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论文
结构工程论文摘要范文
结构工程论文摘要范文【导语】下面是作者整理的结构工程论文摘要内容(共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结构工程论文结构工程论文论文题目:探析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防控摘要:本研究生论文主要阐述了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了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质量防控,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字:混凝土表面硅酸盐水泥质量控制水的质量要求凡可以饮用的水均可用于拌制和养护混凝土。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允许使用海水。
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是混凝土应用材料之首。
目前我国的水泥品种较多,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
通用水泥主要用于一般土建工程,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
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优先使用散装水泥;(2)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不得混装;(3)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已受潮结块的水泥应经处理并检验合格方可使用;(4)水泥库房应有排水、通风措施,保持干燥;(5)先出厂的水泥先用; (6)应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作好环境保护。
骨料的质量控制(1)砂砂优先选用优质江砂或河砂,混凝土工程应选用中粗砂,对于泵送混凝土,砂宜用中砂,砂率宜控制在39~43%。
(2)石子碎石针片状颗粒状必需严格控制。
针片状含量较大,直接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石子粒形好,接近方或圆形,针片状颗粒含量很小,适宜配置泵送混凝土或高强泵送混凝土。
掺加掺合料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是一种研究和探讨不同结构设计方案的学术论文。
这类论文通常关注的是建筑物、桥梁、航天器等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解释为何进行该研究,并阐述该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文献综述:回顾相关的已有文献和研究,探讨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
3. 方法:描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包括结构模型的建立、材料性能测试、数值模拟方法等。
4. 结果与讨论:呈现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讨论结果的合理性,并与已有文献进行比较。
5. 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强调创新点和价值,并阐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6. 参考文献: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确保论文的可追溯性和学术严谨性。
在编写结构设计论文时,还应注意论文的语言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以及对论文结构、
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阐述。
同时,论文还应符合学术规范和格式要求,如字数限制、引用格式等。
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论文
试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摘要】土建工程的设计应有最低使用寿命的要求; 对于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建筑物, 在其使用期内应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安全检测。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势在必行。
【关键词】土建结构;设计规范;安全性;耐久性我国建筑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和结构的耐久性等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均低于国外同类规范。
在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见解。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的世界性问题,应当引起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和设计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
土建工程的设计应有最低使用寿命的要求; 对于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建筑物, 在其使用期内应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安全检测。
要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尤其是建筑业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城市规划、园林、居民建筑技术与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大规模的建筑物拔地而起,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并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它是否得到有效的保证是我们探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只有解决这个存在的基本问题才能更好的适应我国现代建设的需求,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后的市场经济需求,以下就是对上面提出问题的归纳。
1.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结构安全性是各种作用下结构防止破坏倒塌、保护人员不受伤害的能力, 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 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1.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
我国建筑物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的多。
结构设计论文范文3篇
结构设计论⽂范⽂3篇地基结构设计论⽂1结构设计1.1地基与基础根据甲⽅提供地质资料,本⼯程办公楼A座、B座、C座及通道1,2,3拟采⽤CFG桩复合地基,基础底标⾼为-12.10m;地基处理范围:CFG桩的平⾯布置均在各楼座及通道内;经地基处理后基底承载⼒特征值(fspk)应⼤于350kPa;⽽地下车库部分采⽤天然地基⽅案,基底持⼒层为③粉⼟层或③1层粉细砂。
地基承载⼒特征值为fak=120kPa。
经计算,CFG桩桩径取400,桩顶标⾼为-12.570m,有效桩长18m,桩端持⼒层为⑧层粉细砂层,桩端进⼊持⼒层深度不⼩于1.0m。
单桩承载⼒特征值⼤于600kN,施⼯桩顶标⾼宜⾼出设计桩顶标⾼不少于0.5m。
CFG桩混凝⼟强度等级为C20。
基础设计时,经过反复核算,我们在办公楼A座、B座核⼼筒部分采⽤筏板基础,其余部分为⼗字交叉柱下条形基础。
筏基部分的基底反⼒约245kPa,条基的基底反⼒约232kPa,两者反⼒基本接近。
基底标⾼约为-12.10m,条基宽度为3.0m。
办公楼C座也采⽤柱下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3.0m,基底标⾼同A,B座,局部达到-14.0m。
同样基底反⼒为230kPa左右。
通道1,2,3部分为筏板基础,此处由于上部钢结构跨度⼤,柱下荷载相对较⼤,采⽤筏基后,基底反⼒均达346kPa左右,满⾜设计要求。
采⽤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办公楼A座、B座、C座条形基础及筏基的沉降量计算均⼩于50m。
相邻柱沉降差异及沉降总量计算均满⾜设计要求。
地下车库部分采⽤天然地基,基础宽度3.0m,基底标⾼为-11.800m。
在所有条形基础与筏板之间及条形基础之间设置钢筋混凝⼟防⽔板,防⽔板厚350。
设计时地下⽔位的浮⼒按5m的⽔位进⾏设计,其中防⽔板抗浮计算中已考虑枯⽔期的⽔位变幅1m。
防⽔板经计算构造配筋已满⾜设计要求。
1.2上部结构设计1)结构分段。
整个建筑我们采⽤上分⽽下不分的原则,在办公楼A座、B座、C座及通道1,2,3在±0.000地⾯以下连为⼀体,在±0.000地⾯以上各相邻单体之间设置防震缝,使得将整个看似复杂的连体⾼层建筑的计算将划分为在±0.000嵌固的6个独⽴的计算单元进⾏计算,避免了因楼座之间⾼位连接所形成的超限问题。
结构工程认识论文3100字_结构工程认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结构工程认识论文3100字_结构工程认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结构工程认识论文3100字(一):浅谈对土木工程中钢结构的认识论文摘要:钢结构由于其自重轻、强度高、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钢结构如果结构设计出现缺陷,容易失稳破坏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本文先介绍土木工程钢结构的特点,再研究其结构的结构优缺点,最后探讨建筑钢结构厂房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钢结构1.土木工程中钢结构的特点1.1结构构件承受或者容纳作用效应的能力一般来说,结构构件承受或者容纳作用效应的能力由材料的强度来决定。
可以利用有关的国家标准来确定结构钢的构件性能,这些标准中列出了钢结构可使用的材料,比如建筑结构钢要满足CSA标准ASTMstandardA992/A992M或者CAN/ CSAG40.20/C40.21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近几年来,建筑用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建筑结构所用的抗拉强度以及屈服强度相关数据均摘自于CISC(2006)历史记录,而目前加拿大对于工程结构钢以及普通建筑结构钢的标准定出7个钢种和8个强度级别。
根据屈服强度其范围为260~700Mpa。
不過并不是全部的钢种都有所有的强度级别,因此如果是一个特定的建筑钢结构设计,那么对钢种类型和强度级别的选择就非常重要。
从整体来说,采用钢结构可以减少物料消耗、减轻结构自重、降低支撑部件与地基的尺寸,最终降低整个建筑的结构成本。
1.2钢结构可提供更大的空间利用率由上可知,无论是从刚度、强度还是在延性方面,钢结构都要优于钢筋混凝土,并且钢结构可以比较容易建构出有异国风情的建筑形式,通常钢结构系统可以提供最佳的设计灵活性以及最大的空间利用率。
钢结构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它还是一个理想的悬臂施工体系。
适当的应用空腹钢托架以及构件腹板开孔,可以为管道以及其它供电线路提供通道,不仅降低了楼层的高度,而且增加了审美吸引力。
钢架在钢结构中被用来扩展现有的混凝土建筑结构或者增加楼层。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论文【摘要】我们在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保证理论计算和实际情况相一致,尽量避免设计中的薄弱环节。
这就要求广大设计人员不仅要熟悉结构设计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力学和程序计算知识,最终实现建筑的经济适用和美观舒适的功能。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多层和高层结构的差别主要就是层数和高度。
但是实际上,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没实质性差别,它们都必须抵抗横向及水平荷载促进作用,从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而言,基本上就是相同的。
1、水平荷载成为控制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结构内力、加速度与高度的关系,除轴向力与高度成正比之外,弯矩和加速度随其高度都呈圆形指数曲线下降,因此,随着高度的减少,水平荷载将沦为掌控因素。
水平力促进作用下结构与否优化,材料用量将存有非常大差别。
2、侧移成为控制指标与多层建筑相同,结构侧移已沦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随着建筑高度的减少,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快速减小,因而应当将结构在水平荷载促进作用下的侧移掌控在某一限度之内。
3、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横向荷载数值非常大,使柱产生很大的轴向变形,从而可以使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增大,横跨中正弯矩和端的支座正数弯矩值增大。
轴向变形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需要根据轴向变形的计算值调整下料长度进行。
另外轴向变形对构件的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如不考虑构件竖向变形将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计算结果。
二、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与掌控1、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的应用建筑结构中所谓的概念设计不仅仅就是建筑设计的一种理念,还是我国的建筑设计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而且概念的设计这主要是建筑结构方案设计阶段,因为建筑结构的初步设计过程就是无法也不可能将借助计算机去同时实现的设计的。
所以,这就须要我国的建筑结构工程师对建筑结构的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能够把握住的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从而挑选出与建筑工程来说结构最合理而且耗资最经济的结构设计的方案。
某工程连体结构设计论文
论某工程连体结构设计摘要: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体系。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带有悬挑以及连体结构的高层建筑结构,保证其在地震下具有足够的安全度,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分析结果,就结构设提出相应的设计及处理措施,必要时从体系上予以调整,从构造上加强,以满足工程抗震设防的要求。
关键词:连体结构 ; 设计方法abstract:the high-rise building joint structure is a very complicated structure system. how to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designed with cantilever and joint structur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guarantee the earthquake has enough safety and safeguard the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security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to resolve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set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and, when necessary, from system to adjust on, from the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to meet engineering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demand.keywords: joint structure; design method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连体结构设计原则⑴计算分析。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工程设计框架结构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工程设计框架结构
一、引言
1.背景介绍
2.研究目的和意义
3.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相关理论和实践探讨
三、工程背景分析
1.工程项目的背景和需求
2.工程的规模和定位
3.工程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要求
四、工程设计过程
1.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3.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五、框架结构设计
1.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考虑因素
2.框架结构设计的选择和比较
3.框架结构设计的具体参数和计算方法
六、工程实施方案
1.施工技术和流程
2.建设材料和工程设备的选用
七、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
1.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评估
2.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估
八、经济性分析
1.工程建设的投资估算
2.工程运营的经济效益分析
九、环境影响评价
1.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评估
2.工程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十、总结与展望
1.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2.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的展望
以上是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工程设计的框架结构一,包括引言、文献综述、工程背景分析、工程设计过程、框架结构设计、工程实施方案、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经济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总结与展望等章节内容。
根据具体研究内容和要求,可以适当调整和增加相关章节的内容。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
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整体性强等优点,能够满足各种建筑功能和造型的要求。
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
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但抗拉强度较低;而钢筋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
将钢筋配置在混凝土中,使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从而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性能优势。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通过粘结力共同工作。
粘结力由化学胶结力、摩擦力和机械咬合力组成,它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在受力时能够协调变形,共同承担荷载。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1、混凝土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其主要组成材料包括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其品种和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
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其级配和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水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应使用清洁、无有害物质的水。
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提高流动性、延缓凝结时间等。
2、钢筋钢筋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热轧钢筋、冷轧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等。
热轧钢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钢筋类型。
钢筋的强度、延性和焊接性能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1、结构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要进行各种计算,包括承载力计算、变形计算和裂缝宽度计算等。
承载力计算是确定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变形计算是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正常使用性能,裂缝宽度计算则是控制裂缝的开展,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2、构造要求除了进行结构计算外,还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构造要求。
例如,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箍筋的间距和加密区等。
构造要求的目的是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可靠性,防止出现局部破坏。
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1、模板工程模板是用于成型混凝土的临时结构,其质量和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尺寸和形状。
结构可靠性论文
结构可靠性论文学院(系):工程学院班级:机化1302学生姓名:XXX学号:A******XX东北农业大学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浅谈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摘要: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和偶然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
保证结构的可靠性是结构设计的基本和根本问题,任何一项与结构设计有关的研究都与结构的可靠性相关,例如,材料性能研究、构件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研究、荷载分析、安全系数的确定等,所以可靠性是一个含义非常广的概念。
本文简要概述了工程结构采用可靠性理论的优势和结构可靠性理论方法,继而论述了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发展历史,最后简单阐述了可靠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发展;应用现状Abstract:The reli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includes safety, serviceability, durability, and the overall stability under accidental action.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is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basic and fundamental problem, any a and structure design research are related to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for example, study of material properties, component by the force performance and failure mechanism study, load analysis, and the way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factor, so the reliability is a very broad concept.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using reliability theory of advantage and structure reliability theor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 reliability, final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theory, and the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Key words: engineering structure; reliability theory;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status 1 概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历来是设计中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结构工程的建造耗资巨大,一旦失效不仅会造成结构本身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还往往产生难以估量的次生灾害和附加损失。
建筑结构安全评价论文
建筑结构安全评价论文
结构安全评价论文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结构安全评价。
建筑安全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进行结构安全评价必不可少。
建筑结构安全评价主要包括对建筑结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功能的分析和评估,以确保其适合使用,满足安全要求。
首先,在进行结构安全评价之前,应该先进行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该满足建筑规范、安全法规等,以及其他现行规定。
接下来,建筑结构应根据载荷类型、构件类型和构件尺寸等多种因素考虑,分析建筑框架或组合体结构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最后,分析建筑构件的用途、数量和加工质量,以确保其结构安全性能。
另外,建筑结构安全评价应该定期进行。
定期的安全评价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及时更正各种严重建筑结构问题。
如果存在重大缺陷,应采取措施改正或拆除。
此外,建筑结构安全评价应与建筑质量检验协调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减少建筑结构的缺陷发生率。
总之,建筑结构安全评价是建筑设计、施工和维护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它有助于发掘建筑结构的问题,以避免结构倒塌而发生人员伤亡,损失物质财产的惨剧事故。
结构安全评价必须严肃认真,贯彻全过程,以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
工程结构分析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非线性力学的悬臂梁结构设计与分析
工程结构分析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非线性力学的悬臂梁结构设计与分析悬臂梁结构设计与分析摘要: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结构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悬臂梁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在各种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悬臂梁结构会受到各种复杂力的作用,其力学行为往往呈现出非线性特征。
为了更好地设计和分析悬臂梁结构,本文基于非线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悬臂梁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意义、目的、方法、步骤、未来发展方向、结果和结论等。
1. 研究背景和意义悬臂梁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悬臂梁结构会受到各种复杂力的作用,如重力、风载、地震等,这些力的作用会使悬臂梁结构的力学行为呈现出非线性特征。
因此,对悬臂梁结构进行准确的非线性力学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结构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线性力学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结构设计的需要,因此,基于非线性力学的方法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的研究旨在探索基于非线性力学的悬臂梁结构设计和分析方法,以提高悬臂梁结构的设计水平和安全性。
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探讨悬臂梁结构的非线性力学行为;(2)设计和分析基于非线性力学的悬臂梁结构;(3)验证基于非线性力学的悬臂梁结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4)提出悬臂梁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3. 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
首先,通过对悬臂梁结构的受力分析,建立其非线性力学模型。
然后,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悬臂梁结构进行仿真和分析,以验证非线性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根据实验和仿真结果,对悬臂梁结构的设计和应用进行探讨。
4. 研究步骤本文的研究步骤如下:(1)对悬臂梁结构的受力进行分析,建立其非线性力学模型;(2)设计实验方案,对悬臂梁结构进行实验研究;(3)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悬臂梁结构进行仿真和分析;(4)对比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非线性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根据实验和仿真结果,探讨悬臂梁结构的设计和应用;(6)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结构工程论文范文3篇
结构⼯程论⽂范⽂3篇砖混结构⼯程论⽂⼀、引⾔砖混结构⼯程中,经常会出现⼀些因砌体接茬、搭接处理质量不好造成的墙体裂缝,或者是在使⽤环境因素作⽤下,因砌体质量问题影响被扩⼤的裂缝问题,给⼯程的使⽤安全和正常使⽤功能造成隐患或不便。
在我较长的施⼯管理过程中,注意到砌筑施⼯随意留槎的现象很普遍、很严重,常常表现为直槎、阴槎,并且,由于塞砌容易造成砂浆不饱满、灰缝不均匀、接茬灰缝不顺直,接茬处的砌体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因为接茬涉及结构纵、横墙间的联系,从⽽使结构的整体性能受到了严重地削弱。
⼆、施⼯过程中留槎处置不当的原因分析1、砌筑⼯⼈长期不按照规范规定操作施⼯,习惯于错误的留槎操作⽅法,图⽅便、省事。
2、施⼯管理⼈员对正确留槎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不会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管理过程没有严格要求。
3、混淆“L”形转⾓、“T”形、“⼗”字形连接处有构造柱和没有构造柱处理的区别。
4、管理⼈员不能正确处理进度和质量的关系,或者是没有合理安排,规定正确的接茬处理⽅法。
5、施⼯安排不当,不能同时纵、横墙砌筑。
6、不论使⽤“内砌法”或者是“外砌法”做砌体施⼯,留斜槎操作⼯作量⼤,操作不⽅便。
以上操作和管理的原因,使留槎处置不当成为砌筑施⼯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质量通病”之⼀。
三、解决问题的⽅法对策1、必须加强对操作⼯⼈的⼯艺、⼯法知识的学习,强化规范标准的教育培训。
操作⼯⼈的技能学习应有地⽅政府劳务输出培训部门负责,或者由劳务资质企业委托培训,劳动⾏政主管部门或建设⾏政主管部门颁发操作者从业资格证书;由⽤⼈劳务资质企业负责对⼯⼈规范标准的培训和项⽬施⼯技术质量的管理,从源头抓住质量意识和知识培训关。
2、劳务承包⽅(劳务资质企业)必须根据施⼯项⽬总承包管理者的要求,按照《施⼯组织设计》或《项⽬管理规划》规定,编制班组向操作⼯⼈的技术交底,让⼯⼈明⽩规范标准要求。
在施⼯过程中加强过程监督,记录施⼯部位,并组织班组内部⾃检,施⾏⽤质量评定⼯程量完成情况,与⼯资收益挂钩,强制性推⾏质量控制,⾰除操作“陋习”,监督留槎部位的处理。
办公楼结构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荭叶建筑设计院办公楼结构设计摘要本工程占地面积约873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5238平方米。
本建筑为五层,总高度22.8米,室内外高差为0.45米,女儿墙高0.9米。
建筑总长度为58.2米,总宽度为15米。
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步骤为: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梁、柱截面配筋、板的设计、楼梯的设计、基础的设计以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等。
其中,内力计算考虑以下四种压力作用,即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柱、板的设计采用弹性理论;梁的设计采用塑性理论;楼梯选用板式楼梯;基础选用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在进行截面抗震设计时,遵循了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且满足构造要求。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严格遵守我国现行规范,其中包括«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计算中包括荷载计算,内力组合,基础设计,楼梯设计等。
关键词:办公楼;框架;钢筋混凝土AbstractThe project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873 square meters, building area of 5238 square meters. This building is five layers, total height 22.8 meters, the elevation difference of inside and outside of 0.45 meters, 0.9 meters high parapet. Building a total length of 58.2 meters, a total width of 15 meters.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adopts multi-laye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basic steps as follows: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ucture calculation diagram; The load calculation; The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Beam and column section reinforcement, the board design, the design of stair, basic desig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etc. Among them,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consider the following four kinds of load is constant load and live load, wind load and earthquake action; The design of the column, the board by using elastic theory; Beam design adopts the theory of plasticity; Stair chooses plate stair; Selects the cross bar basis. When making section seismic design, following the strong shear weak bending, strong column weak beam, strong node weak component design principle, and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of construction.This engineering structure form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strictly abide by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 including the « building foundation design code », «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code »,building seismic design code, etc. Included in the load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foundation design, stair design, etc.Keywords: office building;framework;reinforced concrete目录绪论 0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1)1.1 建筑方案论述 (1)1.1.1 设计依据 (1)1.1.2 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标高 (1)1.1.3 房间构成和布置 (1)1.1.4 采光和通风 (1)1.1.5 主要立面和出入口的考虑 (2)1.1.6 防火及安全 (2)1.1.7 各部分工程构造 (2)1.1.8 本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3)第二章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 (4)第三章荷载计算 (6)3.1 恒载计算 (6)3.1.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6)3.1.2 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6)3.1.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3.1.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7)3.2 活荷载计算 (8)3.2.1 屋面活荷载 (8)3.2.2 楼面活荷载 (8)3.3 风荷载计算 (9)3.4 地震作用计算 (10)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3.4.2 框架刚度计算 (11)3.4.3 结构基本周期的计算 (12)3.4.4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 (13)3.4.5 横向框架弹性变形验算 (13)第四章内力计算 (15)4.1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5)4.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0)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3)4.4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5)第五章荷载组合及最不利内力确定 (28)5.1 基本组合公式 (28)5.1.1 框架梁内力组合公式 (28)5.1.2 框架柱内力组合公式 (29)5.2 梁的内力组合 (29)5.2.1 梁端弯矩调幅 (29)5.2.2 梁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 (30)5.3 框架柱内力组合 (37)5.3.1 无地震作用时的组合 (37)5.3.2 有地震作用效应时的组合 (38)5.3.3 框架柱组合过程 (38)第六章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45)6.1 梁的配筋计算 (45)6.1.1 边跨梁配筋计算 (45)6.1.2 中跨梁配筋计算 (46)6.2 框架柱配筋计算 (46)6.2.1 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计算 (46)6.2.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8)第七章现浇板配筋计算 (52)7.1 屋面板计算 (52)7.1.1 荷载计算 (52)7.1.2 按弹性理论计算 (52)7.2 楼面板计算 (53)7.2.1 荷载计算 (53)7.2.2 按弹性理论计算 (53)7.2.3 截面设计 (54)第八章楼梯设计 (55)8.1 梯段板计算 (55)8.1.1 荷载计算 (55)8.1.2 截面设计 (55)8.2 平台板计算 (56)8.2.1 荷载计算 (56)8.2.2 截面设计 (56)8.3 平台梁计算 (56)8.3.1 荷载计算 (56)8.3.2 内力计算 (57)8.3.3 截面计算 (57)第九章基础设计 (58)9.1 设计资料 (58)9.2 基础梁配筋计算 (58)9.3 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1)9.3.1 边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1)9.3.2 中基础翼板的承载力计算 (62)结论 (63)参考文献 (64)致谢 (65)绪论毕业设计大学四年最后的实践性演练,对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论文5篇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论文5篇第一篇:建筑结构设计BIM技术的应用1引言当前建筑工程中建筑形式、规模及数量日益增多,专业间如工程师、建筑师、设计人员及业主等面临着高效沟通及信息共享问题,新型的BIM技术可以实现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方便优化工作结构,提高设计质量。
2BIM技术的概述2.1BIM技术的概念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其根据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建立工程数据模型,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等管理过程,实现建筑工程过程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2.2BIM技术的特点(1)BIM具有信息集成的特点。
BIM为建筑信息模型,是整个建筑工程详细数据信息的数据库,包括设计过程和设计信息。
通过BIM,建筑的外观、构件,建筑施工材料、尺寸等任何信息均可被迅速精准地找到。
传统设计在查找对比图纸上有着明显劣势,在修改图纸上更是工作繁重。
BIM技术具有信息集成功能,数据之间相互关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需要对原设计稿进行调整,工作人员只需对单项进行修改便可生成最新的数据信息模型,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数据信息实时可靠。
(2)BIM能够实现协同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为设计人员、工程师、建筑师及业主提供了一个实时数据共享平台。
业主的需求、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均可在此平台得到及时解决。
同时BIM技术能够自动检测建筑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支持同类数据的导入与组合,并根据参数设置给出合理的模型方式。
相较于传统各自为主的设计流程,BIM技术解决了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交流困难,无法协同工作的困境,有效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对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3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3.1可视化建筑结构设计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使用CAD软件进行二维绘图,平面化建筑结构,各设计图之间存有割裂,而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又存在着专业知识差异,传统设计很难将建筑结构的详细信息展示给不同用户,如此可能影响最终设计的精确性。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精品三篇)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精品三篇)一、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作为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大型公共建筑为例,对其结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性能,降低建筑成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遗传算法;大型公共建筑;应用研究1. 引言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多个方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优化算法被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
本文以某大型公共建筑为例,对其结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性能,降低建筑成本。
2.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本文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过程,寻找最优解。
具体步骤如下:(1)编码:将设计变量编码为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代表一种设计方案。
(2)适应度函数: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定义适应度函数,用于评价各个设计方案的优劣。
(3)选择:根据适应度函数,选择适应度较高的设计方案进行繁殖。
(4)交叉:模拟生物的交叉过程,对选中的设计方案进行交叉操作,新的设计方案。
(5)变异:模拟生物的变异过程,对设计方案进行变异操作,提高种群的多样性。
(6)迭代:重复执行选择、交叉、变异操作,直至满足终止条件。
3. 实例分析以某大型公共建筑为例,对其结构优化设计进行实例分析。
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结构性能和建筑成本,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建筑物在结构性能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建筑成本。
4. 结论本文以某大型公共建筑为例,对其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构工程专科毕业论文(优秀案例9篇)
结构工程专科毕业论文(优秀案例9篇)1. 钢结构桥梁设计与施工该论文研究了钢结构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方法,重点讨论了桥梁荷载分析、材料选择、构件设计和施工工艺。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钢结构桥梁在提高承载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方面的优势。
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本文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
通过分析不同预应力布置方案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重量和最大刚度的优化设计方法。
通过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方法在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和减小结构自重方面的有效性。
3. 混凝土拱桥施工中的振动控制该论文研究了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的振动控制技术。
通过分析不同施工阶段的振动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振动控制方法。
通过实际施工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减小振动影响和保证结构安全的可行性。
4.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本文研究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地震荷载特点和结构响应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刚度和弹性设计的抗震设计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在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5. 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与评估该论文研究了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与评估技术。
通过分析不同监测手段和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和数据处理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系统在提前发现结构病害和保障结构安全方面的可行性。
6. 隧道工程中的地下水位控制技术本文研究了隧道工程中的地下水位控制技术。
通过分析地下水位对隧道施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抽水井和防水措施的地下水位控制方案。
通过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方案在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减小地面沉降方面的有效性。
7. 建筑物结构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性评估该论文研究了建筑物结构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通过分析不同材料和构造方式的环境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生命周期评估和碳足迹分析的绿色设计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在提高建筑物可持续性和减少环境影响方面的有效性。
8.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维护本文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维护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结构论文
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管理工作摘要:土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之一,能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促使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
所以,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式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命脉。
关键词:土建;结构;安全管理
一、引语
土建结构的安全性是防止破坏倒塌能力,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及结构的正确使用有关,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互关联。
另外,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
有些建筑企业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种种问题,例如管理不严格,规章制度不执行,施工无计划,操作无标准;工人纪律松弛,生产效率低,材料、工具设备乱丢乱放,浪费惊人;现场环境“脏、乱、差”。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
同时,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
二、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现状
当前,我国的结构设计规范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并且已经给近年建成的土建工程带来众多隐患。
其中之一就是不顾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需要,在现代化建设中,固守过去备战、备荒年代里的工程结构设计在安全性和耐久性上的低标准,用来打造现代化的土建工程。
结构的安全性无疑最为重要,它的失效就是建筑物的塌毁,家破人亡;结构的耐久性是结构能够抵抗环境作用的能力,如雨水、冰冻、空气等正常大气作用和接触含有盐、酸等有害化学物质的水、土和大气污染的侵蚀作用,它的失效就是结构使用寿命的终结。
客观形势的主要变化有:结构的造价在整个建筑物中所占的比例愈来愈低,对于大城市内的高档房,甚至可忽略不计;也许最重要的变化是,房屋建筑多已成为商品,老百姓买房总是希望房子结实点好。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对房屋建筑的楼板能够承受的使用荷载要求,在解放后一降再降,从50年代末的大跃进至今,按我国设计规范规定的每平方米楼板在考虑了安全裕度以后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对商场、戏院等公共场所的楼板只有欧美等国家要求的60%左右,对办公室、宿舍等只有国外的45%(在2000年后提高到62%),尤其是房屋中的公用楼梯、通道以及阳台等有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出现极度拥挤和需要逃生救援等场所的楼板,与国外相差达1倍以上。
又如公共场所的栏杆,人员拥挤时能承受的水平方向推力低到只有国外要求的1/3。
三、土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建筑产品(建筑物、构筑物)应具有固定位置,但建筑施工流动性大,各种机械设备和材料、大量的施工人员必须围绕着这“固定性”产品开展活动。
施工人员要随着施工的进程而上下、左右地作业,不安全的因素随时都可能存在。
建筑结构复杂,要求各阶段、各环节、各工种作业衔接协调、配合默契,才能保证施工安全。
另外,建筑施工是露天作业,受到季节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一定隐患。
建筑工期长,空间体积大,多工种交叉作业,特别是民用建筑,一般都是施工场地狭窄,施工任务紧迫,使得工序的搭接错综复杂。
大量施工作业还是靠手工劳作,劳动强度仍然很大。
(一)强化管理组织
1.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现场应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企业派驻到项目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并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
3.施工现场必须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和有关规定配置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强化现场岗位责任制度
项目经理是本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
负全面领导责任。
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本项目工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建立健全项目部组织结构,确保配备必要的资源(人力、基础设施、环境),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将管理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制定各级职能人员的管理职责,确保目标的实现。
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组织策划,确保安全生产投入。
组织对现场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和安全知识教育。
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并监督项目工程施工中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验收制度的实施。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不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
对监督部门提出的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强化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应沿工地四周设置连续封闭围挡。
围挡高度不低于2.5m,镇街区域内工程围挡应高于1.8m。
围挡应稳固、整洁、美观,提倡采用喷绘钢板围挡,并砌筑基座,基座应高出地面0.2m,采用其他材质围挡的,也必须符合上述要求,并在外立面喷绘宣传内容。
在建工程必须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采取黄架杆黑扣件。
施工层(高层挑架位置)采用红白相间的防护栏杆和标识板,并采用全新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围挡,确保封闭严密、牢固、平整、美观,不得污染和破损,并高出施工层1.2米。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金属大门,门头设置
企业标志,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要使用电动大门;严格执行门卫制度,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进行登记,并佩戴安全帽,闲散人员严禁进入。
参考文献:
[1]李刚.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关系.建筑科学.2009
[2]张宽权.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四川建筑.2006.
[3]铁道部建设司.工程施工监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