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试题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68d9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04.png)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多向流动,逐级递增D. 多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答案:D3.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分解者?A. 蚯蚓B. 兔子C. 草D. 狮子答案:A4. 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种间关系?A. 竞争B. 捕食C. 共生D. 寄生答案:B5. 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水库”指的是:A. 森林B. 草原C. 湿地D. 农田答案:A6. 以下哪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A.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B. 沙漠中的仙人掌C. 极地的企鹅D. 深海的鱼类答案:B7. 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A. 热带雨林B. 草原C. 沙漠D. 城市答案:A8.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食物链中的生产者?A. 玉米B. 蚯蚓C. 草鱼D. 浮游植物答案:C9.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反映了:A. 物质的流动B. 能量的流动C. 物种的多样性D. 环境的变化答案:B10. 以下哪种生物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A. 害虫B. 益虫C. 杂草D. 病原体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__。
答案:分解者2.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________。
答案:高级消费者3.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因为它具有________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答案:调节气候4.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通常高于草原生态系统,这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________。
答案:营养结构5. 沙漠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条件较为严酷。
答案:环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生态系统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2027e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a.png)
生态系统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属于生态保护的原则?A.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B.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C.预防为主,治理为辅D.公众参与答案:B解析:生态保护的原则包括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公众参与等,其中不包括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
2.以下哪种行为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A.乱砍滥伐B.乱扔垃圾C.勤俭节约D.滥捕滥猎答案:C解析:勤俭节约是一种行为惯,可以减少浪费,保护生态系统。
乱砍滥伐、乱扔垃圾、滥捕滥猎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3.以下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A.非洲撒哈拉沙漠B.南美亚马逊森林C.北美洛矶山脉D.亚洲喜马拉雅山答案:B解析:南美亚马逊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北美洛矶山脉是北美西部最大的山脉,亚洲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脉之一。
二、填空题1.生态系统是由____、环境和____组成的。
答案:生物和非生物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环境和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的。
2.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分布在____洋。
答案:太平洋解析: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是大堡礁,分布在太平洋上。
三、问答题1.什么是生态环境?答:生态环境就是指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
2.保护生态环境为什么重要?答: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生态环境可以保证人类的普遍福利和长期利益,也可以保护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缓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综合题请简述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态系统的主要措施。
答: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1.生态系统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都来源于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提供了各种生态服务,如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空气净化、防洪抗旱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3.生态系统是物种和基因多样性的保护所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避免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初三生物生态系统试题
![初三生物生态系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49f03d08a1284ac950439d.png)
初三生物生态系统试题1.一片森林中有土壤。
水分、阳光、空气,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他们共同组成的是A.生物的生活环境B.生态平衡C.生态因素D.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属于非生物部分(环境)、生活着的各种植物属于消费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因此他们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故选D【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沿着食物链进行着________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的特点,在此生态系统中最长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归根到底这些能量都是来自________.(3)秸秆会被甲烷杆菌分解制造沼气,还可以用来培养食用菌.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者,对促进生态系统的据此可以据推测,食用菌在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4)若制止人们捕杀蛇,发现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说明蛇在该生态系统中起着维持________ 的作用.【答案】(1)3 物质逐级递减水稻→昆虫→蛙→蛇(2)太阳(3)分解物质循环(4)生态平衡【解析】(1)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向上到最高级消费者,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鼠→蛇,水稻→昆虫→鸟→蛇,水稻→昆虫→蛙→蛇,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3)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按照食性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分解者.(4)制止人们捕杀蛇,鼠的数量减少,能量流失到鼠的数量减少.就可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食人鲳原产于亚马孙河,我国有人非法引人后,导致江淮流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生物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测试题
![生物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3621a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3.png)
生物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水、空气等2、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蘑菇B 兔子C 青草D 细菌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A 食物链和食物网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 阳光、空气、水分等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A 循环往复B 逐级递减C 单向流动D 逐级递增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A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B 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反复循环C 在不同种群之间的反复循环D 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的反复循环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7、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8、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分解作用D 蒸腾作用9、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是()A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 过度放牧C 乱砍滥伐D 退耕还林还草10、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最主要标志是()A 分解者大量减少B 生产者大量减少C 动物大量减少D 食物网简化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为______消费者、______消费者和______消费者。
3、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______,终止于最高级的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和______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5、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______能力越强。
6、森林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生物生态系统试题
![生物生态系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c2ee0bfb307e87100f6960c.png)
生物生态系统试题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阴暗的环境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B.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C.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答案】A【解析】B、全部有害昆虫种类繁多属于多个种群,故错误;C、分解者是异养生物,主要指细菌、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
其作用是把动植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D、栖息于一定地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作用而有机结合的集合体是群落,鸭子与红萍不属于这种关系,也错误。
【考点】群落中种群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属于基础题目。
解题时,应理解种群和群落的意义与相互关系。
2.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因素【答案】C【解析】因为蚯蚓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所以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右图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生态系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链为:蛇→鼠→草B.人过度捕食蛇,会造成鼠类减少C.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D.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答案】CD【解析】食物链是以绿色植物开始的,所以食物链为:草→鼠→蛇,过度捕蛇,鼠会因为失去天敌数量增多,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外力的影响超出一定的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4.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营养的蕈类、粪金龟子、蜣螂等生物属于A.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消费者葙分解者【答案】C【解析】因为蕈类、粪金龟子、蜣螂这些生物能将朽木和粪便作为营养分解,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右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与其体内积累的农药的相对含量的关系图,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A.甲→乙→丁→丙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答案】A【解析】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积累,所以有害物质含量越多,排在食物链越后面,有害物质含量越少,排在食物链越前面,所以可写出食物链:甲→乙→丁→丙。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11a86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6.png)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人类社会D. 物质和能量答案:C2.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A. 单向的B. 双向的C. 可逆的D. 循环的答案:A3.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A. 草→兔→鹰B. 鹰→兔→草C. 草→鹰→兔D. 兔→草→鹰答案:A二、填空题4.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组成。
答案:分解者5.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答案:光合三、简答题6.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和可再生性。
物质循环涉及水、碳、氮等元素,它们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支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7. 解释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为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
例如,当某种生物数量过多时,可能会引发天敌数量的增加,从而控制该生物的数量。
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四、论述题8. 论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案:人类活动,如工业污染、城市化、过度捕捞和森林砍伐等,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栖息地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污染排放、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实施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策略以及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
生物的生态系统知识测试题
![生物的生态系统知识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f58b3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0.png)
生物的生态系统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指()A 绿色植物B 肉食动物C 分解者D 微生物2、下列属于消费者的是()A 兔子B 蘑菇C 枯草杆菌D 松树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A 生产者和消费者B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C 食物链和食物网D 全部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 植物B 动物C 太阳能D 细菌和真菌5、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 增加B 减少C 先减少后增加D 先增加后减少6、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 阳光→草→牛→虎B 草→兔→鹰C 蛇→青蛙→昆虫→草D 蘑菇→松鼠→狐狸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A 无限的B 不受环境影响的C 有限的D 永不改变的8、被誉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9、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A 农田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 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1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食肉动物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和_____流动的。
3、生物富集常常伴随_____而发生。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_____,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_____。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
6、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7、森林生态系统在_____、_____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8、湿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生态系统习题
![生态系统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16b60a90c69ec3d5bb75bf.png)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测试题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于 ( )A.绿色植物B.吃植物的动物C.空气和土壤D.阳光2.在生态系统中能够作为分解者的一组生物是 ( )A.细菌和蚯蚓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C.真菌和单细胞动物D.病毒和低等动物3.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 ( )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C.自己不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生物D.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4.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以没有 ( )A.绿色植物B.草食动物C.肉食动物D.土壤5.哪一类生态系统不完全属于自然生态系统 ( )A.农田生态系统B.鱼塘生态系统 C.河流生态系统 D.雪山生态系统6.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可以没有 ( )A.阳光B.细菌和真菌C.哺乳动物D.植物7.在生态系统中,完全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是 ( )A.所有生产者B.所有消费者C.所有分解者D.所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8.在每一个生态系统中,决定该生态系统特性的是 ( )A.植物种类的多少B.动物种类的多少C.人类干预的程度D.各种环境因素9.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10.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B.一块草地C.生物圈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11.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草B.食虫鸟C.细菌D.猪12.生物圈是指:( )A.地球上一切适应生物生存的环境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D.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群落13.生活在朽木堆里的白蚁、菌类、苔鲜等生物共同组成:()A.食物链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14.下列能够完整地表示食物链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C.狐吃兔子,兔子吃草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15.水族箱内,食物链中含量最多的( )A. 水蚤B. 小鱼C. 藻类D.细菌16.某地区有人大量捕食农田中的青蛙,这种做法会()A.破坏生态平衡B.破坏环境C.破坏青蛙的生殖D.破坏食物链17.油菜地旁,新建了个养蜂场,对于这片油菜地将来的产量,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由于蜜蜂大量增加,蜜蜂吃掉了花粉,因而这块油菜地的产量会降低,B.由于油菜花是虫媒花,养蜂场的建成有利于传粉,所以,产量会增加。
初三生物生态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生态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134cc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4a.png)
初三生物生态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片森林中有土壤。
水分、阳光、空气,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他们共同组成的是A.生物的生活环境B.生态平衡C.生态因素D.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属于非生物部分(环境)、生活着的各种植物属于消费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因此他们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故选D【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如图是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密切相关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答案】D【解析】A、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就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下去,所以能量流动的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A正确;B、绿色植物与生态系统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制造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促进了生物圈的碳循环,B错误;C、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形式,植物等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储存在自身体内,生物再通过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D、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逐级递减循环流动的,D错误;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3.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农田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A错误.B、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B错误.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正确.D、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土壤贫瘠,荒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D错误.故选:C.【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4.在我们玉林市的植被中,常绿阔叶林占据主体.【答案】对【解析】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表植被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地表植被形成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玉林市位于广西,属南方地区,是著名的森林城市,其植被常绿阔叶林占据主体.【考点】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5.福州闽江口湿地——“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植物类群丰富,不仅是鱼、虾、贝类的栖息地,更是鸟类的天堂。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dfe30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48.png)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不属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生态环境行为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还牧B.使用再生纸自制贺卡C.开山、围湖种粮食D.不使用氟利昂制冷剂【答案】C【解析】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因此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当前首要采取的措施.开山、围湖种粮食破坏生态平衡。
【考点】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重要措施.2.下面有关食物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B.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C.龙眼树利用光制造有机物,龙眼树开花给蜜蜂采蜜。
光→龙眼树→蜜蜂,就是一条食物链D.田鼠吃玉米棒,猫头鹰捕食田鼠,玉米→田鼠→猫头鹰,就是一条食物链【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形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
A.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A正确。
B.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B正确。
C.龙眼树利用光制造有机物,龙眼树开花给蜜蜂采蜜。
光→龙眼树→蜜蜂,就是一条食物链,不是吃与被吃关系,C错误。
D.田鼠吃玉米棒,猫头鹰捕食田鼠,玉米→田鼠→猫头鹰,就是一条食物链,D正确,故选C【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青蛙属于该系统中的()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消费者指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青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4.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青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鹰→蛇→食虫鸟→蚱蜢→青草C.蛇→鹰→食虫鸟→青草→蚱蜢D.青草→蚱蜢→食虫鸟→鹰→蛇【答案】A【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A选项情操是生产者,蚱蜢、食虫鸟、蛇、鹰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和最高消费者。
小学科学练习题生态系统
![小学科学练习题生态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44a42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4.png)
小学科学练习题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
生态系统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生物群落、各种不同的地质和气候条件。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极为复杂,其中生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同时也和非生物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科学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题目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哪些元素组成?请简要描述各个元素的功能和作用。
答案: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
生物因素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能量的转移和物质的循环的角色。
动物通过食物链相互连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供给其他生物。
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和氮循环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非生物因素包括土壤、水、空气等,它们提供了生物生存的基础条件。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水是生物的生命之源,空气中的氧气则是动物所需。
题目二:能量转移与食物链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转移方式和食物链的组成。
答案: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的形式进行转移。
食物链以食物的传递来表示生物之间食物链的关系。
食物链通常由植物(生产者)→草食动物(第一级消费者)→肉食动物(第二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第三级消费者)等组成。
能量从一个级别传递到另一个级别时,会有一部分能量损失,因此食物链中的转化效率逐级降低。
题目三:生态平衡什么是生态平衡?为什么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答案: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状态。
在生态平衡下,生物种群的数量和种类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保持。
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它能够保持生物种群的适度数量,防止某些物种的过度繁殖而导致资源争夺和生态失调。
同时,生态平衡还能保持食物链的相对稳定,确保各种物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够持续维持。
题目四:生态系统保护简述一些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以及为什么保护生态系统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性。
答案: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可以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生态测试题及答案
![生态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0f5c6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0.png)
生态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狼B. 羊C. 草D. 蛇答案:C2. 哪种物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D. 氮气答案:A3.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哪些生物?A. 植物B. 动物C. 细菌和真菌D. 病毒答案:C4.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狮子B. 蚂蚁C. 树D. 鱼答案:C5. 什么是生态平衡?A. 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稳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稳定C.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气候变化B. 物种入侵C. 人类活动D. 自然灾害答案:A, B, C, D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个体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减少农药使用C. 推广有机农业D. 禁止非法狩猎答案:A, B, C, D4.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哪些?A. 食物供应B. 水源净化C. 气候调节D. 文化价值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A.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错误)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正确)3.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
(错误)4. 生态系统服务是无偿的。
(错误)5. 物种入侵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错误)6.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正确)7. 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唯一因素。
(错误)8.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
(错误)9.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88417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9.png)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包括()A. 植物B. 动物C. 阳光D. 微生物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草B. 树C. 羊D. 藻类答案:C3. 食物链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A. 竞争B. 捕食C. 共生D. 寄生答案:B4.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A. 细菌B. 真菌C. 植物D. 动物答案:A、B5.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物种多样性D. 信息传递答案:C6.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狮子B. 兔子C. 蘑菇D. 蜻蜓答案:C7.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A. 单向的B. 可逆的C. 循环的D. 双向的答案:A8. 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控制其他生物数量的作用?()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所有生物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A. 阳光B. 空气C. 水D. 土壤答案:A10.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A. 蜜蜂跳“8”字舞B. 植物释放挥发性物质C. 动物迁徙D. 植物生长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______、消费者和分解者。
答案:生产者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______。
答案:生产者3.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包括______、空气、水分、土壤等。
答案:阳光4.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______相互联系。
答案:食物链5.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残体分解为______。
答案:无机物6. 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为______消费者和高级消费者。
答案:初级7.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沿着______进行的。
答案:食物链8.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______和捕食关系相互联系。
答案:竞争9.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______和共生关系相互联系。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bba5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a.png)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生态系统的层级,以下哪个顺序是正确的?A. 个体→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 个体→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 个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圈D. 个体→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群落答案:C2. 生态位是对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内的生活方式的描述,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存活所需的温度范围B. 物种获取食物的方式C. 物种与其他物种的关系D. 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答案:A3. 下面哪个因素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A. 多样化的物种组成B. 适当的环境扰动C. 过量的资源利用D. 充足的生物间相互依赖关系答案:C4. 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层级包含生物群落?A. 个体B. 种群C. 生态位D. 生物圈答案:D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以下哪个层级中能量损失最多?A. 太阳→植物→食草动物B. 太阳→食草动物→食肉动物C. 植物→太阳→食肉动物D. 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植物答案:B二、判断题1.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正确2.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没有重要意义。
答案:错误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只限于一个地理区域。
答案:错误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来提高。
答案:正确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太阳到生物圈,再到大气圈。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生态系统?答: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气候等)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自然系统。
它由一系列生物体、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能量和物质的流动组成。
2. 请简要描述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
答: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包括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个体是指具有独立生命特征的生物单位;种群是指同种个体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总体;生物群落是由多个种群构成的,它们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互动网络;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生态系统试题
![生态系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961b73312b3169a451a469.png)
生态系统试题1.下列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某湖泊中浮游生物和分解者B.一个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某池塘中的水蚤和水草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鱼虫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大兴安岭林区B.黄河中的鲤鱼C.昆明湖中的生物D.草原上的羊3.在一片草地上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是()A.草B.蚱蜢C.牛D.蜣螂4.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会()A.缓慢上升B.迅速上升C.仍保持相对稳定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5.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A.青蛙捕食蝗虫B.蛇捕食青蛙C.松鼠吃蘑菇D.牛吃青草6.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A.食草的B.进行光合作用的C.食肉的D.腐生的7.生态平衡意味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恒空不变的。
()8.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
()9.见图是一个生态系统,据图回答:(1)图中生产者是_____。
(2)图中消费者是_____。
(3)图中分解者是_____。
(4)A、B、C三者间的数量比例是:_____>_____>_____。
10.在一定的_____内,_____与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_____。
1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和_____。
12.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13.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是指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
14.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利用_____制造_____,因而叫做____。
15.在生态系统中,动物自己不能将_____合成_____,只能吃_____的,因而叫做____。
【同步测练】一、选择题1.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有剧烈变化的自然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湖泊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2.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看,下列词组中由小到大顺序正确的是()A.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生物体群落种群生物圈生态系统D.生物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3.在湖泊生态系统中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鲢鱼、草鱼、青鱼依次分布在()A.水的中层、上层、下层 B.水的上层、中层、下层C.水的下层、中层、上层 D.水的中层、下层、上层4.下图为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
生态系统复习题(DOC)
![生态系统复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d27fadcab14e852458fb57ce.png)
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生态系统测试题一、选择题(将最佳选项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46分)1.生态系统是指()A.所有生物的总和B.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C.所有动物总和;D.生物的生存环境。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池塘中的水草B.池塘中的鱼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3.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水、空气等4.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 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5.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食物链6.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A. ①;B.④;C. ②;D. ⑤7.下列各项中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成分是:( )A.水;B.阳光;C.田鼠;D.温度。
8.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分解者很少;B.缺乏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9.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10.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11.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B.E→D→C→B→AC.D→A→B→C→ED.C→E→B→A→D12.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A.DDT挥发性极强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13.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A.人B.绿色植物C.高楼大厦D.动物14.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15. 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
生态系统习题
![生态系统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b14f0d03d8ce2f00662342.png)
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生态系统测试题()一、选择题(将最佳选项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1.生态系统是指()A.所有生物的总和B.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C.所有动物总和;D.生物的生存环境。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池塘中的水草B.池塘中的鱼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3.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4.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 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6.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7.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A. ①;B. ④;C. ②;D. ⑤8.下列各项中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成分是:( )A.水;B.阳光;C.田鼠;D.温度。
9.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分解者很少;B.缺乏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10.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11.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12.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B.E→D→C→B→AC.D→A→B→C→E D.C→E→B→A→D13.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①淡水中的衣藻②高山上的油松③土壤中的细菌④朽木上的蘑菇⑤树上的麻雀⑥河边的青蛙⑦土壤中的蚯蚓⑧树叶上的毛毛虫⑨池塘里的蠕虫⑩鲜艳的大丽花。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8ec20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4.png)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B.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不变的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全部传递给消费者D.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多、关系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答案】D【解析】A.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各种生物的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 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消费者是逐级递减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生态系统具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2.下列环境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的是()A.沙漠B.热带雨林C.农田D.河流【答案】B【解析】A.沙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极端干燥少雨的地区,降水较少土壤中营养物质比较贫乏,因此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较少,群落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所以荒漠是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在改造利用时应当慎重.故不符合题意.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每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升.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此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强.故符合题意.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故不符合题意.D.河流生态系统也属于淡水生态系统,生产者主要是水生藻类,消费者主要是其中的水生动物,故不符合题意.【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3.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答案】错【解析】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某一个生态系统的水受到污染,必然会影响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进而影响此生态系统的稳定,而生物圈中的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又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必然会对其他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试题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0e69f80740be1e640e9a0c.png)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试题1.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青蛙属于该系统中的()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消费者指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青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A.生活环境B.非生物因素C.生态系统D.生物因素【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它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一片森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考点】此题考查对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3. 4位同学针对食物链“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见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B.食草昆虫和食虫鸟都是消费者C.保护鸟类对人类有益D.食物链本身就是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A.、B.、在食物链“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食草昆虫和食虫鸟它们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都是消费者,不符合题意;C.、鸟属于消费者,取食害虫,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D.、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组成的,而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属于单纯的食物链不可能构成生态系统,符合题意。
故选:D.【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生态系统27408
![生态系统27408](https://img.taocdn.com/s3/m/946b232c964bcf84b9d57b5e.png)
《生态系统》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F和D是竞争关系B.在该食物网中,G属于三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C.H获得最少能量的食物链是“A→C→D→H”D.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2.下面是不同纬度地带的6类生态系统(A~F)枯叶输入量和枯叶现存量的比较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土壤有机物积累量A<B<C<D<E<FB.F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C.枯叶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没有关系D.分解者作用的强弱依次是A>B>C>D>E>F3.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
下面罗列了设计小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
其中不合理的是A.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4.下图为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丁、己、戊B.若发生重金属污染,则重金属积累最多的生物是庚C.与丁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丙D.若戊的种群数量增加,则庚的种群数量不一定增加,丁的种群数量将减少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沼泽地、红树林、泥炭地都属于湿地,能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B.森林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其抵抗力稳定性强于农田C.草原上的动物大多能挖洞或快速奔跑,植被面貌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D.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但分解者的功能较弱6.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即黄/绿比率,用Y/G表示)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下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人工林的年平均Y/G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B.在水稻的收获季节,群落P/R值可能在a点C.栽培的幼年植物的Y/G比率可能在b点D.在春暖花开的自然水域,Y/G比率有升高趋势7.一种蝇的幼虫生活在牛的体表,以牛的皮肉为食,可致牛死亡,牛死后尸体为细菌所分解,在生态学上,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牛为生产者B.细菌为消费者C.蝇的幼虫为次级消费者D.牛和蝇幼虫的关系为互利共生8.如下图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消耗O2量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最可能的情况是A.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B.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C.Ⅰ和Ⅱ都可以是消费者或生产者D.Ⅱ只能那时生产者9.若一个人在代谢过程中,其全部同化量的1/2来自于植物,另1/2来自植食性动物,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现在Gkg植物通过食物链流入人体,则人的体重能增加多少kg(不计人体因呼吸消耗的能量)A. G/10B. 2G/11C. G/55D. G/28010.如下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包含5个种群(A1、A2、A3、A4、A5),B包含两个种群(B1、B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A.10条B.15条C.20条D.25条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草食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12.一只老鹰捕食一只野兔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兔不适应环境B.能量流向了第三营养级C.老鹰获得了野兔的全部能量D.完成了物质循环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B.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14.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示意图,A、B、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知识梳理】
1.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2.生态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定义与特征?
4.生物富集的定义和特征?DDT、铅和氟富集的结果?
【习题检测】
1.下列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所有树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麦地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2.在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太阳能
B.足够的食物
C.氧气
D.水分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包括一切生命物质
B.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C.包括植物、动物和菌类
D.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态系统中,能把动、植物的遗体转变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的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5.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A.浮游植物
B.小鱼
C.海豹
D.虎鲸
6.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藻类→水蚤→鱼→鱼鹰这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DDT 含量最少和最多的生物分别是()A.水蚤、鱼 B.鱼、水蚤 C.藻类、鱼鹰 D.鱼鹰、藻类
7.在生态系统的各个生物成分中,哪些成分是维持生态系统所必须的成分()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分解者和消费者
D.全部
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肉食动物
9.目前餐桌上流行的营养丰富的各种菌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10.下列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
C.增加物种的数量
D.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11.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12.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 )
A.青蛙捕食昆虫
B.兔子吃草
C.蛇捕食青蛙
D.松鼠吃蘑菇
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知识梳理】
1.营养级的定义和特征?
2.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3.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的过程与特点?
4.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习题检测】
一、选择题
1.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描述是()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2.一般来说,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的数量将依次()
A.递增
B.不变
C.递减
D.稍增
3.下列生理活动中,可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的是()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光合作用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单方向
B.逐级递减的
C.与物质循环无关
D.能量流动的起点是光合作用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复出现
B.循环利用
C.只有碳循环
D.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6.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鱼比草食性鱼的数量少得多。
这是由于()
A.湖泊中鱼的密度太大
B.湖泊中氧气不足
C.水鸟叼走肉食性鱼苗过多
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7.有关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说法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
B.能量流动与植物光合作用无关
C.通过光合作用可使碳从大气中进入生物体
D.通过微生物分解可使碳回到无机环境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重要物质
B.当动物以植物为食后,植物体内的能量就全部流入到动物体内,供动物生长需要
C.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的碳、氧相对平衡难以维持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是单方向
二、识图题
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生物的是,图中共有条食物链.
2、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在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第营养级。
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体内积存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
该生物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4、图中获得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最少的是。
5、动植物的呼吸可以产生气体,它是循环中大气的主要形式。
产生这种气体的途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