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下)模拟试卷A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 3
③ 分离点:
1 1 1 0 d d 5 d 2
解之得: d1 0.88 , d 2 3.7863 (舍去)。 ④ 与虚轴的交点:特征方程为 D(s) s3 7s 2 10s 10k 0
Re[D( j)] 7 2 10k 0

Im[D( j)] 3 10 0
10 解得
s(5s 2)
A.1
B.2
C.5
D.10
4、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G(s)
5 s 2 2s 5 ,则该系统是(B

A.临界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
C.过阻尼系统
D.零阻尼系统
5、一阶微分环节 G(s) 1 Ts ,当频率 1 时,则相频特性 G( j) 为 T
(A )
A.45°
B.-45°
lim sE(s) s
K 10、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 s 3 (s 3)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C )
A.(-3,∞)
B.(0,∞)
C.(-∞,-3)
D.(-3,0)
三、判断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
得分| |阅卷人|
(R )1、若二阶系统的闭环极点是一对共轭复根,则系统超调量一定大于零。 (R )2、系统的脉冲响应趋于零时,系统才是稳定的。 (W )3、系统的频率特性是正弦信号输入下系统稳态输出对输入信号的幅值比相 角差。 ( R )4、利用测速反馈会使系统的稳态精度变差。 (W )5、绘制非最小相角系统的根轨迹时,一定要绘制零度根轨迹。 (R )6、参数根轨迹方法只在绘制所研究系统的闭环根轨迹时有意义。 ( R )7、最小相角系统的稳定裕度越大,系统的超调量就越小。 (W )8、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对于非最小相角系统是不适用的。 ( R )9、利用串联超前校正可以同时改善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 W )10、当系统不满足性能指标时,通过串联校正方法一定能达到要求。

自动控制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3

自动控制理论模拟试卷及答案3

自动控制理论试卷(三)(主观题可在试卷反面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根据控制系统元件的特性,控制系统可分为 ( )A. 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B. 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C. 定值控制系统和随动控制系统D. 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2.实轴上根轨迹右端的开环实数零点、极点的个数之和为( )A .零B .大于零C .奇数D .偶数3.PID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形式是( )A .5+3sB .5+3s 1C .5+3s+3s 1D .5+1s 1+ 4. 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1)(s+2)(s+3)=s+4,则此系统的稳定性为( )A .稳定B .临界稳定C .不稳定D .无法判断5. 由电子线路构成的控制器如下图所示,它是 ( )A.超前校正装置B.滞后校正装置C.滞后—超前校正装置D.超前—滞后校正装置6.进行串联超前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ωc 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ω′c 的关系,通常是 ( )A.ωc ='c ωB.ωc >'c ωC.ωc <'c ωD.ωc 与'c ω无关7. 闭环系统特征方程为G(s)H(s)=-1,其中G(s)H(s)的矢量表示为( )A .1/(2l+1)πB .1/±(2l+1)πC .1/(±2l π)D .1/(±l π)(各备选项中l =0,1,2……)8.状态转移矩阵(t)的重要性质有( )A. φ(0)=1B. φ-1(t)=- φ(t)C. φk (t)=k φ(t)D. φ(t 1+t 2)= φ(t 1)+ φ(t 2)9.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 )A.90°B.-90°C.0°D.-180°10. PI 控制规律指的是 ( )A.比例、微分B.比例、积分C.积分、微分D.比例、积分、微分11.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1(++S S S K要使系统稳定,K 值的取值范围为 ( )A.K>0B. K<40C. 0<K<40D. 0<K<3012.随动系统中常用的输入信号是斜坡函数和 ( )A.阶跃函数B.脉冲函数C.正弦函数D.抛物线函数13. 设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为G(j ω) =2)1/(1ωj +,则其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的奈氏曲线与负虚轴交点的频率值ω=_____rad/s 。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期末A卷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期末A卷参考答案)

《⾃动控制原理》试卷(期末A卷参考答案)试题编号:重庆邮电⼤学2009学年2学期《⾃动控制原理》试卷(期中)(A 卷)(闭卷)⼀、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传递函数定义及其主要性质。

答: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变换与输⼊量的拉⽒变换之⽐,称为传递函数。

(2分)主要性质:(每回答正确2个1分,全部正确2分)1)传递函数只适⽤于线性定常系统:由于传递函数是基于拉⽒变换,将原来的线性常系数微分⽅程从时域变换到复域,故只适⽤于线性定常系统。

2)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

如果系统为⾮零初始条件,⾮零初始值V(s),则系统新的输⼊、输出关系为:Y(s)=G(s).U(s)+ V(s)3)传递函数只表⽰了系统的端⼝关系,不明显表⽰系统内部部件的信息。

因此对于同⼀个物理系统,如果描述的端⼝不同,其传递函数也可能不同;⽽不同的物理系统,其传递函数可能相同。

4)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 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分⼦多项式的次数n 低于或等于分母多项的次数m ,所有系数均为实数。

2.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定义。

答:如果线性控制系统在初始扰动的影响下,其动态过程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于零或原平衡点,则称系统渐进稳定,简称稳定(3分),反之,如果在初始扰动下,系统的动态过程随时间的推移⽽发散,则不稳定。

(1分)3.闭环系统的零、极点位置对于时间响应性能的超调量、调节时间的有何影响?答:(1)超调量主要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21//ξξωσ-=d ,与其他闭环零、极点接近坐标原点的程度有关;(2分)(2)条件时间主要取决于靠近虚轴的闭环复数极点的实部绝对值ξωσ=,如果实数极点距离虚轴最近,并且它附近没有实数零点,则调节时间主要取决于该实数极点的模值。

(2分)4.对于⼀个给定的开环增益为o k 最⼩相位系统,说明采⽤频率⽅法和根轨迹法判断稳定性的统⼀性。

答:频率法判断系统稳定性时,当o k 较⼩时,其副相曲线在)(ωj Go 平⾯不包围(-1,j0)这点,系统稳定,随着o k 的增加,副相曲线包围(-1,j0)这点,系统不稳定。

自动控制理论(下)模拟试卷A资料

自动控制理论(下)模拟试卷A资料

自动控制理论(下)模拟试卷A一.判断题1.状态变量的选取具有非惟一性。

(√)2.由一个状态空间模型可以确定惟一一个传递函数。

(√)3.传递函数G(s)的所有极点都是系统矩阵A 的特征值,系统矩阵A的特征值也一定都是传递函数G(s)的极点。

(×)4.若一个对象的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模型是能控的,则其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也一定是能控的。

(×)5.对一个系统,只能选取一组状态变量(×)6.由状态转移矩阵可以决定系统状态方程的状态矩阵,进而决定系统的动态特性。

(√)7.传递函数只能给出系统的输出信息;而状态空间表达式不仅给出输出信息,还能够提供系统内部状态信息。

(√)8.一个系统的平衡状态可能有多个,因此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与系统受干扰前所处得平衡位置无关。

(×)9.系统的状态观测器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能观测,或者系统虽然不能观测,但是其不能观测的子系统的特征值具有负实部。

(√)10.如果线性离散化后系统不能控,则离散化前的连续系统必不能控。

(×)x=处渐近稳定。

(×)11.一个系统BIBO稳定,一定是平衡状态0e12.状态反馈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

(√)=,其李亚普诺夫意义下的渐近稳定性和矩阵A的特征值都具有负实13.对系统x Ax部是一致的。

(√)14.若传递函数存在零极相消,则对应的状态空间模型描述的系统是不能控不能观的。

(×)15.若系统状态完全能控,则对非渐近稳定系统通过引入状态反馈实现渐近稳定,称为镇定问题。

(√)二.填空题1.以所选择的一组状态变量为坐标轴而构成的正交线性空间,称之为状态空间。

2. 能控性 定义: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方程为()()()x t Ax t Bu t =+,给定系统一个初始状态00()x t x =,如果在10t t >的有限时间区间10[,]t t 内,存在容许控制()u t ,使1()0x t =,则称系统状态在0t 时刻是 能控 的;如果系统对任意一个初始状态都能控 , 称系统是状态完全 能控 的。

自动控制理论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有反馈环节B. 控制器的类型C. 系统的稳定性D. 系统的响应速度答案:A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依据是()。

A. 系统的传递函数B. 系统的频率响应C. 系统的根轨迹D. 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答案:C3.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时变的B. 非线性的C. 线性的D. 时变的且非线性的答案:C4. 系统的时间响应是指系统在()作用下的输出响应。

A. 初始条件B. 输入信号C. 初始条件和输入信号D. 外部干扰答案:B5. 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通常用来描述系统的()。

A. 稳定性B. 快速性C. 准确性D. 稳定性和快速性答案:B6. 二阶系统的阻尼比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

A. 阻尼比越大,系统越稳定B. 阻尼比越大,系统响应越慢C. 阻尼比越大,系统超调越小D. 阻尼比越大,系统稳定性越差答案:C7. 根轨迹图是控制系统()的图形表示。

A. 稳定性B. 频率响应C. 传递函数D. 根的轨迹答案:D8.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的()有关。

A. 传递函数B. 输入信号C. 系统类型D. 初始条件答案:C9. 系统的时间常数τ与系统的()有关。

A. 传递函数B. 频率响应C. 系统的能控性D. 系统的能观性答案:A10. 线性系统理论中,状态空间表示法主要用于描述系统的()。

A. 输入输出关系B. 内部动态C. 外部特性D. 稳定性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按照控制方式可以分为______控制系统和______控制系统。

答案:开环,闭环2. 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来判断。

答案:根轨迹3. 系统的动态性能通常用______、______和______来描述。

答案:超调量,上升时间,稳定时间4.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一般形式为______。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试卷A

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试卷A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期末试卷《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S 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

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置无关;B 、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的;C 、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D 、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S 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

2.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1)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 、(1)0s s +=B 、(1)50s s ++=C 、(1)10s s ++=D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3.如图1所示系统,传递函数()()()C s G s R s =为( )。

A 、12231G G G G ++B 、12131G G G G ++ C 、13231G G G G ++ D 、以上都错4.同一系统,不同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 ) A 、相同 B 、不同 C 、不存在 D 、不定5.某系统的开环传函0()(1)KG s s s =+,相角稳定裕量45γ=,则K 为:( )A 、1B 、2 CD、 6.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A 、 (2)(1)K s s s -+B 、(1)(5K s s s +-+)C 、2(1)K s s s +- D 、(1)(2)K s s s -- 7.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γ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

A 、超调%σB 、稳态误差ss eC 、调整时间s tD 、峰值时间p t8.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函为:03210()3210G s s s s =+++,系统的闭环极点在s 左半平面分布的个数为:( )A 、0个B 、1个C 、2个 D.3个 9.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 )A 、主反馈口符号为“-” ;B 、除r K 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C 、非单位反馈系统;D 、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1)()(+=s H s G 。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卷A卷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卷A卷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卷A卷(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自动控制原理 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 1分,总共 20 分)。

1.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输入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扰动 的前馈复合控制。

2.根轨迹起始于 开环极点 ,终止于 开环零点 。

3.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 水箱 ,被控量为 水温 。

4.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稳定性 、快速性和 准确性 。

5.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 劳斯判据(或:时域分析法) 、根轨迹法或 奈奎斯特判据(或:频域分析法) 等方法判断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

6.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 劳思判据 、 根轨迹 、 奈奎斯特判 据等方法7.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 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等。

8.传递函数是指在 零 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 输出拉氏变换 与 输入拉氏变换 之比。

9.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cω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调整时间s t,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 快速性 。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D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A )。

A 、增加开环极点;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 、增加开环零点;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C ) A 、稳定; 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 、临界稳定; 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安徽大学0809年度第一学期自动控制理论考卷A卷含答案

安徽大学0809年度第一学期自动控制理论考卷A卷含答案

安徽大学20 08 —20 09 学年第 一 学期《 自动控制理论 》考试试卷(A 卷)(时间120分钟)一、化简题(共15分)某控制系统结构图如下,试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s R s C s =Φ.题 号一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 分阅卷人得分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答 题 勿 超 装 订 线------------------------------装---------------------------------------------订----------------------------------------线----------------------------------------二、简答题(共15分)已知一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1) 求使系统稳定时K 的取值范围;(2) 如果要求闭环系统的极点全部位于1s =-垂线之左,求K 的取值范围。

三、绘图题(共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51)KG s s s s =++(1)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图;(2)为保证该系统稳定,试确定K 的取值范围。

四、判断题(共15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4(1)3(),0(1)k sG s ks s+=>-。

(1)绘制k=6时的乃氏曲线,并用乃氏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2)给出系统稳定时k的范围。

五、设计题(共15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2()(+=s s Ks G o ,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t t r =)(时,稳态误差为05.0=ss e ,系统的相角裕度050≥γ。

六、分析题(共15分)设复合校正系统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试确定前馈校正装置的 结构参数1λ和2λ,使复合校正后控制系统具有Ⅲ型控制精度。

(2121,,,T T K K 已知且均大于0)七、计算题(共15分)某含有零阶保持器的采样系统结构如图所示,试求:(1)当采样周期sT1=时系统的临界开环增益cK;(2)求1,1==KsT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kTC;(3)求系统在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a6套)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a6套)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A(1)1.(9分)设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所示,试绘制其一般根轨迹图。

(其中-P 为开环极点,-Z ,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及单位脉冲响应。

3.(12分)当ω从0到+∞变化时的系统开环频率特性()()ωωj j H G 如题4图所示。

K 表示开环增益。

P 表示开环系统极点在右半平面上的数目。

v 表示系统含有的积分环节的个数。

试确定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的范围。

4.(12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下,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s E s C,3==p v (a ),0==p v (b )2,0==p v (c )题4图题2图5.(15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下,试绘制K 由0→+∞变化的根轨迹,并确定系统阶跃响应分别为衰减振荡、单调衰减时K 的取值范围。

6.(15分)某最小相位系统用串联校正,校正前后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分别如图中曲线(1)、(2)所示,试求校正前后和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21s G s G s G c ,并指出Gc (S )是什么类型的校正。

7.(15分)离散系统如下图所示,试求当采样周期分别为T=0.1秒和T=0.5秒输入)(1)23()(t t t r ⋅+=时的稳态误差。

8.(12分)非线性系统线性部分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与非线性元件负倒数描述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判断系统稳定性,并指出)(1x N和G (j ω)的交点是否为自振点。

参考答案A(1)1、 根轨迹略,2、 传递函数)9)(4(36)(++=s s s G ;单位脉冲响应)0(2.72.7)(94≥-=--t ee t c tt 。

3、 21,21,21><≠K K K 4、6425316324215313211)()(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C ++++= 642531632421653111)()(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E +++-= 5、 根轨迹略。

(完整版)自动控制理论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自动控制理论试题及答案

二000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自动控制理论试题(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本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2页,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页至8页,共8页,共8页;选择题20分,非选择题80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前10小题每题1分,后5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实际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大部分是 【 】A.一阶系统B.二阶系统 C.低阶系统 D.高阶系统2.若开环传递函数G(s)H(s)不存在复数极点和零点,则 【 】A. 没有出射角和入射角 B. 有出射角和入射角C. 有出射角无入射角落D. 无出射角有入射角3.若开环传递函数为()1)(+=Ts s K s G , 此时相位裕量和K的关系是 【 】 A. 随K 增加而增大 B.随K 增大而减小C.以上都不是D.与K 值无关4.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相角 【 】 A. 11sin 1+--ββ B. 11sin 1-+-ββ C. 11cos 1+--ββ D.11cos 1-+-ββ 5.对于同一系统的状态变量和状态空间描述具有 【 】 A. 状态变量具有唯一性,状态空间描述具有非唯一性B. 状态变量具有非唯一性,状态空间描述具有唯一性C. 状态变量具有非唯一性,状态空间描述也具有非唯一性D. 状态变量具有唯一性,状态空间描述也具有唯一性6.在工程问题中,常用______数学模型来表达实际的系统。

【 】A. 精确的 B. 复杂的 C. 简化的 D. 类似的7. 正弦输入函数r(t)的数学表达式是 【 】A.t t r ωsin )(=rB. )sin()(θω+=t t rC.)sin()(θω+=t A t rD.)cos()(θω+t A t r8.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的高频段的渐近线斜率为_______dB/dec 。

《自动控制理论》模拟试卷

《自动控制理论》模拟试卷

精品文档《自动控制理论》模拟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变换基础是BA. 齐次变换B.拉氏变换C.富里哀变换D.Z 变换2.在电气环节中,可直接在复域中推导出传递函数的概念是CA. 反馈B.负载效应C.复阻抗D.等效变换3.不同的物理系统,若可以用同一个方框图表示,那么它们的DA. 元件个数相同B.环节数相同C.输入与输出的变量相同D. 数学模型相同4.设某函数 x(t)的数学表达式为 x t 0 , t0B x0 , t,式中 x0为常数,则 x(t)是A. 单位阶跃函数B.阶跃函数C.比例系数D.常系数5.通常定义当 t ≥t s以后,系统的响应曲线不超出稳态值的范围是DA. ± 1%或± 3%B.± 1%或± 4%C.± 3%或± 4%D.± 2%或± 5%6.若要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可以增加AA. 微分环节B.积分环节C.振荡环节D.惯性环节7.当输入信号为阶跃、抛物线函数的组合时,为了使稳态误差为某值或等于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积分环节数N 至少应为CA.N ≥0B.N≥ 1C.N≥ 2D.N ≥30.58.设开环系统传递函数为G(s) ,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与负实轴交点的 s(10s 1)(0.1s 1)频率值ω =CA.0.1 rad/sB.0.5 rad/sC.1 rad/sD.10 rad/s9.设某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4(10s1) ,其频率特性的相位移θ (ω )=D s2 (s1)A. - 90°+tg- 1-1ω-1ω + tg-1ωω - tg10 B. - 90°+ tg10C. - 180°-tg - 1-1-1-1 10ω+ tgωD. - 180° + tg10ω- tgω10.设 II 型系统开环幅相频率特性为G( j)j1,则其对数幅频渐近特性与ω( j ) 2 (1j 0.1 )轴交点频率为CA.0.01 rad/sB.0.1 rad /sC.1 rad /sD.10 rad /s11.0 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斜率为DA. - 60 dB/decB. - 40 dB/decC.- 20 dB/decD.0 dB/dec12.系统的根轨迹关于CA. 虚轴对称B.原点对称C.实轴对称D. 渐近线对称13.计算根轨迹入射角的公式为Cm-1n m 1nA180-i -j B.180i ji 1j 1i 1j 1m 1n m 1nC.180i jD.180i j14.PD 控制器具有的相位特征是 AA. 超前B.滞后C.滞后 -超前D. 超前一滞后-20 1 1 x ,则D15.设系统 x- 3x u , y0 1A. 状态可控可观测B.状态可控但不可观测C.状态不可控且不可观测D.状态不可控但可观测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6.常规控制器中比较元件的作用是发出_ _偏差 _信号,表达式为e=r - y 。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20套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20套

D.抛物线响应函数 答 ( )
3、(本小题 3 分) 如图所示是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下面关于性能指标正确的是――
h (t )
1 .3
1.02
1
0
t
2
B.
4
C.
6
8
10
12
14
A.
t r 6s
t s 4s
t p 14s
D.
% 30%

( ) 4、(本小题 5 分)
W (s)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s/blog_3fb788630100muda.html
第 7 页 共 42 页
QQ753326843
考研直通车
6.已知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 7-38 所示。为使系统不产生自振,是利用 描述函数法确定继电特性参数 a,b 的数值。 (15 分)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s/blog_3fb788630100muda.html 第 1 页 共 42 页
QQ753326843
考研直通车
r _
e
2 0 1
u
1 s2
c
六、采样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已知 K 10, T 0.2s : 1.求出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1 2 2.当输入为 r (t ) 1(t ) t * 1(t ) 2 t * 1(t ) 时,求稳态误差 e ss 。
第 5 页 共 42 页
QQ753326843
3.当输入为
1 2 2
考研直通车
r (t ) 1(t ) t * 1(t ) t * 1(t ) 时,求稳态误差 e ss 。
R(s)
E (s)
1 e sT s

自动控制理论试卷及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试卷及答案

1、一阶系统 G(s) = 1Ts + 1 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

2、一个反馈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 2 + 2Ks + 5 = 0,若要系统产生临界振荡, 则 K 的取值应为。

3、已知某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G c( T > 0 ),若要将此装置作为4、自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和 组成。

5、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

6、一阶系统 G(s)=的放大系数 K 愈小,则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稳态值7、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性能指标中只与阻尼比有关的是8、在用实验法求取系统的幅频特性时,一般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 来求得输出信号的幅值。

A.相位B.频率C.稳定裕量D. 时间常数 9、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元件10、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G (s ) =,则该环节是环节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得分| | 阅卷人| 1、开环控制系统的的特征是没有( )A.执行环节B.给定环节C.反馈环节D.放大环节2、主要用来产生偏差的元件称为()A. 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3、某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G(s) =e -Ts ,则该可看成由( )环节串联而成。

A. 比例、延时B.惯性、导前C.惯性、延时D.惯性、比例 4、已知 F (s) =,其原函数的终值 t f()wt ) = ( )A.0B. ∞C.0.75D.3 5、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A.输入B. 引出点C. 比较点D.传递函数 6、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G(s) =,且容许误差为 2%,则其调整时间为( )A.1B.1.5C.2D.3 7 、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上相等。

A. 幅频特性的斜率B.最小幅值C.相位变化率D.穿越频率 8、若保持二阶系统的 ζ 不变,提高 ωn ,则可以(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9、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有阻尼固有频率 ωd 、无阻尼固有频率 ωn 和谐振频率 ωr 比较( ) A. ωr >ωd >ωn B.ωr >ωn >ωd C.ωn >ωr >ωd D.ωn >ωd >ωr 10、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 D(s) = 3s 3 + s 2 - 3s + 5 = 0 ,可以判断系统为( )A.稳定B.不稳定C.临界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三、判断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

自动控制原考试模拟题

自动控制原考试模拟题

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 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案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无效!一、简答:(合计25分, 共5个小题,每题5分) 1) 控制系统的阶次是如何定义的?答:系统传递函数特征方程s 算子的最高阶次就是控制系统的阶次。

2) 如何从微分方程求得传递函数?需满足什么条件?答:在零初始条件下,对微分方程用拉普拉斯变换,就可以求得传递函数。

3) 系统闭环频宽的含义?答:闭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中,-3dB 对应的频率,就是系统的闭环频宽。

4) 简述Nyquist 图和Bode 图的对应关系。

答:5) 列表阐述0、I 、II 型系统分别对单位阶跃、斜坡和加速度信号的响应误差。

二、改错:(合计15分, 共5个小题,每题3分)6) II 型系统的Bode 图幅频特性曲线中,穿越频率和开环增益的值相等;I 型系统 不相等7) 劳斯稳定判据只能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不可以判断相对稳定性;可以 8) 命题a : 阻尼比决定了超调量的大小。

命题b :相位裕量决定了超调量的大小。

()1k W j ω=()1k W j ω>()1k W j ω<负实轴N y q u i s t 图B o d e 图 0dB 线 0dB 线上 0dB 线下 -π线k 0 ∞ ∞0 0 k k∞阶跃斜坡 加速度 0型 I 型II 型命题a和命题b是矛盾的。

不矛盾9)闭环传递函数中积分环节的个数决定了系统的类型。

10)开环11)5)Mason增益公式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定常系统。

线性定常系统12)(本题合计25分)13)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51)KG ss s s=++,14)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10分)15)为保证该系统稳定,试确定K的取值范围;(5分)16)若该系统存在二阶闭环主导极点,并该主导极点的阻尼比为0.5,求系统的性能指标。

(10分)(21n ns jξωξω=-±-2/1%100%eπξξσ--=⨯3sntξω=)17)解:开环传递函数为:2()(1)(0.51)(1)(2)K KG ss s s s s s==++++1)绘制系统根轨迹18)起点:0,-1,-2 终点:无穷远19)实轴根轨迹: (-∞,-2) , [-1,0]20)渐近线与实轴交点: -1 交角 60,180,30021)分离点:''()()()()0D s N s N s D s-=-0.423,-1.577(舍去)22)与虚轴交点: s=jω代入32()3220 D s s s s K=+++=得2,3Kω=±=L(ω)/dB-20 ω/(rad/s)1-40-602 523)24)2) 03K<<25)3)221,210.510.5n n n ns j j ξωξωωω=-±-=-±-26) 特征根的和332(0.5)n s ω=+⨯-27)()23223()322()0.50.75n n D s s s s K s s s ωω⎡⎤=+++=-++⎣⎦ 28)32714,,3327n s K ω==-=29)1,20.330.58s j =-±30)22220.436()20.660.436n n n s s s s s ωξωωΦ==++++ 31)2/1%100%16.3%eπξξσ--=⨯=32)339.090.50.66s nt ξω===⨯(本题合计35分)某单位负反馈最小相位系统,其闭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试求:1)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5分)2) 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并绘制开环Bode 图;(10分) 3) 求该系统的相位裕量,并判断稳定性;(10分)4) 如果信号()sin(2)r t t =作为闭环系统的输入,请写出输出信号()y t 的表达式。

《自动控制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参考资料一、单选(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B)。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2.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C)A.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B.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C.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D.减小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3.在各种校正方式中,______是最常见的一种,常加在系统中能量最小的地方。

(B )A.并联校正B.串联校正C.局部反馈校正D.前馈校正4.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A )A.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B.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D.非线性系统5.欲改善系统动性能,一般采用(A )。

A.增加附加零点B.增加附加极点C.同时增加附加零点,极点D.A,B,C均不行而用其它方法6.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s(s+5)]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B)A.s(s+1)=0B.s(s+1)+5=0C.s(s+1)+1=0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7.已知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0.2(s+5)/(s+10),则它是(C)A.相位迟后校正B.迟后超前校正C.相位超前校正D.A、B、C都不是8.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B)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

A.输入量B.输出量C.扰动量D.设定量9..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16/(s(s+4*sqrt(2))),其幅值裕度h等于(D)A.0B.4sqrt(2)DbC.16dBD.无穷10.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D)A.E(s)=R(S)G(S)B.E(S)=R(S)G(S)H(S)C.E(S)=R(S)G(S)-H(S)D.E(S)=R(S)-G(S)H(S)11.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含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含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自动控制基本方式的是( B )。

A.开环控制B.随动控制C.复合控制D.闭环控制2.自动控制系统的( A )是系统工作的必要条件。

A.稳定性B.动态特性C.稳态特性D.瞬态特性3.在( D )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开环控制系统。

A. 系统的扰动量影响不大B. 系统的扰动量大且无法预计C. 闭环系统不稳定D. 系统的扰动量可以预计并能进行补偿4.系统的其传递函数( B )。

A. 与输入信号有关B. 只取决于系统结构和元件的参数C. 闭环系统不稳定D. 系统的扰动量可以预计并能进行补偿5.建立在传递函数概念基础上的是( C )。

A. 经典理论B. 控制理论C. 经典控制理论D. 现代控制理论6.构成振荡环节的必要条件是当( C )时。

A. ζ=1B. ζ=0C. 0<ζ<1D. 0≤ζ≤17.当( B )时,输出C(t)等幅自由振荡,称为无阻尼振荡。

A. ζ=1B. ζ=0C. 0<ζ<1D. 0≤ζ≤18.若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无超调达到稳态值,则两个极点位于位于( D )。

A. 虚轴正半轴B. 实正半轴C. 虚轴负半轴D. 实轴负半轴9.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都具有( B )。

A. 实部为正B. 实部为负C. 虚部为正D. 虚部为负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系统的开环增益( B )。

A. 越大系统的动态特性越好B. 越大系统的稳态特性越好C. 越大系统的阻尼越小D. 越小系统的稳态特性越好11.根轨迹是指开环系统某个参数由0变化到∞,( D )在s平面上移动的轨迹。

A. 开环零点B. 开环极点C. 闭环零点D. 闭环极点12.闭环极点若为实数,则位于[s]平面实轴;若为复数,则共轭出现。

所以根轨迹( A )。

A. 对称于实轴B. 对称于虚轴C. 位于左半[s]平面D. 位于右半[s]平面1213.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4)(2()3)(1()(*0++++=s s s s s K s G ,则全根轨迹的分支数是( C )。

2011级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

2011级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

安徽大学20 13 —20 14 学年第 一 学期 《 自动控制理论 》考试试卷参考答案(A 卷)(闭卷 时间120分钟)考场登记表序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 已知某闭环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2()()2t t k t t e e δ--=-+,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2()112G s s s =-+++ ;2. 欠阻尼二阶线性系统的阻尼比和阻尼角的关系是cos ζβ= ;3. 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 开环极点 ,终止于 开环零点或无穷远处。

4. 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20)(+=s s s G ,则其为 I 型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信号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0.25或者1/4 。

5.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51KG s s s s =++,其根轨迹图如图1所示,则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K 的取值情况:A 系统等幅振荡,临界稳定; D 系统为衰减振荡过程; A. 3K = B. 3K >图1 C. 00.193K << D. 0.1933K <<6. 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tan 90tan T ϕ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1)K s s Ts τ++;7. 在系统串联校正过程中,超前校正的实质是 利用超前相位角m ϕ增大被校正系统的幅频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滞后校正的实质是 牺牲系统快速性(或者幅频截止频率)获取系统的稳定裕度 ;8. 已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215.012100++=ωωωωωj j j j H j G ,当频率ω从0到正无穷大(∞+)变化时,该系统相频变化范围为 -90°→-360° ,幅频的倍频变化范围为 -20db/de c →-80 db/dec ;9. PID 校正控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通常应使I 部分发生在系统频率特性的 低 (选择“低、中、高”)频段,以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使D 部分发生在系统频率特性的 中 (选择“低、中、高”)频段,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期末A卷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期末A卷参考答案)

试题编号:重庆邮电大学2009学年2学期《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期中)(A 卷)(闭卷)一、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传递函数定义及其主要性质。

答: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传递函数。

(2分)主要性质:(每回答正确2个1分,全部正确2分)1)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由于传递函数是基于拉氏变换,将原来的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从时域变换到复域,故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2)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

如果系统为非零初始条件,非零初始值V(s),则系统新的输入、输出关系为:Y(s)=G(s).U(s)+ V(s)3)传递函数只表示了系统的端口关系,不明显表示系统内部部件的信息。

因此对于同一个物理系统,如果描述的端口不同,其传递函数也可能不同;而不同的物理系统,其传递函数可能相同。

4)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 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分子多项式的次数n 低于或等于分母多项的次数m ,所有系数均为实数。

2.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定义。

答:如果线性控制系统在初始扰动的影响下,其动态过程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于零或原平衡点,则称系统渐进稳定,简称稳定(3分),反之,如果在初始扰动下,系统的动态过程随时间的推移而发散,则不稳定。

(1分)3. 闭环系统的零、极点位置对于时间响应性能的超调量、调节时间的有何影响? 答:(1)超调量主要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21//ξξωσ-=d ,与其他闭环零、极点接近坐标原点的程度有关;(2分)(2)条件时间主要取决于靠近虚轴的闭环复数极点的实部绝对值ξωσ=,如果实数极点距离虚轴最近,并且它附近没有实数零点,则调节时间主要取决于该实数极点的模值。

(2分)4. 对于一个给定的开环增益为o k 最小相位系统,说明采用频率方法和根轨迹法判断稳定性的统一性。

答:频率法判断系统稳定性时,当o k 较小时,其副相曲线在)(ωj Go 平面不包围(-1,j0)这点,系统稳定,随着o k 的增加,副相曲线包围(-1,j0)这点,系统不稳定。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课程管理第1题:开环控制方式是按()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方式是按()进行控制的。

A. 偏差;给定量B. 给定量;偏差C. 给定量;扰动D. 扰动;给定量第2题:自动控制系统的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A. 稳定性B. 动态特性C. 稳态特性D. 精确度第3题:系统的微分方程为c(t)=r(t)coswt+5 , 则系统属于()。

A. 离散系统B. 线性定常系统C. 线性时变系统D. 非线性系统第4题:时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不包括。

A. 微分方程B. 差分方程C. 传递函数D. 状态方程第5题:适合于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A. 线性定常系统B. 线性时变系统C. 非线性时变系统D. 非线性定常系统第6题:传递函数的零初始条件是指tA. 输入为零B. 输入、输出及各阶导数为零C. 输入、输出为零D. 输出及各阶导数为零第7题: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是()。

A. 单位阶跃响应B. 单位加速度响应C. 单位斜坡响应D. 单位脉冲响应第8题:系统自由运动的模态由()决定。

A. 零点B. 极点C. 零点和极点D. 增益第9题:信号流图中,()的支路称为源节点。

A. 只有信号输入B. 只有信号输出C. 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D. 任意第10题:信号流图中,()的支路称为阱节点。

A. 只有信号输入B. 只有信号输出C. 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D. 任意第11题:信号流图中,()的支路称为混合节点。

A. 只有信号输入B. 只有信号输出C. 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D. 任意第12题: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时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A. 单位阶跃函数B. 单位速度函数C. 单位脉冲函数D. 正弦函数第13题: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 0.632 时对应的 t=()。

A. TB. 2TC. 3TD. 4T第14题: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 0.95 时对应的t=()。

A. TB. 2TC. 3TD. 4T第15题: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 0.982 时对应的t=()。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含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_习题集(含答案)

A. 对称于实轴B. 对称于虚轴C. 位于左半[s]平面D. 位于右半[s]平面 13.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4)(2()3)(1()(*0++++=s s s s s K s G ,则全根轨迹的分支数是( C )。

A .1B .2C .3D .414. 已知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1)()(s H s G s G s G c +=,则其根轨迹起始于( A )。

A . G(s)H(s)的极点 B . G(s)H(s)的零点 C . 1+ G(s)H(s)的极点D . 1+ G(s)H(s)的零点15.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1)()(s H s G s G s G c +=,根轨迹终止于( B )。

A . G(s)H(s)的极点B . G(s)H(s)的零点C . 1+ G(s)H(s)的极点D . 1+ G(s)H(s)的零点线16. 在设计系统时应使系统幅频特性L(ω)穿越0dB 线的斜率为( A )。

A .-20dB/decB .-40dB/decC .-60dB/decD .-80dB/dec17. 当ω 从−∞ → +∞ 变化时惯性环节的极坐标图为一个( B )。

A .位于第一象限的半圆B .位于第四象限的半圆C .整圆D .不规则曲线18. 设系统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下图所示(P 为开环传递函数右半s平面的极点数),其中闭环系统稳定的是( A )。

A. 图(a)B. 图(b)C. 图(c)D. 图(d)19. 已知开环系统传递函数为)1(10)()(+=s s s H s G ,则系统的相角裕度为( C )。

A .10°B .30°C .45°D .60°20. 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D )。

20-20 ωL(dB) 10(a) p=1 (b) p=1 (c) p=1 (d) p=1由图知存在自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理论(下)模拟试卷A一.判断题1.状态变量的选取具有非惟一性。

(√)2.由一个状态空间模型可以确定惟一一个传递函数。

(√)3.传递函数G(s)的所有极点都是系统矩阵A 的特征值,系统矩阵A的特征值也一定都是传递函数G(s)的极点。

(×)4.若一个对象的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模型是能控的,则其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也一定是能控的。

(×)5.对一个系统,只能选取一组状态变量(×)6.由状态转移矩阵可以决定系统状态方程的状态矩阵,进而决定系统的动态特性。

(√)7.传递函数只能给出系统的输出信息;而状态空间表达式不仅给出输出信息,还能够提供系统内部状态信息。

(√)8.一个系统的平衡状态可能有多个,因此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与系统受干扰前所处得平衡位置无关。

(×)9.系统的状态观测器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能观测,或者系统虽然不能观测,但是其不能观测的子系统的特征值具有负实部。

(√)10.如果线性离散化后系统不能控,则离散化前的连续系统必不能控。

(×)x=处渐近稳定。

(×)11.一个系统BIBO稳定,一定是平衡状态0e12.状态反馈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

(√)=,其李亚普诺夫意义下的渐近稳定性和矩阵A的特征值都具有负实13.对系统x Ax部是一致的。

(√)14.若传递函数存在零极相消,则对应的状态空间模型描述的系统是不能控不能观的。

(×)15.若系统状态完全能控,则对非渐近稳定系统通过引入状态反馈实现渐近稳定,称为镇定问题。

(√)二.填空题1.以所选择的一组状态变量为坐标轴而构成的正交线性空间,称之为状态空间。

2. 能控性 定义: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方程为()()()x t Ax t Bu t =+,给定系统一个初始状态00()x t x =,如果在10t t >的有限时间区间10[,]t t 内,存在容许控制()u t ,使1()0x t =,则称系统状态在0t 时刻是 能控 的;如果系统对任意一个初始状态都能控 , 称系统是状态完全 能控 的。

3.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联立,写为⎩⎨⎧+=+=)()()()()()(t Du t Cx t y t Bu t Ax t x,称为系统的 状态空间表达式 ,或称为系统动态方程,或称系统方程。

4.当系统用状态方程Bu Ax x+= 表示时,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 ()det()f I A λλ=- 。

5.非线性系统()x f x =在平衡状态e x 处一次近似的线性化方程为x Ax =,若A 的所有特征值 都具有负实部 ,那么非线性系统()x f x =在平衡状态e x 处是一致渐近稳定的。

6.线性定常系统齐次状态方程解)()(0)(0t x et x t t A -=是在没有输入向量作用下,由系统初始状态00)(x t x =激励下产生的状态响应,因而称为 自由 运动。

7.系统方程()()()()()x t Ax t bu t y t cx t =+⎧⎨=⎩为传递函数()G s 的一个最小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 能控且能观测 。

8.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中,A-bK 的特征值与A-GC 的特征值可以分别配置,互不影响。

这种方法,称为 分离原理 。

三.简答题1.简述由一个系统的n 阶微分方程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思路。

答: 先将微分方程两端取拉氏变换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是11101110()n n n n nn n b s b s b s b G s s a s a s a ----+++=+++ 若0n b ≠,则通过长除法,传递函数()G s 总可以转化成11101110()()()n n n n n c s c s c c s G s d d s a s a s a a s ----++=+=++++将传递函数()()c s a s 分解成若干低阶(1阶)传递函数的乘积,然后根据能控标准形或能观标准形写出这些低阶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最后利用串联关系,写出原来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2.解释系统状态能控性的含义,并给出线性定常系统能控性的判别条件。

答: 对一个能控的状态,总存在一个控制律,使得在该控制律作用下,系统从此状态出发,经有限时间后转移到零状态。

对于n 阶线性定常系统x Ax Buy Cx =+⎧⎨=⎩(1)若能控性矩阵1n c Q BABA B -⎡⎤=⎣⎦行满秩,则系统是能控的。

(2)若系统的能控格拉姆矩阵 0(0,)T TAtTA tc W T eBB edt --=⎰非奇异,则系统是能控的。

3. 解释Lyapunov 稳定性的含义,并简要阐述Lyapunov 稳定判据(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

答: 对任意给定的“小距离”0>ε(无论多么小的),总可以根据给定的ε和初始时间0t 找到一个相应“半径”0),(0>t εδ,只要系统初态0x 与平衡点e x 的距离小于“半径”),(0t εδ即),(00t x x e εδ<-时,就有任何0t t >时,其状态)(t x 与平衡点e x 的距离小于给定的“小距离”ε,即ε<-e x t x )(,则称平衡状态是Lyapunov 稳定Lyapunov 第一定理:状态稳定性(内部稳定性)判别定理(间接法),通过求解系数矩阵A 的0)det(=-A sI 特征值(系统极点)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称为Lyapunov 间接法。

Lyapunov 第二定理:对于系统,)),(()(t t x f t x= ,0),0(≡t f ,如果存在一个具有连续一阶偏导数的标量函数0),(>t x V ,满足以下条件:(1)若)(x V负定(0)(<x V ),则e x 是渐近稳定(局部稳定);若当∞→x 时,∞→)(x V ,则系统是全局稳定;(2)若)(x V 半负定(0)(≤x V ),则e x 是Lyapunov 稳定(临界稳定);进一步:若)(x V 0≡不,(0)(=x V 不是状态方程的非零解),则e x 是渐近稳定(局部稳定);(3)若)(x V 正定(0)(>x V ),则e x 是不稳定;四.计算题1. 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以图中所标记的1x 、2x 、3x 作为状态变量,推导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其中,u 、y 分别为系统的输入、输出,1α、2α、3α均为标量。

图1系统结构图解 图1给出了由积分器、放大器及加法器所描述的系统结构图,且图中每个积分器的输出即为状态变量,这种图形称为系统状态变量图。

状态变量图即描述了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又说明了状态变量的物理意义。

由状态变量图可直接求得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着眼于求和点①、②、③,则有①:2111x x x+=α ②:3222x x x+=α ③:u x x+=333α 输出y 为1y x du =+,得11122233310001001x a x x a x u x a x ⎡⎤⎡⎤⎡⎤⎡⎤⎢⎥⎢⎥⎢⎥⎢⎥=+⎢⎥⎢⎥⎢⎥⎢⎥⎢⎥⎢⎥⎢⎥⎢⎥⎣⎦⎣⎦⎣⎦⎣⎦[]123100x y x du x ⎡⎤⎢⎥=+⎢⎥⎢⎥⎣⎦***************************************************************2.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u uy y y y 75532+=+++ 。

试列写出它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解 采用拉氏变换法求取状态空间表达式。

对微分方程(3)在零初试条件下取拉氏变换得:323()2()3()5()5()7()s Y s s Y s sY s Y s s U s U s +++=+332()57()235Y s s U s s s s +=+++ 在用传递函数求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时,一定要注意传递函数是否为严格真有理分式,即m 是否小于n ,若m n =需作如下处理323232()571015185()235235Y s s s s U s s s s s s s +---==+++++++ 再由公式可直接求得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为112233010000105321x x x x u x x ⎡⎤⎡⎤⎡⎤⎡⎤⎢⎥⎢⎥⎢⎥⎢⎥=+⎢⎥⎢⎥⎢⎥⎢⎥⎢⎥⎢⎥⎢⎥⎢⎥---⎣⎦⎣⎦⎣⎦⎣⎦ []1231005x y x u x ⎡⎤⎢⎥=+⎢⎥⎢⎥⎣⎦*****************************************************************3. 已知下列传递函数,试建立其状态空间表达式,并画出状态变量图。

3321()6116s s g s s s s ++=+++解首先将传函化为严格真有理式即:232()6105()11()()6116Y s s s g s g s U s s s s ---'==+=++++ 由公式直接求得能控标准型状态空间表达式1122330100001061161x x x x u x x ⎡⎤⎡⎤⎡⎤⎡⎤⎢⎥⎢⎥⎢⎥⎢⎥=+⎢⎥⎢⎥⎢⎥⎢⎥⎢⎥⎢⎥⎢⎥⎢⎥---⎣⎦⎣⎦⎣⎦⎣⎦[]123x y x u x ⎡⎤⎢⎥+⎢⎥⎢⎥⎣⎦=-6-11-6由上式可得状态变量图如下:***********************************************************4. 已知系统=x Ax 的转移矩阵0(,)t t Φ是2202222()(,)2t tt t t tt t e e e e t t e ee e --------⎡⎤--=⎢⎥--⎣⎦Φ 时,试确定矩阵A 。

解 因为 0(,)t t Φ是状态转移矩阵, 所以有 00(,)(,)d t t t t dt ⎧⎫=⎨⎬⎩⎭A -1ΦΦ 将00t =,00(,)t t I =Φ代入得:0213-⎡⎤=⎢⎥-⎣⎦A******************************************************************5. 矩阵A 是22⨯的常数矩阵,关于系统的状态方程式=x Ax ,有1(0)1⎡⎤=⎢⎥-⎣⎦x 时, 22t t e e --⎡⎤=⎢⎥-⎣⎦x2(0)1⎡⎤=⎢⎥-⎣⎦x 时, 2t t e e --⎡⎤=⎢⎥-⎣⎦x试确定这个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0)t Φ和矩阵A 。

解:因为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是()(,0)(0)t t =x x Φ所以221(,0)1t t e t e --⎡⎤⎡⎤=⎢⎥⎢⎥--⎣⎦⎣⎦Φ,22(,0)1t t e t e --⎡⎤⎡⎤=⎢⎥⎢⎥--⎣⎦⎣⎦Φ将它们综合起来,得22122(,0)11tt t t e e t e e ----⎡⎤⎡⎤=⎢⎥⎢⎥---⎣⎦⎣⎦Φ122222222122(,0)11122112222t t tt t t tt t t t t t t t t e e t e e e e ee e e e e e ee e -----------------⎡⎤⎡⎤=⎢⎥⎢⎥----⎣⎦⎣⎦--⎡⎤⎡⎤=⎢⎥⎢⎥--⎣⎦⎣⎦⎡⎤--=⎢⎥--⎣⎦Φ 而状态转移矩阵的性质可知,状态转移矩阵0(,)t t Φ满足微分方程()()00,,dt t t t dt=A ΦΦ 和初始条件 ()00,t t =I Φ 因此代入初始时间00t =可得矩阵A 为:0100022220(,)(,)2224240213t t t t t t t t t t t d t t t t dt e e e e e e e e -==--------=⎧⎫=⎨⎬⎩⎭⎡⎤-+-+=⎢⎥-+-+⎣⎦⎡⎤=⎢⎥--⎣⎦A ΦΦ ***************************************************************** 6. 试确定当p 与q 为何值时下列系统不能控,为何值时不能观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