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人教A版)】《数学归纳法》【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课程全高清
高二数学(人教A版)《数学归纳法(一)》【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结论: 为真.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学习新知
追问(2):数学归纳法中的两个步骤之间有什么关系?
记 是一个关于正整数n的命题.
条件: 为真;
归纳奠基
结论: 为真.
归纳递推
高中数学
学习新知
追问(3):如何理解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的意义? ,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高中数学
典例巩固
例1
证明(:1)当n=1时,左边 ,右边 (2)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有 于是
根据(1)(2),所有骨牌都能倒下
根据(1)(2),这个猜想对一切正 整数n都成立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学习新知
问题4 什么是数学归纳法?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
骤进行: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学习新知
追问(1):数学归纳法中的两个步骤都必要吗?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数学归纳法(一)
年 级:高二 主讲人:
学 科:数学(人教A版) 学 校: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问题导入
问题1 如何证明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 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 数学归纳法
高中数学
问题导入
高中数学
令n=1,有 令n=2,有 令n=3,有
猜想: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 , .Leabharlann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数学归纳法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课堂小结
追问(2):数学归纳法是怎样的一种方法?
高中数学
归纳奠基
归纳递推
两个步骤 缺一不可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课堂小结
追问(3):本节课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学归纳法是数列知识的深入与拓展,是证明与正整数有关问题的有力工具,是高中数学的一种重要证明方法。
通过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创新精神。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猜想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体会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创设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从猜想到证明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数学归纳法的学习,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数学归纳法产生过程的分析和对数学归纳法步骤的掌握。
2)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中对递推思想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作为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列与推理证明,基本掌握了归纳推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的能力。
2、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1)学生初学时容易忽视归纳奠基的验证。
(2)学生难以理解第二个步骤的作用,尤其是为什么可以根据归纳假设进行证明,以及如何利用归纳假设证明。
三、教法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应该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动手操作、交流合作,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情境一::数列{}n a ,已知11=a ,n n n a a a +=+11(⋅⋅⋅=3,2,1n ),试求出4,32,,a a a 并求出{}n a 的通项。
生:回答并归纳通项na n 1= 师:根据前四项可以归纳结果,它对后续的项是否成立则需要证明,当n 比较小时可以逐一验证,当n 比较大或者证明n 取所有正整数都成立的命题时,逐一验证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另辟心径,寻求一种方法:通过有限个步骤的推理,证明n 取所有正整数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 教学设计 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数学归纳法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及合作探究,了解数学归纳法的产生过程,并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 理与实质;(2)掌握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三个步骤,初步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 数有关的简单命题;(3)通过数学归纳法进一步反思归纳法的思想,并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核心—递推 思想。
(4)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从各层次认识所学问题和方法的本质,享 受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各种认识和收获,在学习交流中不断提高辨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步骤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中递推思想的理解教 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分层推进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从前,有个小孩叫万百千,他开始上学识字了。
第一天先生教给他个“一”字。
第二天先生又教了个“二”字。
第三天,他想先生一定是教“三”字了,并预先在纸上划了三横。
果然这天教了个“三”字。
于是他得了一个结论:“四”一定是四横,“五”一定是五横,以此类推就可以了。
从此,他决定不再去上学了,父母问他为何不去上学,他自豪地说:“我都学会了”。
父母要他写出自己的名字“万百千”,你能猜想出他会怎么去写自己的名字吗?让学生通过故事分析出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我们知道对于数列{a n },已知a 1=1,且11n n na a a +=+(n =1,2,3…)通过对n =1,2,3,4,前4项的归纳,我们可以猜想出其通项公式为1n a n=,但归纳推理得出的猜想不一定成立,必须通过严格的证明.要证明这个猜想,同学们自然就会从n =5开始一个个往下验证,当n 较小时可以逐个验证,但当n 较大时,逐个验证起来会很麻烦,特别是证明n 取所有正整数时,逐个验证是不可能的.能不能寻求一种方法,通过有限个步骤的推理,证明n 取所有正整数都成立.二、 创设情境 合作探究 :【创设情景】同学们都见过或玩过多米诺骨牌游戏,(播放多米诺骨牌录像)大家想一下满足怎样的条件,所有多米诺骨牌就都能倒下:(1) 第 块骨牌倒下; (2) 任意 的两块骨牌, 块倒下一定导致 倒下。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高二新课程归纳法导学案新
§2.3 数学归纳法(1)学习目标1.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能以递推思想作指导,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操作步骤;2. 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并能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格式书写;3. 数学归纳法中递推思想的理解.104~ P 106,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在数列{}n a 中,*111,,()1n n na a a n N a +==∈+,先算出a 2,a 3,a 4的值,再推测通项a n 的公式.复习2:2()41f n n n =++,当n ∈N 时,()f n 是否都为质数?二、新课导学学习探究探究任务:数学归纳法问题:在多米诺骨牌游戏中,能使所有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的条件是什么?新知:数学归纳法两大步:(1)归纳奠基: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n 0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n =k (k ≥n 0, k ∈N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 =k +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 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原因:在基础和递推关系都成立时,可以递推出对所有不小于n 0的正整数n 0+1,n 0+2,…,命题都成立.试试:你能证明数列的通项公式1n a n=这个猜想吗?反思: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特殊的证明方法,主要用于研究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关键:从假设n =k 成立,证得n =k +1成立.典型例题 例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22*(1)(21)123,6n n n n n N ++++++=∈K变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1427310(31)(1),n n n n n N ⨯+⨯+⨯+++=+∈K小结:证n =k +1时,需从假设出发,对比目标,分析等式两边同增的项,朝目标进行变形.例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首项是1a ,公差是d 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1(1)n a a n d =+-,前n 项和的公式是1(1)2n n n S na d -=+.变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首项是1a ,公比是q 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11n n a a q -=,前n 项和的公式是1(1)1n n a q S q-=-.(1q ≠)小结:数学归纳法经常证明数列的相关问题.动手试试练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为整数时,2135(21)n n ++++-=L练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为整数时,21122221n n -++++=-L三、总结提升学习小结1. 数学归纳法的步骤2.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特殊的证明方法,主要用于研究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知识拓展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总结了正整数的有关性质,并提出了关于正整数的五条公理,后人称之为“皮亚诺公理”.数学归纳法的理论依据是皮亚诺公理.学习评价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111(1)1n n a a a a a a++-++++=≠-L ,在验证1n =时,左端计算所得项为 A.1 B.21a a ++ C.1a + D.231a a a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12)()3)(2)(1(*N n n n n n n n n ∈-⋅⋅⋅=++++Λ时,从n=k 到n=k+1,左端需要增加的代数式为A. 12+kB. )12(2+kC. 112++k kD. 132++k k3. 设*111()()122f n n N n n n=+++∈++L ,那么)()1(n f n f -+等于( ) A. 121+n B. 221+n C. 221121+++n n D. 221121+-+n n4.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2≥=n a n S n n ,而11=a ,通过计算432,,a a a ,猜想=n a 5. 数列}{n x 满足1221,3x x ==,且11112n n nx x x -++=(2≥n ),则=n x .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33557(21)(21)21n n n n ++++=⨯⨯⨯-++L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2)1(1)(2)6n n n n n n n •+•-+•-+•=++L。
高二数学 第二章《2.2.3数学归纳法(1)》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2
高中数学 第二章《2.2.3数学归纳法(1)》教案 新人教A 版选修2-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教学难点: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并不是所有的正整数问题都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学习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我们已经用归纳法得到许多结论,例如,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自然数平方和公式2222(1)(21)1236n n n n +++++⋅⋅⋅+=.这些命题都与自然数有关,自然数有无限多个,我们无法对所有的自然数逐一验证.怎样证明一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呢?讨论以下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1)在本章引言的例子中,因为袋子里的东西是有限的,迟早可以把它摸完,这样总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因此,要弄清袋子里究竟装了什么东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当袋子里的东西是无限多个的时候,那怎么办呢?(2)我们有时会做一种游戏,在一个平面上摆一排砖(每块砖都竖起),假定这排砖有无数块,我们要使所有的砖都倒下,只要做两件事就行了.第一,使第一块砖倒下;第二,保证前一块砖倒下后一定能击倒下一块砖.资料1: 费马(Fermat )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之一,是对微积分的创立作出贡献最多的人之一,是概率论的创始者之一,他对数论也有许多贡献.但是,费马曾认为,当n ∈N 时,221n+一定都是质数,这是他对n=0,1,2,3,4时的值分别为3,5,17,257,65537作了验证后得到的.18世纪伟大的瑞士科学家欧拉(Euler )却证明了当n=5时, 5221+ =4 294 967 297=6 700 417×641,从而否定了费马的推测.有人说,费马为什么不再多算一个数呢?今天我们是无法回答的.但是要告诉同学们,失误的关键不在于多算一个上!资料2:f (n )=n 2+n+41,当n ∈N 时,f (n )是否都为质数?f (0)=41,f (1)=43,f (2)=47,f (3)=53,f (4)=61,f (5)=71,f (6)=83,f (7)=97,f (8)=113,f (9)=131,f (10)=151,… f (39)=1 601.但是f (40)=1 681=412是合数算了39个数不算少了吧,但还不行!我们介绍以上两个资料,不是说世界级大师还出错,我们有错就可以原谅,也不是说归纳法不行,不去学了,而是要找出运用归纳法出错的原因,并研究出对策来.对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得出的结论的正确性,应接受实践的检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数学问题,应寻求数学证明课件展示:多媒体课件(游戏:多米诺骨牌) ,多米诺骨牌游戏要取得成功,必须靠两条:(1)骨牌的排列,保证前一张牌倒则后一张牌也必定倒;(2)第一张牌被推倒.用这种思想设计出来的,用于证明不完全归纳法推测所得命题的正确性的证明方法就是数学归纳法.数学运用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差数列{}n a 中,1a 为首项,d 为公差,则通项公式为1(1)n a a n d =+-.①证:(1)当1n =时,等式左边1a =,等式右边110a d a =+⨯=,等式①成立.(2)假设当n k =时等式①成立,即1(1)k a a k d =+-,那么,当1n k =+时,有111(1)[(1)1]k k a a d a k d d a k d +=+=+-+=+--.这就是说,当1n k =+时等式也成立.根据(1)和(2),可知对任何*n N ∈,等式①都成立.变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比数列{}n a 中,1a 为首项,q 为公比,则通项公式为11n n a a q -=. 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N ∈时,2135(21)n n +++⋅⋅⋅+-=.证:(1)当1n =时,等式左边1=,等式右边1=,等式成立.(2)假设当n k =时等式成立,即2135(21)k k +++⋅⋅⋅+-=,那么,当1n k =+时,有135(21)[2(1)1]k k +++⋅⋅⋅+-++- 222[2(1)1]21(1)k k k k k =++-=++=+.这就是说,当1n k =+时等式也成立.根据(1)和(2),可知对任何*n N ∈,等式都成立.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N ∈时,2222(1)(21)1236n n n n +++++⋅⋅⋅+=. 证:(1)当1n =时,211=,1(11)(211)16⨯+⨯⨯+=,结论成立. (2)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2222(1)(21)1236k k k k +++++⋅⋅⋅+=, 那么。
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4.4 数学归纳法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数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课题 4.4 数学归纳法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会用数学归纳法原理证明一些简单的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2.通过对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的条件的类比和迁移,归纳得到数学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3.体会从特殊到一般、无穷到有限的辩证思维过程,发展数学抽象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解及简单应用.教学难点: 理解数学归纳法中两个步骤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问题1 (1)对于一切n ∈N *,n 2+n +11是质数吗?(2)对于数列{a n },已知a 1=1,a n +1=a n 1+a n(n ∈N *),它的通项公式是a n =1n 吗? 给n 赋值计算,写出你的猜想,并试着证明你的猜想.师生活动 对于(1),学生一般会令n =1,2,3,4,5…,得12+1+11=13,22+2+11=17,32+3+11=23,42+4+11=31,52+5+11=41…,于是猜想对于一切n ∈N *,n 2+n +11是质数成立.对于(2)令n =1,2,3…,由a 1=1⇒a 2=12⇒a 3=13 ⇒a 4=14 …,于是猜想a n =1n成立. 追问1 这两个猜想一定成立吗?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题(1) 中,若令n =10,得102+10+11=121=112, 所以猜想不成立.对于(2),即使举不出反例, 但是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的结论,也不能说明对于任意n ∈N *,都成立.追问2 如果(2)的结论是成立的,如何证明它呢?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具体问题,发现运用现有的方法不能证明涉及一切自然数都成立的命题,从而需要研究新的证明方法,引发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看到,用不完全归纳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成立.二、经验提炼,探究规律问题2 题(2)中,由a 1=1⇒a 2=12⇒a 3=13 ⇒a 4=14…,这是一个无穷步骤的问题,我们能否通过有限的步骤来解决这一无穷的问题呢?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因为n ∈N *,,我们要达到证明的目的,必须用有限的步骤完成.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将“无限”转化为“有限”,通过有限步骤,证明n ∈N *,时,命题成立.追问 你在学过的知识里,有将“无限”转化为“有限”的实例吗?你认为什么能够实现 这样的转化?师生活动 学生回顾,教师适时引导,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的垂直的定义为: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为: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其定义是“无限”,判定则是“有限”.之所以能够实现转化,是因为一个平面可以由两条相交直线确定,所以一条直线与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就能保证直线与平面垂直.设计意图 类比无限到有限的转化,实现知识的迁移.情景 观看多米诺骨牌游戏视频,思考以下问题:问题3 要想保证骨牌全部倒下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师生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重复观看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得到骨牌要全部倒下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①第一块骨牌要倒下;②如果某一张骨牌倒下,要能保证它的后一张骨牌也倒下(用数学语言表述:如果第k 张倒下,则要使第k +1张也倒下).设计意图 通过“多米诺骨牌”视频游戏,引导学生理解从有限递推到到无穷所需满足的两个条件,逐渐实现问题情景数学化的过渡;同时体会方法的探究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践,并接受实践的经验.三、类比分析,形成原理问题4 你认为上述题(2)猜想,与多米诺骨牌有相似性吗?请你完成下表.师生活动 学生合作完成下表:多米诺骨牌题(2)解答 条件一:第一块牌倒下;步骤一:证明n =1时,a 1=1,结论成立; 条件二:任意一块牌倒下,它的后一块牌也倒下(如果第k 张倒下,则要使第k +1张也倒下).步骤二:如果n =k 时结论成立,即a k =1k, 那么有a k +1=1k +1,即n =k +1时结论也成立. 结果:所有骨牌都倒下. 结果:结论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设计意图 通过对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的两个条件的类比分析,得到完成题(2)解答过程应有的两个主要步骤,实现了知识的迁移.追问1 你能完成上述a k =1k a k +1=1k +1的证明吗?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如果n =k ,即a k =1k成立,那么有 a k +1=a k 1+a k =1k 1+1k =1k +1, 即n =k +1时a k +1=1k +1也成立. 追问2 如何解释题(2)猜想的合理性?师生活动 由学生解释,由n =1时,a 1=1成立,根据步骤二的证明过程知道,就可以得到n =2时,a 2=12成立;由n =2时,a 2=12成立,就可以得到n =3时,a 3=13成立;…… 所以,对于任意的n ∈N *,a n =1n成立. 设计意图 由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的条件分析,迁移到对数学命题的证明过程探究,得到了证明方法.既体现了知识来源于实践,又通过由猜想到理性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设计问题追问,也为原理归纳作好铺垫.问题5 从题(2)猜想的解答过程中,你能归纳出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的一般步骤吗?师生活动 师生共同归纳,证明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师生活动 师生共同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对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①当n 取第一个值n 0(例如n 0=1,2等)时结论正确;②假设当n =k (k ∈N *,且k ≥n 0)时结论正确,证明当n =k +1时结论也正确,那么,命题对于从n 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追问1 数学归纳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追问2 如果n 取的第一个数是5,那么结论又是什么?追问3 第二步证明过程中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追问4两个步骤中是否可以省略一个?为什么?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及其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形式化表达.然后设置问题串,抓住学生思维的起点,逐层剖析,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是证明奠基性,第二步是证明递推性,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突出了重点.四、数学应用,评析强化例题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32+…+n 2=n (n +1)(2n +1)6(n ∈N *)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规范表达,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 证明:(1)当n =1时,12 =1×2×36 ,等式成立. (2)假设n =k 时等式成立,即12+22+32+…+k 2=k (k +1)(2k +1)6, 那么,当n =k +1时,有12+22+32+…+k 2+(k +1)2=k (k +1)(2k +1)6+(k +1)2 结论:对一切正整数 n ,命题都成两者缺一不可! 归纳递推归纳奠基(1)验证:当 n = 1 时, 命题成立; (2)证明:假设当 n = k 时命题成立,那么当 n = k + 1 时命题也成立;=(k+1)(2k2+k+6k+6)6=(k+1)(2k2+7k+6)6=(k+1)(k+2)(2k+3)6=(k+1)[(k+1)+1][2(k+1)+1]6所以当n=k+1时,等式成立.根据(1)(2)可知,对任何n∈N*,等式都成立.巩固练习观察下列命题及运用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谈谈你的理解:(1)设n∈N*,求证:2+4+6+…+2n=n2+n+1.证明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2+4+6+…+2k=k2+k+1,那么,当n=k+1时,有2+4+6+…+2k+2(k+1)=k2+k+1+2(k+1)=(k+1)2+(k+1)+1,即当n=k+1时,等式成立.因此,当n∈N*时,等式2+4+6+…+2n=n2+n+1成立.(2)证明:当n∈N*时,1+3+5+…+(2n-1)=n2.证明①当n=1时,左边=1,右边=1,等式成立.②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1+3+5+…+(2k-1)=k2,那么,当n=k+1时,有1+3+5+…+(2k-1)+[2(k+1)-1]=(1+2k+1) (k+1)2=(k+1)2,即当n=k+1时,等式成立.因此,对于当n∈N*时,1+3+5+…+(2n-1)=n2.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展示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解应用及规范书写,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教学的针对性.通过巩固练习辨析,强化理解两个主要步骤缺一不可:(1)证明奠基性,(2)证明递推性.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本质.五、课堂巩固,总结提升本节课我们发现、归纳、运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数学归纳法,通过以下问题谈谈你的收获与体会.(1)数学归纳法能够解决哪一类问题?(2)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步骤有哪些?(3)我们是怎么发现和归纳出这种方法的?设计意图通过以问题形式进行总结,既梳理数学归纳法的内容,又提炼了数学归纳法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附:数学归纳法的发展历程数学归纳法从萌芽到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凝聚了众多中外数学家的精力和智慧。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高二新课程归纳法教案新
数学归纳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理解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
2.掌握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方法,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3.能通过“归纳-猜想-证明”处理问题。
二、教学重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难点:归纳→猜想→证明。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问题1: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以数学归纳法原理为依据的演绎推理,它将一个无穷归纳(完全归纳)的过程,转化为一个有限步骤的演绎过程。
(递推关系)问题2: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步骤?(1)递推奠基:当n 取第一个值n 0结论正确;(2)递推归纳:假设当n =k (k ∈N *,且k ≥n 0)时结论正确;(归纳假设)证明当n =k +1时结论也正确。
(归纳证明)由(1),(2)可知,命题对于从n 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正确。
数学归纳法是直接证明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用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与正整数有关的恒等式、不等式;数的整除性、几何问题;探求数列的通项及前n 项和等问题。
【探索研究】问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1)71n n +-能被9整除。
法一:配凑递推假设:法二:计算f(k+1)-f(k),避免配凑。
说明:①归纳证明时,利用归纳假设创造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②注意从“n=k 到n=k+1”时项的变化。
【例题评析】例1:求证: 121(1)n n a a +-++能被21a a ++整除(n ∈N +)。
例2:数列{a n }中,1n na a +>,a 1=1且211()2()10n n n n a a a a ++--++=(1)求234,,a a a 的值;(2)猜想{a n }的通项公式,并证明你的猜想。
说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常用方法:归纳→猜想→证明变题:(2002全国理科)设数列{a n }满足211n n n a a na +=-+,n ∈N +,(1)当a 1=2时,求234,,a a a ,并猜想{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2)当a 1≥3时,证明对所有的n ≥1,有 ①a n ≥n+2 ②1211111112n a a a ++≤+++例3:平面内有n 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直线不共点,问:这n 条直线将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变题:平面内有n 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与两点,且每三个圆都不相交于同一点,求证:这n 个圆把平面分成n 2+n+2个部分。
人教A版高中高考数学复习:66《数学归纳法》学习教案
类比比较
让学生将两个或多个相 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发 现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点。
04 教学过程与步骤
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
回顾与数学归纳法相关的知识点 ,如自然数集的定义、数列的概 念等。
引入新课
通过具体实例,如多米诺骨牌倒 下、猜数字游戏等,引出数学归 纳法的概念和原理。
讲解新课
数学归纳法原理讲解
03
布置相关作业和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
05 作业布置与要求
作业布置
归纳法基础练习
学生需要完成一些基础的数学归 纳法练习题,以巩固对归纳法的
基本理解。
归纳法应用题
学生需要完成一些涉及数学归纳法 的应用题,以加深对归纳法的理解 和应用。
归纳法综合题
学生需要完成一些涉及多个知识点 的数学归纳法综合题,以提高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03
学生参与度如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
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总结
教学效果如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在随后的 练习中,学生也能够正确地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
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地方可能讲解不够详细,导致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 需要更加注重细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人教a版高中高考数学复习:66《 数学归纳法》学习教案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与步骤 • 作业布置与要求 •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案】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2.3 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归纳法,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掌握归纳法证明的两个步骤;2、会证明简单的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基本步骤,会用它证明一些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2、难点:(1)学生不易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实质,具体表现在不了解第二步的作用,不易根据归纳假设作出证明;(2)运用数学归纳法时,在“归纳递推”的步骤中发现具体问题的递推关系。
三、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呈现多米诺骨牌等生活素材辅助课堂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前面我们学习推理,并且知道由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
我们来看这样的一道题目:已知数列{}n a 中,*111,()1n n na a a n N a +==∈+,试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 生:分别求出12341111,,,234a a a a ====,从而猜测1n a n=。
师:那么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又该如何证明这个猜想?生:方法1:从n=5逐个验证?(由于n 为正整数,为无限个,所以可行性不高)方法2:通过构造新数列{}n b ,其中1n nb a =,先求出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从而得到{}n a 的通项公式;(技巧性较高,且有时新数列{}n b 不易构造)方法3:能否通过有限个步骤的推理,证明n 取所有正整数时,通项公式都成立? 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观察一个关于多米诺骨牌游戏的视频。
(二)观看视频,动手实验观看多米诺骨牌游戏视频后,由学生来展示骨牌游戏:实验步骤:1、摆好骨牌,并由教师动手轻轻碰了第一块(并未推倒),发现实验不成功;2、由学生自己动手推倒骨牌,实验成功;3、再次摆好骨牌,教师调整最后3块的距离,发现并未全部倒下,实验失败。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3次实验,那么要使游戏成功,所需条件有哪些?生:(1)第一块骨牌要倒下;(2)相邻的两块骨牌,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也倒下;师:若将每一块骨牌相应的看成数列的1234,,,a a a a ,那么这两个条件分别相当于:(1)首项1a 要符合n a 的通项公式;(2)假设n=k 时猜想成立,则必将导致n=k+1时猜想也成立;这样一来,就可以发现由n=1成立,就有n=2成立;n=2成立,就有n=3成立;n=3成立,就有n=4成立;n=4成立,就有n=5也成立……,所以对任意的正整数n ,猜想都成立。
数学人教版高中二年级选修2 《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
《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教科书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三节【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数学归纳法是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本书该节共2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是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2、地位作用:在已经学习了不完全归纳法的基础上,介绍了数学归纳法,它是一种用于关于正整数命题的直接证法。
教材通过剖析生活实例中蕴含的思维过程揭示数学思想方法,即借助“多米诺骨牌”的设计思想,揭示数学归纳法依据的两个条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归纳法,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
(2)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
2、过程与方法:努力创设课堂愉悦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氛围,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辩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见和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运用它证明一些简单的与正整数n(n取无限多个值)有关的数学命题。
【教学难点】(1)学生不易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实质,具体表现在不了解第二个步骤的作用,不易根据归纳假设作出证明。
(2)运用数学归纳法时,在“归纳递推”的步骤中发现具体问题的递推关系。
【教学方法】运用类比启发探究的数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播放人的多米诺骨牌视频;学生动手参与多米诺骨牌游戏等生活素材辅助课堂教学;【教学程序】第一阶段:回顾复习,课前准备复习1:类比推理及其一般步骤1、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类比推理一般步骤:(1)观察、比较(2)联想、类推(3)猜想新结论复习2: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回顾复习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目的是为数学归纳法推理的奠定基础。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A版精品教案《2.3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第五师高级中学、黄冈中学第五师分校 数学组 马海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②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某些简单的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③能通过“归纳、猜想”的过程得出结论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结论。
(2)过程与方法:努力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氛围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归纳递推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领悟数学归纳法的思想,由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能熟练运用它证明一些简单的与正整数n 有关的数学命题;【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中递推关系的应用。
【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一、搜索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说明引入数学归纳法的必要性)展示多米诺骨牌的动画,探究多米诺骨牌如何才能全部倒下?(由多米诺骨牌游戏的原理启发学生探索数学方法,配合实际游戏,引出课题数学归纳法。
)① 第一块骨牌必须要倒下 ②任意相邻的两块骨牌,若前一块倒下,则后一块也倒下相当于能推倒第一块骨牌 相当于第k 块骨牌能推倒第1k +块骨牌引例分析:数列{a n },已知a 1=1,1,1n n na a n N a *+=∈+, 1) 求出数学前4项,你能得到什么猜想?2) 你的猜想一定是正确的吗?【设计意图:】以上两个情境分别是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的体现,发现其结论正确性不同,而这里实际上体现了数学中的归纳思想。
归纳法分为“不完全归纳法(只验证几个个体成立,得到一般性结论,但结论不一定正确)”和“完全归纳法(验证每个个体都成立,得到一般性结论,其结论一定正确)”。
二、师生合作,形成概念。
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4-5教案4.1数学归纳法 Word版含解析
数学归纳法一、教学目标.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使用范围..会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问题.二、课时安排课时三、教学重点.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使用范围..会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问题.四、教学难点.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使用范围..会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数学归纳法证明中,在验证了=时命题正确,假定=时命题正确,此时的取值范围是().∈.>,∈+.≥,∈+>,∈+【解析】数学归纳法是证明关于正整数的命题的一种方法,所以是正整数,又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所以大于等于.【答案】(二)讲授新课教材整理数学归纳法的概念一般地,当要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数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时,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证明当时命题成立;()假设当时命题成立,证明时命题也成立.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不小于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三)重难点精讲题型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精彩点拨】要证等式的左边共项,右边共项,()与(+)相比左边增二项,右边增一项,而且左、右两边的首项不同.因此,由“=”到“=+”时要注意项的合并.【自主解答】①当=时,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②假设=(≥,∈+)时等式成立,即-+-+…+-=++…+,则当=+时,左边=-+-+…+-+-=+-=+=+…+++=右边,所以,=+时等式成立.由①②知,等式对任意∈+成立.规律总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的关键在于“先看项”,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的两边各有多少项,项的多少与的取值是否有关.由=到=+时,等式的两边会增加多少项,增加怎样的项.。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 教案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数学推理的常用方法(归纳法)(2)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和其本质的科学性(3)初步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和一个结论。
(4)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恒等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归纳法的引入,说明归纳法的两难处境,引出数学归纳法原理,使学生理解理论与实际的辨证关系。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学会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想方法,能用总结、归纳、演绎类比探求新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亲历知识的构建过程,领悟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探索中挫折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感悟“数学美”,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他们手脑并用,多思勤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初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
(2)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步骤,尤其是递推步骤中归纳假设和恒等变换的运用。
教学难点:(1)使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证题的有效性;(2)递推步骤中归纳假设的利用和代数恒等变换。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法.四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讲解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究原理、激起兴趣问题情境一:问题(1)大球中有5个小球,如何验证它们都是绿色的?(课件演示)问题(2):若a n=(n2- 5n+5)2,则a n=(n2-5n+5)2=1问题(3):若-1+3= 2-1+3-5= -3-1+3-5+7= 4-1+3-5+7-9=-5可猜想:-1+3-5+…+(-1)n(2n-1)=(-1)n n吗问题情境二:投影:数学家费马运用不完全归纳得出费马猜想的事例。
小结归纳法:由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①完全归纳法:考察全体对象,得到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结论一定可靠,但需逐一核对,实施较难)②不完全归纳法,考察部分对象,得到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结论不一定可靠,但有利于发现问题,形成猜想)问题情境三:如何解决不完全归纳法存在的问题呢?多米诺骨牌操作实验问题(4)如何保证任何条件下骨牌一一倒下?需要几个步骤才能做到?①处理第一个问题;(相当于推倒第一块骨牌)②验证前一问题与后一问题有递推关系;(相当于前牌推倒后牌)。
人教版数学高二新课标 《数学归纳法》名师教案
② 讨论:问题1中,如果n=k猜想成立,那么n=k+1是否成立?对所有的正整数n是否成立?
③ 提出数学归纳法两大步:(i)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ii)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三、巩固练习:1. 练习:教材108练习1、2题 2. 作业:教材108B组1、2、3题.
第二课时2.3 数学归纳法(二)
教学要求: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能以递推思想作指导,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操作步骤,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并能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格式书写.
教学重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② (89年全国理科高考题)是否存在常数a、b、c,使得等式 (答案:a=3,b=11,c=10)
1 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小结:探索性问题的解决模式为“一试验→二归纳→三猜想→四证明”.
三、巩固练习:
1. 平面内有n个圆,任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任何三个圆都不相交于同一点,求证这n个圆将平面分成f(n)=n2-n+2个部分.
教学难点:经历试值、猜想、归纳、证明的过程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练习:已知 ,猜想 的表达式,并给出证明?
过程:试值 , ,…,→ 猜想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 提问: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例题:
① 出示例1:已知数列 ,猜想 的表达式,并证明.
分析:如何进行猜想?(试值 →猜想 ) →学生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A版精品教案《2.3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银川二中马丽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由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具有不可靠性, 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本质;2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及其简单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分析、论证的能力, 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2通过对数学归纳法的学习、应用,逐步体验观察、归纳、猜想、论证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意识,并初步掌握论证方法;3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对数学归纳法原理和本质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3通过置疑与探究,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与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归纳法意义的认识和数学归纳法产生过程的分析,初步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能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中递推的思想的理解,初步明确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两个步骤。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讨论、共同探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引入“归纳法”其实我们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一考察这个通项公式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也就是说,我们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
那么这个结论正确吗(正确)那如何证明这个结论呢象这样一个一个地验证下去,行不行我们的人生有限,而自然数集无限,此法绝对不行!那到底如何证明这个结论对于所有的自然数都成立呢二、启发、探究课题1、多米诺骨牌游戏(多媒体展示)问:要使骨牌全部倒下,必须具备这样一个条件:板书如果前一块倒了,它就一定能推倒下一块!是不是保证这一点就够了呢结论:要使骨牌全部倒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第一块一定要倒!2假如前一块第K块倒了,它就一定能推倒下一块第K1块! 我们不妨将前一块记为第K块,那么它的下一块就是第K1块。
现在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有了这两个条件的保证,是否就能使所有骨牌从第一块开始全部倒下由条件1 ,第一块倒已成事实,这样一来,条件2中的假如第一块K=1倒就有了基础,也就能使它的下一块,也就是第二块也倒下,接下来,又可在条件2中取K=2,第三块也必倒,……这样依次传递相推即递推下去,所有的骨牌就都可倒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明
高中数学
( ) 的单调性. 难以应用数学归纳法
恒成立.
例1 证明:
证明:(1)当n=1时,①式的左边
,
右边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①
,所以①式成立.
高中数学
(2)假设当n=k (
)时, ①式成立,即
,
在上式两边同时加上
,有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目标
,
高中数学
(2)假设当n=k (
)时, ①式成立,即
,
在上式两边同时加上
,上册
典例剖析
例2 已知数列 满足 ,
( ),试
猜想数列 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猜想
②
(1)当n=1时,②式左边
,右边
,猜想成立.
②式成立,即
,
那么
,
高中数学
即当n=k+1时,猜想也成立. 由(1)(2)可知, 猜想对任何
典例剖析
例3 设x为正实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若数列
1,1+x, ,…,
,… 的前n项和为 ,
试比较 与n的大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解法2:显然,所给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为1+x,于是
高中数学
当n=2时, 当n=3时,
由此,我们猜想,
,由x>0,可得
;
,由x>0,可得
.
.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有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
高中数学
即当n=k+1时, ①式也成立
由(1)(2)可知, ①式对任何
都成立.
方法归纳
问题2 怎样正确地使用数学归纳法?
不能缺少第一步的验证;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用上假设,递推才真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典例剖析
例2 已知数列 满足 ,
( ),试
猜想数列 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解:由
,可得
( ).
由
可得
.
同理可得
,
,
.
高中数学
归纳上述结果,猜想
( ).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典例剖析
例2 已知数列 满足 ,
( ),试
猜想数列 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猜想
②
(1)当n=1时,②式左边
,右边
,由x>0,可得
;
当n=3时, 由此,我们猜想,
,由x>0,可得 .
.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典例剖析
解法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猜想 (1)当n=2时,由上述过程知,不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不等式成立.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典例剖析
解法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猜想
(1)当n=2时,由上述过程知,不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
时,不等式成立,即
,
由x>0,可得1+x>1,所以
.
于是
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典例剖析
解法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猜想
(1)当n=2时,由上述过程知,不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
时,不等式成立,即
,
由x>0,可得1+x>1,所以
.
于是
,所以,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数学归纳法(2)
年 级:高二 主讲人:
学 科:数学(人教A版) 学 校:
复习导入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高中数学
归纳奠基
归纳递推
两个步骤 缺一不可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复习导入
问题1 什么时候需要应用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一般被用于证明某些 与无限多个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
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n,等式 不必应用数学归纳法
由(1)(2)可知, 不等式
对任何大于1的正整数n都成立.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典例剖析
例3 设x为正实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若数列
1,1+x, ,…,
,… 的前n项和为 ,
试比较 与n的大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解法2:显然,所给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为1+x,于是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解法1:由已知可得
.
当n=2时,
,由x>0,可得
;
当n=3时, 由此,我们猜想,
,由x>0,可得 . .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典例剖析
例3 设x为正实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若数列
1,1+x, ,…,
,… 的前n项和为 ,
试比较 与n的大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解法1:由已知可得
.
当n=2时,
对任何大于1的正整数n都成立.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课堂小结
问题3 通过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什么时候需要应用数学归纳法? 怎样正确地应用数学归纳法?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课后作业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2.若数列
的前n项和为 ,
计算 , , ,由此推测计算 的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
进行证明.
高中数学
都成立.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典例剖析
追问:把例2中的“ ”换成“ ”,其他条件不变, 试猜想数列 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体会初始值的改变对其通项公式繁简程度的影响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典例剖析
例3 设x为正实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若数列
1,1+x, ,…,
,… 的前n项和为 ,
试比较 与n的大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典例剖析
解法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猜想 (1)当n=2时,由上述过程知,不等式成立.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高二上册
典例剖析
解法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猜想
(2)假设当n=k
时,不等式成立,即
,
由x>0,知
. 所以
又x>0,所以
高中数学
=xk+k+1. 所以,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 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