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挥发油提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挥发油地提取及提取工艺中要注意地问题

挥发油地提取及提取工艺中要注意地问题在我们常用的中药材中,解表药、行气活血药、芳香化湿药等都含有挥发油,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几类药物所含的挥发油均具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在治疗外感热病的中药中,挥发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薄荷,柴胡,藿香,香薷,荆芥,防风,紫苏挥发油等。
如薄荷油有清凉、驱风、消炎、局麻作用。
丁香油有局麻和止痛作用。
所以说藿香正气颗粒中的挥发油对药效的影响是很大的。
中药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可由十几种到一百多种成分组成,来源不同的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也不一致。
挥发油在常温下较易挥发,往往含有多种不稳定的基团,易发生理化反应,其稳定性不佳。
根据中药挥发油的理化性质不同,可将挥发油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以挥发油比重不同,分为重油和轻油;以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分类,分为溶解度大的挥发油和溶解度小的挥发油;以在中药材中的存在状态不同分为游离态挥发油和结合态挥发油等中药传统汤剂是中药传统的用药方式,传统的水煎方法(即使不采用后下法)所得水煎液能够提取并保留相当量的挥发油],有研究人员在试验中发现,对其浓缩制成膏剂后,其中的挥发油成分减少较多,但尚有保留;如果再进一步进行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片剂、胶囊等固体制剂,则这些固体制剂中的挥发油保留极少。
传统的中药汤剂“主动保留”了处方中所有药味的挥发油,传统的汤药所产生的药效有挥发油的贡献。
如板蓝根是作为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其中的挥发性成分是被现代研究所忽视的,因此在常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时同样也未考虑挥发油因素。
研究人员在对板蓝根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中,发现其水蒸气蒸馏物具有与金银花挥发油相似的紫外吸收曲线。
经LC2MS分析,其中含有100多种成分,并有大量的类似水杨酸结构的苯环等结构。
通过观察板蓝根挥发性成分、板蓝根水提物及其混合物对啤酒干酵母粉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发现挥发性成分确实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且挥发性成分的加入能提高板蓝根水提物的解热作用。
挥发油提取影响因素及设备

一、精油水蒸汽蒸馏提取法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商品化的精油除了玫瑰精油等少数品种外,均使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法提取。
主要是因为本法具有投资少、运行维护成本低的特点。
如果充分考察下列实际生产中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在设备上进行改进,可以将提取率提高到95%以上,和超临界提取提取率持平且纯度更高。
哪么,精油提取都有哪些影响因素呢?1、物理性影响因素。
A、颗粒大小。
颗粒太大,会使水蒸汽从原料间隙跑掉,因而提取率低下,且浪费能源。
如果颗粒太小,则会造成水蒸汽无法均匀透过原料,造成蒸汽从冲开的洞中跑掉,而提不出精油。
对于大的原料,通常通过粉碎来达到颗粒大小均匀与合适;而颗粒太小,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后才能提取。
不同的颗粒大小和比重,需要不同的提取蒸汽压力和流量,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通常测试后,设计相应的蒸汽管道口径,以控制进汽速度。
B、溶解性。
精油虽然通常在水中溶解性很低,但是,有些品种在热水中会迅速增加溶解性。
大生产中,为了节约用水和能源,我们通常要在测试后,选择一个最划算的冷凝温度。
在进水压力恒定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在测算后,设计冷凝水进出口的口径。
C、润湿难易度。
为了更易提取,通常会先对原料充分润湿,不同的品种润湿时间不一样,润湿用水温度不一样。
D、精油密度。
密度和水差别越大,提取难度越小。
有些品种(如川芎油)在常温时,和水的比重几乎一样大,我们就要先通过测不同的温度下他们的密度差,来确定最佳冷凝温度2、物理化学因素A、100摄氏度时精油的蒸汽分压。
通常,大多精油的蒸汽分压约为一个大气压的千分之几,也就是说,每一吨冷凝下来的水中含油几公斤。
但不同的品种差别较大,蒸汽分压大的品种,提取就快。
我们通常根据原料含油率和蒸汽分压分压的大小,来确定进汽总量。
再根据蒸汽压和设计的口径来确定提取的时间。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十到十四小时内提尽精油的原料最常见。
B、乳化性。
精油的乳化性越强,提取难度越大。
乳化性也和温度有关系,我们通常以乳化性的大小和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来确定油水分离器的具体参数。
医院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标签:中药制剂;问题;对策医院中药制剂包含了名、老中医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大多有肯定的疗效,也是医院运用中医药治疗专科疾病特色和优势的具体表现。
医院中药制剂的位置是介于中医药传统个体化与现代产业化之间,在中医药发展链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
随着国家加大法规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对医院制剂配制和检验条件要求越来越高,中药制剂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存在的问题1.1 制剂配制管理工作欠规范虽然各医院按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对制剂品种进行申报并取得批准文号,但由于多年来国家没有统一的审批标准,致使已获得合法配制资格的品种仍存在一些需要规范的问题。
有些配制使用的制剂品种没有全部申报,只取得部分品种的批准文号。
制剂品种、剂型杂,批量小,受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等限制,有的是手工或半自动化生产,质量时有波动。
擅自改变包装规格,包装标签不规范,标示的内容不全,与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不一致,有的品种无说明书,或有说明书但可读性差,不能正确指导合理用药。
1.2 质量标准不完善先进、科学的质量标准是保证制剂质量、促进制剂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但大多数医院中药制剂的标准不完善,可执行性差,水平较低,大部分按《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进行,一般只有性状、理化鉴别、pH值和相对密度等检查项目,绝大多数中药制剂没有含量测定项目,缺乏有效的可控指标,不能起到控制制剂质量的作用。
1.3 物料储存、保管不善有的仓贮管理设施简陋,待检、合格、不合格区域无色标,无通风和温、湿度监测调节设备,地面潮湿,卫生条件差,缺少必要的养护措施,通风、降温、防虫、防尘、防潮、防鼠设施不符合要求,导致中药材(饮片)霉变、虫蛀。
1.4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药饮片依法炮制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通过炮制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引药入经,便于制剂。
柴胡挥发油提取条件的研究

柴胡挥发油提取条件的研究
柴胡(Bupleuri radix)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
挥发油是柴胡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解热等多种药理作用。
柴胡挥发油的提取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选择:选择新鲜、干燥、无虫蛀的柴胡根茎作为原料进行提取。
2. 提取剂的选择:常见的提取剂有水、乙醇、丙酮等。
选择适宜的提取剂可以提高挥发油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3. 提取方法:常用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法、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
蒸馏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通过加热柴胡材料,使其挥发油蒸馏出来,然后经冷凝和分离得到纯净的挥发油。
4. 提取温度和时间:提取温度和时间是影响提取效果的重要参数。
一般而言,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提取时间可以提高挥发油的提取率,但要注意不要超过挥发油的破坏温度,避免挥发油组分的损失。
5. 提取比例:柴胡与提取剂的比例也是影响提取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提取剂的用量应该适中,既能获得较高的提取率,又能避免浪费提取剂。
6. 过滤和浓缩:提取完成后,还需要通过过滤等方法去除杂质
和溶剂,浓缩挥发油至合适的浓度。
值得注意的是,柴胡挥发油的提取条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获得理想的提取效果。
同时,为了保证提取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进行适当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
含挥发油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含挥发油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关键词]:挥发油,中药新药,复方制剂,注册申请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挥发油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尤其在菊科、芸香科、伞形科、姜科等科属中较为常见。
在常用的中药材中,解表药、行气活血药、芳香化湿药等大都含有挥发油。
临床上除使用含挥发油的中药饮片入药外,还直接使用从药材中提取的挥发油,如薄荷素油用于驱风,丁香罗勒油用于龋齿、广藿香油用于发表解暑和开胃止呕、肉桂油用于驱风健胃、牡荆油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
一般情况下,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可由十几种到100多种成分组成。
挥发油中的成分按结构可分为含氮含硫化合物、脂肪族直链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几大类;还可根据其结构特点进一步划分,如脂肪族直链化合物可分为醇类、醛类、酮类、酸类等。
挥发油所含成分中有的具有明确的生物活性,这些成分的研究对于保证相关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目前含挥发油中药新药的研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关于挥发油有效部位的认识在目前的新药注册申请中,还有以挥发油为有效部位的品种,但是,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直接将挥发油作为有效部位不符合法规的要求。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的一类或数类成分组成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其有效部位的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
而挥发油常含有多种结构类型的成分,并非所有结构类型的成分都是有效成分,且具有药效的相同结构类型的成分之和也不一定大于 50%。
若挥发油中有药效的相同结构类型的成分总量大于挥发油量的50%,可以将该类结构的成分视为有效部位,而挥发油则相当于提取物。
如荆芥挥发油中胡薄荷酮、薄荷酮类成分的量大于50%,可以将荆芥挥发油作为提取物,而荆芥萜类含氧化合物为有效部位。
中药材提取的挥发油的质量标准

中药材提取的挥发油的质量标准中药材提取的挥发油是指从中药材中提取出的具有挥发性的油性物质。
挥发油通常是中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医疗应用。
因此,要确保挥发油的质量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药效。
下面是中药材提取的挥发油的质量标准的参考内容。
1. 外观和形态:挥发油的外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特定的气味。
应该没有明显的悬浮物或沉淀,没有异物或杂质。
参考标准:外观正常,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无悬浮物或沉淀。
2. 相对密度:挥发油的相对密度是指其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可以反映其密度大小。
相对密度是确定挥发油纯度和浓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参考标准:相对密度在0.800至1.100之间。
3. 折光率:挥发油的折光率是指光线通过挥发油时的折射程度,与挥发油的成分和纯度相关。
挥发油折光率的测定可以用来评估其质量和真实度。
参考标准:折光率在1.480至1.520之间。
4. 酸价:酸价是指单位质量挥发油含有多少酸类物质,可以反映挥发油的酸碱平衡。
酸价通常与挥发油的刺激性和稳定性相关。
参考标准:酸价不高于10mg/g。
5. 挥发性成分含量:挥发油的挥发性成分含量是指挥发油中能够在一定温度下挥发的成分的百分含量。
挥发性成分含量可以反映挥发油的浓度和纯度。
参考标准:挥发性成分含量不低于50%。
6. 主要成分含量: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含量是指其中所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可以反映挥发油的品质和疗效。
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通常通过色谱质谱分析等方法进行。
参考标准:主要成分含量要符合相应中药材的质量标准。
7.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含量:挥发油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含量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挥发油的安全性和无毒性。
参考标准: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要求。
总结起来,挥发油的质量标准需要考虑其外观、相对密度、折光率、酸价、挥发性成分含量、主要成分含量以及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含量等因素。
只有确保这些指标符合一定的标准,才能保证挥发油的质量和安全性,令其能够发挥出良好的药理活性效果。
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研究

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研究文章来源:不详更新时间:2005-12-21 11:39:00挥发油是中草药的一大类成分,是一种能随着水蒸气蒸馏,以萜烯、倍半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油状液体,广泛存在于中药、香料中,且常以含量的高低来评价其质量的优劣。
但由于中药挥发油极不稳定,存在着许多影响挥发油含量的因素:产地、品种、采集期、加工方法、贮存期、提取方法等,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中药和中成药制剂中的挥发油成分,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谨就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做一探讨。
气相色谱法(GC)可分离挥发油中的成分,并根据已知成分的对照品作出定性和定量;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以其分离效率高、操作周期短、传质速率快、渗透能力强、蒸发潜热低等优点在中药有效成分如生物碱、挥发油、苯丙素等的提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挥发油SFE与其它色谱技术及红外光谱、质谱联用,可高效、快速地分析其中的有效成分。
但GC与SFE因仪器设备昂贵、对照品来源有限及实验操作复杂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尚难普及,而且CC与SFE都不能对挥发油整体作出定量。
因此,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现大都采用简便实用的药典法,但该法存在着一些影响测定结果的问题,鉴于此,科研人员对挥发油测定方法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探索研究,以期提高该法的定量精度及实用价值,以下谨就这一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L 供试品的预处理中国药典规定,测定用的供试品须预先粉碎,使能通过二至三号筛,但粉末不宜过细,粉碎过细,可能导致油室或油细胞破碎过多,在粉碎过程中造成挥发油散失过多,而且过细的粉末加水加热时成糊状,容易引起焦化和暴沸现象,因此样品预处理时应根据不同品种而异:对于质地较紧密的根、根茎、茎木等类药材,宜制成最粗粉;对于果实、种子等类药材,宜捣碎;对于质地轻泡的花、全草等类药材,宜切碎。
侯家麟等按药典法测当归挥发油时,考虑到药材粉碎时挥发油易散失,且药材粉末直接测定易起泡沫,所以将药材置搪瓷盘内,加水,上盖纱布闷润、浸软,剪成薄片,同浸出液一起装入蒸馏瓶内蒸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挥发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挥发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目的了解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挥发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方法对水蒸气蒸馏法不同影响因素逐一分析探讨。
结果在药材的选择、处理和提取设备等方面存在影响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挥发油的因素,但可以通过控制原材料质量,改善实验设备等方式加以改善。
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提取中药挥发油的方法。
【关键词】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问题解决方法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questionsandsolutionsinextractionvolatileoilsfrom 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y vapour distillation.MethodsToanalyze thequestions fromdifferentaspects.ResultsThere were someinfluential factorsinextractingvolatileoils from 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y vapour distillation,forexample,thechoiceofrawmaterialformedicine,processingand the instruments. We could solvetheproblemsbycontrolling thequalityofrawmaterial,improving the instruments andsoon.ConclusionThetechnologyofwetdistillationis an effectivemethodinextractingvolatileoils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Key wordsThetechnologyofwetdistillation;Volatileoils;Questions;Solution挥发油是一类在常温下能挥发的、可随水蒸气蒸馏的、与水不相混的油状液体,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实验中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油脂吸收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冷压法等进行提取[1]。
含挥发油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含挥发油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关键词]:挥发油,中药新药,复方制剂,注册申请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挥发油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尤其在菊科、芸香科、伞形科、姜科等科属中较为常见。
在常用的中药材中,解表药、行气活血药、芳香化湿药等大都含有挥发油。
临床上除应用含挥发油的中药饮片入药外,还直接使用从药材中提取的挥发油,如薄荷素油用于驱风,丁香罗勒油用于龋齿、广藿香油用于发表解暑和开胃止呕、肉桂油用于驱风健胃、牡荆油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
一般情况下,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可由十几种到100多种成分组成。
挥发油中的成分按结构可分为含氮含硫化合物、脂肪族直链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几大类;还可根据其结构特点进一步划分,如脂肪族直链化合物可分为醇类、醛类、酮类、酸类等。
挥发油所含成分中有的具有明确的生物活性,这些成分的研究对于保证相关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目前含挥发油中药新药的研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关于挥发油有效部位的认识在目前的新药注册申请中,还有以挥发油为有效部位的品种,但是,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直接将挥发油作为有效部位不符合法规的要求。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的一类或数类成分组成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其有效部位的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
而挥发油常含有多种结构类型的成分,并非所有结构类型的成分都是有效成分,且具有药效的相同结构类型的成分之和也不一定大于 50%。
若挥发油中有药效的相同结构类型的成分总量大于挥发油量的50%,可以将该类结构的成分视为有效部位,而挥发油则相当于提取物。
如荆芥挥发油中胡薄荷酮、薄荷酮类成分的量大于50%,可以将荆芥挥发油作为提取物,而荆芥萜类含氧化合物为有效部位。
中药挥发油提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06年第21卷第3期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179 ・・思路与方法・中药挥发油提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李希 谢守德 吕琳 冯建安 张嵩(四川省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所,成都610031) 关键词:中药挥发油;提取;问题;解决办法 中药是一座灿烂的宝库,几千年来中药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中华民族的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重要作用。
在我们常用的中药材中,解表药、行气活血药、芳香化湿药等都含有挥发油,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几类药物所含的挥发油均具有显著疗效[1]。
当这些挥发油的药理作用与制剂的功效作用一致时,就必须在中药制备工艺中提取并保留挥发油。
但在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中,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和保留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挥发油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药物的疗效,这是一些中成药不及中药饮片所煎汤剂疗效好的原因之一。
笔者针对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挥发油提取制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挥发油提取制备中存在的问题11药材质量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 《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了薄荷、姜黄、石菖蒲等药材挥发油的含量,这些药材中,根茎类、种子类药材挥发油的含量通常都能符合药典规定的要求。
但薄荷、荆芥等草质药材,由于质地柔软疏松,药材在加工、干燥、贮藏的过程中挥发油易散失,市场上很难购得挥发油含量合格的药材,药材不符合规定就更难保证挥发油的提取效果。
此外《中国药典》对一些挥发油含量较高且药效肯定的中药材没有规定挥发油的含量,如川芎、当归、苍术等,市购这些药材挥发油的含量差异很大,从而也使挥发油提取的收率很不稳定。
21中药挥发油提取方法单一 目前国内中药挥发油提取的方法还比较单一,很多品种采用的是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该法可使挥发油的提取和药材煎煮同时进行,节约了时间和能源,因此应用广泛。
但水蒸馏法不适用于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且挥发油的收率也很低,会对一些制剂的疗效产生影响,应根据具体的药材品种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
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研究

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研究文章来源:不详更新时间:2005-12-21 11:39:00挥发油是中草药的一大类成分,是一种能随着水蒸气蒸馏,以萜烯、倍半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油状液体,广泛存在于中药、香料中,且常以含量的高低来评价其质量的优劣。
但由于中药挥发油极不稳定,存在着许多影响挥发油含量的因素:产地、品种、采集期、加工方法、贮存期、提取方法等,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中药和中成药制剂中的挥发油成分,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谨就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做一探讨。
气相色谱法(GC)可分离挥发油中的成分,并根据已知成分的对照品作出定性和定量;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以其分离效率高、操作周期短、传质速率快、渗透能力强、蒸发潜热低等优点在中药有效成分如生物碱、挥发油、苯丙素等的提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挥发油SFE与其它色谱技术及红外光谱、质谱联用,可高效、快速地分析其中的有效成分。
但GC与SFE因仪器设备昂贵、对照品来源有限及实验操作复杂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尚难普及,而且CC与SFE都不能对挥发油整体作出定量。
因此,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现大都采用简便实用的药典法,但该法存在着一些影响测定结果的问题,鉴于此,科研人员对挥发油测定方法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探索研究,以期提高该法的定量精度及实用价值,以下谨就这一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L 供试品的预处理中国药典规定,测定用的供试品须预先粉碎,使能通过二至三号筛,但粉末不宜过细,粉碎过细,可能导致油室或油细胞破碎过多,在粉碎过程中造成挥发油散失过多,而且过细的粉末加水加热时成糊状,容易引起焦化和暴沸现象,因此样品预处理时应根据不同品种而异:对于质地较紧密的根、根茎、茎木等类药材,宜制成最粗粉;对于果实、种子等类药材,宜捣碎;对于质地轻泡的花、全草等类药材,宜切碎。
侯家麟等按药典法测当归挥发油时,考虑到药材粉碎时挥发油易散失,且药材粉末直接测定易起泡沫,所以将药材置搪瓷盘内,加水,上盖纱布闷润、浸软,剪成薄片,同浸出液一起装入蒸馏瓶内蒸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概括

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概括摘要:挥发油(volatile 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类在常温下能挥发的、可随水蒸气蒸馏的、与水不相混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广泛存在于植物药的各个部位。
许多研究已表明挥发油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研究也发现,在众多的挥发油中因结构的不同,所表现的生物活性也有很大差异。
挥发油是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临床上除直接应用主要含挥发油的生药外,还可应用从中药精制的挥发油,如桉叶油、薄荷油等。
挥发油具有发散解表、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祛寒温里、清热解毒、解暑祛秽、杀虫抗菌等作用。
所以提取分离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挥发油对医药和食品工业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概况1.引言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及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可用以下方法从生药中提取挥发油。
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法、超声法等方法,现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2. 蒸馏法在挥发油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蒸馏法可分为水蒸馏法与水蒸汽蒸馏法,是中国药典收载的方法;蒸馏法所得挥发油,除原有生药中的成分外,还可能包括蒸馏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挥发性分解产物。
何文斐等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以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金银花挥发油提取的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3个因素进行了优选,得出最佳工艺为金银花加10倍量的水,浸泡1h,提取10h;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挥发油提取条件的温度因素(分别选取50、75、100℃3个温度)进行了考察,结果经t检验,50℃组与75℃组、100℃组的总体均数有极显著性差异(a=0.01),75℃组与100℃组总体均数有显著性差异(a=0.05),表明提取温度为75℃时得率最高。
并且蒸馏12h后金银花挥发油基本不再被蒸出,其中蒸馏10h的得率可达总得率的90%以上;经过3批重复试验此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高保栓等也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丁香挥发油,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挥发油收取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丁香挥发油提取的药材粉碎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为因素进行了3水平优选。
挥发油实验报告

挥发油实验报告挥发油提取工艺概况摘要:介绍了中药挥发油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各种提取方法的特点及概况。
挥发油又称精油,是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
临床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常用的解表、行气活血、芳香化湿等中药所含的挥发油具有显著疗效。
在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中,提取和保留挥发油成分是保障药物疗效的重要步骤之一。
现将中药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1中药挥发油的质量标准目前对中药挥发油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指纹图谱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高速逆流色谱[2]其中又以GC-MS和HPLC测定中药挥发油含量较为常用。
2中药挥发油的提取方法2.1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最常用的挥发油连续动态提取法,具有操作简便、效率较高等优点,在中药的研制与生产中应用广泛。
其方法是将药材粗粉先用水浸泡,然后通入水蒸气,使挥发油和水蒸气一同蒸出,再通过不同方法或直接分层分取挥发油。
分取挥发油的方法有芳香水析分取,或用氯仿、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萃取。
其不足之处是温度较高,耗时较长,易使对湿热不稳定和易氧化的挥发油成分发生变化,为此,许多人对此不足进行了改进。
对于热不稳定的挥发油有效成分,用水蒸气蒸馏法时需加以改进,可采用50}0℃浸取并减压的蒸馏工艺。
如当归挥发油提取川,常压下水蒸气蒸馏法的挥发油得率为0.32%一0.400lc,而且所需温度较高,作为当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蔓木内酷会异构化;改进减压蒸馏工艺,在50}0℃浸取当归挥发油,得率可提高到0.540lc0.40lc,较常压下直接水蒸气蒸馏法的得率高出了400lc。
针对医院制剂生产品种多、规模小,而采用芳香水上盐析分取时难以形成油层、不易收油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加盐、降温的新工艺,降低了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损失。
改进后的水蒸气蒸馏法,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2.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从液体或固体物料中萃取出某种或某些组分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中药生产中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的通知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加强中药生产中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的通知食药监药化监〔2014〕135号2014年07月29日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提取和提取物是保证中药质量可控、安全有效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中药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中药提取或外购中药提取物环节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给中药的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为加强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的监督管理,规范中药生产行为,保证中成药质量安全有效,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一、中药提取是中成药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与其生产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提取能力。
药品生产企业可以异地设立前处理和提取车间,也可与集团内部具有控股关系的药品生产企业共用前处理和提取车间。
二、中成药生产企业需要异地设立前处理或提取车间的,需经企业所在地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跨省(区、市)设立异地车间的,还应经车间所在地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
中成药生产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异地车间的生产地址。
三、与集团内部具有控股关系的药品生产企业共用前处理和提取车间的,该车间应归属于集团公司内部一个药品生产企业,并应报经所在地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跨省(区、市)设立共用车间的,须经双方所在地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
该集团应加强统一管理,明确双方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措施,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共用提取车间的中成药生产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提取车间的归属企业名称和地址。
四、中成药生产企业应对其异地车间或共用车间相关品种的前处理或提取质量负责,将其纳入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并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提取过程应符合所生产中成药的生产工艺。
提取过程与中成药应批批对应,形成完整的批生产记录,并在贮存、包装、运输等方面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共用车间所属企业应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MP)组织生产,严格履行双方质量协议,对提取过程的质量负责。
麻黄挥发油提取工艺总结

实验 结果表 明 , 超声 波提取法 能提取 3 3 m g / g , 提取效 果最 发 现 提 取 筒 中 的溶 液 没 有 颜 色 了 , 就 说 明 已 经 提 取 好 了。再 将 佳 ; 微 波法 为 2 1 m g / g ; 索 氏提取 法 为 1 2 m g ] g ; 乙醚浸 提法 也为 提取到的溶液加入到旋转蒸发仪 中 ,水 温保持在 8 O ℃以下 , 使 1 2 mg / g ; 压榨法达 到了 6 mg / g 。但是 , 我们 采用的水蒸气 蒸馏法 用压力泵进行减压 , 回收 溶 液 , 就能取得挥发油 。 却没有提取到挥发油 。 1 . 2 . 2乙醚提取法 :选取 l O g 粉末且过 3  ̄ 6目筛的麻 黄草粉末 , 3 讨 论 浸入乙醚溶液中 , 溶液量为 8 O a r l , 浸泡时间为 2 4 h 。 然后 对溶 解 麻 黄在我国药材领域 中历史 悠久 、 应用广泛 , 然而, 历代药 充分的浸泡液进行过滤 , 过滤之后得到挥 发油 的混合物 , 然后将 草著作对 于麻黄 性味的记载较少且不统一 ,导致 后世 医家射该 混合物用硫酸钠进行干燥 , 干燥 之后再过 滤一次 , 然后 将过 滤完 味 药 草 的认 识 不 足 。而 上 述 实 验 正 好 为 进 一 步 诠 释麻 黄性 味 的 的物 质 放 在 常 温 下 , 让 它 自然 挥 发 乙 醚 , 最 后 得 到 的 产 物 就 是挥 科 学 内 涵 ,为 寻找 麻 黄 挥 发 油 的 提 取 丁 艺 以 及 指 导 临 床 实 践 提 发油 。 供了一定 的理论依据_ 3 j 。 1 . 2 . 3 水蒸 气蒸馏法提取麻 黄草中的挥发油 : 首先将麻 黄草 粉碎 索氏提取法是我们最常见的提取方法 ,这种方法是把溶液 成粒径 为 3 - 5 m m 的粉 末 , 然 后 打 开挥 发 油 提 取 器 , 加入 l O g 粉 利 用 溶剂 回流 的方 式 加 上 虹 吸 原 理 ,不 断 地 浸 渍 并 提 取 固 体 物 末, 注入 4 O al r 热水 , 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麻黄草粉末 , 时间大约 质 ,这样做 的好处是节 约了溶剂 的同时也提高 厂萃取 的效率 。 5 h左右 , 然 后将馏 出液用 乙醚进行 萃取 , 反复 4 ~ 6次之后 . 用无 压榨法虽然操作简单 , 没有 溶剂污染 , 还能保持黄麻草原本的香 水硫酸钠进行干燥 , 将干燥之后的物质放 置在 常温下 , 让它 自然 味 , 但是 , 得到的产 品里 面还有水分和杂质 , 所 以, 挥发油不纯。 挥发乙醚 , 最后没能得到挥发油 。 采用乙醚提取法通 常是在相关提取物 巾加入适量沸点低的 1 . 2 . 4超声波提取法 :首先准备 l O O m l 浓度为 7 5 %的乙醇溶液 , 溶液 , 经过合适时间的浸渍 , 分离之后 , 在进行 高技术提纯 , 从而 加入 l O g的麻黄草粉末 , 然后用恒温水浴锅浸泡 1 2 h 。浸泡之后 得到挥发油的一种 简便方法 , 该方法虽然简单 易于执行 , 并且提 放在超声波提 起器中进行提取 , 大约 9 0 m i n之后 , 提取 滤液 , 把 取出来的物质纯度也 比较高 , 但 是其效率较低 。 滤 液 用 旋 转 蒸 发 器进 行 浓缩 , 析出所有的乙醇 , 把 浓 缩 和 析 出后 水蒸气蒸馏法 是相对其他方法而言 ,是较为传统的提取挥 的物质 正己烷 进行萃取 , 同样用旋转蒸 发器进行浓缩 , 浓缩之 发油的方式 , 由于存在较 多缺 点的原因 , 目前很少用 到该方法 。 后正常放置 , 挥发无正 己烷 , 最终可 以得到挥发油 。 在提取 的过程 中 , 麻黄草药材 特别容易焦化 , 提取 的效 率不 高 , 1 . 2 _ 5压榨法提取 麻黄草 中的挥发油 : 取 1 0 g新鲜 麻黄草 , 直 接 提取物 的纯度也不 够。也有学者 采用水蒸气蒸馏 法从 牡丹皮 、
广藿香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广藿香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广藿香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提取效果的分析。
通过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提高广藿香挥发油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促进广藿香挥发油的产业化发展。
本文旨在为广藿香挥发油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广藿香挥发油;工艺参数;提取方法前言:广藿香挥发油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香料和药用精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提高广藿香挥发油的产量和品质,需要进行相关的工艺优化研究。
本文将从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工艺参数的优化、提取效果的分析和优化工艺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1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方法1.1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广藿香挥发油提取的最常用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水蒸气将广藿香挥发油挥发出来,再通过冷凝器将挥发油冷凝成液体[1]。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提取效果好,不使用有害溶剂,但提取时间较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1.2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可以通过超声波的振荡将挥发油释放出来。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但需要一定的设备成本投入。
1.3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可以通过微波辐射将广藿香挥发油挥发出来。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提取速度快、能源消耗少,但需要设备成本高。
1.4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油提取方法,可以使用多种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有机溶剂对广藿香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溶解和分离,然后通过蒸馏或萃取等方法分离出挥发油。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果好的优点,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广藿香挥发油,但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同时也需要进行后续的溶剂回收和处理。
2工艺参数的优化2.1温度的优化在水蒸气蒸馏法中,通常将温度控制在90-100℃之间,以保证水蒸气的充分能量和挥发油的稳定性。
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中,通常将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以避免挥发油的挥发过快和不稳定。
药物提取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药物提取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问题概述近年来,随着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药物提取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与此药物提取工艺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提取效率低、工艺复杂、成本高、纯度低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药物提取工艺的发展和应用,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提取效率低在药物提取工艺中,提取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药物提取方法的效率较低,导致提取成本增加、产量减少。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提取工艺不够先进,设备不够完善,或者原材料质量不够优秀。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新型提取技术的研发,提高提取效率。
采用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新型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提取效率,减少原材料损耗,降低成本。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选择优质原料进行提取,也是提高提取效率的关键。
三、工艺复杂、成本高另一个问题是部分药物提取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多道工序,并且设备投资成本高,运行、维护成本也高。
这导致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在工艺设计上精简化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合理利用原材料,优化设备配置,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纯度低在药物提取工艺中,药物的纯度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
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药物提取工艺无法保证药物的高纯度,影响了药物的质量和功效。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提取工艺的精准度和可控性。
通过加强工艺监控手段,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保证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从源头上保证了药物的纯度。
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和数据分析,也是提高药物纯度的有效手段。
五、总结与展望药物提取工艺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当前,中医药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针对药物提取工艺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创新,探索提取效率、工艺成本、药物纯度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丁香挥发油的提取实验报告

丁⾹挥发油的提取实验报告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档/双击可除丁⾹挥发油的提取实验报告篇⼀: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七丁⾹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与检识实验七丁⾹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与检识(⼀)⽬的要求1.掌握挥发油的⼀般化学检识及薄层⾊谱检识⽅法。
2.熟悉挥发油中酸性成分的分离⽅法。
3.学会应⽤挥发油含量测定器提取药材中挥发油及含量测定的操作⽅法。
(⼆)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丁⾹别名:公丁⾹(花蕾)、母丁⾹(果实)。
为桃⾦娘科植物丁⾹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的⼲燥花蕾及果实。
原产于⾮洲摩洛哥,现我国⼴东亦有种植。
丁⾹花蕾含挥发油(即丁⾹油)14%~20%,油中主要成分丁⾹酚,约78%~95%,⼄酰丁⾹酚约3%及少量的丁⾹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荚兰醛等。
另尚含齐墩果酸、鞣质、脂肪油及蜡。
果实含丁⾹油2%~9%。
丁⾹酚(eugenol)分⼦式c10h12o2,分⼦量164.20。
⽆⾊或苍黄⾊液体,bp.225℃。
⼏不溶于⽔,与⼄醇、⼄醚、氯仿可混溶。
ohoch3ch2chch2丁⾹酚(三)实验原理本实验⽤⽔蒸⽓蒸馏法提取丁⾹挥发油。
利⽤丁⾹酚为苯丙素类衍⽣物,具有酚羟基,遇到氢氧化钠⽔溶液即转为钠盐⽽溶解,酸化时⼜可游离的性质将丁⾹酚从挥发油中分离出来。
并利⽤可与三氯化铁试剂发⽣反应的性质进⾏检识,也可进⾏薄层⾊谱检识。
(四)实验内容1.丁⾹油的提取取丁⾹50g,捣碎,置于烧瓶中,加适量⽔浸泡湿润,按⼀般⽔蒸⽓蒸馏法进⾏蒸馏提取。
也可将捣碎的丁⾹置于挥发油测定器的烧瓶中,加蒸馏⽔300ml与数粒玻璃珠,连接挥发油测定器。
⾃测定器上端加⽔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烧瓶时为⽌,精确加⼊1ml⼆甲苯,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
加热蒸馏30分钟后,停⽌加热,放置15分钟以上,读取测定器中⼆甲苯油层容积,减去开始蒸馏前加⼊⼆甲苯的量,即为挥发油的量,再计算出丁⾹中挥发油的含量。
2.丁⾹酚的分离将所得的丁⾹油置于分液漏⽃中,加10%氢氧化钠溶液80ml提取,并加150ml蒸馏⽔稀释,分取下层⽔溶液,⽤10%盐酸酸化使丁⾹酚呈油状液体,分取油层,⽤⽆⽔硫酸钠脱⽔⼲燥,得纯品丁⾹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21卷第3期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179
・
・思路与方法・中药挥发油提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李希 谢守德 吕琳 冯建安 张嵩
(四川省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所,成都610031)
关键词:中药挥发油;提取;问题;解决办法
中药是一座灿烂的宝库,几千年来中药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中华民族的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重要作用。
在我们常用的中药材中,解表药、行气活血药、芳香化湿药等都含有挥发油,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几类药物所含的挥发油均具有显著疗效[1]。
当这些挥发油的药理作用与制剂的功效作用一致时,就必须在中药制备工艺中提取并保留挥发油。
但在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中,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和保留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挥发油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药物的疗效,这是一些中成药不及中药饮片所煎汤剂疗效好的原因之一。
笔者针对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挥发油提取制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挥发油提取制备中存在的问题
11药材质量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 《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了薄荷、姜黄、石菖蒲等药材挥发油的含量,这些药材中,根茎类、种子类药材挥发油的含量通常都能符合药典规定的要求。
但薄荷、荆芥等草质药材,由于质地柔软疏松,药材在加工、干燥、贮藏的过程中挥发油易散失,市场上很难购得挥发油含量合格的药材,药材不符合规定就更难保证挥发油的提取效果。
此外《中国药典》对一些挥发油含量较高且药效肯定的中药材没有规定挥发油的含量,如川芎、当归、苍术等,市购这些药材挥发油的含量差异很大,从而也使挥发油提取的收率很不稳定。
21中药挥发油提取方法单一 目前国内中药挥发油提取的方法还比较单一,很多品种采用的是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该法可使挥发油的提取和药材煎煮同时进行,节约了时间和能源,因此应用广泛。
但水蒸馏法不适用于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且挥发油的收率也很低,会对一些制剂的疗效产生影响,应根据具体的药材品种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
31中药挥发油提取时间不适当 中药制剂的研制中,水蒸馏法的挥发油提取时间是通过实验确定的,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记录不同时间挥发油提取量至挥发油不再增加,以提取总量80%~90%的挥发油所需的时间作为制备工艺中挥发油提取时间,通常会达到4小时以上。
但在大生产中,蒸馏的气压、芳香水馏出的速度等都与实验室有很大的差异,并且一些含挥发油的药材,如陈皮、鱼腥草等,在多能提取罐中长时间煎煮会被煮烂,堵塞药液管道,过滤也非常困难。
有的工艺还将提油后的药渣与其它水提的中药一起煎煮,使这些药渣提取时间更长,大大增加了出膏率,有效成分的含量却不一定增加。
因此将实验室中得到的挥发油提取时间照搬到大生产中是很不科学的,而这种情况在中药新药、新制剂的研究中却普遍存在。
41实验室中挥发油收率和大生产的差异 在中药制剂的研制中笔者发现,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实验室中挥发油收率和大生产的差异很大。
主要原因是采用多能提取罐提取的挥发油多被乳化,油水分离不好,得到的芳香水还需再处理,如加有机溶剂萃取,加盐冷藏使油水分离,重蒸馏等等,再处理后挥发油的收率仍远低于实验室。
通过考察多个药厂的不同提取设备,发现大生产中挥发油的收得率常常只有实验室收率的40%~60%。
51挥发油在固体制剂中的稳定性 目前很多中药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是将挥发油直接喷入半成品颗粒,混匀,置容器中密闭24小时后分装或压片,这种处理方法使挥发油在贮存中极易散失。
近十年来,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材料新辅料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中药制剂采用β2环糊精包合等方法[2-3]来增加挥发油的稳定性,取得了较
・180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6年第21卷第3期
好的效果,但目前中药制剂成品的质量标准中却很少检查挥发油的含量,在稳定性试验研究中也很少考查挥发油的稳定性,为了确保中药制剂的疗效应加强中药制剂中挥发油稳定性研究。
解决办法的探讨
11多方面地控制原药材料的质量 药厂对薄荷等挥发油易散失的药材品种,应考虑采用产地定点采购,严格控制干燥加工条件,改善贮藏条件等方法加以控制。
还可在药效实验的基础上采用鲜品提取挥发油,处方中以挥发油直接入药的办法加以解决。
对挥发油是主要有效成分,而《中国药典》中又无含量规定的品种,应在该制剂原料药材标准中规定挥发油的含量以及产地的加工、干燥条件,以保证制剂的疗效。
21根据具体品种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 挥发油提取的方法很多,除水蒸馏法外还有压榨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萃取法、超临界CO
2
萃取法等[4]。
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具体品种所含挥发油成分的性质、含量的高低以及其药理作用,通过实验以挥发油收率、主要成分含量,甚至主要药效学试验为指标来筛选,同时兼顾生产成本等因素来确定。
微波萃取法提取挥发油有较为突出的优点,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在物料内外同时均匀、迅速地加热,能使细胞破裂,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传递到周围介质被溶解,具有选择性高、溶剂耗量少、极大缩短操作时间、挥发油收率明显提高的特点[5],不同于超临界流体萃取所需的复杂设备。
微波萃取法的设备简单,操作便捷,在挥发油的提取中值得推广。
31实验室与大生产相结合确定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 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水蒸馏法还将会在国内药厂普遍使用。
对实验室筛选出的挥发油提取时间不能完全照搬到大生产中,多能提取罐的气压比实验室大得多,挥发油馏出速度也更快,应在实验室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生产设备对提取时间再进行调整,确定科学合理的提取时间。
同样对微波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等方法也应将实验室数据与大生产相结合来确定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
41改善生产设备提高收油率 现在一般药厂使用的多能提取罐并不是专为提取挥发油设计,虽然能提取收集挥发油,但由于气压大或冷凝效果不好等原因,油水分离不好,一般只能收集到芳香水,经再处理后挥发油收率很低,对此应考虑联合机械等相关专业,对设备进行完善,以提高挥发油的收率。
目前已有药厂在设备改造中发现多能提取罐冷凝段太长,将其改短后即可收集到挥发油。
完善设备的同时,应在中药的研制和生产中积极采用超临界CO
2
萃取、微波萃取等新方法。
51加强挥发油稳定性研究 在成品质量标准中规定挥发油的含量,稳定性研究中考查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将考查数据作为制定药物有效期的依据。
对挥发油含量不高的品种,可采用薄层鉴别或气相色谱[6]的方法进行检查测定。
通过挥发油稳定性的考查促进制备工艺中挥发油的各种包合方法、包合辅料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保证药物的疗效。
小结
中药材中植物药占80%以上,很多植物药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在研究制备中药制剂的过程中,挥发油提取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疗效。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确保中药的疗效。
因此我们在中药挥发油的提取中首先要抓好原料药的质量,积极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中药挥发油的提取中,注意实验室与大生产的结合,并在研究制备中加强挥发油稳定性的研究,这将对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增加中药制剂的疗效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崇厚.中药化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494-495
[2] 孙光文.中药挥发油β2CD包合物的研究近况.中
国新医药,2004,3(2):43-45
[3] 严枫,奉建芳.β2环糊精包合物应用于中药制剂的
研究进展.中药材,1996,19(6):316
[4] 肖崇厚.中药化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496-497
[5] 涂瑶生,毕晓黎.微波提取技术在中药及天然药物
提取中的应用及展望.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
化,2005,7(3):65-70
[6] 吕荷,张涛.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研究.中成药,
2003,25(1):78-80
(收稿日期200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