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

合集下载

《药理学》第18章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第18章抗精神失常药
镇静作用弱,但锥体外系反应常见。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三、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haloperidol):可显著控制各 种精神运动兴奋的作用,同时对慢性症状 有较好疗效。
锥体外系副作用发生率高、程度严重。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三、丁酰苯类
氟哌利多(droperidol):作用时间短,主要用于 增强镇痛药的作用。
抑制,镇静及抗胆碱作用也较明显。
氯米帕明(clomipramine) 对5-HT再摄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代谢产物去甲
氯丙米嗪对NE再摄取有相对强的抑制作用。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多塞平(doxepin) 抗焦虑作用强。
曲米帕明(trimipramine) 治疗抑郁症、消化性溃疡。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低温麻醉:配合物理降温(冰袋、冰浴)应用氯丙嗪可降 低患者体温,用于低温麻醉。
人工冬眠:冬眠合剂 (氯丙嗪、哌替啶、异丙嗪)
可使患者深睡,体温、基础代谢及组织耗氧量均降低,增 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并可使植物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
应用: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 甲状腺危象等。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乏力等; • M受体阻断症状:视力模糊、口干、无汗、 便秘、眼压升高等; • α受体阻断症状:鼻塞、血压下降、直立性 低血压及反射性心动过速等; • 局部刺激性。
曲唑酮(trazodone) 治疗抑郁症,具有镇静作用,适于夜间给药。
2. 治疗遗尿症 3. 焦虑和恐怖症
米帕明(丙米嗪imipramine)

药理学第18章整理

药理学第18章整理

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第一节抗精神分裂症药定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分裂症。

分类:将精神分裂症分为Ⅰ型和Ⅱ型,前者以阳性症状(幻觉和妄想)为主,后者则以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为主。

治疗:本节述及的药物大多对Ⅰ型治疗效果好,对Ⅱ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抗精神分裂症药也称作神经安定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其他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症状也有效。

这类药物大多是强效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大多数药物可引起情绪冷漠、精神运动迟缓和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作用机制】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多巴胺受体该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枢DA系统功能亢进所致。

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高效价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大多是强效DA受体拮抗剂,对I型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DA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其通过与脑内DA受体结合后参与人类神经精神活动的调节,其功能亢进或减弱均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

目前认为,吩噻嗪类等抗精神分裂症药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样受体而发挥疗效。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临床使用的大多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并不是选择性D2样受体拮抗剂,因此,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均引起不同程度的锥体外系副作用,这是由于这些药物非特异性拮抗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所致。

2.阻断5-HT受体一些目前临床常用的非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如氯氮平和利培酮的抗精神分裂症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实现的。

其中,氯氮平是选择性D4亚型受体拮抗剂,对其他DA亚型受体几无亲和力,对M胆碱受体和α肾上腺素受体也有较高的亲和力;氯氮平和利培酮通过拮抗α2肾上腺素受体而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利培酮拮抗5-HT2亚型受体的作用显著强于其拮抗D2亚型受体的作用。

因此,即使长期应用氯氮平和利培酮几无锥体外系反应发生。

一、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一)吩噻嗪类氯丙嗪氯丙嗪主要拮抗脑内边缘系统多巴胺(DA)受体,这是其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的主要机制。

药理学--15-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15-抗精神失常药
遗传因素:遗传和早期脑损伤或神经发育障碍是精神失常 的主要诱因。 全球有近四分之一,我国亦有10%的人受到失眠, 抑郁 症, 精神分裂症的困扰。 WHO将每年的10月10日正式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精神分裂症 躁狂抑郁症 焦虑症
抗精神病药 抗躁狂抑郁症药 抗焦虑症药
(抗 精精 神神 药失 物常 )药
抗精神病 作用
中脑—皮质通路
中脑—边缘通路
催乳素 促皮质激素
结节—漏斗
阻断
黑质—纹状体 锥体外
生长激素
通路
抑制体温调节
D2受体
通路 系反应

中位
枢性 抑低
阻断受体
氯丙嗪
制血
阻断M受体口干便秘 视力模糊

其他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与氯丙嗪比较,抗精神病作用强,锥体外系反 应显著,镇静作用较弱。
对症治疗 切除毒源:采取洗胃等一般抢救措施
可应用一些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如利他林)
对严重病例,应进行血透
禁忌症
Chlorpromazine可降低惊厥阈、诱发癫痫, 有癫痫史者禁用;
昏迷患者(特别是用中枢抑制药后)禁用; 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慎用,以防冠心病
者猝死; 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青光眼禁用。
注意
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经典抗精
神病药物大多数为非选择性D2 受体拮抗剂,因此,在发挥疗 效时,均不同程度的引起锥体 外系的副作用,这是由于这些 药物非特异性阻断黑质纹状体 通路的D2受体所致。
6 7
5 S
4 3
8 9
N 10 1
2 R2
吩噻嗪类
R1
哌嗪类: 奋乃静、氟奋乃静、 三氟拉嗪

药理学第2版18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第2版18抗精神失常药
脑内四条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
多动症
帕金森
抗精神 分裂症
1、阻断多巴胺受体
3)黑质-纹状体
结节-漏斗 调控下丘脑激素分泌 其他: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 体温中枢
脑内四条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阻断5-HT 受体 非典型药:氯氮平 利培酮
1.中枢神经系统
(2)镇吐作用
氯丙嗪
小剂量:抑制CTZ(阻断D2) 大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 (除晕动病外)有效.
机理:
[药理作用及机制〕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低温环境下,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 炎热环境下, 体温升高 不仅能降低发热者体温, 也能降低正常体温.
1
2
中枢神经系统
中脑-边缘系统通路DA-R :功能与情绪调控有关。
中脑-皮层系统通路DA-R :功能与思想、感觉、理解等有关。
结节漏斗部 与内分泌功能有关
黑质-纹状体 与锥体外系功能有关
脑内存在的四条DA通路
1
[药理作用及机制]
阻断DA受体、α受体和M受体
2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冬眠灵wintermin)
〔锂盐中毒预防〕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
1
NA再摄取抑制药
2
5-HT再摄取抑制药
3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
4
多塞平( doxepin)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5
地昔帕明(desipramine,去甲丙米嗪)
6
氟西汀(amitriptyline,百忧解)
7
三节 抗抑郁症药
01
米帕明的药理作用

药理学15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15抗精神失常药

【临床用途】
1.精神分裂症
对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有效,但无根治作用。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用于中毒性休克、高热惊厥、严重感染、 严重创伤、甲状腺危象、烧伤等。
冬眠合剂的组成:
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人工冬眠疗法:冬眠合剂 + 物理降温 等产生冬眠深睡状态, 使体温降低,代 谢、耗氧量、器官活动减少, 对缺养耐 受力增加(使机体处于保护性抑制状 态)。
【不良反应】
1. 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 M受体阻断效应: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③α受体阻断效应:体位性低血压
【不良反应】
2.锥体外系反应:
(1)急性锥体外系运动障碍表现以下:
帕金森综合症(最常见); 静坐不能; 急性肌张力障碍 可用中枢性抗胆碱药(苯海索或东莨菪碱)而 不能用左旋多巴治疗。
D√、降温作用与环境温度无关
E、物理配合降温效果更佳
思考题
1. 氯丙嗪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应选何药治疗?为 什么? 2. 冬眠合剂的组成成分是什么?有何作用和用途? 3. 氯丙嗪长期治疗精神病时产生什么严重的不良 反应? 4. 氯丙嗪的止吐作用适用于哪些情况?
【不良反应】
(2)迟发性运动障碍 长期用药出现,停药后不消失,抗
胆碱药反加重症状。
【不良反应】
3. 过敏反应:
皮疹、皮炎、微胆管阻塞性黄疸、粒细胞减少
4. 精神异常 5. 内分泌紊乱:长期大量服用可出现多种内分
泌紊乱症状,包括乳房肿大泌乳,月经停止 等
6. 急性中毒:
昏睡、休克,冠心病患者易发生 抢救时升压宜用去甲肾上腺素
精神病人用药后,出现镇静、安定, 随后改善兴奋、躁动、幻觉、妄想、行为 紊乱等精神病症状。

药理学—— 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 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归纳一、抗精神病药一、吩噻嗪类(一)氯丙嗪(冬眠灵)【药动学】不同个体口服相同剂量,血药浓度相差可达10倍,故需注意用药剂量个体化。

老年患者消除速率慢,应调整用药剂量。

【作用机制】●阻断D2受体◆阻断α受体、H1受体、5-HT2受体、M受体【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3.对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阻断DA受体而发挥的治疗作用:阻断DA受体而导致的不良反应:(1)镇静、抗精神病(1)闭经泌乳(2)镇吐(2)锥体外系反应(3)人工冬眠(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1)镇静、抗精神病作用作用:能消除幻觉、妄想、躁狂,减轻思维和情感障碍等阳性症状,使患者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应用:用于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

机制:阻断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2)镇吐作用作用: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对抗去水吗啡的催吐作用。

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应用:用于癌症、放射病等多种疾病及药物引起的呕吐、顽固性呃逆。

但对前庭刺激所致的呕吐无效(对晕车晕船的呕吐无效)。

机制:阻断CTZ和呕吐中枢的D2受体。

注:延髓即延脑。

(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作用:不仅使发热机体降温,亦能使正常体温下降;降温作用与环境温度有关。

应用:人工冬眠机理: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D2受体,干扰其恒温调控功能。

人工冬眠——可使患者体温降至34℃或更低,能降低机体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如: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和甲状腺危象(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使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和乙醇的作用增强。

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机制:阻断结节-漏斗系统中的D2亚型受体,影响下丘脑分泌多种激素的释放3.对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外周作用)●阻断α受体:血管扩张,BP下降;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阻断M受体:出现类似阿托品样表现【不良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M受体阻断症状:视力模糊、口干、便秘、无汗和眼内压升高等——青光眼患者禁用。

61页药理学: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抗精神失常药

61页药理学: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抗精神失常药
监测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体重增加 、代谢紊乱、心血管事件等。因此,患者在治疗 过程中应定期接受身体检查,监测不良反应的发 生情况。
2023
PART 03
抗抑郁药
REPORTING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总结词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主要作用于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
其他药物选择与使用建议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 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
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 ,应定期进行药物检 测和评估。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和副作用,避免药物 滥用。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抗癫痫药
要点一
传统抗癫痫药
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发作。
要点二
新型抗癫痫药
如加巴喷丁、奥卡西平等,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特点 。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
抗帕金森病药
如左旋多巴、溴隐亭等,用于治疗帕金森病。
抗阿尔茨海默病药
如多奈哌齐、卡巴拉丁等,用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的认知功能。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优点是副作用较少、无药物依赖性,但起效较慢, 且价格较高。
β阻滞剂
01
β阻滞剂是一类具有降低心率、降低血压和减弱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也具有一定 的抗焦虑作用。常用的β阻滞剂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02
β阻滞剂的抗焦虑作用机制主要与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担和减少儿茶酚胺的释 放有关。
03
β阻滞剂的优点是对于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状的患者较为适用,但也可能导致 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副作用。
其他抗焦虑药
1
其他抗焦虑药包括一些具有镇静、抗惊厥和抗抑 郁作用的药物,如丙二醇、卡马西平等。

药理学课件——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课件——抗精神失常药
禁忌证
严重肝功能损害、昏迷、青光眼患者禁用。乳 腺增生症及乳腺癌患者也禁用。有癫痫史、冠心 病及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慎用。
其他吩噻嗪类药物
奋乃静(perphenazine)、氟奋乃静(f!uphenazine)、 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
奋乃静作用缓和,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氯丙嗪; 氟奋乃静和三氟拉嗪有明显抗幻觉、妄想作用,对行为退 缩、情感淡漠等症状有较好疗效。
用途
1.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
对急性患者疗效好。也用于治疗其他精神病伴有的兴 奋、紧张、躁动、幻觉及妄想等症状。
2.止吐
氯丙嗪对癌症、尿毒症、放射病、胃肠炎、药物等引 起的呕吐有显著的效果,也可治疗顽固性呃逆。但对刺激 前庭引起的呕吐(晕车、晕船)无效。
3.人工冬眠
氯丙嗪配合物理降温(冰袋、冰浴),加用其他中枢抑制 药(异丙嗪、哌替啶等),可降低体温,降低组织代谢,提 高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称为 人工冬眠。可用于低温麻醉、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甲 状腺危象、中暑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3.过敏反应
常见症状有皮疹、接触性皮炎,少数有肝损害 及粒细胞减少等。
4.急性中毒
使用超大剂量氯丙嗪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昏 睡、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 等。
5.内分泌系统反应
长期用药可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出现乳房增大、 泌乳、停经、抑制儿童生长等。
6.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可引起意识障碍、抑郁或兴奋等精神失常。
抗精神病药 抗躁狂药 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精神病又称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病人的思维、 情感、行为发生异常。
抗精神病药又称神经松弛药。因为主要用于治 疗精神分裂症,也称为抗精神分裂症药。

11《药理学》 抗精神失常药

11《药理学》 抗精神失常药
37
锥体外系
在人类,锥体外系主要机能是调节肌张力 、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习惯 性动作(如走路时上肢的摆动)等,而锥体系 主要是与随意运动,特别是四肢远端小群肌肉 (如手肌)的精细活动有关。大脑皮质对躯体 运动的管理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条路径 来完成的。只有在锥体外系对肢体保持稳定, 并给予适宜的肌张力和协调的情况下,锥体系 才能执行其精细的随意活动
61
抗 抑 郁 症 药
• 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 • 其病因与发作类型尚未统一,分类和命名也
不一致。
• 抑郁症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措施,药物治疗是
其中重要部分,但不宜单纯依靠药物,心理 治疗和环境改善常起重要作用。
62
63
64
65
(一)三环类抗抑郁症药
米帕明(imipramine,丙咪嗪)
也用于其他精神病的躁狂症状
15
精神分裂症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
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精神病。
分为两型: Ⅰ型 Ⅱ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 缺乏)
对Ⅰ型疗效好, Ⅱ型疗效差/无效
16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
遗传、神经发育假说 谷氨酸假说 多巴胺假说 5-HT假说
试用于巨人症
糖皮质激素
31
氯丙嗪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口服吸收不规则,受多因素影响 90%与血浆蛋白结合,高亲脂性 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药物浓度高
肝脏代谢
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数周仍 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
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明显,坚持剂量个体化
氯丙嗪临床应用
精神分裂症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药理学练习题-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练习题-抗精神失常药

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藥一. 學習要點抗精神失常藥物根據其作用和臨床應用分為抗精神病藥、抗躁狂症藥、抗抑鬱症藥和抗焦慮症藥。

(一) 抗精神病藥抗精神病藥可分為以下4類。

1.吩噻嗪類,如氯丙嗪、奮乃靜、氟奮乃靜、三氟拉嗪、硫利達嗪。

2.硫雜蒽類,如泰爾登、氟呱噻噸。

3.丁醯苯類,如氟呱啶醇、氟呱利多。

4.其他,如五氟利多、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

氯丙嗪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1.中樞神經系統:①抗精神病作用,通過阻斷中腦-邊緣葉及中腦-皮質多巴胺通路的D2受體而產生療效,但由於對阻斷黑質-紋狀體通路的D2受體的親和力強,長期用藥錐體外系反應發生率高;②鎮吐作用,小劑量阻斷延髓第四腦室底部催吐化學感受區的D2受體,大劑量直接抑制嘔吐中樞;③對體溫的調節影響,對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2.植物神經系統:具有明顯阻斷α受體的作用,可翻轉腎上腺素的升壓效應;有弱的阻斷M膽鹼受體的作用。

3.內分泌系統:阻斷結節-漏斗通路的D2受體,影響下丘腦某些激素的分泌。

臨床應用主要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神經官能症、嘔吐和頑固性呃逆、低溫麻醉與人工冬眠等。

不良反應一般不良反應有鎮靜、M膽鹼受體及α受體阻斷症狀,長期大劑量應用可致錐體外系症狀。

一次服用超大劑量(1—2g)後,可發生急性中毒。

氯氮平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氯氮平屑於苯二氮卓類,為新型抗精神病藥。

其抗精神病的作用主要為阻斷5-HT2A和D2受體,協調5-HT與DA系統的相互作用和平衡,被稱為5-HT-DA 受體阻斷藥。

該藥作用較強,對其他藥無效的病例往往有效。

氯氮平有明顯的鎮靜催眠作用,幾乎無錐體外系反應。

目前將其作為治療精神分裂症的首選藥。

(二) 抗抑鬱症藥三環類丙咪嗪的抗抑鬱作用可能與其抑制腦內DA及5-HT的再攝取,使突觸間隙NA濃度增高有關。

不良反應有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及M膽鹼受體阻斷反應,心血管病患者慎用。

其他三環類抗抑鬱症藥如地昔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其作用與用途(略)。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药理学-第十二单元抗精神失常药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药理学-第十二单元抗精神失常药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药理学-第十二单元抗精神失常药[单选题]1.下列关于氯丙嗪的不良反应描述错误的是A.抑制体内催乳素分泌B.急性肌张力障碍C.患者出现坐立不安D.帕金(江南博哥)森综合征E.迟发性运动障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氯丙嗪阻断结节-漏斗通路中的D2受体,抑制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使催乳素释放增加。

掌握“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

[单选题]2.下列对氯丙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使正常人体温下降B.可抑制促皮质激素的分泌C.可加强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催眠作用D.对刺激前庭引起的呕吐有效E.可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氯丙嗪为中枢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具有镇静、抗精神病、镇吐、降低体温及基础代谢等作用。

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丧失调节体温的作用。

机体的体温随环境温度而改变。

小剂量:阻断延髓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受体,对抗DA受体激动剂吗啡引起的呕吐。

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

治疗顽固性呃逆:抑制位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旁的呃逆调节中枢。

掌握“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

[单选题]3.氯丙嗪临床上不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治疗A.精神分裂症或躁狂症B.晕动病引起呕吐C.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D.人工冬眠疗法E.加强镇痛药的作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氯丙嗪的临床用途见于①治疗精神分裂症或躁狂症。

②各种药物或疾病引发的呕吐有显著镇吐作用,但对晕动病引发呕吐无效。

③治疗顽固性呃逆。

④配合麻醉,加强镇痛药作用。

⑤人工冬眠多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甲亢危象、中枢性高热。

掌握“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

[单选题]4.关于氯丙嗪抗精神病的作用机制描述正确的是A.激动中枢M胆碱受体B.阻断中枢Q肾上腺素受体C.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D.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E.阻断中枢5-HT受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氯丙嗪可阻断多巴胺(DA)受体、Q受体及M受体。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专题知识宣教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专题知识宣教
作用机制: 1.阻断中脑-边沿系统和中脑-皮质通路
多巴胺受体 2.阻断α受体
3.阻断M受体 4.阻断5-HT受体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旳作用 1.镇定、安定、抗精神病作用:
动物:自发活动明显降低,易诱导入睡,大剂 量不产生麻醉作用,动物攻击行为降低
正常人:平静、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不感爱好 “睡而不深、唤之能醒、复而又睡”
旳躁狂症状也有效
• 大多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 Ⅰ型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 疗效很好
Ⅱ型精神分裂症:情感淡漠、缺乏主动性 无效甚至可加重
抗精神病药分类
1.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等 2.硫杂蒽类:泰尔登、氟哌噻吨等 3.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氟哌利多等 4.二苯氧氮平类:氯氮平等 5.苯酰胺类:舒必利等 6.二苯丁哌啶类:五氟利多等
部分机制: (1)克制突触前膜对NA、5-HT旳再摄取 (2)提升突触后膜5-HT受体旳反应性,增强 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
2.对植物神经系统作用:阻断M受体
阿托品样作用:口干、视物模糊、尿潴留、 眼内压升高等 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禁用
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克制心肌NA再摄取:心律失常 阻断α、M受体: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奎尼丁样克制作用:心血管病患者慎用
认知功能及情感障碍亦有改善作用 3.有效剂量小,用药以便,锥体外系
反应及抗胆碱样作用弱
躁狂抑郁症
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调有关 5-HT缺乏是其共同旳生化基础,伴 NA功能亢进--躁狂 NA功能不足--抑郁
药物治疗学基础: 提升中枢5-HT功能,降低NA功能--抗躁狂症 提升中枢5-HT功能,提升NA功能--抗抑郁症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药理学 第十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 第十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打印本页[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A11、与氯丙嗪阻断多巴胺受体无关的是A、镇吐作用B、锥体外系作用C、调温作用D、降压作用E、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作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氯丙嗪由于阻断α受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而降压,同时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13,点击提问】2、氯丙嗪锥体外系症状不包括A、帕金森综合征B、急性肌张力障碍C、静坐不能D、体位性低血压E、迟发性运动障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锥体外系反应:是长期应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表现为:①帕金森综合征;②急性肌张力障碍;③静坐不能;④迟发性运动障碍。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14,点击提问】3、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最特征性不良反应是A、体位性低血压B、过敏反应C、内分泌反应D、锥体外系反应E、消化系统反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锥体外系反应是长期应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15,点击提问】4、下列有关氯丙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降温作用与外周环境有关B、主要影响中枢而降温C、可用于高热惊厥D、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E、仅使升高的体温降至正常【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氯丙嗪对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体温调节功能降低,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环境温度低于正常体温的情况下,可使体温降低,不但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也可降低正常人体温;环境温度较高时,氯丙嗪也可使体温升高。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16,点击提问】5、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的抗精神病作用相平行的是A、降压作用B、镇静作用C、抑制唾液腺分泌作用D、锥体外系作用E、催吐作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17,点击提问】6、有关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A、抗精神病作用B、催眠和麻醉作用C、镇吐和影响体温D、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E、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18,点击提问】7、氯丙嗪的降温作用不同于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是A、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产热功能B、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散热功能C、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功能D、增强体温调节中枢的散热功能E、增强体温调节中枢的产热功能【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20,点击提问】8、氯丙嗪调节体温,最有可能的是A、20℃室温+37℃体温B、20℃室温+39℃体温C、40℃室温+34℃体温D、40℃室温+37℃体温E、40℃室温+38℃体温【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21,点击提问】9、氯丙嗪治疗效果好的疾病是A、抑郁症B、精神分裂症C、妄想症D、精神紧张症E、焦虑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22,点击提问】10、下列药物不属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的是A、氯丙嗪B、奋乃静C、三氟拉嗪D、硫利达嗪E、氯普噻吨【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23,点击提问】11、不属于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是A、氯丙嗪B、奋乃静C、氟奋乃静D、五氟利多E、5-氟尿嘧啶【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24,点击提问】12、不属于氯丙嗪的不良反应是A、口干、便秘、心悸B、肌肉颤动C、习惯性和成瘾性D、低血压E、粒细胞减少【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26,点击提问】13、适用于伴有焦虑或焦虑性抑郁的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是A、氟哌啶醇B、奋乃静C、硫利达嗪D、氯普噻吨E、三氟拉嗪【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27,点击提问】14、常用于治疗以兴奋躁动、幻觉、妄想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是A、氟哌啶醇B、氟奋乃静C、硫利达嗪D、氯普噻吨E、三氟拉嗪【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28,点击提问】15、可作为“神经安定镇痛术”成分的药物是A、氟哌啶醇B、氟奋乃静C、氟哌利多D、氯普噻吨E、五氟利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529,点击提问】16、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是A、丙米嗪B、地昔帕明C、氟西汀D、马普替林E、米安色林【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氟西汀为强效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比抑制NA再摄取作用强200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自主、节律性刻板运动、口-舌-颊三 联症(吸吮、舐舌、咀嚼)、手足徐动
代偿性DA受体数目、敏感性 反馈性突触前膜DA释放
黑质—纹状体通路
DA能神经功能 ACh能神经功能
抗胆碱药物加重症状 治疗:抗DA药
24
3. 急性中毒反应:一次服用超大量氯丙嗪 症状: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昏迷致死 抢救:洗胃、对症处理、中枢兴奋药、严重者进行血透 升压应用NA(不用AD)???? 4. 过敏反应: 皮疹、皮炎、肝细胞内微胆管阻塞性黄疸
阻断DA受体 阻断5-HT受体
7
1. 中脑-皮质通路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理解、推理能力 2. 中脑-边缘通路 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药物作用与阻断两条通路的DA受体有关 3. 黑质-纹状体通路 参与锥体外系运动功能调节
与药物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 4. 结节-漏斗通路 调控激素分泌
与引起体重增加、泌乳等不良反应有关
药理学
抗癫痫和抗惊厥药
教学要求
(一)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二)熟悉丙米嗪、碳酸锂药理作用及应用; (三)了解其它抗精神病药的作用特点。
2019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1.氯丙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2.丙米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3.碳酸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4.氯氮平、氟西汀: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20
3. 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低温麻醉:氯丙嗪加物理降温(冰袋、冰浴) 人工冬眠:氯丙嗪 + 异丙嗪 +度冷丁 ——冬眠合剂。
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甲状腺危象等的辅助治疗。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21
【不良反应】
1. 一般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嗜睡、淡漠、无力 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等 α受体阻断:鼻塞、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心悸等
3.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13
1. 中枢神经系统
(1)抗精神分裂症作用:对CNS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阻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系统的D2样受体 镇静:易入睡,易唤醒,对周围淡漠,不产生麻醉; 安定: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状,消除幻觉、妄想,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14
(2)镇吐作用 小剂量:(-)CTZ D2- R 大剂量:(-)呕吐中枢
18
【临床应用】
1. 精神分裂症 主要治疗I型精神分裂症,首选。 (1) 不能根治,需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治疗。
II型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2) 其他精神病:解除躁狂,妄想。
19
2.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① 用于药物、疾病等引起的呕吐 ② 顽固性呃逆 ❖对前庭刺激呕吐(晕车、晕船等)无效 应用东莨菪碱、抗组胺药止吐
6
5
7
S
8
10
9
N
R1
4 3
6
5
7
S
8
10
9
N
4 3
1
Cl
氯丙嗪(冬眠灵)
N
1
R2
S
N
Cl
奋乃静
N N OH
10
氯丙嗪(冬眠灵) 阻断受体:
阻断D2样受体:抗精神病、锥体外系和内分泌紊乱不良反应 阻断M受体:抗胆碱作用,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力模糊等 阻断-受体:致血管扩张、体位性低血压
11
【体内过程】
精神失常: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
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抑郁症 焦虑症

第一节:抗精神分裂症药 第二节:抗躁狂症药 第三节:抗抑郁症药
3
一、概述
第一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
精神分裂症(精神病):表现为思维、行为、情感障碍,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
4
精神分裂症根据临床症状:
Ⅰ型:阳性症状(幻觉和 妄想)为主 Ⅱ型: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
22
2. 锥体外系反应
由于阻断黑质—纹状体中的DA受体
帕金森综合症 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
肌张力增高、面具脸、动 作迟缓、肌震颤、流涎
强迫性张口、伸舌、 斜颈、呼吸运动障碍、
吞咽困难
坐立不安、反复 徘徊
原因:阻断DA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治疗:苯海索(安坦)
23
(2)迟发性运动障碍:
25
【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证】
1. 氯丙嗪可增强其他中枢抑制药作用,联合使用时注意调整剂量。特别与吗啡、 杜冷丁合用时注意呼吸抑制和血压降低的问题。 2. 抑制DA受体激动药、左旋多巴的作用。
禁忌证:癫痫及惊厥史者、青光眼、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患者禁用; 冠心病患者慎用。
(2)(-)M-R:阿托品样作用 (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物模糊等副作用)
口干皮干看不清 身热脸红乱了心
17
3.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抑制结节-漏斗通路D2 - R 催乳素抑制因子 催乳素分泌
乳房肿大 泌乳
促性腺激素 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 延迟排卵
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迟缓,试用于治疗巨人症 糖皮质激素
镇吐作用强大
❖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
(3)止呃逆作用 抑制CTZ旁的呃逆调节中枢---抑制顽固性呃逆
15
(4)调节体温作用 直接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降温特点: ➢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不但降低发热者体温,还能降低正常人体温(注意与解热镇痛药比较)
16
2. 对自主神经系统作用
(1)(-)α-R :扩血管、降BP→体位性低血压
8
DA受体 脑内存在5种DA亚型受体(D1、D2、D3、D4、D5) D1样受体—D1、D5亚型 D2样受体—D2、D3、D4亚型
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通路:D2样受体 黑质-纹状体通路:D1 样受体,D2样受体中的D2、D3 型 结节-漏斗通路:D2样受体中的D2型
9
二、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一)吩噻嗪类
5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为: 1.吩噻嗪类:氯丙嗪 2.硫杂蒽类:氯普噻吨 3.丁酰苯类:氟哌啶醇 4.非典型:氯氮平、利培酮等 本章述及药物大多对Ⅰ型治疗效果好,对Ⅱ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6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的DA能神经系统
1.黑质-纹状体通路 2.中脑-边缘通路 3.中脑-皮质通路 4.结节-漏斗通路
吸收 分布 代谢
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 90%与血浆蛋白结合,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药物浓度高(10倍), 个体差异大
肝脏代谢
排泄 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数周至半年仍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
12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止呃逆作用 调节体温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