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与育种(0914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遗传育种》课程(09140)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微生物遗传育种

课程代码:09140

学时与学分:76学时4学分(理论课52学时,实验课24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必选)

授课对象:生物工程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微生物育种学》课程是为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可在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之后选修该课程。该课程主要教授微生物育种的理论基础、诱变育种、代谢控制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微生物育种的相关原理和具体方法,为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的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节内容课时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基础 2

第三章基因突变 3

第四章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 4

第五章工业微生物产生菌的分离筛选 6

第六章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 6

第七章工业微生物代谢控制育种 6

第八章工业微生物杂交育种 3

第九章工业微生物原生质体育种和原生

质体融合育种6

第一〇章微生物基因组改组育种 3 第一一章基因工程育种 3 第一二章分子定向进化育种 3 第一三章高通量筛选技术 3 第一四章工业微生物菌种复壮与保 3 试验1 细菌的原生质体融合 6 试验2 乳酸菌筛选及抑菌作用研究 6 试验3 香菇杂交育种 6 试验4 细菌营养缺陷型筛选试验 6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微生物育种在发酵工业中的地位,理解微生物育种的进展。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微生物育种在发酵工业中的地位以及工业微生物育种的进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微生物育种的进展。

难点:当前微生物育种的主要技术概览。

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图片展示、讲述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工业微生物育种在发酵工业中的地位

一、微生物菌种

二、微生物菌种的重要性

三、微生物菌种特性

四、菌种来源

第二节工业微生物育种的进展

一、自然选育

二、诱变育种

三、杂交育种

四、代谢控制育种

五、基因工程育种

六、基因组改组(genome shuffling)

七、分子定向进化(molecular directed evolution of enzyme)

八、高通量筛选技术(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

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基础

教学目的:了解微生物遗传的基本知识,掌握微生物基因组的组织与结构。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回顾、了解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掌握微生物基因组的组织与结构。

重点与难点:

重点:微生物基因组的组织与结构。

难点:微生物基因组与其他生物基因组的主要区别。

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图片展示、讲述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染色体

一、染色体形态

二、原核生物及病毒染色体结构

三、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

四、染色体数目

第二节核酸

一、核酸

二、RNA

三、DNA

第三节基因的组织与结构

一、基因组

二、基因

三、遗传密码

第三章基因突变

教学目的: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的本质和表型延迟现象。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的规律和突变类型,理解突变型筛选的方法,理解影响因素和诱变作用的专一性,掌握表型、表型延迟的概念及突变的修复。

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因突变的本质和表型延迟现象。

难点:基因突变的规律和突变类型,突变型筛选方法。

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图片展示、讲述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突变的分子机制

一、基因突变

二、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组变

第二节突变引起遗传性状改变

一、突变引起遗传性状改变

二、突变型的种类

第三节突变体的形成

一、突变体的形成过程

二、突变的修复

三、突变的表型效应

四、表型延迟

第四章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

教学目的:掌握微生物育种各种诱变剂及其诱变机理,了解诱变剂处理方法。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诱变剂的概念、常见诱变剂的种类和诱变机理,了解各种诱变剂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处理方法。

重点与难点:各种诱变剂的作用机理。

重点:各种诱变剂的作用机理。

难点:诱变剂作用机理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图片展示、讲述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物理诱变剂

一、物理诱变剂的生物学效应

二、非电离辐射——紫外线

三、电离辐射

四、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物理诱变剂

第二节化学诱变剂

一、碱基类似物

二、烷化剂

三、脱氨剂(以亚硝酸为例)

四、移码诱变剂

五、羟化剂(以羟胺为例)

六、金属盐类

七、其他化学诱变剂

八、化学诱变剂的安全操作

第三节生物诱变剂

一、噬菌体

二、基因诱变剂

第五章工业微生物产生菌的分离筛选

教学目的:掌握微生物野生菌株的分离筛选方法。

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微生物的取样、好氧菌的分离筛选、厌氧菌的分离筛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极端微生物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菌的筛选分离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微生物野生菌分离筛选程序和方法。

难点:各种微生物野生菌筛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图片展示、讲述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含微生物样品的采集

一、从土壤中采样

二、根据微生物生理特点采样

三、特殊环境下采样

第二节含微生物样品的富集培养

一、控制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二、控制培养条件

三、抑制不需要的菌类

第三节好氧微生物的分离

一、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法

二、利用平皿中的生化反应进行分离

三、组织分离法

四、单细胞或单孢子分离法

五、通过控制营养和培养条件进行分离

第四节厌氧微生物的分离

一、厌氧培养中几种除氧方法

二、红螺菌的分离

三、反硝化细菌的分离

四、脱氮硫杆菌的分离

五、乳酸菌的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