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记叙文的构思与表达方式
高二写作范文赏析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结构与表达方式

高二写作范文赏析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结构与表达方式写作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任务,在学习阶段,高二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渐得到提升和提高。
其中,赏析优秀作文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和理解他人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写作思路、结构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分别是写作思路、结构和表达方式。
一、写作思路1. 思考主题:首先,当我们要写作时,我们需要明确我们要表达的主题或观点。
主题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问题或一个观点。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其他优秀作文来获取灵感,思考他们是如何确定主题并展开的。
2. 收集素材:在确定主题后,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素材和信息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报纸和互联网来获取信息。
还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来积累素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和整合这些素材,使其与主题相呼应。
3. 制定提纲:在收集到足够的素材后,我们可以制定一个提纲来组织我们的写作思路。
提纲可以包括引言、论据和结论。
引言部分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阐明我们要写作的目的;论据部分可以列举事实、数据和例子来支持我们的观点;结论部分可以总结我们的观点并给出建议或深思。
二、结构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我们与读者建立联系的地方,需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或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来激发读者的兴趣。
2.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我们展开主题的地方,需要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提纲的内容来组织段落和分点,将素材和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观点。
3. 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我们对主题的总结和观点的呈现。
我们可以对主题进行概括和总结,再给出自己对主题的看法和建议。
结论部分可以让读者对我们的观点深入思考,留下思考的余地。
三、表达方式1. 语言简洁明了: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
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我们的意思。
高中写叙述文的技巧与方法

高中写叙述文的技巧与方法
写叙述文需要注意以下技巧和方法:
1.选择合适的主题:选择一个有趣的、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2.确定叙事结构:叙述文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不同的叙事结构,根据主题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结构。
3.引起读者的兴趣:起始段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采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在开始时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或者用有趣的事实、引人入胜的描写来吸引读者。
4.注意描写细节:通过描写的细节让读者产生感触和共鸣,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生动地想象,感受到情感的真实。
5.运用修辞手法:合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叙述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6.注意叙述的秩序和逻辑:叙述文要有清晰的叙述顺序,情节要按照逻辑发展,确保读者能够理解故事的发展和转折。
7.引用对话和对话表情:适当引入对话可以使叙述更具活力,增加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对话表情则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8.运用扩展和衔接词语:运用扩展词语和衔接词语使叙述过程更加流畅和自然。
9.写作思路要清晰:叙述文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思路,要清晰、生动地展现特定事件或场景,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10.注意结尾:合适的结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采用肯定性总结、反思或展望等方式来结束叙述。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构思

记叙文写作指导——构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记叙文写作规范,具备写作较高水平的记叙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构思,明确记叙文写作中的注意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记叙文写作训练,增强细致地观察世界、深刻地反思生活、生动地表达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并处理素材的能力,明确记叙文写作中的构思。
教学过程一、总结这次作文存在的弊病介绍话题作文的定义。
(学生范文讲解2篇)欣赏为话题:1.罗列故事情节。
例如:小学时……初中时……高中时……/第一……第二……第三……2.欣赏对象不明确。
例如:一会儿写大自然,一会儿写人,一会儿写雨,思路混乱,不清晰,没有抓住重点来写。
3.引用的故事不是真实存在的,不具有说服性。
例如:从前有个学者……/记得有个人……4.结尾部分没有升华主题或者点明主旨。
例如:有的草草总结了之,有的对文章内容总结不完全。
感恩为话题:1.把材料扩写。
2.感恩对象不明确。
例如:泛泛而写,没有写出具体的感恩对象,因何而感恩,受到的启发。
3.写的故事比较普通,没能找到亮点。
例如:写感恩父母之事,虽然是生活小事,但是没能把其中某一件事写得深刻。
二、记叙文写作四个基本内容深刻的思想浓烈的感情不凡的构思精美的语言(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三、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征记叙文主要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
具体地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段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某种感情的文章。
就文章的外部形式上的特征而言,记叙文还表现为诸如新闻、通讯、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游记、日记、书信等诸多体式。
我们通常则把记叙文分为记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和抒情类三种。
四、记叙文的构思:指作者审题、立意、选材等一系列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一篇文章容量有限,要想表现比较丰富的内涵,并且要表现得与众不同,就必须在构思上下工夫。
高考语文作文之记叙文结构模板

高考语文作文之记叙文结构模板【考纲表述】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记叙文的结构模板一、基本结构模板——顺叙式1.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的,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2.顺叙式记叙文要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由;按故事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叙述;文章中的故事应有头有尾,要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结束的过程。
3.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账,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模板图示]二、变式结构模板变式模板1 倒叙式1.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2.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形成悬念,引人入胜。
3.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部分仍是按照顺叙的方式进行展开。
4.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使文章的层次不清。
[模板图示]变式模板2 插叙式1.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2.插叙的内容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3.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叙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模板图示]变式模板3 一线串珠式一线串珠式模板是以一条主要的线索贯串全文,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相对分散独立的写作材料串联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彼此烘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严谨,主题鲜明,而且能快速布局构思,形成完整的文章。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之记叙文写作技巧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之记叙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是高考作文题目中常见的一种文体,通过叙述事件、经历等来表达思想、感悟。
记叙文写作要求文章连贯流畅、真实生动,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下面将介绍一些记叙文写作的技巧,帮助大家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一、选择一个有故事性的主题记叙文的主题应该是一个具有故事性和可发展性的事件、经历或情节。
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主题,或者借鉴他人的故事。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注意主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确定故事的起承转合记叙文的结构通常包括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起是故事的开头,可以采用引言、描写等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承是故事的发展,应该让事件逐渐进入高潮,情节逐渐展开;转是故事的转折点,可以通过冲突、反转等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合是故事的结尾,应该给读者一个合理的解释和总结,让故事有完整感。
三、运用描写和对话增加画面感记叙文需要通过描写细节来给读者呈现一个生动的场景。
考生可以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人物、环境等,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产生清晰而具体的画面感。
此外,对话也是记叙文的重要元素之一,可以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性格、情感等,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四、注意时间和空间的处理记叙文的时间和空间处理要合理有序。
在时间上,可以采用线性叙事或者回溯叙事的方式,根据故事的需要灵活运用。
在空间上,应该通过描写创造出一个具体而真实的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地的存在和变化。
五、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的艺术性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考生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来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表达力。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六、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记叙文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和用词的准确性。
考生应该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多积累并灵活运用各种句式、词汇,使自己的写作更加地道和出彩。
总之,记叙文是高考作文中常见的一种文体,通过选择好的主题、恰当地安排故事的起承转合、运用描写和对话、处理好时间和空间、运用修辞手法等,可以写出有趣、生动、具有感染力的记叙文。
高中记叙文的结构构思法归纳

高中记叙文的结构构思法归纳高中记叙文的结构构思法归纳1.引联式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例如中学教科书选用的《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这一“套路”的范文。
使用这一套路的关键有三:一是在于“睹物”的“物”要找好,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你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
切莫写成触发物是触发物,主体部分人物的行为与触发物无干。
第三,是结尾“睹物议人”,它的作用之一是总结全篇点出文旨;作用之二是与开头照应。
因此,从什么地方联想开去还应再回到什么地方去。
这个思路实质上是一种倒叙的形式。
只不过是因物而引出回想,不是因事而引起的回想。
2、转情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
例如中学教科书所收的《荔枝蜜》,作者由于被蜂蜇而恨它,后来听说蜜蜂以为人要伤害它才蜇人,它一蜇,也就耗尽生命而活不了多久了。
于是就原谅了它——恨的感情淡化了。
后来偶然喝了一杯荔枝蜜,觉得生活都是甜的,于是想去看看蜜蜂这个“小生灵”。
由于吃了人家的蜜欠了情,于是关心之情随之萌生。
到了蜂场一看,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悔恨内疚与敬慕热爱交织在一起,不禁叹道:“多可爱的小生灵啊!”接下来以蜂喻人,并梦寐以求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在当时倡导知识分子劳动化的时代,恰切地表露了作者愿做人民中普通一员的心迹。
运用这一式应注意四点:一、开始的贬抑应适度,为下文由恨转爱留余地,埋伏笔,不然下文就无法转了。
因此开始的恨一定是误解,是偏见一类的东西。
二、要注意以后的每次感情变化的原因要可信、自然。
三、要注意结尾的褒扬升华要有方。
杨朔是做了个梦,当别人都在做梦时,你就可以清醒地写篇日记,沉思着凝望远方等待。
四、要注意加工题材,原有的材料不可能都是由五个阶段构成,初学习时,一定要对材料进行补充。
记叙类文章构思四法_写作技巧.doc

记叙类文章构思四法_写作技巧结构新巧受青睐——记叙类文章构思四法作者/唐惠忠记叙类文章(含记叙性散文、小小说、故事新编等)构思要力求新巧,只有新巧,才能引人品读。
新巧不是故弄玄虚,而是选用一种最恰当形式表现文章立意。
下面介绍四种记叙类作文构思方法,以期为广大中学生提供有益借鉴。
一、横向剪辑法中学生日常生活看起来比较刻板、平淡,似乎很难写出“超级震撼”之作;但如果能从经历过日常生活中、阅读过书报杂志中、体味过点滴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定镜头,加以横向剪辑,就可能创造出全新主旨和丰富内涵,收到化平淡为神奇构思效果。
比如江苏考生满分作文《四幕剧》,在构思上就显示了“横向剪辑法”魅力。
文章第一幕取材于郊游所见,捕捉镜头是暴雨、小路、溪流、石头,着眼于爱心与希望;第二幕取材于一日三餐,捕捉镜头是餐馆和甜麦圈,着眼于两种不同生活状态;第三幕取材于阅读书刊,捕捉镜头是如豆灯火,着眼于“人性说”;第四幕取材于人生感悟,捕捉镜头是真实人生,着眼于“人生思考”。
这“四幕剧”通过横向剪辑,形象地诠释了“答案是丰富多彩”这一话题,充分体现出作者精巧构思。
佳作示例人生最好教育胡平(一)一个青年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勤奋,老板将一个小公司交给他打理。
他将这个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业绩直线上升。
有一个外商听说之后,想同他洽谈一个合作项目。
当谈判结束后,他邀这位也是黑眼睛黄皮肤外商共进晚餐。
晚餐很简单,几个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
他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外商当即站起来表示明天就同他签合同。
第二天,老板设宴款待外商。
席间,外商轻声问他,你受过什么教育?他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他们对我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
父亲去世后,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
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事就中……在一旁老板眼里渗出亮亮液体,端起酒杯激动地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教育!”一个人受过苦,便知道珍惜;一个在贫寒中长大人,不会不知道勤俭重要;一个自小就知道努力做事人,不会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贫穷并不可怕,可怕是人在贫穷中什么也学不到,并进而失去自尊。
高中记叙文如何构思精巧

高中记叙文如何构思精巧1.“冰糖葫芦”式“冰糖葫芦”式也称“蒙太奇式”,具体操作方法是考生围绕一个主题将不同的人物、画面、片段、场景、故事等按照一定的线索组合起来。
此法的优点在于能使文章主题集中,思路清晰,材料充实,从而能多角度地表现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内涵。
如优秀习作《母爱深深》考生选取了“雨中送饭”、“灯下伴读”、“失意鼓励”三个场景来表现母爱这一主题。
2.“一波三折”式古语有“文似看山不喜平”,阅卷老师看文章同样也喜欢那些波澜起伏的故事。
制造文章的波折,具体操作方法是可利用一些巧合或阴差阳错来制造误会;也可将性格鲜明且差异较大的人糅在一起,让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冲突;还可以利用一些不确定因素来制造反复无常的场面等。
如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小说《变色龙》。
3.“以小见大”式俗话说“一滴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以小见大”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小人物、小画面、小镜头、小故事等某些小变化来反映时代热点、社会思潮、政治动态等社会大变化,从而起到了“窥一斑而识全豹”的艺术效果。
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优秀作文《月河镇的一天》考生选取了月河镇村民一天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当代中国美丽乡村这一弘大主题。
4.“设置悬念”式“设置悬念”式具体操作就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使其始终怀着紧张的情绪和关切的心情读下去。
如优秀作文《逃学记》考生先是采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再是通过对比,突出了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效果。
5.“出人意料”式“出人意料”式具体操作就是考生在处理结尾时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常规逻辑关系来设置人物或事件的结局,而是采取非常规逻辑关系来设计出人意料的结局,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变万化。
如莫泊桑小说《项链》。
6.“即景回眸”式“即景回眸”式是倒叙手法的一种,它的结构布局大体是,睹景——过渡——忆昔——点旨。
睹物是忆惜的关键点,过渡是链接睹物与忆惜的桥梁,忆惜是写作的重点,点旨是对忆惜的升华。
高中作文写作的结构与思路

高中作文写作的结构与思路在高中作文写作中,良好的结构与清晰的思路是确保文章流畅和逻辑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中作文结构以及写作思路,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一、议论文结构与写作思路议论文是高中作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其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1. 引言:引言部分用以引入话题,吸引读者的注意。
可以采用引用名言、举例子、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出文章主题。
2. 正文:正文是议论文的核心部分,可以分为论点论据和反驳论点。
论点论据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列举事实、举例子、引用专家观点等进行论证。
反驳论点是为了批驳对立观点,也需要使用相关的论据进行支持。
3. 结论:结论部分是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可以再次强调自己的立场或者提出建议。
二、记叙文结构与写作思路记叙文是以讲述故事或经历为主要目的的作文形式,其结构一般包括开头、事件发展和结尾。
1. 开头:开头是为了吸引读者,可以使用引人入胜的描写或者引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直接引入故事的主要内容。
2. 事件发展:事件发展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可以根据时间、空间以及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叙述。
可以运用描写、对话、心理描写等手法来丰富文章内容,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 结尾:结尾部分是对整个故事进行总结,并给出自己的感悟或者意义。
可以进行反思、引出寓意或者提出警示。
三、图表作文结构与写作思路图表作文是根据给定的图表进行分析和阐述的作文形式,其结构一般包括图表描述、数据分析和结论。
1. 图表描述:图表描述部分是对所给图表进行客观、准确的描写,包括图表类型、数据特点等。
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图表数据的解读,可以进行对比、分析趋势、解释原因等。
需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并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叙述。
3. 结论:结论部分是对整个图表的总结,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建议或者进一步探讨问题。
结构与思路是高中作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不同文体的结构及写作思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章的质量和表达的准确性。
高考满分记叙文的特点之构思篇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对根的情意打拼,然后在日落之 前,牵着手,回家。
构思巧妙
1、 两条线索:爷爷 与我 2、片段构成纵向结构:离开故乡---不适 应城市----回到故乡 3、表层 与深层结构:爷爷回故乡----绿叶、 情意
如此常识 广东一考大生早,厂长先刚声来夺到人办:公开室头,小李便窜了进来,手 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给厂长,神秘 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商量个事儿,带我的 那个师傅,能不能换成徐科长?”厂长大惑不解:“怎 么?张师傅对你太严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 到,技术纯熟,这双样线好结的构师傅应该留给小王。”“行, 没问题。”
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考满分记叙文的 特点之构思篇
记叙文的构思,是指作者审题、立意、选材、定体 裁等一系列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一篇文章容量 有限,要想表现比较丰富的内涵,并且要表现得与 众不同,就必须在构思上下工夫。记叙文要做到构 思新巧,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横向剪辑法 二、纵向连缀法 三、巧设悬念法 四、抑扬相生法 五、以小见大 六、双线结构
老刘经不住女儿的劝说,只得随着女儿去理成了小平 头……
到了月底,一家人包了桌酒席,祝贺老刘六十大寿并光荣退
休。老刘让儿女们先去,说自己随后就到。大家来到酒店,没事又 说起老刘的发型,都说自己的设计最合理,最美观,最大方。说着 说着,老刘来了,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全家人都感到纳闷。老刘说:
“退休一个月,你们给我变了三次发型自,己都想作指决挥定我的脑袋,都想
数记忆的土地,顺从地跟随着我们来到城里。然而,走在 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我无数次看见了爷爷的回眸,那深 沉的眷恋与无以言表的无奈,最终都化为一滴浑浊的泪水, 慢慢地倒流进心底。
高考语文写作指南如何写好记叙文

高考语文写作指南如何写好记叙文记叙文是高考语文写作中常考的一种文体,其主要特点是以叙事为主线,通过生动具体的人物、事件描写,让读者获得情感共鸣。
如何写好记叙文成为了考生们的关注焦点。
下面将从选择主题、构思结构、塑造形象、运用修辞等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语文写作指南。
1. 选择主题记叙文的主题应该选择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或真实人物,或者以身边的故事为灵感,这样能更好地展现我们的感受和观察力。
比如,可以写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一次意外事件或者一次重要考试的经历等。
记叙文的主题应该具有独特性和个人特色,体现个人观点和态度。
2. 构思结构记叙文要清晰、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使读者能够理解和融入其中。
首先,要确定故事的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逐步展开故事情节,注意时序的推进和情节的连贯;最后,要有合理且有意义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塑造形象记叙文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叙述事件的层面,要通过塑造形象,使人物栩栩如生、丰满有趣。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语言等方面来塑造形象,让读者能够产生对人物的共鸣与关注。
同时,要注重细节的描写,以提升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4. 运用修辞记叙文中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文学艺术性,使之更加生动有趣。
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
运用这些手法能够让作品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产生感觉、情感和思考。
5. 注重语言表达记叙文的语言要质朴自然,突出情感表达。
避免使用生硬的词汇和繁杂的句式,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便让读者更加易懂。
并且,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恰当性,力求语句通顺、流畅。
6. 提升阅读体验为了提升阅读体验,可以适当运用对话和描述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加作品的情节张力和可读性。
同时,要注重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组织有序,以便读者能够更流畅地阅读。
通过以上几点,相信大家对于如何写好高考语文记叙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然,高考语文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实践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加练习,通过不断地写作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水平。
如何写好高中记叙文

如何写好高中记叙文高中记叙文是中学阶段常见的文体之一,它着重于叙述个人经历或事件,既能展示写作个性又能提升写作技巧。
然而,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展现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
本文将从选择主题、构建结构和提升表达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写好高中记叙文。
一、选择主题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是写作成功的重要一步。
记叙文的主题可以来自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某个人物的规划或者对某个事件的思考等等。
在选择主题时,应尽量选择独特而有个性的题材,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兴趣。
切忌选择老套、平庸的主题,这样容易导致作文内容缺乏新意。
二、构建结构记叙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而在这三个部分内,要合理安排事件的顺序和篇幅,使整个文章内容紧凑而有条理。
在开头部分,可以通过引用一句名言或描写背景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中间部分,应依据事件的发展过程,逐步展开详细的叙述。
同时,要注意时间顺序的安排,避免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在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或者提出对事件的思考和感悟。
三、提升表达1. 丰富的词汇和句式。
记叙文需要展现事件的细节和情感,因此要用到丰富多样的词汇和句式。
可以运用形容词、副词、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要注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汇,可通过使用同义词或类似词来增加文采。
2. 充分运用修辞手法。
记叙文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文体,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加表达的灵活性。
例如,使用对比、排比、设问等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吸引读者的眼球。
然而,在使用修辞手法时,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造成过度华丽或炫技的效果。
3. 视角转换和人物塑造。
在记叙文中,可以适当切换视角,通过描写不同人物的角度和感受,使故事更加立体。
同时,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细节描写和行为表现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其更加生动和具有代表性。
综上所述,要想写好高中记叙文,首先要选择一个有特色的主题,并合理构建文章结构,在叙述过程中尽量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同时充分运用修辞手法,通过视角转换和人物塑造来丰富作品内涵。
记叙文的构思与表达方式

确定角度,还有人称的选择问题,是用第一人 称、以“我”之所见所闻来写,还是用第三人 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 用第一人称,可使读者产生真实感和亲切感, 但不能直接写出耳闻目睹不到的东西或别人的 心理活动; 用第三人称作者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客 观对象。
(二)谋篇布局 当你确定了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后,下一步就是 搭好框架、谋篇布局了。 写文章不能想一点、写一点,一定要构思好基 本轮廓,最好是一气呵成。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写 到中途写不下去又重起炉灶的情况,欲速而不达。 最为糟糕的是,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考生修 改,文章最后只能是杂乱无章,令人难以卒读。 因此,谋篇布局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谋篇 布局时,要着重考虑起结、详略、波澜和线索的 问题:
3、白描。 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 染。鲁迅认为白描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 卖弄”(《南腔北调集》),“并不细画须眉,并不 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且介亭 杂文集》)。其实在写作中,白描就是轻勾淡墨,抓 住描写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进行艺术的刻画。王熙凤 饭后‚在门前站着,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看 着十来个小厮们挪花盆儿‛(《红楼梦》),这幅荣 府日常生活画面的线条是多么简洁。如果画家把它描 摹到画幅上,也只需要几根线条,而这里的每根线条 都能塑形,塑造出这位少奶奶的通身气派,又能传神, 传达出这位浑身散发着恶气的荣府管家婆的精神。
2. 详略。构思时必须对文章要表现的主题十 分明确,并以主题作为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尺 度:凡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要泼墨如云;与 主题关系不大的,要惜墨如金;与主题完全无 关的,要坚决舍弃。例如《拣麦穗》一文,这 篇文章详略把握得很好。该文对‚我‛与卖灶 糖老汉的交往有详写、有略写,而对老汉去世 后出现的另一个卖灶糖者则连是多大年纪都没 有交代,因为他虽与情节的发展有关,不能不 写,但与文章的主旨关系不大,故笔墨省到不 能再省。
高中记叙文写作文的技巧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文的技巧指导记叙文是一种主要通过叙述来表达观点、讲述故事的文体。
在高中阶段,学生经常需要写记叙文作文。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记叙文写作的技巧指导,帮助大家提升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一、选题选取一个合适的题材是记叙文写作的首要步骤。
记叙文的题材应该是有足够的故事性和可塑性的,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兴趣。
可以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或是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灵感。
无论是真实故事还是虚构的情节,都需要具备吸引人的元素。
二、情节设计记叙文的情节是整篇文章的骨架,需要合理设计和安排。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因果关系来组织故事情节,使文章结构紧凑,逻辑通顺。
情节的开始要引人入胜,结尾要有总结或点明主题的部分。
三、人物刻画在记叙文中,人物是很重要的元素之一。
要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可以从外貌、言行举止、性格特点、内心活动等多个方面来描写人物,使其形象更加立体。
四、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营造记叙文氛围的重要手段。
通过生动的语言,细腻描绘场景的细节,使读者能够感觉身临其境。
可以描写环境的气氛、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语言表达语言是记叙文中最基本的元素,要确保表达准确、通顺、简洁。
应尽量避免使用生僻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结构,但也要注意避免过于简单和平庸。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排比等,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
六、情感体验记叙文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要用真实情感去感染读者,使他们能够共鸣和体验到文章中的情感。
可以适当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情感力度。
七、修订修改写完文章后,要进行修订和修改。
可以通过加入细节、优化句子、调整篇章结构来提高文章的质量。
同时,也要检查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问题,确保文章整洁无误。
以上是关于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通过选好题材,合理设计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准确表达语言和情感,以及修订修改文章,相信大家能够写出优秀的记叙文作文。
高中作文解析: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

高中作文解析: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引言作为高中生,写作是我们必修的技能之一。
记叙文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一种文体,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一种写作技巧。
写好一篇记叙文,既需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又需要情感的流畅度。
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呢?本文将从选择题材、构建故事结构、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解析,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启示。
选择题材选择一个合适的题材对于记叙文的写作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题材能够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让我们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在选择题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个人经历个人经历是最容易触发情感的题材之一。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成长经历、家庭生活、学习经历等,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转化为文字,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2. 历史事件历史事件是一个永恒的题材,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通过描述当事人的故事,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3. 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丰富的题材源泉。
我们可以选择一本我们喜爱的小说、诗歌或者电影,通过重新演绎故事情节,加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其转化为一篇具有独特观点的记叙文。
构建故事结构一篇好的记叙文需要有清晰的故事结构,让读者能够投入其中,跟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产生情感共鸣。
在构建故事结构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步:1. 引入背景首先,我们需要引入故事的背景,让读者对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有一个基本了解。
通过生动的描写,我们可以帮助读者更容易进入故事的氛围。
2. 行文起承转合在故事的行文中,我们需要合理安排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指事件发生的顺序和关系。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始,通过承接和转折,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合理安排故事的起伏和高潮,让读者一直保持对故事的兴趣。
3. 结尾总结在故事结尾时,我们需要进行总结。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强调故事的主旨和主题,留给读者一些思考的空间。
同时,合理的结尾也是一个好的记叙文的标志,让读者有一个满意的收尾。
【作文】高中作文范文: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

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在高中作文中,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写好一篇记叙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内容组织能力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包括主题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运用和行文技巧等方面。
1. 拓宽写作思路在写记叙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拓宽写作思路。
记叙文有许多不同的主题可以选择,例如校园生活、亲情友情、自然风景、人生感悟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回忆自己的经历,甚至从书籍、电影中获取灵感,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记叙文主题。
2. 明确故事结构记叙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故事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头需要引入故事的背景和人物,吸引读者的兴趣。
中间部分展开故事情节,描写细节,让读者能够逐渐进入故事的情境。
结尾要有一个合理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运用语言表达在记叙文中,语言的运用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比如使用形容词、比喻和拟人化手法,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
4. 注意时态和人称在记叙文中,我们需要注意时态和人称的使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过去时来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而在人称方面,我们可以使用第一人称来使故事更具亲密感,也可以使用第三人称来客观地叙述事实。
5. 切忌赘述记叙文要避免赘述,尽量做到简洁明了。
我们应该选择恰当的细节来描写,不要一味地堆砌修辞手法和大量的形容词。
精炼的语言更能让读者留下深入记忆。
6. 运用转折手法在记叙文中,我们可以适当运用转折手法来增加情节的变化和悬念的吸引力。
例如,在故事的高潮部分设置一个转折点,让读者意想不到,引发更多的好奇和探求。
7. 采用对话和心理描写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运用对话和心理描写。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性格、思想和感情。
而心理描写则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感受。
8. 注意篇章结构和连贯性篇章结构和连贯性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作文记叙文四种写作结构详解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作文记叙文四种写作结构详解一、时序顺进式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鹅与猫的决斗(提要)去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一场罕见的鹅与猫的决斗。
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开头:引出故事。
“罕见”“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点出故事特点,吸引读者。
)那天一我刚放学回家,轻轻推开院门,只见一只母鹅警惕地瞪着一只野猫。
刚出世不久的一群小鹅在母鹅的身后惊恐地围成一堆。
地上散布着一些白色的鹅毛。
显然,鹅猫决斗已经开始一会了。
突然,母鹅伸长脖子,压低鹅头,紧贴地面,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了过去,将漫不经心地盯着小鹅的野猫狠狠地啄了一口,一撮灰色的猫毛被母鹅摔在地。
野猫一个翻滚从地上跃起,翘起胡子,双目圆瞪……(描写具体决斗过程)。
母鹅艰难地抵挡着野猫的攻击,笨拙的身体成了幼鹅的掩体。
(故事主体部分:描写鹅猫决斗的情景,突出母鹅舍身护幼的精神,为结尾的议论做准备。
)我被母鹅这种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赶紧轰开了野猫。
精疲力竭的母鹅趴在地上,用翅膀护住幼鹅。
我来到母鹅身旁,轻轻地抚摸着它,安慰着它:一股暖流从我心中冉冉升起……(结尾:扣住“母爱”描写自己的感受或发表议论,深化文章主题。
)二、平列展开式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基本模式是:看风筝(提要)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广场玩。
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各种各样的风筝点缀在一望无垠的蓝天上,煞是美丽。
(开头:引出材料,交待时间、季节、事由,突出“美丽”)材料①:这边是一位快乐的老者在放“猪八戒吃西瓜”。
……(具体描写)材料②:那边是两个小姑娘在放“蜻蜓戏水”。
……(具体描写)(开头与材料①要有简单的语言过渡)材料③:另一边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一位机灵的小男孩在放“米老鼠”。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记叙文文体与构思架构突破

高中语文写作专题复习一记叙文文体与构思架构突破考向分析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一、记叙文的一般类型(1)写人类记叙文。
通过描写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2)叙事类记叙文。
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3)写景类记叙文。
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4)状物类记叙文。
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记叙文的构成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写作要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但相对于记叙、描写来说,其他方式都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三、记叙文的结构顺序写作记叙文,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4)补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
四、记叙文的三种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
第二人称(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是以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的第三方作为叙述的主体。
运用第三人称,便于超越时空的界限,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手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构思与表达方式二. 记叙文的构思【方法指津】记叙文的构思应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确定角度首先要看清作文题目的要求,仔细想想应从哪个角度去写。
记叙文是一种以记事和记人为主的体裁,通过写人或写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某种价值观念或抒发某种感情。
它不像议论文用一系列的论据去证明某个论点,也不像说明文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
明确了题目的要求,就要调动自己的生活库存,看自己已经掌握的材料中,哪些与题目的要求有关,而又最值得写;是以写人为主还是以写事为主。
如果你确定写一件事,还要考虑:这件事蕴含着什么意义?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如何?事件中涉及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有没有什么分歧、矛盾?推动情节发展、解决矛盾的关键是什么?如果你确定写一个人,则要通过想象和联想,使这个人物在头脑中活起来,明确他的身世、经历,有什么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音容笑貌如何,等等。
写人离不开写事,因此还要考虑是选取一个典型事件来写,还是通过若干事件来写。
如果是后者,还要明确这几件事分别表现人物性格的哪个侧面,如何将这几件事串起来等等。
事件的意义及来龙去脉理得越清楚,人物的“形”和“神”在头脑中的印象越清晰,写好这篇文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确定角度,还有人称的选择问题,是用第一人称、以“我”之所见所闻来写,还是用第三人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
这两种写法各有利弊:用第一人称,可使读者产生真实感和亲切感,但不能直接写出耳闻目睹不到的东西或别人的心理活动;用第三人称虽没有第一人称的长处,却也没有第一人称的局限,作者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客观对象。
用什么人称、要视内容而定。
(二)谋篇布局当你确定了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后,下一步就是搭好框架、谋篇布局了。
写文章不能想一点、写一点,一定要构思好基本轮廓,最好是一气呵成。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写到中途写不下去又重起炉灶的情况,欲速而不达。
最为糟糕的是,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考生修改,文章最后只能是杂乱无章,令人难以卒读。
因此,谋篇布局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谋篇布局时,要着重考虑起结、详略、波澜和线索的问题:1. 起结。
任何一个完整的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发生的。
就时间而论,可以涵盖几年、几十年,也可以短至一天、几小时。
构思时就要考虑从何时落笔,有的可以用顺叙法,按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来写;有的可以用倒叙法,先写结局,然后用顺叙法写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和过程;有的还可以从“中段”写起,把在此之前发生的事通过插叙或人物的对话在文中显示。
可以说,起结的技巧,也就是“截取”的技巧,即:截取生活的哪一个横断面来作为文章的框架。
应该指出的是,“起”与“结”是紧密关联的,一定要防止出现虎头蛇尾、前后脱节的情况,构思时必须把“起”与“结”联系起来通盘考虑,甚至可以先想好如何结束,再来设计如何开头。
2. 详略。
构思时必须对文章要表现的主题十分明确,并以主题作为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尺度:凡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要泼墨如云;与主题关系不大的,要惜墨如金;与主题完全无关的,要坚决舍弃。
例如《拣麦穗》一文,这篇文章详略把握得很好。
该文对“我”与卖灶糖老汉的交往有详写、有略写,而对老汉去世后出现的另一个卖灶糖者则连是多大年纪都没有交代,因为他虽与情节的发展有关,不能不写,但与文章的主旨关系不大,故笔墨省到不能再省。
3. 波澜。
写记叙文最忌平铺直叙,构思时应善于运用一些“兴风作浪”的小技巧,如“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误会巧合”、“铺垫反托”等等,使情节的发展有悬念、有突转,乃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故事的结局既使人感到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增强表达的效果。
4. 线索。
线索清楚,是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也是使文章结构谨严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时可以以时间为线索,如老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写起,继写小年、除夕、元宵,至正月十九结束;有时可以以事件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有时可以以人物关系的变化为线索,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开头先介绍两人的身份地位悬殊,“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蔺相如步步升迁,引发廉蔺矛盾,最后以矛盾的解决收篇;有时也可以以景物为线索,有时也可以以某种意象为线索。
有的文章还可以贯穿多条线索。
总之,把握好线索,把握好主题,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三)凸现主旨框架搭好了,再下一步自然是用语言文字将其表述成文了。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应忘记的是四个字:凸现主旨。
文中所写的一切,都是为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都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但相对而言,又有一些地方显得特别重要,我们暂且称之为“节骨眼”。
“节骨眼”一定要写得细致、精彩,使它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以叙事为主的文章中,一般是在叙述某件事的基础上略发议论,或抒感慨,以揭示事件的内涵,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可以采用,但要注意防止“议”与“叙”脱节,说不到点子上。
而对于以写人为主的文章而言,一般是选择典型事件或生活细节,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心理等描写来刻画这个人物,或把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起来。
但更重要的还是揭示人物行为后面的动机,即不但要写他做了什么,还要写他为什么这样做。
另外,无论是写事还是写人,都离不开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景物描写。
因此,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和自然景物的象征,也能起到突出主旨的作用。
三.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要义点拨】记叙文一般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叙述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
叙述有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之分。
第一人称叙述有“我”和“我们”,在文章中有的指作者自己(散文最多),有的指文中人物如主人公(如《狂人日记》)、见证人(如《孔乙己》)和线索人物(如《祝福》)。
好处是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利之处是受到局限,特别是他人的心理不好表达。
第三人称叙述有“他(她)”和“他们”,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叙述他人,这就自由客观,但缺乏可信度和亲切感。
有的文章,出现第二人称的地方很多,如果全部是第二人称叙述,这其实是第三人称叙述,如果在众多第二人称中出现一个“我”来叙述,其实还是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有多种方式:(1)顺序。
常见。
从前到后,线索清楚,但易写成流水账。
这就需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倒叙。
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再从前到后。
在新闻消息中已经成为套路,叫做“倒金字塔”。
事件最好是时间跨度大的。
侦破和武打的影视剧常用。
好处是有悬念,但容易使人反感。
(3)插叙。
在本件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关的小事,然后再按原来的事来写。
如《水浒》中林冲遇到店小二时插叙了店小二在东京的事。
不可喧宾夺主。
(4)补叙。
对本件事前面未叙述的一部分在作文后面给以补充。
叙述要定好基调,要有起伏跌宕,场面不宜多,语言要生动形象有个性最好口语化。
描写是事物状貌的描绘,重在形象性。
中国小说叙述成分多,而外国小说反之。
(1)人物描写。
A肖像描写。
描写外形——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要抓住特征,以形传神即透过外形揭示出身份、性格和内心。
B语言描写。
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
C行动描写。
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典型的行动描写,如黛玉焚稿、范进发疯、大闹天宫和单刀赴会等。
行动描写要反映人物心理并显示个性特征。
D心理描写。
要注意下意识的心理如幻觉。
还要注意借助外在事物的间接描写。
(2)环境描写。
A自然景物描写,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描写。
作用:交代时间、地点,烘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心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一是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如《子夜》的开头,二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气度、色调等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志趣、气质和情操等,如《红楼梦》中女儿们的居室小院。
(3)场面描写。
对有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如《药》中的杀人场面。
(4)细节描写。
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
如阿Q画押、严监生竖起两根指头。
起着描绘人物性格、安排线索(如《百合花》中的被子)、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细节延伸开来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描写法又可以分为:白描(无比喻修饰,以叙述代替,重在传神)、细描(细腻深刻、修饰较多);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通过旁人的眼睛或者周围事物来描写);主观描写(带感情色彩)和客观描写(不带感情的准确的描写,如在说明文中)。
抒情是抒发和表现感情。
其中直接抒情多是带有感情的判断句,并有感叹词;间接抒情是指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带有感情色彩。
【方法指津】记叙文在写作上,有很多的技法技巧,这些技法的运用,使不少文章多姿多彩,形象生动,这里结合一些例子对常见的几种写作技法作简要介绍。
1、写意。
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与“工笔”对称。
一般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出作者的意境。
写作中指不求细密地描述对象,而仅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对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胸臆。
如鲁迅在《一件小事》一文中写人力车夫,并没有对这个人物形象作详尽的描绘,而只是通过一个典型的举动,粗线条地勾勒出“他满身灰尘的后背,刹时高大了”的形神,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2、工笔。
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工描细雕,力求纤细尽露。
写作上指对描写对象的某一局部作细腻的描绘,以凸显特征,加深印象。
如鲁迅的《药》中,“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灯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工笔描写。
作者对康大叔的一连串动作作了相当细腻的、富有特征的刻画,充分显示了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贪婪、残暴和凶狠。
3、白描。
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
鲁迅认为白描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南腔北调集》),“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且介亭杂文集》)。
其实在写作中,白描就是轻勾淡墨,抓住描写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进行艺术的刻画。
王熙凤饭后“在门前站着,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看着十来个小厮们挪花盆儿”(《红楼梦》),这幅荣府日常生活画面的线条是多么简洁。
如果画家把它描摹到画幅上,也只需要几根线条,而这里的每根线条都能塑形,塑造出这位少奶奶的通身气派,又能传神,传达出这位浑身散发着恶气的荣府管家婆的精神。
4、渲染。
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写作上则是通过对环境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修饰,来突出形象,表现中心。
如鲁迅的《药》中“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这段环境描写,就渲染了一种凄凉和忧郁的气氛,更增强了不是年轻人为年老的死者祭奠,而是白发老人为年轻的死者上坟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