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读书报告
遥感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遥感实习报告心得体会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遥感实习机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实习心得体会。
遥感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通过对地球表面目标的辐射和反射信号的感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业规划、城市规划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到了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了遥感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遥感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如ENVI、ArcGIS等。
通过这些软件,我能够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图像增强、分类和分析等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请教老师和同学,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践,我不仅掌握了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还培养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习了遥感图像的分类和解释。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观察和分析,我能够识别不同的地物类型,并且对它们进行分类。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遥感图像的解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地理背景知识,否则容易产生误分类。
因此,我意识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且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加强对遥感原理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习,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项目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不同的责任。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和沟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意见,与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我想说,这次遥感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学习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应用遥感技术,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出贡献。
遥感实训心得报告总结
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遥感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近期我参加了遥感实训课程。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心得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遥感基础知识学习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遥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遥感技术是利用电磁波探测地球表面物体性质的一种手段,具有快速、高效、大范围、全天候等特点。
2.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实训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图像增强、分类、变化检测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如ENVI、ArcGIS等。
3. 遥感应用案例分析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析了多个遥感应用案例,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灾害评估、环境监测等。
通过这些案例,我了解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4. 实地考察与操作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操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使用了无人机、卫星遥感等设备,对周边地区进行了遥感数据采集。
三、实训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习遥感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际操作,使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掌握了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这些技能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3. 拓宽知识面通过实训,我对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使我意识到,遥感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多个项目,这使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5. 增强创新意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挑战,如数据采集、图像处理等。
遥感实验课总结与反思报告
遥感实验课总结与反思报告一、实验概述遥感实验课是为了加深对遥感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所设计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通过此次实验课,我对遥感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也收获了一些收获。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课主要包括遥感数据获取、遥感影像处理和遥感应用三个方面的实验内容。
其中,遥感数据获取实验是通过收集卫星影像数据,探究遥感数据的获取方式;遥感影像处理实验是通过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分类和解译等操作,学习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遥感应用实验是通过选取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应用分析。
三、实验收获1. 对遥感原理和技术的理解通过实验课,我不仅深入了解了遥感的原理和技术,还学习到了很多遥感数据处理的方法。
在数据获取实验中,我了解到不同遥感平台对应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空间分辨率,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数据源;在遥感影像处理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分类和解译,并使用软件进行操作;在遥感应用实验中,我掌握了如何将遥感数据应用于具体问题分析中。
2. 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验课的实践操作,我逐渐掌握了一些遥感数据处理的技巧和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在数据获取实验中,我学会了利用卫星数据下载工具获取遥感数据;在遥感影像处理实验中,我熟悉了遥感图像的处理流程,并能够独立完成影像的预处理和解译工作;在遥感应用实验中,我学会了将遥感数据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3. 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合作,相互交流,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四、实验反思1. 实验准备不充分在实验中,我发现自己的实验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对实验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困惑和困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
遥感读书报告
2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5 1.1 遥感概述 „„„„„„„„„„„„„„„„„„„„„„„„„5 1.2 电磁波 „„„„„„„„„„„„„„„„„„„„„„„„„„5 1.3 物体的发射辐射 „„„„„„„„„„„„„„„„„„„„„„5 1.3.1 黑体辐射 „„„„„„„„„„„„„„„„„„„„„„5 1.3.2 太阳辐射 „„„„„„„„„„„„„„„„„„„„„„6 1.3.3 地物的反射辐射 „„„„„„„„„„„„„„„„„„„6 1.4 扩展知识点 „„„„„„„„„„„„„„„„„„„„„„„„7 1.5 重难点理解 „„„„„„„„„„„„„„„„„„„„„„„„7 第二章 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 „„„„„„„„„„„„„„„„„„„„8 2.1 遥感平台 „„„„„„„„„„„„„„„„„„„„„„„„„8 2.2 卫星轨道及运行特点 „„„„„„„„„„„„„„„„„„„„8 2.2.1 轨道参数 „„„„„„„„„„„„„„„„„„„„„„8 2.2.2 卫星姿态角 „„„„„„„„„„„„„„„„„„„„„8 2.2.3 陆地卫星 „„„„„„„„„„„„„„„„„„„„„„8 2.2.4 小卫星 „„„„„„„„„„„„„„„„„„„„„„„9 2.3 扩展知识点 „„„„„„„„„„„„„„„„„„„„„„„„9 2.4 重难点理解 „„„„„„„„„„„„„„„„„„„„„„„„9 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11 3.1 红外扫描仪„„„„„„„„„„„„„„„„„„„„„„„„11 3.2 全景畸变„„„„„„„„„„„„„„„„„„„„„„„„„11 3.3 遥感图像特征„„„„„„„„„„„„„„„„„„„„„„„11 3.4 扩展知识点„„„„„„„„„„„„„„„„„„„„„„„„11 3.5 重难点理解„„„„„„„„„„„„„„„„„„„„„„„„12 第四章 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 „„„„„„„„„„„„„„„„13 4.1 图像表示形式„„„„„„„„„„„„„„„„„„„„„„„13 4.2 坐标系统„„„„„„„„„„„„„„„„„„„„„„„„„13 4.3 遥感图像存储格式„„„„„„„„„„„„„„„„„„„„„13 4.4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14 4.5 3S 集成技术„„„„„„„„„„„„„„„„„„„„„„„„14 4.6 扩展知识点„„„„„„„„„„„„„„„„„„„„„„„„14 4.7 重难点理解„„„„„„„„„„„„„„„„„„„„„„„„14 4.8 疑问„„„„„„„„„„„„„„„„„„„„„„„„„„„14 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 „„„„„„„„„„„„„„„„„„„„15 5.1 几何变形„„„„„„„„„„„„„„„„„„„„„„„„„15 5.2 几何处理„„„„„„„„„„„„„„„„„„„„„„„„„15 5.3 图像间的自动配准和数字镶嵌„„„„„„„„„„„„„„„„16 5.4 扩展知识点„„„„„„„„„„„„„„„„„„„„„„„„16 5.5 重难点理解„„„„„„„„„„„„„„„„„„„„„„„„17 第六章 遥感图像辐射处理 „„„„„„„„„„„„„„„„„„„„„18 6.1 辐射误差„„„„„„„„„„„„„„„„„„„„„„„„„18
遥感读书报告.
遥感读书报告专业:测绘工程学生姓名:胡惠卿指导教师:戚浩平完成时间:2013年12月30日目录第一部分:各知识点的内涵与联系第二部分:学习的重难点第三部分:公式的推导第四部分:感兴趣的内容第五部分:学习感悟第一部分:各知识点的内涵与联系一、电磁波、电磁波普、电磁辐射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大气对辐射的影响、物体的发射辐射地物反射辐射、地物波普电磁波 电磁波普的概念、分类,电磁波的性质(P15)电磁波普 发射辐射:辐射源、辐射测量电磁辐射 辐射测量:辐射能量W ,辐射通量密度E 、辐照度I 、辐射亮度L黑体辐射 黑体定义:绝对黑体太阳辐射 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公式、斯忒潘玻尔兹曼定律、维 恩位移定大气辐射的影响 太阳常数:I ◎=1.360*10^3W/m^2实际物体的辐射 太阳光谱:是连续的光谱大气的层次:外大气层、电离层、平流层、对流层真正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吸收作用:使某些波段的太阳辐射强度递减,甚至消失形成大气吸收光谱 大气散射:瑞利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比波长小得多 对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特 别明显 波长越长,散射越弱米式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和波长相当 对红外波段特别明显 散射强度和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无选择性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比波长大得多 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大气折射:密度越大,折射率越大;天顶距为90°时,折射值最大大气反射:主要发生在云层顶部大气窗口的定义、大气窗口的主要光谱段: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中红外、远红外、微波波段大气透射的总透射率T :τθ)*(0m e I I T -==影响因素 波长、温度、构成物体的材料、表面状况等发射率:ww '=ε 根据光谱发射率随波长的变化形式,将物体分为两类:选择性辐射体:在各个波长处光谱发射率不同灰体:在各个波长处光谱发射率相同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物反射辐射 同一地物的反射波普特性:具有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地物波普 同地物的发射波普特性:城市道路建筑物、水体、土壤、植物、影响因素: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等地物波普的概念地物光谱的测定原理:用光谱测定仪器测定地物和标准板的反射率变化地物光谱测试的作用:三个方面地物反射波普测量理论:BRDF、BRF地物光谱的测量方法:样品的实验室测量,应用不够广泛野外测量,采用比较法,分为垂直测量和非垂直测量二、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遥感成像根据距地面的高度:地面平台100m以下,可测定地物的波普特性遥感平台遥感平台的种类航空平台100m以上,100km一下,用于资源调查航天平台240km以上的航天飞机和卫星载人的根据重量:非载人的小行星其他卫星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海洋卫星特点:1.轨道分为低轨和高轨特点:1.需要空间进行大面积观测2.短周期重复观测 2.以微波为主3.成像面积大,有利于减少数据处理 3.未来以电磁波与激光声波4.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结合星历表法:1.计算卫星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2.计算卫星在大地地心直角坐标系的坐标3.计算卫星的地理坐标用GPS测定坐标:伪距测量1.测定GPS信号发射时间和接收时间卫星轨道及运行特点解算卫星坐标 2.存在改正数V,列方程3.求V,共五项卫星的各个参数轨道参数姿态角:绕X轴旋转,称为滚动;绕Y轴旋转,称为俯仰;绕Z轴升交点赤经旋转,称为航偏近地点角距卫星速度轨道倾角卫星运行周期卫星轨道的长半轴卫星高度卫星过近地点的时刻同一天相邻轨道间在赤道处的距离每天卫星绕地圈数、重复周期高光谱类卫星用于大气、海洋和陆地探测SAR类卫星适用于大面积的地表成像特点:分辨率高陆地卫星及轨道特征高空间分辨率陆地卫星用处:用于军事侦察Landsat系列卫星小卫星 1.重量轻,体积小2.研制周期短,成本低Landsat系列卫星:美国 3.发射灵活,启用速度快,抗毁性强SPOT系列卫星:法国 4.技术性能高IRS系列卫星:印度中国资源一号卫星遥感传感器的构象方程遥感图像几何处理遥感传感器组成: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分类:摄影类型扫描成像雷达成像非图像类型1.对地物扫描成像仪: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自旋和步进式成像仪、多频段频谱仪扫描成像传感器特点:对地面直接扫描成像2.对相面扫描的成像仪瞬间在相面上形成一条线图像,然后对影像进行扫描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成像CCD推扫式成像仪、电视摄影机红外扫描仪MSS多光谱扫描仪地面分辨率只与航高有关扫描仪的结构、成像过程、地面接收及产品地面分辨率随扫描角发生变化为全景畸变产品种类:粗加工产品(辐射校准、几何校正、热红外扫描仪的色调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分幅注记)、精加工产品(对地面点去除误差)、特殊处理产品TM专题制图仪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准确度 1.增加了PAN波段,分辨率为15m,数据速率增加增加了扫描改正器 2.远红外波段分辨率提高到60m,增加了数据率探测器共100个,分7个波段 3.辐射校正提高了精度对像面扫描的成像仪HRV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成像光谱仪1.多光谱的,分三个普段 1.面阵探测器加推扫式扫描仪2.全色的HRV 2.线阵列探测器加光机扫描仪3.可进行立体观测真实孔径雷达雷达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与天线孔径有关侧视雷达的几何图像特征:Y的比例尺由小变大,出现地物点重影,反立体图像,高差产生的投影位移相反相干雷达图像的表现形式光学图像数字图像可以看做是二维的连续函数是二维离散的光密度函数其值市非负和有限用二维矩阵表示互相转化:采样、量化和编码通过显示终端或打印出来球面坐标遥感图像的坐标系统平面坐标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球面坐标系,以经纬度为存储单位讲椭球面上的地理坐标化为平面直角坐标大地基准面:每个地方有不同的大地基准面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例如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椭球地和大地基准面是一对多的关系遥感数字图像的存储存储介质磁带:顺序存储介质,数据处理比较慢,通常作为数据存储只用磁盘:随机存储介质,硬盘访问速度快,软盘访问速度慢光盘:随机存储介质,优点是具有抗磁性存储格式BSQ格式:按波段记载数据文件,每一个文件记载的是某一波段的图像数据BIL格式:按照波段顺序交叉排列的遥感数据格式GEOTIFF格式:支持多种彩色系统和压缩算法目前支持三种坐标空间:栅格空间,设备空间,模型空间模型空间用来描述相应的地理位置硬件系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软件系统输入设备:磁带机、磁盘机、扫描仪遥感图像处理的软件:析像器、数字化仪,完成遥感数据输ERDAS Imagine Imagine Essentials入计算机的功能,上述统称为数字化Imagine Adventage器平台式数字化器:几何精度高,辐Imagine Professional射分辨率高,速度较低ENVI 1.影像显示处理和分析功能滚动式图像数字化器:采样速度高, 2.多光谱影像处理功能几何精度低,可处理大幅遥感影像 3.集成栅格和矢量处理功能固态阵列数字化器:采样速度快,几 4.集成雷达分析工具何精度高,辐射测试性不好 5.地形分析工具飞点扫描器、摄像管数字化器适用于PCI小幅影像输出设备:磁带机、磁盘机、显示器Ecognition电子计算机:决定了处理速度和效果其他设备三、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辐射处理、判读、自动识别分类、目视解译①遥感图像通用构象方程:地面坐标系和传感器坐标系建立的转换关系②中心投影构象方程:图像坐标和传感器坐标系统的关系,利用共线方程③全景摄影机的构象方程:由一条曝光缝隙沿旁向扫描而成,其几何关系等效于中心投影沿旁向倾斜一个扫描角θ后,以中心线成像的情遥感传感器的构象方程况④推扫式传感器的构象方程:行扫描动态,再进行倾斜扫描,左后做前后式成像⑤扫描式传感器的构象方程:获得的图像是中心投影,每个象元都有自己的投影中心,随着扫面镜的旋转和平台的前进来实现整幅图像的成像⑥侧视雷达图像的构象方程:分为平面扫描和圆锥扫描基于多项式的传感器模型传感器模型基于有理函数的传感器模型静态误差遥感图像变形误差动态误差全景投影变形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 斜距投影变形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的影响 dk r d r dX H r d s x θθθsin cos cos +--=∂ s s dZ Hr dY H r dy θθsin cos --= 遥感图像变形 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0=x d r y m h d θc o s *-= 地球曲率引起的图像变形大气折射引起的图像变形地球自转的影响1.投影中心坐标的测定和解算遥感图像的粗加工 2.传感器姿态角的测定3.扫描角θ的确定遥感图像的精纠正处理 像素坐标的变换 对像素亮度值进行重采样多项式法 共线方程法对各个类型的遥感图像都适用,通常有一般多项式, 计算量大,需要有数字高程信息,精 了让德多项式,双变量分区插值多项式 度低可表示为线性方程,共线方程只1.利用地面控制点解求多项式系数 适用于所确定的一个具有一定间距1.列误差方程式 的具有一定间距的格网上的点,而不2.构成法方程 是针对每一个点;切平面坐标系朝北3.计算多项式系数 方向为X 正方向,朝东方向为Y 正方4.精度评定 像,将坐标单位换位毫米2.遥感图像的纠正变换3.数字图像亮度的重采样4.纠正结果评价有理函数法自动配准的小面元微分纠正1.最小二乘法求解RFM参数算法 1.图像特征点提取2.与地形无关的最小二乘法求解RFC 2.预处理3.与地形有关的方案最小二乘法求解RFC 3.粗匹配4.利用RFM进行卫星遥感影像的几何纠正 4.几何条件约束的整体松弛匹配加入改正高差的CCD线阵影像的多项式侧视雷达图像的纠正1.高差引起的投影差计算LEBERL构象模型2.倾斜角α较大时的改进KONECNY模型由常规共线方程转化美国研究的模型前苏联的模型视为CCD扫描图像根据SAR本身构象特点纠正实质市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图像间的匹配:以多源图像中的一幅图像为参考图像,其他图像与之图像间的自动配准配准,其坐标系是任意的绝对配准:选择某个地图坐标系,将多源图像变换到这个地图坐标系以后来实现坐标系的统一多项式纠正法1.在多源图像上确定分布均匀,足够数量的图像同名点2.通过所选择的图像同名点解算几何变换的多项式系数,通过纠正变换完成一幅图像对另一幅图像的几何配准通过图像相关自动获取同名点:1,数字图像相关过程2.图像匹配的一些算法数字图像的镶嵌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镶嵌如何消除接缝:1.图像几何纠正2.镶嵌边搜索3.亮度和反差调整4.边界线B=1/M*(B1+B2+B3......)通过加法运算可以加宽波段多光谱图像的四则运算 加法运算 乘法运算 除法运算减法运算 与加法运算类似 BYBX B =能够压抑因 R IR YX B B VI B B B -=-= 地形坡度和方向引起上面是不同波段的两个图像或者 的辐射量变化,消除 不同时相同一波段图像,可以增 地形起伏的影响,增 加不同地物间光谱反射率及反差 强地物的反差,比值 当用红外波段与红外波段相减时 运算是自动分类的预 即为植被指数。
遥感读书报告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测绘工程系遥感读书报告专业:测绘工程班级:213学号:21311112姓名:白金睿老师:戚浩平日期:2013年12月首先纵观遥感这本书,我们可以先粗略的先把它分为35个小的标题,然后总结下来,之后再细分其中的重点,之后再详细说一说他们中的难点,就其中的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公式做一些推导解释,在上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时候我慢慢发现RS的强大与其特有的魅力,ERDAS,ARCGIS,ARCMAP,这些软件即强大又有趣,让我来带领大家,纵游遥感的海洋吧~ 1.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火枪、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2.遥感的类型1)按遥感平台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2)按工作方式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3)按探测波段分为:紫外遥感(0.3-0.4);可见光(0.4-0.7);红外(0.7-14mm);微波(0.1-100cm)等。
3.遥感技术的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4.电磁波的主要参数1)波长(Wavelength):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即沿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同相位点(如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2)周期:波前进一个波长那样距离所需的时间。
3)频率(frequency):指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或振荡的次数或周期(T),用V示。
注:一般可用波长或频率来描述或定义电磁波谱的范围。
在可见光——红外遥感中多用波长,在微波遥感中多用频率。
4)振幅(Amplitude):表示电场振动的强度。
它被定义为振动物理量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即每个波峰的高度。
5)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5.常用电磁波波段特性1)紫外线(UV):0.01-0.4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2)可见光:0.4-0.76 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3)红外线(IR):0.76-1000 μm。
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
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第一篇: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环形影像的油气勘探应用摘要:遥感技术是对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解译, 从而获得所需信息的一种技术, 因此被广泛用于地质研究、矿产普查及环境检测等领域。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油气勘探, 不仅形象, 具有宏观性, 而且能在较大区域内进行研究, 比较适用于早期的油气资源调查。
在对油气盆地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油气资源调查过程中, 利用TM 图片的线性影像、环形影像所反映出来的地质特征并通过与已知油气区对比, 建立了影像地质特征与含油气区分布之间的关系, 预测了该地区有利含油气区。
通过对其线性影像与环形影像的解译, 为预测油气藏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遥感环形影像油气勘探1.概要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得到了环形影像, 对于环形影像的地面采样和室内化探测定分析确认了环形影像是对油气地表异常的反映。
进一步验证了环形影像在遥感油气勘探中的作用。
2.环形影像的解译和分析自卫星遥感问世以来,人们发现在图像上普遍存在着色调、水系、地貌、影纹、植被等,显示出圆形、准圆形、环形、准环形或未封闭的弧形影像,我们称为环形影像或环形形迹。
构成地表的环形影像因素很多,有的是人类工程,如圆形或环状水库、人造林、某些军事工程等;有的是自然地理地貌构成的环状山脊、环状水系、环形湖泊等;有些是地质体、地质构造构成的;还有的是宇宙成因的,如陨石坑等,根据航天考察拍摄的月球、火星、木星等星体照片表明,环形影像不仅发育于地球表面,而且广泛发育于太阳系的其它星体,当前有关科学家认为其它星体的环形影像是天体碰撞的遗迹。
环形影像是遥感勘探油气最重要的怀疑标志。
遥感勘探油气是建立在烃类微渗漏存在的理论基础上的。
微渗漏理论认为, 深埋于地下的油气藏中的烃类物质及其伴随物通过渗透运移、水动力运移、扩散运移, 以上覆盖层的断裂、节理、孔隙、微细裂隙等为通道运移至地表, 引起岩石、矿物、土壤等发生蚀变, 于是在油气藏的上方形成一个还原环境柱状体, 产生遥感影像上的色调异常或影纹异常等蚀变晕。
21312114 乔立洋_遥感读书报告
主动遥感 工作方式 被动遥感 紫外遥感(0.3-0.4) 可见光(0.4-0.7) 探测波段 红外(0.7-14mm) 微波(0.1-100cm)
基本概念
遥感的特点 1.探测范围广: 可进行大面积同步观测便于发现和研究宏观现象。 2.时效性与周期性: 获取时间快、 测图周期大大缩短、 可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 探测,便于动态监测。 3. 综合性: 多层空间、多波段、多时相,从地理空间(经、纬度、高度)、光 谱空间、时间空间提供 5 维信息,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观察 和分析问题。
扩展:1.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 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①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②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 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③无选择性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 的多时发生的散射). 大气散射类型是根据大气中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发生。 大气云
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太阳常数: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离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光辐 射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太阳光谱:太阳辐射的光谱是连续的,它的辐射特性与绝对黑体的辐射特性 基本一致。太阳辐射从近紫外到中红外这一波段区间能量集中而且相对来说 比较稳定,而对于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等稳定辐射, 所以太阳的活动对遥感没有太大影响。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主要有吸收、散射及反射作用。其 中散射的方式随电磁波波长λ与大气分子直径、气溶胶微粒大小 a 之间的相 对关系而变,主要有米氏散射(λ与 a 同数量级)、瑞利散射(a<<λ)和均 匀散射(a>>λ)。 散射: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并 向各个方向散开, 散射使原来传播方向上的辐射强度减弱, 而增加 其他方向上的辐射,但通过二次影响增加了信号中的噪声成分, 造成遥感图像的质量下降 散射现象的实质: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 种衍射现象 三种散射 1.瑞丽散射: 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主要由大气 中的分子和原子引起 特点:辐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越 弱。
遥感课程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
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一、概述遥感主要是为地学研究提供数据源,但由于遥感数据获取的是地物电磁辐射信息,不能直接用于各类地学研究,需要先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
对遥感数据的处理,包括遥感数据预处理、遥感数据理解。
预处理包括对数据几何校正和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图像镶嵌与裁剪、大气校正,使遥感数据与地理上的空间点相对应,包括位置对应以及位置辐射值的对应。
而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则是根据遥感数据中的辐射值确定不同位置的目标类型、属性等信息,使数据符合人的空间认知。
遥感图像理解这门课程首先介绍遥感原理,它是通过获取和分析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来了解目标的其他属性信息的科学和技术。
然后介绍遥感图像,包括获取手段(直接获取,间接由现有图件或照片获取)、显示方式(真彩色、假彩色、伪彩色)、图像属性(四种分辨率)等。
再对遥感图像中的目标做介绍,指出遥感最重要目的就是获取遥感图像目标及其语义解释。
遥感图像目标表现于图像中的特征包括图像可视特征、图像参数特征和光谱特征,信息丰富目标识别能力增强。
其中图像可视特征包括目标的亮度、颜色、纹理、边沿、轮廓、形态、大小等;图像参数特征是经过计算后得到的用于描述图像特征的各种参数,如图像灰度的均值、方差,图像的比值,图像的协方差、各阶矩,图像在变换域中的频谱等;图像光谱特征由各个波段的光谱值决定,包括平均光谱值大小、光谱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光谱曲线中对地物信息具有标示性意义的一些几何参数,如波峰、波谷、斜率等。
在对遥感图像理解中,主要针对这些信息确定图像目标类型、属性等信息。
二、对遥感图像的理解第四章对遥感图像的理解是重点内容。
针对地学应用的遥感图像中的目标是各种地理客体,因而这里的遥感图像理解也就是遥感图像的地学理解。
地学遥感图像理解则除了包括目标的几何关系、目标类别外,更重要的是理解目标的性质、性状、数量特征等。
其内涵主要有:目标类别、地物空间关系、目标的性状(物理、化学、生物参数)、目标的数量特征。
遥感图像处理读书报告
遥感读书报告专完成时间:目录第一部分:各知识点的涵与联系第二部分:学习的重难点第三部分:公式的推导第四部分:感兴趣的容第五部分:学习感悟第一部分:各知识点的涵与联系一、电磁波、电磁波普、电磁辐射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大气对辐射的影响、物体的发射辐射地物反射辐射、地物波普恩位移定 i◎=1.360*10^3w/m^2 当大气中粒子比波长小得多对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特别波长越长,散射越弱当大气中粒子和波长相当对红外波段特别明显散射当大气中粒子比波长大得多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90°时,折射值最大t:波长、温度、构成物体的材料、表面状况等???)*? w w 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同一地物的反射波普特性:具有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同地物的发射波普特性:城市道路建筑物、水体、土壤、植物、影响因素: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等地物波普的概念地物光谱的测定原理:用光谱测定仪器测定地物和标准板的反射率变化地物光谱测试的作用:三个方面地物反射波普测量理论:brdf、brf 地物光谱的测量方法:样品的实验室测量,应用不够广泛野外测量,采用比较法,分为垂直测量和非垂直测量特点:分辨率高用处:用于军事侦察篇二:遥感课程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一、概述遥感主要是为地学研究提供数据源,但由于遥感数据获取的是地物电磁辐射信息,不能直接用于各类地学研究,需要先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
对遥感数据的处理,包括遥感数据预处理、遥感数据理解。
预处理包括对数据几何校正和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图像镶嵌与裁剪、大气校正,使遥感数据与地理上的空间点相对应,包括位置对应以及位置辐射值的对应。
而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则是根据遥感数据中的辐射值确定不同位置的目标类型、属性等信息,使数据符合人的空间认知。
遥感图像理解这门课程首先介绍遥感原理,它是通过获取和分析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来了解目标的其他属性信息的科学和技术。
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和实验报告
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和实验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姓名:李庆君学号: 2014202050050 教师:刘吉平日期: 2014-1-5目录一、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 (3)1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研究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位因素对建设土地扩张的影响》 (3)1.1、前言 (3)1.2、本文研究背景 (3)1.2.1、研究区域 (3)1.2.2、研究背景 (3)1.2.3、研究目的 (4)1.2.4、数据来源 (4)1.3、研究方法以及数据处理 (5)1.3.1、研究方法 (5)1.3.2、数据处理 (6)1.4、研究结果 (7)1.5、阅读文献总结及自我观点 (11)2 《从多光谱遥感影像中利用简单的半自动化方法对土地覆盖分类》 (13)2.1、研究目的 (13)2.2、研究方法 (13)2.3、实验方法及过程 (14)2.3.1、训练样本的自动收集 (14)2.3.2、建立三维的特征空间 (15)2.3.3、变化的监测 (16)2.3.4、变化像素的分类 (16)2.3.5、后期分类的改正结果 (17)2.3.6、实验结论 (18)2.4、阅读文献总结及自我观点 (20)二、遥感实验报告 (23)实验一、统计方法分类——最大似然法 (23)1、实验目的 (23)2、实验原理 (23)3、实验内容 (23)4、实验步骤 (23)5、实验结论 (28)实验二、图像目标检测 (28)1、实验目的 (28)2、实验内容 (29)3、实验数据: (29)4、实验步骤 (29)5、实验结论 (42)一、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读书报告1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研究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位因素对建设土地扩张的影响》1.1、前言该篇研究中采用1988、1998、2006年的珠江三角洲landsatTM影像用来探索地位因素对建设土地扩张的影响。
这些地位因素包括了景观类型、道路、海岸线的距离以及城市中心,它们对建设土地扩张有着深远的影响且在建设土地扩张的方向、规模、强度上有着巨大的影响。
《海洋微波遥感》读书报告
海洋微波遥感》读书报告(2007-09-01 08:27:27)转载分类:遥感标签:校园生活1. 微波及微波遥感电磁波谱中,波长在1mm-1m的波段范围称微波,对应频率从300MHz到300GHz,占据了电磁波段的三个数量级。
微波比可见光-红外波长要大得多。
微波遥感即通过微波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来识别地物及其特性的技术。
微波遥感与可见光-红外遥感在技术上有很大差别。
可见光-红外遥感用的是光学技术,通过摄影或者扫描来获取信息;而微波遥感要求不同的设备和技术,它使用有源或者无源系统,收集和记录目标、背景在微波波段内的电磁波辐射、散射能量,经信号处理来识别目标物体或现象的有用信息。
微波遥感分为主动微波遥感和被动微波遥感两类。
主动式微波遥感器,又称有源微波遥感器。
主动微波遥感特征是,由微波遥感器发出探测用的微波照射被测目标物体,与被测目标物体相互作用,发生反射、散射或穿透一定深度,然后接收被测目标物体散射的微波信号,通过监测、分析回波信号来确定目标物体的各种特性。
常用的主动微波传感器有:真实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雷达高度计和微波散射计。
被动式微波遥感器本身不发射电磁波,只接收被测目标、背景辐射的微波能量来探测目标物体特性。
被动式微波遥感器,也称无源微波遥感器。
常用的被动式微波传感器:微波辐射计。
2. 水体微波辐射特征海洋的微波辐射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海面及一定深度的复介电常数。
它反映海水的电学性质,由表层物质组成及温度所决定。
海水是由各种盐类、有机质、悬浮粒等组成的复杂水体。
从微波辐射角度,海水可视为含NaCl等盐类的导电溶液。
海水的介电常数是海水温度、盐度的函数。
因而海洋微波遥感可以测得海面及水下一定深度的温度和含盐度等信息。
二是海面粗糙度――海面至一定深度内的几何形状结构。
从这一角度可将海面分成4类:1)平静海面:海面无风或风速很小,可用物理光学处理,当水面粗糙度较微波波长小得多时,可视为平坦海面,以静面反射为主。
遥感读书报告.
遥感读书报告专业:测绘工程学生姓名:胡惠卿指导教师:戚浩平完成时间:2013年12月30日目录第一部分:各知识点的内涵与联系第二部分:学习的重难点第三部分:公式的推导第四部分:感兴趣的内容第五部分:学习感悟第一部分:各知识点的内涵与联系一、电磁波、电磁波普、电磁辐射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大气对辐射的影响、物体的发射辐射地物反射辐射、地物波普电磁波 电磁波普的概念、分类,电磁波的性质(P15)电磁波普 发射辐射:辐射源、辐射测量电磁辐射 辐射测量:辐射能量W ,辐射通量密度E 、辐照度I 、辐射亮度L黑体辐射 黑体定义:绝对黑体太阳辐射 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公式、斯忒潘玻尔兹曼定律、维 恩位移定大气辐射的影响 太阳常数:I ◎=1.360*10^3W/m^2实际物体的辐射 太阳光谱:是连续的光谱大气的层次:外大气层、电离层、平流层、对流层真正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吸收作用:使某些波段的太阳辐射强度递减,甚至消失形成大气吸收光谱 大气散射:瑞利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比波长小得多 对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特 别明显 波长越长,散射越弱米式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和波长相当 对红外波段特别明显 散射强度和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无选择性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比波长大得多 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大气折射:密度越大,折射率越大;天顶距为90°时,折射值最大大气反射:主要发生在云层顶部大气窗口的定义、大气窗口的主要光谱段: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中红外、远红外、微波波段大气透射的总透射率T :τθ)*(0m e I I T -==影响因素 波长、温度、构成物体的材料、表面状况等发射率:ww '=ε 根据光谱发射率随波长的变化形式,将物体分为两类:选择性辐射体:在各个波长处光谱发射率不同灰体:在各个波长处光谱发射率相同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物反射辐射 同一地物的反射波普特性:具有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地物波普 同地物的发射波普特性:城市道路建筑物、水体、土壤、植物、影响因素: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等地物波普的概念地物光谱的测定原理:用光谱测定仪器测定地物和标准板的反射率变化地物光谱测试的作用:三个方面地物反射波普测量理论:BRDF、BRF地物光谱的测量方法:样品的实验室测量,应用不够广泛野外测量,采用比较法,分为垂直测量和非垂直测量二、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遥感成像根据距地面的高度:地面平台100m以下,可测定地物的波普特性遥感平台遥感平台的种类航空平台100m以上,100km一下,用于资源调查航天平台240km以上的航天飞机和卫星载人的根据重量:非载人的小行星其他卫星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海洋卫星特点:1.轨道分为低轨和高轨特点:1.需要空间进行大面积观测2.短周期重复观测 2.以微波为主3.成像面积大,有利于减少数据处理 3.未来以电磁波与激光声波4.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结合星历表法:1.计算卫星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2.计算卫星在大地地心直角坐标系的坐标3.计算卫星的地理坐标用GPS测定坐标:伪距测量1.测定GPS信号发射时间和接收时间卫星轨道及运行特点解算卫星坐标 2.存在改正数V,列方程3.求V,共五项卫星的各个参数轨道参数姿态角:绕X轴旋转,称为滚动;绕Y轴旋转,称为俯仰;绕Z轴升交点赤经旋转,称为航偏近地点角距卫星速度轨道倾角卫星运行周期卫星轨道的长半轴卫星高度卫星过近地点的时刻同一天相邻轨道间在赤道处的距离每天卫星绕地圈数、重复周期高光谱类卫星用于大气、海洋和陆地探测SAR类卫星适用于大面积的地表成像特点:分辨率高陆地卫星及轨道特征高空间分辨率陆地卫星用处:用于军事侦察Landsat系列卫星小卫星 1.重量轻,体积小2.研制周期短,成本低Landsat系列卫星:美国 3.发射灵活,启用速度快,抗毁性强SPOT系列卫星:法国 4.技术性能高IRS系列卫星:印度中国资源一号卫星遥感传感器的构象方程遥感图像几何处理遥感传感器组成: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分类:摄影类型扫描成像雷达成像非图像类型1.对地物扫描成像仪: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自旋和步进式成像仪、多频段频谱仪扫描成像传感器特点:对地面直接扫描成像2.对相面扫描的成像仪瞬间在相面上形成一条线图像,然后对影像进行扫描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成像CCD推扫式成像仪、电视摄影机红外扫描仪MSS多光谱扫描仪地面分辨率只与航高有关扫描仪的结构、成像过程、地面接收及产品地面分辨率随扫描角发生变化为全景畸变产品种类:粗加工产品(辐射校准、几何校正、热红外扫描仪的色调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分幅注记)、精加工产品(对地面点去除误差)、特殊处理产品TM专题制图仪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准确度 1.增加了PAN波段,分辨率为15m,数据速率增加增加了扫描改正器 2.远红外波段分辨率提高到60m,增加了数据率探测器共100个,分7个波段 3.辐射校正提高了精度对像面扫描的成像仪HRV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成像光谱仪1.多光谱的,分三个普段 1.面阵探测器加推扫式扫描仪2.全色的HRV 2.线阵列探测器加光机扫描仪3.可进行立体观测真实孔径雷达雷达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与天线孔径有关侧视雷达的几何图像特征:Y的比例尺由小变大,出现地物点重影,反立体图像,高差产生的投影位移相反相干雷达图像的表现形式光学图像数字图像可以看做是二维的连续函数是二维离散的光密度函数其值市非负和有限用二维矩阵表示互相转化:采样、量化和编码通过显示终端或打印出来球面坐标遥感图像的坐标系统平面坐标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球面坐标系,以经纬度为存储单位讲椭球面上的地理坐标化为平面直角坐标大地基准面:每个地方有不同的大地基准面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例如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椭球地和大地基准面是一对多的关系遥感数字图像的存储存储介质磁带:顺序存储介质,数据处理比较慢,通常作为数据存储只用磁盘:随机存储介质,硬盘访问速度快,软盘访问速度慢光盘:随机存储介质,优点是具有抗磁性存储格式BSQ格式:按波段记载数据文件,每一个文件记载的是某一波段的图像数据BIL格式:按照波段顺序交叉排列的遥感数据格式GEOTIFF格式:支持多种彩色系统和压缩算法目前支持三种坐标空间:栅格空间,设备空间,模型空间模型空间用来描述相应的地理位置硬件系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软件系统输入设备:磁带机、磁盘机、扫描仪遥感图像处理的软件:析像器、数字化仪,完成遥感数据输ERDAS Imagine Imagine Essentials入计算机的功能,上述统称为数字化Imagine Adventage器平台式数字化器:几何精度高,辐Imagine Professional射分辨率高,速度较低ENVI 1.影像显示处理和分析功能滚动式图像数字化器:采样速度高, 2.多光谱影像处理功能几何精度低,可处理大幅遥感影像 3.集成栅格和矢量处理功能固态阵列数字化器:采样速度快,几 4.集成雷达分析工具何精度高,辐射测试性不好 5.地形分析工具飞点扫描器、摄像管数字化器适用于PCI小幅影像输出设备:磁带机、磁盘机、显示器Ecognition电子计算机:决定了处理速度和效果其他设备三、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辐射处理、判读、自动识别分类、目视解译①遥感图像通用构象方程:地面坐标系和传感器坐标系建立的转换关系②中心投影构象方程:图像坐标和传感器坐标系统的关系,利用共线方程③全景摄影机的构象方程:由一条曝光缝隙沿旁向扫描而成,其几何关系等效于中心投影沿旁向倾斜一个扫描角θ后,以中心线成像的情遥感传感器的构象方程况④推扫式传感器的构象方程:行扫描动态,再进行倾斜扫描,左后做前后式成像⑤扫描式传感器的构象方程:获得的图像是中心投影,每个象元都有自己的投影中心,随着扫面镜的旋转和平台的前进来实现整幅图像的成像⑥侧视雷达图像的构象方程:分为平面扫描和圆锥扫描基于多项式的传感器模型传感器模型基于有理函数的传感器模型静态误差遥感图像变形误差动态误差全景投影变形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 斜距投影变形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的影响 dk r d r dX H r d s x θθθsin cos cos +--=∂ s s dZ Hr dY H r dy θθsin cos --= 遥感图像变形 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0=x d r y m h d θc o s *-= 地球曲率引起的图像变形大气折射引起的图像变形地球自转的影响1.投影中心坐标的测定和解算遥感图像的粗加工 2.传感器姿态角的测定3.扫描角θ的确定遥感图像的精纠正处理 像素坐标的变换 对像素亮度值进行重采样多项式法 共线方程法对各个类型的遥感图像都适用,通常有一般多项式, 计算量大,需要有数字高程信息,精 了让德多项式,双变量分区插值多项式 度低可表示为线性方程,共线方程只1.利用地面控制点解求多项式系数 适用于所确定的一个具有一定间距1.列误差方程式 的具有一定间距的格网上的点,而不2.构成法方程 是针对每一个点;切平面坐标系朝北3.计算多项式系数 方向为X 正方向,朝东方向为Y 正方4.精度评定 像,将坐标单位换位毫米2.遥感图像的纠正变换3.数字图像亮度的重采样4.纠正结果评价有理函数法自动配准的小面元微分纠正1.最小二乘法求解RFM参数算法 1.图像特征点提取2.与地形无关的最小二乘法求解RFC 2.预处理3.与地形有关的方案最小二乘法求解RFC 3.粗匹配4.利用RFM进行卫星遥感影像的几何纠正 4.几何条件约束的整体松弛匹配加入改正高差的CCD线阵影像的多项式侧视雷达图像的纠正1.高差引起的投影差计算LEBERL构象模型2.倾斜角α较大时的改进KONECNY模型由常规共线方程转化美国研究的模型前苏联的模型视为CCD扫描图像根据SAR本身构象特点纠正实质市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图像间的匹配:以多源图像中的一幅图像为参考图像,其他图像与之图像间的自动配准配准,其坐标系是任意的绝对配准:选择某个地图坐标系,将多源图像变换到这个地图坐标系以后来实现坐标系的统一多项式纠正法1.在多源图像上确定分布均匀,足够数量的图像同名点2.通过所选择的图像同名点解算几何变换的多项式系数,通过纠正变换完成一幅图像对另一幅图像的几何配准通过图像相关自动获取同名点:1,数字图像相关过程2.图像匹配的一些算法数字图像的镶嵌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镶嵌如何消除接缝:1.图像几何纠正2.镶嵌边搜索3.亮度和反差调整4.边界线B=1/M*(B1+B2+B3......)通过加法运算可以加宽波段多光谱图像的四则运算 加法运算 乘法运算 除法运算减法运算 与加法运算类似 BYBX B =能够压抑因 R IR YX B B VI B B B -=-= 地形坡度和方向引起上面是不同波段的两个图像或者 的辐射量变化,消除 不同时相同一波段图像,可以增 地形起伏的影响,增 加不同地物间光谱反射率及反差 强地物的反差,比值 当用红外波段与红外波段相减时 运算是自动分类的预 即为植被指数。
关于遥感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读后感
遥感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观后感本次阅读的文章专题为“遥感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而我选择的文章为以下两篇:一篇名为《基于遥感技术的智慧城市基础数据研究》,另一篇名为《遥感大数据促进智慧城市发展》。
尽管这两篇论文的某些内容存有交叉,但两篇文章的侧重点和详细程度却有所不同,下面愿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收获。
首先,先来谈一下第一篇《基于遥感技术的智慧城市基础数据研究》,这篇论文出自河北省第二测绘学院的王萌同学,其刊源为期刊——《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这篇文章主要基于当时“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时,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及智慧市政等词语不断吸引人们的眼球,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 而相关基础数据的采集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的背景下,为实现技术支持、满足智慧城市对空间信息检测的综合需求,并有效提高数据采集速度, 为政府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而提出。
文章采用的主要数据来源有以下几点:第一是郭海川先生在2016年发表的论文《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第二是党安荣先生、许剑先生以及张丹明先生在2016年联合发表的论文《遥感大数据促进智慧城市发展》。
文章通过采用方法论的主要研究方法,分别对智慧城市的内涵、遥感的概念以及目前遥感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相关的定义与介绍,并列举了遥感技术在助力构建智慧城市时空框架、辅助智慧城市管理以及促进智慧环保等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最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科学技术作为基本的技术支撑;智慧城市基础数据的采集需要将用“大数据思维”去发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借助最新的遥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实时动态可视化技术等获取城市信息,可以进而全面处理和传输传统城市建设中无法实现的数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遥感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完善, 它为智能化交通等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也为智慧城市的到来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遥感心得体会
遥感心得体会第一篇:遥感心得体会实习心得体会遥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大的专业课,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后进行上机实验,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几何纠正这次试验本来是我们上周的自主完成试验,我用自己在网上下载的数据按照试验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做了一遍,在选点的时候选择了七个点,完成试验后也不知道怎样判断自己纠正的图像到底对不对,只是发现最终的生成结果中有一个4k大小的东西,结果是我做错了,这次,跟着老师做了一遍试验后,我对erdas这个软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顺利的完成了几何纠正,也意识到上次做实验时我的错误,首先,我打开来的两张图片并不都是img格式的,我没有将他们进行转换就进行的纠正,其次,我并没有完全理解课本上的纠正过程。
我们选点的时候要选择六个以上的点,用来完成建模过程,然后其余的点可以用来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以及纠正,我选则的七个点,纠正的结果应该是很差的。
然后,在这次试验课上,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erdas软件,然后,带着我们完成的做了一遍试验,试验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显示图像文件(display image files)(2)启动几何校正模块(geometric correction tool)(3)启动控制点工具(start gcp tools)(4)采集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5)采集地面检查点(ground check point)(7)图像重采样(resample the image)(8)保存几何校正模式(save rectification model)(9)检验校正结果(verify rectification result)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寻找控制点以及检查点,在寻找过程中,刚开始寻找是很慢的,图像看上去黑乎乎的,完全找不到自己想找的点,后来,顺着河流,道路的交叉点,很顺利的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点,在超过六个点以后找点时就方便了很多,在第一张图片上找点自己想要找的点,然后第二张图片上会自动匹配出点的位置,我们要寻找的范围缩小了很多,这时,我们要做的只剩下看看它匹配的准不准,如果不准,我们将点拖动到准确的点上即可。
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
环形影像在鄂尔多斯盆地环形构造中的应用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矿等多种能源矿藏(床)同盆共存,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概况, 对该地区的遥感数据进行影像合成。
从合成的遥感影像图中识别出鄂尔多斯盆地内、中、外三个环形构造, 为该地区多种能源矿藏(床) 的富集定位研究以及协同勘探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遥感影像地图; 鄂尔多斯盆地; 环形构造; 遥感影像融合引言:引言:环形构造在常规地质图上是一种罕见的构造形态,它是人们探入研究和广泛使遥感图象之后才逐渐被认识的。
环形构造是遥感图象上通过影象的色调、形态、水系等表现出来的大小不同的圆形、椭圆形、弧形及多边形等形状的图象,并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
在某个地区或地带,既可能出现几种不同形态的环形构造相互叠、相互干扰和相互穿插,也可能仅仅出现单一的环形构造。
据陕、甘、宁、青地区强震构造环境的研究,大多数强震震中既与线性构造(指活动断裂带)有关,也与环形构造密切相关。
一、鄂尔多斯盆地环形构造的标志所谓环形构造是指在地表上出现围绕某一中心或类核心区,呈连续或断续的弧形、 环形、放射状分布的同代、异代的地质体或地质构造现象,它有正向和反向的,其规模 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椭圆形及圆锥形,乃至等轴多角形[2]。
据此,我们利用1:10000 航片、美国陆地卫星2一号拍摄的4、5、6和7波段的1:100万有关卫星影象、1,10万地形图和1:20万地质图进行解译、对比分析,结果在冀东地区发现7个环形构造轮廓,暂取 多为A 、B 、C 、.DE ’、F`)和G 区(图`),其中E 区是活化构造。
就A 、B 和D 区环形构造的标志,择其要者分述如下:水系分布与组合的特点。
本区河流很多,如滦河、青龙河、还乡河和洋河等。
这些水系及其分水岭在A 、B 和C 区呈辐射形分布,这显示其地下守状构造近期抬升的迹象,它们在D 区呈辐聚形分布,这表明其地下盆状构造近期沉陷的趋势。
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
遥感地质学姓名:XXX班级:XXX学号:XXXXX序号:XX环形构造与环形影像读书报告摘要:在遥感图像上,环状构造大多数都是通过色调环、地貌环、水系环、植被环、影纹环或它们的复合类型的环状特征变现出来。
环形构造作为一种指示信息对找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借助于卫星遥感影像对研究区的环形构造信息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首先对该区的环形构造信息进行了遥感解译,通过环形构造的影像特征及其与矿点的产出关系来探讨环形构造的控矿特性,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成矿的内在成因,最后基于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环形构造信息展开矿产资源勘探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遥感环形影像环形构造控矿特征引言:遥感图像所显示的地面景观中,有许多由色调或线性要素所显示的环形体,它们构成遥感图像中的环形影像(环形构造)。
山区的环状构造多变现为环形或弧形分布的山脊,沟谷,近圆形的山体或山间盆地,或以放射状、向心状环状水系等表现出来,有些环状构造是由于环内具有可与背景相区别的特征影纹、色调而呈现出来。
平原地区的环状构造多表现为环状色调异常,其轮廓较模糊或呈晕环状,而且环的不同部分的色调也有变化。
这种色调异常的原因大多是由土壤的成分,含水量及植被发育的不同形成的。
平原地区有些环状构造是由环形或弧形分布的残山、地表小型水体、以及有呈圆形组合的斑点状、板块状影纹表现出来的。
跨越平原和山区的大型环状构造,通常是山区那部分的环形轮廓较清楚。
地球上约3/4的金属矿床产于环形构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发现的斑岩型铜矿约有80%位于不同规模的影像环形体的边缘部位。
甘肃眠县、宕昌环形构造,直径约70 km,由5个中酸性岩体组成,这些环形构造内分布有60余处金属矿床、矿点,且矿产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从环心到环边由伟晶岩型的稀有金属、高温热液的钨锡矿中温热液的铀、铜、铅、锌多金属矿低温的汞、锑矿床呈环状分布,矿床、矿点主要分布于断裂构造与环形构造的交汇部位。
遥感专业思想总结报告
遥感专业思想总结报告遥感专业思想总结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名遥感专业的学生,我深刻认识到遥感技术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渐渐形成了一些关于遥感专业的思想,特此总结报告。
首先,遥感专业的核心思想是“看不见的事物也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得信息”。
遥感技术通过感知地球表面的辐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数字数据,从而获取地球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信息。
这种被动的感知方式解决了人类难以触及或直接观察的问题,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地球和自然环境。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水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其次,遥感专业思想的核心是“数据为王”。
遥感技术产生的海量数据是遥感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在这个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
遥感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处理、分析和应用遥感数据的能力,从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处理遥感数据的强大工具,例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挖掘和利用遥感数据的价值。
再次,遥感专业思想的核心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遥感技术通过数字方式获取和处理地球信息,使得我们可以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和研究。
遥感数据的数字化特性使得我们能够进行更加准确、可靠的科学研究。
同时,遥感图像也能够展示地球表面的视觉特征,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定性的观察和分析。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地球与环境,为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遥感专业思想的核心是“看不见的事物也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得信息”,核心是“数据为王”,核心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这些思想在遥感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遥感技术。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专业思想也需要不断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遥感地学分析读书报告
遥感地学分析读书报告一、前言本文是对《遥感地学分析:基础理论与方法》(第三版)一书的读书报告。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并深入阐述了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二、简介遥感地学是一门研究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的学科。
它通过卫星、航空和地面等各种遥感手段获取数据,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地表、大气和水体等物理信息,揭示地球环境的变化和演变规律,继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和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发展。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观测和遥感数据的基础知识、地形高程、遥感影像处理、遥感数据与地学分析、物质量测等等。
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掌握。
三、重点内容在本次阅读中,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遥感影像的特点与分类遥感影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波段、分辨率、色调和灰度、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等。
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把握,可以更充分地揭示遥感影像所表达的地物信息和特征。
遥感影像按实际应用目的的不同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包括光学影像、微波影像、红外影像、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等等。
各种影像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只有充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应用。
2. 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遥感影像处理是将原始数据加工成可用于分析、识别和提取地物信息的图像数据的过程。
遥感影像分析则是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地物信息和特征,进而进行分类、识别和定量化等操作的过程。
这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遥感影像纠正、影像增强、信息提取和遥感影像分类等。
3. 遥感数据与地学分析遥感技术在地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遥感数据的引入和加工对于研究地学问题和认识地球表面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遥感技术也在环境遥感、资源遥感等方面广泛应用。
四、结语通过本次的阅读,我对遥感地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并明确了遥感技术在地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地学分析必将成为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测绘工程系遥感读书报告专业:测绘工程班级:213学号:21311112姓名:白金睿老师:戚浩平日期:2013年12月首先纵观遥感这本书,我们可以先粗略的先把它分为35个小的标题,然后总结下来,之后再细分其中的重点,之后再详细说一说他们中的难点,就其中的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公式做一些推导解释,在上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时候我慢慢发现RS的强大与其特有的魅力,ERDAS,ARCGIS,ARCMAP,这些软件即强大又有趣,让我来带领大家,纵游遥感的海洋吧~ 1.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火枪、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2.遥感的类型1)按遥感平台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2)按工作方式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3)按探测波段分为:紫外遥感(0.3-0.4);可见光(0.4-0.7);红外(0.7-14mm);微波(0.1-100cm)等。
3.遥感技术的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4.电磁波的主要参数1)波长(Wavelength):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即沿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同相位点(如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2)周期:波前进一个波长那样距离所需的时间。
3)频率(frequency):指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或振荡的次数或周期(T),用V示。
注:一般可用波长或频率来描述或定义电磁波谱的范围。
在可见光——红外遥感中多用波长,在微波遥感中多用频率。
4)振幅(Amplitude):表示电场振动的强度。
它被定义为振动物理量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即每个波峰的高度。
5)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5.常用电磁波波段特性1)紫外线(UV):0.01-0.4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2)可见光:0.4-0.76 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3)红外线(IR):0.76-1000 μm。
近红外0.76-3.0 μm’中红外3.0-6.0 μm;远红外6.0-15.0 μm;超远红外15-1000 μm;(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
)4)微波:1mm-1m。
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
6.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地物的反射率(反射系数或亮度系数):地物对某一波段的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反照率(Albedo):以太阳光作为入射光的反射率,即自然物体的反射率;反射率曲线:物体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称为光谱反射率曲线,它的形状反映了地物的波谱特征。
7.影响地物反射率大小的因素入射电磁波的波长、入射角的大小、地物表面颜色与粗糙度。
8.几种典型地物的光谱特性1)植被:可见光波段有一个小反射峰,位于绿光处(0.55),两侧0.45(蓝)和0.6 7(红)则有两个吸收带。
这一特征是由于叶绿素的影响(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很强,对绿光反射作用很强)在近红外(0.7-0.8)有一反射“陡坡”,至1.1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独有的特征。
在中红外(1.3-2.5)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形成低谷。
2)土壤: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呈比较平滑的特征,一般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3)水体: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强,所以在近红外影像上,水体呈黑色,但当水浑浊时,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光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
(在光谱的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水几乎吸收了其全部的能量,即纯净的自然水体在近红外波段更近似于一个“黑体”,因此,在1.1~2.5 波段,较纯净的自然水体的反射率很低,几乎趋近于零)9.影响土壤光谱的主要因素(1)土壤中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2)土壤水分,当土壤的含水量增加时,土壤的反射率就会下降,在水的各个吸收带处(1.4,1.9 和2.7um),反射率的下降尤为明显。
对于植物和土壤,造成这种现象显然是同一种原因,即入射辐射在水的特定吸收带被水强烈吸收所致;(3)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那些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和微生物)的物质,其中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有机质的影响主要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而影响最大的是在0.6~0.8um 之间,不仅有机质的含量影响土壤光谱反射特性,而且其不同的组成也同样有显著的影响;(4)铁:铁的影响主要也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由于土壤中有机质与氧化铁对土壤的光谱反射特性影响都很大,故定量区分有机质和氧化铁对光谱反射率的贡献难度较大,因此精确地估算土壤氧化铁含量难度很大;(5)土壤质地:一是影响土壤持水能力,进而影响土壤光谱反射率;二是土壤颗粒大小本身也对土壤的反射率有很大影响。
注: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物体对可见光都不具备透射能力,而有些物体如水,对一定波长的电磁波透射能力较强,特别是对0.45 ~ 0.56μm的蓝绿光波段,一般水体的透射深度可达10~20 m,清澈水体可达100 m的深度。
对于一般不能透过可见光的地面物体,波长5 cm的电磁波却有透射能力,如超长波的透射能力就很强,可以透过地面岩石和土壤。
10.物体的发射光谱特性地物发射电磁波的能力以发射率作为衡量标准;地物的发射率以黑体辐射作为参照标准。
11.玻耳兹曼定律即黑体总辐射通量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它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因此,温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辐射通量密度很大的变化。
是红外装置测定温度的理论基础。
1)发射率(Emissivity):地物的辐射出射度(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总通量)W与同温下的黑体辐射出射度W黑的比值。
2)影响地物发射率的因素:地物的性质、表面状况、温度(比热、热惯量)。
比热大、热惯量大,以及具有保温作用的地物,一般发射率大,反之发射率就小。
12.大气的三种散射作用1)瑞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得多时,此时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散射率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瑞利散射的强度随着波长变短而迅速增大。
2)米氏散射:当微粒的直径与辐射波长差不多时的大气散射。
云、雾的粒子大小与红外线的波长接近,所以云雾对对红外线的米氏散射不可忽视。
3)无选择性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所发生的散射。
符合无选择性散射条件的波段中,任何波段的散射强度相同。
水滴、雾、尘埃、烟等气溶胶常常产生非选择性散射。
云雾为什么通常呈现白色?13.大气窗口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
14.卫星运行轨道的概念(六个参数)1)升交点赤经:含地轴和春分点的子午面与含地轴和升交点的子午面之间的交角。
2)近地点角距:卫星轨道的近地点与升交点之间的角距,即地心与升交点连线和地心与近地点连线之间的夹角。
3)轨道倾角: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的两面角,即从升交点一侧的轨道量至赤道面。
4)过近地点时刻。
5)轨道长半轴:卫星轨道远地点到椭圆轨道中心的距离,标志卫星轨道的大小。
6)轨道偏心率:卫星椭圆轨道焦点与半长轴的比值,用以表示轨道的形状。
轨道偏心率越小轨道接近圆形,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影像比例尺趋于一致。
前四个决定了卫星轨道面与赤道面的相对位置,后两个决定了卫星轨道面形状。
15.遥感图像的特征1)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2)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传感器的波段选择必须考虑目标的光谱特征值。
3)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4)辐射分辨率:即探测器的灵敏度,传感器对光谱信号强弱的敏感程度、区分能力,一般用灰度的分级数来表示。
16.摄影像片的几何特征(1)像片的投影航片是中心投影,即摄影光线交于同一点;地图是正射投影,即摄影光线平行且垂直投影面。
中心投影与正摄投影间的关系:1)正射投影比例尺和投影距离无关,而中心投影比例尺与其焦距和航高有关。
2)正射投影:总是水平的,不存在倾斜问题,而对中心投影,若其投影面倾斜,航片各部分的比例尺不同。
3)地形起伏对正射投影无影响,对中心投影引起投影差航片各部分的比例尺不同。
(2)像片的比例尺航片上两点之间的确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实际水平距离之比,称之为摄影比例尺1/ m。
平坦地区、摄影时像片处于水平状态(垂直摄影),则像片比例尺等于像机焦距(f)与航高(H)之比。
地面起伏,使得一张像片不同像点的比例尺变化。
17.扫描成像一、光/机扫描成像1)概念:依靠机械传动装置使光学镜头摆动,形成对目标地物逐点逐行扫描。
探测元件把接收到的电磁波能量能转换成电信号,在磁介质上记录或再经电/光转换成为光能量,在设置于焦平面的胶片上形成影像。
2)瞬时视场角:扫描镜在一瞬时时间可以视为静止状态,此时,接受到的目标物的电磁波辐射,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角度之内,这个角度称为瞬时视场角。
即扫描仪的空间分辨率。
3)总视场角:扫描带的地面宽度称总视场。
从遥感平台到地面扫描带外侧所构成的夹角,叫总视场角。
二、固体自扫描成像1)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
2)电子藕合器件CCD: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具有感受波谱范围宽、畸变小、体积小、重量轻、系统噪声低、灵敏度高、动耗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
3)扫描方式上具有刷式扫描成像特点。
探测元件数目越多,体积越小,分辨率就越高。
电子藕合器件CCD逐步替代光学机械扫描系统。
18.微波遥感1)概念:指通过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来认识地物的技术。
2)雷达的工作方式: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在很短时间内,向目标地物发射一束很窄的大功率电磁波脉冲,然后用同一天线接收目标地物反射的回波信号而进行显示的一种传感器。
侧视成像雷达是一种主动微波遥感系统。
它是测量目标物对雷达波束后向散射回波强度的成象设备。
3)距离分辨率(又称射向、横向或侧向分辨率)(range) Rr指沿距离向可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
Rr=JC/2*cos式中,J为脉冲宽度(微秒);C为光速; 为雷达天线俯角。
4)方位分辨率(又称航向、纵向或几何分辨率) Ra:指沿一条航向线(方位线)可以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
Ra=Rs λ/Dλ:微波波长;D:雷达天线孔径;Rs距目标地物的距离5)雷达回波强度:受以下特性的影响:1.复介电常数;2.地形坡度;3.表面粗糙度。
微波遥感的特点:1.能全天时、全天候工作;2.具有一定穿透能力;3.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
19.热红外遥感红外谱段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区域(波长0.76-100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