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到近古声调系统的发展研究
【中国历史】关于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简史的资料
【中国历史】关于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简史的资料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简史概论:中国音韵演变主要有四个阶段:上古音(狭意上来讲,仅限于秦汉时的中原古音,以其为雅言。
)中古音(唐以前的中原语音)注:由于汉至唐的几百年来,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人大量融合,中原音韵发生一定变化,并向南迁西。
近古音(主要形成于宋元阶段)注:原有的洛阳正音与北方的燕京语音发生大融合(历史原因),基本奠定了今日的语音发音。
现代音(民国至今)以上是中国古代雅言(也就是官方语言)的演变过程,方言接下来会详细论述。
下面的资料是经某一位姐姐整理过的,都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一:写在前面的话汉语古音韵以及其发展历史一直是一个比较生僻的研究方向,不太为一般的历史爱好者所知。
本人不敢称精通古汉语音韵学知识,实际上连粗通都不算。
充其量,不过是比一般的历史爱好者更多的涉猎这一方面而已。
写作此文,希望能够以通俗的语言将汉语古音韵学的基础知识,历代汉语的音调,声韵母和历史演变介绍给大家。
更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得到真正的“大家”和“高人”的指导。
二:今古音存在着巨大差异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古汉语语音也不例外。
从古到今,古汉语语音一直都在不停的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
但是,这一点往往被相当多的人忽略。
我曾在某网络帖子上看到有人大言不惭的宣称:“汉语是最优秀的语言,因为其稳定性高,传承性好,现在的小学生还能琅琅上口的朗诵楚辞”。
此论断简直慌天下之大谬!首先不说语言文字都是文化的直接载体,文化本身便不存在优劣,那么其载体也没有优劣之分了。
其次,此论断混淆了语音和文字的关系,汉语是通过像形,表“义”的文字,而不是西方文明体系的拼音文字,方块文字的读音变化是很难从书面文字上发觉的,于是便往往被人忽略。
从汉语的上古时代到现代,经历三四千年,汉字读音会因内外因素不断的变化,比如原本只是细微差异的读音变成有明显的差异;民族融合带来的外来语言与本地语言融合,或者某地区长期隔绝导致与其他地区的语音差异等。
试论上古到现代汉语声母系统演变大势1
试论上古到现代汉语声母系统演变大势摘要:汉语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代以及现代。
汉语声母系统也经历了从先秦时期的上古语音,到《广韵》三十六字母,宋时期三十六字母,《中原音韵》等阶段,最终形成了现代汉语声母系统中的22个声母。
本文主要从汉语语音史的角度论述汉语声母系统的演变。
关键词:汉语声母系统演变一、上古声母系统的发展在汉语语音史中将先秦时代的语音称为上古音。
我们研究上古韵部和声调主要根据先秦的韵文,如《诗经》、《楚辞》,然而上古声母研究的资料不如韵部和声调方面来的丰富。
因为在声母问题上,上古韵文不能再作为根据。
对上古声母的研究一般根据谐声偏旁、声训、读若、异文、异切。
大体上,凡“同声者必同部”,此原则由清代小学家段玉裁所提出。
然而虽“同声必同部”,但不一定是同一个声母,而且这是从韵部说的。
并且这只是一个原则,允许有例外存在。
目前对上古声母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古无轻唇音”说、“古无舌上音”说“娘日归泥”说“喻三归匣”说“喻四归定”说等。
古无轻唇音,由钱大昕先生提出,钱先生指出“凡今人所谓轻唇者,汉魏以前,皆读重唇。
……轻唇之名大约出于齐梁以后”。
如,古音“微”如“眉”。
《仪礼·少牢礼》:“眉寿万年”注:“古文‘眉’为‘微’。
”孔子写作春秋时写作“筑郿”(《春秋·庄公二十八年》)在《公羊传》中“郿”作“微”。
古无舌上音,也是钱大昕先生提出,是指上古没有“端透定泥”只有“知彻澄娘”。
这一说法在《经典释文》中的反切中,已大量事实证明,直到隋代,知系还没有从端系中分化出来。
娘日归泥说,最早由章太炎先生提出。
即在中古的娘母和日母字在上古都读作泥母字。
从谐声偏旁的角度来看。
如“尼”属三十六字母的娘纽,但从“尼”得声的“泥”却在泥纽,可知上古娘纽读如泥纽。
对古无娘母没什么异议,然而,古无日母还存有争议。
第四章 从中古到近代汉语语音
(开三)[ǐaŋ]→[aŋ]:莊组字。莊(莊母陽开) 陽<
(合三)[ǐwaŋ]→[aŋ]:唇音字。方(帮母陽合) ② [uaŋ]来自陽唐牙喉音合口。 陽(合三)[ǐwaŋ]→ [uaŋ]:筐(溪母陽合) 狂(群母陽合) 王(云母陽合) 枉(影母陽合)
唐(合一)[uɑŋ] →[uaŋ]:光(见母唐合) 广(见母唐合) 旷(溪母唐合) 荒(晓母唐合) 黄(匣母唐合)
三、影喻疑合流和零声母范围的扩大 中古零声母只有一个“影”,到《中原音韵》,中古喻 母 (云、以)字和大部分疑母字与影母字合流不分,都变为 零声母字。 喻疑变成零声母的规律是: 1、平声变为零声母后都归阳平。 2、上声、去声变为零声母后声调不变。 3、入声变为零声母后,都变成去声。
疑母有例外,具体情形是:大部分变为零声母;小部分保 留原来读音;少数字变为泥母。 到一百多年后的15世纪《韵略易通》中的《早梅诗》,疑 母完全消失。
② [iuɛn]主要来自仙、元、先合口字。
仙(合三) [ǐwɛn]→ [iuɛn]:转(知母仙合) 篆(澄母仙合)
元(合三)[ǐwąn]→ [iuɛn]:券(溪母元合) 先(合四)[iwen]→ [iuɛn]:鹃(见母先合)
5、侵尋[əm] [iəm] ① [əm]来自《广韵》侵莊组声母。
侵(开三)[ǐěm]→ [əm]:簪(莊母侵韵) 森(生母侵韵) ② [iəm]来自《广韵》侵韵除莊组声母字外。 您(泥母侵韵)林(来母侵韵)砧(知母侵韵) 针(章母侵韵)枕(章母侵韵)沈(澄母侵韵) 深(书母侵韵)
8、江陽[aŋ] [uaŋ] [iaŋ] ① [aŋ] 来自《广韵》唐江以及陽开口莊组声母字、 合口唇音字。 唐(开一)[αŋ]→ [aŋ]:帮(帮母唐韵) 滂(滂母唐韵) 傍(竝母唐韵) 忙(明母唐韵) 当(端母唐韵)
论普通话声调的演变与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档
论普通话声调的演变与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言汉语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在世界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汉语最早出现的时期是上古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的发现使得殷商时期成为汉字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时期。
汉语的语音从上古到中古,从近代到现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声调也不例外。
知道中古声调到普通话的四声的演变,掌握声调演变的规律,对于说好普通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的有自己的方言。
了解声调的发展规律,对于各民族的人们学习普通话学习汉语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一、普通话声调的演变要想了解声调的演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声调。
声调就是指音节内部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音节读音的高低、升降、曲折、长短的具体变化值就是调值。
调值的确定我们通常采用国际语言大师赵元任发明的“五度标记法”。
把声调的高低调值分为五度,分别用1、2、3、4、5来表示,其中1表示音高最低,2表示次低,3表示中,4表示次高,5表示最高。
普、55通话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调值分别是35、214和51。
中古是由魏晋初期开始,止于明朝中叶。
中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四声”。
(由于史料和文献的不足,关于上古汉语的声调的内容无从考证,因此这里不予探讨)隋代陆法言所著的《切韵》(该书原书已经失传,但语音部分幸运的因《广韵》等增订本而保留下来)全书中,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韵又按声归入到平、上、去、入四部分,这是最早的确定声调的文字记载,也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的最重要的依据。
普通话的声调也有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也叫“四声”,现代汉语的声调是对古代汉语声调的继承和发展。
想研究中古“声调”到现代“四声”的历史演变关系,首先要掌握四个规律:第一个是“平分阴阳”,第二个是“清阴浊阳”,这两点可以放在一起讨论。
音韵学之中古声调到近现代声调的变化-汉语言文学仙子
音韵学: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1。
上古音:以《诗经》《说文解字》为代表的先秦两汉的语音系统(1)声母:31—32个(喻四(以母)归并还是独立)(2)韵部:30—31部(歌部配月元:歌部独立,分出祭部配月元)(3)声调:上古也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但和中古并不等同2.中古音:隋唐宋时代的汉语语音系统(代表韵书韵图:《广韵》、《韵镜》)(1)声母:37个(《广韵》37;《韵镜》38——喻三(云母)已从匣母中分化出来.此从《广韵》)(2)韵母:《广韵》206韵,292个韵类,不计声调则为92类(平上去入合一),142个韵母中古声调:隋唐宋时代的汉语共同语声调系统四声:平、上、去、入(切韵、广韵、韵镜、七音略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分韵;隋唐诗人用韵实际也是说明情况如此)3.近代音:元明清时代以北方中原话为基础的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
(代表韵书: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明兰茂《韵略易通》)(1)声母:20个明兰茂“早梅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2)韵母:19韵(每个韵分别用两个代表字表示),46个韵母(3)近代声调:元明清时代以北方中原话为基础的汉语共同语声调系统。
4个近代音的声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已明确列出,即阴平、阳平(周氏于平声中分阴、阳二类)、上声、去声,它与今天北京话的四声完全一致,只是具体的归字有所不同而已.关于中古的入声字,周氏将它们分别附在平(阴平、阳平)、上、去三声之后,而未独立为之立类。
这种情况表明中古的入声到元代官话里已经消失,学术界多数人都持这种看法。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入声到元代时仍然存在,陆志韦、杨耐思、李新魁等人即持这种看法.周德清曾在《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说道:“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
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这句话是“入声存在说"的主要依据。
中古音(平上去入)到近现代音(阴阳上去)的声调变化:一、平分阴阳(“清阴浊阳"):调分阴阳中古的平声到现代北京话中变成了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这个变化在元代时已经形成。
汉语韵母系统从中古到现代的变化
汉语韵母系统从中古到现代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韵母系统从中古时期到现代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了汉语语音的演变和发展,也与社会、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中古到现代的角度,探讨汉语韵母系统的变化,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中古汉语的韵母系统中古汉语的韵母系统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古汉语的韵母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个声调,其中平声和上声的韵母较为丰富,而去声和入声的韵母则较为简化。
平声的韵母包括a、o、e、i、u等,上声的韵母包括i、u、ü、o、e等,去声的韵母只有u、ü两个,入声的韵母则只有u一个。
二、现代汉语的韵母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现代汉语的韵母系统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现代汉语的韵母数量比中古汉语更多。
现代汉语的韵母不仅包括了中古汉语的韵母,还增加了一些新的韵母,如ai、ei、ou、ie、üe等。
其次,现代汉语对于声调的使用更加灵活多样。
现代汉语的声调有四个,但在实际使用中,同一个字的发音可能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使得韵母的发音也随之发生变化。
三、韵母变化的原因汉语韵母系统从中古到现代的变化,主要是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语音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人们的语音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了发音习惯的改变,进而影响了韵母的发音。
2.外来语的影响: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汉语中不断引入外来词汇。
为了适应这些外来词汇的发音,汉语中的韵母系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3.方言的影响:汉语是一个多方言的语言系统,不同地区的方言对于韵母的发音也存在差异。
这些方言的影响也促使了韵母系统的变化。
4.语言规范的调整:随着汉语规范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对于韵母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这些规范要求也对韵母系统的变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韵母系统的变化是语言发展的自然结果,也是语言适应社会变化的表现。
通过对汉语韵母系统从中古到现代的变化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语音的演变和发展,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四章----从中古到近代汉语语音
二三四等韵和合口一二四等韵相拼;非敷奉三母只与合口
三等及流摄开口三等“尤”“有”相拼。元明时期,随着
全浊声母的消失,“非敷奉”三母合流并变成了清擦音
[f]。反映这一重要变化的材料是元周德清的《中原音
2021/韵8/14》和明兰茂《韵略易通》中的《早梅诗》。
4
二、知、照组合流和卷舌声母支眵诗日[tʂ][tʂh][ʂ][ʐ] 的产生。
諄(合三)[ǐwěn]→ [iuən]:论(来母諄韵)
諄(章母諄韵)
2021/8/14
15
文(合三) [iuən]→ [iuən]:君(见母文韵) 群(群母文韵) 薰(晓母文韵) 训(晓母文韵)
2、寒山[an] [uan] [ian] ① [an] 来自《广韵》寒韵、删山开口唇音、舌
母不同。床母变为同部位的清音塞擦音(照穿)和擦音 (审)和新产生的卷舌“诗”母,共4母。
2021/8/14
3
禅母,变为审、穿、诗三母。
6、清擦音[f]的产生
[f]的前身是《切韵》时代的帮滂并三母,到了北宋初的三
十六字母时期,逢合口三等韵和流摄开口三等“尤”“有” 二韵
的“帮滂并”变成了“非敷奉”三母。此后,帮旁并只与 开口一
2021/8/14
11
1、真文[ən] [uən] [iən] [iuən] ①[ən]来自《广韵》痕韵及真、臻两韵的莊组字。
痕(开一) [ən]→ [ən]:根(见母痕韵) 墾(溪母痕韵) 痕(匣母痕韵) 恩(影母痕韵)
臻(开三)[ǐen]→ [ən]:臻(莊母臻韵) 真(开三)[ǐěn]→ [ən]:龀(初母真韵)
《切韵》时期的庄、章二组声母在唐末宋初合流为照组声 母,到《中原音韵》时期,照组又与知组(知彻澄娘) 字合流,一部分演变为卷舌声母支眵诗儿(支思韵中的 知照声母);另一部分则沿袭照组声母。
音韵学之中古声调到近现代声调的变化-汉语言文学仙子
音韵学: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1.上古音:以《诗经》《说文解字》为代表的先秦两汉的语音系统(1)声母:31-32个(喻四(以母)归并还是独立)(2)韵部:30-31部(歌部配月元:歌部独立,分出祭部配月元)(3)声调:上古也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但和中古并不等同2.中古音:隋唐宋时代的汉语语音系统(代表韵书韵图:《广韵》、《韵镜》)(1)声母:37个(《广韵》37;《韵镜》38——喻三(云母)已从匣母中分化出来。
此从《广韵》)(2)韵母:《广韵》206韵,292个韵类,不计声调则为92类(平上去入合一),142个韵母中古声调:隋唐宋时代的汉语共同语声调系统四声:平、上、去、入(切韵、广韵、韵镜、七音略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分韵;隋唐诗人用韵实际也是说明情况如此)3.近代音:元明清时代以北方中原话为基础的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
(代表韵书: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明兰茂《韵略易通》)(1)声母:20个明兰茂“早梅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2)韵母:19韵(每个韵分别用两个代表字表示),46个韵母(3)近代声调:元明清时代以北方中原话为基础的汉语共同语声调系统。
4个近代音的声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已明确列出,即阴平、阳平(周氏于平声中分阴、阳二类)、上声、去声,它与今天北京话的四声完全一致,只是具体的归字有所不同而已。
关于中古的入声字,周氏将它们分别附在平(阴平、阳平)、上、去三声之后,而未独立为之立类。
这种情况表明中古的入声到元代官话里已经消失,学术界多数人都持这种看法。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入声到元代时仍然存在,陆志韦、杨耐思、李新魁等人即持这种看法。
周德清曾在《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说道:“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
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
”这句话是“入声存在说”的主要依据。
中古音(平上去入)到近现代音(阴阳上去)的声调变化:一、平分阴阳(“清阴浊阳”):调分阴阳中古的平声到现代北京话中变成了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这个变化在元代时已经形成。
第七讲,汉语语音系统的一些主要演变
第七讲,汉语语音系统的一些主要演变第七讲,汉语语音系统的一些主要演变授课要点:一,上古到中古汉语的一些主要变化二,中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一些主要变化一,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音系的一些主要变化上古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还不十分成熟,许多结构尚有争论,我们只能拿一些大家公认的结论为出发点,拿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语音系统作一些比较,看这期间汉语语音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汉语在声母和韵母系统主要发生了以下一些变化:第一,从重唇音三母中分化轻唇音非、敷、奉、微四母,分化是以韵母为进行条件的:上古重唇音的合口三等字演变成非、敷、奉、微,一、二、四等和开口三等仍然念帮、滂、并、明。
这一音变过程完成的比较晚,《广韵》音系还没有轻唇四母,但不会晚于晚唐五代,因为宋代三十六字母已经有了轻唇音了。
第二,从舌头音端、透、定三个声母中分化出舌上音知、彻、澄三个声母。
分化以韵母为条件进行:韵母为一、二等的字仍然念舌头音,韵母为三四等的字演变成舌上音。
这个音变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完成,《切韵》音系中已经有了舌上音了。
第三,喻三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与原来的喻母合并。
分化的条件是:一、二、四等仍然读匣母,三等字演变成喻母。
第四,上古喻母由舌尖中音演变成喉音,与从匣母中分化出来的喻三合并。
以上几点是声母系统的变化,韵母系统最明显的变化是侵部的分化。
第五,上古侵部合口字在中古汉语中由m尾演变成- 尾,分别归入中古汉语的东、冬、钟韵。
以“凡”“丰”“弓”“吕”“中”“冬”“众”“虫”“充”“宗”“戎”“农”“隆”作声符现代汉语念ong的字都属于这一类。
这种演变属于异化,这类字的上古韵尾为唇音m,同时这些字的韵母有合口介音u,音节中的两个唇音相互作用,韵尾异化为- 。
如“风”,上古音属帮母侵部,中古属于帮母东韵,其演变为*pi w m→pu 。
二,从《广韵》到现代汉语的一些语音演变除了声调以外,从《广韵》到现代汉语音系,汉语的声母系统和韵母系统走的是一条简化的道路。
汉语史讲稿VI(中古到近代、近代到现代)
2.韵母[ua]主要来自《广韵》麻韵合口二等舌齿音和牙喉音
3.韵母[ia]来自《广韵》,麻韵开口二等牙喉以及佳韵中的个别字:
《广韵》佳韵“涯、话、佳、娃、崖”等字从唐代开始转入麻韵,直 到《中原音韵》,这种语音变化的事实方在韵书里得到全面肯定。
《中原音韵》
• 《中原音韵》是为总结元曲押韵规律、指 导元曲创作而编写的一部曲韵韵书。成书 于元泰定元年(1324),著者周德清,字挺斋, 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 • 《中原音韵》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彻底抛弃 了传统正音观念的束缚,如实地记载了当 时上升为新的正音标准的活生生的现实语 言。
关于《中原音韵》所根据的基础方言 具体属于何地,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主 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依据的是当时的 大都(今北京)音;一种认为大都作为首 都只有几十年,当时还没有真正成为全国 的文化中心,所以依据的依然是宋代以来 占主导地位的汴洛音。
《中原音韵》中的齐微韵包括[ei]、[i]、[uei]三个韵母。分别由《广韵》支、 脂、之、微、齐、祭、废、灰、泰九韵变来。
1.韵母[ei]来自《广韵》灰、泰、支、脂、祭五韵的开口重唇音及微、废两 韵的合口轻唇音。 灰(合一)[uɒi] → [ei]: 泰(开一)[ɑi] → [ei]:
支(开三)[ĭe] → [ei]:
脂(开三)[i] → [ei]:
微(合三)[ĭwəi] → [ei]
祭(开三)[ĭZi] → [ei
废(合三)[ĭwɐi] → [ei]
2.韵母[i],来自《广韵》支、脂、之、微、齐、祭、废 七韵的开口字
3.韵母[uei],来自《广韵》灰、泰、支、脂、微、 祭、废、齐八韵的合源自字三、鱼模[u]、[iu]
阴平——帮当庄希香央非堆偷之斯 阳平——朋堂藏奇红王肥颓头白夺 上声——捧董总好享养尾馁斗法帖 去声——谤冻葬笑向映未内透觅力
浅谈上古声调研究
浅谈上古声调研究浅谈上古声调研究自南朝周颙、沈约等人提出四声说,汉语的声调就成为历代诗人和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声调在中古时期被发现,之后的韵书也多以四声分卷,中古时期四声的存在、调类和汉字四声的归属已然清楚。
但在声调还没有发现的上古时期,先秦之前,汉语的声调是否存在及其存在的状况又是怎样?对于此一问题,清代及近现代的学者做过不同的论述,各家自成己说,聚讼纷纭。
站在后人之慧的立场,我们对各家学说予以梳理评述,以助益现在对于上古声调的研究。
一、清代及清以前学者的观点(一)古无四声说对上古声调,首先进行研究的是明朝的陈第,他在《毛诗古音考》中提出四声之辨,古人未有,中原音韵,此类实多,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邪。
可见他是主张古无四声的,他之所以提出古无四声,四声是起于后世,是因为他看到《诗经》用韵,多是仄以承平异调相押的现象,而得出的结论。
(二)古有四声说顾炎武在《音学五书音论古入四声一贯》中提到四声之论虽起于江左,然古人之诗已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
其重其疾,则为入为去为上,其轻其迟,则为平由此可见在顾炎武看来古有平上去入四声的。
他的这个观点是在观察了大量古代诗文用韵情况后得出的。
上古诗文一般情况下平多韵平,仄多韵仄,互相压韵的字声调相同。
顾氏在指出古人平多韵平,仄多韵仄的同时,又指出亦有不尽然者他也注意到其中的变例,面对这种情况顾氏提出通为一韵。
所谓的通为一韵是说韵脚属于四声相承的篇章,以该章一个或几个韵脚的声调为基准,其他不同调的字转入这个基准调。
一如顾炎武在《音学五书音论古入四声一贯》所说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这样就出现字在韵中无定调,会走向古无四声的境地,所以他在《诗本音周南葛覃》言告师氏下说古无平上去入,四声通为一音这种语言相对于他的整个声调理论来讲有些极端,没有四声哪里还有所分析的通为一韵呢,或许顾氏对于古代汉字有无固定的声调,本身也不确定。
汉语史讲稿VI(中古到近代近代到现代)
汉语史讲稿VI(中古到近代近代到现代)汉语史从中古到近代语音系统的发展汉语史近代汉语语音系统一、概说近代汉语语音系统是指元明清时代(主要是14世纪)汉语共同语的语音系统。
这个共同语是以北方中原话(大都或洛阳)为基础的。
反映近代音的材料主要是韵书(包括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和明代兰茂的《韵略易通》)以及元曲用韵。
此外,其它韵书如元代无名氏的《蒙古字韵》、卓从之的《中州音韵》、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八思巴的《八思巴字》和明代乐韶凤的《五方元音》、李光地、王兰生的《音韵阐微》等也都是研究近代音的重要材料。
汉语史《中原音韵》《中原音韵》是为总结元曲押韵规律、指导元曲创作而编写的一部曲韵韵书。
成书于元泰定元年(1324),著者周德清,字挺斋,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
《中原音韵》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彻底抛弃了传统正音观念的束缚,如实地记载了当时上升为新的正音标准的活生生的现实语言。
汉语史关于《中原音韵》所根据的基础方言具体属于何地,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
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依据的是当时的大都(今北京)音;一种认为大都作为首都只有几十年,当时还没有真正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所以依据的依然是宋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汴洛音。
《中原音韵》的体例《中原音韵》收字5866(一说5869或5876、5877)。
主要内容分两部分,一是韵谱,一是“正语作词起例”。
反映语音系统的主要是韵谱。
韵谱体例有以下特点:①没按声调分卷,而是先分韵部。
共分19个韵部,各以两个字作为韵目,如“东钟”、“江阳”等;每一韵部中再按声调分四部分:平声阴、平声阳、上声、去声;同一声调的字分出若干同音字组(小韵),其间用小圆圈隔开。
②各阴声韵部里收了古代入声字,分别归入阳平、上声和去声,但没与阴声字混同,还单独排出。
③不用反切注音,一般不注释字义。
④收字以押韵的需要为目的,不入韵的字不收。
汉语史《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中原音韵》的声母是多少,目前也还有争议。
中古语音系统和近代音
• 《广韵》之后有《集韵》,丁度、贾昌朝 奉敕增修《广韵》,还是二百零六韵,但 反切变动较大,编书时考虑了实际读音的 变化。 • 后来的《五音集韵》分为一百六十韵, 《韵会》分为一百零七韵。这些数字主要 是合并了《广韵》的韵部,在语音系统和 编书体例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二、中古声母与《广韵》的声母系统 • 1、 《广韵》的声母系统: • 陈澧求出四十一个声类,后代学者各不相 同。唐作藩认为《广韵》有三十五个声母。
• 《广韵》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广” 为增广之义,它比《切韵》多收了一万多 字,收字26194个。 • 其体例是继承《切韵》而来,以四声为纲, 韵目为纬,分为二百零六韵。 • 《广韵》和《切韵》的语音性质:一般认 为《切韵》音系不仅综合了南北许多方言 的特点,还吸收了古音的特点,是一个兼 有古今南北的综合音系。
中古语音系统
一、韵书的产生和《广韵》
• 1、韵书的产生。 • 韵书是我国古代按韵编排的字典,目的是便于人 们作诗、写文章押韵之用。韵书编排时就具有别 四声(平仄)、分韵类(押韵)、用反切注音 (识字)的特点。 • 魏李登的《声类》是记载中最早的韵书,但已不 传。第二部是晋吕静的《韵集》。 • 南北朝时期,韵书出现得更多。但所有这些韵书 都未流传下来。
• 3、 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反切上字是全 浊声母时,被切字读送气与否,根据下字 是平是仄来定;豆,田候切;郡,渠运切; 度,徒故切;杂,才纳切;团,度官切; 秦,匠邻切。平送仄不送。 • 4、 浊上声变去声:反切上字为全浊声母, 反切下字为上声时,切音变为去声;断, 徒管切;厚,胡口切;践,慈演切;渐, 慈染切。这就是浊上变去。
• 近代声母系统:看法不一;十五世纪明代 兰茂《韵略易通》中所载的《早梅诗》, 可以代表近代声母系统。 东 d 风 f 破p 早z 梅 m , 向 h 暖 n 一[o] 枝zh 开 k 。 冰 b 雪 s 无[v] 人 r 见 g , 春 ch 从 c 天 t 上 sh 来 l 。
汉语声调从上古到今天的发展
汉语声调从xx到今天的发展一、xx声调到xx声调上古声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明代陈第认为上古没有声调,而清人基本都认为上古有声调,但对上古声调特色及多少的看法则不尽相同,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的都是用中古的四声去看待上古的四声,以段玉裁为代表的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以王念孙、江有诰为代表的则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至于今人关于上古声调的观点主要可分为两派,一派以王力为代表,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周祖谟为代表,主张平上去入四声在上古既已存在。
通过学者对《诗经》用韵和谐声材料的考察,可以认为上古确实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它和中古声调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上有差别。
A.从《诗经》和《楚辞》的押韵情况看,它们中平上去入四声各自独用的韵段远远超过了相互混压的韵段。
比如有连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调的:《诗经.xx.一章》押:xxxx粮囊光xx行《诗经.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户下鼠户子处《xx.九辨》押:带介慨迈秽败昧《诗经.(bì)xx.九章》押:xx尺(xì)硕奕作若第一例全押中古平声,第二例全押中古上声,第三例全押中古去声,第四例全押中古入声。
上古声调如果不是和中古的相同,似乎不可能出现这类押韵现象。
另外,《诗经》里有些诗每章一韵,而一韵一个声调。
比如《周南·麟之趾》:一章押:趾、子(上声)二章押:定、姓(去声)三章押:角、族(入声)这也清楚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个调类。
B.通过谐声材料考察上古声调主要是运用《说文》的谐声系统,经过统计《说文》些谐声组分类如下:同调相谐者:异调相谐者:平谐平523平上互谐356上谐上205平去互谐359去谐去216平入互谐64入谐入292上去互谐196合计1236上入互谐44去入互谐148合计1167由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平上去入四声同类相谐组超过了总谐声组的50%,而其他异调类互谐者得总和则不足半数,它从谐声角度揭示了上古四声存在的事实。
第七讲,中古到现代的音变
第六讲,中古到现代的音变授课要点:一,声调变化二,声母变化三,韵母变化从《广韵》到现代汉语音系,汉语的声母系统和韵母系统走的是一条简化的道路。
㈠声调变化⑴古今声调对应关系中古现代平阴上阳去上入去主要变化: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⑵平分阴阳:中古汉语平声调在现代汉语以声母清浊为条件分化成阴平、阳平两个声调,清声母平声字演变成阴平,浊声母平声字演变成阳平。
平→阴平(清声母字)↘阳平(浊声母字)变阴平者:高[k u]、天[t h ien]、风[pi u ]、帮[p ]、章[t i a ]、知[ i e] 工[ku ]变阳平者:红[ u ]、农[li wo ]、来[l i]、旁[b ]、泥[niei]、毛[m u]、同[du ]、台[d i]、丛[dzu ]、房[bi wa ]平分阴阳对反切的影响被切字与下字声调不同:一个读阴平,一个读阳平。
①刊[k h n],苦[k h u]寒[ n]切kān≠k +án②刀[t u],都[tu]牢[l u]切dāo≠ d +áo③匆[ts h u ],仓[ts h ]红[ u ]切cōng≠ c +óng④寒[ n],胡[ u]安[ n]切hán≠h +ān⑵浊上变去指中古声母为全浊的上声字的声调在现代汉语演变成去声,上→上(其它声母字)↘去(全浊声母字)如:抱[b u]、厚[ u]、鲍[bau]、上[ i a ]、伴[bu n]、杜[du]浊上变去对反切的影响被切字与下字声调不同:一个读上声,一个读去声。
①厚[ u],胡[ u]口[k h u]切hòu≠h +ǒu②撼[ m],胡[ u]感[k m]切hàn≠h +ǎn③断[du n],徒[du]管[ku n]切duàn≠ d +uǎn④改[k i],古[ku]亥[ i]切ǎi≠ +ài⑶入派四声中古汉语的入声在现代汉语分别演变成阴、阳、上、去四声。
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
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本文是关于汉语声调系统的发展,感谢您的阅读!(一)中古声调和上古声调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这就是所谓的四声。
汉魏以后,由于反切的应用,学者们渐渐意识到汉语的语音构成中有声调这一因素不过把中古汉语声调正确地归为四类,是到了齐、粱的时候才完成的。
当时由于四声初发现,了解的人还很少。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还问什么是四声,就是一个证明。
直到陆法言《切韵》一书出来,把比较重要的汉字的声调全部确定之后,四声的知识才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
中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因为史有明文,而《切韵》一书又为我们提供了完整而确切的资料,所以是十分可靠的。
至于上古汉语有没有声调,如果有的话,有几个声调,由于文献不足,比较难以确定。
自清初以来几百年间学者们有种种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上古声调不太固定;有人认为上古声调的类别比中古的要少,比如有平、上、入而无去,或有平、上、去而无入,等等;有人认为上古声调和中古声调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上有差别。
在这些意见k中,我们觉得最后一种意见根据比较充分,因为它和上古韵文的押韵情况基本相符。
从《诗经》和《楚辞》的押韵情况看,在中古属于某一声调的字老是在一块儿押韵,而不搀杂中古其它声调字。
这在那些用韵较多的长诗章里,犹为明显。
比如有连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调的:《诗经.公刘.一章》押:康疆仓粮囊光张扬行《诗经.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户下鼠户子处《楚辞.九辨》押:带介慨迈秽败昧《诗经.(bì)宫.九章》押:柏度尺(xì)硕奕作若第一例全押中古平声,第二例全押中古上声,第三例全押中古去声,第四例全押中古入声。
上古声调如果不是和中古的相同,似乎不可能出现这类押韵现象。
另外,《诗经》里有些诗每章一韵,而一韵一个声调。
比如《召南.(biào)有梅》:一章押:七吉(入声)二章押:三今(平声)三章押:(jì)谓(去声)这也清楚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个调类。
试论中古声调及其演变
中古的上声字在《 中原音韵》 中分化为上声和去声两大类。 上声的分化也是以清浊为条件的, 其规律是 : 原清音声母 、 次浊 声母 , 上声字仍读上声 , 全浊声母上声字则变读为去声 。 全浊上
阴去甲、 阴去 乙 、 阳去 、 阴入 甲 、 阴人 乙 、 阳入 甲 、 人 乙等 十 一 阳
个声调。 但是 , 不管声调多少 , 或是如何变化 , 都与古代 “ 上 、 平、
去、 ” 人 四个 声 调有 着 密切 的关 系 。古代 “ 、 、 、 ” 平 上 去 人 四个 声 调 由 于受 古声 母 清 ( 清 、 清 ) ( 浊 、 浊 ) 全 次 浊 全 次 的影 响而 发 生 了 分化 。有 的分 , 的 合 。 有 二 、 中古语 音 声调 到近 代 音声 调 的演 变 由 中古 汉语 平 、 、 、 四声 中 , 上 去 人 每一 声 调 内部 包 含 清 、 两 浊
( ) 二 浊上 变去
据当时的实际读音确定的。 “ 四声” 只是归纳了中古时期语音 的调类 , 至于各个声调具 体的调值如何 , 古人没有明确的记载 , 只有一些描述 :平声哀 “ 而安 , 上声厉而举 , 去声清而远 , 入声急而促。” 我们从《 元和韵 谱> 的描写里 , 对中古 四声调值可 以得到一种模糊的认识。 平声 大约是一种长的 中平或低平调 , 所以说 “ 哀而安 ”“ 是平声 ,安”
开始 了, 到了元代形成了近代音的声调系统 。 周德清在《 中原音 韵》 中明确列 出, 即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概括地说 , 近代语音 声调突出的特点就是 : 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 , 入派三声 。
( ) 一 平分 阴 阳
等为文皆用宫商 , 将平上去人四声, 以此制韵 ” 。这是平上去人 四声名称见于记载的较早 的材料。此外 ,梁书・ 《 沈约传》云 :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
第八讲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本讲主要内容:1、韵母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的发展;2、声调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
重点掌握内容:韵尾的发展和声调的演变规律。
本讲主要叙述两个问题,韵母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的发展,声调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
一、韵母的发展汉语从上古发展到中古,韵母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上古汉语三十韵部,按照主要元音和韵尾的不同分为阴(9)、阳(10)、入(11)三类十一组。
到魏晋南北朝42个韵部(见王力《汉语语音史》113页)。
到中古《广韵》九十五韵部(61阴阳 34入声韵部)。
这之间,韵部的分合显得十分复杂。
比如上古的“之”部韵分化出中古的“咍、侯、灰、皆、之、尤、脂”七个韵。
趋势是韵部的划分越来越细密。
从中古到近代,韵母系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广韵》95韵部,206韵,141个韵母,到平水韵106韵,再到《中原音韵》19个韵部,46个韵母。
总的发展趋势是整个韵部系统大大简化。
我们知道,汉语音节中的韵母一般是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构成,而韵头和韵尾最能体现汉语语音的特征。
所以,我们从韵头和韵尾两方面来看韵母的发展。
1、韵尾的发展韵尾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①、-p、-t、-k尾的消失;②、-m尾的消失。
[-p]、[-t]、[-k]是塞音,听起来很紧促,所以带这种韵尾的音节叫“促音尾”音节,也叫“塞音尾”音节,音韵学上称之为“入声韵”;[-m]、[-n]、[-g]是鼻音,用鼻音充当韵尾的音节叫“鼻音尾”音节,音韵学上称“阳声韵”。
戏曲界又把阳声韵中收[-m]尾的音节叫“闭口韵”。
塞音尾和鼻音尾因为都是唯闭音尾,听着不敞亮,所以合称“闭音节”。
用元音充当韵尾的音节叫“元音尾”音节,没有韵尾的音节叫“开音节”。
这两种音节在音韵学上合称“阴声韵”。
[-p]、[-t]、[-k]都是“唯闭音”,即只把双唇、舌尖、舌根急促地一闭就完了,并不让气流冲出来。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没有这类韵尾了。
但在现代粤方言广州话中,普通话里同音的“力、栗、力”三个字分别读作【lap】、【løt】、【lΙk】,还保留着韵尾[-p]、[-t]、[-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古到近古声调系统的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是研究中古到近古声调系统特点发展。
音节有声调是汉藏语系语言的特点,在汉语以及与汉语同系的语言中。
声调在区别词的意义方面的重要性和声母、韵母相等。
达到进一步认识声调系统的特点的目的。
关键词:中古近古声调系统
声调中古语音近代语音现代语音声调是字音的要素之一。
所谓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
汉语从何时起就有了声调的存在,现在还无法断言。
通常认为,上古汉语也应该有声调的区别,但究竟有多少个调类,它们可能的调值如何,至今尚无定论。
而中古时期的汉语语音的声调区别已经得到了共识,并且,当时的音韵学者已开始对这种区别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研究。
中古语音的声调概述汉代以前,人们还不知道有四声,直到齐梁间骈体文盛行,受佛教转读佛经声调的影响,逐渐觉察到自己的语言中也有声调存在,开始以“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字音进行归纳,随后定出“平、上、去、入”,通称为四声。
《切韵》、《广韵》、《韵镜》及《七音略》等都是按照“四声”分韵的。
中古时期声调系统的特点
1、平分阴阳
中古平声分阴阳的原因,一般认为是未分开以前的平声字,在声调上因清浊不同而产生细微区别,清平的调值略高,浊平的调值稍低,后来全浊声母消失时,调值区别仍继续保持,于是就有了清母归阴平、浊母归阳平的声调布局。
《中原音韵》是较早记录这一音变的文献。
其《自序》说:“字别阴阳者,阴阳字平声有之,上去俱无。
上去各止一声,平声独有二声。
有上平声,有下平声:上平声非指一东至二十八山而言,下平声非指一先至二十七咸而言。
前辈为《广韵》平声多为上下卷,非分其音也。
殊不知平声字字具有上平下平之分,但有音无字之别,非一东至山皆上平,一先至咸皆下平声也。
如东红二字之类。
东字下平声属阴,红字上平声属阳,阴者即下平声,阳者即上平声。
”
据此,王力《汉语语音史》说:“元代的声调是汉语声调的大转变,有古代的平上去入变为阴阳上去四声。
平声分为阴阳两类了。
”
《中原音韵》是第一部把平声字分为阴阳两调的韵书。
阴、阳的名称就是周德清创造的。
他的这种做法使我们清楚地知道平分阴、阳在他那个时候的方言里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
2、浊上变去
中古的上声字,但是属于全浊声母的,在现代汉语里都变成了去声。
人们普遍认为,这项演变,至迟在晚唐时期即已开始发生。
所依据的材料,约有四种:一、李蓓《刊误》;二、韩愈《讳辨》;三、日本和尚安然《悉昙藏》;四、敦煌俗文学抄本中别字异文。
一般认为,全浊上声变去在宋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宋邵雍《皇极经世书声音倡和图》、毋召裔《尔雅音图》等,均反映了这一现象,因此,“到了十二世纪的《韵镜子》,就把浊上变去定为规律。
”
浊上变去开始的也很早,到了唐代末年,已经不止一个方言有这种现象。
那时有个李涪在他所作的《刊误》一书里,批评《切韵》把一些去声字错误地归为上声字。
他举了很多是去声而《切韵》归入上声的例子
浊上变去估计到南宋就已遍及全国大多数方言,因为南宋以下,各种反映当时语言情况的材料,都显示了浊上变去的事实。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3、入派三声
到了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把古入声字归入阳平、上声、去声。
汉语音韵学称之为“入派三声”。
“入派三声”的规律性很强,由于声调的变化常常受声母清浊的影响而变化,古入声字的变化也受声母清浊的影响而“入派三声”:清声母字变读上声,例字:笔、法、尺、塔;
全浊声母字变读阳平,例字:白、读、舌、绝;
次浊声母字变读去声,例字:纳、辣、灭、热。
近古时期声调系统的特点
以平声字来看,在汉语方言里,除极少数地区平声不分阴阳外(如银川地区),绝大多数地区古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类:即古清声母平声字今为阴平,古浊声母平声字今为阳平。
如:全清古声母“当”,次清古声母“康”,今读阴平。
全浊古声母“堂”,次浊古声母“郎”,今读阳平。
以上声字来看,在现代汉语中,只有少数地区上声分阴阳(古清声母上声字为阴上,古浊声母上声字为阳上)。
如:全清古声母“古”、“走”,次清古声母“口”、
“丑”,在现代汉语广州话中读作阴上,全浊古声母“近”、“是”,次浊古声母“五”、“女”,在现代汉语温州话中读作阳上。
以去声字来看,古音浊上变去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去声不分阴阳,全浊声母上声字变读为去声。
这种语音现象在北方方言区普遍存在。
如:古声调中为全浊上声的“近”、“是”,在现代汉语中,北京、济南、兰州等地均读作去声。
另一种情况为,去声分阴阳,全浊声母上声字变读为阳去。
这种语音现象在南方的许多方言区普遍存在。
如:古声调中的全浊上声字“近”、“是”,在现代汉语中,苏州、长沙、南昌等地都读作阳去。
以入声字来看,全浊声母入声字变阳平,次浊声母字入声变去声,《中原音韵》与现代普通话基本一致,但是《中原音韵》归到上声的清声母入声字到了现代普通话里,有的读阴平,有的读阳平,有的读上声,有的读去声。
声调在汉语语音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声调的地位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参考文献:《汉语语音史讲话》邵荣芬1979年08月第一版
《汉语音韵学通论》李无未高等出版社.2006.3
《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袁宾2002年0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