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压强液体的压强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及经典题型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压强习题分类解析习题(含详细答案)

压强习题分类解析习题(含详细答案)

1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和压力的,当受力面积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的定义式:物体所受的大小与之比叫做压强。

定义式为,其中表示压强,表示压力,表示受力面积。

3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简称,符号常用单位还有4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压强为100Pa,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5压力:物体间相互挤压产生压力,施力物体是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是被压的物体,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压力的大小与挤压程度有关,作用点在挤压物体间的接触面上,属于弹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重力的方向总是,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其值为G=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可以在,也可以不在。

重力属于引力。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1小明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由实验乙和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由实验乙和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2小华利用带图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下图,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泥土中的深度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B 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C 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D 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下图为小李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实验的过程图示:A 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B 小李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想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比较得出结论。

C 通过实验小李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小李的结论(是否正确)D 在生活中,压路用的碾子很重是利用了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液体压强知识点和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

液体压强知识点和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
9.如图所示,A、B 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 7 cm、5 cm 深的水,A、B 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 阀门 K 打开,最后 A、B 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A.3:7
B.2:3
C.5:7
D.1:1
习题 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茶壶
5.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 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 pA 和 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 FA 和 FB,则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6.小明放学回家,看见水平茶几的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茶壶,如图所示。于是他利用家中的皮尺测 得水深 15 cm,粗略测出茶壶的底面积为 4×10-3 m2(厚度不计),茶壶的重为 20 N,茶壶中水的质量 为 0.8 kg;并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帮他解答这些问题。(ρ水=1.0×103kg/m3 g=10 N/kg)
kg/m3,h 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 m,g 一般取 9.8 N/kg。 (2)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
底面积、容器的形状均无关。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般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柱形容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放到水
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F=G)。 三、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连通器
液体压强
一、液体压强 1.产生: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注意: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特点: (1)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压强有关知识点总结

压强有关知识点总结

压强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压强的基本概念1.1 压强的定义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施加的力的大小,它描述了一个物体或介质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影响。

其数学定义如下:\[P = \frac{F}{A}\]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F表示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单位为牛顿(N);A表示单位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1.2 压强的特点压强是一个标量,它没有方向性,只有大小,由单位面积上的力决定。

压强是施加在物体或介质表面的,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静态压强,即物体或介质表面上静止不动的力对单位面积的影响。

1.3 压强与压力的关系压强和压力是密切相关的物理量,它们常常被混淆和误用。

在物理学中,压力是一个广义的物理量,它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对物体表面施加的力;而压强指的是液体或气体对单位面积施加的力的大小,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压力。

通常情况下,我们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表面的力为压强,而不称为压力。

二、压强的计算方法2.1 计算静态压强在静态情况下,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rac{F}{A}\]其中,F表示垂直施加在物体或介质表面上的力,A表示力作用的单位面积。

要计算静态压强,只需要知道作用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即可。

2.2 计算流体(液体或气体)的压强对于流体,其压强可以通过流体的密度和高度来计算。

在地球表面的情况下,一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流体的压强:\[P = \rho gh\]其中,P表示流体的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ρ表示流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3);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平方(m/s^2);h表示流体的高度,单位为米(m)。

2.3 计算气体的压强对于气体,压强可以通过气体的温度、容积和物质的摩尔数来计算。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气体的压强可以表示为:\[P = \frac{nRT}{V}\]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绝对温度;V表示气体的容积。

第九章 压强 知识点总结及章节测试(含答案)

第九章 压强 知识点总结及章节测试(含答案)

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及章节测试(含答案)第九章压强考点一:压力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它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压力会使物体发生形变。

考点二:压强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它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用字母P表示,公式为P=F/S。

它的单位是帕斯卡,即1Pa=1N·m。

要增大压强,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S 或增大压力F来实现;要减小压强,则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S或减小压力F来实现。

考点三:液体压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因此会产生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液gh,其中ρ液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深度。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越大,压强越大。

连通器是一种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如果只装一种液体,那么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液面总是相平的。

考点四:大气压强气体具有流动性,受重力作用,因此也会产生压强。

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同一位置大气压随天气变化而不断变化。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同种液体的沸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标准大气压值为P=1.013×10Pa,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的测量可以通过托里拆利实验或气压计来实现。

考点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是指能够流动的物体,例如空气。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当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的路程大于下方气流的路程,因此上方气流流速较大,压强较小;下方气流流速较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

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D。

压力的大小决定了压强大小2.静止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A。

物理压强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压强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压强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压强1.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a F ,压强为a P ,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b F ,压强为b P ,则A .a b F F =,a b P P <B .>a b F F ,a b P P =C .a b F F =,a b P P =D .a b F F <,a b P P <【答案】A【解析】【详解】放在水平面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不管怎样放置,饮料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和液体的重力之和,即F a =F b =G 总;由于瓶盖的面积小于瓶底的面积,由p F s=知道,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即p a <p b .2.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2019年10月在武汉举行,其中羽毛球、乒乓球、男子体操、网球等4个项目首次进入世界军人运动会。

关于这四项运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B .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 .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D .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答案】C【解析】【详解】A 、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 正确;B 、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 正确;C 、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 错误。

D 、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有弹力产生,故D 正确。

3.以下关于压强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B .“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C .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强D .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答案】A【解析】【详解】A .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气球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而造成的,故A 错误;B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大,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故B 正确;C .根据p =F /S 知道,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压强增大,菜刀刀口做的很薄,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故C 正确;D .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故D 正确.4.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 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乙液体中。

9.2课时 液体的压强 考点详解-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人教版)

9.2课时 液体的压强 考点详解-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人教版)

9.2课时液体的压强考点详解考点一液体压强的特点【考点剖析】1.①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在底部和侧面都封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加入水,则橡皮膜会凸出来。

结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压强计:①构造:U型管、橡皮管、探头。

①原理:放在液体中的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的作用会发生形变,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会发生高度差,高度差反映了橡皮膜所受的压强大小。

③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将液体内部某一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反映为液面差的大小)④注意事项:a.实验开始前要保持U形管两端液面相平;b.实验前还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转换法:将橡皮膜所受的压强大小反应为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例题赏析】1.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中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B.左右两侧分别抽取同体积的水和液体,橡皮膜有可能保持不变形C.左侧水的质量有可能等于右侧液体的质量D.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橡皮膜将向右凸出【答案】BC【解析】A.题干中自变量是液体密度,控制变量是液体压强,因变量是液体深度,A错误;B.水对橡皮膜的压强p水=ρ水gh水=ρ水g V S 水水其中V水为橡皮膜上方水的体积;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p液=ρ液gh液=ρ液g V S 液液其中V液为橡皮膜上方液体的体积;去掉相同体积的水和液体后,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变为p水'=ρ水g V V S-水水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变为p液'=ρ液g V V S-液液当V水=V液时,即=S Sρρ水水液液橡皮膜保持不变形。

B正确;C.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由于h水<h液所以ρ水>ρ液隔板左右两侧液体体积无法比较,当V水<V液时,根据m=ρV,则可能存在m水=m液C正确;D.两侧液体对橡皮膜变化的压强为Δp=ρgΔh=ρgVS=ρgmρS=mgS所以水对橡皮膜变化的压强为Δp水=mgS水液体对橡皮膜变化的压强为Δp液=mgS液由于S水>S液所以Δp水<Δp液橡皮膜会向左凸出。

液体压强绝密经典题型 附完整答案解析

液体压强绝密经典题型 附完整答案解析
水对甲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水=ρ水gh=ρ水g(\frac{{V}_{乙}}{{S}_{甲}})
木块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木= = =\frac{{ρ}_{乙}{V}_{乙}g}{{S}_{木}},
因为△p水=△p木所以ρ水g(\frac{{V}_{乙}}{{S}_{甲}})= ,
即1.0×103kg/m3× = ,
(2)物体A的密度是0.75×103kg/m3;
(3)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有1.5×103Pa;
(4)在A上放一个5N重的物体可以使A刚好全部浸入水中.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件、液体压强公式、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要求灵活运用各个公式.
①甲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②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③将圆柱体乙浸没在甲容器的水中后(无水溢出),若水对甲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木块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圆柱体乙的密度ρ乙.
2.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壶的底面积S=40cm2=40×10﹣4m2,
∴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1=p水S=1200Pa×40×10﹣4m2=4.8N,
(2)茶壶的重力G壶=m壶g=0.4kg×10N/kg=4N,
水的重力G水=m水g=0.6kg×10N/kg=6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2=G水+G壶=6N+4N=10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 =2.5×103Pa.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1)知道物块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正方体物块的体积;

固体、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梳理和典型练习

固体、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梳理和典型练习

固体、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梳理和典型练习知识梳理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⑴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作用点在被压的物体表面上,方向与被压表面垂直,指向被压物体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压力不是重力;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且物体竖直方向不受其他力时,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F =G 。

⑶ 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 A 、B 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 B 、C 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⑶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4)1Pa 物理意义:物体在1米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5)应用:①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②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以下例子在选择题中常考①骆驼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在沙漠中行走自由②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加压强,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二.液体的压强(1) 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甲>S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A.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C.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A.9:4 B.3:2 C.3:1 D.9:23.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B.C.D.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5.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乙,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无法确定6.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A.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B.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C.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7.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C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A.水从a端流出B.水从b端流出。

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甲和F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 F甲=F乙2.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1.26×105 Pa B.1.10×105 PaC.1.01×105 Pa D.0.96×105 Pa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A.p甲< p 乙F甲< F乙B.p甲< p乙F甲> F乙C.p甲> p乙F甲> F乙D.p甲> p乙F甲= F乙4.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ρ乙,m 甲>m 乙B .ρ甲=ρ乙,m 甲=m 乙C .ρ甲=ρ乙,m 甲<m 乙D .ρ甲>ρ乙,m 甲<m 乙 5.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压强知识点总结9.1、压强:㈠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受力物体。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㈡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 h。

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5、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6、减小压强的方法: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9.2、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注意: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得到压力F=PS 。

液体压强知识点总结

液体压强知识点总结

液体压强知识点总结压强是指单位面积受到的力的大小,是一个描述物体受压情况的物理量。

在液体中,压强是指液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液体压强是液体的一种性质,它对于许多领域,如物理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了解液体压强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液体的行为,还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1. 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液体的密度决定了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对于液体的各种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液体的密度可以通过密度计等仪器来测量,通常是以千克/立方米作为单位。

2. 压力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而压力是指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除以表面积。

液体的压力是由液体的重力和液体底部受到的托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液体在受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压力,而压力会作用在液体上。

3. 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通常用符号P表示。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以及液体的深度有关。

液体的压强可以用液体的高度来表示,通常是以帕斯卡(Pa)作为单位。

4. 压强的计算液体的压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这个公式说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以及液体的高度有关。

5. 压强的性质液体的压强具有以下特点:(1)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即液体的压强随着液体的深度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液体在受到重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压力,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高度有关。

(2)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即液体的压强随着液体的密度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的重力和液体底部受到的托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液体的压强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即液体的压强随着重力加速度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的重力和液体底部受到的托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液体的压强与重力加速度有关。

物理中考液体压强(基础) 知识讲解

物理中考液体压强(基础) 知识讲解

液体压强(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液体压强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诠释: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1、公式推导:如图所示,设想在密度为的液体中,液面下深度为处有一水平放置的面积为S的小平面,在这个平面上就有一个假想的液柱。

液柱的体积:液柱的质量:液柱受到的重力:小平面受到的压力:小平面受到的压强: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因此用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压强的计算。

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常数,,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要点诠释: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

当深度一定时,P与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来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完整版)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知识点典型例题讲解,推荐文档

(完整版)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知识点典型例题讲解,推荐文档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8.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普通的抽水机工作时,其抽水高度约 10 米左右.这是由于 1 标准 大气压大约能支持 10.3 米高的水柱.
1
二、典型例题 例 1.如下图所示,有五块完全相同的砖以三种形式摆放在水平地面上。(a)是两块迭放;(b)是单块砖平 放;(c)是两块砖并排平放。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a、Pb、和 Pc,则( )
D. F1>F2 , p1=p2
例 5.如图所示,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 筒的下端盖上一块薄塑料片 A、竖直插入水中,塑料片离容器底部 10 厘米, 容器内水深 30 厘米,缓慢地往玻璃筒里注入煤油,筒里煤油深_______厘米时,塑料片将会下落.(g 取 10 牛/千克)
例 6.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满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 100
牛.
8.如图 3 所示,大气压强为 76 厘米汞柱,把托里拆利管向下压
M
我入水去银槽人中,使也管中就水银有柱高 人50 厘!米,则为管顶U内R壁扼M 处受腕到水入银的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50厘米
压强为________厘米汞柱,方向为__________.
3
图3
9.高山上煮鸡蛋不易煮熟,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中的沸点________的缘故.
6.一圆台形密闭容器如图 2 所示放置,容器内装有部分液体,
若将容器倒置,则液体对容器下表面的压强将________,对容器下
表面的压力将_________.
图2
7.将 250 克的水倒入底面积为 10 厘米 2 的容器中,水深为 10 厘米,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__帕,压力为_________

压强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压强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压强考点及知识点考点一:固体得压力与压强①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得力叫压力。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得因素有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3、压强:⑴定义: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就是物理量压强公式其中各量得单位分别就是:。

组燭挝覯恽鈷缦。

⑷压强单位Pa得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得压力约。

铁路钢轨铺枕木就是用得方法减小压强菜刀刀口很薄就是用方法增大压强、考点二:液体得压强1、液体得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得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工具:用途:。

(3)液体压强得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与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得压强都相等;⑵液体得压强随深度得增加而增大;⑶不同液体得压强与液体得密度有关。

(4)液体压强公式公式中物理量得单位为:p:Pa;g:N/kg;h:m从公式中瞧出:液体得压强只与液体得密度与液体得深度有关,而与液体得质量、体积、重力、容器得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得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2、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得容器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得液面保持相平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就是根据连通器得原理来工作得。

考点三:大气压强(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得物体得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就是有区别得,如高压锅内得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证明大气压得存在得著名得实验就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得实验测定:(4)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得大小。

(5) 1标准大气压= mmHg= cmHg= Pa1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____mm高得汞柱,可以支持水柱高度约 m4、大气压得特点:(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得大气压强都相等。

液体压强教案(知识点、题型及练习)含答案

液体压强教案(知识点、题型及练习)含答案

液体压强教案(含题型、练习及答案)知识回顾: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重力的作用且液体有流动性产生的。

但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重力大小无关,即一定重力大小的液体可以产生不同的压力、压强。

2.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其中P—压强(帕)ρ—液体密度(千克/米3)g—常量(9.8牛/千克)h——液体的深度(米),是从液体的自由表面到所研究的液体内部某点(或面)的高度,即从上向下量的距离4.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①、__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__②、__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__③、___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___5.测量工具:压强计6.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7.传递:帕斯卡原理8.定义式p=F/S与p=ρ液gh的区别与联系。

(1)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是根据流体的特点,利用定义式p=F/S推导出来的,只适用于液体,而p=F/S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2)在公式p=F/S中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在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中决定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深度。

(3)对于规则的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用公式p=F/S与p=ρ液gh计算结果一致;对于其他不规则的容器,计算液体压强一定要用p=ρ液gh,否则会出现错误。

六、课堂练习【对高度h的理解】【例1】如图1—4—8,指出各图中A、B、C、D四个点的深度.(a)(b)(c)图1—4—8分析:只有正确找出液体中某点的深度,才能正确地计出压强.【例2】如图1—4—21所示,为一个梯形容器的纵截面,两侧壁高度分别为a和b,从开口c处向容器内注满密度为ρ的液体,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为().A .2)(b a g +ρ B .2)(b a g -ρC .ρgbD .ρga图1—4—21液体放入容器时的压强 分清研究对象【例1】如图所示为一粗细均匀的圆桶,横截面积为0.2m 2,桶自身重为100N ,容器内壁的A 点距液面20cm ,A 点所受液体的压强为1800pa ,圆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求: ①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含答案)精选全文

液体压强-典型例题(含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例1小华制成如图5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

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是由于()A、瓶的支持力的作用B、瓶的重力作用C、水的浮力作用支持力D、大气压的作用【解题思路】瓶内高于水面的水与瓶的支持力和重力作用无关,可排除A、B。

瓶内装满水瓶子倒放在盆景中后,是大气压的作用,与浮力无关。

【点评】只所以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是由于瓶外大气压比瓶内上面的空气气压大。

此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原理;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结合能力。

难度较小。

例2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5所示,进表明液体压强()A.与深度有关 B.与密度有关C.与液柱粗细有关 D.与容器形状有关图5【解题思路】由图示可知,小孔距水面越远,孔中喷出的水流越远,这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理解水从孔中喷出的越远,液体压强越大,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中等。

例3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A和B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p水>p酒精),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如图2所示,则此时甲和乙长方体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甲、P乙,以及A和B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A、F B的关系是A. P甲<P乙F A<F B。

B. P甲=P乙 FA>FB。

C. P甲=P乙FA<FB。

D. P甲= P乙F A = FB。

例4如图1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图1A.一样大B.乙的最小C.丙的最小D.甲的最小例5右图为小明发明的给鸡喂水自动装置,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B.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C.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D.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例6内都装有水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面积足够大的水平桌面中间位置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