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课程设计正文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以及正文内容安排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以及正文内容安排————————————————————————————————作者: ————————————————————————————————日期:ﻩ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C语言课程设计课题名称运动会分数统计系统专业土木工程班级0981学号 2姓名满佳佳指导教师王颖2011年 1 月10 日前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多人合作,以至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
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通常,课程设计的课题比平时的习题复杂得多,也更接近实际。
课程设计着眼于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使书上的知识变“活”,使学生更好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课程设计安排了八个设计课题,训练重点在于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强调面面俱到。
学生可任选其中一题进行设计,设计完毕写出课程设计报告,用A4纸打印成册;并将课程设计报告与源程序存盘。
学习委员将课程设计报告与磁盘收齐后交指导老师。
一、目的全面熟悉、掌握C语言基本知识,掌握C程序设计中的顺序、分支、循环三种结构及数组、函数和C语言基本图形编程等方法,把编程和实际结合起来,增强对不同的问题运用和灵活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以及算法描述的本领,熟悉编制和调试程序的技巧,掌握分析结果的若干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上机动手能力,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提供文档资料的习惯和规范编程的思想,为以后在专业课程中应用计算机系统解决计算、分析、实验和设计等学习环节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一、课程设计目的全面熟悉、掌握C语言基本知识,掌握C程序设计中的顺序、分支、循环三种结构及数组、函数和C语言基本图形编程等方法,把编程和实际结合起来,增强对不同的问题运用和灵活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以及算法描述的本领,熟悉编制和调试程序的技巧,掌握分析结果的若干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上机动手能力,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提供文档资料的习惯和规范编程的思想,为以后在专业课程中应用计算机系统解决计算、分析、实验和设计等学习环节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报告书正文标准格式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书 专 用 纸1 引言(或绪论)(可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小4号宋体,20磅行距)××××××××××××××××××××××××××××××…………1.1 ××××××(作为正文2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小4号宋体,20磅行距)×××××××××××××××××××××××××××××××…………1.1.1 ××××(作为正文3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不加粗)×××××××××(小4号宋体,20磅行距)×××××××××××××××××××××××××××…………2 ×××××××(作为正文第2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小4号宋体,20磅行距)×××××××××××××××××××××××××××××××××××…………×××××××××××××××××××………… ………… 注:1.正文中表格与插图的字体一律用5号宋体;2.正文各页的格式请以此页为标准复制。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中的核心概念,如XXX(此处填写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其定义及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XXX(此处填写具体知识点)与XXX(此处填写另一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运用XXX(此处填写具体方法或理论)分析并解决XXX(此处填写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进行有效论证。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或技能,如XXX(此处填写具体方法或技能),解决实际操作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本课程为XXX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2. 学生所在年级为XXX,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教学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知识点讲解:- 章节一:XXX(如基本概念、原理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内容)- 章节二:XXX(如相关知识点、案例分析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内容)2. 技能训练:- 技能一:XXX(如数据分析、实验操作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训练内容)- 技能二:XXX(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训练内容)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主题一:XXX(如团队合作、道德品质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培养内容)- 主题二:XXX(如学以致用、社会责任感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培养内容)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 知识点讲解:章节一- 技能训练:技能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一第二周:- 知识点讲解:章节二- 技能训练:技能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二第三周:- 综合训练:结合前两周所学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一和主题二的综合实践教学进度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模板
课程设计模板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某一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原则。
1. 学生为主体。
课程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 知识与能力并重。
课程设计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既要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灵活性与科学性。
课程设计要注重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同时要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 教学手段多样化。
课程设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课程名称,XXX课程。
2. 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
3. 课程学时,XX学时。
4.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习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
5. 教学内容,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安排,包括各个章节或单元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6. 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
7.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8. 教学评价,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四、课程设计流程。
1. 课程需求分析,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
2. 教学内容设计,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
3.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5. 教学实施,按照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实施。
6.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课程设计效果评价。
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课程名称:某某课程
课程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某某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某某思维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某某态度和价值观
教材和参考书目:
1. 主教材:《某某教材》
2. 参考书目:《某某参考书》
教学方法:
1. 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传授知识
2. 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练习加深理解和掌握
3.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项目:通过课程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内容:
1. 第一单元:某某概念和原理
- 概念介绍和解释
- 原理讲解和实例分析
- 相关案例和商业模型分析
2. 第二单元:某某技能和操作
- 技能要点和步骤讲解
- 操作演示和实践练习
- 个案分析和问题解决
3. 第三单元:某某案例和实践
- 案例分析和讨论
- 项目实践和解决方案设计
- 实践总结和反思
评估方式:
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力、讨论贡献等方面的评估
2. 作业成绩:包括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评估
3. 考试成绩: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评估
备注:
1. 课程设计参考了相关课程标准和要求
2.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3. 学生的学习效果需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和评估。
课程设计正文书写格式
课程设计正文书写格式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XX技能,培养学生的XX情感和价值观。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学会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XX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题;2.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进行实验和观察;3.能够运用XX学科的原理和知识进行创新和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探索精神;3.培养对XX学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运用XX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的安排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章主要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XX学科的基础知识。
2.第二章: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本章主要介绍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让学生了解XX学科的发展背景和趋势。
3.第三章:运用XX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章主要介绍如何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XX学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课设策划书格式3篇
课设策划书格式3篇篇一《课设策划书》一、课设题目[具体课设题目]二、课设目的阐述本次课设的主要目的和预期达成的目标。
三、课设内容详细描述课设涵盖的各个方面,包括主要任务、关键环节等。
四、课设步骤1. 前期准备阶段说明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如资料收集、工具准备等。
2. 设计与实施阶段具体列出设计思路和实施的流程。
3. 测试与优化阶段描述如何进行测试以及针对问题的优化措施。
五、时间安排制定一个详细的课设时间进度表,明确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
六、人员分工明确参与课设的人员及其具体职责。
七、课设所需资源列出课设所需的硬件、软件、资料等资源。
八、预期成果说明期望通过课设得到的成果形式,如报告、作品等。
九、质量控制阐述如何确保课设的质量,包括检查、审核等环节。
十、风险与应对措施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篇二《课设策划书格式》一、课设主题明确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
二、课设目的阐述开展此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和意义,例如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实践经验等。
三、课设时间安排四、课设参与人员明确参与课程设计的人员及各自的职责。
五、课设内容及步骤1. 详细描述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2. 分步骤说明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包括调研、方案设计、具体实施、测试与评估等环节。
六、课设所需资源列出完成课程设计所需的资源,如设备、材料、软件等。
七、课设质量控制说明如何确保课程设计的质量,包括制定标准、进行过程监控、开展质量检查等。
八、课设成果评估阐述对课程设计成果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包括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完整性等方面。
九、课设预算列出课程设计所需的各项费用预算。
十、注意事项提醒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安全事项、知识产权保护等。
篇三《课设策划书》一、课设题目[具体课设题目]二、课设目的[详细说明本次课设期望达到的目标,如掌握某些知识、提升某些技能等]三、课设要求1. [列出具体的要求点 1]2. [列出具体的要求点 2]3. ……四、课设时间安排[明确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如调研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等的起止时间]五、课设步骤1. 前期调研[说明调研的内容、方法和预期成果]2. 方案设计[描述设计的思路、流程和具体内容]3. 实施与调试[阐述实施的过程和遇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六、团队成员及分工[列出参与课设的成员及其负责的具体工作]七、课设所需资源1. 硬件资源[列出所需的硬件设备]2. 软件资源[列出所需的软件工具]八、预期成果[描述期望完成的具体成果,如报告、作品等]九、注意事项[提醒在课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安全问题、数据保护等]十、风险与应对措施[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参考模板
目录1 前言 (1)2 需求分析 (1)2.1 要求 (1)2.2 任务 (2)2.3 运行环境 (2)2.4 开发工具 (2)3 分析和设计 (2)3.1 系统分析及设计思路 (2)3.2 主要数据结构及算法 (9)3.3 函数流程图 (10)4 具体代码实现 (11)5 课程设计总结 (30)5.1 程序运行结果或预期运行结果 (30)5.2 设计结论 (31)参考文献 (31)致谢 (31)1 前言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
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
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
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
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
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
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
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完善的报表生成、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2 需求分析2.1 要求1.开发环境要求:Turbo C 3.0。
2.提交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分析:包括设计题目、设计内容以及系统功能需求分析;(2)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主要功能模块的划分)及详细设计(各功能模块的算法设计以及对应的流程图);(3)系统实现:包括使用的所有变量、自定义函数、结构体的说明,以及完整源程序清单,关键代码应加注释。
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课程设计方案模板一、课程设计方案概述。
课程名称,XXXXX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适用对象,XXXXX专业的学生。
学时安排,XX周,每周X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XXXXX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背景分析。
1. 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本课程是XXXXX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XXXXX 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生现有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具备了XXXXX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XXXXX、XXXXX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XXXXX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XXXXX、XXXXX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与安排。
1. 主要教学内容。
(1)XXXXX。
(2)XXXXX。
(3)XXXXX。
(4)XXXXX。
(5)XXXXX。
2.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XXXXX、XXXXX、XXXXX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实践环节安排。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安排XXXXX、XXXXX、XXXXX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课程评价与考核。
1. 评价方式。
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XXXXX、XXXXX、XXXXX等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
2.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定,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课程实施保障。
1. 教学团队。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由XXXXX、XXXXX、XXXXX等专业教师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本)大学设计正文模板
封面作者:Pan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摘要,约500〜800字左右邙R—页).内容应包括工作目地、意义、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地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中文摘要结尾隔一行注明论文地关键词(3-5个).中文摘要后为外文摘要,须另起一页.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一致.格式要求:中文“摘要”标题格式选用“黑体,小三号”样式.中文“摘要”正文格式选用“宋体,小四号”样式,行间距固定值20pt.外文“Abstract”标题格式选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小三号”样式. 外文"Abstract"正文格式选用a 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样式.关键词:格式选用“宋体,小四号,加粗”样式•首行缩进:0字符.3~5个关键词冲间用“;”分开,要求与摘要内容隔一行.示例如下:关键词:电动机;DSP;自适应控制;直接转矩控制AbstractBoth i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nd system identification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has tobe solved. I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n optimal input signal over a certain future horizonis calculated on-line, while in system identification an optimal model is required・Inboth optimization problems 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the degrees of freedom wisely. Thechoice of the degrees of freedom is denoted with parametrization, i.e. inputparametrizationin predictive control and model parametrization in identification・For quadratic costfunctions, which are common in both areas, and a linear parametrization the optimizationproblems are convex: a quadratic programming problem for predictive control and a linearleast squares problem for identification. 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linear parametrizationsthat can be utilized. In this thesis it is investigate to what extend flexibility in the linearparametrization can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nd system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Keywords: motor o DSP O adaptive control o direct torque controlAbstractll第1章正文格式说明11」论文格式基本要求11.2论文页眉页脚地编排11.3论文正文格式11.4章节标题格式21.5各章之间地分隔符设置2第2章图表及公式地格式说明32」图地格式说明32.1.1图地格式示例32.1.2图地格式描述32.2表地格式说明42.2.1表地格式示例42.2.2表地格式描述42.3公式地格式说明52.3.1公式地格式示例52.3.2公式地格式描述52.4参考文献地格式说明52.4.1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地示例52.4.2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地书写格式62.4.3参考文献地书写格式62.4.4参考文献地书写格式示例62.5量和单位7第3章结论8参考文献9致谢10附录11第1章正文格式说明“正文”不可省略.正文是毕业论文地主体.撰写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和论述、设计与计算方法、建模与仿真计算、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地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地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地比较等.1.1论文格式基本要求论文格式基本要求:(1)纸型:A4纸:(2)页边距:上 3.8cm,下 3.8cm,左 3.2cm、右 3.2cm;⑶页眉:2.8cm,页脚:3cm,左侧装订.(4)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5)行距:正文全文行间距固定值20pt.1.2论文页眉页脚地编排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应曲正文开始,作为第1页•摘要、Abstract. LI 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页脚底部居中位置, 宋体,小五.模板中已经将字体和字号要求自动设置为缺省值,只需双击页面中页眉位置, 按要求将填写内容替换即可.1.3论文正文格式正文选用模板中地样式所定义地“毕设_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间距固定值20pt.模板中已经自动设置为缺省值.模板中地正文内容不具备自动调整格式地能力,如果要粘贴,请在粘贴后将粘贴地内容选中,选择“格式”中地“毕设_正文”即可.也可以使用手动设置,将粘贴内容地格式设置成要求地格式.沈阳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XXXX (居中书写)1 ・ 1 XXXX1.1.1 XXXX1.4章节标题格式•大标题第1章黑体小三号•—级节标题 4. 1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黑体四号•二级节标题•正文4.2.2实验装置黑体小四号PFOODR实验取得正确预期效果宋体小四号•表题与图题表2-13飞行时间质谱实验装置宋体小四号•参考文献Herzberg G and Sprinks J W T.宋体五号1.5各章之间地分隔符设置各章之间应重新分页,使用“分页符”进行分隔.设置方法: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分隔符(B)…”,在弹出地窗口中选择分隔符类型为“分页符”,确定即可另起一页.第2章图表及公式地格式说明2.1图地格式说明2.1.1图地格式示例图在正文中地格式示例如图2-1所示.图2-1正文样式示例图2-1显示了论文模板中所定义地样式选择方法•使用鼠标选择相应地样式, 对应地文字格式就发生相应改变.也可将图名选中,选择格式中地图表名称.2.1.2图地格式描述(1)图地格式要求①图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②图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要过分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地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标出;③图中地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一致;④必须注明图序及图名,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地下方;⑤工程图、坐标图、框图和电气线路图不能徒手勾画或复印,要符合相应地国标;⑥照片图要用原版照片,金相组织图片必须注明放大比例.(2)图地位置:图上下文间设置一行间距.(3)若图中有附注採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名或表地下方.表是从参考文献中摘选地,必须在图注或表注中用[亟号|]表明,并放在文字右上角.2. 2表地格式说明2.2.1表地格式示例(1)表地格式示例①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地符号;②表序及表名置于表地上方居中.③表格要求三线表(个别专业除外),如下所示:表2-1实验测得地30T地数据2. 2. 2(1)表地绘制方法①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②表格居中排列.③表地大小尽量以一页地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但超限要加续表.④表名应当在表地上方并且居中•编号应分章编号,如表2-1、表2-2.⑤表及表名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⑥表内文字全文统一,设置为宋体,小四.(2)表地位置:表格与上下文间设置一行间距.(3)若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名或表地下方.表是从参考文献中摘选地,必须在图注或表注中用[|文献号|]表明.2. 3公式地格式说明2.3.1公式地格式示例公式地格式示例如下:(2-1)其中,uR,uS分别为抗力和载荷效应地均值,……•2. 3. 2公式地格式描述(1)公式居中书写.(2)公式序号应按章编号,公式编号在行末列出,其间不加虚线,如(2-1)、(2-2).(3)公式位置:公式之间及上下文间设置一行间距.2. 4参考文献地格式说明2.4.1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地示例关于主题法地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地形式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itlL《图书馆编制口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U录索引地是杜威十进分类法地相关主题索引……”山.也有人认出为“美国地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笫一个使用了主题法”【2叫2.4.2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地书写格式引用地文献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以右上角标形式标注在引用处.2.4.3参考文献地书写格式参考文献表根据《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编排规范》地要求书写,并按文中引用顺序编码•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al.”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编排规范如下:①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②期刊文章[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③论文集中地析出文献[序号]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编. 论文集题名[C]•岀版地:岀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④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⑤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⑥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⑦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志]•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地出处或可获得地址.⑧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2.4.4参考文献地书写格式示例参考文献格式见第9页2. 5量和单位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 93有关量和单位地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单位名称地书写,可以釆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 不许两种混用.第3章结论结论内容说明论文应有结论•论文地结论是最终地、总体地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地小结地简单重复.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使人一看结论就能全面了解论文地意义、口地和工作内容;要实事求是地阐述自己地创新性工作在本领域中地地位、作用和意义;严格区分本科生地成果与导师科研工作地界限.参考文献[1]竺可桢.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2]张昆,冯立群,余昌饪,等.机器人柔性手腕地球而齿轮设计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4, 34 (2) : 1-7.[3] Chen Z F, Shi H Y, An Y J. Globally convergent approach based on chaotic theory forunderwater robot motor optimization [ 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CJ. Chansha, 2003. 996-1001.[4] 郑开青.通讯系统模拟及软件[D]・北京:沈阳工业大学无线电系,1987. [5]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P].中国:881056073,1980-07-2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量与单 位[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7] 箫饪.岀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0L]・[2002-04-15]・http:/^. ereader.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致 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地完成有较重要帮助地团体和人士.(200 字左右)附 录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地冗长公式推导;必要地设计图;以备他人阅读方便 所需地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等.如没有,则不必列出.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课程设计报告书正文标准格式
1.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彩票摇奖是公平公正的,各号码的出现是随机的; 彩民购买彩票是随机的独立事件;对同一方案中高级别奖项的奖金比例或奖金额不应低于相对低级别的奖金比例或奖金额; 根据我国的现行制度,假设我国居民的平均工作年限为T =35年。
j r ---第j 等(高项)奖占高项奖总额的比例,3,2,1=j ; i x ----第i 等奖奖金额均值,71≤≤i ; i p ----彩民中第i 等奖i x 的概率,71≤≤i ;)(i x μ----彩民对某个方案第i 等奖的满意度,即第i 等奖对彩民的吸引力,71≤≤i ; λ----某地区的平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相关因子,称为“实力因子”,一般为常数; F ----彩票方案的合理性指标,即方案设置对彩民吸引力的综合指标;2. 模型的准备(1)彩民获各项奖的概率从已给的29种方案可知,可将其分为四类,1K :10选6+1(6+1/10)型、2K : n 选m )/(n m 型、3K :n 选1+m )/1(n m +型和4K :n 选m )/(n m 无特别号型,分别给出各种类型方案的彩民获各奖项的概率公式:●1K :10选6+1(6+1/10)型7611021051-⨯=⨯=p ,7621081054-⨯=⨯=p ,56193101.8102-⨯=⨯=C p 461919110194102.61102-⨯=+=C C C C p , 361101919110110195103.421022-⨯=+=C C C C C C p 261919191101101919110110110196104.199510)23(32-⨯=⨯+⨯⨯-⨯+⨯=C C C C C C C C C C C p ●2K :n 选m )/(n m 型m n C p 11=,m n m mC C p 12-=,m n m n m m C C C p 1)1(13+--=,mnm n m m C C C p 1)1(24+--=, mnm n m m CC C p 2)1(25+--=,m nm n m m CC C p 2)1(36+--=,m nm n m m CC C p 3)1(37+--=。
课程设计方案报告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学时:5. 开设学院/系:6. 开设年级:7. 开设专业:8.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二、课程设计背景与目标1. 设计背景:(1)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领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2)学科发展: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本课程将(介绍课程涉及的主要学科发展动态)。
2.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1)模块一:基础理论1.1 介绍(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1.2 分析(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3 探讨(专业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模块二:实践技能2.1 实验室操作技能;2.2 计算机应用技能;2.3 项目设计与实施。
(3)模块三:综合应用3.1 综合案例分析;3.2 课程设计;3.3 毕业论文。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4)实验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5)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40%):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
2. 评价标准:(1)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2)能力培养效果:评价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3)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纪律、团队协作、责任心等方面。
通用课程设计方案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课程名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课程名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 【课程名称】概述2. 【课程名称】基本概念3. 【课程名称】基本原理4. 【课程名称】基本方法5. 【课程名称】案例分析6. 【课程名称】实践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课程名称】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名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名称】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课程名称】的背景、意义和课程目标。
2. 讲解:讲解【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课程名称】的实际应用。
4. 讨论与互动: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名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5. 实践与应用: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名称】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课程名称】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3. 考核内容:涵盖【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实际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课程名称】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名称】知识。
3. 案例库:收集丰富的【课程名称】案例,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参考。
4. 实践基地: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课程设计方案模板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2. 开课对象:(填写开设该课程的学生群体)3. 学时安排:(填写该课程总学时数,以及每周上课学时数)4. 课程学分:(填写该课程的学分安排)5. 课程类型:(填写该课程的分类,如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等)6. 教学语言:(填写该课程的授课语言)二、课程目标1. 教学目标:(简要描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2. 知识与技能:(列举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3. 学科与专业特征:(说明该课程与学科专业的关联以及对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贡献)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大纲:(概述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思路)2. 教学分解:(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或章节,并安排每个单元或章节的教学活动)2.1 单元/章节一:(描述该单元或章节的内容与教学方法)2.2 单元/章节二:(描述该单元或章节的内容与教学方法)2.3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介绍该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2. 教学手段:(说明该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3. 评估方式:(说明该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形式、作业要求、实践任务等)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列举该课程主要使用的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等信息)2. 辅助教材:(列举该课程所推荐的辅助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等信息)3. 参考资料:(推荐学生额外阅读的参考资料名称、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六、教学团队1. 课程负责人:(列举该课程的负责人及其简要介绍)2. 授课教师:(列举该课程所涉及的所有授课教师及其简要介绍)七、教学资源与保障1. 教学场所:(描述该课程所需的教学场所要求,如普通教室、实验室、场地等)2. 教学设备与材料:(描述该课程所需的教学设备与材料要求,如计算机、实验器材、教学模型等)3. 教学支持:(介绍学校或学院提供的教学支持资源,如教学技术支持、教学辅助服务等)八、课程评价与改进1. 教学评价:(说明该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与周期,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组报告等)2. 评价指标:(列举该课程的评价指标,包括知识掌握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等)3. 教学改进:(描述根据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教学改进措施,如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九、课程实施计划1. 开课时间:(填写该课程的开课时间)2. 授课计划:(将课程实施安排表格化,包括上课日期、授课教师、教学内容等详细信息)3. 课程重点与难点:(列举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教师和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教学准备)十、课程验收与总结1. 课程验收:(说明该课程的验收方式与时间,如期末考试、课程报告等)2. 课程总结:(对该课程进行总结,包括教学效果、教学经验等方面的评价与反思)以上就是课程设计方案模板的基本要素和内容,根据你所设计的具体课程内容和要求,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模板中的各项细节。
课程设计目录和正文模板
目录1 问题描述 (1)2 需求分析 (1)3 概要设计 (1)3. 1设计思路 (1)3. 2模块划分 (2)3. 3流程图 (2)4 详细设计 (3)4. 1数据类型的定义 (3)4. 2程序分析 (3)4. 3程序清单 (6)5 测试分析 (8)6 课程设计总结 (9)参考文献 (10)1 问题描述设计一个职工管理程序, 输出10个职工的姓名和职工号, 按职工号由大到小排序, 姓名顺序也随之调整, 要求输入一个职工号, 用折半查找法找出该职工的姓名。
从主函数输入要查找的职工号, 输出该职工姓名。
2 需求分析从问题描述中可知: 要编写一个职工数据管理程序, 输入职工号和姓名并按职工号由大到小排序, 则需建立一个子函数input-e(), 其功能是输入职工的数据。
输入完成后, 我们需对职工信息进行排序, 此时需用到sort函数。
为提高效率, sort函数是用选择法进行排序。
排序后就是查找, 题目要求输入一个职工号, 用折半查找找出该职工的姓名。
所以查找需建立子函数search, 用来查找职工的信息。
那么, 整个程序主函数main就包括三个子函数, 分别是输入函数input-e、排序函数sort和查找函数search。
3 概要设计,3. 1设计思路(1)首先建立主函数main, 在main中有三个子函数, 输入、排序、查找。
Main函数中用flag作为循环开关变量。
先赋值flag=1,输入要查找的职工号,显示查找结果,当不再继续查找时,flag=0.循环结束。
否则flag=1.(2)接下来分析第一个子函数---输入函数input-e。
用一个一维数组存储职工号, 为整型。
职工的姓名用一个二维数组存储, 为字符串。
定义一个变量i 用i的循环递增输入职工号和职工姓名。
(3)接着用选择法进行排序, 建立子函数sort。
每趟排序从待排记录中找到最大的记录, 并与第一个记录进行交换。
这样就完成了从大到小排序, 是整个记录成递减序列。
课程设计万能模板范文
课程设计万能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课程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实验技能、数据分析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课程相关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如下:1.教材章节:第一章《课程理论基础》2.教学内容:–课程概念与类型–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课程实施与评价三、教学方法本章节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针对课程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4.实验法:进行课程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如下:1.教材:《课程设计与实施》2.参考书:《课程论》等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等4.实验设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资源应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课程相关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课程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章节,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
2.教学时间:分配合理的课堂时间,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地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场所,如教室、实验室等。
教学安排应合理、紧凑,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七、差异化教学本章节差异化教学如下:1.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2.评估方式:采用差异化的评估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差异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课程设计正文段落格式
课程设计正文段落格式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XX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具体包括: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如XX、XX、XX等。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讲解XX学科中的基本原理,如XX原理、XX原理、XX原理等。
3.XX学科的基本方法:介绍XX学科中的基本方法,如XX方法、XX方法、XX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加深对XX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或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PPT、视频等,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XX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文案模板
课程设计文案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二章“生物的细胞”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包括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调控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基本技能。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应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将围绕第二章“生物的细胞”展开。
首先,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调控等知识。
其次,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细胞结构,加深对细胞知识的理解。
具体的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细胞的生命活动调控;第三节,实验:观察细胞结构。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运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细胞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细胞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再次,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细胞知识在医学、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生物学》第二章,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参考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书籍,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细胞知识。
多媒体资料,包括细胞结构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细胞知识。
实验设备,如显微镜、细胞培养器材等,用于开展实验教学。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第二章“生物的细胞”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平时表现评估,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占总分20%;作业评估,包括课后习题、小论文等,占总分30%;实验报告评估,包括实验操作技能、报告撰写等,占总分20%;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论述题等,占总分30%。
评估标准将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制定,确保评估结果公正、合理。
课程设计范文
课程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学科发展历程,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学科的理论体系。
2.XX学科的发展历程:讲解XX学科的起源、发展阶段和重要成果,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
3.XX学科的应用案例:分析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践操作:安排一定的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4.实验法:安排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答题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 (1)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1)1.3 论文正文格式 (1)1.4 章节标题格式 (2)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2)第2章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3)2.1 图的格式说明 (3)2.1.1 图的格式示例 (3)2.1.2 图的格式描述 (3)2.2 表的格式说明 (4)2.2.1 表的格式示例 (4)2.2.2 表的格式描述 (5)2.3 公式的格式说明 (5)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5)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5)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6)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6)2.4.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6)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6)2.4.4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7)2.5量和单位 (7)第3章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附录 (11)I第1章正文格式说明“正文”不可省略。
正文是主体。
撰写内容可因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和论述、设计与计算方法、建模与仿真计算、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论文格式基本要求:(1) 纸型:A4纸;(2) 页边距:上3.8cm,下3.8cm,左3.2cm、右3.2cm;(3) 页眉:2.8cm,页脚:3cm,左侧装订。
(4) 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5) 行距:正文全文行间距固定值20pt。
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页码应由正文开始,作为第1页。
摘要、Abstract、目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
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页脚底部居中位置,宋体,小五。
模板中已经将字体和字号要求自动设置为缺省值,只需双击页面中页眉位置,按要求将填写内容替换即可。
1.3 论文正文格式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毕设_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间距固定值20pt。
模板中已经自动设置为缺省值。
1模板中的正文内容不具备自动调整格式的能力,如果要粘贴,请在粘贴后将粘贴的内容选中,选择“格式”中的“毕设_正文”即可。
也可以使用手动设置,将粘贴内容的格式设置成要求的格式。
1.4 章节标题格式沈阳工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第1章⨯⨯⨯⨯(居中书写)1.1 ⨯⨯⨯⨯1.1.1 ⨯⨯⨯⨯●大标题第1章黑体小三号●一级节标题 4.1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黑体四号●二级节标题 4.2.2 实验装置黑体小四号●正文PFOODR实验取得正确预期效果宋体小四号●表题与图题表2-13 飞行时间质谱实验装置宋体小四号●参考文献Herzberg G and Sprinks J W T. 宋体五号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各章之间应重新分页,使用“分页符”进行分隔。
设置方法: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分隔符(B)…”,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分隔符类型为“分页符”,确定即可另起一页。
2第2章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2.1 图的格式说明2.1.1 图的格式示例图在正文中的格式示例如图2-1所示。
图2-1 正文样式示例图2-1显示了论文模板中所定义的样式选择方法。
使用鼠标选择相应的样式,对应的文字格式就发生相应改变。
也可将图名选中,选择格式中的图表名称。
2.1.2 图的格式描述(1)图的格式要求3①图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②图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要过分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标出;③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一致;④必须注明图序及图名,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⑤工程图、坐标图、框图和电气线路图不能徒手勾画或复印,要符合相应的国标;⑥照片图要用原版照片,金相组织图片必须注明放大比例。
(2) 图的位置:图上下文间设置一行间距。
(3)若图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名或表的下方。
表是从参考文献中摘选的,必须在图注或表注中用表明,并放在文字右上角。
2.2 表的格式说明2.2.1 表的格式示例(1)表的格式示例①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②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居中。
③表格要求三线表(个别专业除外),如下所示:表2-1 实验测得的30T的数据m/g 1 2 3 平均/s11.16 18.499 18.338 18.538 18.46621.16 23.309 23.217 23.218 23.25741.16 30.325 30.291 30.316 30.30845 2.2.2 表的格式描述(1) 表的绘制方法① 表要用WORD 绘制,不要粘贴。
② 表格居中排列。
③ 表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但超限要加续表。
④ 表名应当在表的上方并且居中。
编号应分章编号,如表2-1、表2-2。
⑤ 表及表名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⑥ 表内文字全文统一,设置为宋体,小四。
(2) 表的位置:表格与上下文间设置一行间距。
(3)若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名或表的下方。
表是从参考文献中摘选的,必须在图注或表注中用表明。
2.3 公式的格式说明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公式的格式示例如下:221/1⎪⎪⎭⎫ ⎝⎛⎪⎪⎭⎫ ⎝⎛+=S R s R RIL δδμμ (2-1)其中,μR ,μS 分别为抗力和载荷效应的均值,……。
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1)公式居中书写。
(2) 公式序号应按章编号,公式编号在行末列出,其间不加虚线,如(2-1)、(2-2)。
(3) 公式位置:公式之间及上下文间设置一行间距。
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
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式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是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1]。
也有人认出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2-4]。
2.4.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引用的文献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以右上角标形式标注在引用处。
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参考文献表根据《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并按文中引用顺序编码。
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编排规范如下:①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②期刊文章[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③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编.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④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⑤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⑥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⑦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志].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⑧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62.4.4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参考文献格式见第9页2.5量和单位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 计量出版社,1996);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许两种混用。
7第3章结论结论内容说明论文应有结论。
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使人一看结论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要实事求是地阐述自己的创新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严格区分本科生的成果与导师科研工作的界限。
8参考文献[1] 竺可桢. 物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2] 张昆,冯立群,余昌钰,等. 机器人柔性手腕的球面齿轮设计研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4, 34(2): 1-7.[3] Chen Z F, Shi H Y, An Y J. Globally convergent approach based on chaotic theory forunderwater robot motor optimization [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C]. Chansha, 2003. 996-1001.[4] 郑开青. 通讯系统模拟及软件[D].北京:沈阳工业大学无线电系,1987.[5]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P].中国:881056073,1980-07-2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100~3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7] 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 [EB/OL] . [2002-04-15] . 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8] 姜英敏. 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及其问题[N[9][10][11][12][13][14][15]...9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
(200字左右)10附录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必要的设计图;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等。
如没有,则不必列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