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热力环流和风)公开课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高一热力环流和风大气运动(共20张PPT)
![高中地理高一热力环流和风大气运动(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524d0b67ec102de2bd8949.png)
1.气压: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质量。
2.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海拔越高,气压越____
近地 面空 气的 冷热 不均
引起气流
的垂直 (上升或 下降)运 动
产生水平运动,
这就是风。
导致同 一水平 面上的 气压差 异
空气由 高气压 流向低 气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云层反射 地 面 吸 收
3.含有大量水汽的空气上升,推测会 有怎样的天气变化? 热空气膨胀上升,水汽易凝结形成云雨
一思考.:热Biblioteka 、力B、环C三流地空的气垂形直运成动状况?
等压线:高压高凸
低压低凹
此
(hpa)
B1
低压
A1
高压
时 1005
地
面 1010
受
热 1015
不
均 1020
匀
B
A
冷却 高压
受热 低压
C1
低压
(km)
高空
擦力(→)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北半球)
影响风的三种力比较
作用力
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风向
水平气压梯 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只改变风向 不影响风速
既降低风速 又影响风向
高空中,风向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共 同影响,平行于 等压线;近地面, 风向受三个力共 同影响,与等压 线有夹角。
2.在右下图等压线图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
风向是:__B___,表示高空风向是:___A___
②
④1005
1010
A
1010
C
1015
B
①
③ 1020
【课件】第2课时大气热力环流和风说课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课件】第2课时大气热力环流和风说课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682e6be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9.png)
问题设计: 1)、若白天乘车赴武侯祠游览,在成都市郊区感觉气温____,到达市区时感觉气温 ____,因此郊区与市区之间的风从_____吹向____,猜测夜间的市区气温比郊区____。 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在下图绘制成都市的热岛环流示意图。 3)、依据第2题,为减轻成都市市区污染,请在图中标注海峡两岸工业园的位置,为 什么? 4)、为使成都市区的大气质量得到改善,你 会选择哪个或哪些地点植树种草?为什么?
D、F气压大小,并画出等压面。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任务明确, 时间紧凑,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和效率,并培养学生获取有效 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要求。
5、结合热力环流图,回答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6、归纳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受力差异和风向特点?
【学以致用】 完成导学案四个情境探究题。
重点
03 运用示意图,解释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和风的方向。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重点
【目标达成】
水平三级内
4
三、说学情分析
01
相比初中生,高一学生的 认知更具目的和精准。也 具备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和 系统的学习能力,但对抽 象内容的理解,理论的应 用实践还比较欠缺。
学生特点
02
通过初中地理以及高中 必修一地球大气成分和 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 程的学习,学生对气温 气压的垂直变化特点以 及热力环流的成因有所 认识,并对不同尺度的 风现象有所区分。
知识掌握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03
高一学生充满青春活 力,实践活动能力强, 并对周围的地理现象 充满探索欲望。
学习兴趣
四、说教法 创设问题情境
选对教学方式
精心选取与历史名人诸葛亮 有关的若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如孔明灯对应热力环流原理部分; 孔明湖对应湖陆风以及近地面风 的相关内容;火熄上方谷,弥补 诸葛亮未解的山谷风遗憾;游览 武侯祠,思考成都市的热岛环流。 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 的探究心理。
地理大气热力环流和风课件
![地理大气热力环流和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29574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3.png)
地理大气热力环流和风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地理大气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和特征•地理大气热力环流对风的影响•地理大气热力环流和风的观测与模拟•地理大气热力环流和风的研究展望目录01引言地理学与大气科学的交叉学科特性地理大气热力环流和风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学科应用广泛,涉及到气象、环境、资源等多个领域课程背景有助于合理规划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指导意义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重要问题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从陆地到海洋、从区域到全球多学科交叉,方法手段不断创新与现代科技结合紧密,数据驱动和模型模拟成为重要手段02地理大气热力环流1地理大气热力环流的定义23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中热量和动力过程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
它包括垂直方向上的气流升降和水平方向上的风带形成与变化。
大气热力环流是地球大气中热量和水分循环的重要机制之一。
地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基于辐射平衡的地面温度差异地面受热不均导致大气垂直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基本动力。
基于压力差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地面温度差异导致大气垂直运动,形成气压差异,进而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气流水平运动。
基于地转偏向力的科氏力气流在水平运动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产生科氏力,导致气流发生偏转。
地理大气热力环流的分类及特征由大气的垂直运动引起的环流,包括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和由此产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热力环流动力环流偶极子环流大型纬向环流由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共同作用产生的环流,包括气旋和反气旋。
由南北半球两个相反的气压中心引起的环流,包括极地高压和副热带低压。
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形成的纬向气流,包括极地东风带和副热带西风带。
03风的形成和特征03地球的旋转地球的旋转会对大气产生一定的作用,导致大气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风的形成01气压梯度力由于气压差的存在,地球上存在气压梯度力,这个力会促使空气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大气热力环流和风》课件PPT
![《大气热力环流和风》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4ebde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8.png)
命题方向
EXAMINATION POINT SORTING
(3)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往往相反。如图中近地面 A 为低压,对应高空
D 为高压;近地面 B 为低压,对应高空 C 为低压。
必备知识
REQUISITE KNOWLEDGE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高空风
近地面风
图示 (北半 球)
受力 风向
F1(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F2(地转偏向力)共 同影响
与等压线 平行
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 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与WLEDGE
高/考/复/习
热力环流与风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运用示意图 等,说明热 力环流原 理,并解释 相关现象
区域认知:通过不同地点下垫面受热状况、等压面图,认识不同区 域的热力环流。 综合思维:利用等压面图,综合分析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影响;利用 等压线图,分析南(北)半球近地面或高空的风向、风力状况。 地理实践力:利用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相关 的地理现象。 人地协调观:分析现实生活实例,从“人地和谐”的视角透析人类 对热力环流的应用
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 时
B.7 时
C.13 时
D.19 时
2.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3.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热力环流和风课件必修1高一必修1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热力环流和风课件必修1高一必修1地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af36dc192e45361166f582.png)
(hpa) 1000
1002
高压 A′
低压 B′
1004 1006 1008 1010
水 平
(fēngxià ng)
(shuǐpíng)
A 低压
B
气
风 向
高压
压
热
梯 度
冷
力
只受一个(yī ɡè)力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第十三页,共二十页。
1、地转偏向(piānxiàng)力对风的影
响
N:向右 方向:垂直于风向 S:向左
3
⑴
⑷
2
1
低压 高压
甲乙
500(百帕)
等压面
第五页,共二十页。
讨论 : (tǎolùn)
1、气温与近地面气压的关系?
近地面温度(wēndù)高,气压低,温度(wēndù)低,气压高。
2、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 地面的冷热不均
3 、高空水平面气压与近地面水平面气压的关系? 相反(xiāngfǎn)
4、高低气压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的比较?
(百帕)
地转偏向(piānxiàng大)力小:赤道为0,纬度越高
1002
气
1004 压
(低)
地转偏向力越大 特点:只改变方向,不改变
梯
1006 度 力
速度大小
1008
(高)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1010 地转偏向(piānxiàng)力
(北半球)
二力作用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风)
第十四页,共二十页。
No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远航的水
兵多么辛劳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地转偏向(piānxiàng)力+水平 气压梯度力。(4)F3是___________力,它与风向V___________。*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第2课时 热力环流和风)市级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第2课时 热力环流和风)市级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8dcdf9a0116c175f0e48ce.png)
大气水平运动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规律 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高高低低” 等压面 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探究:
3
等压面
1
2
2000米
4
A 受热
B 冷却
地面
1.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1_、___3_、__4__、__2 2.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
3. A、B 哪受热,哪冷却? 4.图中1、2两地气温哪里高。
在下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A、B两种气压状况下的大气运动情形
1030
1020 1010
1010
1020 1030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实际风向
读下图完成问题:
(1) 画出北半球A、B、C三地的风?并说明风向。 (2) A、B两地,何处风力最大?并说出理由。
1000
1002 A
1004 1006
C
1008
海陆风 山谷风 裸地和林地
B 郊A区
市区
郊Aபைடு நூலகம் B
完成课本48页活动: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冷却 B
受热 A
冷却 C
自主探究
大气的水平运动
1.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方向如何?
2.高空风受哪些力的影响?风向如何?
3.近地面风受哪些力的影响?风向如何?
摩擦力
(hPa)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16
1014
B 1010 1012
大金榜 P37页
102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 1030 指向低压。形成风的原动力。
(hPa) 高空风受力和风向 1010 高空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1020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1030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热力环流和风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
![热力环流和风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b05ee3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3.png)
甲方(夜晚睡不着觉):夜晚,同海拔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
形成高压,空气顺山坡而下,在谷底形成从山坡吹向山谷的风
,即山风!
谷风 甲臭豆腐厂
山风 甲臭豆腐厂
李商隐 【唐代】
“巴山夜雨”是因为四川盆地多 夜雨而得。四川盆地潮湿,云层 厚,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 层空气容易升温,加之四周沿山 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 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气压差 公式:气压梯度=
单位距离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 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 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
A.理想状况下的风(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 梯度力
知识铺垫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学生活动一
你想象的
实际效果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陆地
高压
海面
白天:海 风
高压
陆地
低压
海面
晚上:陆 风
海陆风
高压
低压
白 (天相陆对低地为压热升温源快)
白天:海 风
陆地
海洋高升温压慢
(相对为冷源)
海面
低压
高压
夜晚陆地降温快
(冷高源压)
陆地
晚上:陆 风
海洋低降压温慢海面
(热源)
乙烧炭老翁
乙烧炭老翁
谷风 甲臭豆腐厂
山风 甲臭豆腐厂
乙方(白天吃不下饭):白天吹谷风将臭味带到坡上 甲方(夜晚睡不着觉):夜晚吹山风将烟尘带入山谷
乙方(白天吃不下饭):白天,同海拔山坡增温快,空气顺山 坡而上,乙山烧谷炭上老空翁 空气下沉,在谷底形成乙从烧山炭老谷翁吹向山顶的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向
1、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空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1)三个力的特点
作用力
力的方向
意义
水平气压梯 垂直于等压线, 度力(F1) 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F2)
垂直于风向, 北半球向右, 南半球向左
存在于近地面, 摩擦力(F3) 方向与风向相反
画出a处风向
998
a
1002
1006
①
②
④ ③
昼海风夜陆风
昼谷风夜山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明确概念:等压线与等压面区别是什么?
知识 准备
等压面
地面
B
A
C
等压面剖面图
998 1002
1006 1010
998 1002 1006 1010
同一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图
地转偏向力
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物体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与运动物体方向垂直
只改变风的方向, 不改变风力的大小
存在于近地面, 摩擦力(F3) 方向与风向相反
影响风力与风向
风速大小判读
读下面气压分布图。气压分布图中a,d两点,气压
值较高的是__d____,风力最大的是___a_____。
a
活动
①
②
1010
1006
1002
④
③
998
① 摩擦力 ② 地转偏向力 ③ 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风
热力环流与风
一、热力环流
1.气压与等压面 2.热力环流
太 阳 辐 射
冷热不均
根本原因(能量来源)
大气垂直 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 的气压差异
热力环流
直 接 大气水平 原 运动(风) 因
小测试 1、离地面愈近,气压值愈__高__ 2、近地面受热成_低___压,冷却成 __高__压,多阴雨天气的是__低__压__ 3、高空气压与近地面往往__相__反___ 4、由于地面__冷__热__不__均___引起的空 气环流运动称为__热__力__环__流___,是大 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此图位于_南__半球
N B
1000 C
A 1012
①假设在北半球近地面,求A、B两地的风向 ②假设在高空,C地的风向如何画 ③B、C哪个风大,风的大小取决于哪个力
5、等压面特征:__低___凹_高____突
知识小结
低 高低
高
低
冷却 受热
B
A
高
地面
冷却 C
巩固练习
(1)、在线条补画出城市环流过程,并完成下题: (2)、画出海陆风
城市“热岛效应”
郊区 气温低
城区 气温高
A
B
郊区 气温低
从减少废气对城市污染考虑,应如何合理进 行工厂布局?选择A还是B?说说你的理由?
1010
北半球、高空
1010
a
1006
1002
998
南半球、近地面
a
北半球、近地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风向
1、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空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1)三个力的特点
作用力
力的方向
意义
水平气压梯 垂直于等压线, 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度力(F1) 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F2)
垂直于风向, 北半球向右, 南半球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