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角函数和数列资料
高三数学数列与三角函数知识点要点梳理
高三数学数列与三角函数知识点要点梳理数列和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这两个模块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三数学数列与三角函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梳理,帮助大家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一、数列1.1 数列的定义与性质1.1.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系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构成的序列。
通常表示为 a_n,其中 n 表示项数。
1.1.2 数列的性质(1)有限数列:项数有限;(2)无限数列:项数无限;(3)收敛数列:项数趋于有限值;(4)发散数列:项数趋于无穷大。
1.2 数列的通项公式1.2.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_n = a_1 + (n - 1)d,其中 a_1 是首项,d 是公差。
1.2.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_n = a_1 * q^(n-1),其中 a_1 是首项,q 是公比。
1.3 数列的求和1.3.1 等差数列求和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S_n = n/2 * (a_1 + a_n) = n/2 * (2a_1 + (n - 1)d)。
1.3.2 等比数列求和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S_n = a_1 * (1 - q^n) / (1 - q),其中 |q| < 1。
1.4 数列的极限1.4.1 数列极限的定义数列极限是指当 n 趋于无穷大时,数列的某一项或某一项的某种形式趋于的一个确定的数。
1.4.2 数列极限的性质(1)收敛数列有极限;(2)发散数列无极限;(3)数列极限具有保号性、保序性。
二、三角函数2.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2.1.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主要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2.1.2 三角函数的性质(1)周期性:f(x + T) = f(x),其中 T 是函数的周期;(2)奇偶性:f(-x) = f(x)(偶函数)或 f(-x) = -f(x)(奇函数);(3)单调性:在一定区间内,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可分为增函数和减函数。
山东高三数学知识点
山东高三数学知识点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1 函数的定义1.2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3 函数的分类与常见函数2. 方程与不等式2.1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2.2 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2.3 二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二、数列与数列极限1. 数列的定义与性质1.1 数列的定义1.2 数列的通项公式1.3 数列的性质与分类2. 数列的求和与极限2.1 数列的部分和与求和公式2.2 数列的极限与收敛性2.3 数列极限的计算与应用三、三角函数1. 基本概念与性质1.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图像1.2 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关系1.3 三角函数的周期与对称性2. 三角函数的计算与应用2.1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2.2 三角函数的合并与拆分2.3 三角函数在几何和物理中的应用四、立体几何1. 空间直线与平面1.1 空间直线的方程与相关概念 1.2 平面的方程与相关性质1.3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 空间点与多面体2.1 空间点的坐标与平移2.2 多面体的分类与性质2.3 多面体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五、解析几何1. 直线与圆的方程1.1 直线的点斜式与一般式1.2 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1.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曲线的参数方程与一般方程2.1 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定义与应用2.2 曲线的一般方程与性质2.3 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六、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1 概率的定义与运算法则1.2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1.3 事件的排列与组合2. 统计的基本概念与应用2.1 样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2 统计量与频率分布2.3 抽样与统计推断以上是山东高三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简要的概览。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同学们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定义、性质与应用,进行大量的练习与解题,巩固基础,并在考试前做好知识点的回顾与总结,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掌握。
祝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数学高考必备三角函数与数列知识点梳理
数学高考必备三角函数与数列知识点梳理【数学高考必备】三角函数与数列知识点梳理数学一直是许多学生心中的痛点和难题,其中三角函数与数列是高考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好这两个知识点,对于高考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数学高考必备的三角函数与数列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三角函数知识点梳理1. 基本概念三角函数是以角的弧度或角度为自变量,以正弦、余弦和正切等函数为代表的一类函数。
在高考中,我们常用的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2. 基本性质在求解问题时,我们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
比如,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对称性,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等。
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变换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变换是非常重要的。
要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波形特点,理解振幅、周期、相位以及图像的平移、伸缩等基本变换。
4. 基本恒等式与解题技巧高考中,有许多与三角函数相关的方程、等式和恒等式需要我们灵活运用。
掌握基本的恒等式和解题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解决相关问题。
二、数列知识点梳理1. 基本概念与性质数列是一系列按照一定法则排列的数的集合。
在高考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数列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
2. 数列的通项与特殊情况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中的一项与项下标之间的关系式。
对于不同种类的数列,我们需要掌握求解通项公式的方法,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3. 数列的性质与运算数列的性质是数列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包括递推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以及求和公式等。
4. 数列应用题高考中,数列应用题是非常常见的题型。
掌握数列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与实际问题相关的数学题目。
总结:三角函数和数列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必备的数学基础。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解基本概念和性质,学会应用基本公式和技巧解题。
此外,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和应用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函数数列与三角函数的联系
函数数列与三角函数的联系函数数列和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经常涉及的概念。
函数数列是函数在整数上的取值构成的序列,而三角函数则是用角度作为自变量的周期函数。
虽然函数数列和三角函数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函数数列与三角函数的联系,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一、函数数列的定义与性质要了解函数数列与三角函数的联系,首先需要了解函数数列的基本定义与性质。
函数数列可以简单定义为函数在整数上的取值构成的序列,通常表示为{an}。
函数数列的性质包括有界性、单调性和极限性质等。
1. 有界性:函数数列可能是有界的,也可能是无界的。
有界性指函数数列是否存在一个上界和下界,即是否存在M和N,使得对任意的n,都有an≤M和an≥N。
有界性是函数数列的重要性质之一。
2. 单调性:函数数列可以是单调递增的,也可以是单调递减的。
单调性指函数数列的增减趋势是否一致。
如果对任意的n,都有an≤an+1,则函数数列为单调递增。
反之,如果对任意的n,都有an≥an+1,则函数数列为单调递减。
3. 极限性质:函数数列可能存在极限,也可能不存在极限。
极限性质是函数数列的重要性质之一。
如果存在一个实数L,使得对任意的ε>0,都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N时,|an - L|<ε,那么函数数列存在极限L。
同样地,如果函数数列不存在极限,也可以称之为发散。
二、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三角函数是用角度作为自变量的函数,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
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和性质上的特点。
以下是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的简要介绍。
1. 正弦函数(sin):正弦函数是角度的函数,通常表示为y=sin(x),其中x为角度,y为对应的正弦值。
正弦函数的图像呈现周期性的波浪形态,振荡范围在[-1,1]之间。
2. 余弦函数(cos):余弦函数也是角度的函数,通常表示为y=cos(x),其中x为角度,y为对应的余弦值。
三角函数与数列的联系
三角函数与数列的联系三角函数是指正弦、余弦、正切等与三角比例有关的函数,而数列则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值。
虽然它们看似属于不同的数学概念,但事实上,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三角函数与数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三角函数与数列的联系,并给出相应的数学证明和应用示例。
一、三角函数与等差数列的联系1. 正弦函数与等差数列的联系在单位圆上,对于一个角θ,其对应的坐标为(x,y),其中x=cosθ,y=sinθ。
如果将θ固定为一定的角度,那么对应的x和y坐标就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
具体来说,当角度从0递增到2π时,正弦函数的取值sinθ也是递增的,对应的y坐标也是递增的,而且等差数列的公差就是单位圆上的弦长。
2. 余弦函数与等差数列的联系同样在单位圆上,对于一个角θ,其对应的坐标为(x,y),其中x=cosθ,y=sinθ。
如果将θ固定为一定的角度,而y坐标对应的正弦值保持不变,那么x坐标就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
具体来说,当角度从0递增到2π时,余弦函数的取值cosθ也是递减的,对应的x坐标也是递减的,而且等差数列的公差同样是单位圆上的弦长。
二、三角函数与等比数列的联系1. 正弦函数与等比数列的联系正弦函数在某些情况下与等比数列也存在联系。
我们将单位圆上的角度限定在0到π/2之间。
把这个区间等分为n份,每个小份的角度是π/2n。
对应的正弦值即为sin(π/2n),将它们放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等比数列。
例如,当n=4时,对应的角度分别为0、π/8、π/4、3π/8,那么对应的正弦值就构成了等比数列。
2. 余弦函数与等比数列的联系与正弦函数类似,余弦函数在某些情况下也与等比数列存在联系。
同样将单位圆上的角度限定在0到π/2之间,把这个区间等分为n份,每个小份的角度是π/2n。
对应的余弦值即为cos(π/2n),将它们放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等比数列。
三、三角函数与斐波那契数列的联系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从0和1开始,后续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高二上数学人教版知识点
高二上数学人教版知识点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版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平面向量、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等知识点。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1. 函数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学习函数的基础是了解定义域、值域、图像、奇偶性等概念。
在函数的运算中,我们经常遇到复合函数、反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等。
掌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的变化规律,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研究三角形的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
学习三角函数,我们需要理解弧度制和角度制的转换、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诱导公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变化等内容。
此外,三角函数的应用领域广泛,如在三角测量、波动现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由一系列有规律的数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
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不同类型。
学习数列需要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求和等基本概念,并掌握运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数列的性质。
4.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是研究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数学工具。
在学习平面向量时,需要掌握向量的表示、加减、数量积和叉乘等基本运算法则,并能运用平面向量解决几何和物理等实际问题。
5.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学习一次函数,我们需要了解斜率和截距的含义,能够根据函数的图像或方程确定其性质。
而二次函数则涉及到抛物线的性质、顶点坐标、轴对称等知识点。
通过学习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的变化规律。
通过对高二上数学人教版的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数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三角数列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1. 角的概念的推广(1) 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角在)可以用式子k ⋅360︒α,k ∈Z 来表示。
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可记作:{β|βk ⋅360︒α,k ∈Z}或{β|β2k πα,k ∈Z}。
※ 角的集合表示形式不是唯一的;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同,相同的角一定终边相同。
(2) 象限角:角的顶点与坐标轴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称这个角为第几象限的角。
象限角 集合表示象限角 集合表示第一 象限 ⎭⎬⎫⎩⎨⎧∈+<<Z k k x k x ,222πππ第二 象限 ⎭⎬⎫⎩⎨⎧∈+<<+Z k k x k x ,ππππ222第三 象限⎭⎬⎫⎩⎨⎧∈+<<+Z k k x k x ,2322ππππ第四 象限⎭⎬⎫⎩⎨⎧∈+<<+Z k k x k x ,ππππ22232 ※ 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3) 轴线角: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称为轴线角。
轴线角集合表示 轴线角集合表示 x 轴非负半轴{x |x 2k π,k ∈Z }x 轴非正半轴 {x |x2k ππ,k ∈Z }x 轴{x |xk π,k ∈Z }y 轴非负半轴⎭⎬⎫⎩⎨⎧∈+=Z k k x x ,22ππy 轴非正半轴⎭⎬⎫⎩⎨⎧∈+=Z k k x x ,232ππy 轴⎭⎬⎫⎩⎨⎧∈+=Z k k x x ,2ππ坐标轴⎭⎬⎫⎩⎨⎧∈=Z k k x x ,π212. 弧度制(1) 1弧度的角: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
(2) 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 ①180︒π弧度; ②1801π=︒弧度; ③1弧度O⎪⎭⎫ ⎝⎛π180。
(3) 有关扇形的一些计算公式: ①R=α; ②R S 21=; ③221R S α=;④C(α2)R ;⑤)sin (212αα-=-=∆R S S S 扇形弓。
数学三角函数和数列的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数学三角函数和数列的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在中考数学考试中,三角函数和数列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好这两个知识点,不仅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还能够建立起对数学的整体认知。
本篇文章将对数学中关于三角函数和数列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三角函数1.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最基本的三角函数,在中考中经常出现。
它们可以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的角度与边长的关系。
其中,正弦函数表示某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而余弦函数则表示某个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是解决与角度有关问题的基础。
2. 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是另外两个常用的三角函数。
它们可以表示某个角的对边与邻边之间的比值。
正切函数用于求解两直线间的夹角,而余切函数则用于求解两直线的斜率之差。
在解决与直线有关问题时,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有助于解决与函数图像有关的问题。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是周期性的波形,它们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
而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图像则呈现出周期性的上升下降趋势。
4. 三角函数的计算掌握三角函数的计算能力,是解决与角度有关问题的关键。
在计算中,可以利用特殊角的数值关系、和差化积等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此外,了解三角函数的反函数和逆函数,可以帮助我们求解一些特殊的问题。
二、数列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相等。
在中考中,经常会涉及到等差数列的求和、求项数等问题。
掌握等差数列的求解方法和性质,对于解决与等差数列有关的问题非常重要。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相等。
在中考中,也会涉及到等比数列的求和、求项数等问题。
掌握等比数列的求解方法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与等比数列相关的各种问题。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高考数学集合、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公式考点(承勇整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一、知识结构: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二、考试注意事项:三、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1. 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 (零点分段法) (从右上角开始划线,大于取上边,小于取下边) ①将不等式化为 a 0( 1)( 2)()>0(<0) 形式,并将各因式 x 的系数化“ +”; ( 为了统一方便 ) .5②求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为什么?);④若不等式( x 的系数化“ +”后)是“ >0”, 则找“线”在x 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 <0”, 则找“线”在 x 轴下方的区间 .(2) 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3) 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4.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x 1x 2x x m-33-x+ m-2x m-1-x +mx二次函数y ax2bx c( a0 )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ax 2a bx c 0 0 的根 x 1 , x 2 (x 1 x 2 ) x 1 x 2b 2a无实根ax 2(a bx c 0 0)的解集 x x x 1或x x 2x xb2aRax2 (a bx c 00)的解集x x 1 x x 22.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标准化:移项通分化为f ( x)>0( 或 f ( x)<0) ; f ( x) g( x) g( x) g( x) ≥ 0( 或 f ( x) ≤ 0) 的形式,g( x) (2)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f (x) g( x)f (x) g( x) 0;f ( x)g( x)f ( x)g( x) g( x) 03.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公式法:ax b c , 与 ax b c(c 0)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2一元二次方程0(a ≠0)(1)根的“零分布”:根据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列式解之.(2)根的“非零分布”:作二次函数图象,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列式解之.(四)简易逻辑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初中数学中的数列与三角函数知识点的归纳与解析
初中数学中的数列与三角函数知识点的归纳与解析数学是一门以逻辑推理和数量关系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阶段,数列和三角函数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的数列和三角函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数列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数列是由一系列数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
在初中数学中,数列通常以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来表示。
对于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前n项和公式为Sn=n/2(a1+an)。
对于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a1*r^(n-1),其中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前n项和公式为Sn=a1(1-r^n)/(1-r)。
二、数列的应用数列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描述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比如每天增加固定数额的存款;等比数列可以用来描述许多自然现象,比如病毒的传播速度。
通过数列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三角函数是以角度为自变量的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通常通过单位圆和直角三角形来定义和理解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的定义是sinθ=opposite/hypotenuse,余弦函数的定义是cosθ=adjacent/hypotenuse,正切函数的定义是tanθ=opposite/adjacent。
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的特点,可以通过图像来进行直观的理解。
四、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在几何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来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在物理学中,三角函数可以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周期性和振动现象;在工程学中,三角函数可以用来计算结构的受力和振动频率。
通过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五、数列与三角函数的关系数列与三角函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学中的数列和三角函数知识
数学中的数列和三角函数知识一、数列知识1.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些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构成的序列。
2.数列的表示方法:–列举法:直接将数列中的各项写出来;–通项公式法:用公式表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3.数列的分类:–整数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整数;–有理数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有理数;–实数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实数。
4.数列的性质:–单调性:数列可以分为单调递增、单调递减或常数数列;–周期性:数列中存在周期性的重复项;–收敛性:数列的各项逐渐趋近于某一确定的值。
5.等差数列:数列中任意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定义:数列{a_n}中,如果对于任意的n,都有a_n - a_(n-1) = d,那么数列{a_n}就是等差数列,其中d为常数,称为公差。
–通项公式:a_n = a_1 + (n - 1)d–前n项和公式:S_n = n/2 * (a_1 + a_n)6.等比数列:数列中任意两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定义:数列{a_n}中,如果对于任意的n,都有a_n / a_(n-1) = q,那么数列{a_n}就是等比数列,其中q为常数,称为公比。
–通项公式:a_n = a_1 * q^(n-1)–前n项和公式:S_n = a_1 * (1 - q^n) / (1 - q)(q ≠ 1)二、三角函数知识1.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用来描述直角三角形中角度与边长之间关系的函数。
2.基本三角函数:–正弦函数(sin):sinθ = 对边 / 斜边–余弦函数(cos):cosθ = 邻边 / 斜边–正切函数(tan):tanθ = 对边 / 邻边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 = 1/2,cos30° = √3/2,tan30° = 1/√3–sin45° = √2/2,cos45° = √2/2,tan45° = 1–sin60° = √3/2,cos60° = 1/2,tan60° = √3–sin90° = 1,cos90° = 0,tan90° = 无穷大4.三角函数的性质:–周期性: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如sinθ和cosθ的周期都是2π;–奇偶性:sinθ和tanθ是奇函数,cosθ是偶函数;–单调性:三角函数在各自的定义域内具有单调性。
广东近年高职数学高考知识点
广东近年高职数学高考知识点一、考试重点五大重点内容:函数,直线与圆锥曲线,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 二、知识点、公式备忘录 (一)集合与逻辑用语1.子集:A A ⊆,A ∅⊆;若A B ⊇,B C ⊇,则A C ⊇; 若A B ⊆且B A ⊆,则A2.真子集:R Q Z N ⊂⊂⊂.3.交集与并集:AA A =,AA A =;∅,A A ∅=;若A B ⊆,则A B A =,A B B =,反之亦然. 4.补集:U A C A U =,U A C A =∅ 5.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A B BA ⇒⇒但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A A B ⇒⇒但 必要(不充分)条件()A B A B ⇒⇒⇔且B A 即 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A B ⇒⇒且B A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命题连结词:表1 p q ∧的真值表 表2 p q ∨的真值表 表3 p ⌝的真值表(二)不等式1.不等式的主要性质AB(1)实数性质:000a b a b a b a b >⇔>⎧⎪-=⇔=⎨⎪<⇔<⎩(2)a b b a >⇔< (3),a b b c a c >>⇒>(4),a b c R a c b c >∈⇒+>+ (5),0,0a b c ac bca b c ac bc>>⇒>><⇒<(6),a b c d a c b d >>⇒+>+ (7)0,0a b c d ac bd >>>>⇒> (8)11,0a b ab a b>>⇒<(9)0,,n n a b n Z a b +>>∈⇒>>2.常用基本不等式(1)220,()0(a a b a b ≥-≥=时取等号)(2)平均不等式:()()a b a b a b c a b c ⎧+≥=⎪⎨++≥==⎪⎩时取等号可用来求最小值)时取等号 变形式:23()()2(()()3a b ab a b a b c abc a b c +⎧≤=⎪⎪⎨++⎪≤==⎪⎩时取等号可用来求最大值)时取等号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122120()0()ax bx c x x x x ax bx c x x x ++>⇒<>++<⇒<<或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a >0)4.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⑴(0)(0)a a a a a ≥⎧=⎨-<⎩ ⑵ x a x a x a x a a x a >⇔<-><⇔-<<或5.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1)同底法:()()()()(01)()()(1)f x g x f x g x a a a f x g x a <<<⎧>⇒⎨>>⎩()0()0log ()log ()()()(01)(()()(1))a a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a f x g x a >⎧⎪>⎪>⇒⎨<<<⎪⎪>>⎩或(2)换元法:22log 2200log log 00xa a yx x x y aa a pa q y py q x p x q y py q ==++>−−−→++>++>−−−−→++>6.根式不等式的解法:()0(()0)()()g x f x f x g x ≥⎧⎪>≥⎨⎪>⎩(三)函数1.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20400b a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1,22b x a-±=,1212,b c x x x x a a +=-=. 2.函数的性质(1)单调性:若是增函数,则)()()(,2121x f x f x f x x <<;若是减函数,则)()()(,2121x f x f x f x x ><.(2)奇偶性:若f(-x)=-f(x),则f(x)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f(-x)=f(x),则f(x)是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3)对称问题:),(),(y x P y x P x -'−−−−→−轴对称关于),(),(y x P y x P y -'−−−−→−轴对称关于),(),(y x P y x P --'−−−−→−关于原点对称),(),(x y P y x P x y '−−−−−→−=对称关于直线3.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式:y=ax 2+bx+c(a ≠0) 顶点式:2()((,))y a x m n m n =-+为顶点 两根式:y=a(x-x 1)(x-x 2)(x 1,x 2为两根)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y=ax 2+bx+c (a ≠0)1.指数及其性质:1nnaa-=,1na=mna=恒等式:01(0)a a=≠,n a=()a n=为奇数(0)(0)a aaa a≥⎧==⎨-<⎩(n为偶数),x y x ya a a+•=,()x y xya a=,()x x xab a b=2.对数定义、恒等式:logbaa N N b=⇔=,log10a=,log1aa=,log a Na N=运算性质:log()log loga a aMN M N=+,log log loga a aMM NN=-log logna aM n M=,1log loga aMn=,log loga apMq=换底公式及性质:log log log a b a N N b =,log log log a b a b N N •=,1log log a b b a=(1)由()y f x =求得1()x f y -= (2)x ,y 互换 (3)写出反函数的定义域 反函数的主要性质:(1)定义域和值域互换 (2)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5.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常用解法 (1)同底法:()()()()f xg x a a f x g x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2)换元法:22log 2200log log 00x a a yxxx yaa apa q y py q x p x q y py q ==++=−−−→++=++=−−−−→++=(五)三角函数1.终边相同的角:360k βα=•+或2()k k Z βπα=+∈终边在x 轴上的角:()k k Z απ=∈ 终边在y 轴上的角:()2k k Z παπ=+∈象限角:第一象限 0~ 90 第二象限 90~ 180第三象限 180~ 270 第四象限 270~ 360(以上均加k ·360°)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 α:一二正三四负 cos α:一四正二三负 tan α:一三正二四负 角度与弧度:10.017453180π=≈(弧度) 1(弧度)180()5718π'=≈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倒数关系:sin csc 1αα•=,cos c 1se αα•=,tan cot 1αα•=商数关系:sin tan cos ααα=,cos cot sin ααα= 平方关系:22sin cos 1αα+=,221tan sec αα+=,221cot csc αα+= 1的替换:2222221tan45sin cos sec tan csc cot αααααα==+=-=- 4.同名诱导公式:“函数同名称,符号看象限”正余互化诱导公式:“函数正余变,符号看象限”sin()cos 2παα-=cos()sin 2παα-=tan()cot 2παα-=,cot()tan 2παα-=5.两角和与两角差的三角函数公式: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二倍角公式:sin22sin cos ααα=,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22tan tan 21tan ααα=-降幂公式:21cos 2sin 2αα-=,21cos 2cos 2αα+=,21cos 2tan 1cos 2ααα-=+7.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R 为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222cos 2b c a A bc+-=常用公式:111sin sin sin 222ABC S ab C ac B bc C ∆===sin()sin ,cos()cos ,tan()tan A B C A B C A B C +=+=-+=-(六) 数列1.通项与前n 项和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1.向量的概念:BA AB -=,0AB BA +=2.向量的加法运算:AB BC AC +=(三角形法则)AB AD AC +=(平行四边形法则)向量的减法运算:BA OA OB =-(终点位置向量-起点位置向量)3.向量的内积(数量积):cos ,a b a b a b •=<>4.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设a =),(21a a ,b =),(21b b ,则21a a a a =⋅=+(向量的长度) 向量平行的条件:a ∥b 1212a a ab b b λ⇒=⇒=,零向量与任何一个向量平行. 向量垂直的条件:a ⊥b ⇔112200a b a b a b ⋅=⇔+= 夹角公式:21cos ,a b a b a ba ⋅<>==5.平移公式(图形平移变换):12x x a y y a '=+⎧⎨'=+⎩(新坐标=原坐标+平移向量坐标)(八)平面解析几何1.直线(1)中点坐标公式:1212,22x x y y x x ++== (2)直线方程的几种常用形式 点向式:0012x x y y v v --= 点法式:00()()0A x x B y y -+-= 一般式:Ax+By+C=0(A 、B 不同时为0) 直线的斜率:2121tan y y k x x α-==- 点斜式:11()y y k x x -=-斜截式:y kx b =+(b 为y 轴上的截距) 截距式:1x ya b+=(a 为x 轴上的截距)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1212,k k b b =≠111222A B C A B C =≠ 垂直:k 1·k 2=-1 A 1A 2+B 1B 2=0待定系数法求平行线、垂线方程:与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可设为Ax+By+D=0,而垂直的直线则可设为Bx-Ay+D=0(D 待定).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1212tan 1k k k k θ-=+(4)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2.(1)圆的定义:CM r =(2)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圆的一般方程:22220(40)x y Dx Ey F D E F ++++=+->(3)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外—d >r ,圆上—d=r ,圆内—d <r[d=︱MC ︱] (4)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离—d >r ,相切—d=r , 相交(相割)—d <r (d=0时过圆心)(d 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5)两圆的位置关系:相离—d >r 1+r 2,外切—d=r 1+r 2,相交—r 1-r 2<d <r 1+r 2, 内切—d=r 1-r 2,内含—0<d <r 1-r 2,同心—d=0(d 为两圆的圆心距). 3.椭圆4.双曲线1.已知A=}01{>-xx x,B=}11{<-x x ,则A ∩B=. 2.设全集I=R ,P={x ︱x ≥1},Q={x ︱0≤x<5},则C R P ∪C R Q=,C R (P ∪Q)=.3.已知A={1,2,3,4,5},B={2,4,6},C={4,5,6},则(A ∩B )∪C=.4.已知M={-2,0,2},N={0},则N 是M 的.5.集合A={1,2,3,4}的子集个数为,真子集个数为.6.“sinx=1”是“x=2π”的条件; “A=B ”是“sinA=sinB ”的条件.7.“sin α>0且cos α<0”是“α为第二象限角”的条件. 8.解下列不等式:(1)x 2-5x+6<0 (2)x 2+1>2x(3)︱3x-5︱>8 (4)︱3-2x ︱-7≤0(5)1211>--x x (6)111≤-+xx9.计算:0221)1(sin )613sin(256log )254(--++-π10.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f(x)=x ︱x ︱ (2)y=1-2sin 2x(3)x xx f +-=11lg )( (4)1313)(+-=x x x f(5)2655)(xx f x x +-=-11.一次函数)2()1(2-++-=m m x m y 为奇函数,则m=.12.二次函数y=x 2-6x+5的对称轴方程为,最小值为,减区间为. 13.已知函数32)1(2++-=mx x m y 是偶函数,则在]0,(-∞是函数. 14.函数)2(log 22x x y -=的增函数区间为. 15.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32x x y +-= (2))56(log 22x x y --= (3))34(log 31-=x y16.已知函数412+-=mx x y 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则m 的取值范围是.17.函数)1(log )(2-=x x f (x>1)的反函数是.18.已知点(2,1)在函数f(x)的图象上,且f(x) 的图象与g(x)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1(log )(2+=mx x g ,则m=.19.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小)值:(1)y=x 2+4x+1 (2)y=-x 2+4x-6(3)14++=x x y (x>-1) (4))11)(4(xx y --=(x>0)20.cos150°=,sin(-570°)=,tan(-315°)=.21.已知sin α<0且cos α>0,则α是第象限角. 22.求下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1))431tan(π+=x y (2)x x y 3sin 33cos -=(3)x y 2sin 21=23.求下列函数的最值:(1)x x y cos sin 3+= (2)x x y cos 8sin 6-= (3)x x y 2cos cos 2-=24.计算:cos 2398°+cos 2232°=.25.已知tan α=2,且sin α<0,则cos α=.26.若53cos sin =+αα,则sin2α=.27.已知54sin =α,且α是钝角,则1)28(cos 22--απ=. 28.已知παπ<<2,20πβ<<,且54sin =α,135cos =β,则)sin(βα+=.29.在△ABC 中,AB=3,BC=4,CA=4,则cosA=.30.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1,d=3,n a =298,则n=.31.在等差数列{a n }中,5a =8,5S =10,则10S =. 32.在等差数列{a n }中,21S =42,则11a =. 33.负数a 为27与3的等比中项,则a=.34.在等比数列{a n }中,2531=+-a a a ,且5753=+-a a a ,则=+-975a a a .35.在等比数列{a n }中,4S =4,8S =16,则12S =.36.已知向量a =(1,2),b =(2,1),则a ·b =,cos<a ,b >=.37.过点(2,1)且平行于向量a =(-1,2)的直线方程为;过点(2,1)且垂直于向量a =(-1,2)的直线方程为. 38.已知A (-2,1),B (4,7),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39.已知直线023=+-y x ,则其倾斜角α=.40.过点P (4,-3)且倾斜角为135°的直线方程为.41.过点(-3,1)与3x-y-3=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42.直线3x+4y-12=0与6x+8y+6=0的距离为. 43.过圆x 2+y 2=25上点P (3,4)的切线方程为.44.离心率为21,一个焦点为F (-1,0)的椭圆方程为.45.已知椭圆192522=+y x 上一点P 到左准线的距离为215,则P 到右准线的距离为.46.双曲线15422=-y x 上一点P 到左焦点的距离为2,则P 到左准线的距离为. 47.已知抛物线x y 42=上点M 到焦点的距离为6,则点M 的横坐标为.2013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数学试题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
高考数学集合、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公式考点(承勇整理)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一、知识结构: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二、考试注意事项:三、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与延伸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零点分段法)(从右上角开始划线,大于取上边,小于取下边)①将不等式化为a 0(1)(2)…()>0(<0)形式,并将各因式x 的系数化“+”;(为了统一方便)②求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为什么?);④若不等式(x 的系数化“+”后)是“>0”,则找“线”在x 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则找“线”在x 轴下方的区间.+-+-x 1x 2x 3x m-3x m-2xm-1x mx0>∆ 0=∆ 0<∆二次函数c bx ax y ++=2(0>a )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002>=++a c bx ax有两相异实根)(,2121x x x x <有两相等实根ab x x 221-==无实根 的解集)0(02>>++a c bx ax{}21x x x x x ><或 ⎭⎬⎫⎩⎨⎧-≠a b x x 2R 的解集)0(02><++a c bx ax{}21x x xx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标准化:移项通分化为)()(x g x f >0(或)()(x g x f <0);)()(x g x f ≥0(或)()(x g x f ≤0)的形式, (2)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0)(0)()(0)()(;0)()(0)()(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3.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公式法:c b ax <+,与)0(>>+c c b ax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2)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3)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一元二次方程20(a ≠0)(1)根的“零分布”:根据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列式解之.(2)根的“非零分布”:作二次函数图象,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列式解之.(四)简易逻辑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的综合应用
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的综合应用在数学中,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是常见且重要的数学概念。
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与应用。
本文将探讨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
一、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的基本概念三角函数是以角度为自变量的函数,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数列函数则是以自然数为自变量的函数,数列函数的公式可以表示为通项公式,用来描述数列的变化规律。
二、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之间的关系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以正弦函数为例,我们可以将自变量取自然数序列,从而得到一个数列。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将数列的值作为角度的度数,通过三角函数的计算得到相应的函数值。
这种联系使得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三、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在几何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三角形为例,通过三角函数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边长、角度、面积等相关信息。
数列函数可以用来描述三角形中各个顶点坐标的变化规律,从而更深入地研究三角形的几何特性。
四、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在物理问题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以振动问题为例,振动的周期可以用正弦函数来表示,而振幅的变化可以通过数列函数来描述。
通过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物理中与振动相关的问题。
五、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在工程领域,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的综合应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电路问题为例,交流电的波形可以通过正弦函数来描述,而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可以通过数列函数来表示。
通过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的应用,工程师们能够更好地分析电路中的问题,并作出正确的设计和改进。
六、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在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在经济学中,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也有广泛的应用。
以经济增长模型为例,经济增长率可以用数列函数来表示,而经济波动可以通过正弦函数来描述。
通过三角函数与数列函数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经济的变化趋势,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数学必修二所有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二所有知识点总结数学必修二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解析几何、三角函数、数列和递推、概率统计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应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下面将对数学必修二中的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函数与方程1.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将自变量的值映射到因变量的值。
函数通常用f(x)表示,其中x为自变量,f(x)为因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性质等都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内容。
2.特殊函数常见的特殊函数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等。
这些函数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需要了解它们的图像、性质和变化规律。
3.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等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解方程和不等式是数学中的基本技能,对于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直线和圆1.直线的性质直线是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对象,学生需要了解直线的斜率、方程、位置关系等内容。
直线的方程可以用点斜式、截距式、一般式等形式表示,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表示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圆的性质圆是解析几何中的常见图形,学生需要了解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基本概念,同时还要掌握圆的方程和位置关系,以及与直线的关系等内容。
三、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是三角学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图像等方面。
2.三角函数的变换学生需要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变换,包括平移、伸缩、反转等操作,以及将三角函数图像与三角函数方程相联系的应用问题。
四、数列和递推1.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构成的序列。
学生需要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和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2.递推公式递推公式是数列中常见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递推公式可以方便地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
高中数学各章节详解及题目类型
高中数学各章节详解及题目类型高中数学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一步,这一阶段是我们接触高等数学的跳板。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点非常的繁多,包括了函数、三角函数、数列、概率论等等知识。
本文将详细探究高中数学各章节的教学内容,以及常见的题目类型和解题技巧,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门学科。
第一章函数与映射在这一章节中,学生需要掌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图像的绘制方法。
同时,需要学会求解函数的零点、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等相关问题。
其中离散型函数和连续型函数区别及特点也需要学生了解。
题目类型:1、函数绘制:给定函数的表达式,绘制出其对应的函数图像。
2、函数性质:针对给定的函数,判断其是否是奇函数、偶函数、周期函数,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函数的零点及单调性:求函数的零点和单调区间。
4、函数最值问题:求解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题技巧:1、绘制函数图像时,首先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对称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2、对于离散型函数和连续型函数的题目,要有明确的区分。
3、函数最值问题在求导学习后可以通过求导的方法解决。
第二章三角函数在这一章中,学生需要了解角度的概念,以及sin、cos、tan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及其基本变换。
此外还需要学习到三角函数的值域、周期、减角公式、倍角公式等知识点。
题目类型:1、三角函数图像:给定三角函数的基本式或变形式,绘制其对应的函数图像。
2、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质等:求出三角函数的周期、奇偶性、定义域和值域等。
3、减角公式、倍角公式:用减角公式和倍角公式来求解各种三角函数值。
解题技巧:1、掌握三角函数值的特点及其基本变换方法。
2、熟悉三角函数的周期及其减角公式、倍角公式。
3、注意处理复合函数的方式。
第三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在这一章节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等内容,并能正确掌握这些数列的性质及解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运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各种数列中的等式成立。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和数列公式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图像:-11y=sinx-2π2π3π/2ππ/2-3π/2-π-π/2oyx-11y=cosx-2π2π3π/2ππ/2-3π/2-π-π/2oyx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sin cos 1θθ+=,tan θ=θθcos sin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两角和与差公式:(1)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2)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3)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二倍角公式: (1) sin 2sin cos ααα=.(2)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3)22tan tan 21tan ααα=-. 公式变形: ;22cos 1sin ,2cos 1sin 2;22cos 1cos ,2cos 1cos 22222αααααααα-=-=+=+=三角函数的周期:(1)函数sin()y x ωϕ=+,cos()y x ωϕ=+,x ∈R 的周期2T πω=;(2)函数tan()y x ωϕ=+,,2x k k Z ππ≠+∈的周期T πω=. 辅助角公式: )sin(cos sin 22ϕ++=+=x b a x b x a y 其中ab =ϕtan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 R ABC===.::sin :sin :sin a b c A B C ⇔=余弦定理: 2222cos a b c bc A =+-; 2222c o s b c a c a B=+-; 2222cos c a b ab C =+-.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数列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 1(1)n a a n d =+- ,其中1a 为首项,d 为公差,n 为项数,n a 为末项。
高一数学必修1的所有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1的所有知识点高一数学必修1是中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代数与函数、三角函数、数列与立体几何。
以下是本学期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一、代数与函数1.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的性质-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集的表示和性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表示和性质2. 函数-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特征-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特征- 函数的相反数、倒数与复合函数-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应用解题3.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 幂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指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三角函数1. 任意角与弧度制- 角的概念与坐标表示- 同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弧度的概念与弧度制的转换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 三角函数的相互关系与特殊角的值3. 三角函数的运算与应用- 三角函数的加法公式与减法公式-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与半角公式- 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数列与立体几何1. 数列与数列的基本性质- 数列的概念与常见数列的表示-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2. 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空间点、线、面的概念与表示- 空间图形的投影与展开- 空间图形的计算方法与综合应用除了上述的知识点外,高一数学必修1课程还会涉及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如证明与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应用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掌握高一数学必修1的所有知识点,学生将能够建立起数学思维的基础,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些知识点不仅在数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高一数学必修1的知识点涵盖了代数与函数、三角函数、数列与立体几何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在数学领域取得良好的成绩,并培养出扎实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一数学课本下册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课本下册知识点归纳高一数学课本下册知识点归纳高一数学下册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一个阶段,本册涉及到比较深入的数学知识,包括三角函数、数列、排列组合等。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会对三个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高一数学下册中的重中之重,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在考试中,三角函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求三角函数的值、解三角方程等。
三角函数的合成、反函数及其性质也是需要重点掌握的。
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定理,是高一数学学习的基础。
二、数列数列是高一数学下册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数列是由一定的规则生成的序列,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在数列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深刻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通项求和公式,进一步能够应用数列的知识解决一些与数列有关的问题。
三、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是高一数学下册的重点,其中最为基本的两个概念是排列和组合。
在排列中,要求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而不可重复。
在组合中,则只要求取出m个元素,而不要求它们的排列顺序。
在排列组合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排列组合的公式和应用,进一步能够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而言之,掌握了上述高一数学下册的数学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而且在考试和实际应用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上文提到的三个数学知识点,高一数学下册还有其他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导数、积分、初等函数等。
其中,导数是微积分的基础,它是用来研究函数变化率的工具。
学生需要掌握导数的概念、求导法则、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积分也是微积分的重要内容,它是导数的逆运算,掌握积分的方法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与图形的关系。
初等函数是高一数学下册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包括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多种类型。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求解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5•山东)设f(x)=sinxcosx﹣cos2(x+).
(Ⅰ)求f(x)的单调区间;
(Ⅱ)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f()=0,a=1,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由
,
,
(=0
时等号成立,从而可求bcsinA
﹣
sin2x﹣
≤2k≤,
≤2k≤,
[k,[k
(=0,
cosA=
1+bc
bcsinA
面积的最大值为
2.(2015•湖北)某同学用“五点法”画函数f(x)=Asin(ωx+φ)(ω>0,|φ|<)在某一
2
(2)将y=f(x)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行移动θ(θ>0)个单位长度,得到y=g(x)的图象.若y=g(x)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0),求θ的最小值.
.从而可补全数据,解得函数表
﹣
)=k.令,解得
,
.数据补全如下表:
2
﹣
﹣)
=k x=
)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令=
.
3.(2014•北京)函数f(x)=3sin(2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Ⅰ)写出f(x)的最小正周期及图中x0,y0的值;
(Ⅱ)求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
=
,﹣]
∈,
2x+时,
=,即﹣
4.(2014•重庆)已知函数f(x)=sin(ωx+φ)(ω>0,﹣≤φ<)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且图象上相邻两个最高点的距离为π.
(Ⅰ)求ω和φ的值;
(Ⅱ)若f()=(<α<),求cos(α+)的值.
x=
≤φ可得
).再根据的范围求得﹣
+﹣+
,∴
对称,可得×
≤φ可得﹣
(=(<
﹣=.
<,
﹣=,
))])cos+cos﹣
.
5.(2011•北京)已知函数.
(Ⅰ)求f(x)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x+
)﹣
)
(Ⅱ)∵﹣≤,
≤2x+,
2x+,即x=时,
=时,即时,
6.(2009•连云港模拟)在△ABC中,∠B=45°,AC=,cosC=,
(1)求BC的长;
(2)若点D是AB的中点,求中线CD的长度.
)由
7.(2007•山东)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Ⅰ)求cosC的值;
(Ⅱ)若,且a+b=9,求c的长.
(Ⅱ)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计算,根据
,∴
,解得
(Ⅱ)∵
8.(2015•陕西)△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向量=(a,b)与
=(cosA,sinB)平行.
(Ⅰ)求A;
(Ⅱ)若a=,b=2,求△ABC的面积.
a=
(Ⅰ)因为向量b=
﹣﹣
tanA=A=;
a=
=
9.(2014•北京)如图,在△ABC中,∠B=,AB=8,点D在边BC上,且CD=2,cos∠ADC=.
(1)求sin∠BAD;
(2)求BD,AC的长.
ADC=
ADC===,
sinB=×﹣
=
×
10.(2015•天津)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3,b﹣c=2,cosA=﹣.
(Ⅰ)求a和sinC的值;
(Ⅱ)求cos(2A+)的值.
2A+
,,3
2A+=cos2Acos﹣
sin2Asin=
11.(2014•湖南)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DA⊥AB,DE=1,EC=,EA=2,
∠ADC=,∠BEC=.
(Ⅰ)求sin∠CED的值;
(Ⅱ)求BE的长.
中,由正弦定理得
CED=
,由(Ⅰ)知=
AEB=
)
=cos cos+sin sin
BE=
12.(2010•安徽)△ABC的面积是30,内角A,B,C所对边长分别为a,b,c,cosA=.
(Ⅰ)求•;
(Ⅱ)若c﹣b=1,求a的值.
cosA=,所以先求
cosA=得
•
cosA=,得sinA==.
sinA=30
•=bccosA=156×
﹣
13.(2010•浙江)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设S为△ABC的面积,满足.
(Ⅰ)求角C的大小;
(Ⅱ)求sinA+sinB的最大值.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题中所给条件可得absinC
absinC=×
tanC=
C=
﹣
cosA+sinA+cosA=A+
14.(2015•巴中模拟)已知等比数列{a n}中,a1=,公比q=.(Ⅰ)S n为{a n}的前n项和,证明:S n=
(Ⅱ)设b n=log3a1+log3a2+…+log3a n,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
=,求出通项公式
=q=
×=
=
﹣
15.(2014•张掖模拟)数列{a n}对任意n∈N*,满足a n+1=a n+1,a3=2.
(1)求数列{a n}通项公式;
(2)若,求{b 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
,拆项后分别利用等比数列的前
,
=
,
16.(2014•龙泉驿区模拟)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 n}的首项a1=1,且log2a n+1=log2a n+1,数列{b n﹣a n}是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2,其中n∈N*.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
)由题可得:
)由题可得:,∴数列
17.(2013秋•九原区校级期末)已知等比数列{a n}中,a2=2,a5=128.若b n=log2a n,数列{b n}前n项的和为S n.
(Ⅰ)若S n=35,求n的值;
(Ⅱ)求不等式S n<2b n的解集.
=2
=35
<3+
18.(2014春•禅城区期末)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第8项是第2项与第5项的等差中项.(1)求公比q;
(2)若{a n}的前n项和为S n,判断S3,S9,S6是否成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或
时,不能构成等差数列,当即
即时,
19.(2014秋•科尔沁区期末)已知等比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3n﹣1,设数列{b n}满足对
任意自然数n都有+++┅+=2n+1恒成立.
(1)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
(2)求b1+b2+b3+┅+b2011的值.
,再由
+++ +++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