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个案工作的派别

合集下载

微观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社会个案工作

微观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社会个案工作

价பைடு நூலகம்观
伙伴关系和赋权 案主对自己的问题最权威 关注案主的优势而不是分析问 题 提供帮助而不是治疗
基本的特征和原则 聚焦案主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行动 综合应用 短期治疗 合作关系 实证去向
过程
(二)任务中心模式
准备或进入
探索问题
问题清单 问题细节 优先问题
确定目标和时 间限制
规划和制定任 务
结案和评估
法;制定计划;总结与评估。
(二)任务中心模式
是社会工作实务中 一种短期干预的方法, 着眼于解决案主的具体 问题。
是和案主一起工作达成 目标和解决当前的问题。
基本内容:
和案主合作解决案主承认和理 解的问题;
建立对案主而言有意义的、能 解决问题的目标;
发展出能够完成任务的渐进措 施以达成目标。
(二)任务中心模式
社会工作方法的选择
2.社会工作方法选择的原则
有效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
一、个案工作涵义
1.什么是个案工作?
以科学知识和专业技巧为基础,通过一对一的 专业关系,帮助服务对象处理其余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而增进服务对象的社会福祉、提升全社会的福 利水平。(P204)
2.个案工作的特点
① 一对一、面对面的助人方法; ② 以个人及家庭为工作对象; ③ 工作人员具有个案工作的专业知识; ④ 目的是协助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改善其生活。
3) 危机的类别:成长危机;情境危机。 4) 危机与压力的异同。
3.危机介入的目标
1) 初级目标:减轻案主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感;帮 助案主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甚至比危机前更 好;协助案主自己了解危机的原因;协助家庭 及社区支持案主。
2) 终极目标:协助案主进一步了解现在危机状态 和曾经经历过的危机之间的联系;案主能够开 始一种全新的思考及处理危机的方式。

个案工作试题(七)

个案工作试题(七)

个案工作试题(七)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即在于()。

A.一对一的直接方式B.一对二的直接方式C.助人自助D.一对一的间接方式2.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是()。

A.替案主直接解决问题B.要协助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改善其生活与增进其幸福C.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D.直接改善案主的人格3.()的实施,包括对各机构少年犯罪的矫治工作、戒毒工作,对犯人的服务和调解工作,出狱犯人的跟踪帮助等。

A.司法机构个案社会工作B.社会福利方面的个案社会工作C.学校教育方面的个案社会工作D.医疗卫生方面的个案社会工作4.下面哪一条不属于美国1980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社会工作(人员)伦理守则?()A.案主利益至上:社工人员的首要责任便是对案主负责B.案主的权利及特权:社工人员应致力于培养案主最高度的自我抉择能力C.保密与隐私:社工人员应尊重案主的隐私权,对于在专业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应该予以保密D.费用:当决定费用时,社工人员不需要考虑案主的承受能力,公事公办5.()要求知识、技术必须建立在效用的基础上,而且这种效用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来证实。

A.人道主义B.实证主义C.科学主义D.实用主义6.1979年,特纳在《社会工作治疗》一书中,列出了()社会工作实施理论。

A.16种B.17种C.18种D.19种7.服务或治疗的方式可以分成()两类。

A.物质治疗与精神治疗B.直接治疗与间接治疗C.心理治疗与生理治疗D.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8.前来机构申请服务的案主中有一类求助的意愿比较强烈,这类案主属于()。

A.根据父母或亲友的要求前来B.自愿前来C.由其他家庭成员强迫而来D.由其他机构转案而来9.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是一个()。

A.基本的问题B.一般的问题C.重要的问题D.次要的问题10.在1920年以前,对社会工作影响最大的两个学科是社会学和()。

社工工作个案工作的派别

社工工作个案工作的派别

社工工作个案工作的派别社会个案工作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提出了不同理论取向的社会个案工作实施模式。

1965年美国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把社会个案工作的派别大致分为四派,即功能学派、心理与社会学派、问题解决学派、行为修正学派。

如下简介:1、功能派个案工作功能派个案工作在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

1920年由弗洛伊德的门徒兰克(OtteRsnk)倡导,后经塔夫脱(Jessie Taft)以及罗宾逊(Viginia Robinson)总其大成。

此派理论强调社会个案工作服务机构作为社会整合的必要部分的功能。

功能派个案工作以兰克的自我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兰克的自我心理学强调人是自己的创造者,个体行为虽然受潜意识、非理性、早期生活经验等因素的重大影响,但主要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

个体是其行为的决定者与主宰者,所以个人能借助专业人员与机构的帮助以发挥潜能,解决面临的问题。

功能派的特点表现在它对社会工作目标以及社会工作机构功能的定位上。

功能派个案工作认为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发展、执行社会服务方案,以满足一些单位由个人努力无法达到的需求,增进个人的成长与福利。

社会工作机构是使个人与社会利益相互结合的地方,也是社会政策实施的处所。

功能派认为,不同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担着各异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正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与各个个体良好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比如,当社会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而面临大量职工下岗与转岗时,社会有必要制订社会政策、设置各种专门的服务机构,以创造机会,提供信息,使下岗职工顺利地重新上岗。

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社会工作机构在沟通信息、提供服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最后,功能派个案工作本着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强调社会工作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进行专业交往过程中借助专业知识与技能,协助案主发现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本质,以发挥其潜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

2、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工作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工作肇始于里士满《社会诊断》一书。

个案工作的类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个案工作的类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个案工作的类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个案工作是一种专注于个体的社会工作实践方法,在社会工作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通过与个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个案管理和提供个别化的服务,以实现个体的自主性、发展和社会参与。

个案工作的实践对象通常是面临各种社会问题或需要特殊关注的个体,例如被虐待儿童、家庭暴力受害者、精神疾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等。

通过深入了解个体的背景、需求和问题,个案工作者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个案工作的目标是改善个体的生活状况,促进其心理和社会福祉的提升。

它以个体为中心,尊重个体的权利和选择,鼓励个体参与决策过程,并与个体共同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个案工作者通过提供信息、建议、辅导和支持等方式,帮助个体增强自我意识和应对能力,提升其在社会中的功能和自理能力。

个案工作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咨询、辅导、案例管理、社区介入等。

不同的个案工作类型根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和服务目标,采用不同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

例如,在儿童保护领域,个案工作可能涉及家庭调查、风险评估和制定行动计划;在心理健康领域,个案工作可能包括心理评估、治疗和康复计划的制定。

总之,个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个体的紧密合作,为他们提供个别化的服务和支持,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并改善其生活状况。

不同类型的个案工作根据不同的问题和需求,采用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以达到最大的效果和影响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会介绍个案工作的不同类型。

本文将包括以下要点:1. 第一个要点:介绍个案工作的定义和背景。

将会探讨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包括其起源和发展历程。

此外,还将分析个案工作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2. 第二个要点:详细讨论个案工作的不同类型。

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个案工作类型,包括儿童个案工作、家庭个案工作、社区个案工作等。

第7讲 个案工作的理论派别

第7讲 个案工作的理论派别

14
社会诊断的标准常受到社会规范对社 会行为常模和角色期望的影响。心理社会 派还主张诊断不应只局限在有问题的部分, 工作员应该同时评估个人的长处和实力, 以便鼓励当事人动员自身的资源和潜能去 解决问题。诊断应当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而不是工作之初的阶段性工作,这样才能 更客观和有效地认识当事人及其情况 。
3
4)基本假设
假设一: 个人的成长受生理的、心理的 及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三个 因素彼此也相互影响。当事人所面 临的困难,是当事人本人同时受内 在的生理、心理因素和外在社会因 素的影响的结果。
4
假设二:
个人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 或情绪需要或冲突,仍藏在个人 的潜意识中。当社会环境压力过 大时,早年的问题会引发偏激的 反应,干扰当前的情绪生活,降 低个人适应能力,而当事人本人 却不知道。
39
7. 对于危险和灾难性的事件,应给予 不断的关注,随时注意它发生的可 能性,即凡事多从坏处着想。 8. 过去的经历对人目前行为的影响是 不可改变的。 9. 人总需要依赖别人,而且要找一个 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依赖。 10.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也为他人 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11.人生中的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正 确的、完美的解决方法,如果无法 找到这个完美的方法,则会很痛苦。
15
(3)治疗目标
• 减少当事人的焦虑和不安 ; • 减少“情境中的人”系统的功能失 调; • 增强当事人的自我适应技巧和“情 境中的人”系统的功能 ; • 增强当事人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 • 改善环境以解决问题。
16
7) 基本技巧
心理社会派个案工作的技巧可以分 为两大类: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前者 指的是当事人和工作员之间的沟通,也 就是工作员直接跟当事人接触并进行研 究、诊断和治疗。后者则可以细分为工 作员和与当事人有关的人或机构的沟通、 当事人之间的沟通(如同为当事人的家 庭成员间的沟通)、工作员会同第三方 与跟当事人有关的人的沟通、当事人会 同第三方同工作员的沟通等。

个案工作的主要理论派别

个案工作的主要理论派别
人的品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Satir认为工作者在治疗中充当以下角色:
解释者:让案主及家庭成员了解在他们中间存在的 沟通问题。
示范者:通过表里如一的沟通形式向案主及其家庭 成员示范开放、诚实、直接的沟通方式。
引导者:引导案主及其家庭成员学习改变、领悟新 经验、达到彼此接纳和建立更好的关系。
工作者最重要的资产不是技巧,而是其“人性”。 他必须不断追求成长。
个案工作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治疗初期专注于家庭 沟通理论的研究,创立 “心智研究学院MRI”, 主持了历史上第一个家 庭治疗训练课程。
1964年,出版《联 合家庭治疗法》,被誉 为家庭治疗的“圣经”。 以后又出版很多家庭治 疗的重要著作。
个案工作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The Satir Model反传统精神 分析的价值取向, 强调以系统取向 来帮助家庭,来 促成家庭成员真 正的成长这种思 想给当时的个案 社会工作带来方 法论上的重大突 破。
个案工作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个案工作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二、理论价值取向
1、对人的基本认识 Satir 的人性观基本是乐观的。 相信人是善良的、人如果能够正 常成长,其善就会发挥出来。人 有足够的内在能力和资源解决困 难,使人能够快乐健康的生活;
个案工作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个案工作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而你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他们 的内心又是否感受到你的爱、接纳、尊重和 肯定呢?而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自己, 你和自己有没有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呢?
你每天在做的是一些应该做的事情,还 是你真正喜欢的事情呢?

个案工作ppt整理

个案工作ppt整理

个案工作ppt整理第一章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1.个案社会工作包含着一连串的工作过程。

它以个人为着手点,通过对个人与所处社会环境作有效的调适,以促进其人格的成长。

——美国社会工作学家玛丽·里士满2.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以人际关系的科学知识与改善人际关系的专业技术为依据,启发与运用个人的潜能和社区的资源,促使案主与其所处环境(全体或部分)之间有较佳的调试关系。

——美国社会工作学者鲍尔斯3.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促使案主运用各种社会服务,以增进其个人和一般(社会)的福利。

——美国社会工作学者斯梅丽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4.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心理和社会治疗方法,它认为个人社会功能的丧失或不良同时受到案主本身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促使个人内在需要更充分的满足和个人社会关系更充分的功能表现。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家霍丽斯心理、社会治疗学派5.个案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工作中一种由个人入手的专门工作或方法,其实施对象为个人或家庭,主要目的在于协助发生问题或遭遇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对于他们的问题加以详细地研究及分析,予以适当地处理,以期解决其问题或困难,促进其个人人格之健全发展与家庭生活的调适,以增进其个人的、家庭的与社会的福利。

——台湾社会工作学者叶楚生6.个案社会工作所注重的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个案”,尤其注重为社会问题所困或无法与社会环境或关系圆满适应的个体或家庭。

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在于人与人或人与环境的适应遭遇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恢复、加强或改造其社会功能。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百科全书》7.本书定义: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和家庭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个人或家庭的良好福利状态。

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主要模式 比较

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主要模式 比较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有效的沟通行动需具备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达到五种功能(探究、组织、意识水平的提升、鼓励、方向引导)。
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技巧
人本治疗模式认为有效的辅导方式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重演、集中焦点、感觉震撼、划清界限、打破平衡、互动方式、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显现似是而非的想法、强调优点。
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家庭治疗模式中运用最广、影响最大) 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其基本概念涉及家庭系统、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和倒三角)、家庭生命周期(形成期、发展期、收缩期、解组期)。
个案工作式
7、家庭治疗模式
内容
危机: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分为两类:成长危机、情境危机。
危机发展分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个案工作主要模式之比较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4、任务中心模式

第七章 个案工作的主要理论派别(下) (3)[58页]

第七章 个案工作的主要理论派别(下) (3)[58页]

危机干预的重点
(1)工作者的态度要温暖、镇定。
(2)与当事人同感,帮助对方处理情 绪。
(3)评估求助者的状态,采取一些措 施以保证他的安全。
(4)帮助当事人重新认识他的处 境,寻求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5)必要时转介。
危机干预的重点
危机干预的重点
02
家庭治疗
概说
我们对家庭治疗采用了与前面
介绍的几种治疗法完全不同的分析
灾害发生时,某些人群,如老人和儿童,更可能受到不利 影响。比如儿童所受的影响可能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 面:
(1)灾害会造成大量儿童伤亡。 (2)儿童因父母伤亡而流离失所,成为孤儿或无人陪伴 的儿童。 (3)儿童因成人健康照顾不周,食物、衣物和生活用品 匮乏而生病和死亡。 (4)意外伤害。 (5)心理与行为的改变。
主要概念
危机的目的
干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 初级目标又称基本目标。危机调适的基本目标是避免发生危难。具体 包括: (1)减轻当事人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如紧张、恐慌、焦虑、忧 虑等。 (2)帮助当事人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甚至比危机前更好。 (3)协助当事人了解危机的原因。 (4)协助家庭及社区支持当事人。
联合家庭治疗法
萨提亚还指出,家庭中的关系常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成员之间的 关系不单是双向的,还是三角形的。家庭中的成员越多,三角关系就越多、 越复杂。
萨提亚十分重视个人和家庭的沟通形态,并且在这方面有非常深入、独 到的分析。她还特别指出了一些有问题的家庭沟通形态,即讨好型、责备型、 超理智型和打岔型。在这些形态中,沟通所涵盖的自我、对方和范畴这三个 重要方面没有全面兼顾到。它们或者是忽略了自我(即自我的需要和自我要 表达的意思),或者是忽略了对方(即对方要表达的需要和意思),或者是 忽略了范畴(即情境对沟通的要求),文不对题,或者三者都有所忽略。

对于个案工作中各流派的总评论

对于个案工作中各流派的总评论

对于个案工作中各流派的总评论个案工作是心理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

在个案工作中,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治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巧。

本文将对个案工作中各流派进行总体评论,希望读者能够对不同流派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简称CBT)是个案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流派。

CBT认为,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直接影响其情绪和心理健康。

CBT通过帮助个体认识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以达到改善情绪和心理健康的目的。

CBT注重问题解决和实践,强调个体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在个案工作中,CBT的实践技巧丰富多样,包括认知重构、行为实验等。

CBT在许多心理问题的治疗中表现出色,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治疗中。

精神分析流派是个案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

精神分析认为,个体的无意识决定了其行为和心理健康。

通过分析个体的梦境、自由联想和童年经历等,精神分析师试图揭示个体潜意识中的冲突和阻抗,并帮助个体解决这些问题。

精神分析流派强调个体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认为治疗师的情感和态度对治疗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精神分析流派的实践技巧包括自由联想、梦境解析等。

精神分析在治疗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效。

人本主义流派是个案工作中的另一重要流派,也是一种以人类视角进行写作的方法。

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人类的积极潜能。

人本主义认为,个体在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中能够发展出积极健康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

人本主义流派注重个体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情感表达。

在个案工作中,人本主义流派的实践技巧包括积极倾听、自我探索等。

人本主义流派在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除了以上提到的流派,还有许多其他的个案工作流派,如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简称SFBT)、情感焦点疗法(Emotion-Focused Therapy,简称EFT)等。

常见得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

常见得几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
④结构化与心理教育。通过让服务对象设计日程得安排与提供反馈得方式,帮助服务对象规划自己得生活安排,提高服务对象得学习能力,最充分地发挥面谈辅导得治疗效果。而心理教育就是指运用服务对象日常生活中得经验呈现治疗得概念与要点。当然,在运用心理教育得治疗技巧时,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如自助得读物、手册与量表等。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人得心理失调得原因与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比较有影响得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on events),就是指服务对象所遇到得当前发生得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得信念(beliefs),就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得认知与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得各种认知、情绪与行为(consequences)。通常认为,服务对象得认知、情绪与行为都就是由引发事件直接导致得,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得认知、情绪与行为得反应受到服务对象得信念得影响。如果服务对象用一些非理性得信念瞧待引发事件,像要求自己所遇到得人都喜欢自己,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与行为上出现困扰。所谓非理性信念就是指那些把特定场境中得经验绝对化、普遍化、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得想法与观点。所谓绝对化就是指服务对象对自己得要求过高,希望自己得生活完美无缺;普遍化就是指服务对象把自己对某件或者某些事情得瞧法概括为所有事物得普遍特性;抽象化就是指服务对象把具体场境中得出得经验抽象为一般得准则。因此,帮助服务对象克服情绪与行为困扰得最有效方法就是协助服务对象质疑非理性信念,使服务对象形成一种理性得生活方式。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理论得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得趋向。这种趋向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两种不同得倾向:一种倾向就是发展出健康、理性得生活方式;另一种倾向则发展出不良得、非理性得生活方式。因此,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人得自由选择就是相对得,它受到环境与周围她人得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个案工作的派别
社会个案工作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提出了不同理论取向的社会个案工作实施模式。

1965年美国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把社会个案工作的派别大致分为四派,即功能学派、心理与社会学派、问题解决学派、行为修正学派。

如下简介:
1 、功能派个案工作
功能派个案工作在 20世纪 30年代起源于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

1920年由弗洛伊德的门徒兰克( Otte Rsnk)倡导,后经塔夫脱( Jessie Taft)以及罗宾逊( Viginia Robinson)总其大成。

此派理论强调社会个案工作服务机构作为社会整合的必要部分的功能。

功能派个案工作以兰克的自我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兰克的自我心理学强调人是自己的创造者,个体行为虽然受潜意识、非理性、早期生活经验等因素的重大影响,但主要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

个体是其行为的决定者与主宰者,所以个人能借助专业人员与机构的帮助以发挥潜能,解决面临的问题。

功能派的特点表现在它对社会工作目标以及社会工作机构功能的定位上。

功能派个案工作认为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发展、执行社会服务方案,以满足一些单位由个人努力无法达到的需求,增进个人的成长与福利。

社会工作机构是使个人与社会利益相互结合的地方,也是社会政策实施的处所。

功能派认为,不同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担着各异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正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与各个个体良好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比如,当社会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而面临大量职工下岗与转岗时,社会有必要制订社会政策、设置各种专门的服务机构,以创造机会,提供信息,使下岗职工顺利地重新上岗。

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社会工作机构在沟通信息、提供服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最后,功能派个案工作本着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强调社会工作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进行专业交往过程中借助专业知识与技能,协助案主发现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本质,以发挥其潜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

2 、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工作
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工作肇始于里士满《社会诊断》一书。

1937年,汉弥尔顿( Gorden Hamilton)在《个案工作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当时,心理与社会学派被称为 "诊断派 ",以与当时的 "功能派 "分庭抗礼。

其后,经过数位学者的倡导和推广,使这一学派成为当代美国影响力的个案工作学派。

心理以社会学派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它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在当时社会科学对人类行为的广泛研究的基础上的,它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认知理论、家庭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角色行为概念、小团体理论、系统理论、沟通理论与危机理论等理论中汲取思想养料。

心理与社会学派把人的行为及其障碍放在社会中考察,它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所以只有结合人与环境的互动,即考察 "人在情景中的状态 ",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

它认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人、环境以及二者的交互影响。

"人 "是指个人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结构与特征,以人格特征、自我意识为主体; "环境 "是指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以及物质环境。

在人与环境交互影响的体系中,任何部分的改变,将引起其他部分的改变,如此不断地交互影响、模塑,最后达到平衡状态。

心理与社会学派为理解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

心理与社会学派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较大,它重视对于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与行为机制的剖析。

它认为,人的行为的失调与障碍并不是一种偶然的行为,往往是内在人格缺陷与自我不完善的外在表现。

所以,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理解人的外在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矫正不良行为。

就事论事式的治疗只能是头痛医脚,治标而不治本,不能真正地解
决问题。

此派理论之所以被名为 "诊断派 ",与其强调在治疗前必须透彻理解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并以此作为治疗的出发点的倾向有很大的关系。

另一方面,心理与社会学派认为人的内在心理机制、人格特征与自我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也必须在环境中才能治愈。

虽然考察的重点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但这种考察不能离开特定的环境。

社会个案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于调整人的人格体系,并配以环境的调整,从而促进人格的成长与适应。

3、问题解决派个案工作
问题解决派个案工作是珀尔曼( Harris Perlman)在本世纪 50年代创立的。

该派从社会与心理学派中派生出来,同时又吸收了功能派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中的自我发展理论。

问题解决派可以说是综合传统个案工作方法的新模式。

问题解决派强调人类生活是一连串问题解决的过程。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不断地面对问题,反复运用问题解决的方法,以获致快乐、报偿、平衡和较好的适应。

在长期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形成一套惯常使用的问题解决模式。

这一问题解决模式往往持久而稳定地表现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个人特有的心理与行为方式。

同时,个人的问题解决模式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格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会不断接受外界的刺激并作出反应,从而修正原有的人格体系。

个人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导源于无法适当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社会个案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协助案主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解除了案主的问题,另一方面,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案主通过与社会工作者的不断接触,可以获得人格支持、心理帮助、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利用外部资源的途径,这一切都使案主面对新的刺激,有助于案主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形成更积极的新的问题解决模式。

问题解决派从心理与社会学派发展而来,其理论基础与该派没有太大差别。

但问题解决派把帮助案主解决现实问题作为个案工作的入手,使社会个案工作目标更加明确且更具操作性。

同时,它把发展人格看成解决问题的自然结果,认为在社会工作者协助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案主提供了一个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参考样本,这种新经验将促使案主改变原有的解决问题模式与人格系统。

4、行为修正派个案工作
行为学派兴起于 19世纪初期,但由于当时心理分析正大行其道,所以行为学派的影响不大,它直接到本世纪 70年代才成为个案工作学派的一个分支。

行为修正学派与前述三个学派迥导:功能学派、心理及社会学派、问题解决学派均以心理分析、自我心理学为基础,重视个人的内在冲突、需要、自我功能与环境间的交互影响;而行为学派则以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个人的行为是在外在环境的刺激和特约下形成和改变的,并强调通过学习过程改变行为。

所以,行为修正派在理论基础与实施原则上均与前述三派大不相同。

社会工作者托马斯( E.J. Thomas) 1970年提出五种行为修正派的类别。

其中基本的类别有三种:反应制约;操作制约;社会学习。

(1)反应制约。

反应制约又称古典制约,由苏联的巴甫洛夫提出,主要强调 "刺激一反应 "公式。

认为行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在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通过让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在同时或很相近地出现,就可建立起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反应制约产生的行为是不随意行为,该行为无法由个人意识随意控制,而是由刺激引发心理改变所产生的。

最常见的是焦虑反应,某些刺激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反应,个人经常受其支配而无法有意识控制该反应。

(2)操作制约。

操作制约又称工具制约,是由斯金纳及其门徒发展起来的,认为行为模式能否建立,以及行为模式的方向均由行为的结果决定。

有些行为结果增加行为再发生的次数;
有些行为结果则削弱行为,所以只要改变行为的结果就可以改变行为。

操作制约产生的行为可由个人意识控制,又称为随意行为。

随意行为以对行为结果的理性预测为基础,其原则是趋利避害。

反应制约行为与操作制约行为的划分,是修正派理论与治疗技巧的主要依据。

(3)社会学习。

社会学理论由班都拉( Bandura)提出,他认为许多行为不需经过上述两种制约,只需经由模塑过程就可使行为改变。

以儿童为例,他们透过观察别人行为、了解行为间的因果关系而学习适当行为。

(3)社会学习。

社会学理论由班都拉( Bandura)提出,他认为许多行为不需经过上述两种制约,只需经由模塑过程就可使行为改变。

以儿童为例,他们透过观察别人行为、了解行为间的因果关系而学习适当行为。

行为学派对人的行为的习得与改变的新的理解,导致了其实施模式的特点:
其一,它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要求以客观的名词来描述行为,且描述的行为必须是可观察、可量化的,反对使用抽象的心理学概念。

它认为必须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才有意义。

所以在行为学派看来,案主的行为是否反常、经过治疗后是否恢复了正常等的鉴别标准只能是可观察的行为。

其二,它撇开对人的内在心理机制的分析诊断,直接从行为着手,作为修正行为的出发点。

它不从整体上理解人的行为,不把行为看成是内在心理机制的表现,所以它不注重对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与过程的深层分析,而只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直接以偏差行为或症状作为治疗的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