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解析
浅析王阳明的心学
浅析王阳明的心学摘要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解放了自朱程以来对人性的束缚。
改变了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官方对于儒家文化的大一统垄断地位,更突破了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局限,一直被压抑、歪曲的“人”得到了空前解放。
而其“知行合一”的重要理论对于当代生活尤其是教育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知行合一,心学,王阳明,教育工作一,王阳明其人及其对程朱理学的影响首先介绍一下阳明先生,王阳明, 名守仁, 字伯安, 阳明是他的号, 浙江余姚人, 生于宪宗成化八年( 1 4 7 2 年) , 死于世宗嘉靖七年( 1 5 2 8 年) 。
他的父亲王华, 是成化年间的状元, 一宫至南京吏部尚书。
王阳明在家庭的熏陶和时代的刺激之下, 既要做官, 又想当圣贤, 既仇视农民起义, 又感慨士风的败坏。
他曾被权阉刘瑾迫害流放, 却并不改变对朝廷的忠心。
他亲自带兵旗压了闽赣两广等地农民和少数民族的起义, 平定了宗室宁王宣嚎对朝廷的反叛。
同时, 他深入探讨了程朱理学这个客观唯心主义的庞大体某, 将它所论证和宣扬的纲常者分, 天理人欲等核心思想, 做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改造不论是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是统治阶级所玉需的人物。
他的主观唯心论, 是陆九渊学说的引伸和发展, 而i又带有更浓烈的佛教禅宗的色彩。
阳明心学是禅宗化的儒学。
明朝官方统治思想是程朱理学, 它在明初占有独尊的地位。
成化弘治以后, 长期被压抑的陆九渊的心学开始抬头, 王阳明则公开地打出了陆学的旗帜, 以全扬他的良知学说, 给了儒家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一个极端地发展。
嘉靖以后, 陆王心学在思想界风靡一时, 《明史·儒林传》说, 阳明学“门徒偏夭下, 流传渝百年”, “嘉、隆而后, 笃信程、朱, 不迁异说者, 无复儿人矣。
”程朱理学, 从根本上说来, 是适应封建制度、符合地主阶级要求的, 大体说来, 王阳明主要从两个方面做了这样的工作。
第一, 进一步强调主观精神( 人心) 的决定作用, 以整伤人们的封建道德; 第二, 给普通人指出一条道德修养乃至成贤成圣的迅速简易的道路, 也就是把百姓变为圣贤的愚弄人民的道路。
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摘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思想中最有特色又最难理解的一个命题。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探讨的并不是认识论问题,他主要基于道德实践的独特视角提出了这一命题。
本文主要从提出的角度、基本含义、目的和层次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道德实践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古老的话题,许多思想家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
在知行问题上,王阳明反对程颐和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一、“知行合一”提出的角度“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思想中最有特色又最难理解的一个命题。
之所以难理解,不在于它本身的纷繁复杂,而在于它提出角度的特殊性。
道德的角度构成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最基本、最独特的视角。
一般来说,知行问题属于认识论的范围,所以,人们习惯于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知行合一说。
但是,王阳明对本体论的“天理”作了伦理道德的规定,因此,践行天理的“知行合一”就不再是认识论问题,而是一个道德实践与道德修养问题。
从认识论上看,我们可以根据知行概念的逻辑关系去规定它们的实践关系。
就是说,可以对知行活动做对象性的考察和把握,从而反过来规定知行活动的关系。
但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看,知行关系不是一个对象考察的问题,而是直接在实践活动中显现的问题。
就像我们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道德知识,而是要看他在实际生活中的作为一样。
道德领域的知和行不可分割。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正是从道德实践的角度来谈“知”与“行”的本然关系的。
从道德实践的角度看,“知”与“行”是不可分割而同时并存的关系。
结合王阳明的另一个命题“心即理”来看,作为知行合一的发动者的“心”是纯粹的精神实体,而“知”和“行”便构成了它的两种意向:凡是指向它自身意向的就是“知”;凡是指向它之外的意向就是“行”。
这样,知与行的含义就发生了变化,不再具有主客观分界的含义,它们可能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借以区别的标志仅仅在于意志的指向。
王阳明心法详细解读与实际运用
王阳明心法详细解读与实际运用王阳明心法详细解读与实际运用一、引言王阳明(1472-1529),字宪宗,号阳山,浙江绍兴人,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
他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和发展,提出了“致良知”、“格物致知”等理论,形成了独特的心学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心法作为儒学的一种思想流派,旨在通过悟道达理、修身养性,使人达到心灵的和谐与完善,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王阳明心法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与决策,是当代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王阳明心法的基本概念、实际应用和个人观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二、王阳明心法的基本概念1. “致良知”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是其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人人天生都有良知,这是一种内在的道德直觉和理性认识能力,可以直接认识道德规范和真理。
通过“致良知”,人们可以洞察万物、明辨是非、把握自己的内心和命运。
这种主张与以往儒家强调的“格物致知”相辅相成,强调了内在的道德自觉和内心的清明。
2. “格物致知”王阳明在“格物致知”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与思考,来认识万物之情,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对自己的认识。
在王阳明看来,“格物致知”并不仅仅是对外界事物的客观认识,更要通过对外界事物的体察,来觉察自己内心的善恶和真理。
这种通过观照外物以悟道的方法,强调了心与物的一体性。
3. “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看来,知与行本应是合一的。
他强调人的知识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而实际行动又会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升华。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修养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心灵的和谐与完善。
三、王阳明心法的实际应用1. 在道德修养中的运用王阳明心法强调内在的道德自觉和自我认知,因此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认清自己的本性和外在的诱惑,用“格物致知”来观察外界事物,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王阳明“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解析
王阳明“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解析贺麟先生说过这样的话:“知行合一说与王阳明的名字可以说是分不开的。
王阳明之提出知行合一说,目的在为道德修养,或致良知的功夫,建立理论的基础。
”贺先生并就“知”与“行”以及它们的“合一”关系作了独到的阐释,当然,这种阐释是一家之言。
笔者以为,阳明代表东方人的形上智慧的思想方法集中体现在“知行合一”学说上。
知与行是儒家道德实践的一对重要范畴。
在儒家哲学中,知行问题所讨论的是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
一般说来,知是一个标志主观性的范畴,行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标志人的外在的行为的范畴。
陈来的看法是“……在阳明哲学,知的意义仅指意识或主观形态的知,是一个纯粹主观性的范畴; ……行的范畴则有两种涵义……一方面可以指人的一切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包括人的心理行为。
”这基本上符合王阳明的原意。
人们常常提及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人的意识思想及观念要领先行为实践,而行为实践是思想意识及观念的实现、完成。
由此推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实质上是主张“知先行后”的。
其实,考察王阳明整体的“知行合一”说就发现他并未强调这从“始”到“成”要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性,也就是说王阳明并没有要“先知”再“后行”的意思。
贺先生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只有时间观念一点没有说清楚。
这个看法是有见地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说一个主体的道德活动从意念、动机的方萌未萌之际到付诸实践的过程乃至完成,是一个整体统一的过程。
简而言之,道德意念的动机世界与道德实践的现实世界,应是一个和谐完整统一的世界。
道德意念一旦萌动,即是行,也就是已经开始行动,而采取多种形式、措施将道德意念转化为具体行为,则是主体道德活动的业已完成。
这就是阳明所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心学口诀解读
王阳明心学口诀解读王阳明心学,那可是一门相当有深度的学问,就像一个神秘的宝盒,打开它,里面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启示。
咱先来说说啥是王阳明心学。
简单来讲,就是王阳明先生对世界、对人生的一些特别深刻又特别实用的思考和感悟。
这其中,有个关键的点,就是“心即理”。
啥意思呢?就是说天理不在外面,就在咱们每个人的心里。
比如说,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看到一个摊主和一个顾客为了几毛钱争得面红耳赤。
那摊主觉得自己的菜进价就高,卖这个价合情合理;顾客呢,觉得这菜没那么新鲜,不值这个价。
这时候我就在想,他们心里都有自己的“理”,可这“理”到底谁说了算?按照王阳明心学的说法,其实都在他们自己心里。
摊主觉得进价高所以要卖高价,这是他心里的“理”;顾客觉得不新鲜就该便宜,这也是顾客心里的“理”。
但真正的天理是什么?也许就是大家都能换位思考,摊主理解顾客想要物美价廉,顾客理解摊主的成本和辛苦。
再说说“知行合一”。
这可不是简单地知道了就去做,而是知道和行动本来就是一体的,不能分开。
就像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好,可真正能每天坚持锻炼的又有几个?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一直想着要早起跑步,计划定得好好的,可每天早上闹钟响了,心里就有个声音说:“再睡会儿吧,不差这一天。
”这就是知道但没做到,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还有“致良知”,就是要达到良知的境界。
啥是良知?就是我们内心本来就有的善良和道德判断。
比如说在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想去扶,这就是良知。
但有时候又会想,会不会被讹诈啊?这一想,良知可能就被掩盖了。
王阳明心学的口诀,其实就是引导我们去发现自己内心的力量,去遵循内心的良知。
比如说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诱惑,为了升职加薪,可能会想走一些捷径。
但这时候如果能想起王阳明的心学口诀,问问自己的内心,这样做对不对,是不是违背了良知,也许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生活里,和朋友相处也一样。
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心里生气想不理对方了。
王阳明心学 12句名言
以下是王阳明心学12句名言及其注释:1.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告诉我们,心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只有在意识活动中,心才会产生善恶的念头。
良知是指我们知道什么是善和恶的标准,而格物则是实践这些标准的行动。
2. 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这句话强调了心就是天理的观点。
在王阳明看来,只有通过心才能理解天理,而心是没有外物的限制的。
这也体现了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3.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实现。
这句话强调了知和行的相互关系,认为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结果。
在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中,知行合一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4. 盖心之体,本无不正,而气之所运,或偏或正,然必归于中正而后谓之“正”。
这句话强调了心的本质是中正的,而气的运转或偏或正,但最终必须回归到中正才能称之为“正”。
这也强调了心即理的观点。
5. 故曰:“学、问、思、辨、行”,此五者,缺一不可。
这句话强调了学、问、思、辨、行五个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是探索真理和实现良知的必要步骤。
6. 人心一真,便霜可化,水可变,金石可熔。
这句话强调了真善美的力量,认为只要人心真诚,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事物,甚至可以融化金石。
这也体现了王阳明的心性论。
7.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这句话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立下圣贤的志向,才能成为真正的圣贤。
这也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理念之一。
8. 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这句话强调了人心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认为要去除内心的邪念和不良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这也是他所倡导的“致良知”思想的体现。
9.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这句话强调了只要心存良知,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圣贤。
这也是他所倡导的人人皆可成圣的思想。
10.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便是知了。
这句话强调了一念之动,就是行动的开始,也是知识的体现。
这也体现了王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的思想。
王阳明心学解读
王阳明心学解读王阳明,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哲学史上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心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从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三个方面对王阳明心学进行解读。
一、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认为人的本心就是天地万物的规律和真理。
他主张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和名利,而在于通过自我反省和修行,使本心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是至善的,没有任何瑕疵和缺陷。
然而,由于世俗的迷惑和执着,人们常常陷入烦恼和痛苦之中。
因此,人生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修行恢复本心的至善状态。
二、知行合一的认识论王阳明的认识论主张知行合一,即知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是从外部获取的,而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得出的。
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知行合一的思想贯穿了王阳明的一生。
他在军事、政治、教育等领域都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思想和理念,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致良知的修养学说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提出的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的本心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至善的象征。
然而,由于世俗的干扰和蒙蔽,人们的良知往往被遮蔽或遗忘。
因此,致良知的任务就是通过修行和反省,将良知从本心中唤醒,并付诸实践。
致良知的修行方法包括静坐冥想、反省忏悔、去欲存心等。
通过这些方法,人们可以逐渐去除心中的杂念和执着,恢复本心的至善状态。
同时,王阳明也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良知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坚持良知的指引,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总之,王阳明心学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实用价值的思想体系。
通过了解和掌握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以及致良知的修养学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寻求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解读王阳明良知说我在拙作《略论王阳明四句教》一文中,提出在四句教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
”这里再对良知如何成为阳明学说从禅到儒的转换处给以比较详细地说明。
据阳明先生自述,他欣然有会于禅心在前,但感觉“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
又大悟于龙场在后,这时更“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
”(传习录下)我们就可以了解良知说正是阳明自己的思路从禅到儒成功转换的结果。
这个经历,是实悟于禅在先,又回归于儒道传统的复杂过程。
一.孟子说良知让我们先回到孟子的良知说。
《孟子》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 (孟子。
尽心章句上)这是儒家经典中最早见到的关于良知的文字。
《孟子》的成书是由弟子们记录孟子的谈话内容,因此其语言风格纯是口语,也就没有文言的那些字斟句酌。
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好像与圣人对话,就能够体会到那种自然流出的智慧和风采。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
”是很有道理的。
可惜后人常常去穿凿附会,反而离圣人的原意远了。
“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这两句是对良知良能的举例说明。
小孩从小亲近父母,长大了知道尊敬兄长,这些是不需要学就懂的。
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不外是说天生即有而非后天学习而得,并没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意思,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孟子说良知良能,是要强调仁义礼智与生俱来,也就是人性本善。
这与他的另一个说法:“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
告子章句上)实在是完全相同的意思。
二.良知的妙用体会良知概念所包含的复杂和曲折,是解读阳明由禅到儒转换的关键。
“知行合一”论-以“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为中心
“知行合一”论-以“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为中心【作者】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近年来,阳明学“知行合一”所蕴含的哲学问题及其理论意义,经由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而得以重新激活。
然而在王阳明有关知行合一的论述中,有一个重要命题由于仅见于《阳明先生遗言录》而向来未被注意:“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
”这句命题无疑是对历来熟知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重要补充,甚至原本就是有关知行合一问题的一项完整论述。
这表明,“知—行”处在一念良知的过程中,“知”非见闻之知而是德性之知的同时,又是涵指作为“心知”的意愿、意志、意向,与一念发动而展现出来的“行”处在即本体即工夫的同一结构中,互相涵摄、彼此互动。
由于良知具有自知自觉、自反自证的根本能力,从而使知行合一得以可能。
在这个意义上,知行合一是良知伦理学的命题而非知识论或认识论命题,因为良知本身就是“知行合一”。
【关键词】阳明学;知行合一;一念良知;一念自反;良知伦理学在当今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哲学研究特别是阳明学研究呈现出新的景象。
令人颇感兴味的是,20世纪40年代英国哲学家赖尔(Gilbert Ryle,1900—1976)发明的能力之知(knowing how)概念不仅引发了当代西方哲学中有关理智主义和反理智主义之争,据说这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热点”,而且人们正在借助这一概念并运用比较哲学的研究方法,使得阳明学“知行合一”论的理论意义被重新激活,认为阳明学既可成为建构当代哲学的传统资源,又可成为解决当下问题的灵感来源。
本文的任务并不在于评判从比较哲学的角度,利用赖尔哲学的命题性知识“knowing that”、能力之知“knowing how”抑或黄勇提出的动力之知“knowing to”等概念在解释知行合一问题时是否有效,而在于揭示一个观点:知行合一是良知伦理学的命题而不能是其他的什么命题——例如,以知识来源及其确定性为探讨对象的知识论命题。
《王阳明先生则言译读》原文与翻译
《王阳明先生则言译读》原文与翻译原文:吾师接初见之士,必借《学》、《庸》首章以指示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
师征思、田将发,先授《大学问》,德洪受而录之。
“《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
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
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
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
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
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
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曰:“然则何以在‘亲民’乎?”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
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
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
王阳明:知行一体的心学智慧
王阳明:知行一体的心学智慧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诗人和将领,
被誉为心学创始人。
心学强调知行合一,强调通过自省和实践来达
到心灵与行为的统一。
以下将介绍王阳明的心学智慧。
心即是理,理即是行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是与天地万物相通的,心即是理,理即是行。
他强调理性和行动的统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行动才能真正了解和
体验到理。
知识和学问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价值。
知行合一,虚实相生
在王阳明看来,知识和行动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割裂开来。
只
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应用知识,才能真正地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和智慧。
知行合一意味着理念与实际生活的相互结合,虚实相生。
自省与实践的重要性
王阳明强调了自省和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找到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心学的价值观
王阳明的心学注重人伦关系和道德观念。
他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心学的价值观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并倡导积极向善、追求完美的人生。
心学与当代社会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信息爆炸和物质导向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使思想与行为的统一成为我们生活的指导原则。
总而言之,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通过自省和实践来达到心灵与行为的统一。
其智慧不仅在明代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他的思想中汲取灵感,将心学智慧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知行合一:四句话读懂王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四句话读懂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四句话读懂王阳明心学有人说王阳明的心学彻底影响了曾国藩、孙中山,甚至包括日本的明治维新,有人说王阳明的心学不够根本究竟。
俺觉得适合你的哲学,才是好的哲学;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
本文源自度阴山《知行合一: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善恶只是一物有弟子向王阳明请教善恶。
王阳明道:“善恶只是一物。
”弟子大惑不解,问王阳明:“善恶两端,如冰炭相反,如何谓只一物?”王阳明回答:“至善者,心之本体。
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
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
所以,善恶只是一物。
”西方哲学家罗素也说,善恶如同一条路的上坡下坡,本质仍是那条路,其实是一回事。
为何善会有“过”或“不及”呢?或者说,恶是怎样产生的呢?王阳明的回答是这样的:“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
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
”良知无有不善,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发出的“意”却有是有非,所以“恶”是出现在“意”这个环节上。
问题是,意由“心”发,而心之本体是良知。
“意”本身也是出自良知,这样一说,“意”应该也是有善而无恶的。
可为什么会有“恶意”呢?王阳明说,“意者心之发,本自有善而无恶。
惟动于私欲而后有恶也,惟良知自知之。
故学问之要曰致良知。
”意思已很明了:恶既不在于良知之“心体”,亦不在于无善无恶的“物体”。
恶没有本体,只是由“心”而发之“意”。
在应物起念时,才表现出善念、恶念的区别。
而所谓的“私欲”指的就是那些好色、好利、好名之心,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问题就在“应物起念处”。
“应物”是“心”感于物而动,动时,稍不留意就会“动了气”,这个气是习气,是在社会中耳濡目染来的不良习惯和作风。
比如我的心感于饥饿,但习气会让我想吃大鱼大肉,这就是私欲,和“饥饿吃饭”这天理已背道而驰。
这样看来,“恶”的出现是在应物之际,是私欲萌动之结果。
有人问王阳明:“意有善恶,诚之将何稽?”(“意念有善有恶,这样该如何考查呢?”)王阳明用四句教回答他:无善无恶者心也,有善有恶者意也,知善知恶者良知也,为善去恶者格物也。
意向与行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哲学阐释
意向与行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哲学阐释方旭东【摘要】“知行合一”被看作王阳明标志性的哲学观点之一.王阳明有关知行合一的思想比较复杂,它由很多命题构成.文章着重讨论知行合一这个命题所包含的一个一般性的哲学问题:在道德行动中,意向与行动究竟是什么关系?通过逐一分析王阳明的相关论述:好恶属行,念动是知亦是行,意是行之始,知是行之始,我们发现,在意向与行动的关系问题上,王阳明的理解已经涉及作为行动的意向、作为善良意志的意向这些层面.前者有将有意识的行动与用以行动的意向融合的倾向,后者则注意到意向与意欲或意愿的联系.由于王阳明在使用“意”这个名词时并未自觉地意识到其不同面向,在其论述中产生了一定的混乱或自相矛盾.王阳明的思路是:假设人都有行善的善良意愿,从而使得行善就变成听从或顺应自己内心召唤的简单之事,对于当代道德哲学、行动哲学的相关讨论不无启发,也许行动的最终源泉既不是理性计算,也不是感性冲动,而在于行动者固有的美德.【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7页(P131-137)【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意向;行动;美德【作者】方旭东【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8.2“知行合一”被看作王阳明标志性的哲学观点之一。
对知行合一的研究自然也构成王阳明哲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王阳明有关知行合一的思想比较复杂,它由很多命题构成,其中包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未有学而不行者,不行不可以为学”,等等。
这些命题的确切哲学意涵是什么?彼此之间又是什么逻辑关系?从中是否可以概括出一个一以贯之的主旨?如果可以,这个主旨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学界并未形成一致意见。
例如,关于“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学者中间就存在不同认识,一些人认为这句话是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唯一宗旨,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可以概括为这个命题,而另一些人则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这个说法只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一个方面①“…很多学者据此(引者按:即王阳明用‘此是我立言宗旨’来总结自己关于‘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这段话)认为阳明关于‘一念发动即是行’的这一段话是知行合一说的唯一宗旨,认为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可以概括为‘一念发动即是行’。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作者:陈光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17期关键词“知行合一” 王阳明道德哲学“心即理”作者简介:陈光,河北大学中国哲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B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6.226王阳明是明代心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心学理论构建,不仅是对宋代陆学的重大转向,更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理论中极富特色的观点之一。
对“知行合一”的理解,不能局限于通常文字释义下,而应融于王阳明整个思想体系与语境当中。
本文以王阳明思想中的善恶动机作为出发点,意图解构出王阳明知行观的逻辑顺承与关系。
王学建构的起点,是他的“心即理”命题,反观他的“知行合一”说,亦是如此。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是他与朱熹理学分道扬镳的标志,他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吾心之处事物纯乎理而无人伪之杂谓之善,非在事物有定所之可求也,处物为义,是吾心之得其宜也。
义非在外可袭而取也。
格者格此也,致者致此也。
王阳明指出了心所统摄的包括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的基本理,同时也对何为善做出定义,心处事物,尽心体之理,无私欲人伪之杂即是纯善。
圣人讲克己复礼,就是对人私欲的一种限制,认为克尽私欲,就能事事为公,体证大道。
王阳明重新审视《大学》,认为《大学》中的“诚意”功夫是知行合一的重点: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
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
這是王阳明用诚意解《大学》,诚意之功囊括了整个《大学》思想。
反映到知行合一当中,就是处理事物的动机是否存有私欲,这也是王阳明善恶动机在知行合一理论中分道扬镳的重要起点,对善念的高要求,对恶念的不留情,体现着王阳明对道德至上的无限追求。
王阳明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解析
王阳明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解析
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政治家,其提出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是他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他对心学的理解和阐述。
这一思想强调了人们在行动中的重要性,以及思想与行为的密切关系。
根据王阳明的观点,人的真知觉是通过内在的一念产生并发动行动的。
这一念指的是人的本心,是自我意识的根源。
当人们通过思考、认识自己,并看清内心的本质和价值时,一念即可发动行动。
这一念源自内心真知觉的启示,将自我内在的道德准则与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王阳明强调了行动在道德实践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行动,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道德的内涵和价值。
当我们的行动与内心的一念相一致时,我们才能达到内心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通过持续的实践和行动,我们能够逐渐完善自我,并实现对道德的追求。
王阳明的思想主张了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智慧和潜能,只需要通过思考和行动来开发。
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思考,认识自己的内心,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实现自己的价值。
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道德的真谛,并实现人的自我完善。
总而言之,王阳明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强调了思想与行动的紧密关系,以及行动在道德实践中的重要性。
通过思考、认识自己,并通过行动实践,我们能够逐渐完善自我,并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道德追求。
这一思想对于当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求自我完善和实现道德价值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阳明“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解析
王阳明“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解析
李素平
【期刊名称】《中国哲学史》
【年(卷),期】1998(000)004
【总页数】8页(P89-96)
【作者】李素平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8
【相关文献】
1.王阳明“心即是理”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启示 [J], 史毅军;王林娟
2.王阳明“良知即是易”之逻辑演绎 [J], 张春香
3.王阳明思想中的“一念”两义说 [J], 陈立胜
4.\"无善无恶\"即是\"至善\"\r——王阳明\"心之本体\"的诠释连贯性与核心意蕴[J], 王晓昕
5.论王阳明“良知即是易”中的体用关系 [J], 钟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此句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辩证说明“知行合一”理论。
意思是:认识深刻并且能够很好落实才是真正的行动,行动过程中只有明觉、精察,才能认为认识深刻。
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两者是一体的,这也是与朱熹的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
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就这样听上去好像很合理,对“知”、“行”没有偏重,但其实“知为先”就已经意味着以“知”引领、决定“行”,所以当时的读书人都只会说不会做,这也是阳明当时极力批评的现象.扩展资料:知行合一说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
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麟先生说过这样的话:“知行合一说与王阳明的名字可以说是分不开的。
王阳明之提出知行合一说,目的在为道德修养,或致良知的功夫,建立理论的基础。
”(1)贺先生并就“知”与“行”以及它们的“合一”关系作了独到的阐释,当然,这种阐释是一家之言。
笔者以为,阳明代表东方人的形上智慧的思想方法集中体现在“知行合一”学说上。
知与行是儒家道德实践的一对重要范畴。
在儒家哲学中,知行问题所讨论的是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
一般说来,知是一个标志主观性的范畴,行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标志人的外在的行为的范畴。
陈来的看法是“……在阳明哲学,知的意义仅指意识或主观形态的知,是一个纯粹主观性的范畴; ……行的范畴则有两种涵义……一方面可以指人的一切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包括人的心理行为。
”(2)这基本上符合王阳明的原意。
人们常常提及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认为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人的意识思想及观念要领先行为实践,而行为实践是思想意识及观念的实现、完成。
由此推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实质上是主张“知先行后”的。
其实,考察王阳明整体的“知行合一”说就发现他并未强调这从“始”到“成”要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性,也就是说王阳明并没有要“先知”再“后行”的意思。
贺先生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只有时间观念一点没有说清楚。
(3)这个看法是有见地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说一个主体的道德活动从意念、动机的方萌未萌之际到付诸实践的过程乃至完成,是一个整体统一的过程。
简而言之,道德意念的动机世界与道德实践的现实世界,应是一个和谐完整统一的世界。
道德意念(特别是出于心性体认的道德意念)一旦萌动,即是行,也就是已经开始行动,而采取多种形式、措施将道德意念转化为具体行为,则是主体道德活动的业已完成。
这就是阳明所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4)知行本为一体,之所以分开说是一种不得已而采用的思维方法,目的是为了加深主体的体认体知,提高主体的道德修养。
笔者以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关键是强调个体道德实践主体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它并不一定导出王船山所批评的“销行归知”“以知为行”的结论来。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王阳明的这句“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并非是传统认识论问题(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所讨论的问题之一)而是讨论道德修养的问题。
因为王阳明马上就为这句话作了后面的解释:“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5)我们虽不能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是“知行合一”学说的全部理论,但它却是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一个重要、核心的命题。
按照陈来的理解也颇有意思:“所谓一念发动有不善即是行,从‘知是行之始’方面来看,是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既然意念、动机被看作整个行为过程的初始阶段,在这个意义上意念之动机即是行,……然而,如果这个‘一念发动’不是恶念,而是善念,能否说‘一念发动是善,即是行善’了呢?如果人只停留在意念的善,而并不付诸社会行为,这不正是阳明所要批判的‘知而不行’吗?可见,一念发动即是行,这个说法只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一个方面,它只适用于‘去恶’,并不适用于‘为善’,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显然是不能归结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的。
”(6)根据这种推论,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王阳明只是要求人们对“不善”的念头在尚未见诸行动之前就将它“克服”,因为这“不善”实际上是一潜在的行棗“为恶”,而“善”的念头必须“行”出来、付诸实施,才算“行善”,否则,就是“知而不行”。
“王阳明专从道德意义上讲知行,几乎不讲认识论意义的知行,张世英先生则作了这样的理解:所以在他那里,知与行相合一的程度达到了前人所未曾达到的最高峰。
王阳明所谓‘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更明显地是指道德意义上的行……此‘一念’既是道德意义之‘念’,则念善便是道德,念恶便是不道德,故一念之初便已是行。
王阳明从道德意义上明确提出‘知行合一’说,把道德意义的知行作为‘知行合一’说的‘立言宗旨’,正是抓住了以往儒家一贯偏重道德意义的知行问题的探讨和强调知行不可分离的思想的核心,可算是对中国哲学史上知行理论的一个总结和发展。
”(7)贺麟先生是这样理解的:“照此说,不论善念恶念,只要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当然与我们所谓自然合一论完全契合。
不过我们更分辨清楚,一念发动处应属于显知隐行,并指出一念发动之所以是行,因有生理动作伴随此一念之故。
”(8)冯友兰先生是这样讲的:“王阳明说,人人有良知,能当下即分别善恶。
知善知恶是知,为善去恶属行。
……感觉到善则知其为善,恶知其为恶。
不过知其为善则行,知其为恶则去,却是极不容易做得到底。
……在道德方面,亦是行易知难。
”(9)按照什么方法来认识王阳明的“善”与“恶”、“知”与“行”呢?这大概就得面对中国思想的路子了。
梁启超说:“西方哲学之出发点,完全由于爱智。
……所以他们这派学问称为‘爱智学’,诚属恰当。
中国学问不然,与其说是知识的学问,毋宁说是行为的学问。
”(中国精神(1)百年回声《儒家哲学》海天出版社 1998年)有些人习惯于按照西方哲学的知识论来比照中国思想的道德修养论,结果就是套用,发觉并批评中国哲学“一无是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就道德修养、道德实践而言的,他所关心的是一个人如何时时处处能成为“圣人”的问题。
阳明有过格行失败的切身体验,所以痛下针砭说:“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从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
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上钻研,名物上考察,形迹上比拟。
知识愈广,人俗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
”(10)这是他对朱子“格物穷理”学的批判,表明二人在成圣方法上的分歧,其实也表明他的知行合一不是一个知识论的问题,而是道德实践的问题。
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1)在善与恶的终极关怀上,王阳明强调“至善”,他说:“至善者,心之本体。
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
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
故善恶只是一物。
”(12)显然,王阳明并不是一个十足的“性善论者”,与其他儒家前辈相比,阳明对恶有更多的重视。
他对善恶的认识是比较宽泛的。
如他说:“予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13)可见,他的善恶观不是指已成为客观事实的实践后果,而是包含着主观性很强的心理感受(意念、动机)在内。
因为意念、动机不同于带有普遍的理想性质的、具有认同原则的道德目标典范,而是更多包含人人各别的私欲杂念,所以有必要提倡自我内省、自我督察,自觉自律,如若不然,就会把体现主体实践能动性的意念或动机排斥在行为之外,硬将知行活生生分为两截,产生重视效果伦理而忽视动机伦理,不愿在动机世界做内省的修德功夫这样的不良后果。
用阳明的话说就是“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14)因为“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15)“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16)意念、动机作为(隐形)实践的开端,对(显形)实践的发展方向有指点、牵引、规定的力量作用,而主体必须承担责任的已具实践效果的善与恶、是与非,亦往往取决于当下的一念之差。
“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
(17)把知当作行,不是说知就等于行,而是强调在邪念、妄念方萌未萌之际,就要依据良知本体,痛下诚意正心的自省功夫,彻底克倒邪念、妄念棗不善之念,不留一丝一毫,从而保证道德活动从动机初始到实践完成全部过程的正确(合乎良知、合乎道德)。
因此,他强调去“恶”,克服“不善”之念,表明他的恶不光是指恶的行为、结果,还指恶的意念、恶的心思,这也表明他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的是是非非,并对此有深刻的体验,问题的关键是他主张站在超越的立场上,从终极的角度,在“至善”这个心之本体的观照下,消解由经验自我产生的是非对立。
故而说道:“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同17)这就让我们想到康德的道德实践理论,康德的道德学说是典型的动机论,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认为,道德实践中的手段是人的“行为”本身,相对于目的来说,行为就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道德实践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不仅体现为手段服从目的,按照目的来选取手段,而且“手段的有无价值当然只决定于目的”(18)。
在康德看来,如果一个作为手段的行为本身看起来不道德,但出自一个具有道德价值的动机或目的,这个行为就是道德的,是善行,相反,如果一个手段本身看起来符合道德,但出自一个不道德的动机那么这种手段就是不道德的,是恶行。
他的动机就是所谓的“善良意志”、“自律”、“绝对命令”等。
照康德看,善的禀赋与恶的倾向共居于人的本性之中,二者的根本对立就在于意念,即对待道德法则的态度。
因此,一个人是恶的,并不是因为他所做出的行动是恶的(违背法则的),而是因为这些行动的性质使人推论出此人心中的恶的准则。
即使一个人的行为是善的(符合法则的),他也依然有可能是一个恶的人,“因为如果为了规定任性去做出合乎法则的行动,除了法则自身之外还必须有别的动机(例如功名欲、一般的自爱、甚至还有慷慨的本能,这最后一种也就是同情),那么,这些行动之与法则相一致,就完全是偶然的了;因为这些动机同样可能造成越轨”(同18)。
所以,只有道德意念才是判断人善恶的根据。
汤一介先生曾对康德的知、情、意与真、美、善作过精辟论述:“康德把人的心灵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
有关‘知’的部分的认识能力是理智,这是纯粹理性; 有关‘意’的部分的认识能力是理性,这是超于经验之上的实践理性; 有关‘情’的部分的认识能力则正是康德所说的‘判断力’。
由于‘情’介于‘知’和‘意’之间,它像‘知’一样地对外物的刺激有所感受,它又像‘意’一样地对外物发生一定的作用,所以判断力介于理智与理性之间。
”(19)康德的判断力在认识论与伦理学之间架起一座桥,同时就告诉我们有关“善”的动机就是行,因为意念、意志本身也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