些症状?脑瘫的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早期多见:(脑瘫婴儿前半期(6个月以内)的早期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
如果持续 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
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 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5、哺乳困难,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增加不良。
.6、固定姿势,小儿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
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
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7、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9、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10、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1、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脑性瘫痪(脑瘫)患者健康教育
脑性瘫痪(脑瘫)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小儿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
临床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可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视觉、听觉或语言功能障碍等。
引起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多发生在出生前母亲妊娠期各种异常情况、出生时缺氧难产、婴儿期感染或创伤。
临床上主要以运动障碍以及智力低下为主。
(二)健康指导
1.根据进食困难程度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食。
2.功能训练
(1)体能运动训练;针对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进行的物理学手段训练。
(2)技能训练:根据年龄制定各种功能训练计划,并根据医生指导选择适当的康复方法,帮助和训练患儿上肢和手的精细运动。
(3)语言训练:主要是听力、发音、语言和咀嚼吞咽功能的协同矫正。
(4)进食训练;保证正确的进食姿势,桌椅高度要合适,饭前先用手在患儿面部两侧咬肌处轻轻按摩或热敷,帮助咀嚼肌松弛便于进食。
饭后清洁口腔。
3.训练从简单到复杂、从被动到主动,要鼓励患儿多活动。
同时还可以配合针灸、理疗、按摩、推拿和必要的矫形器。
4.保证环境安全,做到专人护理,必要时采取头部护具和使用床档及垫床垫,防止患儿受伤。
5.家庭成员要多关爱患儿,经常与患儿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调动其积极性,一起克服自卑、孤独心理。
6.脑瘫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是个长期性的过程,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挖掘患儿的自身潜力,使患儿有成就感并不断进步。
小儿脑性瘫痪 病情说明指导书
小儿脑性瘫痪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小儿脑性瘫痪概述小儿脑性瘫痪(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简称小儿脑瘫,亦称Litter 病,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害综合征。
其发病是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受损所致。
主要表现为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随感觉、认知、沟通、知觉、行为等异常及癫痫发作,和继发性骨骼肌肉系统异常。
智力正常的患儿通常预后较好,而癫痫频繁发作者预后较差。
英文名称: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其它名称:小儿脑瘫、Litter病。
相关中医疾病:五迟、五软、五硬、胎弱、痿证。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神经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部分患者发病可能跟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颅脑。
常见症状: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主要病因:病因复杂,跟早产、产时缺氧、孕妇妊娠期间重症感染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CT、核磁共振(MRI)、脑电图、脑诱发电位、遗传学检测。
重要提醒:本病经积极康复锻炼及治疗后有望使患儿能独立生活,不应轻易放弃治疗。
临床分类:临床上根据神经病理学特点将脑瘫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以及混合型四种。
1、痉挛型占脑瘫人群的70%~80%,以肌张力增高、痉挛姿势、选择性运动受限和病理性反射为特点,病变位于锥体系通路。
根据受累肢体情况可进一步分为四肢瘫(四肢和躯干均受累)、双瘫(也是四肢瘫,但双下肢相对较重)、截瘫(双下肢受累,上肢及躯于正常)、偏瘫、三肢瘫和单瘫等。
2、不随意运动型占10%~20%,以肌张力不稳定、非对称姿势和不随意运动为特点,可以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病变位于锥体外系的基底节区。
3、共济失调型占5%左右,以肌张力低下、平衡和共济障碍、运动启动缓慢和协调不良为特点,病变位于小脑及其联络通路。
小儿脑瘫的康复
小儿脑瘫的康复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ay)简称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候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认识和行为异常,从而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一、分类(一)痉挛性脑瘫,是脑瘫中最常见的类型1.痉挛性偏瘫,瘫痪侧肢体自发运动减少,上肢受累多较下肢重,1岁前即可发现患侧手及拇指指甲生长迟滞,肢体显著痉挛,踝部跟腱挛缩导致马蹄内翻畸形,多呈足尖着地行走。
25%的病儿有认知功能异常,智力低下。
2.痉挛性双瘫,这种双下肢痉挛性瘫患常在婴儿开始爬行时即被发现,在爬行时双臂呈正常相互交替姿势向前,但其双腿则被拖拉向前,髋部内收,患儿行走延迟,双足呈马蹄内翻状,步行时足尖着地,托起小儿双腋可见双下肢呈剪刀状交叉,本型智力发育多正常。
3.痉挛性四肢瘫,是脑瘫中最严重的类型,四肢运动严重受累,合并智力低下和惊厥者最多;伴语言发育障碍和视觉异常者甚多,也可伴手足徐动。
(二)手足徐动型脑瘫,该型已较少见,患儿多有肌张力降低,抬头无力,喂哺困难,常表现舌头伸出口外及流涎,1岁后徐动逐渐明显,因咽肌受累,呈显著语言困难,说话时语句含糊,声调调节也受累,惊厥不多见,多数患儿智力尚可,二、康复原则1.“三早”的原则对于脑瘫的康复,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的的“三早”原则尤为重要,其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CNS)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成熟分化,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功能,最后形成多种功能的专一化,大脑在3岁以前发育最快,早期治疗能促使脑瘫患儿CNS在不断成熟和分化的过程中,使受损的脑组织得到较完好部分的有效代偿。
年龄增大,CNS的各种功能都将基本定型,此时再进行康复治疗比较困难。
另外,如治疗过晚,不对称的异常姿势和病理性原始反射就会较顽固地存在,肌肉的痉挛状态就不可能得到改善,最后不可逆的挛缩和畸形将无法避免。
关于早期的时间大多数专家认为应在6个月以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痉挛型双瘫的临床表现
因本型患儿头部控制能力和两手的正中位指向能力 可以得以发育,上肢与手的功能发育相对较好,所以很 少在9个月前被诊断。轻症患儿常在发育至抓物站起或 在18个月至2岁开始步行时因发现尖足始就诊而被诊断。
13
(1)卧位阶段
患儿婴儿期在仰卧位上常见ATNR姿势,逐渐出现髋关 节内旋和伸展、内收,踝关节从早期的背屈位而逐渐成为跖 屈位。当大腿后侧肌群(膕绳肌)出现痉挛时,患儿上举下 肢时因膝关节屈曲而不能平行的上举下肢。
一、脑性瘫痪定义
定义: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
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
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 痫、行为异常、中枢性视听觉障碍、语言障碍等
脑瘫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组由脑损伤而导致的临 床综合征。
1
脑瘫定义三要素
(9)羊水异常:过多、过少、混浊、早破水; (10)异常分娩: 1)产钳、胎头吸引分娩、因故剖腹产; 2)臀位或足位产; 3)第二产程>4小时、全产程>30小时; 4)急产等;
(11)新生儿低血糖; (12)新生儿低血钙 。
9
3 .出生后因素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等;
加拿大2.6,爱尔兰2.0,芬兰2.5,挪威2.1,瑞典2.4
,英国为2.0,美国为2.1。
我国调查的结果:脑性瘫痪男性患病率为1.95,
女性为1.22,1岁以下组患病率为2.15,6岁组为1.04。
3
三、脑性瘫痪的分型
(一)临床分型
1.痉挛型(spastic):以锥体系受损为主。
11
1.神经系统检查体征
表现为锥体束损害的体征。 (1)深部腱反射亢进 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内收肌反射等明显亢进。 (2)折刀现象阳性。 (3)病理反射阳性:Babinsk征阳性,踝阵挛、髌阵挛 阳性。 (4)肌肉痉挛,表现在伸肌与屈肌均痉挛,主动肌与 拮抗肌间缺乏相反抑制。 (5)肌张力增高: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缩小, 腕关节掌屈角增大;摆动度降低,肌肉硬度增高。 (6)肌力减低。
发育性: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 损害所致。
非进行性:脑瘫的病理改变是非进行性的。 永久性: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
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2
二、脑性瘫痪患病率
脑性瘫痪患病率是指出生后存活的每1000名小
儿中患脑性瘫痪的人数(‰)。
最新报道的脑性瘫痪的患病率为,澳大利亚2.3,
2.不随意运动型 (dyskineti):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
不随意运动增多。
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 、肌张力失调 、震颤等
3.强直型 (rigid):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呈齿轮、铅
管样持续性肌张力增高。
4.共济失调型 (ataxia):以小脑受损为主。
5.肌张力低下型 (hypotonic)
(2)中毒:1)铅;2)CO等; (3)新生儿惊厥; (4)脑血管栓塞; (5)新生儿硬膜下血肿、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6)颅脑外伤; (7)新生儿感染:1)肺炎;2)脐炎;3)皮肤感 染;4)中耳炎等; (8)核黄疸或迁延性黄疸; (9)生后1W内重度营养不良、贫血; (10)生理性体重减低恢复过慢。
10
五、脑性瘫痪各型的临床症状
(一)痉挛型 痉挛型(spastic type)为脑性瘫痪患儿中占比例最
多的一型,约占所有脑性瘫痪的60~70% 。 多数是因早产、未熟儿、低出生体重以及新生儿窒息
等原因所致,近年来随着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的上升, 痉挛型患儿逐渐增多。
可区分为痉挛型双瘫、偏瘫和四肢瘫。
6
(3)胎儿期因素:1)感染:梅毒螺旋体、唾液 腺病毒、李斯特菌属、巨细胞包涵体、流感病毒、风 疹病毒等;2)低血糖;3)宫内缺氧;4)胎儿红细 胞症。 (4)孕母因素:1)妊娠中毒症;2)反复阴道流血 ;3)过量吸烟或饮酒;4)初产>34岁或<20岁;5) 妊 娠中手术;6)习惯性流产、早产、死产;7)子痫。
程度相似。
5
四、脑性瘫痪的原因
已经知道脑的损伤和发育异常是脑性瘫痪的病因,
将引起脑损伤病因区分为出生前、围生期及出生后三
个不同时期的原因 。
1 .出生前因素
(1)基因病:遗传性神经疾病;
(2)胎芽病:1)接受X线照射;2)病毒感染;
3)药物影响(激素类、氨甲碟呤、他巴唑等)。
7
2.围生期因素 (1)早产儿、未熟儿、低出生体重儿; (2)过期产、巨大儿; (3)多胎; (4)新生儿窒息; (5)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 (6)新生儿核黄疸、黄疸迁延; (7)胎盘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老化等;
8
(8)脐带异常:脱垂、绕颈等;
6.混合型 (mixed types):同一患儿表现有两种或两
种以上类型的症状。
4
(二)按瘫痪部位分型
1.单肢瘫(monoplegia):单个肢体受累; 2.双瘫(diplegia):四肢受累,上、下肢症状相比,
上肢轻, 下肢重; 3.三肢瘫(triplegia):三个肢体受累; 4.偏瘫(hemiplegia):半侧肢体受累; 5.四肢瘫(tetraplegia):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
14
俯卧位上可用两手和上肢负荷体重,因此可以获得 四点支持位的发育。患儿在俯卧位上可应用两上肢向后 方推自己的身体的方式转换为坐位,其时,两下肢常出 现硬直性伸展与内收。
15
(2)坐位阶段
由于此型患儿头部、颈部和躯干障碍相对较下肢轻, 所以此型患儿大都能发育至坐位水平。但是坐位姿势异常, 坐位的基底支持面积小,因为髋关节屈曲不充分,出现代 偿的脊柱前屈而呈现园背。当患儿仰头向上方看时,会出 现突然的髋关节伸展致使身体向后方倾倒。在伸腿坐位上, 由于髋关节内收肌群的屈曲和痉挛,同时腹部的肌肉和膕 绳肌的痉挛,致使骨盆后倾,坐位的支点不是在坐骨结节 上,而是在骶髂关节处。为了维持坐位的稳定,需要将躯 干向前方倾斜,使脊柱过度的后弯,这也是形成圆背的原 因之一,躯干在坐位上不能竖直。由于这类患儿的髋关节 明显内收、内旋,患儿喜欢取 “W”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