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教案一、目标:1. 熟练掌握各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和概念;2. 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4.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质的结构第二章、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第三章、常见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第四章、化学反应第五章、化学式与化合价第六章、化学实验三、教学方法:1. 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2. 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和疑惑;3. 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 强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2. 分子和离子3. 元素的分类4. 化合物的分类第二章、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1. 金属的性质2. 金属的制取和应用第三章、常见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1. 非金属的性质2. 非金属的制取和应用第四章、化学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2. 酸碱中和反应3. 复分解反应4. 应用实例分析第五章、化学式与化合价1. 化学式的编写2. 化合价的计算3. 价态的表示第六章、化学实验1.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2. 常见化学实验的步骤和方法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五、评价标准:1. 考试成绩2. 实验技能3. 综合能力六、教学措施:1. 复习总结,查漏补缺;2.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3. 布置作业,加强练习;4. 鼓励学生参加化学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提纲:1. 确保学生了解各个章节的基本知识点;2. 确保学生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八、总结:通过此次总复习,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复习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化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为中考的顺利通过做好准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

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

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宜昌市九中班组组长组内成员探究时间一、探究时参考信息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巩固基础概念;2.提高学生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 目标:复习物质的分类原理和方法;2. 方法: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做分类练习;3.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物质分类问题,完成分类表格。

第二节:化学变化1. 目标:回顾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方法:进行化学反应实验,展示反应过程;3. 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反应规律,进行探究讨论。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1. 目标: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规则;2. 方法:讲解方程式的基本元素,示范写方程式;3. 活动:学生自主练习写化学方程式,检查订正。

第四节:元素周期表1. 目标: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2. 方法: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分类规则和特点;3. 活动:学生分组研究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性质。

第五节:化学实验1. 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2. 方法: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3. 活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三、教学手段和资源:1. 授课方式:讲授、示范、实验操作;2. 学习资源:教科书、幻灯片、实验器材;3. 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展示交流。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评价:观察学生学习态度和参与度;2. 学生评价:自主完成练习题和实验报告;3. 教学反思: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化学练习题;2. 设计并完成一项简单化学实验;3. 阅读相关化学知识,准备参加小测验。

六、教学反馈:1. 老师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2. 学生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情况和问题;3. 教师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任时光飞逝,我们辛苦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想一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我们感叹很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体会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化学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化学复习教案11、内容和进度:完成2 -1 脂肪烃一节的教学第1课时:烷烃第2课时:烯烃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运用第4课时:习题讲授2、重点和难点突破教学重点:1、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附导学案: 2-1 脂肪烃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代表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2、了解乙炔和炔烃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等知识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概念、存在条件和脂肪烃的来源二、预习内容(一)、烷烃和烯烃1、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结合成,碳原子剩余的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叫烷烃。

烷烃的通式为,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2、烷烃和烯烃(1)烯烃是分子中含有的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最简式为。

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 (3)(3)顺反异构的概念(二)乙炔1、乙炔的分子式,最简式,结构简式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随浓郁的黑烟,这是由于乙炔4、乙炔与溴水产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 (2) (3)(三)脂肪烃的来源根据课本p35页【学与问】,浏览课本p34~35,完成下表:石油工艺的比较:工艺原理所得主要产品或目的分馏常压分馏利用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石油气,_______, ,[来源:学,科,网z,_,_,k][来_______, ( ,, )[来源:学科网z__k]减压分馏利用在减压时,____ _着落,从而到达分离_______目的催化裂化将重油(石蜡)在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将________断裂________. 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又称______裂化,使短链烃进一步断裂生成_________催化重整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制取芳香烃三、提出疑问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问点疑问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知道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3、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特点结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4、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进程中增长技能,学习重难点: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烃的取代反应2、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3、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特点二、学习进程探究一:烷烃、烯烃的熔、沸点浏览p28摸索和交换摸索; 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 ;(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他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c)烷烃的相对密度水的密度。

初中化学主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主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主题复习教案
一、复习重点: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
二、基础知识梳理
1. 化学元素是指具有独特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基本物质,如氢、氧、铁等。

2.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2O)、氧化铁(Fe2O3)等。

3.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三、重点难点梳理
1. 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过渡金属元素。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反应物→生成物。

3. 化学平衡的概念: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

四、学习方法指导
1. 多做练习题,加强对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2. 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平衡的应用。

3. 定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复习,掌握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五、复习方法
1. 理清知识框架,掌握基本概念和定义。

2. 整理重点难点知识,多加练习加深理解。

3. 参考教材和习题册,结合真实案例加深学习。

六、复习内容
1. 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分类。

2. 化合物的形成和种类。

3.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表达方式。

七、复习时长:1周
八、复习资料:教科书、习题册、学习笔记
九、师生互动
1.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和指导。

2. 老师提供学习资源和资料,学生主动钻研和学习。

十、学习目标: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化学计算、实验技能等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练习巩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变化等。

2. 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结构、分子动理论等。

3. 化学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化学方程式计算等。

4. 实验技能:实验操作、仪器使用、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等。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课本,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2. 合作交流: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复习心得,解答彼此疑问。

3. 练习巩固: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解答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中取得进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复习效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复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化学教材。

2. 课件:复习课件。

3. 练习题:精选的化学复习练习题。

4. 实验器材:进行化学实验所需的器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复习内容,了解所学知识。

2. 课堂纪律:保持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3. 课后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案(全部)

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案(全部)

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案(全部)目标本教学案的目标是帮助初中学生复化学知识,巩固他们在此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一章:物质的分类1.1 物质的分类方法知识点:- 物质的物态分类- 物质的纯净与混合分类复策略:- 通过实例,让学生对物质的物态分类有直观的了解。

- 引导学生区分纯净物质和混合物质,并列举实例进行分析。

1.2 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点:- 元素的定义和特征- 化合物的定义和特征复策略:- 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了解元素的种类和命名规则。

- 列举常见的化合物,并让学生分析其组成和性质。

第二章:原子与分子2.1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 原子的基本粒子及其电荷- 原子的结构模型复策略:- 提供模型和图示,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 进行简单的原子模型搭建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

2.2 分子的组成知识点:- 分子的定义和特征- 分子式的表示方法复策略:-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日常物质的分子结构。

- 引导学生利用分子模型进行分子式的表示和化学方程式的拟写。

第三章:化学反应3.1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复策略:-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并用化学方程式描述。

- 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原则。

3.2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复策略:- 列举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 进行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反应过程。

第四章:常见化学物质4.1 酸、碱和盐知识点:- 酸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碱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盐的定义、性质和分类复策略:- 让学生进行酸碱指示剂的实验,观察颜色变化。

-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日常物质的酸碱盐特性。

4.2 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 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非金属的性质和分类复策略:- 列举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并让学生分析其特性和用途。

初三化学总复习优秀教案

初三化学总复习优秀教案

初三化学总复习优秀教案初三化学总复习优秀教案(1) 写出A、B的化学式:A ,B 。

(2) 在物质的分类中,D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 图中反响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图中反响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思路点拨】根据发酵粉获知A是碳酸钠,根据E、F的俗名是熟石灰、纯碱逆推得出C是水,D是二氧化碳。

【方法归纳】一些教材中出现的重要的酸、碱、盐及氧化物要熟悉它们的用处和俗名,这往往是解题的打破口,有些推断题正推不妥就换成逆推,重要的是将物质推完要放回原题验证下整体是否符合逻辑,确保答案正确。

例2.A—D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四种常见物质,它们都不属于酸和碱,A 是红色固体,它们与稀HCl、Ca(OH)2之间的互相关系如以下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____ ”表示物质间可以互相反响〕。

请答复以下问题:⑴ 写出物质A、B、C的名称:A 、B 、C ,⑵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⑶ 反响③的根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先根据题意A—D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四种常见物质,它们都不属于酸和碱,可推知它们只能是单质、氧化物、盐这三类物质,然后结合物质的颜色,可知A是氧化铁或铜,但酸不能与铜反响,所以A是氧化铁,B只能是铁,右边C、D那么根据碱的通性,可推知C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D是碳酸钠【方法归纳】遇到酸的连线图那么根据酸的五点通性去推〔一般酸与指示剂除外〕,遇到碱的连线图那么根据碱的四点通性去推〔碱与指示剂除外〕,遇到盐为中心的连线图,那么想到酸碱盐的通性中有八点可以生成盐的途径。

【课堂练习】1.〔2023年中考题第20题〕右以下图化学反响的溶液颜色变化表达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

请答复:〔1〕溶液X是______〔填“酸”、“碱”、“盐”〕,试剂A是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假设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那么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总复习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单元教案
主题:初中化学总复习
教学目标:
1. 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2. 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巧
3. 提高化学问题解答能力
教学内容:
1. 化学的基本概念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分
3. 常见的化学反应及其特征
4. 化学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理解化学概念
2. 学习化学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技能
教学准备:
1. 教材和课件
2. 化学实验器材
3. 化学实验药品
4.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
1. 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的定义和区分
2. 讲解常见的化学反应,并分析其特征和性质
3. 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学习实验操作技巧
4. 练习化学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解答能力
教学方式:
1. 讲授
2. 实验操作
3. 练习答疑
教学评估:
1. 参与课堂讨论
2. 完成练习题
3. 实验操作表现
教学反馈:
1. 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点评学生的表现
3. 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
总结:
通过本次复习,希望学生能够对化学基础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巧,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初中化学课程的重点知识。

2.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
1. 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

2. 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复习常见化学实验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2.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化学复习课程的PPT课件。

2. 学生准备化学课程的笔记和作业。

3. 实验室准备常见的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

教学过程:
1. 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

2. 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并观察实验结果。

4. 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5.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化学知识运用练习。

6. 总结复习课程的重点知识,澄清疑惑。

教学反思:
这堂化学复习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和综合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教学和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已学过的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过的化学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变化等。

2. 复习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总结化学实验中常见的错误和注意事项。

4.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或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自主复习课本内容,梳理已学过的知识点。

3.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示范化学实验操作。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内容,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7. 布置作业: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验、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5.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量的关注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课本、辅导书、练习册等教学用书。

2. 实验仪器、模型、化学试剂等实验资源。

3. 教学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七、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分配复习课时。

化学复习教案初中

化学复习教案初中

化学复习教案初中
一、化学基础知识复习
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氢氧化物、氯化钠、氧气等
3. 原子结构: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以及原子结构模型
4.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5.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定义、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反应的类型等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 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用途、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2. 氧气和氧化物:氧气的性质、用途,氧化物的性质和常见的氧化物
3.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性质、中和反应的定义、常见的酸碱及其用途
4. 盐的性质和用途:盐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常见的盐和其用途
三、化学实验
1. 常见化学实验:酸碱中和反应、金属活动性实验等
2. 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四、化学计算与问题解决
1. 化学计算方法: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量计算等
2. 化学问题解决方法:化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论
以上内容为初中化学复习教案的范本,希望对复习化学知识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总复习教案内容

初中化学总复习教案内容

初中化学总复习教案内容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初中化学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1.回顾复习初中化学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梳理其知识脉络。

巩固知识结构。

2.结合题目,综合运用。

提升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常见的物质,化学计算,中考题型的解题思路。

难点:知识点多而杂,需要构造知识结构,对比图,举一反三来帮助记忆。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部分:初中化学复习与归纳 一.物质的微观构成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三.常见的物质 四.化学实验 一.物质的微观构成1.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 (1)原子,分子,离子分子原子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上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定义: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元素 单质 化合物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原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 分子 构成 分化离子得或失电子 直接结物 质聚集 结合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带反思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带反思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带反思
一、复习内容:
1. 化学基本概念
2. 物质的分类
3.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4. 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及其用途
5.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6.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及平衡
7. 酸碱盐的基本性质
8.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比较
二、复习方法:
1. 复习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化学名词及其定义,能够准确描述化学现象;
2. 运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帮助理清思路;
3. 多做习题,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 结合实验动手操作,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
5. 与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帮助提高。

三、反思:
在本次复习中,我发现自己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记忆和理解。

在做习题时,有些题目因为概念不清晰而答错,需要多加注意。

在实验中,我发现对实验仪器的认识不够全面,需要加强实践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

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我将更加重视基本概念的掌握,多做练习题加强自己的理解,同时积极参与实验操作,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和同学多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共同进步。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化学中考复习教案大全七篇

化学中考复习教案大全七篇

化学中考复习教案大全七篇化学中考复习教案大全【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含义。

掌握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理解化学式前和2、知道并初步学会应用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

3、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初步掌握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合物中各元素4、结合对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你的科学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化学式的写法、读法、化学式的意义。

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准备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讲授新课]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也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这就是化学式,要学会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理解其涵义,并能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推求实际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掌握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意义(以H2O为例)①表示一种物质:水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H2O表示2个水分子。

(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注意)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才有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也就没有化学式。

2.有些物质的化学式也是它的分子式。

分子式是化学式中的一种,只有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时,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实际上许多物质并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些物质也就没有分子式。

(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小结)(1)单质:①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铁Fe、铜Cu等)、固态非金属(如碳C、磷P等)、稀有气体(氦He、氖Ne等)②双原子构成的分子:如氢气H2、氧气O2等。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常见化学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包括配平、反应类型判断等;(3)了解物质的分类,包括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等;(4)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保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反应类型判断等;3. 物质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等;4. 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已学过的化学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2. 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3. 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提高;5.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和难点;6. 拓展:给出拓展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2. 利用实例和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5. 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3.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了解掌握程度;4.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9个专题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9个专题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9个专题第一专题:基础知识回顾1.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目标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活动- 回顾原子的定义并研究元素的概念- 讨论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的组成- 研究化合物的定义和命名规则- 完成练题1.2 反应方程式目标学生应该能够构建化学反应方程式。

活动- 回顾反应方程式的定义- 使用给定的反应,学生应用信息构建反应方程式- 讨论反应类型和平衡第二专题: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反应2.1 酸碱和盐目标学生应该知道酸碱和盐的定义,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活动- 研究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对比它们之间的不同- 讨论在化学反应中它们的作用和用途2.2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目标学生应该能够分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并了解它们的性质。

活动- 研究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基本属性- 分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探讨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第三专题:化学能量和燃烧3.1 化学能量目标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化学能量和它在自然、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活动- 研究化学能量的基本概念- 探讨化学能量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讨论化学能量与环境的关系3.2 燃烧和氧化目标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燃烧和氧化,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 研究燃烧和氧化的定义和区别- 讨论燃烧和氧化与热和自由能之间的关系-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燃烧过程第四专题:化学分析和测量4.1 有机化合物目标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有机化合物并进行简单的化学分析和测量。

活动-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分辨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生物分子的区别- 研究简单的化学方法来测量和分析有机化合物4.2 实验化学目标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实验化学技能,并且了解应该如何处理和安全使用化学试剂。

活动- 研究化学试剂的分类方法- 研究基本的实验化学技能- 了解如何安全使用化学试剂第五专题:重要化学反应5.1 酸碱反应目标学生应该能够了解酸碱反应并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初中复习教案

化学初中复习教案

化学初中复习教案主题:化学复习
一、知识回顾
1. 物质的分类
2. 物质的性质
3. 物质的量的概念及计算
4. 物质的分子结构
二、重点知识概览
1. 化学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
2. 原子的结构
3. 化学键的形成及类型
4. 酸碱盐的性质及应用
三、重难点复习
1. 化学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性规律
3. 原子的结构和元素的简单表示
4. 化学键的形成和类型的理解与区分
5. 酸碱盐的性质及常见应用的掌握
四、学习方法
1. 多做例题,加强练习
2. 制作知识点的复习卡片
3. 定期进行小测验,查漏补缺
五、练习题
1. 下列物质中,属于元素的是()
A. 水
B. 氧气
C. 饭
D. 石油
2. 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是()
A. 氧
B. 氮
C. 硅
D. 碳
六、作业要求
1.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复习相关概念
2. 完成练习题,做到心中有数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化学复习教师教案七篇

化学复习教师教案七篇

化学复习教师教案七篇化学复习教师教案篇1第一单元第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一、学习目标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媒体]2Na+Cl2=2NaCl2Fe + 3Cl2 2FeCl3H2 + Cl2 2HClCl2+H2O HCl+HClOCa(ClO)2+CO2+H2O=CaCl2+2HClO2HClO O2↑+ 2HCl[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有何关系?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何关系?[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总复习教案【篇一:2016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重点、难点: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的定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2.化合价法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

(一)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关键知识点拨 (一)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1.2.3.三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关系:(二)几个决定和几个等式 1.决定(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

(3)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决定粒子的类别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典型例题讲解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解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a错。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b、c错。

根据分子的定义可以确定本题答案为d。

例2.根据《生活报》报道,目前小学生喜欢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疼,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

下列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气、氯气组成的b.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c.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两个氯元素组成的d.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二个氯原子构成的[解析]描述物质的组成时,首先要分清宏观和微观的概念。

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等构成的;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二氯甲烷是一种纯净物,从宏观上讲,它是由碳、氯、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从微观上讲,它是由ch2cl2的分子构成的。

所以,二氯甲烷不存在碳、氢气、氯气等物质,而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二个氯原子只能构成一个二氯甲烷分子。

故a、c、d均错。

答案为:b。

例3.根据下图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填序号,下同)____。

(2)表示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

(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_,易获得电子的粒子是____。

[解析]此题集识图、概念于一题,考查同学们对原子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这部分知识关键要明了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判断粒子属性的依据: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属于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获得电子。

因此,本题答案为:(1)bdf (2)ef (3)ce物质的分类重点、难点:1.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

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理解。

[关键知识点拔](三)氧化物[典型例题讲解]例1.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煤气b.冰水混合物c.生铁d.食盐水[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即“一物”或“多物”的判定。

其中a、c、d选项中的物质均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只是状态不同,实为同种物质——水。

故答案为:b。

例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c.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析]对氧化物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既“二元必有氧”。

a中的元素种类无法确定为几种,b、c同样无从考证其中是否有两种元素。

因此,答案为:d。

例3.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混合物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解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由于组成每种物质的各种元素各不相同也可能相同,所以混合物中的元素可能是多种也可能是一种。

例如: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含有o、h、n等多种元素;o2和o3的混合物就只有一种元素。

可见,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不一定是单质。

正确答案应为:b。

例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非金属的是______。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糠水⑥硫粉⑦加热碱式碳酸铜后的剩余固体⑧氨气[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物质分类的依据以及对相关概念外延的把握。

其答案为:②⑤;③④⑦⑧;①⑥;④⑦;⑥例5.现有ba、h、c、o四种元素。

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物(填化学式) (1)酸性氧化物____ (2)碱性氧化物____ (3)碱____ (4)酸____ (5)盐____中考复习第28讲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催化剂、氧化反应、燃烧、缓慢氧化等概念的了解。

2.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本质区别与联系、反应基本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3.形成知识网络并能利用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2.四种化学反应类型。

教学难点: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物质的性质判断依据: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表现。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描述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通常可用“能”、“可以”、“会”等描述;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变化的过程。

(二)物质的变化(三)催化剂、催化作用[关键知识点拨](对于不易分辨的概念,不易理解的原理进行讲解、整合、深化)(一)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之间的关系1.从本质上讲,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都是氧化反应。

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是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现象。

3.4.燃烧能否引起爆炸取决于可燃物所处空间大小以及是否有气体生成物产生;缓慢氧化能否引起自燃取决于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能否及时发散以及可燃物着火点的高低.(二)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篇二:初中化学复习教案】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学设计尾页【篇三:2014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中考复习第26讲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等基本概念的含义,理解相关概念的关系。

2.了解原子的构成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3.掌握化合价法则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的定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2.化合价法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基础知识归纳与整理(师生讨论,采用问答的方式由教师小结并以投影的形式打出知识网络)(一)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关键知识点拨(一)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1.2.3.三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关系:(二)几个决定和几个等式1.决定(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

(3)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决定粒子的类别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典型例题讲解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解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a错。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b、c错。

根据分子的定义可以确定本题答案为d。

例2.根据《生活报》报道,目前小学生喜欢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疼,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

下列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气、氯气组成的b.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c.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两个氯元素组成的d.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二个氯原子构成的[解析]描述物质的组成时,首先要分清宏观和微观的概念。

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等构成的;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二氯甲烷是一种纯净物,从宏观上讲,它是由碳、氯、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从微观上讲,它是由ch2cl2的分子构成的。

所以,二氯甲烷不存在碳、氢气、氯气等物质,而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二个氯原子只能构成一个二氯甲烷分子。

故a、c、d均错。

答案为:b。

例3.根据下图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填序号,下同)____。

(2)表示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

(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_,易获得电子的粒子是____。

[解析]此题集识图、概念于一题,考查同学们对原子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这部分知识关键要明了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判断粒子属性的依据: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属于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获得电子。

因此,本题答案为:(1)bdf (2)ef (3)ce中考复习第27讲物质的分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分类的依据;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

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关键知识点拔](一)纯净物和混合物(二)单质和化合物(三)氧化物[典型例题讲解]例1.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煤气b.冰水混合物c.生铁d.食盐水[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即“一物”或“多物”的判定。

其中a、c、d选项中的物质均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只是状态不同,实为同种物质——水。

故答案为:b。

例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a中的元素种类无法确定为几种,b、c同样无从考证其中是否有两种元素。

因此,答案为:d。

例3.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混合物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解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由于组成每种物质的各种元素各不相同也可能相同,所以混合物中的元素可能是多种也可能是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