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章末过关检测(A卷)浙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检测试卷 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检测试卷 浙科版必修2

章末检测试卷(第二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与有丝分裂相比较,正常情况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①染色体复制②同源染色体配对③细胞数目增多④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⑤等位基因分离⑥着丝粒分裂A.②④⑤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④⑥答案 A解析①在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均会在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②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两两配对现象;③两种细胞分裂均会使细胞数目增多;④⑤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现象;⑥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均发生分裂。

2.某动物的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四分体时的着丝粒数和四分体数分别是( )A.6和12B.6和3C.12和6D.12和12答案 B解析四分体是指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条染色单体。

已知该动物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因此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四分体时为MⅠ前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具有6个着丝粒(染色体数等于着丝粒数)和3个四分体。

3.下图能表示人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答案 B解析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如B选项所示。

4.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A.染色体复制B.细胞质的分裂C.纺锤丝的形成D.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答案 B解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都是不均等分裂的,B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会出现纺锤丝,都有染色体着丝粒的分裂,C、D错误。

5.如图为某雄性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染色体数∶基因数=1∶1B.①与②大小、形态、来源相同,故称为同源染色体C.③与④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若此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另三个精细胞一定为Ab、aB、aB答案 C解析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A错误;①与②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错误;③与④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分离,C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所以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不一定是Ab、aB、aB,D错误。

高中生物 第2章 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检测卷 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2章 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检测卷 浙科版必修2

第2章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检测卷(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AaBb)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

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1与2或3与4的片段交换,都属基因重组D.甲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重组,但不一定发生基因突变;丙细胞不能发生基因重组解析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答案 B2.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在其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基因A、A分开发生在( )A.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B.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C.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D.精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解析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则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A、A在姐妹染色单体上,所以基因A、A分开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发生的,即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

答案 C3.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 C4.如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体内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过程①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过程②C.上述过程发生在器官睾丸中D.若精子1的基因型为Ab,则精子4的基因型一定为aB解析图示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精子1与精子4来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不发生交叉互换,如果精子1的基因型为Ab时,精子4的基因型为aB,否则就不一定,D错误。

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整合提升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整合提升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试题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突破1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辨析分裂图像的判定方法——三看识别法突破体验1.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图中对②③④⑤⑥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C.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④⑤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③是有丝分裂中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④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⑤是有丝分裂后期,有4对同源染色体,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因此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⑥。

突破2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情况归纳及配子来源的判断1.有关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情况的归纳(设某生物含n对同源染色体,不考虑交叉互换)(1)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n种;(2)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种类数为2种;(3)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种类数为1种;(4)一个雄性生物或多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种类有2n种;(5)一个雌性生物或多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种类有2n种;(6)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是1种(无互换发生时)。

2.根据染色体组成判断配子来源的思路与方法(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3)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个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突破体验2.(1)一雄性动物,其体细胞有n对同源染色体。

在不进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此生物体可产生精原细胞的种类、次级精母细胞的种类以及精子的种类是( )。

A.1、2n、2n B.2、2n、2nC.2n、2n、2n D.2n、4、4(2)上述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几个几种精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 )。

(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章末质量检测(二)染色体与遗传浙科版必修2

(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章末质量检测(二)染色体与遗传浙科版必修2

章末质量检测(二)染色体与遗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A. 复制T同源染色体分离T配对T着丝粒分裂B. 配对T复制T同源染色体分离T着丝粒分裂C. 配对T复制T着丝粒分裂T同源染色体分离D. 复制T配对T同源染色体分离T着丝粒分裂解析:选D减数分裂过程:DNA复制,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形成子细胞。

2 .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两种B. 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相同C. 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 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粒数目相同解析:选A动物性腺中的细胞既有进行减数分裂的,也有进行有丝分裂的,故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不止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两种,还应该有精原细胞。

3 .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在其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基因A和A的分开发生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A. 精原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B.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选D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基因A A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在MH后期随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分离。

4.如图是A、B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A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图中—),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A.此图若表示有丝分裂,则 ef 时期的细胞中都含有与体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数 B. 此图若表示有丝分裂,则赤道面和纺锤体都出现于de 时期C. 此图若表示减数分裂,则 cd 时期的细胞都有23对同源染色体D.此图若表示减数分裂,cd 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解析:选D 图中纵轴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DNA 的含量,所以若图表示有丝分裂, 则cd 段为有丝分裂前、中期,ef 段为后、末期;若图表示减数分裂,则 cd 段为减I 前、中、后期,减n 前、中期,ef 段为减n 后、末期。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二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练习含答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二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练习含答案

第二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2022浙江湖州中学月考)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C.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B.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因此Y染色体上含有与X染色体对应的全部基因C.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由萨顿提出的,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是摩尔根D.同源染色体(不考虑性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不同时所控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题组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2022浙江舟山期末)摩尔根利用偶然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进行如图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有个体小、繁殖快、容易饲养等B.根据杂交实验可以推断白眼属于隐性性状C.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摩尔根依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4.(2021浙江金华东阳期中)摩尔根验证“白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实验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F1都是红眼果蝇B.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出现白眼果蝇,且白眼果蝇都是雄性C.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F2中的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各占一半D.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只有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题组三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因分别是指()①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②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③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①①B.①②C.①③D.②③。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综合拔高练含答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综合拔高练含答案

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考点1 减数分裂1.(2022浙江1月选考,13)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先制作4个蓝色(2个5 cm、2个8 cm)和4个红色(2个5 cm、2个8 cm)的橡皮泥条,再结合细铁丝等材料模拟减数分裂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2个5 cm蓝色橡皮泥条扎在一起,模拟1个已经复制的染色体B.将4个8 cm橡皮泥条按同颜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拟1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C.模拟减数分裂后期Ⅰ时,细胞同一极的橡皮泥条颜色要不同D.模拟减数分裂后期Ⅱ时,细胞一极的橡皮泥条要与另一极的相同2.(2020浙江1月选考,19)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B.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C.在减数分裂后期Ⅱ,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考点2 伴性遗传的类型及其分析3.(2022浙江1月选考,23)果蝇(2n=8)杂交实验中,F2某一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来自F1雄果蝇,这4条染色体全部来自亲本(P)雄果蝇的概率是()A.1/16B.1/8C.1/4D.1/24.(2021浙江1月选考,24改编)小家鼠的某1个基因发生改变,正常尾变成弯曲尾。

现有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

第①组F1雄性个体与第③组亲本雌性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

F2雌性弯曲尾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注:F1中雌雄个体数相同A.4/7B.5/9C.5/18D.10/195.(2018浙江11月选考,28)某雌雄异株植物,叶片形状有细长、圆宽和锯齿等类型。

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杂交Ⅰ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B.选取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C.选取杂交Ⅰ的F1中锯齿叶植株,与杂交Ⅱ的圆宽叶亲本杂交,杂交1代中有锯齿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1∶1,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D.选取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锯齿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

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检测(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检测(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A.染色体进行复制B.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粒分开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染色体复制完成时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3.人类毛耳性状只在男性中出现,这表明毛耳基因()。

A.位于常染色体上B.位于X染色体上C.位于Y染色体上D.ABC都有可能4.决定性别的时期是()。

A.精子形成时B.初级生殖母细胞形成时C.卵细胞形成时D.受精卵形成时5.下图为患血友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 B.2号C.3号 D.4号6.一只豚鼠体内的200万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含X染色体的精子数有()。

A.50万 B.100万C.200万 D.400万7.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A.1∶4 B.1∶2C.2∶1 D.4∶18.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初级精母细胞中有4条性染色体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方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9.下图能表示人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10.下列对下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B.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①③两条染色单体D.在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11.下图表示某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它们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④C.③和⑤ D.①和④12.如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基因是()。

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请判断b、c、d依次代表()。

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4.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 )。

新教材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课后练习题 含解析

新教材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课后练习题 含解析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2.1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 1 -2.2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 - 10 -2.3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 22 -2.1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 )A.中间着丝粒染色体B.近端着丝粒染色体C.无着丝粒染色体D.端着丝粒染色体【解析】选C。

所有染色体都含有着丝粒。

2.下列人的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神经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原细胞【解析】选C。

次级卵母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3.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糖蛋白B.后代可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变异C.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染色体D.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解析】选D。

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故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A正确;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B正确;受精卵中所含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即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染色体,C正确;受精作用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变异,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由卵细胞提供,故后代继承了双亲的部分遗传性状,D错误。

4.如图是人体正常精细胞中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形态,那么产生该精细胞的精原细胞中可能的染色体形态是( )【解析】选C。

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过关检测(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过关检测(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试题

第二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生物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只存于生殖细胞中B.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的个体就是雄性个体C.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可以看到染色体组型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A项错误;在XY型性别决定方式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的个体就是雄性个体,在ZW型性别决定方式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的个体就是雌性个体,B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清晰,数目稳定,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体,而染色体组型是对处于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测量、剪贴、配对、分组和排队,最后形成图像,因此观察不到,C项错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D项正确。

2.(2018浙江11月学考)正常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如下,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为女性染色体组型图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图中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D.核型分析可诊断单基因遗传病,没有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像,A项错误;由“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可知,题图中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项错误;该细胞为正常女性体细胞,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因此图中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C项正确;核型分析可诊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无法诊断单基因遗传病,D项错误。

3.(2020浙江“超级全能生”高考选考科目联考)某同学在完成了“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活动后,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模拟实验提出了以下说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不能用小球代替卡片,因为小球容易滚落丢失B.实验中能认识到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C.若要模拟果蝇性别决定,可以在“雌1”中放入卡片X 10张,在“雄1”中放入卡片X 20张、Y 20张D.若要模拟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随机交配的子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可在“雌1”和“雄1”信封中各放入10张Y卡片和10张y卡片,小球容易混匀,实验精度比纸片还高,A项错误;从两个信封中各取一个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受精,体现出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B项正确;果蝇是XY 型性别决定,一般情况下,雄配子多于雌配子,且含X染色体与含Y染色体的雄配子数量相等,若要模拟果蝇性别决定,可以在“雌1”中放入卡片X10张,在“雄1”中放入卡片X20张、Y20张,C项正确;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是纯合的,即YY和yy,若要模拟随机交配的子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可在“雌1”和“雄1”信封中各放入10张Y卡片和10张y卡片,D项正确。

高中生物 第2章 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检测 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2章 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检测 浙科版必修2

第2章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关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答案 C解析假如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2n、2n、4n、2n,减数第一次分裂相应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2n、2n、2n、n;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DNA分子数目分别是4n、4n、4n、2n,减数第一次分裂相应时期的DNA分子数目分别是4n、4n、4n、2n。

2.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②→③过程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C.细胞③中有1个四分体,4条染色单体D.细胞③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答案 D解析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为①→③→②;②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卵细胞和极体;细胞③中无四分体;③正常分裂结束后可产生2个相同基因型的子细胞。

3.某细胞位于卵巢内,其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如下图,则错误的描述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答案 D解析甲图可代表初级卵母细胞,所以A正确;乙图可代表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丙图可代表卵原细胞,它能进行有丝分裂,C正确;丁图代表完成减数分裂后的细胞,故D错误。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测试含答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B.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C.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人类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红绿色盲由基因b控制。

如图所示为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妻各自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的模式图,已知8和9为成熟的生殖细胞,它们结合后发育成的孩子是白化、红绿色盲患者。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5是基因型为AX B或aX B的精子B.11是基因型为AX B的卵细胞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大于1/2D.1、2、3、4四个细胞中,细胞分裂完全相同3.某生物的五个精细胞示意图如下,下列选项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⑤4.某成年女子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她的哪种细胞可能不含色盲基因() A.卵细胞 B.肝脏细胞C.口腔上皮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5.血友病男患者的一个正常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粒刚分开时,该细胞可能存在()A.两条X染色体,一个致病基因B.两条Y染色体,没有致病基因C.X、Y染色体各一条,一个致病基因D.X、Y染色体各一条,没有致病基因6.某动物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时有32条染色体,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分别是() A.32、16、64、64 B.32、8、32、64C.16、8、32、32D.16、0、32、327.如图1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相关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核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甲、乙、丙表示该生物中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1图2A.甲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B.图2中甲、丙细胞处于图1中BC段,乙细胞处于图1中DE段C.乙细胞中,如果1是X染色体,则2也是X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D.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都能参与受精作用8.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只画出部分染色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含有4条染色体B.图示细胞处于末期ⅡC.该细胞正在形成核膜D.核中的2条染色体由同一染色体复制而来9.某高等动物细胞(2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比为1∶2∶2。

近年-高中生物 第2章 染色体与遗传章末综合测评 浙科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近年-高中生物 第2章 染色体与遗传章末综合测评 浙科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章染色体与遗传章末综合测评浙科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章染色体与遗传章末综合测评浙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生物第2章染色体与遗传章末综合测评浙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章染色体与遗传章末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与有丝分裂相比较,正常情况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是()①染色体复制②同源染色体配对③细胞数目增多④非等位基因重组⑤等位基因分离⑥着丝粒分裂A.②④⑤ B.②③④C.④⑤D.②④【解析】①在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均会在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②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两两配对现象;③两种细胞分裂均会使细胞数目增多;④⑤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现象;⑥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均发生分裂。

【答案】A2.遗传性佝偻病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如生女孩,则100%患病,如生男孩则100%正常.这种遗传病属于()A.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B.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C.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D.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解析】从该病的遗传来看与性别有关,为伴性遗传。

后代中男孩正常,则说明一定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可推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患病,母亲正常,后代的女儿中可能患病也可能正常,与题目中“生女孩则100%患病”不符,则该病只能是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章末过关检测(二)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章末过关检测(二)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试题

章末过关检测(二)[学生用书P107(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某同学学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后,写下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判断一下哪句话是正确的( )A.我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爸爸,一半来自于妈妈B.我和我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C.我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D.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大小都是相同的解析:选C。

该同学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但是其线粒体内也有DNA(大部分来自于母亲),所以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来自于母亲的多于父亲的,A错误;该同学和他的弟弟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是母亲形成的卵细胞和父亲形成的精子有若干种,所以形成的受精卵也有若干种,所以他与弟弟遗传物质相同的可能性很小,B错误;该同学细胞内的染色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C正确;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一般大小都是相同的,但是性染色体大小不同,Y比X短小,D错误。

2.某某一家医院发现一位X染色体有四条的女性,该女性其他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科学家怀疑其额外的X染色体可能都是母源的。

如果科学家们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其母亲在产生相关卵细胞时( )A.发生一次异常,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两条X同源染色体未分离B.发生一次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条X染色单体未分离C.发生二次异常,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细胞中,只有一个极体是正常的D.发生二次异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染色体组成均不正常答案:C3.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选C。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是(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C.祖父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D.外祖父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2.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A.精细胞 B.卵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3.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4.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 )A.外祖母 B.外祖父 C.祖母 D.祖父5.如图为色盲患者所在家系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Ⅱ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3B.Ⅱ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3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D.Ⅱ46.如图分别表示某种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最可能导致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是( ) A. B. C. D.7.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推行,遗传病的预防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

粘多糖贮积症就是一种常见遗传病,患者因缺少粘多糖水解酶,骨骼畸形、智力低下,出生即被判“死刑”。

如图为该病某患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4号不含致病基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号一定为杂合子B.若7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育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C.第Ⅲ代中只有8号个体生育前需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D.人群中无女性患者,可能与男患者少年期死亡有很大关系8.某种遗传病总是由男性传给女儿,再由女儿传给外孙(或外孙女),那么这种遗传病很可能是(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C. 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D.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9.如图所示的家族中所患的遗传病不可能是( )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③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④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⑤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①④ B.②④ C.③⑤ D.①②10.已知血友病和红绿色盲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H-h),3个患有红绿色盲(E-e),1个正常。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过关检测(A卷)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过关检测(A卷)

第二章过关检测(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A.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粒分裂B.同源染色体配对→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分裂C.同源染色体配对→复制→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D.复制→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分裂答案:D2.在果蝇细胞中,DNA分子复制的时期、一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的时期依次是()A.分裂前的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分裂前的前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分裂前的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在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其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下面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的比例都为1∶2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D.④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的比例为1∶1答案:D4.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在其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A.精原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B.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基因A、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5.果蝇的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和四分体数目分别是()A.4和4B.8和4C.8和8D.16和4答案:D解析:果蝇的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故其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在初级精母细胞中,由于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共有16条染色单体;4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共形成4个四分体。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 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eFg或者eFGC. 该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不同D.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不发生在该细胞所示的时期【答案】D【解析】解 A.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错误B.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eFg或者eFG 错误C.该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不同错误D.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不发生在该细胞所示的时期正确2.在高等植物中有少数物种是有性别的即雌雄异体.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黄色且金黄色植株仅存在于雄株中.以下是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完成的几组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控制金黄色的基因的遗传方式即出现这种杂交结果的原因()绿色♀x金黄色♂\rightarrow 绿色♂绿色♀x金黄色♂\rightarrow 绿色♂金黄色♂= 1: 1绿色♀x绿色♂\rightarrow绿色♀绿色♂金黄色♂= 2: l: 1A. 常显、雄配子致死B. 常隐、雌配子致死C. 伴Y、雄配子致死D. 伴X隐、雄配子致死【答案】D【解析】解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第三组实验绿色雌株与绿色雄株交配后代绿色黄色= 3: 1 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绿色对黄色是显性且后代中雌性个体都是绿色雄性个体既有绿色也有金黄色说明女娄菜的黄色基因和绿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Y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所以金黄色的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2)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都没有雌株出现可能是由于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不活即金黄色雄株产生的含X^a的配子不能成活(或无授精能力)只有含Y染色体的精子参与受精作用.故选 D.3.如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①图1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2倍②图2中甲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1 1③图2中乙、丙细胞处丁图1中的BC段甲、丁细胞处于DE段④图2中甲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⑤图1中C→D可能是同源染色体分开所致A. ①⑤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解①图1AB段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因此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二倍①正确②图2中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②错误③图2中丙、丁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1 2 甲、乙细胞处于DE段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1 1 ③错误④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而图2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根据丙图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雄性因此甲细胞分裂产生的是两个精细胞④错误⑤图1中C→D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⑤错误故选 D4.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Ⅱ_4为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Ⅰ_1和\ Ⅰ_2的基因型相同B. 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Ⅱ_3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C. 若致病基因位于Ⅹ染色体上则\ Ⅰ_1一定是致病基因携带者D. 若致病基因位于Ⅹ染色体上则\ Ⅱ_4结婚后所生女儿都患病【答案】D【解析】解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和X染色体遗传病又仅有Ⅱ_4患病(无中生有有为隐)可推知为隐性遗传病A.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来表示父母Ⅰ_1和Ⅰ_2皆为杂合子Aa A正确B.Aa×Aa→1/4AA、1/2Aa、1/4aa 且Ⅱ_3为正常人基因型概率为AA∶Aa=1∶2 即杂合子Aa概率为2/3 B正确C.若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_4为 X^aY 致病基因来自母亲Ⅰ_1 则Ⅰ_1一定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C正确D. Ⅰ_1、Ⅰ_2基因型分别为 X^AX^a、 X^AY Ⅱ_4为 X^aY 若Ⅱ_4结婚生女只能提供给女儿 X^a基因女儿是否正常取决于母亲提供的基因为 X^A或 X^a 所以女儿不一定患病 D错误故选 D5.牛的体细胞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A. 30对、30对、60对B. 15对、30条、30对C. 30条、30条、60条D. 15对、15对、30对【答案】B【解析】略6.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受精作用只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有关B. 发生受精作用时精子尾部的线粒体全部进入卵细胞C. 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保证了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答案】D【解析】解 A.受精作用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信息传递功能有关 A错误B.发生受精作用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尾部留在了外面因此精子尾部的线粒体不会进入卵细胞 B错误C.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 错误D.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的遗传物质的差异性以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必然导致双亲的后代遗传的多样性同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物种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正确故选 D7.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 有四条染色体B. 有四个DNA分子C. 一对同源染色体D. 有两个着丝点【答案】A【解析】8.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 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实验数据C. 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D. 两实验都进行了正反交实验获得\ F_1并自交获得\ F_2【答案】D【解析】解 A.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A正确B.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通过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分析实验数据 B正确C.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 C正确D.果蝇通过 F_1自由交配获得 F_2 而不是自交 D错误故选 D9.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叙述错误的是()A. 均可使川卡诺氏液染色后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变化B. 都先用低倍镜找到分裂期细胞后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C. 都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位置、数目判断细胞的分裂时期D. 着丝点分裂后分布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一般相同【答案】A【解析】 A 、卡诺氏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所以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A错误B、显微镜观察时都先用低倍镜找到分裂期细胞后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 B正确C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判断细胞所处时期 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分布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一般相同 D正确10.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带“?”的个体为未检测性别的胎儿已知A、a是与半乳糖血症有关的基因个体1和个体2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用B和b 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个体11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B. 个体12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C. 图中带“?”的个体可能既患红绿色盲又患半乳糖血症D. 由个体5、6、10的表现型可确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答案】D【解析】解 A. 就半乳糖血症而言根据图中个体3和个体4都正常个体9为患半乳糖血症女性可判断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个体5和个体6都不患半乳糖血症却有一个患病的儿子则个体5和个体6的基因型为Aa 就色盲而言个体5的基因型为X^bY 个体6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 则个体11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A正确B. 根据个体1和个体2不携带半乳糖血症的致病基因可推测个体7的基因型是AAX^bY 由个体9为半乳糖血症患者可推出个体3和个体4关于半乳糖血症的基因型都为Aa 进一步推出个体8关于半乳糖血症的基因型是AA或Aa 由此可求得个体12关于半乳糖血症的基因型是AA或Aa 又因为个体12不患色盲因此其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B正确C. 个体11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个体12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 若图中“?”为男孩则可能既患红绿色盲又患半乳糖血症 C正确D. 由个体5、6、10的表现型可确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错误故选 D11.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结合后不能发育如果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所占的比例是()A. 1/2B. 4/9C. 5/9D. 1【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中黄鼠灰色=2: 即2/3, 4, , /33 因此 A的频率为1/3 a的频率为2/3 则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第三代中黄鼠为13× 2/3× 2=4/9 灰色为2\sqrt3× 2=4=4 所以在第三代中黄色鼠灰色鼠=1: 黄鼠的比例是12 故选A.12.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C. 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D. 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甲病Ⅱ-3与Ⅱ-4不患甲病而儿子Ⅲ-7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故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用A、a 表示)乙病由于Ⅱ-1和Ⅱ-2个体不患乙病而Ⅲ-1患乙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Ⅲ-1患乙病而父亲不患乙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A.根据分析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错误B.Ⅱ-1正常Ⅲ-1患乙病Ⅲ-3患甲病所以Ⅱ-1的基因型为 BbX^AX^a Ⅲ-5正常Ⅱ-4患乙病Ⅲ-7患甲病所以Ⅲ-5的基因型为 BbX^AX^A或 BbX^AX^a 因此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B错误C.由于Ⅲ-7患甲病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则基因型为 X^aX^aY 其父亲为 X^AY 所以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C正确D.Ⅱ-3与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 BbX^AX^a和 bbX^AY 所以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2×4=8种基因型和2×2=4种表现型 D错误故选 C13.某地区男性中的红绿色盲占8% 若此地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遗传平衡下列有关该病在此地发病情况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 女性色盲的概率为0.64%B. 女性携带者的概率为14.72%C. 男性携带者的概率比女性的高D. 男性中正常的概率为92%【答案】C【解析】若男性中色盲基因B、b的频率分别为p、q 则p+q=1 据题意可知 q=0.08 可求得p=0.92 故男性色盲( X^bY)的基因型频率=0.08 即8% 男性正常( X^BY)的基因型频率=0.92 即92% C错误 D正确男性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因此在女性中B的基因频率p和b的基因频率q分别为0.92和0.08 故女性色盲( X^bX^b)的基因型频率q^2=0.08^2=0.0064 即0.64% 女性携带者( X^BX^b)的基因型频率2pq=2×0.92×0.08=0.1472 即14.72% A、B正确14.某性别决定方式为XY的动物从出生到成年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仅凭肉眼难以区分性别在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A(灰红色)对B(蓝色)为显性 B对b (巧克力色)为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则亲代灰红色、蓝色与子代巧克力色的性别可能分别是()A. 雄性、雌性、雄性B. 雌性、雄性、雌性C. 雄性、雌性、雌性D. 雄性、雌性、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依题意可知若亲本中灰红色为雄性( X^BAY)则蓝色个体为雌性( X^BX^b)后代中可出现巧克力色的个体( X^bY) 即亲代灰红色、蓝色与子代巧克力色的性别可能分别是雄性、雌性、雄性若亲本中灰红色为雌性( X^BAX^b)则蓝色个体为雄性( X^BY) 后代中也可能出现巧克力色的个体( X^bY)即亲代灰红色、蓝色与子代巧克力色的性别可能分别是雌性、雄性、雄性所以选A故选A15.先天性聋哑主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此外还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隐性遗传两种遗传方式某家族的聋哑遗传系谱图如图该病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之间无相互作用且每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图中1号不含有致病基因 5、6号均含有两个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导致5号聋哑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B. 3号只携带一个致病基因C. 8号可能的基因型有两种D. 7号与9号结婚生一个聋哑孩子的概率是2/3【答案】D【解析】解 A.图中1和2表现正常而生了一个患病的5 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1个体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因此该病被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即导致5号聋哑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A正确B.图中3和4表现正常生了一个患病的8 则该病也被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由于3为男性并且表现正常一定不会含有伴X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而8号个体的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一定有一个来自3号因此3号只含有一个致病基因 B正确C.设聋哑病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a基因和位于X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 8号可能的基因型有两种 aa X^BX^B或aa X^BX^b C正确D.图中3和4表现正常生了一个患病的8 则3和4均为Aa 所生7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 X^BY 5、6号含有2个致病基因所以5号基因型为Aa X^bY 6号的基因型为Aa X^BX^b 则9的基因型为1/3AA X^BX^b、2/3Aa X^BX^b 若7与9结婚后代为aa的概率为2/3×2/3×1/4=1/9 A_的概率为8/9 后代为 X^bY的概率为1/4 X^B_的概率为3/4 因此后代表现为聋哑的概率为1−8/9×3/4=1/3 D错误故选 D16.某基因型为 AaX^BY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一个基因组成是 AaX^BX^B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B. 该细胞的产生能增加果蝇配子种类C.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导致该细胞的出现D. 该细胞形成\ AX^B和\ aX^B两种配子的过程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解析】解 A.根据题意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因此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相等 A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Y 一般可以产生四种配子即 AX^B、 aX^B、AY、aY该细胞产生的配子为 AX^B、 aX^B 没有增加果蝇配子种类 B错误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一个基因组成是 AaX^BX^B的细胞可能是发生了A与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C正确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该细胞形成 AX^B和 aX^B两种配子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均分到两个子细胞的结果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 C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7.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Ⅰ-1的基因型为\ X^aB\ X^ab或\ X^aB\ X^aBB. 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 X^Ab\ X^aBC. 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Ⅰ-1D. 若Ⅱ-1的基因型为\ X^AB\ X^aB 与Ⅱ-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答案】A, B, D【解析】解 AB.由题意可知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Ⅰ-2基因型为X^AbY且Ⅰ-1为患者Ⅱ-3正常所以Ⅱ-3必定同时含有A、B基因则Ⅰ-1必定至少含有一个B基因并且不含A基因其基因型为 X^aB X^aB或 X^aB X^ab Ⅱ-3的基因型为 X^Ab X^aB AB正确C.正常男性Ⅱ-4和Ⅲ-2的基因型为 X^ABY 则Ⅲ-3的基因型为 X^AB X^Ab或 X^AB X^aB 则男性患者Ⅳ-1的基因型为 X^AbY或 X^aBY 致病基因 X^Ab或 X^aBY分别来自Ⅰ-2或Ⅰ-1 C错误D.Ⅱ-2的基因型为 X^aBY或 X^abY 若Ⅱ-1的基因型为 X^AB X^aB 则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2×1/4+1/2×1/4=1/4 D正确故选 ABD18.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只有一种遗传病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1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病为伴Ⅹ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6C. 若Ⅱ-3与Ⅱ-4再生一个女孩则不可能患甲病D. 若Ⅲ-1与某正常女性结婚则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4【答案】A, D【解析】解 A.分析乙病Ⅰ-1与Ⅰ-2正常其女儿Ⅱ-3患病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根据题干信息甲乙两种遗传病中只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甲病的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再根据Ⅱ-3患甲病其儿子Ⅲ-1表现型正常可判断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A正确B.假设A/a控制乙病已知人群中乙病的患病率为1/121 则隐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1/11 显性正常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10/11 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人群中AA∶Aa∶aa的比例为100∶20∶1 Ⅱ-4个体表现型正常故不携带致病基因即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00/120=5/6 B错误C.Ⅱ-3患甲病且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则与Ⅱ-4婚配生一女儿可能会患甲病 C错误D.假设A/a控制乙病则Ⅱ-3的基因型为aa 据此推断Ⅲ-1的基因型为Aa 人群中正常个体的基因型AA∶Aa=5∶1 若Ⅲ-1与某正常女性结婚则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1/6=1/24 D正确故选 AD19.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只有一种遗传病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frac1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frac16C. 若Ⅱ-3与Ⅱ-4再生一个女孩则不可能患甲病D. 若Ⅰ-1与某正常女性结婚则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frac124【答案】A, D【解析】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正确B、若A/a控制乙病由于人群中乙病的患病率为\frac1121 隐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frac111 显性正常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frac1011 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人群中AA Aa aa的比例为100 20 1 且II-4个体表现型正常故不携带致病基因(AA)的概率为\frac100100+20=\frac56 B错误C、II-3患甲病且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则与II-4婚配生一女儿可能会患病 C错误D、若A/a控制乙病则II-3的基因型为aa 据此推断III-1的基因型为Aa 人群中正常个体的基因型AA Aa=5 1 则若III-1与某正常女性结婚则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frac14×\frac16=\frac124 D正确20.下图①~④为四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表示患者不考虑XY同源区段及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中母亲一定含致病基因B. ②中遗传病为一定为伴性遗传C. ③中父亲和儿子基因型一定相同D. ④号家庭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答案】A, D【解析】解A.①中属于“无中生有” 为隐性遗传无论常染色体遗传还是X染色体遗传其母亲一定含致病基因 A正确B.②中遗传病不一定为伴性遗传 B错误C.③属于显性遗传若为常染色体遗传③中父亲和儿子基因型可能不相同 C错误D.④属于显性遗传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 D正确故选 AD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雌鼠乙的卵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21.(2)用上述方法繁殖的小鼠性别是________(雌或雄)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3)下图甲为某小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部分染色体)图乙为小鼠某个细胞发生三个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图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图甲细胞在图乙中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段内(填字母)21.(4)研究发现蛋白质CyclinB3在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发挥独特的调控作用CyclinB3缺失的卵母细胞能够形成正常的纺锤体但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说明CyclinB3缺失导致卵母细胞阻滞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填文字)【答案】(1)20, 0【解析】解(1)已知小鼠有2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故卵细胞有20条染色体但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所以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答案】(2)雌, 因为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两条X染色体【解析】(2)科学家通过刺激雌鼠甲的卵细胞有丝分裂培养了卵生胚胎干细胞然后修改该细胞的基因使这些细胞具备精子的功能这些具备精子功能的细胞中染色体种类还是和卵细胞中的一样含有X染色体最后将这些细胞注入雌鼠乙的卵细胞这样其实相当于两个卵细胞结合含有两条X染色体发育为雌性个体【答案】(3)次级卵母细胞, EF【解析】(3)图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图乙中Ⅰ阶段为减数分裂Ⅱ阶段为受精作用Ⅲ是有丝分裂图甲细胞为第二次减数分裂后期细胞图在图乙中所处的时期是EF段内【答案】(4)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分裂Ⅰ中期)【解析】(4)卵母细胞能够形成正常的纺锤体但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说明仍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未能顺利进入减Ⅰ后期22.(1)据图一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 根据表1调查结果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 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主要根据表1中的________群体.表1 乙病遗传情况调查表注每类家庭人数近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22.(2)决定乙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二中的________区域.22.(3)II_3和III_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22.(4)如果III_1和III_8结婚则后代中患有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22.(5)如果III8和一个人群中患有甲病但没有乙病的男性婚配则生出一个正常小孩的概率为________.(请保留分数)【答案】常染色体显性, X染色体上隐性, ②【解析】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用A、a表示)根据表1中的②群体女患者的儿子也患病可进一步推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答案】B【解析】(2)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决定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B区域.【答案】2/3【解析】(3)II-3同时患甲、乙两种病其基因型为AaX^bY II-4的基因型为AaX^BX^b、II-5的基因型AaX^BY III-5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X^bY、2/3AaX^bY) 可见II_3和III_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答案】3/4【解析】(4)III_1基因型为AaX^BY III-8甲病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 乙病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 III_1和III_8结婚则后代中患甲病的概率为1-2/3\times 1/4= 5/6 患乙病的概率为1/2\times 1/4= 1/8 所以后代患有一种病的概率为5/6\times 7/8+ 1/6\times 1/8= 3/4.【答案】231/1592【解析】(5)III-8甲病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 乙病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 已知甲病在人群中患病纯合体约占1/10000 则III8和一个人群中患有甲病但没有乙病的男性婚配则生出一个正常小孩的概率为231/1592.23.(1)甲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填字母)23.(2)若是人的造血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23.(3)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乙图中②过程中的________是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23.(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 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 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23.(6)在丙图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对应甲图中应为________细胞【答案】(1)a、b、c、e【解析】解(1)图甲中只有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a、b、c、e【答案】(2)a、c【解析】(2)由于人的造血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该细胞只能发生类似a、c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答案】(3)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解析】(3)图甲中d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A. 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B.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C. 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D. 细胞中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答案】B【解析】解 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A错误B、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B正确C 、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C错误D、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营养几乎完全由卵细胞提供 D错误.故选 B.2.性反转小鼠的性染色体上存在TIR基因(T基因)该基因会使子代小鼠表现性反转并且性反转小鼠具备与异性小鼠交配的能力但基因型为YY的个体不能存活某科研小组想验证T基因存在于哪一条性染色体上现有①野生型雄性小鼠(正常)、②野生型雌性小鼠(正常)和③XY性反转雌性小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和②杂交子一代雌雄比为1 1 证明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 ①和②杂交子一代雌雄比为1 1 证明T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C. ①和③杂交子一代全部为雌性证明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D. ①和③杂交子一代雌雄比为1 2 证明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AB、由题意可知野生型小鼠不具有该基因则让野生型雌雄小鼠相互杂交不能判断基因位于哪一条染色体上 A、B错误C、若T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①和③的基因型分别为 m、 x^7 二者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 x(x, x\sqrt7 子一代雌雄比为2:1 C错误D、若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①和③的基因型分别为 xY, x^1V 二者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 xY, x^7x, x^1、YY(致死)子一代雌雄的比为 1:2 D正确故选D.3.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受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肌细胞⑥成熟的生殖细胞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②④⑥D. ④⑤⑥【答案】C【解析】解①神经细胞属于体细胞肯定含有基因A ①错误②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基因②正确③初级性母细胞肯定含有基因A ③错误④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次级性母细胞可能不含基因A ④正确⑤肌肉细胞属于体细胞肯定含有基因A ③错误⑥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成熟的生殖细胞可能不含基因A ⑥正确故选 C4.下列关于二倍体哺乳动物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B. 次级精母细胞与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C. 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答案】B【解析】解 A.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A正确B.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相同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是精原细胞的一半 B错误C.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差别在于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 C正确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 D正确故选 B5.果蝇的大翅和小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用大翅雌果蝇和小翅雄果蝇进行交配再让F_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实验结果如下F_1 大翅雌果蝇和大翅雄果蝇共1237只F_2 大翅雌果蝇2159只大翅雄果蝇1011只小翅雄果蝇982只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果蝇翅形中大翅对小翅为显性B. 果蝇的翅形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 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 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6.一只雄性豚鼠体内的200万个精原细胞经减数产生含X染色体的精子个数理论上应为()A. 50万B. 100万C. 200万D. 400万【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1个雄性豚鼠的精原细胞能产生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最终变形形成4个精子所以200万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800万个精子.但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其中含X染色体和含Y 染色体的精子个数比为1: 1.故选 D.7.某种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一对夫妇(X^BX^b×X^BY)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bX^b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 X^b来自祖辈中的外祖父或外祖母B. 患病男孩同时患有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病C. 若患病男孩长大后有生育能力产生含Y精子的比例理论上为1/3D. 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常是由于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答案】A【解析】解一对夫妇(X^BX^b×X^BY)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bX^bY)则推测该男孩患病的原因是母亲产生了异常的卵细胞X^bX^b 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导致A. 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X^b来自母亲而母亲的X^b来自该男孩的外祖父或外祖母 A正确B. 患病男孩同时患有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病 B错误C. 若患病男孩长大后有生育能力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X^bX^b∶Y∶X^bY∶X^b=1:1:2:2 产生含Y精子的比例理论上为1/2 C错误D. 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常是由于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导致的 D错误故选 A8.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B. 受精作用发生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保证单精入卵受精C. 受精过程使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变快D.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答案】D【解析】解 A.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A正确B.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与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B正确C.受精过程中使得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速率加快 C正确D.因为受精卵中的大部分细胞质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中也有部分基因所以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少数来自精子大多数来自卵细胞 D错误故选 D9.某地区男性中的红绿色盲占8% 若此地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遗传平衡下列有关该病在此地发病情况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 女性色盲的概率为0.64%B. 女性携带者的概率为14.72%C. 男性携带者的概率比女性的高D. 男性中正常的概率为92%【答案】C【解析】若男性中色盲基因B、b的频率分别为p、q 则p+q=1 据题意可知 q=0.08 可求得p=0.92 故男性色盲( X^bY)的基因型频率=0.08 即8% 男性正常( X^BY)的基因型频率=0.92 即92% C错误 D正确男性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因此在女性中B的基因频率p和b的基因频率q分别为0.92和0.08 故女性色盲( X^bX^b)的基因型频率q^2=0.08^2=0.0064 即0.64% 女性携带者( X^BX^b)的基因型频率2pq=2×0.92×0.08=0.1472 即14.72% A、B正确10.摩尔根在对果蝇进行的杂交实验中通过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了 F_1F_1果蝇之间交配得到了 F_2 摩尔根通过上述过程()A. 提出了控制白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 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结论C. 对白眼基因位于Ⅹ染色体上进行了演绎推理D. 排除了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可能【答案】A【解析】解 A.A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的 F_1均为红眼 F_1果蝇之间交配得到了F_2 F_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而雄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 由此摩尔根提出了控制白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A正确B.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错误C.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通过设计测交实验对白眼位于X染色体上进行了演绎推理 C错误D.即使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仍能得出上述实验结果要排除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可能还要继续进行实验 D错误故选 A11.秀丽隐杆线虫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 \left( 2N=12\right) XO(只有一条Ⅹ染色体)是雄体 \left( 2N=11\right) 雌雄同体线虫可自体受精产生后代雄虫存在时也可与雌雄同体线虫杂交但雌雄同体之间不可杂交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 雌雄同体与雄体混合培养后代的性染色体组成类型有2种B. 雌雄同体自体受精产生雄体的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Ⅰ异常C. XO 个体产生的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D. 秀丽隐杆线虫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测7条染色体【答案】D【解析】D12.生物的性别决定有很多方式比如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和蚂蚁)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如果蝇等XY型、鸡类等ZW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XY或ZW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不全都与性别相关联B. 可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验证果蝇的性别决定类型C. 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了性别D. 上述材料能反映生物性别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答案】A【解析】解 A.XY或ZW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全都与性别相关联 A错误B.用雌性的隐性与雄性的显性杂交若后代中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白眼则为XY型性别决定否则为ZW型 B正确C.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了性别 C正确D.上述材料能反映生物性别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D正确故选 A13.如图为某家族红绿色盲和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白化基因用a表示色盲基因用b表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Ⅰ_2与\ Ⅱ_6的基因型、表现型相同B. \ Ⅱ_3可产生3种带有致病基因的配子C. 若\ Ⅲ_10和\ Ⅲ_12结婚子代发病率是13/48D. \ Ⅱ_7、\ Ⅱ_8是纯合子的概率相同【答案】D【解析】解 A.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两致病基因分别为a和b Ⅰ_2与Ⅱ_6的后代都有患白化病的还是所以基因型都是 AaX^BY 表现型都为正常 A正确B. Ⅱ_3的基因型是 AaX^BX^b 可产生 AX^b、 aX^B、 aX^b共3种带有致病基因的配子B正确CD. Ⅲ_1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3 AAX^BY或2/3 AaX^BY Ⅲ_10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2 AaX^BX^B或1/2 AaX^BX^b Ⅲ_10和Ⅲ_12结婚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3×1/4=1/6 后代患色盲的概率为1/2×1/4=1/8 则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1-(1-1/6)×(1-1/8)=13/48 Ⅱ_7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 Ⅱ_8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1/2=1/6 C正确 D错误故选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4.如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独立遗传若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若Ⅱ_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_3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Ⅰ_2C. 控制甲病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D. 若Ⅱ_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_1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答案】A, B, C【解析】15.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时期与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关系曲线图以下对图示的理解正确的是()A. A~E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B. F~H段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 B点和H点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D. H~I段细胞中有可能含2个染色体组【答案】A, B, D【解析】解 A.在CD段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是体细胞的两倍所以A~E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 A正确B.由于H~I段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 所以F~H段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正确C.B点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染色体加倍 H点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进入子细胞 C 错误D.H~I段表示减数二次分裂细胞处于减数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加倍含有2个染色体组 D正确故选 ABD16.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Ⅰ-1的基因型为\ X^aB\ X^ab或\ X^aB\ X^aBB. 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 X^Ab\ X^aBC. 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Ⅰ-1D. 若Ⅱ-1的基因型为\ X^AB\ X^aB 与Ⅱ-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答案】A, B, D【解析】解 AB.由题意可知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Ⅰ-2基因型为X^AbY且Ⅰ-1为患者Ⅱ-3正常所以Ⅱ-3必定同时含有A、B基因则Ⅰ-1必定至少含有一个B基因并且不含A基因其基因型为 X^aB X^aB或 X^aB X^ab Ⅱ-3的基因型为 X^Ab X^aB AB正确C.正常男性Ⅱ-4和Ⅲ-2的基因型为 X^ABY 则Ⅲ-3的基因型为 X^AB X^Ab或 X^AB X^aB则男性患者Ⅳ-1的基因型为 X^AbY或 X^aBY 致病基因 X^Ab或 X^aBY分别来自Ⅰ-2或Ⅰ-1 C错误D.Ⅱ-2的基因型为 X^aBY或 X^abY 若Ⅱ-1的基因型为 X^AB X^aB 则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2×1/4+1/2×1/4=1/4 D正确故选 ABD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7.(1)图甲中①②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①过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中α链和 \beta链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C-G, G-C17.(2)从图乙中可知这种遗传病遗传方式为________ I_2的基因型是________17.(3)在符合“二孩”政策前提下 II_3和 II_4打算再生一个孩子则他们第二个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17.(4)若以后Ⅲ_7和Ⅲ_8近亲结婚则他们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 A-U、T-A【解析】解(1)图甲中①②分别表示遗传信息的基因突变和转录过程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转录过程中α链和β链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T-A、C-G、G-C【答案】(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B或Bb【解析】(2)乙图中Ⅱ_5和Ⅱ_6均患病但生出了一个不患病的女儿和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这种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Ⅱ_5和Ⅱ_6的基因型均是Bb I_1的基因型是bb 所以 I_2的基因型是BB或Bb【答案】(3)1/4【解析】(3)由于 I_1的基因型为bb 则Ⅱ_4的基因型为Bb 因此在符合“二孩”政策前提下Ⅱ_3(bb)和Ⅱ_4(Bb)打算再生一个孩子则他们第二个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1/2=1/4【答案】(4)5/6【解析】(4)Ⅲ_7的基因型是Bb 而Ⅲ_8的基因型是1/3BB 2/3Bb 若以后Ⅲ_7和Ⅲ_8近亲结婚则他们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1-2/3×1/4=5/618.(1)1号、2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18.(2)3号和4号婚配后生育先天性白化且色盲的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_18.(3)根据3号和4号的基因型从理论上推测正常子女与患病子女的比例是________18.(4)如果不考虑肤色 11号和12号若婚配生育色盲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如果不考虑色觉 11号和12号婚配后生育白化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1)\ AaX^BX^b, \ AaX^BY【解析】解(1)1号是正常女性 2号是正常男性他们有一个白化病的儿子(aa)和一个患色盲的儿子 (X^bY) 所以1号基因型为 AaX^BX^b 2号基因型为 AaX^BY【答案】(2)0【解析】(2)根据9、11可以判断3号和4号的基因型基因型分别是 AaX^BX^b、AaX^BY 婚配后生育患白化病兼色盲症的女儿 (aaX^bX^b)的概率1/4×0=0【答案】(3)9∶7【解析】(3)3号和4号的基因型基因型分别是 AaX^BX^b、 AaX^BY 婚配后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3/4=9/16 因此他们的正常子女与患病子女的比例是9∶7【答案】(4)1/4, 1/6【解析】(4)如果不考虑肤色由于7号为色盲患者因此12号必定为携带者 X^BX^b 而11号不患色盲( X^BY) 11号和12号婚配后生育色盲男孩的概率是1/4 如果不考虑色觉 11号为白化病患者aa 12号的基因型为1/3AA、2/3Aa 因此11号和12号婚配后生育白化女孩的概率为2/3×1/2×1/2=1/619.(1)有同学认为基因B、b与基因D、d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鸡蛋的绿壳由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亲本雌鸡所生的蛋是________(填“绿壳”或“非绿壳”)19.(3) F_1基因型为________ 为了解绿壳基因与鸡冠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将 F_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 F_2①若控制绿壳的基因既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也不位于1号染色体上则 F_2雌鸡中表现型为胡桃冠产绿壳蛋的比例为________②若控制绿壳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 F_2雌鸡中表现型为胡桃冠产绿壳蛋的比例为9/16③若控制绿壳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 F_2雌鸡中表现型为胡桃冠产绿壳蛋的比例为__________【答案】(1)基因B、b与基因D、d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解析】解(1)根据题干可知基因B、b与基因D、d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故这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2)显性, 非绿壳【解析】(2)根据题干绿壳雄鸡与非绿壳雌鸡杂交 F_1雌鸡均产绿壳蛋故鸡蛋的绿壳由显性基因控制亲本雌鸡所生的蛋为非绿壳【答案】(3)AaBbDd, 27/64, 3/8【解析】(3)纯合品系的玫瑰冠绿壳雄鸡与豆冠非绿壳雌鸡为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F_1均表现为胡桃冠且雌鸡均产绿壳蛋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 F_1的基因型为AaBbDd为了解绿壳基因与鸡冠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将 F_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 F_2①若控制绿壳的基因既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也不位于1号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 F_2雌鸡中表现型为胡桃冠产绿壳蛋的比例为3/4×3/4×3/4=27/64②若控制绿壳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 F_2雌鸡中表现型为胡桃冠产绿壳蛋的比例为3/4×3/4=9/16③若控制绿壳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即A/a、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 F_2雌鸡中表现型为胡桃冠产绿壳蛋的比例为2/4×3/4=3/8 (AaDd产生Ad、aD两种配子则AaDd×AaDd→1/4AAdd、2/4AaDd、1/4aaDDBb×Bb→3/4B_、1/4bb)20.(1)同学们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 F_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假说二 ________20.(2)请利用以上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判断假说二的正确性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__20.(3)若假说二成立则 F_2中存活的黄色长翅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答案】(1)AaBB和AABb, 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或无受精能力、不育)【解析】解(1)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 F_1 F_1全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 按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A_B_∶ A_bb∶aaB_∶aabb=9∶3∶3∶1 其中表现双显性的基因型应为4种即AaBb∶AABb∶AaBB∶AABB=4∶2∶2∶1 本题中 F_2中出现了5∶3∶3∶1性状分离比其中双显性表现型比例少4 且有两种基因型个体死亡则说明致死的基因型是AaBB 和AABb 假说二雄配子或雌配子有一方中AB基因型配子致死或无受精能力则双显性个体会减少4/9 F_2中也会出现5∶3∶3∶1性状分离比【答案】(2)用\ F_1与\ F_2中黑色残翅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 则假说二正确(或指出子代只出现三种表现型或子代不出现黄色长翅个体)【解析】(2)如需验证假说二的正确性必须进行测交 F_1(AaBb)与 F_2中黑色残翅(aabb)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按假说二推论 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测交后代则只出现三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答案】(3)AaBb、AABb、AaBB【解析】(3)按假说二推论 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则 F_1(AaBb)互相杂交其中雌性(或雄性)产生的三种配子Ab、aB、ab 雄性(或雌性)产生的配子四种AB、Ab、aB、ab 因此 F_2中存活的黄色长翅(A_B_)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1∶321.(1)调查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需在________调查此种遗传病患者对应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21.(2)Ⅰ_1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Ⅱ_3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21.(3)若Ⅲ_2含有基因b 则Ⅱ_4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若Ⅲ_2与健康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_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患病概率较高21.(4)若Ⅱ_1与Ⅱ_2曾生育过一个胎死男婴则Ⅲ_1的基因型为 A_-X^bY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社会群体, 7【解析】解(1)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社会人群中调查此种遗传病患者对应的基因型有 AAX^bX^b、 AAX^bY、 AaX^bX^b、 AaX^bY、 aaX^BX^b、 aaX^BX^B、aaX^BY七种【答案】(2)\ AaX^BY, 1/3【解析】(2)Ⅰ_1和Ⅰ_2均不患病但有患病孩子说明均是杂合子即Ⅰ_1基因型是AaX^BY Ⅰ_2基因型是 AaX^BX^b Ⅱ_3不患病则其基因型为2/3 AaX^BY/1/3 AAX^BY【答案】(3)\ aaX^BX^b, 男孩【解析】(3)根据遗传系谱图和题干Ⅱ_4的基因型为 aaX^BX^b Ⅲ_2基因型为 A_-X^BX^b 其与正常男性( AaX^BY)婚配男孩患病率较高【答案】(4)1/2【解析】(4)若Ⅱ_1与Ⅱ_2曾生育过一个胎死男婴则Ⅱ_1基因型为 AaX^BY Ⅱ_2基因型为 aaX^BX^b 所以Ⅲ_1的基因型为 A_-X^bY的概率为1/2。

精品2019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检测试卷浙科版必修2

精品2019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章末检测试卷浙科版必修2

章末检测试卷(第二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 2.5分,共50分)1.与有丝分裂相比较,正常情况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①染色体复制②同源染色体配对③细胞数目增多④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⑤等位基因分离⑥着丝粒分裂A.②④⑤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④⑥答案 A解析①在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均会在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②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两两配对现象;③两种细胞分裂均会使细胞数目增多;④⑤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现象;⑥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均发生分裂。

2.某动物的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四分体时的着丝粒数和四分体数分别是( )A.6和12B.6和3C.12和6D.12和12答案 B解析四分体是指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条染色单体。

已知该动物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因此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四分体时为MⅠ前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具有6个着丝粒(染色体数等于着丝粒数)和3个四分体。

3.下图能表示人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答案 B解析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如B选项所示。

4.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A.染色体复制B.细胞质的分裂C.纺锤丝的形成D.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答案 B解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都是不均等分裂的,B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会出现纺锤丝,都有染色体着丝粒的分裂,C、D错误。

5.如图为某雄性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染色体数∶基因数=1∶1B.①与②大小、形态、来源相同,故称为同源染色体C.③与④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若此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另三个精细胞一定为Ab、aB、aB答案 C解析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A错误;①与②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错误;③与④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分离,C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所以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不一定是Ab、aB、aB,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A卷(教师用书独具)第1关:错题重做1.无论是精子还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要发生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

( )2.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一样,都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 ) 3.性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4.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DNA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

( )5.萨顿和摩尔根均通过实验“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

( )6.摩尔根为了解释所做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提出了“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 )7.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有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 )8.科学研究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9.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遗传时总是与性别相关。

( )10.红绿色盲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一样,致病基因都来自母本。

( )11.一对夫妇视觉均正常,但生育了一个患有红绿色盲的儿子,则它们再生育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0。

( )12.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一样,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 )答案 1.√ 2.× 3.√ 4.× 5.× 6.√7.×8.√9.√10.×11.√12.×第2关:基础知识演练知识点一减数分裂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A.形态大小相同B.所含基因相同C.减数分裂时可以联会D.含有等位基因答案C2.正常情况下,某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细胞中可能含有( )。

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C.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D.一个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答案C3.如图为某同学建构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建构正确的是( )。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①②建构的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模型图,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产生的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中2条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可能是1条来自父方、1条来自母方,如图①,也可能是两条都来自父方或母方,如图②。

③建构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模型图,④不符合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情况。

4.与精子的形成相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卵原细胞先进行减数分裂,再通过变形形成成熟卵细胞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D.减数分裂结束后,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答案A解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以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需经过变形。

知识点二受精作用5.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答案A解析精子和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中,精子几乎只提供了细胞核,而卵细胞既提供了细胞质,也提供了细胞核。

因为细胞质中有一部分遗传物质,所以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不能说父母各占一半。

6.以下是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Ⅲ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基础上进行的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C.在地球出现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后,生物进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D.组成新个体细胞中线粒体的遗传物质既来自精子,也来自卵细胞答案D解析组成新个体细胞中线粒体的遗传物质来自受精卵,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知识点三基因在染色体上7.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是由一个基因构成的B.基因与染色体无直接关系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答案C解析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A错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错误、C正确;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NA存在,D错误。

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发现,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行为具有一致性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抗V 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答案C解析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等人则通过假说—演绎法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抗V 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知识点四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果蝇眼色杂交实验9.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正确的研究方法是( )。

A.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B.用红眼雌、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C.用白眼雌、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D.以上方法均不可取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用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正交和反交的结果都一样,子代中的某种眼色无性别差异。

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选用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的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故可以选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通过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

10.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的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果蝇杂交得F2,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

A.F1中无论雌雄都有红眼正常翅和红眼短翅B.F2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中的母方C.F2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D.F2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答案B解析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X B,纯合白眼正常翅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Y,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 B X 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 B Y,均表现为正常翅红眼;让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源于F1中的母方;F2雌果蝇中纯合子(1/8aaX B X B和1/8AAX B X B)占1/4,杂合子占3/4,二者的比例不相等;翅形的遗传与性别无关,F2中正常翅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短翅占1/4。

知识点五伴性遗传11.如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中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B.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1/8C.乙中若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答案C解析由系谱图可知,甲中双亲正常,女儿患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中双亲正常,儿子患病,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与甲的遗传方式不同,故A错误;丁中双亲患病,有一个女儿正常,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双亲为杂合子,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1/4,故B错误;若乙中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C正确;若丙所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丙中的父亲可能携带致病基因,故D错误。

12.下列不符合伴X隐性遗传病的叙述是( )。

A.患病家系中不一定代代有患者B.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C.女性携带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D.如果一个家庭生有一个伴X隐性遗传病的女儿,则该家庭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是患者答案C解析隐性遗传病不一定代代有患者,A项正确。

伴X隐性遗传病中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B项正确。

女性携带者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亲也可能来自母亲,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C项错误。

如果一个家庭生有一个伴X隐性遗传病的女儿,其父亲一定是患者,其母亲可能是患者也可能是携带者,D项正确。

13.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也能决定性状,人的耳廊上长硬毛的性状就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患此病,若生一男孩,其患病的概率为( )。

A.100% B.75%C.50% D.25%答案A解析Y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限雄遗传的特点。

14.图示为某家庭遗传系谱,已知2号不带甲病基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B.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5/6C.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D.5号与一个乙病基因携带者婚配,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是9/16答案D15.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和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依据图乙,写出该种生物细胞分裂时,DNA数目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

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分别为________对。

若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4)图乙中的横坐标各数字中,________表示基因b与b的分开时期。

(5)请绘出与图甲的发生相对应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细胞时期图像和其产生的配子示意图。

答案(1)6→12→6→3(2)第一极体0、0 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3)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8~9 (5)如图所示解析(1)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据此分析可确定DNA数目变化规律为6→12→6→3。

(2)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第一极体,该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

1号和4号染色体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若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为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