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蛰诗词

合集下载

与惊蛰有关的古诗词

与惊蛰有关的古诗词

与惊蛰有关的古诗词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表示春天开始真正到来,万物开始苏醒。

以下是几首与惊蛰有关的古诗词。

1. 杜甫《春望》:“莺啼燕舞报新年,马邑龙门古战场。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初心易得,琼枕梦初成。

外生百草君行去,国破山河在。


2. 苏轼《惊蛰》:“雷声欲过墙,春色入小庭。

燕子双飞来,池鱼几许惊。

醉卧不开眼,忽闻卢仝声。


3. 白居易《惊蛰》:“和风吹杨柳,春色媚朝天。

一夜春雨足,千树润新烟。

万条新绿满,百花半含蕊。

惊蛰肝胆定,更待出门时。


4. 唐代民歌《惊蛰歌》:“蛰虫蜕而化,燕子飞来过。

春雷惊蛰醒,草木皆生长。

小鸟纷纷语,江山色更良。

惊蛰已过去,春风又上头。


5. 陆游《春怨》:“花落花开自有时,惊蛰不惊人自知。

愁人忽见长安夜,月明何事几回圆。


以上几首诗词表现出了惊蛰节气的特点,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展现了诗人们对于春天的热爱和期盼。

- 1 -。

惊蛰诗句古诗大全

惊蛰诗句古诗大全

惊蛰诗句古诗大全
一、惊蛰
1、春雷震震复春雨,惊蛰万物有所改。

一开荒田深处在,啼鸟唱歌满林来。

2、更有好景犹犹然,惊蛰朝来绿沃地。

柳荫冥冥千门开,花木芳芳无数朵。

3、昔日春色好记忆,惊蛰再现縠纹满。

芳蕊缤纷繁花朵,清风徐徐几处入。

4、满园芳菲宜人间,惊蛰花开清如水。

沼泽原野草青青,树色参差夹碧丛。

5、禽兽归去野林中,惊蛰池塘游鱼休。

蝶舞自来霹雳声,蜻蜓徘徊艳芬馥。

二、落笔
1、春色满园待落笔,竹马缘尽予重记。

咏思温柔醉千秋,清夜凔芳旋梦归。

2、盼把柔美歌融拂,归忆恰似春花明。

山川晴景映碧落,风月繁华落画中。

3、薰风细雨含晓霹,朱门外娥任思想。

把欢歌苏起凝静,把愁眉写入空翠。

4、孤灯影婆心异思,佳人不在犹梦归。

一笔新词写尽愁,岐路情深咏百衰。

5、世间红尘尽似梦,断绝落笔写衷肠。

欲传天下恰如此,志满西山赠疏篱。

关于惊蛰的古诗词

关于惊蛰的古诗词

关于惊蛰的古诗词有:《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闻雷》白居易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孟浩然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

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春晴泛舟》陆游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拟古》陶渊明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青郊迎神》唐乐府缇幕移候,青郊启蛰。

《游景仁东园》宋·苏辙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瀹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彷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己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咏惊蛰古诗词

咏惊蛰古诗词

咏惊蛰古诗词
春回大地,惊蛰已至,古人留下了不少关于惊蛰的诗词。

让我们一起来咏惊蛰古诗词吧!
1、《惊蛰》孟浩然
春胜处,春早早。

寒气消磨,暖风飘荡。

九十天花开,千里草色绿。

桃花柳絮春,惊蛰醒沉睡。

2、《咏惊蛰》白居易
三月春风吹过来,
燕子归来绿满堤。

蚕儿吐丝千万缕,
惊蛰不到它自知。

3、《惊蛰》杜甫
春归人未归,
百草先发时。

桃李已芳香,
惊蛰复何疑。

4、《春日》王安石
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早春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惊蛰催花放,
渐觉春将归。

5、《雨中闲坐》韩愈
燕子无情似有情,
惊蛰不打早莺声。

雨中闲坐听秋蝉,
风中频起落花红。

6、《惊蛰》陆游
惊蛰来时,湖山几度春。

霎时开遍草萋萋,数日满城花满巷。

长恨武陵春潮落,不知何处别离愁。

7、《惊蛰》李商隐
蛰虫虽有知,不觉春将至。

又来一春去,燕子空惊起。

花发木兰花,柳垂黄金线。

此时凄感叹,他日怨相思。

惊蛰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节气,但是却蕴含着生命的复苏和春天的希望。

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一起咏唱起古人留下的诗词,感受春天的美好!。

古诗《惊蛰》四言绝句精选5篇

古诗《惊蛰》四言绝句精选5篇

古诗《惊蛰》四言绝句精选5篇《惊蛰》古诗四言绝句篇一1、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2、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3、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4、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5、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6、春柳卧生根,早雷惊蛰户。

7、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8、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9、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10、冬月不启壁,深虑惊蛰虫。

11、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12、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13、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

14、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15、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16、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17、州人岁入贡,雷霆未惊蛰。

18、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19、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20、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21、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22、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23、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24、划若震雷惊蛰户,烂如奎宿照云端。

25、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26、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27、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28、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牙。

29、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30、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

31、君壮雷惊蛰,吾衰月阙团。

32、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惊蛰祝福语1、3月5日是惊蛰,惊醒了春风,送来了春雨,开放了春花,弥漫着春意。

我的祝福像悦耳的春雷,带着无限明媚的春光,伴你春夜春梦,梦想成真2、春风吹起来,福气又到来,气温升起来,身体动起来,日子长起来,心情好起来,联系多起来,友谊甜起来,生活闹起来,惊蛰幸福来,愿你惊蛰愉快,开心到来。

3、工作忙绿季无晓,睡梦忽闻蛙鸣叫。

醒时方知惊蛰到,回首只见美景绕。

万物苏醒艳阳照,身体健康舒心潮。

工作如意似春阳,家庭美满幸福耀。

愿你惊蛰好心情,花红柳绿赏春景。

4、惊蛰到了,这是春暖花开的开始,愿你生活当中总是‘惊’喜不断,爱情‘惊’天动地,遇事总是有‘惊’无险,事业上虽然总是‘惊’涛骇浪,但你总是能做出一鸣‘惊’人的成绩,愿你惊蛰快乐。

写惊蛰的最佳古诗

写惊蛰的最佳古诗

写惊蛰的最佳古诗节气惊蛰的古诗11、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2、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宋)张元干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3、春晴泛舟(宋)陆游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4、游景仁东园(宋)苏辙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5、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6、惊蛰吴藕汀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节气惊蛰的古诗2(一)春居杂兴宋·王禹偁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

无端蚯蚓争头角,触破莓苔气似虹。

(二)春日杂兴宋·陈棣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馀景,收拾赋新篇。

(三)有怀正仲还雁峰诗宋·舒岳祥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关于惊蛰的古诗精选10首

关于惊蛰的古诗精选10首

关于惊蛰的古诗精选10首关于惊蛰的古诗精选【10首】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惊蛰古诗篇1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作者:张元干朝代:宋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惊蛰古诗篇2人日惊蛰前数日大雪寄孙奇父韩叔夏作者:胡寅朝代:宋腊雪不溉旱,天公念嘉生。

稚春乃祁寒,号令如冬行。

栗烈鼓噫气,碎訇动霆声。

初疑雨翻盆,旋觉霰洒甍。

暂止俄并集,中宵遽开明。

衾裯起棱角,屏幌同户楹。

淅淅纸窗战,铛铛铜漏惊。

鸡寒罢晓唱,雅冻犹晨鸣。

惊戒臧获起,吹嘘燎炉頳。

开关醉魂醒,倚杖诗思清。

便欲披鹤氅,岂思饮银铛。

空蒙势转盛,飞舞祥争呈。

月池方漫汗,潮山天峥嵘。

讵应柳皆絮,却讶梅始英。

荆璞羞处献,蓝田遣谁耕。

尘埃争受洗,粪壤叨蒙荣。

幸已陴巘崿,若为投涧坑。

分功雨露泽,绚彩冰霜精。

良足润麦麰,未能浃粱粳。

经旬苦料峭,三日观荧晶。

恍忆游汴洛,都忘在湘衡。

瑶林鄙王衍,冠玉怀陈平。

亦念袁邵公,长安门自撑。

更奇李侍中,淮蔡功先成。

渐喜云解駮,频瞻日舒晴。

昂然秀松出,倏尔危檐倾。

墙角仅委积,瓦沟好持盈。

朝暾破凝沍,淑气苏鳏茕。

断决冈陇色,斩余白蛇横。

泮流溪谷响,击碎珊瑚琤。

瓶去蚌珠餐,庭空狮子狞。

粉图记姿态,不屑供使令。

陡觉时序正,不令寒温争。

冰泥就涸涩,卉木纷勾萌。

蒨蒨弄池柳,煌煌然山樱。

了无半面妆,强学六出霙。

二老久不觌,千篇谅难评。

羔醪忍独酌,凤茗宜同烹。

或且放笔快,敢言当敌勍。

木桃得琼玖,耳属长谣赓。

惊蛰古诗篇3惊蛰吴藕汀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惊蛰古诗篇4春晴泛舟作者:陆游朝代:宋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古诗篇5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青郊迎神作者:不详朝代:无缇幕移候,青郊启蛰。

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精选30首)

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精选30首)

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精选30首)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精选30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11、《闻雷》白居易(唐)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2、《有怀正仲还雁峰诗》舒岳祥(宋)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3、《骤雨》陆文圭(宋)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4、《春晴泛舟》陆游(宋)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5、游景仁东园(节选)苏辙(宋)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2(一)春居杂兴宋·王禹偁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

无端蚯蚓争头角,触破莓苔气似虹。

(二)春日杂兴宋·陈棣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馀景,收拾赋新篇。

(三)有怀正仲还雁峰诗宋·舒岳祥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四)惊蛰日雷宋·仇远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六)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宋·范成大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惊蛰节气诗歌

惊蛰节气诗歌

以下是惊蛰节气诗歌:
1、《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2、《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3、《秦楼月·浮云集》
范成大
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4、《惊蛰》
刘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惊蛰古诗词十二首

惊蛰古诗词十二首

惊蛰古诗词十二首
1. 柳絮飘飞湖畔,惊蛰到了春寒料峭。

枝头嫩芽犹未吐,玉兔还在
伐木寒。

2. 明月寒空悬,惊蛰南国来。

雨淋湿梧桐,风吹鸟归夜。

3. 惊蛰春日到,桃花照水红。

莺啼燕舞处,桃李满园中。

4. 明日惊蛰至,暖风柔草木。

迎春春又近,燕子回归屋。

5. 惊蛰已至,留香草木。

晴雨云天,恰似春天。

6. 惊蛰三月至,春归万物绿。

桃花如雪落,百卉竞先发。

7. 饥饿惊蛰夜,秋虫鸣不停。

无奈妓楼月,凝露泣朝霖。

8. 惊蛰江南重阳夜,落花独对西风。

一片愁肠千万结,无语看梅婵娟。

9. 草长莺飞二月天,惊蛰一过花开鲜。

泥融飞燕双双归,种豆南山下。

10. 惊蛰到,寒气减,鸟儿啼声唤春眠。

万物重见光明,心怀愉悦欣欣然。

11. 桃李无言正可人,惊蛰风光正当春。

莺飞草长开花早,空山新雨后
初晴。

12. 万物生长盼春天,惊蛰来临兴欣然。

花开花落遍天地,心醉兴高乐沁人。

惊蛰节气七绝诗大全

惊蛰节气七绝诗大全

惊蛰节气七绝诗大全1.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黄庭坚《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2.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朱翌《游玉泉·坡陀石上大绅垂》3.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舒岳祥《有怀正仲还雁峰诗》4.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唐寅《清溪松阴图》5.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释绍昙《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2》6.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王炎《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7.划若震雷惊蛰户,烂如奎宿照云端。

——孔武仲《次韵酬昌秋侠见贶之句》8.池上龙蛇惊蛰起,军中矛戟绕营看。

——刘敞《城下种竹今春极有佳笋》9.待得春雷惊蛰起,此中应有葛陂龙。

——庞铸《墨竹三首·其三》10.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杜德源《安济桥》11.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吴可《夜闻警》12.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赵时韶《蚊雷》13.箨龙惊蛰出墙东,一夜寒声满地空。

——朱诚泳《新笋出林为风所折》14.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张元干《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15.乞得邻花趁雨移,只愁耽却种花时。

笑予不学刘伶癖,长见閒人荷锸随。

——张英《甲子惊蛰后一日入山二首·其二》16.忍看节候变匆匆,花树交加怜白红。

久蛰高楼如槁木,而今暂得受春风。

——刘雄《惊蛰日街行》。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大全10首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大全10首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大全10首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那么关于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你知道多少首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大全10首,以供大家参考!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篇1《闻雷》白居易(唐)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篇2《有怀正仲还雁峰诗》舒岳祥(宋)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篇3《骤雨》陆文圭(宋)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篇4游景仁东园(节选)苏辙(宋)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篇5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篇6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宋)张元干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篇7春晴泛舟(宋)陆游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篇8游景仁东园(宋)苏辙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惊蛰》古诗四言绝句

《惊蛰》古诗四言绝句

《惊蛰》古诗四言绝句《惊蛰》古诗四言绝句_惊蛰绝句“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方的自然节律是完全吻合的。

惊蛰这一天的时候,是干支历卯月开始的时间;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惊蛰》古诗四言绝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惊蛰》古诗四言绝句1、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2、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3、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4、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5、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6、春柳卧生根,早雷惊蛰户。

7、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8、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9、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10、冬月不启壁,深虑惊蛰虫。

11、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12、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13、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

14、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15、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16、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17、州人岁入贡,雷霆未惊蛰。

18、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19、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20、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21、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22、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23、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24、划若震雷惊蛰户,烂如奎宿照云端。

25、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26、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27、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28、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牙。

29、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30、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

31、君壮雷惊蛰,吾衰月阙团。

32、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惊蛰祝福语1、3月5日是惊蛰,惊醒了春风,送来了春雨,开放了春花,弥漫着春意。

我的祝福像悦耳的春雷,带着无限明媚的春光,伴你春夜春梦,梦想成真2、春风吹起来,福气又到来,气温升起来,身体动起来,日子长起来,心情好起来,联系多起来,友谊甜起来,生活闹起来,惊蛰幸福来,愿你惊蛰愉快,开心到来。

3、工作忙绿季无晓,睡梦忽闻蛙鸣叫。

关于惊蛰打雷的诗句古诗

关于惊蛰打雷的诗句古诗

关于惊蛰打雷的诗句古诗
1.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出处:韦应物《观田家》
2.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出处:陆游《春日杂兴》
3.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出处:陆游《春夜闻雷》
4. 半夜雷车惊蛰,初春雨脚穿江。

出处:陆游《春晴泛舟》
5. 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出处:元稹《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6. 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

出处:王禹偁《春居杂兴》
7. 霹雳一声惊蛰起,龙孙高插碧云边。

8.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9. 元稹《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诗句:“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10. 王禹偁《春居杂兴》
诗句:“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


11. 邵雍《老去吟》
诗句:“春雷惊起千年蛰,笔下苍龙自往还。


12. 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
诗句:“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13. 宋太宗《缘识》
诗句:“看花终不似春雷,牵引诗情瞑目开。

”。

惊蛰 节气诗词

惊蛰 节气诗词

惊蛰节气诗词1. 烟雨湿阑干。

杏花惊蛰寒。

-——萧汉杰《菩萨蛮·春雨》2. 一雨才过惊蛰节,溪山到处是梅花。

——张英《山中即事十二首其四》3.惊蛰先开荠菜花,一年春事渐繁奢。

——奕绘《鹧鸪天二十二首其十七》4.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元稹《惊蛰二月节》5.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舒岳祥《有怀正仲还雁峰诗》6.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陈允平《山房》7.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韦应物《观田家》8.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赵蕃《闻蛙》9.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拖去鼻头涓滴水,洗清雁宕几千峰。

——释绍昙《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其二》10.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苏辙《游景仁东园》11. 才过惊蛰,是轻阴地面,薄雷天宇。

——黄之隽《壶中天·三叠韵和初食园笋其三》12. 鸣蛙当晚日,惊蛰动春雷。

野气蒸车幔,乡心入酒杯。

——毛奇龄《春游即事》13.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仇远《惊蛰日雷》14.惊蛰已过寒食近,元龙楼上看眠松。

——宋禧《三月二日过陈处士家为题眠松图》15.惊蛰庭梅发,方当烂熳期。

——查慎行《惊蛰前一夕大雪压折庭梅一桠》16.谁言惊蛰花期近,偏觉十分寒峭。

——高士奇《摸鱼儿四首其一》17. 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范成大《忆秦娥其五》18.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于潜户。

——张衡《东京赋》19.今年较去年,惊蛰先五日。

——宋书升《田家即事》20.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天。

——陈棣《春日杂兴五首其五》21.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方回《修石山》22.才过惊蛰无多日,犹有残梅晚著花。

——张英《将归》23.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张元干《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24.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

——吴存《水龙吟寿族父瑞堂其日惊蛰》25. 半夜雷车惊蛰,初春雨脚穿江。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10首(精选8篇)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10首(精选8篇)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10首(精选8篇)咏二四气诗·惊蛰二月节篇一(唐)元稹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游景仁东园(宋)苏辙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闻蛙篇三(宋)赵蕃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西江月·春雷篇四(清)陆求可半夜雷车惊蛰,初春雨脚穿江。

梅花应已满山香,急驾兰桡画桨。

一带青山如沐,半湾绿水停航。

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连纸帐。

.《春晴泛舟》篇五陆游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的古诗(13-25首篇六13.惊蛰后雪作未已阴之湖庄。

惊蛰节气的诗句(精选18首)

惊蛰节气的诗句(精选18首)

惊蛰节气的诗句(精选18首)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惊蛰节气的诗句(精选18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惊蛰节气的诗句(精选18首)1、《秦楼月/忆秦娥》年代:宋作者: 范成大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2、春晴泛舟作者:陆游朝代:宋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曲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3、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4、游景仁东园作者:苏辙朝代:宋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5、《奉和御製中和》年代:宋作者:杨亿佳节更春晦,长标令甲名。

天渊摇绿浪,仙杏吐丹荣。

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云谣传下土,汉曲被新声。

6、《闻蛙》年代:宋作者:赵蕃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7、《蚊雷》年代:宋作者:赵时韶朝来伏地悄无声,入夜轰轰屋底鸣。

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8、《游玉泉》年代:宋作者:朱翌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描写惊蛰的古诗(精选12篇)

描写惊蛰的古诗(精选12篇)

描写惊蛰的古诗描写惊蛰的古诗描写惊蛰的古诗(精选12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惊蛰的古诗(精选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惊蛰夜大风雪落惊寝》明代:胡俨急霰洒窗纸,飙风翻竹枝。

划然衾觉冷,正是梦醒时。

晓起瓦皆白,春回花不知。

老来肌骨瘦,无那被寒欺。

拓展:惊蛰下雪了,早起时,雪已把瓦都变白了。

诗人感慨:春天来了,花儿也不知道。

我又老又瘦,还要被寒风欺。

2.《惊蛰日雷》宋代:仇元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拓展:春雷阵阵,花儿开放,野阔风高,电明雨急,这就是惊蛰春雷。

3.《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宋代:曹彦约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拓展:这个惊蛰,很冷,还下雪了,诗人此时去拜访友人,恰好友人不在,诗人在寒冷中等了好久,不得不时常呵手取暖。

4.《观田家》唐代: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拓展:惊蛰,是春耕的开始。

俗语说: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惊蛰,是播种希望的时节。

5.《义雀行和朱评事》唐代:贾岛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拓展:惊蛰时节,贾岛记录了一对仁义的雀鸟。

它们勤劳捕食,养育着巢中的雏鸟。

禽类虽小,却也有德。

6.《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宋代:张元干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惊蛰诗词【篇一:《古诗词中的24节气:惊蛰》讲义】古诗中的24节气:惊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

惊是惊动,蛰是藏。

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冬眠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 意思是说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当然,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是因为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翻页】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在农忙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惊蛰时节,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

因此,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在我们后边学习的唐代韦应物《观田家》诗中便讲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有谚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

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证明今年风调雨顺会有一个好收成。

【翻页】那么,同学们都知道惊蛰节气里有哪些习俗吗?接下来,我们在一块了解一下惊蛰节气里的习俗。

【惊蛰习俗】惊蛰祭雷神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

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

各地客家均有俗谚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

”此语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继天公之后的重要神祗。

祭白虎化解是非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

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驱赶霉运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惊蛰吃梨寓意离家创业山西民间在惊蛰日要吃梨,即使十里不同俗的城市乡村皆然。

惊蛰之蛰,此指藏。

惊蛰即冬眠的小动物被雷震惊醒后出来活动,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标志大地回暖,进入春耕之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拟古九首》其三)。

在草木纵横舒的惊蛰时节,晋地乍暖还寒,天气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梨,味甘汁多,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功效,此时于人们如自然甘露,去火怡神。

【诗中惊蛰】韦应物《观田家》一雷惊蛰始,是一种农事的提醒,预示着来年会有好的收成。

说到惊蛰这一节气,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首诗歌,韦应物的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惊蛰时节的景象。

《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①,饮犊西涧水。

饥劬②不自苦,膏泽③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④。

注释:①景常晏:指天晚。

②劬:劳苦。

③膏泽:指雨下到田里。

④闾里:民间、乡里。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

诗人前面两句描写了春雨过后一片美好的田园景象,农民自惊蛰起就要开始春耕。

一家人整天起早贪黑地忙碌于农活,家中却无隔夜粮,劳役还远没有结束。

后面一句,诗人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棒禄却来自乡里,心中万分惭愧自责。

这种思想感情的抒发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翻页】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首诗歌,陶渊明的《拟古九首其三》。

《拟古》九首是陶渊明在弃官归隐之后写的一组诗歌。

下面这首诗是第三首,它以春燕返巢托兴,表现诗人不因贫穷而改变隐居的决心,同时也寓有对晋室为刘宋所取代而产生的愤慨。

《拟古九首其三》【晋陶渊明】促春透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人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得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陶渊明的诗以田园生活为主要题材。

这首诗描写了春雷后天气转暖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安于现状、安于山野的田园生活。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

如陶渊明《惊蛰》“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

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

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也叫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好的,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了。

同学们都掌握了吗?我们下周周讲再见喽!【篇二: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典诗词】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一、冬至的诗词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祭》张志真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

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二、小雪的诗句(诗词)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唐李咸用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唐无可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小雪宋释善珍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三、立春的诗词立春习俗“今朝立春好天气,况是太平朝野时。

”(《广群芳谱〃天时谱》杨维祯诗)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

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

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立春 [唐]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注释:春盘:古代习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即为“春盘”。

两京:即长安、洛阳两都。

那对眼:那,通挪,挪动、移动;对眼,双眼。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目光随着巫峡的滚滚江流移动。

杜陵远客:诗人的自称。

杜陵,即长安东南的杜县,汉宣帝在此建陵,称杜陵。

杜子美的远祖杜预是京兆杜陵人,他本人又曾经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因而经常自称为杜布衣、少陵野老、杜陵远客。

四、惊蛰的诗词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

义雀行和朱评事(唐)贾岛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