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前言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哲学与具体学科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 别
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 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 界的本质和规律。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
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
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联 系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 导。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 勒斯)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近代 机械 唯物 主义
认为 原子 是世
进步性: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 直观性、猜测性,丰富和发展了 唯物主义。
界的 局限性:①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
本原。物质形态(原子)②机械性、形而上
学性③唯心史观
【例举】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
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 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这是因为:
(1)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2)它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 认识成果。
3、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批判功能:批判旧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 的思想。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功能 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哲学的任务: 真正的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可以
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宇宙和人生。因此,哲 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与具体学科 (3)哲学与时代精神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1

1、哲学的本义 P6
结论:哲学是一门给 人智慧、使人聪明的
【本义】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 / Philosophia (哲学)
学问
Philein(v.)+ Sophia(n.) = Philosophia
哲学≠智慧 哲学本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ia 爱和追求 + 智慧 = 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英语: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B.哲学是追求智慧的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活之中!
球队是个整体,个人单打独斗不可能战胜对手。 A.哲学并非高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智慧源于生活与实践 C.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塞翁之马,焉知非福
认识 世界
改造 世界
你和其他人性格一样吗?
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与他 人不一样的“特质” ——矛盾的“特殊性”
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律——规律的“客观性”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们的这些哲学思想、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吗?如果 不是,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产生的本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哲学是追求智慧的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吸毒、自杀、暴力……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考问人生: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人生有何价值?生命有何意义?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知识体系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4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
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Fra bibliotek4、系统优化方法
1.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实质
【原理内容】:
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4、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发展的原因:
【原理内容】:<1>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前言(第一课时)一、课改的必要性: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1、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1、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1、经济生活一个基础:即是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
2、必修: 2、政治生活—对应:一个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3、文化生活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4、生活与哲学三个内容: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
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
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科学会主义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3、选修:经济学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
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知识整理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和方法论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辩证唯物论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①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③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反映)。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
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题)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2、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的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3、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1)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中的哲学故事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哲学故事1.无用之用石木匠到齐国旅行,途中来到了曲辕这个地方,无意中发现了一棵巨大的栎树,被当地人视为神木,受到虔诚的供奉。
这棵树的确异常地巨大,树荫下可以供几千头牛歇息。
树干也相当粗大,要一百人方能围抱住。
树端突出周围的山峰。
一直到离开地面七、八十尺的高度,才出现分叉的树枝。
利用这样一根树枝,足以做成一张小桌;同样的树枝,伸展着好几千枝。
人们为了要参拜大树,络绎不绝的来到此地,热闹得好似集市。
石木匠的徒弟,屏住呼吸,浑然忘我地欣赏着这棵大树。
异乎常情地,石木匠不但不驻足仰望,反而加紧脚步走过。
好不容易,徒弟才赶上了他,问道:“师傅,跟随您学艺这么久了,还不曾见过如此好的木材,师傅竟然看也不看的。
您老人家到底打什么主意啊?”“小孩子懂什么。
那棵树实际上一点用处也没有。
用它造成船,船就会沉没;做成寿器,不久便会腐朽;用来做家具,马上就会毁损;全是树汁,也不适合做成门户;如果拿来做屋柱,又立刻会蛀掉;一点都不中用。
就是因为它无用,所以长得这么高大”。
石木匠旅游归来的那个晚上,那棵大树出现在他的睡梦中:“你凭什么说我不中作?你一定是拿我和有益于人类的树木互相比较。
当然,像梨子、柚子,以及任何会结实的果树,对你们总是有利的。
可是,就因为那些树会结实,所以才会受辱似的任人摘取,甚至折断树枝,活活地扼杀了它们的生命”。
“由于本身具备了种种的优点,因而缩减了自己的寿命。
换句话说,是他自己心甘情愿地乐于被世俗摧残。
而现在一般人,竟然愚蠢到努力地要使自己成为有用”。
“可是,我是与众不同的。
到今天为止。
我始终如一地尽量让自己做个无用的东西。
直到即将结束生命的现在,我才达成目的,真正成为一株无用的树。
的确,对你们来讲,我是无用的;可是对我本身而言,却恰恰相反的有用。
假设我若有益于人类,一定老早被砍伐下来。
再说得坦白些,你我都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而已;自然界的一份子来评定另一份子的价值,有什么用呢?如果真要评定价值,那么,像您这样自以为有用,然后糟蹋了自己生命的人,其实才是无用的。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教材总体介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2·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3·树立对具体问题必须进行具体分析的观点,这 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基本要点
1·坚持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也是由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决定的。(辩证否定观)
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
文字与音像 资源
文字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其他涉及政治以 及时事等方面的书籍、报刊、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 等,也是思想政治课程重要的资源。
实践活动 资源
广义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内的讨论、辩论、演示、模拟等, 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还包括和思想政治教 育有关的集会、报告、演出、经济活动、司法活动、科技活 动等
第四单元,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阐明历史 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 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阶级和 阶级斗争、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核心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 (人生)和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
(四)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教材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系统总结,进一步 理解什么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2·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它的核心对立统一规 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哲学基础。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优化教学方式,突出教学的 实践性
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从宏观的把握上,教材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但是又对课程标准的内 容做了一定的调整。教师既可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学,也可 以按照教材的编排结构进行教学,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重新 编排一个教学的结构。
高中政治教材主要修订部分比较表 《生活与哲学》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单元第三课
P23〔第一自然段〕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又一伟某某论成果,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P22〔最后自然段〕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新增内容表达了党十七大的精神。〔建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等角度,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出简要的理论解释。有必要补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P93
P93〔第一自然段〕新增: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强调了“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观点,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即“以人为本〞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依据,也表达了党的十七大精神。
P72〔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P72〔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目题的修改与课文内容更加的妥帖,也与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突出方法论的写法保持一致。
第三单元第九课
P73〔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P72〔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增“坚持〞两个字, 与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突出方法论的写法保持一致。
P29〔虚框内容〕古代的哲学家为什么会把水、火、原子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建议:教师简要介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单元第五课
P36〔第四自然段〕“意识活动是通过……〞
P36〔相关〕“意识活动是通过……〞
把课本原文内容调整为“相关〞,明显降低对意识活动的生理机能的要求难度。〔建议:让学生了解意识活动的生理机能即可。〕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普通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前言(附文末)其实已经深入浅出地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给概括出来的,只是不够精细。
下面,我们将独家整理的知识体系分享给大家。
一、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二、联系观三、发展观四、矛盾观五、创新意识六、认识社会七、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下文为引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前言【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对哲学问题的追溯和思考离不开人类的生活。
生活、实践是我们进入哲学殿堂、把握哲学智慧的不可或缺的途径,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有人说:“哲学是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
”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往古来今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
哲学是思,是辩,是追问。
哲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沉思、提问和解答。
思考宇宙,问辩人生;思考运动,问辩永恒。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也是我们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探究世界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找到了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巨大作用,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生命的灵魂,它帮助我们开启心灵之门,打开智慧之窗;它注视着我们,说:“来吧,让我带你去看一个新世界,访问一种新生活!”】。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范文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知识体系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食品 支出 (元)
5518
2687
恩格尔 系数 (%)
36.4
38.0
指出上表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并就如何解决图表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提 出你的建议。(8分)
①反映当2008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都有所增长, 并且个人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2分)
但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虽略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 但农村居民的收入绝对数大大少于城镇居民、农村的恩格尔系 数高于城镇,说明农村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城乡 差距依然存在,民生问题在我国农村表现较为突出。
09浙江省高考调测卷——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胡 锦涛主席提出世界各国应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 应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的道理。
2008年12月5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根据经 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酝酿14年的燃油税方案征求意见稿终于出台。专 家指出,实行燃油税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 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 有利于抑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
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立
社会发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 会
社会历史 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历
社会发展的趋势
史 人民群众是 观 历史的主体
历
史
价值观的 导向作用
唯
价 值
物 主
观
价值判断和 价值选择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义
人
人生价值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纲要 新人教版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纲要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哲学是什么1、哲学的作用(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①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
高中政治人教新课标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提纲

政治教材提纲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一、基本知识1.哲学的起源: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作用①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对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反思,总结出最一般本质、最普遍规律。
②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3.哲学的含义①从本义:追求智慧,爱智之学②从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者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从与具体科学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代替论)是错误的。
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指导作用(取消论)是错误的。
4.哲学与时代的关系①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反作用于时代→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体现在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5.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①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②表现:●何为本原(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有无同一性(可知论与不可知论)③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1)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3)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④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教材 新人教版必修4

目录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精神1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2生活处处有哲学 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5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9哲学的基本问题 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1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5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5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7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2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7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8世界的物质性 28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30第五课求索真理的历程35意识的本质 35意识的作用 38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42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42在实践中追求发展真理 46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50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53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5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54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57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60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60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3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6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67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72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75树立创新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75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78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81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85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86社会发展的规律 86主会历史的主体 93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96价值与价值观 96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99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02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107结构图追寻生活的智慧《文苑图》周文矩(南唐)@§画卷描绘了四位文士绕松静思的情景。
尽管他们姿态各异,但却流露出同样的沉思。
世事万物因为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哲学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思想智慧,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前言课《哲学》课件

前
言
一、哲学是研究什么?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生活与哲学》的编排体系 四、学习哲学的方法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哲学使人聪明, 哲学使人智慧,
思考宇宙、探索人生 思辩运动、追问永恒
哲学使人思想, 哲学使人完美.
了 解:四个哲学派别与“两个对子”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 的精华和思想智慧,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形成 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 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唯物主义认识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客观唯心主义; 具有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理论的来源
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理论的来源
唯物主义大师、形而上学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人类社会伟大的认识工具。
探究世界的一般 本质和普遍规律,发 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基 本规律,揭示人生的 真谛 …….
设计、制作、主讲 :吴 峨
请观看《武林外传》片断
思考:“吕公子”为什么能够战胜“姬无命”?
注意影片中“吕公子”与“姬无命”的对话„„
“吕轻侯”与“姬无命”的对话:
我是谁? 你又是谁? 你就是我? 生从何来? 宇宙是否有尽头? 过去时间在何处消失? 是世界选择了我? 是谁杀了我? 是“我”杀了“我”? 你是谁? “本我”与“自我”? 我就是你? 死往何去? 时间是否有长短? 未来时间又在那里停止? 还是我选择了世界? 而我又杀了谁?
人教版 高中政治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开课入门课

•
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 容提示 的默写 ,可先 在头脑 中默背 有关内 容,选 取与提 示相对 应的内 容默写 。如果 默写的 内容印 象不深 ,可先 记得几 个字默 写几个 字,暂 时放过 ,后面 记起来 了再默 写。
•
3.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 会给出 标题。 同学们 要留意 并仔细 分析文 段的标 题。因 为大部 分标题 本身就 概括了 文言文 的主要 内容。 理解题 目可以 帮助自 己理解 材料的 内容, 从而正 确答题 。
生活、实践的观点
【哲学概论1、2、3】 (哲学1 ·哲学的基本问题2 ·马
克思主义哲学3)
第二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 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看待物质与意识、实践 与认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 义的实事求是【(辩证)唯物论4、 5 ·(唯物辩证的)认识论6】
《生活的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最倔强的逆行
其实哲学 并不神秘, 哲学的智慧 就存在于我 们的日常生 活之中!
让我们一 起来开启哲 学之旅!
为了让这艘友谊的小船不说 翻就翻。
一方面,把两个人看作是一 个“整体“,只有两个人好好玩 耍,才能保持船的平衡!
另一方面,这两个人又作为 独立的“部分”而存在,一旦一 个人突然瘦了、突然有一个吃独 食、只给自己P图,这艘友谊的 小船说翻就翻!
2、就业:参加研究生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 试等,需要掌握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等政治理论 知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核心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10
学习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根本 目的,就是要以这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为指导,更 好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并提高自 己的精神境界。
精品课件
11
中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1、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助于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有助于在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时,得出正确的结论; 4、有助于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指导自己在人生正确道路上 前进; 5、有助于激发想象力、创造力,以科学思维方式为指导搞好 学习和工作。
精品课件
12
哲学家与船夫”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 坐着一位哲学家。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 “你懂得数学吗?”船夫回答说:“不懂。” 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 过了一会,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哲学吗?” 船夫回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 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船夫继 续交谈时,一阵巨浪将船掀翻,哲学家与船夫 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喊:“你会游泳 吗?”哲学家答:“不会。”船夫说:“那你 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
精品课件
13
《哲学家与船夫》”哲学寓意: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但认识世界 的目的则在于改造世界。
精品课件
14
《一切 》北岛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生活与哲学 前 言
精品课件
1
精品课件
2
生活世界和哲学世界关系
黑格尔说:“哲学的特点,就在 于研究一般人平时所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间曾经运用 并应用来帮助他生活的东西,恰好就是他所 不真知的,如果他没有哲学的修养的话”。
恩格斯说:“常识在它自己的日常
活动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
b、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 思考。
精品课件
4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 学家,那将是不可思议的。 —马克思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你能分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世界?
谁能借你一双慧眼,
让你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精品课件
5
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 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 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 钱 学森
3、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精品课件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 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
(1818-1883年)
精品课件
9
辩证唯
物论
马
克 思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 证法
主
义 哲 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论 学
物质 意识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实践和认识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精品课件
6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哲学要是不同科学 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 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 始的混乱的东西。”
精品课件
7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 为什么 要 学 哲学 )。
1、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 慧的学问。
2、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 明灯,指导人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旦进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遭到最惊人的
变故”。
精品课件
3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你为什么选择文科?
(“兴趣”、“基础较好”、“家庭因素”、“其它科目都不
好”……)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
2、你幸福吗? 事物的相对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哲学的智慧就是在我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精品课件
《这也是一切》舒婷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夜
而不报告曙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