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合集下载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思路方法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思路方法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思路方法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解题的策略思路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一些有效的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理解题目信息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理解题目中的信息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学生可以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理解数学符号和图表,这样才能正确地解答问题。

例如,当题目涉及到时间时,学生可以注意到关键词如"小时"、"分钟"等,并理解它们的数学意义。

通过理解题目中的信息,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为解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应用题的重要步骤之一。

学生可以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和符号,建立起数学模型,为解题提供指导和方向。

例如,当题目涉及到一元一次方程时,学生可以通过设定未知数、列出方程并解方程的方式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从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三、应用解题策略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学生可以运用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推理和得出正确的解答。

1. 分析问题:学生可以审题,理解题目中的信息和要求,分解问题结构,明确问题的求解方法。

2. 推理思考:学生可以通过推理、归纳和演绎的方式,从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更多的结论和答案。

3. 分步解题:对于复杂的应用题,学生可以将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步骤,逐步解决,最后得出整体解答。

4. 反思检查: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可以对答案进行反思检查,确保解答的正确性。

同时,学生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答案,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四、练习与巩固为了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可以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解题策略和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型归纳+解题思路+例题整理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型归纳+解题思路+例题整理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型归纳+解题思路+例题整理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小学数学20道经典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20道经典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20道经典应用题及解题思路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小军和小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小军要了13支,小强要了7支,小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小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小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小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六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六法
× × × × × ×
例2 。甲 乙 丙三人共有糖192块,第一次甲把自己的糖分给乙 丙二人,谁有多少就分 给谁多少块;第二次乙把自己的糖分给甲 丙二人,也是谁有多少就分给谁多少;第三次 丙用同样的方法把糖分给甲 乙二人,最后三人的糖数正好相等,问他们原来各有多少 糖块?
解:可从反面来进行思考,采用列表倒推的方法,由于最后每人的糖块都相等,故每 人的糖块数为:192÷3=64(块) 由此可列出下表:
四、逆向思维法
当某一思路出现障碍时,能够迅速地转移到另一思路上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 过程。 例1 有一个4行6列共4*6=24个方格的木箱,每一个方格可放置一瓶牛奶,现在有18瓶 牛奶分放进去,但要求横数为偶数,竖数也为偶数,这件事能办到吗? 解:从反面来思考,将不放牛奶的空格打上“×”,这样只要保证横、竖都为偶数即 可.如下图即是一种放法.
例2:甲、乙、丙、丁与小强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到现在为止,甲已经赛了四 盘,乙赛了三盘,丙赛了两盘,丁赛了一盘,问小强赛了几盘?

4
3
乙 丙 丁
小 强
2
1
解:以五个点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和小强五个人,若两人之间比 赛过,则连结该两点, 这样,根据题意可得到右边的关系图,由图易知,小强共赛了2盘。
例2 一只青蛙在一个30米深的井底,它沿井壁每跳一次能跳3米高,但当休息时, 又沿井壁下滑2米,如果它每跳一下,都休息一会儿,问跳几次能跳到井口?
解:从最简单的情况如手来考虑问题: 1.当井深不超过3米时,青蛙跳一次就能跳到井口。 2.当井深为4米时,跳一次,实际上升一米,这时青蛙距离井口3米,再跳一次就到 了井口,因此井深4米时,只跳2次就到了井口,而不是4次。 3.当井深5米时,跳一次,实际上升一米,这时青蛙距离井口4米,由(2)知,青蛙还要 跳2次,故一共跳3次就到了井口。 同样的道理,当井深是6米时,青蛙跳4次就到了井口.由此可得,青蛙从30米深的 井底,需跳28次,才能跳到井口.

小学数学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以下是小学数学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1. 对等关系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对等关系,例如“如果一个苹果的重量是1斤,那么两个苹果的重量是多少?”
2. 比例关系类型:确定两个或多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一个篮球场长50米,那么120米长的篮球场需要多大?”
3. 增减关系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增减关系,例如“小明有30元钱,买了一杯奶茶,还剩多少钱?”
4. 总量平均数类型:确定总量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例如“班里有30个同学,平均每人有8本书,那么班里一共有多少本书?”
5. 比价关系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服务之间的价值比较,例如“一瓶可乐比一瓶雪碧贵3元,一瓶雪碧多少钱?”
6. 时间关系类型:确定时间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8点钟开始读书,读完4个小时,那么读书到几点钟?”
7. 容量类型:确定两个容器之间的关系,例如“一杯水有200ml,那么3杯水有多少毫升?”
8. 多项式类型:确定多项式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5x+2=17,那么x=多少?”
9. 周长关系类型:确定周长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8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10. 面积类型:确定两个或多个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11. 相似关系类型:确定两个或多个图形之间的相似关系,例如“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cm,那么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多少?”12. 倍数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倍数关系,例如“5个苹果的价格是25元,那么一个苹果的价格是多少?”
13. 百分比类型:确定一个数值的百分比,例如“如果一个物品原价是12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

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模板

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模板

1. 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 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

如何快速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很多小朋友失分最多的题,但其实,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也不是很多,所以,平时家长们可以多让孩子读题目,理解题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1、简单应用题(1)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 解题步骤: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

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

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

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2、复合应用题(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 7 ) 解答加法应用题: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思路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思路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与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AB AC AD AE AF AG共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有BC、BD、BE、BF、BG共5条。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型归纳+解题思路+例题整理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型归纳+解题思路+例题整理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型归纳+解题思路+例题整理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小学数学应用题21种类型总结(附例题、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应用题21种类型总结(附例题、解题思路)

⼩学数学应⽤题21种类型总结(附例题、解题思路)⼩学数学应⽤题的21种类型类,讲解详细,内容全⾯,例题经典1、归⼀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份是多少(即单⼀量),然后以单⼀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题叫做归⼀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份的数量另⼀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法】先求出单⼀量,以单⼀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需要多少钱?解(1)买1⽀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次?(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归总问题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深度研究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深度研究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深度研究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解题是一项关键的技能。

而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应用题,这些题目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因此,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

一、理解题目在解答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对题目的要求和条件有清晰的理解。

理解题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题目要求:理解题目要求是解题的首要步骤,需要明确问题的目标是什么,要求学生完成什么样的运算或判断。

2. 解读题目条件:仔细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条件,确保自己理解清楚,并可以将这些条件转化为数学关系或图形。

3. 辨析信息:在题目中有时会出现多余或相似的信息,学生需要学会辨析,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排除干扰。

二、建立数学模型在理解题目之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会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如下:1. 标注变量:在问题中找到需要解决的未知数或变量,用字母进行标注,以方便后续的计算和建模。

2. 确定关系: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等号、大于、小于等符号表示。

3. 绘制图形:对于一些几何问题,可以通过绘制图形来帮助理解题意,确定解题思路。

三、运用适当的解题方法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多种多样,解题方法也有很多。

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

1. 找规律:对于一些规律性的题目,可以通过找到规律来解决问题。

如:找出数列中的规律并进行推导。

2. 分类讨论:对于一些具有多种情况的题目,可以通过分类讨论的方法,将问题分解为几个单独的情况进行思考和解答。

3. 反推法:对于一些逆向思维的问题,可以通过反推法来求解,即从结果倒推回条件。

4. 列方程:对于一些需要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可以通过列方程进行计算。

如:问题中涉及到两个未知数的情况。

四、巩固和练习在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后,为了巩固和提高解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巩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简介:数学是一门使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

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应用题是他们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在解决加减法应用题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读懂题目: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给的信息和要求。

2. 标注关键信息:将题目所给的数据和条件以图表、符号或文字的形式标注出来。

可以画图、列式或者用代号表示。

3. 确定运算符号:根据题目要求判断是加法还是减法,并在标注的基础上进行判断。

4. 进行运算: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5. 检查答案:完成计算后,要仔细检查答案,确保算式和结果无误。

二、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对于乘除法的应用题,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解题:1. 阅读题目:细读题目,理解问题的意思和问题要求。

2. 寻找模式: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或指示,寻找模式、规律或重要的信息。

3. 类比分析:将题目中的具体情境与已学过的类似题目进行类比,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4. 运算和计算:结合找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

5. 验证答案:求得答案后,进行校验,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和计算有无错误。

三、综合运用:在解决综合应用题时,我们需要结合不同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思路。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综合运用题解题思路:1. 多步运算:将题目中的问题拆解为多个步骤,分别进行运算,然后将各个步骤的结果进行组合。

2. 逻辑推理: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和条件,进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3. 数字拆分:将题目中的数字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拆分,有助于简化运算过程和解决问题。

4. 反证法:通过反设并证明的方式,解决不能直接求解的问题。

总结:通过以上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以帮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更好地解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理解题意,标注关键信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并且要仔细检查答案。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掌握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审题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审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问题,并尝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题目,学生可以尝试将题目中的信息用图形或符号表示出来,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分析问题在审题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学生需要注意问题的类型和特点,并尝试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一解决。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和关键词语,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寻找等量关系在应用题中,等量关系是指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寻找等量关系,学生可以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或方程组。

四、计算计算是解决应用题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计算准确性和计算速度,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生还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符号的运用,以便更好地完成计算。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

通过审题、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和计算等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应用题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刚刚接触应用题,很多同学都会有些畏难的心理,其实,应用题并不是很难的,只是需要一些细心和耐心,只要你克服了这个心理,你就会发现,应用题其实并不难。

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明白了题目中的意思,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分析题意是解决应用题的必经之路,只有明白了题目的意思,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解题。

在题目中,你经常会遇到一些已知量和未知量,这些量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去解题。

数量关系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找出了数量关系,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小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小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小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1、审题: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楚题目要求的是什么,有没有限制
条件,把握清楚题目的关键点;
2、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即把问题分解成各个部分,分析出问题有哪些变量和条件;
3、抽象: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即在实际情况中找出和解决
问题有关的公式或方程;
4、推导:用符号和数学公式表达出问题的模型,并进行相应的推导,寻找出问题的具体解;
5、确定:把求得的答案装入实际情况并确定最终结果,即得出符合
实际要求的解答。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10个思路应用题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10个思路应用题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1.顺向综合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 AB AC AD AE AF AG共 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有 BC、BD、BE、BF、BG共5条。

小学数学应用题21种类型总结(附例题、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应用题21种类型总结(附例题、解题思路)
2、归总问题
【含义】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 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 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 (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小学数学应用题21种类型总结(附例题、解题思路)
1、归一问题 【含义】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 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 次? 解 (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 《红岩》? 解 (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30类典型应用题: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元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4、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

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5、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

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6、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

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3、和差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7、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8、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9、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10、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筐?4、和倍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11、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12、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13、甲站原有车52辆,乙站原有车32辆,若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几天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14、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70,乙比甲的2倍少4,丙比甲的3倍多6,求三数各是多少?5、差倍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多124棵。

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例2 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例3 商场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后,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的2倍还多12万元,又知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多30万元,求这两个月盈利各是多少万元?例4 粮库有94吨小麦和138吨玉米,如果每天运出小麦和玉米各是9吨,问几天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6倍比问题【含义】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出要求的数,这类应用题叫做倍比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一个数量=倍数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倍数,再用倍比关系求出要求的数。

例1 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多少?例2 今年植树节这天,某小学300名师生共植树400棵,照这样计算,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多少棵?例3 凤翔县今年苹果大丰收,田家庄一户人家4亩果园收入11111元,照这样计算,全乡8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全县160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7相遇问题【含义】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

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例2 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例3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8追及问题【含义】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

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时间【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好马每天走120千米,劣马每天走75千米,劣马先走12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例2 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跑。

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例3 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例4 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8千米;一辆货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在距两站中点16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

例5 兄妹二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

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

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例6 孙亮打算上课前5分钟到学校,他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步行去学校,当他走了1千米时,发现手表慢了10分钟,因此立即跑步前进,到学校恰好准时上课。

后来算了一下,如果孙亮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原来步行早9分钟到学校。

求孙亮跑步的速度。

9植树问题【含义】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离、棵距、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数量关系】线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1环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方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4三角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3面积植树棵数=面积÷(棵距×行距)【解题思路和方法】先弄清楚植树问题的类型,然后可以利用公式。

例1 一条河堤136米,每隔2米栽一棵垂柳,头尾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垂柳?例2 一个圆形池塘周长为400米,在岸边每隔4米栽一棵白杨树,一共能栽多少棵白杨树?例3 一个正方形的运动场,每边长220米,每隔8米安装一个照明灯,一共可以安装多少个照明灯?例4 给一个面积为96平方米的住宅铺设地板砖,所用地板砖的长和宽分别是60厘米和40厘米,问至少需要多少块地板砖?例5 一座大桥长500米,给桥两边的电杆上安装路灯,若每隔50米有一个电杆,每个电杆上安装2盏路灯,一共可以安装多少盏路灯?10、年龄问题【含义】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生变化。

【数量关系】年龄问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利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1 爸爸今年35岁,亮亮今年5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几倍?明年呢?例2 母亲今年37岁,女儿今年7岁,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例3 3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49岁,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例4 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曾经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4岁”。

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将来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61岁”。

求甲乙现在的岁数各是多少?11、行船问题【含义】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关的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顺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和;船只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差。

【数量关系】(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船速×2-逆水速=逆水速+水速×2逆水速=船速×2-顺水速=顺水速-水速×2【解题思路和方法】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一只船顺水行320千米需用8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这只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用几小时?例2 甲船逆水行360千米需18小时,返回原地需10小时;乙船逆水行同样一段距离需15小时,返回原地需多少时间?例3 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飞机的速度是每小时576千米,风速为每小时24千米,飞机逆风飞行3小时到达,顺风飞回需要几小时?12、列车问题13、【含义】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关的一些问题,解答时要注意列车车身的长度。

【数量关系】火车过桥: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车速火车追及:追及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甲车速-乙车速)火车相遇:相遇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甲车速+乙车速)【解题思路和方法】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