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生产工艺比较
复合肥生产方法与主要生产工艺
![复合肥生产方法与主要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349a8c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7.png)
复合肥生产方法1、团粒法:粉状的基础肥料借助于液相(水+蒸汽+肥料溶液)粘聚成粒,再借助于外力的挤压成型。
该法是我国目前复混肥料加工的主要方法。
2、料浆法:在这种工艺中,要造粒的物料是料浆形式,一般是由硫酸、硝酸、磷酸与氨、磷矿粉(或这两种物料以某种形式的结合)进行反应得到的。
3、掺全法:把颗粒度和强度接近的基础肥料(基本彼此间无化学反应)进行一定比例的掺拌混合。
4、流体法:分为液体(清液)肥料和悬浮流体肥料两种。
5、熔融法:氮素肥料尿素或硝氨和磷铵钾盐一起熔融后用塔式或油冷方式进行生产NP或NPK颗粒状复合肥。
6、浓液造粒法:该法是团粒法和料浆法的改进,尿素、硝氨以90%以上的浓溶液进入造粒系统,改善了造粒和性能和产品的质量。
本法可以直接利用尿素,硝铵系统的浓缩液时行联产NPK复混肥。
7、挤压法:利用机械外力的作用便粉体基础化肥成粒的一种方法。
热稳定性差的基础化肥,如碳酸氢铵和基础肥制NPK时,都采取此法。
复混肥的主要生产工艺技术1、掺混法生产工艺:对基础肥料的总的要求是粒度均匀,水份含量低,颗粒强度好,贮藏时不结块。
2、物理团粒法:是用物理的方法便非颗粒状的或粉末状的物料加工成为符合要求的粒径大小,并具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的肥料技术。
我国常用的技术有团聚造粒(无机、有机-无机复混肥)、挤压造粒(有机-无机复混肥)、喷浆造粒(磷酸铵类产品)三种类型。
3、料浆法生产工艺:料浆是用硫酸、硝酸、磷酸或一些混合酸与氨反应的产物,有时也用酸与磷矿粉反应的产物。
在料浆中加入钾盐或直接把钾盐加至造粒机内,可制提NPK 三元复混肥。
料浆造粒的机理主要依靠料浆的涂布作用而使颗粒逐渐增大,并得到强度坚硬和流程性优良的颗粒肥料。
4、熔体造粒法:可分为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高塔)、油冷造粒工艺、双轴造粒工艺、转鼓造粒工艺、喷浆造粒工艺、盘式造粒工艺、钢带造粒工艺。
5、挤压法生产工艺:是固体物料依靠外部压力进行团聚的干法造粒过程。
复合肥制作工艺
![复合肥制作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d601f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d.png)
复合肥制作工艺介绍复合肥是一种通过将不同比例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混合制成的肥料。
它能够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养分,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复合肥的制作工艺及其优势。
复合肥制作工艺步骤复合肥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原料配比、混合、粉碎、造粒、干燥、包装等多个环节。
原料配比原料配比是复合肥制作的第一步,它要根据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复合肥的主要原料包括氮磷钾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添加剂。
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含量,合理选择配比比例。
混合原料配比确定后,将各种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混合需要借助混合机械,确保各种肥料充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混合的均匀度对最终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混合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和速度的控制。
粉碎混合后的物料需要通过粉碎机械进行粉碎处理。
粉碎的目的是使混合物更加细碎,提高其可溶性和吸收性。
粉碎后的物料颗粒度要适中,既不能太细以至于容易吸湿结块,也不能太大以致难于溶解。
造粒粉碎后的物料需要经过造粒机械进行造粒处理。
造粒的目的是将细碎的物料压制成颗粒状,提高肥料的包装性和运输性。
造粒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压力,确保造粒的均匀度和强度。
干燥造粒后的肥料颗粒含有一定的水分,需要经过干燥处理。
干燥的目的是减少肥料颗粒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其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干燥方法一般有自然干燥和机械干燥两种,具体选择取决于生产需求和设备条件。
包装干燥后的复合肥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的目的是保护肥料颗粒不受潮湿和外界污染,延长其保存期限。
一般常见的包装方式有袋装、散装和大包装等,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选择适当的包装形式。
复合肥的优势相比于单一营养元素肥料,复合肥具有以下优势:1.综合养分供应:复合肥中含有多种养分,可以满足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比例适中:复合肥可以根据农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配比,确保养分比例适中,避免养分浪费和土壤污染。
复合(混)肥制造工艺的比较
![复合(混)肥制造工艺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941dd074a7302768e9939c5.png)
混 合 酸 与 氨 反 应 的 产 物 ( 时 也用 有
钾肥易分离 ,肥料易吸湿纬块
= 、干 粉 物 理 团粒 法 生产 工 艺技 术 :粉 物 理 闭 粒造 粒 工艺 技 术 足 以粘 F 结 剂 为胶 结 物 ,在 圆 盘 或 转 鼓 巾把 氮 磷
酸 与 磷 矿 粉 反 应 的 产 物 )为 氮磷 料 浆 .
术 、掺混法生产_ 艺技术,这5 二 丁 种1 艺的 技 术水平依 次降 低。现就各工艺 的主要
特 点 硬 其制 造 的 肥料 的特 点分 别叙 述 如
F
一
体熔 解磷 H 巴、钾肥制造 氮磷钾 复混肥 的
、
掺 混 法 生 产 工 艺技 术
_艺 。 I 这 种 艺制 造 的 复 混 肥 比前 两 并 的 氮 磷 钾 养 分 分 布 更 均 匀 ,在 熔 融 过 程 l 1 1 会发 生 部 分 化 学 反 应 ,肥 料 的物 理 和 化 学 性 状 优 于前 两 者 但 是 该复 混 肥 的 氮 素 以 尿素 为 主 ,形 态过 于单 .肥 效 4
然后在料浆 中加入钾盐或直接把钾盐加
人 造 粒 机 内 ,再 把 氮磷 料 浆 喷 人 造 机 内 . 高温 下 与 钾 盐 反 应 制 得 氮 磷 钾 i冗
维普资讯
复 合 吧料 :这 是欧 美 国 家 复合 肥 制 造 的
主 流工 艺 ,我 国 中一 化肥 有 限公 司引进 阿
技术
复合肥就是采用 高塔 丁艺造粒 的,其 归 二
属 于料 浆 复 合 肥 工 艺 。 可 见 ,在选 用 复合 肥 时 .不要 只追 求 肥 料 的 外 观 或 只追 求造 粒 的 工 艺 ,而 要 多 了 解 一 下 该 肥 料 的 原 料 、造粒 前 的 料 浆 是 如 何 制 造 的 ,这 样 才 能选 购 到 高 质 量 的 复 合 肥 。为 便 于 掌 握 ,现将 内 容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介绍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3ad80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2.png)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介绍复合肥是一种为植物提供综合养分的肥料。
它由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组成,可以满足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配方、混合粉碎、造粒和包装等步骤。
1.原料配方:复合肥的原料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
根据植物生长的需求,生产工艺首先需要确定各种养分的比例和含量。
通常,氮、磷、钾的比例为15:15:15或者20:10:10,但也可以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进行调整。
其他微量元素如铁、锌、硼等也需要添加适当的量,以满足植物的需要。
2.混合粉碎:原料配方完成后,需要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并进行粉碎处理。
混合的目的是确保各种养分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区域性养分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粉碎则是为了提高肥料的溶解性和吸收性,使养分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3.造粒:混合粉碎后的原料需要进行造粒处理。
造粒的目的是将粉状的原料加工成颗粒状,方便施肥和储存。
造粒的方法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造粒通常采用滚筒造粒机,在添加适量水分的同时进行造粒。
干法造粒则是将原料在高速旋风中进行碰撞和摩擦,通过粉碎和粘结作用形成颗粒。
4.包装:造粒完成后,复合肥需要进行包装,方便储存和运输。
包装通常采用袋装或者散装两种形式。
袋装是将复合肥装入各种规格的袋子中,方便销售和使用。
散装则是将复合肥装入大规模容器中,例如集装箱,以便于批量储存和运输。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以保证复合肥的质量。
控制原料配方时,需要确保各种养分的比例和含量准确无误。
在混合粉碎和造粒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颗粒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对于包装过程,需要确保袋子的密封性和耐久性,以保证复合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失。
总结起来,复合肥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配方、混合粉碎、造粒和包装等步骤。
通过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复合肥产品,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
氨化造粒复合肥
![氨化造粒复合肥](https://img.taocdn.com/s3/m/8786866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f.png)
氨化造粒复合肥是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原理是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逸出的HCL气体经水吸收后可制得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
将该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氮、磷、钾一定比例的硫基复合肥。
目前,国内生产的的S---NPK复合肥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即氨化造粒与喷浆造粒,这两种生产工艺所产的复合肥有较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优势:氨化所生产的复合肥的氮含量高可做到14%以上,水溶磷高可达95%以上,而喷浆造粒的复合肥的氮含量低,只能做到12%左右,水溶磷低,约80%,肥效远不如氨化所生产的产品。
2、生产工艺:氨化生产的工艺是采用的管式反应器,其反应全部在管式反应器内,反应的中和度可达1.5以上,反应停留的时间短,只有不到10秒的时间,所以它的产品氮含量高,反应时间短,来不及生成磷酸盐的沉淀,没有磷的退化现象,所以水溶磷高。
喷浆造粒的反应是用传统的槽式中和,反应停留的时间长,多达30分钟以上,中和度低,只能做到1.1左右,所以它的产品氮含量低,反应停留时间长,磷酸中的磷酸盐沉淀,造成磷的退化,所以水溶磷含量低。
3、技术含量:喷浆造粒的生产工艺较成熟,生产操作稳定,目前生产的企业较多;转鼓氨化造粒由于其操作条件范围较小,操作较难控制,生产正常的厂家不多,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家的企业在使用这种工艺,而真正采用全料浆形式的只有8、9家。
综合以上各点,氨化造粒复肥具有造粒均匀、色泽光亮、质量稳定、养分足、易溶解和被作物吸收等特点,特别是作种肥对种子相对安全。
适宜各类土壤和小麦、玉米、瓜果、花生、蔬菜、豆类、花卉、果树等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适用于基肥、种肥、追肥、种肥、冲施,作基肥亩施用35-40公斤,特别对经济作物,增产效果更加明显。
有效成分含量:氮磷钾品牌:旭洋国际肥业总养分含量≥:45(%)水分含量≤:2(%)总氮含量≥:15(%)有效磷含量≥:15(%)有效钾含量≥:15(%)粒度:1(%)用量:50(kg/亩)。
中国复混肥工艺及产品
![中国复混肥工艺及产品](https://img.taocdn.com/s3/m/8bfb8d52be23482fb4da4c2e.png)
中国复混肥工艺及产品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沈兵1团粒法复混肥料该方法是国内外复合肥生产的主要方法,根据使用造粒设备的不同,可分为圆盘成粒、转鼓成粒、双浆混合成粒等工艺。
前两种方法是目前复合肥料厂生产中广为采用的方法。
其技术成熟、质量可靠。
1.1 团粒法工艺成粒的基本原理团粒法工艺成粒的基本原理是一定颗粒细度(粉粒状)的基础肥料借助肥料盐类的液相粘聚成粒,再借助外力使粘聚的颗粒产生运动,相互间的挤压、滚动使其紧密而成型。
1.2 团粒法复合肥产品生产特点(1)流程特点:第一,团粒法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将粉末状的干质混合料借助液相并受机械作用结成颗粒,因而整个流程内没有化学反应发生,这是该产品最显著的特点。
第二,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较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筛分、造粒、干燥、冷却等过程需要单独装置。
第三、氮源选择面广,尿素、MAP等均可加入,但由于不能以高浓度的液氨和磷酸为原料,因而难以生产高含量复混肥料。
(2)优缺点:由于团粒法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不需要加温、加压等条件限制,所以产品控制稳定、技术成熟、投资少,操作简便。
但是由于造粒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仅靠液相粘结成粒,所以产品颗粒强度差,产品容易粉化结块。
2料浆法复混肥料2.1料浆法复混肥料基本原理料浆法复混肥料是进入造粒过程中的全部或大部分物料都是料浆形式,料浆通常是硝酸、磷酸或硫酸与氨反应生成的,再经过造粒、干燥等工艺制成颗粒。
按原料分类可以分为硫酸铵一磷酸铵系、硝酸铵—磷酸铵系、尿素-磷铵系等。
2.2料浆法复合肥产品生产特点(1)流程特点:第一、通过氨和磷酸等发生中和反应形成料浆,比团粒法造粒过程复杂。
第二、原料广泛,即可是液态的也可是固体尿素、MAP、DAP等,固体原料需经熔融态处理。
第三、流程复杂但产品灵活,可生产各种类型的复混肥产品,NPK产品最高含氮量可达30%左右。
(2)优缺点:整个流程装置复杂、自动化程度高,因而产品内在质量控制精确,产品类型丰富。
复合肥工艺及特点
![复合肥工艺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3b71b569dc5022aaea00c3.png)
复合肥生产工艺一般有以下几种:掺混肥、滚筒造粒,喷浆造粒,氨化造粒,高塔造粒,缓控释肥一、掺混肥料又称、BB肥、干混肥料,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是以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机械混合制成,在混合过程中无显著化学反应。
掺混肥料的生产技术简单,掺混操作和施肥操作尽可能在同一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考虑产品的贮存性能。
很多厂家把带有多种颜色的复合肥机械的混在一起冒充缓控肥或者控释肥,其实实掺混肥。
二、滚筒造粒滚筒造粒工艺简单,但造粒圆滑,原料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也不相同,水溶率和利用律偏低,易流失,但在干旱年间针对生长期较短的作物追肥效果,要优于转鼓喷浆造粒的肥效快.往往是一些造假的企业惯用的工艺.三、高塔造粒高塔造粒颗粒光滑,中空防伪,含量均衡,NPK更可自由调配,肥效在复肥中最快,易溶解,最适宜做追肥.缺点是在造粒喷浆时,尿液熔融,如果工艺时间流程控制不好,易产生大量的缩二脲,还有就是生产中水分易超标.1、高塔熔体造粒原理及工艺流程高塔熔体造粒工艺技术是利用熔融尿素和磷酸一铵、氯化钾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添加剂等各自加热后,加入熔融尿素中,通过反应生成流动性良好的NPK共熔体,再通过专用喷头喷入复合肥造粒塔,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获得养分分布均匀,颗粒性状较好的复合肥料。
产品规格有:24-12-12,23-11-11, 24-0-24等。
2、生产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原料处理、造粒、冷却处理。
见下图示。
高塔造粒技术主要利用了熔体造粒法技术,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是单一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的造粒,现已扩大到氮磷及氮磷钾复合肥料的造粒。
该工艺的一个特殊要求是,氯化钾必须磨得细,以防止造粒喷头的孔眼堵塞,并且需要将其预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以防止混合时熔融物冷却。
3、熔体造粒工艺优点与常用的复混肥制造工艺相比,熔体造粒工艺具有以下优点:a、简化了生产流程。
哪种工艺制造的复合肥好
![哪种工艺制造的复合肥好](https://img.taocdn.com/s3/m/4386e4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e.png)
哪种工艺制造的复合肥好
没有一种工艺可以被说为是制造复合肥的最佳工艺,因为不同的工艺可以用于不同的肥料成分和生产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复合肥制造工艺:
1. Tower式工艺:通过混合和溶解原料,然后通过喷射、输送和气体处理设备制造成颗粒状复合肥。
2. 滾筒或旋转制粒工艺:分别将原料和液态添加剂加入滚筒或旋转制粒机中,通过滚动摩擦和挤压形成颗粒状复合肥。
3. 粉末混合工艺:将原料颗粒状或粉末状混合在一起,形成粉末状复合肥。
4. 液体混合工艺:将原料中的液体成分混合在一起,形成液态复合肥。
要选择适合的工艺,需要考虑原料成分、产品要求、设备成本、生产效率等因素。
此外,合适的控制和监控系统也是确保复合肥质量的关键。
复合肥几种生产工艺的区别
![复合肥几种生产工艺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9c0f68683d049649b6658d1.png)
复合肥几种生产工艺的区别复合肥生产工艺一般有以下几种:喷浆造粒,氨化造粒,高塔造粒,缓控释肥另外氨化造粒和喷浆造粒之间有什么区别?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原理是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逸出的HCL气体经水吸收后可制得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
将该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氮、磷、钾一定比例的硫基复合肥。
具有造粒均匀、色泽光亮、质量稳定、养分足、易溶解和被作物吸收等特点,特别是作种肥对种子相对安全。
适宜各类土壤和小麦、玉米、瓜果、花生、蔬菜、豆类、花卉、果树等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适用于基肥、种肥、追肥、种肥、冲施。
氨酸法工艺流程:将多种基础肥料及添加剂按工艺配方要求分批计量,经混料机搅拌均匀后与返料一起,由电子计量皮带输送入造粒机内。
浓度98%或93%的硫酸经槽车外购入硫酸储槽存放,经泵打入硫酸稀释储槽并计量后供造粒所需。
液氨经蒸发为气氨由管道输送入造粒机内。
氨和硫酸在造粒机内的管道中连续反应直接进入造粒机料层进行造粒工作。
物料在70~80℃温度和蒸汽的调节下在造粒机内团聚成粒。
成粒的湿物料在皮带运输机上冷却硬化后,再进入烘干机干燥脱水。
烘干后的物料由提升机输送到筛分机,筛分后的大颗粒经破碎后与筛下细料一道返回造粒机再造粒。
合格的颗粒经防潮、防结块的包膜处理后经风冷进入成品再次筛分、计量包装。
包装好的成品由转运车运入库房存放。
造粒机所产生的废气由通风机抽出并送入尾气水洗装置系统洗涤。
干燥热风由热风炉经热风机提供。
烘干后的尾气经高效旋风除尘器除尘后由尾气风机送洗涤塔洗涤并由烟囱排空。
出洗涤塔的洗涤水循环使用,部分泵入硫酸稀释储槽做稀释补充水用。
经洗涤后的尾气排入大气。
喷浆造粒工艺可以参考磷肥与复婚肥料书。
高塔熔体造粒原理及工艺流程高塔熔体造粒工艺技术是利用熔融尿素和磷酸一铵、氯化钾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添加剂等各自加热后,加入熔融尿素中,通过反应生成流动性良好的NPK共熔体,再通过专用喷头喷入复合肥造粒塔,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获得养分分布均匀,颗粒性状较好的复合肥料。
复合肥技术现状及关键生产工艺
![复合肥技术现状及关键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6736b1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0.png)
复合肥技术现状及关键生产工艺
行业技术水平标准
☆ 复合肥行业主要执行: ☆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 15063-2009》、 ☆ 硝基复合肥料《HG/T 4851-2016》、 ☆ 缓释肥料《GB/T 23348-2009》、 ☆ 控释肥料《HG/T 4215-2011》、 ☆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18877-2009》等。 ☆ 生产能耗高、浓度低、质量差、浪费资源的复合肥产品逐渐被国家禁止。
☆ 操作环境好,三废少,属清洁生产工艺。
技术现状及关键生产工艺
(4)高塔造粒
☆ 与传统的圆盘造粒工艺和转鼓造粒工艺相比,高塔造粒工艺技术有如下 优点:
☆ 混合料浆水分含量低(<1%),无需干燥过程,节约了烘干煤耗(每吨 产品节约 90kg 煤)和烘干机以及配套设备的电能消耗(每吨产品节约 电耗 8kwh)。
(1)圆盘造粒
☆ 圆盘造粒是用圆盘造粒机对基础肥料进行混合造粒的一种工艺。
技术现状及关键生产工艺
(2)转鼓造粒
☆ 转鼓造粒是以转鼓造粒机为核心设备对基础肥料进行混合造粒的一种工 艺,广泛应用于复混肥料的造粒。
技术现状及关键生产工艺
(3)料浆造粒
☆ 料浆造粒是在复合肥料的生产中,全部或大部分物料呈料浆形式进入造 粒系统的一种工艺。
技术现状及关键生产工艺
选用优质、专用原料 硝酸磷肥
高塔造粒复合肥工艺流程
输送
电脑配料
造粒机造粒
熔合、螯合反应
加热器加热 熔融槽溶解
空冷
筛分 产品
后处理
电子包装 系统包装
技术现状及关键生产工艺
(4)高塔造粒
☆ 与传统的圆盘造粒工艺和转鼓造粒工艺相比,高塔造粒工艺技术有如下 优点: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874df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2.png)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复合肥是一种多元素肥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素组成,通常包括氮、磷、钾等元素,以满足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原材料的筛选和混合、反应和颗粒化等步骤。
一、原材料的筛选和混合复合肥的原材料通常包括尿素、磷酸盐、钾盐等,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筛选和混合步骤,以确保其质量和配比。
首先,原材料需要经过物理分析和化学分析,如颗粒大小、含水量、总氮、有效磷酸等含量的测定。
然后,不同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混合机器中进行充分搅拌,以确保混合均匀。
二、反应混合后的原材料需要进行反应,将其转化为有效的营养元素。
通常使用浸润法或浸渍法进行反应。
浸润法是将混合后的原材料放入酸性或碱性浸润液中,使其与浸润液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化合物。
浸润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但需要注意浸润液的浓度和浸润液与原材料的接触时间。
浸渍法是将混合后的原材料浸入液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使其与液体中溶解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浸渍法的优点是反应完全,但反应速度较慢。
三、颗粒化反应后的物料需要进行颗粒化,以便于储存和应用。
颗粒化通常使用颗粒机进行,通过调整颗粒机的参数,如料位、转速和出料孔的大小,以获得理想的颗粒大小和形状。
颗粒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湿度和温度,保证颗粒化的顺利进行。
颗粒化后的复合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便后续的销售和使用。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如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反应的条件和时间、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等,以确保生产出优质的复合肥产品。
此外,还需要注意环保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总之,复合肥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的筛选和混合、反应和颗粒化等步骤,通过合理的处理和控制,可以生产出优质的复合肥产品,满足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还需要注意环保问题,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解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80b0fe78eff9aef8951e0600.png)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解1 、原料( 1 )氮素:来源于 CO ( NH 2 ) 2 (尿素), NH 3 (氨)等;( 2 )磷素:来源于 H 3 PO 4 (磷酸)、 MAP (磷酸一铵);( 3 )钾素:来源于 KCl (氯化钾)或 K 2 SO 4 (硫酸钾);( 4 )其它辅助原料:硫酸、填料、水、蒸汽、煤气、空气、电等。
2 、生产工艺流程(详见流程图)3 、核心技术( 1 )管式反应器技术本套 NPK 生产装置选择引进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挪威海德鲁( Hydro )公司“管式反应器”专利技术,包括硬件和工艺软件包。
该专利技术较传统的中和反应槽 + 氨化粒化工艺,在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其特点是:●造粒工艺先进根据复合肥产品养分要求,经过微机配料计量的各种液、固原料在造粒机及管式反应器中经化学反应合成复合肥料,在氨化粒化器中被连续包裹,而获得完全球形的粒子,各种养分比例即可达标,而且稳定、有保障。
●产品颗粒养分等量均衡由于是化学合成造粒,因此颗粒肥料的养分含量都是与标识相同,都能按一定比例同时给作物提供氮磷钾和其它养分,确保作物均衡生长。
●产品物理性状好产品颗粒大小分布均匀, 90% 是粒径在 2-4 mm 的颗粒;颗粒强度高,流动性好,在运输、贮存和堆放时不易破碎。
化工部第三设计院在工程化设计中还融入了法国 AZF 公司和西班牙 INCRO 公司的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了装置设计性能。
( 2 )熔融尿液造粒技术●装置采用熔融尿液造粒技术,一方面可满足生产各种高氮养分复合肥要求;另一方面亦可进一步提高造粒质量,使肥料颗粒氮素养分更加均衡,表面圆滑、光泽度高。
( 3 ) DCS 控制技术●根据本装置的生产特点,设置磷酸、 NPK 控制室,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 (DCS) 。
通过全过程动态画面对磨矿、磷酸、硫酸 / 磷酸罐区、 NPK 等装置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
在控制室的 CRT 上能够显示各类工艺参数和机泵的运行状态;对于重要的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对主要机泵的开停可在控制室进行;利用 DCS 的强大功能能够定时或及时打印多种规格的生产报表;可以及时显示参数越限、生产事故或系统故障;能够存贮、显示历史趋势,并提供丰富的操作指导信息;易于操作和维护DCS 操作站主要功能:•工艺参数的显示及越限报警•对控制回路能方便地进行操作,如调整设定值•重要参数的实时记录和趋势记录•运转设备的操作和显示•阀门的开关操作和位置显示•系统故障自诊断•工艺流程画面显示•控制回路的画面显示•定时打印报表DCS 控制技术生产装置在原料配料、生产过程调节控制等全过程均采用了 DCS 微机控制技术,显著减少由于人工或机械计量配料不准,人为操作失误等造成的养分比例偏差大、生产操作不稳定的现象。
复合肥几种主要工艺
![复合肥几种主要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8addbd81b9d528ea81c7799e.png)
复合肥生产工艺一般有以下几种:喷浆造粒,氨化造粒,高塔造粒,缓控释肥--------------------------------------------------------------------------------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原理是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逸出的HCL气体经水吸收后可制得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
将该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氮、磷、钾一定比例的硫基复合肥。
具有造粒均匀、色泽光亮、质量稳定、养分足、易溶解和被作物吸收等特点,非凡是作种肥对种子相对安全。
适宜各类土壤和小麦、玉米、瓜果、花生、蔬菜、豆类、花卉、果树等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适用于基肥、种肥、追肥、种肥、冲施。
这个是氨化造粒的解释,可我感觉这是喷浆造粒的解释--------------------------------------------------------------------------------氨酸法工艺流程:将多种基础肥料及添加剂按工艺配方要求分批计量,经混料机搅拌均匀后与返料一起,由电子计量皮带输送入造粒机内。
浓度98%或93%的硫酸经槽车外购入硫酸储槽存放,经泵打入硫酸稀释储槽并计量后供造粒所需。
液氨经蒸发为气氨由管道输送入造粒机内。
氨和硫酸在造粒机内的管道中连续反应直接进入造粒机料层进行造粒工作。
物料在70~80℃温度和蒸汽的调节下在造粒机内团聚成粒。
成粒的湿物料在皮带运输机上冷却硬化后,再进入烘干机干燥脱水。
烘干后的物料由提升机输送到筛分机,筛分后的大颗粒经破碎后与筛下细料一道返回造粒机再造粒。
合格的颗粒经防潮、防结块的包膜处理后经风冷进入成品再次筛分、计量包装。
包装好的成品由转运车运入库房存放。
造粒机所产生的废气由通风机抽出并送入尾气水洗装置系统洗涤。
干燥热风由热风炉经热风机提供。
复合肥工艺及特点
![复合肥工艺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0e7b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a.png)
复合肥工艺及特点复合肥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以及一些次要元素组成的肥料。
复合肥的工艺是指制造复合肥的过程,包括原材料选择、配方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
复合肥的特点主要有与单一肥料相比具有全面、均衡的养分含量、适应性广、施用方便、效果稳定等方面。
下面就复合肥的工艺及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复合肥的工艺1.原材料选择:复合肥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等。
其中氮源可以选择尿素、铵氮、硝酸铵等;磷源可以选择磷酸、磷酸二铵等;钾源可以选择硫酸钾、氯化钾等;微量元素可以选择硼、锌、铜等。
原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溶解性、吸湿性、反应稳定性等因素。
2.配方设计:复合肥的配方设计是根据作物对营养要求的不同,通过合理的比例安排各种营养元素。
一般来说,氮、磷、钾在复合肥中的比例为4:2:1,同时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条件可以增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3.加工工艺:复合肥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工艺是将原材料中的主要元素溶解在水中,再通过反应生成复合肥颗粒。
湿法工艺主要包括溶液加热、反应、输送、颗粒化、干燥等步骤。
干法工艺则是将原材料中的主要元素粉碎,然后进行均质混合、压片造粒、干燥等步骤。
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
二、复合肥的特点1.全面、均衡的养分含量:复合肥含有多种养分元素,能够满足作物对不同养分的需求,使作物能够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供应,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2.适应性广:复合肥适用于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求进行配方设计,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
3.施用方便:复合肥可以直接施用于土壤中,不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施肥,减轻了施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肥效率。
4.效果稳定:复合肥的营养元素含量和比例经过精确计算和控制,可以保证每一粒复合肥的营养元素含量基本一致,使作物能够得到稳定的营养供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5.降低环境污染:由于复合肥的营养元素含量经过精确调整,可以减少营养元素的浪费和流失,降低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对环境更加友好。
复合肥主要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介绍
![复合肥主要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b2d2c2aba1aa8114531d91b.png)
复合肥主要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介绍一、综合颗粒状复混肥料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料浆法以磷酸、氨为原料,利用中和器、管式反应器将中和料浆在氨化粒化器中进行涂布造粒,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部分氮素和钾素以及其他物质,再经干燥、筛分、冷却而得到NPK复合肥产品,这是国内外各大化肥公司和工厂大规模生产常采用的生产方法。
磷酸可由硫酸分解磷矿制取,有条件时也可直接外购商品磷酸,以减少投资和简化生产环节。
该法的优点是既可生产磷酸铵也可生产NPK肥料,同时也充分利用了酸、氨的中和热蒸发物料水份,降低造粒水含量和干燥负荷,减少能耗,此法的优点是: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好,产品强度较高。
由于通常需配套建设磷酸装置及硫酸装置,建设不仅投资大,周期长,而且涉及磷、硫资源的供应和众多的环境保护问题(如磷石膏、氟、酸沫、酸泥等),一般较适用于在磷矿加工基地和较大规模生产、产品品数不多的情况。
如以外购的商品磷酸为原料,则目前稳定的来源和运输问题及价格因素是不得不考虑的,近年来,由于我国磷酸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湿法磷酸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有了良好的条件,在有资源和条件的地区建立磷酸基地,以商品磷酸满足其它地区发展高浓度磷复肥的需要,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市场需求必将促进这一行业发展,也必将解决众多地区原料磷酸的需求问题。
拥有该种生产技术的外国公司主要有挪威的norskhydro、西班牙incro、espindsea、法国的AZF、KT、美国的avy/TVA等。
国内的主要生产厂家有:中阿化肥有限公司、江西贵溪化肥厂、云南云峰化工公司、南京南化磷肥厂、大连化工厂、金昌化工公司、广西鹿寨磷肥厂等。
2.固体团粒法以单体基础肥料如:尿素、硝铵、氯化铵、硫铵、磷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钙、普钙)、氯化钾(硫酸钾)等为原料,经粉碎至一定细度后,物料在转鼓造粒机(或园盘造粒机)的滚动床内通过增湿、加热进行团聚造粒,在成粒过程中,有条件的还可以在转鼓造粒机加入少量的磷酸和氨,以改善成粒条件。
1熔融喷浆造粒工艺生产复合肥
![1熔融喷浆造粒工艺生产复合肥](https://img.taocdn.com/s3/m/e8cba325dd36a32d7375817d.png)
尿素熔融喷浆造粒工艺生产复合肥我国复合肥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能否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复合产品,已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国内复合肥生产,主要有挤压法、团粒法、料浆法3种工艺。
挤压法工艺目前产量较小;料浆法工艺因其生产规模、投资规模等因素制约,主要用在少数大型企业;而团粒法因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操作便利等特点而被国内大多数厂家所采用,其缺点是生产中经验性因素比较多,产品对原料局限性比较大,特别是含氮、尿素高的复肥生产,甚是困难。
尿素熔融喷浆造粒生产NPK工艺,生产原理介于团粒法和料浆法之间,兼具两者优点,可显著提高产量,而且产品颗粒圆润光滑、强度高、不易结块。
生产中对原材料、配方的适应性强,能以全部尿素为氮源。
1尿素熔融喷浆造粒主要工艺指标(1)熔融槽内尿液温度110--135℃,自控上限设定125℃,下限设定115℃。
(2)熔融槽内尿液浓度w【(NH2)2CO】95%。
(3)熔融槽内液位自控上限设定85%,下限设定80%。
(4)熔融槽内加热蒸汽压力0.5--1.2Mpa。
(5)尿液管路保温蒸汽压力0.25--0.28Mpa。
(6)造粒机内物料温度60--65℃,造粒后物料中w(H2O)3%左右,造粒机出口粒径2--3mm。
(7)干燥机进口气温110--140℃(根据配方需要,灵活掌握)。
2 尿素熔融喷浆造粒工艺需解决的主要问题(1)防止尿液在管道、阀门、尿液泵、喷头中冷凝堵塞。
①尿液通过的部位采取全程蒸汽夹套保温,确保气温在-30℃也能正常工作。
②尿液通过的管道内,设计蒸汽吹扫,有效地防止停机后管道内的堵塞。
③原设计的卧式尿液泵改为立式泵,解决了尿液在泵体内的冷凝堵塞问题,并且延长了尿液泵的使用寿命。
④选用特殊型号的喷头,使喷头不保温部分尽量缩短,解决了喷头由于冷凝出现的堵塞问题。
⑤所有阀门采用蒸汽夹套保温阀。
(2)防止尿基复合肥缩二脲含量超标。
①尿素熔融槽内装2只温度表进行现场检测,把尿液的温度严格控制在130℃以下。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流程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8106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d.png)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流程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配比、破碎混合、制粒、筛分、干燥、包装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原料配比环节。
复合肥的主要原料包括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及中微量元素和添加剂。
根据不同的配方要求和农作物需要的养分含量,将各种原料按比例精确配比,以确保产品的养分均衡。
其次是破碎混合环节。
将原料进行破碎和混合,使原料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制粒过程中,并提高制粒的成材率。
然后是制粒环节。
将配比好的原料送入制粒机,经过加热、挤压和剪切等力的作用,使原料形成颗粒状的复合肥颗粒。
制粒过程中,还可加入颗粒引发剂,以促进颗粒的形成和结构的稳定。
接下来是筛分环节。
将制粒后的复合肥颗粒进行筛分,以去除过大或过小的颗粒,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然后是干燥环节。
在制粒和筛分后,复合肥颗粒含有一定的水分,为了延长产品的保存期限,需要对颗粒进行干燥。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自然晾晒、风干和加热干燥等。
最后是包装环节。
将干燥后的复合肥颗粒进行包装,可以选择袋装、散装或大包装等形式,然后进行堆放和储存,以待销售
和使用。
以上是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流程。
根据不同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通过原料配比、破碎混合、制粒、筛分、干燥和包装等环节,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复合肥产品,满足农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国外复合化肥生产工艺
![国外复合化肥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ef9c0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f.png)
国外复合化肥生产工艺复合化肥是采用两种或以上的营养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肥料。
国外复合化肥生产工艺主要有湿法生产工艺和干法生产工艺。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工艺。
湿法生产工艺是指将营养元素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溶液,然后利用化学反应使其形成固体颗粒状肥料。
这种工艺能够高效利用营养元素,同时还能够控制肥料中的杂质含量。
湿法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原料的配制、溶液的形成、颗粒状肥料的形成和精制处理。
首先,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营养状况,选择适合的原料,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
其次,将配制好的原料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溶解。
然后,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使溶液中的元素形成固体颗粒。
最后,通过干制、筛分和包装等工艺对颗粒状肥料进行精制处理,以保证其质量和营养含量。
干法生产工艺是指将营养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形成固体颗粒状肥料。
这种工艺适用于较为稳定的营养元素,特别是磷元素的制造。
干法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原料的配制、颗粒状肥料的形成和精制处理。
首先,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原料,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
然后,将配制好的原料进行混合,并通过物理方法,如研磨、筛分等,使其达到一定的颗粒度。
最后,通过化学方法,如干燥、结晶和焙烧等,使颗粒形成固体肥料。
国外的复合化肥生产工艺在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方面都相对较高。
湿法生产工艺通过溶液的形成和化学反应,能够充分利用营养元素,降低杂质含量,并且能够在精制处理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而干法生产工艺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使颗粒状肥料形成,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营养含量。
此外,这两种工艺还能够进行封装包装,提高肥料的使用方便性。
总之,国外的复合化肥生产工艺在提高营养元素利用效率、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湿法生产工艺和干法生产工艺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工艺方法,它们在原料配制、颗粒状肥料形成和精制处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的特点,但都能够满足肥料生产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芯表面电镜照片(100×)
5.转鼓芯肥表面(×100);
6.圆盘芯肥表面(×100);
7.油冷芯肥表面(×100);
8.高塔芯肥表面(×100)
Company Logo
肥芯表面电镜照片(×1000)
1.转鼓芯肥表面(×1000);
2.圆盘芯肥表面(×1000);
3.油冷芯肥表面(×1000);
❖ 产品规格为15—15—15,符合《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 15063—2001)规定的技术指标;副产盐酸符合《工业合成盐酸》 (GB 320—93)规定的技术指标。
❖ 造粒尾气采用二级文丘里、一级空塔喷淋洗涤,干燥尾气采用一级干 法(旋风分离)、一级文丘里、一级空塔喷淋洗涤,经中和、洗涤后的 两股尾气汇入除沫塔除沫后由烟囱达标排放。
❖ 熔融温度一般由可熔的原料熔点来决定,尿素熔点 132.7℃,硝铵熔点170.4℃,在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助 熔剂可在低于熔点下熔融,对尿素来说可减少缩二脲的产 生,硝铵则可降低熔融的危险性。
❖ 熔融体与其他固体原料在一定的搅拌强度下混合,根据物 料粘稠度来确定搅拌桨叶端线速度和搅拌桨叶型式以保证 物料的混合均匀,也可采用乳化机进行乳化,以达到改善 造粒性能。
❖ 洗涤液采用W(P205 )为21%稀磷酸,加入洗涤塔底部循环槽中,多 次循环洗涤后达到一定中和度,由泵送入氯化钾转化后的混酸槽中配 制混酸。
Company Logo
料浆法生产工艺图
产
品
标
识
Company Logo
料浆转鼓造粒法优点
❖ 目前主要生产方法有五种:料浆喷浆造粒法、料浆转 鼓造粒法、半料浆法、团粒法和熔体塔式造粒法。
Company Logo
高塔复合肥配方及原料的选择原则
❖ 理论上高塔复合肥的投料比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 都能生产
❖ 对尿基复合肥由于磷铵会产生聚合反应使料浆变 稠,因此其配入量应控制产品中P2O5 小于15%, 并尽量选用磷高的磷酸一铵,不宜选用热稳定性 稍差的பைடு நூலகம்酸二铵,熔融尿素的量应大于30%,适 当考虑磷高氮宜高些。
❖ 料浆喷浆造粒法和料浆转鼓造粒法这两种方法的生产 能力约占90% 以上。
❖ 料浆转鼓造粒法是在料浆喷浆造粒法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它融合了料浆喷浆造粒法中氯化钾低温转化工艺 和硫酸氢钾与五氧化二磷的混酸制取,同时采用了料 浆法制取复合肥的机理和方法,解决了系统物料和热 量的平衡问题,特别是系统水平衡的问题。
▪ 该工艺要求氯化钾细度小于0.5毫米,预热温度140℃-160℃,混合时间 必须很短。
❖ 上海化工研究院工艺
▪ 在温度135℃-145℃下,熔融的尿液与颗粒小于0.5毫米预先加热到 100℃-125℃的其余原料,混合温度115℃-135℃,并保持混合时间小于 4分钟。利用复合盐的低共熔点形成流动性良好的NPK共熔体,再通过喷 头喷入造粒塔内,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
▪ 将浓度为99%的熔融尿液与通过管式反应器制得磷酸一铵熔体,分别用 泵打到造粒塔顶部的混合器,又与经过预热得氯化钾细粉一道混合,再 经一种底部有刮刀的旋转多孔喷头,以扇形覆盖面喷入塔内。在靠自重 下降过程中,被上升的气流冷却固化,于塔底收集得到复合肥。
❖ 荷兰国营矿业公司的硝基复合肥工艺
▪ 用氨与硝酸加压中和生产硝酸铵,在真空蒸发器中将72%的硝铵溶液浓 缩到92%-94%,然后与浓度为P2O550%的湿法磷酸混合,混合物用氨 中和到反应生成磷酸一铵阶段,再在一个真空蒸发器中浓缩,形成175℃ 的熔融物,该熔融物含水量约0.5%,并用泵送到造粒塔顶部的熔融物中 间槽,与预热的粉末状氯化钾在特殊混合机中混合,混合物直接加入旋 转喷头进行造粒。
4.高塔芯肥表面(×1000);
Company Logo
LOGO
▪ ①在高氮含量的基础上,磷和钾的含量可任意调节; ▪ ②产品养分配比合理;适合做底肥、追肥,以及蔬菜
瓜果等专用肥; ▪ ③产品外观为光滑的圆球形,不易结块,抗压强度大,
方便施肥、利于作物吸收、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 ④利用高塔喷淋造粒,集造粒、干燥、冷却于一体,
简化了生产流程; ▪ ⑤产品水溶性好,肥效高; ▪ ⑥产品颗粒上有一小孔是天然的防伪标志; ▪ ⑦生产过程中几乎无返料,生产成本低; ▪ ⑧生产投资少、规模大,产品产量高。
❖ 该工艺适合大规模生产装置,产品组分可以灵活调整, 近年来新建的S—NPK大型装置采用此方法较多。
Company Logo
目前比较典型的塔式复合肥工艺:
❖ 挪威塔式喷淋造粒工艺
▪ 塔式喷淋造粒工艺是NorsKHydro公司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也是世界上 最早提出的熔体造粒技术,并且是比较典型直接以熔融尿液(或与尿素 生产线连接),与熔体磷酸一铵,粉状氯化钾为基质的复合肥生产工艺。
Company Logo
高塔造粒工艺流程
Company Logo
高塔造粒工艺流程
❖高浓度复合肥中的氮元素来自尿素和硝酸 铵,其中以尿素为主,故通称为尿基复合 肥;
❖磷元素的来源是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铵); ❖钾元素的来源是氯化钾(氯基)或硫酸钾(硫
基); ❖生产中将粉状的磷酸一铵、氯化钾和添加
剂(辅料)等加热后,加入到熔融尿素中, 充分混合后进入造粒塔造粒; ❖雾状液滴在空气中结晶、固化、冷却成成 品颗粒。
❖ 对于尿基复合肥由于磷铵会产生聚合反应
❖ 上反应会导致混合物起泡冒槽和粘度急剧上升, 因此混合的时间应尽量短,在保证混合均匀的前 提下,一般宜低于4分钟,最高不超过8分钟。
Company Logo
高塔造粒复合肥优点
❖ 相对于其他传统的复合肥生产工艺而言,高塔造 粒生产N、P、K复合肥生产工艺的优势:
LOGO
复合肥生产工 艺比较
几种不同的造粒工艺
❖ 滚筒造粒工艺简单,但造粒圆滑,原料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也 不相同,水溶率和利用率偏低,易流失,但在干旱年间针对生 长期较短的作物追肥效果,要比转鼓喷浆造粒的肥效快.
❖ 转鼓喷浆造粒粒度坚硬,肥效比高塔造粒长,不宜流失,易做 生长期长的作物基肥使用.缺点是化合时氮素易流失,故有 二次加氮的工艺.
Company Logo
料浆转鼓造粒法生产S—NPK复合肥的工艺流程
❖ 浓硫酸和粉粒状氯化钾在多个串联的槽式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生 成的氯化氢气体用水降膜吸收后生成W(HC1)为31% 的盐酸,含微 量氯化氢的尾气用水吸收后达标排放。反应产物硫酸氢钾、硫酸溶液 与来自尾气洗涤装置的洗涤液(中和度为0.3—0.8的稀磷酸)形成 混酸,与气氨在第一管式反应器中进行预中和,中和液进入预中和槽 分离出闪蒸的水蒸气,再进入第二管式反应器与气氨继续中和,生成 的料浆喷入转鼓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造粒后的物料经干燥、筛分、破 碎、涂膜(增氮)、冷却、包裹后包装入库。
❖ 混合前的固体原料一般采用加热器预热,来确保大量的固 体料在混合槽中不至于急冷固化。当然也有采用冷料混合, 但必须设计出合理的混合程序,以避免冷料所带来的负面 影响。
Company Logo
熔融混合温度及时间的控制原则
❖ 由于混合盐的低共熔点,其熔融混合温度会显著 低于其熔点,尿基一般在100℃-130℃,硝基 一般在140℃-170℃。
❖ 氨化造粒是管道喷浆成粒,肥效期介于滚筒和转鼓喷浆之 间,利用率优于喷浆,而低于高塔造粒,水溶性不错,颗粒成 不规则状,高氮高钾等含量可自由调节,适合配方施肥.
❖ 高塔造粒颗粒光滑,中空防伪,含量均衡,NPK更可自由调 配,肥效在复肥中最快,易溶解,最适宜做追肥.缺点是在造 粒喷浆时,尿液熔融,如果工艺时间流程控制不好,易产生大 量的缩二脲,还有就是生产中水分易超标.
❖ 对硝基复合肥由于氯化钾与硝铵的盐对反应使料 浆变稠,生产中宜选用硫酸钾作钾源,硝铵的量 宜大于40%。
❖ 原料的水分不宜过高,宜控制在小于1%比较合 适,原料的细度不宜大于0.5毫米。
Company Logo
熔融混合温度及时间的控制原则
❖ 目前有三种制浆过程
▪ 1)熔融尿液(或硝铵)与经过磨细加热的其他原料搅拌混合。 ▪ 2)固体尿素(或硝铵)与其他原料搅拌混合后加热熔融。 ▪ 3)熔融尿液(或硝铵)与其他原料搅拌混合并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