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背厚度的计算两种方法
精装书脊换算公式的几种算法

如:一本书:内页80g书写纸共240P,中间有16P157g双铜,算书脊。
书写纸厚度:240÷2×0.001346×80=12.92mm
铜榜纸厚度:16÷2×0.001346×157=1.69mm
书总厚度(书脊):12.92mm+1.69mm=14.61mm
3.
0.135 × 克数 / 100 × 页数 = 书脊厚度(单位是MM)
70梦肯纸(轻型纸)2MM一个印章
60梦肯纸(轻型纸)1.7MM-1.8MM一个印章
0.135 X 克数 / 100 X 页数(特别注意:是页数不是码数)= 书脊厚度(单位是MM)
一般大家都认为书脊的厚度即是书本张数的厚度,其实不然,因为胶装书是通过胶水而将纸张粘贴在一
书脊位=全本书的纸张厚度+1mm胶水位
精装书脊换算公式的几种算法
1.
有脊(扒圆,起脊)D=[130°×π×(书厚+2纸板厚)/2]/180°
无脊(只扒圆,不起脊)D=(130°×π×书厚/2)/180°
2.
书脊指书的厚度,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是:
P数除以2乘以0.001346乘以纸张克数=书脊
P数:指同种纸张总页数,通常一张A4纸为2P,设计公司计算P数是按210mmX285mm,计算,即大度16开计算。
说明:纸张数量这个可算得出,200/1000是算纸厚度,即纸张克数除以1000得出纸厚度(这只是一个大概的,但相关不大),2是放数(也叫经验值),50p以上加到3MM为佳,再厚一点的,比如一百多个P,对书脊位的位置要求高的最好打个白样。
书脊厚度的三种计算方法

书脊指书的厚度,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是:
A、(P数÷2)×0.001346 ×纸张克数= 书脊
P数:指同种纸张总页数,通常一张A4纸为2P
无论多大开度的书,计算书脊时P数就是计算同种纸共多少页,如有不同纸,再计算其他纸的厚度,最后相加得书总厚度.
如:一本书:内页80g书写纸共240P,中间有16P157g双铜,求书脊?
书写纸厚度:240÷2×0.001346×80=12.92mm
铜榜纸厚度:16÷2×0.001346×157=1.69mm
书总厚度(书脊):12.92mm+1.69mm=14.61mm
B、(P数÷2)×内页所用纸的厚度=书脊
内页所用纸的厚度即是通常所说的128g、157g等。
C、0.135 X 克数/ 100 X 页数(特别注意:是页数不是码数)=书脊厚度(mm)
补充一下:
克数就是纸张的重量,如128g铜版、157g铜版、60g胶版其中的数字就是克数!!!
另书如果厚的话记得给书脊多留一毫或二毫“折楞”。
画册书脊厚度的计算要点

画册书脊厚度的计算要点时间:2013-09-26设计画册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仅就个人的经验和体会,谈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我总的思路有两条,一是尽量获取准确的书背厚度,一是在得不到准确书背厚度值的情况下,尽量从设计方面进行掩盖和弥补。
一、书背厚度值的理论计算法1.一般平装书书背厚度的计算从理论上讲,一本书的书背厚度一般就等于这本书的厚度.书的厚度应当等于该书所有书页厚度之和.如果这本书只用同一种纸张印刷,则,书厚=一张纸的厚度值×张数(或页码数/2)。
如假设:一本书甲用55克纸张印刷,总页码数是512P,每一张纸的厚度是0.08mm。
则,这本书甲的厚度=0.08mm×512/2=20.48mm。
如果用两种以上的纸张印刷,就把各种纸张的厚度用上述公式求出来,然后把各种纸张厚度相加即可。
如假设一本书乙,正文用纸同上例甲,彩色插页用128克铜板纸,160个页码,每一张纸的厚度为0.1。
则,这本书乙的厚度=20.48+0.1×160/2=20.48+8=28.48mm。
2.精装书书背厚度的计算1)方(平)背精装书背厚度=这本书的平装(书心)厚度+前后环衬的厚度(每张环衬纸的厚度×4)+纸板的厚度(每张纸板的厚度×2)+书壳面料的厚度(每张面料的厚度×2)。
假设一本书丙,书心厚度同上例乙,前后环衬用180克胶版纸,每张纸的厚度是0.15mm,书壳用2mm厚的纸板,书壳面料用涂塑纸,每张厚度是0.3mm。
那么。
这本书丙的厚度=28.48+0.15×4+2×2+0.3×2=33.48mm。
2)圆背精装书的厚度,实际是指这本精装书圆背弧的长度值。
一般这个弧的圆势为120度,与这个弧相对应的弦就是这本精装书的直线厚度(方背厚度),此时的弦和弧之比是1:1.15。
假设上例精装书丙作成圆背精装书丁,则丁书的厚度=精装书丙的厚度×1.15=33.48×1.15=38.5mm。
[转载]各种书籍的算法
![[转载]各种书籍的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3659c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f.png)
[转载]各种书籍的算法
原⽂地址:各种书籍的算法作者:95书装
1.
有脊(扒圆,起脊)D=[130°×π×(书厚+2纸板厚)/2]/180°
⽆脊(只扒圆,不起脊)D=(130°×π×书厚/2)/180°
2.
书脊指书的厚度,最准确的计算⽅法是:
P数除以2乘以0.001346乘以纸张克数=书脊
P数:指同种纸张总页数,通常⼀张A4纸为2P,设计公司计算P数是按210mmX285mm,计算,即⼤度16开计算。
⽆论多⼤开度的书,计算书脊时P数就是计算同种纸共多少页,如有不同纸,再计算其他纸的厚度,最后相加得书总厚度.如:⼀本书:内页80g书写纸共240P,中间有16P157g双铜,算书脊。
书写纸厚度:240÷2×0.001346×80=12.92mm
铜榜纸厚度:16÷2×0.001346×157=1.69mm
书总厚度(书脊):12.92mm+1.69mm=14.61mm
3.
0.135 × 克数 / 100 × 页数 = 书脊厚度(单位是MM)
70梦肯纸(轻型纸)2MM⼀个印章
60梦肯纸(轻型纸)1.7MM-1.8MM⼀个印章
0.135 X 克数 / 100 X 页数(特别注意:是页数不是码数)= 书脊厚度(单位是MM)
补充⼀下:克数就是纸张的重量,如 128g铜版、157g铜版、60g胶版,其中的数字就是克数
有些⼩数点后的数字基本要四舍五
4.
圆脊精装:也就是圆脊的弧长,为书厚(包书壳)除2再乘2.3.。
书脊计算公式

书脊计算公式书脊指书的厚度,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是:A、(P数÷2)×0.001346 ×纸张克数= 书脊P数:指同种纸张总页数,通常一张A4纸为2P,设计公司计算P数是按210mmX285mm,计算,即大度16开计算。
无论多大开度的书,计算书脊时P数就是计算同种纸共多少页,如有不同纸,再计算其他纸的厚度,最后相加得书总厚度。
如:一本书:内页80g书写纸共240P,中间有16P157g双铜,求书脊?书写纸厚度:240÷2×0.001346×80=12.92mm铜榜纸厚度:16÷2×0.001346×157=1.69mm书总厚度(书脊):12.92mm+1.69mm=14.61mmB、(P数÷2)×内页所用纸的厚度=书脊内页所用纸的厚度即是通常所说的128g、157g等。
C、0.135 X 克数/ 100 X 页数=书脊厚度此公式适用于低克重的(128g以下)如果想要精确计算书脊,可以用纸张厚度X页数我们公司采用的是比较合理的公式:克重除以1800再乘以总页码数然后再加上1.5mm就可以了!!书的页数除100再乘参数参数50克:3.5 60克:3.8 70克:4.0印刷厂专业书脊计算公式0.135 X 克数/ 100 X 页数(特别注意:是页数不是码数)= 书脊厚度(单位是MM)补充一下:克数就是纸张的重量,如128g铜版、157g铜版、60g胶版,其中的数字就是克数!!!以下是各种常用纸张的厚度:200g/m2 1号白卡纸0.250230g/m2 1号白卡纸0.288250g/m2 1号白卡纸0.313200g/m2 2号白卡纸0.267230g/m2 2号白卡纸0.307250g/m2 2号白卡纸0.333200g/m2 特号白卡纸0.235230g/m2 特号白卡纸0.271250g/m2 特号白卡纸0.2949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7210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8012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961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12018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1442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2009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6910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7712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921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11518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1382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1929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6710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7412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8915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1119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7510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8312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1001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12518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1502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2089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7410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8212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981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12318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1482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2059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7210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8012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9615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120以下是在网上看到的:1.胶装书脊位书脊位=(内页P数/2)*内页所用纸张厚度2.精装书脊位书脊位=书心厚度+(纸板厚度*2)3.护封的计算护封的计算=精装书脊位+(勒口*2)+(书宽*2)+(出血*2)4.精装书壳皮壳面料的计算长= 书心(长度)*2+压槽位(11MM*2)+飘口(3MM*2)+(板纸厚度*2)+(色边位(最少15MM*2)+精装书脊位高= 书心(高度)+色边位(最少15MM*2)+(板纸厚度*2)+飘口(3MM*2)精装(飘口3MM)里边7MM 包口20MM-30MM 出血6MM二胶版纸系数:1.2~1.35~1.4轻型纸系数:1.7~1.75书脊厚度=页码/2×纸系数×纸克重(80g:0.08)(以下来自相关同行朋友的算法总结)有脊(扒圆,起脊)D=[130°×π×(书厚+2纸板厚)/2]/180°无脊(只扒圆,不起脊)D=(130°×π×书厚/2)/180°书脊指书的厚度,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是:P数除以2乘以0.001346乘以纸张克数=书脊P数:指同种纸张总页数,通常一张A4纸为2P,设计公司计算P数是按210mmX285mm,计算,即大度16开计算。
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丨图书知识

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丨图书知识书背是指连接书的封面和封底,以缝、订、粘或其他方法装订而成的部位,书背设计分为活书背和死书背两种,活书背是指书背图案与封面及封底没有严格的颜色或图案区别,即在转折部分不存在不同图案或不同色块交接的边界。
死书背是指书背图案与封面及封底有鲜明的颜色或图案的区别,即在转折部位有明显的边界。
这两种书背设计各有特点,一般情况下,死书背比活书背更精美醒目,但如果书背计算错误或技术处理不当,死书背较活书背对装帧影响更大些,如书背实地过脊、封面实地露白及书背文字左右不居中等,就会严重影响图书的外观质量。
因此,图书封面设计人员在设计封面时,往往苦于不知道图书书背厚度如何计算而不能最后定稿,这就要求出版社、设计公司及制版公司相关人员在设计制版或排书背文字时,要准确预算出书背厚度。
在此简要介绍3种平装图书书背的计算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测量法经验较为丰富的编辑或设计制版人员通常采用测量法测算书背厚度。
首先要确定图书的总面数,即开本数×印张数。
假设图书为32开,印张数为10.5,那么该图书总面数为336。
然后取出一本与所设计图书用纸相同(假设均为60 g/m2晨鸣胶版纸),但厚度稍厚(多于336面)的样书,从中数出336面(所设计图书的总面数)书页,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得所取书页的厚度,精确至 0.1 mm,所测厚度为12.3 mm。
但这个数值并非最后的书背厚度,因为在无线胶黏订加工过程中,为使书芯与封面很好地黏结在一起,必须在书芯和封皮的接缝处涂布侧胶,所以要将所测书芯厚度再加上1 mm的侧胶厚度,才是最终所需的书背厚度,即13.3 mm。
公式法用测量法可以算出书背厚度,但并不是所有出版社或设计制版公司都有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如果改用普通直尺测量,因普通直尺的最小精度仅为1 mm,所以最后所得数据肯定不精确。
故而要选用一种既不需要工具,又可以简易计算出常见图书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书背是指连接书的封面和封底,以缝、订、粘或其他方法装订而成的部位,书背设计分为活书背和死书背两种,活书背是指书背图案与封面及封底没有严格的颜色或图案区别,即在转折部分不存在不同图案或不同色块交接的边界。
死书背是指书背图案与封面及封底有鲜明的颜色或图案的区别,即在转折部位有明显的边界。
这两种书背设计各有特点,一般情况下,死书背比活书背更精美醒目,但如果书背计算错误或技术处理不当,死书背较活书背对装帧影响更大些,如书背实地过脊、封面实地露白及书背文字左右不居中等,就会严重影响图书的外观质量。
因此,图书封面设计人员在设计封面时,往往苦于不知道图书书背厚度如何计算而不能最后定稿,这就要求出版社、设计公司及制版公司相关人员在设计制版或排书背文字时,要准确预算出书背厚度。
在此简要介绍3种平装图书书背的计算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测量法经验较为丰富的编辑或设计制版人员通常采用测量法测算书背厚度。
首先要确定图书的总面数,即开本数×印张数。
假设图书为32开,印张数为10.5,那么该图书总面数为336。
然后取出一本与所设计图书用纸相同(假设均为60 g/m2晨鸣胶版纸),但厚度稍厚(多于336面)的样书,从中数出336面(所设计图书的总面数)书页,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得所取书页的厚度,精确至0.1 mm,所测厚度为12.3 mm。
但这个数值并非最后的书背厚度,因为在无线胶黏订加工过程中,为使书芯与封面很好地黏结在一起,必须在书芯和封皮的接缝处涂布侧胶,所以要将所测书芯厚度再加上1 mm的侧胶厚度,才是最终所需的书背厚度,即13.3 mm。
公式法用测量法可以算出书背厚度,但并不是所有出版社或设计制版公司都有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如果改用普通直尺测量,因普通直尺的最小精度仅为 1 mm,所以最后所得数据肯定不精确。
书脊的算法

书脊换算:书脊指书的厚度,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是:A、(P数÷2)×0.001346 × 纸张克数 = 书脊P数:指同种纸张总页数,通常一张A4纸为2P,设计公司计算P数是按210mmX285mm,计算,即大度16开计算。
无论多大开度的书,计算书脊时P数就是计算同种纸共多少页,如有不同纸,再计算其他纸的厚度,最后相加得书总厚度.如:一本书:内页80g书写纸共240P,中间有16P157g双铜,求书脊?书写纸厚度:240÷2×0.001346×80=12.92mm铜榜纸厚度:16÷2×0.001346×157=1.69mm书总厚度(书脊):12.92mm+1.69mm=14.61mmB、(P数÷2)× 内页所用纸的厚度=书脊内页所用纸的厚度即是通常所说的128g、157g等。
C、0.135 X 克数 / 100 X 页数=书脊厚度此公式适用于低克重的(128g以下)如果想要精确计算书脊,可以用纸张厚度X页数我们公司采用的是比较合理的公式:克重除以1800再乘以总页码数然后再加上1.5mm就可以了!!书的页数除100再乘参数参数50克:3.560克:3.870克:4.0印刷厂专业书脊计算公式0.135 X 克数 / 100 X 页数(特别注意:是页数不是码数) = 书脊厚度(单位是 MM)补充一下:克数就是纸张的重量,如 128g铜版、157g铜版、60g 胶版,其中的数字就是克数!!!以下是各种常用纸张的厚度:200g/m2 1号白卡纸 0.250230g/m2 1号白卡纸 0.288250g/m2 1号白卡纸 0.313200g/m2 2号白卡纸 0.267230g/m2 2号白卡纸 0.307250g/m2 2号白卡纸 0.333200g/m2 特号白卡纸 0.235230g/m2 特号白卡纸 0.271250g/m2 特号白卡纸 0.2949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07210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08012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0961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12018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1442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2009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06910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07712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0921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11518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1382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1929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 0.06710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 0.07412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 0.08915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 0.1119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07510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08312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1001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12518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1502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 0.2089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07410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08212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0981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12318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1482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 0.2059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 0.07210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 0.08012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 0.09615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 0.120以下是在网上看到的:1.胶装书脊位书脊位=(内页P数/2)*内页所用纸张厚度2.精装书脊位书脊位=书心厚度+(纸板厚度*2)3.护封的计算护封的计算=精装书脊位+(勒口*2)+(书宽*2)+(出血*2)4.精装书壳皮壳面料的计算长=书心(长度)*2+压槽位(11MM*2)+飘口(3MM*2)+(板纸厚度*2)+(色边位(最少15MM*2)+精装书脊位高=书心(高度)+色边位(最少15MM*2)+(板纸厚度*2)+飘。
数码印刷中书脊厚度的计算方法

一、张数×0.001346 ×纸张g数= 书脊厚度不论多大开度的书,计算书脊时是计算同种纸共多少张(注意,是张数,不是页码数),如有不同纸,再计算其他纸的厚度,最后相加得到书总厚度。
例如:一本书:内页80g书写纸共120张,中间有8张157g双铜,求它的书脊厚度?书写纸的厚度计算:120×0.001346×80=12.92mm铜榜纸的厚度计算:8×0.001346×157=1.69mm相加得到书的总厚度(书脊):12.92mm+1.69mm=14.61mm二、张数×内页所用纸的厚度=书脊。
这里说的内页所用纸的厚度就是通常所说的128g、157g等。
(下面会介绍各种纸张的厚度)三、0.135 X 克数÷100 X 页数=书脊厚度这个公式适用于低克重的纸张(128g以下)的书脊计算。
最精确的计算书脊的方法是用纸张厚度X页数。
下面介绍一下各种纸张的厚度: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超级压光凸版纸52g/m2 1号凸版纸0.06560g/m2 1号凸版纸0.07552g/m2 1号凸版纸0.08060g/m2 1号凸版纸0.09252g/m2 2号凸版纸0.08750g/m2 特号胶版纸0.06360g/m2 特号胶版纸0.07570g/m2 特号胶版纸0.08880g/m2 特号胶版纸0.10090g/m2 特号胶版纸0.113120g/m2 特号胶版纸0.150150g/m2 特号胶版纸0.188180g/m2 特号胶版纸0.225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超级压光胶版纸50g/m2 1号胶版纸0.06360g/m2 1号胶版纸0.07570g/m2 1号胶版纸0.08880g/m2 1号胶版纸0.10090g/m2 1号胶版纸0.113120g/m2 1号胶版纸0.150150g/m2 1号胶版纸0.188180g/m2 1号胶版纸0.22550g/m2 2号胶版纸0.06360g/m2 2号胶版纸0.07570g/m2 2号胶版纸0.08880g/m2 2号胶版纸0.10090g/m2 2号胶版纸0.113150g/m2 2号胶版纸0.188180g/m2 2号胶版纸0.225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普通压光胶版纸50g/m2 特号胶版纸0.071 60g/m2 特号胶版纸0.08670g/m2 特号胶版纸0.10080g/m2 特号胶版纸0.11490g/m2 特号胶版纸0.1291200g/m2 特号胶版纸0.171150g/m2 特号胶版纸0.214180g/m2 特号胶版纸0.25750g/m2 1号胶版纸0.07160g/m2 1号胶版纸0.08670g/m2 2号胶版纸0.10080g/m2 2号胶版纸0.129120g/m2 2号胶版纸0.171150g/m2 2号胶版纸0.214180g/m2 2号胶版纸0.257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单面胶版纸40g/m2 1号单胶纸0.07350g/m2 1号单胶纸0.09160g/m2 1号单胶纸0.10970g/m2 1号单胶纸0.12780g/m2 1号单胶纸0.14640g/m2 2号单胶纸0.08050g/m2 2号单胶纸0.10060g/m2 2号单胶纸0.12070g/m2 2号单胶纸0.14080g/m2 2号单胶纸0.160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书皮纸80g/m2 1号书皮纸0.114100g/m2 1号书皮纸0.143120g/m2 1号书皮纸0.17180g/m2 2号书皮纸0.121100g/m2 2号书皮纸0.152120g/m2 2号书皮纸0.182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打字纸24g/m2 特号打字纸0.03726g/m2 特号打字纸0.04030g/m2 特号打字纸0.04624g/m2 1号打字纸0.04026g/m2 1号打字纸0.04328g/m2 1号打字纸0.04730g/m2 1号打字纸0.05024g/m2 2号打字纸0.04426g/m2 2号打字纸0.04728g/m2 2号打字纸0.05130g/m2 2号打字纸0.055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画报印刷纸70g/m2 画报纸0.09380g/m2 画报纸0.10790g/m2 画报纸0.120100g/m2 画报纸0.133120g/m2 画报纸0.160140g/m2 画报纸0.187150g/m2 画报纸0.200180g/m2 画报纸0.240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超级压光字典纸25g/m2 1号字典纸0.031 30g/m2 1号字典纸0.03835g/m2 1号字典纸0.04440g/m2 1号字典纸0.05025g/m2 2号字典纸0.03330g/m2 2号字典纸0.04035g/m2 2号字典纸0.04740g/m2 2号字典纸0.05325g/m2 1号字典纸0.03630g/m2 1号字典纸0.04335g/m2 1号字典纸0.050普通压光字典纸40g/m2 1号字典纸0.057 25g/m2 2号字典纸0.03830g/m2 2号字典纸0.04635g/m2 2号字典纸0.05440g/m2 2号字典纸0.062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招贴纸50g/m2 1号招贴纸0.09160g/m2 1号招贴纸0.10980g/m2 1号招贴纸0.14550g/m2 2号招贴纸0.10080g/m2 2号招贴纸0.160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薄页纸16g/m2 1号薄页纸0.03618g/m2 1号薄页纸0.04016g/m2 2号薄页纸0.04018g/m2 2号薄页纸0.04516g/m2 特号薄页纸0.03218g/m2 特号薄页纸0.036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凹版印刷纸70g/m2 特号凹版纸0.078 80g/m2 特号凹版纸0.08990g/m2 特号凹版纸0.100100g/m2 特号凹版纸0.110120g/m2 特号凹版纸0.13370g/m2 1号凹版纸0.08280g/m2 1号凹版纸0.09490g/m2 1号凹版纸0.106100g/m2 1号凹版纸0.118120g/m2 1号凹版纸0.14170g/m2 2号凹版纸0.08880g/m2 2号凹版纸0.10090g/m2 2号凹版纸0.113100g/m2 2号凹版纸0.125120g/m2 2号凹版纸0.150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白卡纸200g/m2 1号白卡纸0.250 230g/m2 1号白卡纸0.288250g/m2 1号白卡纸0.313200g/m2 2号白卡纸0.267230g/m2 2号白卡纸0.307250g/m2 2号白卡纸0.333200g/m2 特号白卡纸0.235230g/m2 特号白卡纸0.271250g/m2 特号白卡纸0.294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米卡纸170g/m2 特号米卡纸0.283200g/m2 特号米卡纸0.333170g/m2 1号米卡纸0.262200g/m2 1号米卡纸0.308170g/m2 2号米卡纸0.262200g/m2 2号米卡纸0.308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证券纸50g/m2 1号证券纸0.07760g/m2 1号证券纸0.09170g/m2 1号证券纸0.10880g/m2 1号证券纸0.123100g/m2 1号证券纸0.154120g/m2 1号证券纸0.184150g/m2 1号证券纸0.23150g/m2 2号证券纸0.07760g/m2 2号证券纸0.09270g/m2 2号证券纸0.10880g/m2 2号证券纸0.123100g/m2 2号证券纸0.154120g/m2 2号证券纸0.184150g/m2 2号证券纸0.231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铜版纸(胶版涂料纸) 9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72 10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8012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961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12018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1442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2009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6910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7712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921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11518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1382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1929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6710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7412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8915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111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铜版纸(凸版涂料纸) 9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75 10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8312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1001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125 18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150 25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208 9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74 10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82 12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098 1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123 18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148 250g/m2 (单双面胶)1号铜版纸0.205 9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72 10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80 12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096 150g/m2 (单双面胶)2号铜版纸0.120。
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书背是指连接书的封面和封底,以缝、订、粘或其他方法装订而成的部位,书背设计分为活书背和死书背两种,活书背是指书背图案与封面及封底没有严格的颜色或图案区别,即在转折部分不存在不同图案或不同色块交接的边界。
死书背是指书背图案与封面及封底有鲜明的颜色或图案的区别,即在转折部位有明显的边界。
这两种书背设计各有特点,一般情况下,死书背比活书背更精美醒目,但如果书背计算错误或技术处理不当,死书背较活书背对装帧影响更大些,如书背实地过脊、封面实地露白及书背文字左右不居中等,就会严重影响图书的外观质量。
因此,图书封面设计人员在设计封面时,往往苦于不知道图书书背厚度如何计算而不能最后定稿,这就要求出版社、设计公司及制版公司相关人员在设计制版或排书背文字时,要准确预算出书背厚度。
在此简要介绍3种平装图书书背的计算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测量法经验较为丰富的编辑或设计制版人员通常采用测量法测算书背厚度。
首先要确定图书的总面数,即开本数×印张数。
假设图书为32开,印张数为10.5,那么该图书总面数为336。
然后取出一本与所设计图书用纸相同(假设均为60 g/m2晨鸣胶版纸),但厚度稍厚(多于336面)的样书,从中数出336面(所设计图书的总面数)书页,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得所取书页的厚度,精确至0.1 mm,所测厚度为12.3 mm。
但这个数值并非最后的书背厚度,因为在无线胶黏订加工过程中,为使书芯与封面很好地黏结在一起,必须在书芯和封皮的接缝处涂布侧胶,所以要将所测书芯厚度再加上1 mm的侧胶厚度,才是最终所需的书背厚度,即13.3 mm。
公式法用测量法可以算出书背厚度,但并不是所有出版社或设计制版公司都有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如果改用普通直尺测量,因普通直尺的最小精度仅为1 mm,所以最后所得数据肯定不精确。
故而要选用一种既不需要工具,又可以简易计算出常见图书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
业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出了以下计算参考公式,即:书背厚度≈0.000 66 mm×纸张定量×开本数×印张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mm,用这种方法计算书背厚度的方法为公式法。
关于书背厚度的计算两种方法

关于书背厚度的计算两种方法一、书背厚度值的理论计算法1.一般平装书书背厚度的计算从理论上讲,一本书的书背厚度一般就等于这本书的厚度。
书的厚度应当等于该书所有书页厚度之和。
如果这本书只用同一种纸张印刷,则书厚=一张纸的厚度值张数(或页码数2)。
如假设:一本书甲用55克纸张印刷,总页码数是512P,每一张纸的厚度是0.08mm。
则,这本书甲的厚度=0.08mm5122=20.48mm。
如果用两种以上的纸张印刷,就把各种纸张的厚度用上述公式求出来,然后把各种纸张厚度相加即可。
如假设一本书乙,正文用纸同上例甲,彩色插页用128克铜板纸,160个页码,每一张纸的厚度为0.1。
则,这本书乙的厚度=20.48+0.11602=20.48+8=28.48mm。
2.精装书书背厚度的计算1)方(平)背精装书背厚度=这本书的平装(书心)厚度+前后环衬的厚度(每张环衬纸的厚度4)+纸板的厚度(每张纸板的厚度2)+书壳面料的厚度(每张面料的厚度2)。
假设一本书丙,书心厚度同上例乙,前后环衬用180克胶版纸,每张纸的厚度是0.15mm,书壳用2mm厚的纸板,书壳面料用涂塑纸,每张厚度是0.3mm。
那么。
这本书丙的厚=28.48+0.154+22+0.32=33.48mm。
2)圆背精装书的厚度,实际是指这本精装书圆背弧的长度值。
一般这个弧的圆势为120度,与这个弧相对应的弦就是这本精装书的直线厚度(方背厚度),此时的弦和弧之比是1:1.15。
假设上例精装书丙作成圆背精装书丁,则丁书的厚度=精装书丙的厚度1.15=33.481.15=38.5mm。
二、书背厚度值的实际计算1.理论数据与实际值是否相符,关键在于每张纸的制造厚度值与理论值的误差。
对这个问题应有如下认识:1)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造纸标准允差和实际误差均较小,而境内允差和实际误差均较大。
2)一本书的页码数越多,则整本书积累的误差就越大。
所以我们不能以纸厂提供的纸张的理论厚度为准,要对产品进行实测。
背脊精装尺寸计算公式

背脊精装尺寸计算公式
精装尺寸计算公式是用来确定带背脊的书籍尺寸的一种公式。
这种尺
寸公式的主要用途是确定你打印的书籍的整体尺寸,并且要求将装入书籍
的书脊直径计算在其中。
以精装书为例,精装书计算公式大致是这样的:
计算尺寸(长度)=书稿宽度X0.8+书封宽度X0.2+背脊直径X2;
计算尺寸(厚度)=书稿厚度+书封厚度X2+背脊直径X1.5;
这些公式的含义是:
长度:要确定你的书的总长度,你要把你的书稿的宽度乘以0.8,得
到的你的书稿的长度;然后,把你的书封的宽度乘以0.2,得到的是书封
的宽度;最后,把书封的直径乘以2,得到的是书封的长度,这样你就可
以得到你书籍的总长度。
厚度:为了确定你的书的厚度,你要先把你的书稿的厚度加上书封的
厚度乘以2,得到的是书封的厚度;最后,把书封的直径乘以1.5得到的
是书封的厚度,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你书籍的厚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你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书籍类型调整上述公式的
参数,以确保书本尺寸的正确性。
比如,如果你要打印一本较厚的书,你
可以把书稿宽度乘以0.9加上书封宽度乘以0.1,而将书封厚度乘以2.5,背脊直径乘以2.5,这样书籍的尺寸就可以更合理地确定了。
总之,精装书计算公式用于确定书籍的尺寸。
2013年出版专业考试辅导:书脊厚度的计算方法1

书脊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脊换算:
书脊指书的厚度,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是:
A、(P数÷2)×0.001346 ×纸张克数 = 书脊
P数:指同种纸张总页数,通常一张A4纸为2P,设计公司计算P数是按210mmX285mm,计算,即大度16开计算。
无论多大开度的书,计算书脊时P数就是计算同种纸共多少页,如有不同纸,再计算其他纸的厚度,最后相加得书总厚度.
如:一本书:内页80g书写纸共240P,中间有16P157g双铜,求书脊?
书写纸厚度:240÷2×0.001346×80=12.92mm
铜榜纸厚度:16÷2×0.001346×157=1.69mm
书总厚度(书脊):12.92mm+1.69mm=14.61mm
B、(P数÷2)×内页所用纸的厚度=书脊
内页所用纸的厚度即是通常所说的128g、157g等。
C、0.135 X 克数 / 100 X 页数=书脊厚度此公式适用于低克重的( 128g以下)
如果想要精确计算书脊,可以用纸张厚度X页数
我们公司采用的是比较合理的公式:
克重除以1800再乘以总页码数然后再加上1.5mm就可以了!!
书的页数除100再乘参数
参数
50克:3.5
60克:3.8
70克:4.0
印刷厂专业书脊计算公式
0.135 X 克数 / 100 X 页数(特别注意:是页数不是码数) = 书脊厚度(单位是 MM)
补充一下:克数就是纸张的重量,如 128g铜版、157g铜版、60g 胶版,其中的数字就是克数!!!。
书背厚度的计算与设计

— —
l_ 0” 0 l _
●
圈 …■ _ 口… 1 - l… 一 … - 日 一 圈 豳 l j 。
豳 圈鳓嘲
I
、
。
撼 吨
0≤ 囊
_
_
一
.
_
r
’ 一譬
{
一
{
—
~
|
÷ JLl 量 0 _ ● 囊 r l
维普资讯
书 厚 值的 论 算 I书 厚 值 实 计 l 对 版 祯 计 员 建 背 度 理计 法 背 度 的 际 算 出 装 设 人 的 议
关键词 : 书背厚度 , 计算. 设计 在 出版印刷工作的实践中. 笔者经常遇到出版社和
印刷 厂的设 计和 工艺人 员询 问书背厚 度 的 问题 , 看到 也
以上办法尽量取得精确值 也会与实际有出入。 这一点务 必请出版社设计人员和领导等同志加以理解。
令纸 把测量值缩小10倍即可 。 00 为防止批产品之间的误 差, 要多测几件纸 取其平均值。 引进同一克重的纸都 每
要 测量 累数据 、 正 原数值 . 无限趋近 实际值 。 积 修 使其 3为减 少单张纸 的测量 和批产 品误 差 . 再精确 的方法
书的直线厚度 ( 方背厚度 )此时的弦和弧之比是11 5 , : 1。 .
的厚度。 书的厚度应当等于该书所有书页厚度之和。 如果
这本书只用 同一种纸 张印刷 , 书厚=一张纸 的厚 度值 ×张 数 ( 页码 数/) 或 2。 如假 设一本 书甲用5 克纸张 印刷 . 5 总页码数 是5 2 P, i
较小 而我国国内这方面允差和实际误差均较大。 ②一本书的页数越多 则整本书积累的误差就越大。
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书背是指连接书的封面和封底,以缝、订、粘或其他方法装订而成的部位,书背设计分为活书背和死书背两种,活书背是指书背图案与封面及封底没有严格的颜色或图案区别,即在转折部分不存在不同图案或不同色块交接的边界。
死书背是指书背图案与封面及封底有鲜明的颜色或图案的区别,即在转折部位有明显的边界。
这两种书背设计各有特点,一般情况下,死书背比活书背更精美醒目,但如果书背计算错误或技术处理不当,死书背较活书背对装帧影响更大些,如书背实地过脊、封面实地露白及书背文字左右不居中等,就会严重影响图书的外观质量。
因此,图书封面设计人员在设计封面时,往往苦于不知道图书书背厚度如何计算而不能最后定稿,这就要求出版社、设计公司及制版公司相关人员在设计制版或排书背文字时,要准确预算出书背厚度。
在此简要介绍3种平装图书书背的计算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测量法经验较为丰富的编辑或设计制版人员通常采用测量法测算书背厚度。
首先要确定图书的总面数,即开本数×印张数。
假设图书为32开,印张数为10.5,那么该图书总面数为336。
然后取出一本与所设计图书用纸相同(假设均为60 g/m2晨鸣胶版纸),但厚度稍厚(多于336面)的样书,从中数出336面(所设计图书的总面数)书页,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得所取书页的厚度,精确至0.1 mm,所测厚度为12.3 mm。
但这个数值并非最后的书背厚度,因为在无线胶黏订加工过程中,为使书芯与封面很好地黏结在一起,必须在书芯和封皮的接缝处涂布侧胶,所以要将所测书芯厚度再加上1 mm的侧胶厚度,才是最终所需的书背厚度,即13.3 mm。
公式法用测量法可以算出书背厚度,但并不是所有出版社或设计制版公司都有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如果改用普通直尺测量,因普通直尺的最小精度仅为1 mm,所以最后所得数据肯定不精确。
故而要选用一种既不需要工具,又可以简易计算出常见图书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
业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出了以下计算参考公式,即:书背厚度≈0.000 66 mm×纸张定量×开本数×印张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mm,用这种方法计算书背厚度的方法为公式法。
书脊厚度计算公式

书籍厚度计算公式
总页数除以2乘以每张纸的厚度(同克重的纸不同品牌厚度也不同),无线胶订(1-15印张)再加上1mm的胶订位,15个印张以上再加上2mm 胶订位,锁线胶订(1-10印张)再加上1.5mm的胶订位,10个印张再加上2mm的胶订位。
总页数÷2×纸克数+1(2)=厚度
备注:80G胶版的厚度在0.08——0.09之间
105铜版的厚度在0.08左右
105亚粉的厚度在0.09左右
128铜版的厚度在0.1左右
128亚粉的厚度在0.11左右
因纸张品牌不同,厚度有差异,一定先打电话咨询。
60g胶印张×0.6 65g胶印张×0.65 70g胶印张×0.68
出片说明(内文)
1.如果用纸为亚粉或铜版纸的摄影书籍,出片时可用200线;
2.内文用纸150g铜(亚粉),18个印张(含18个印张)以下做无线胶订,
18个印张以上做锁线胶订;内文用纸128(亚粉),15个印张(含15个印张)以下做无线胶订,15印张以上做锁线胶订。
3.请出片公司把代标出在菲林上,代表的内容分别为:“书号,书名,顺
序号”。
计算书脊厚度的公式

我们印刷一本书时,它的封皮的书脊处通常会是单独的一种颜色,所以就需要在制作文件时先设计好厚度!以下介绍各种纸张所印书籍的书脊厚度的计算方法,书脊—指书的厚度,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是:一、张数×0。
001346 ×纸张g数= 书脊厚度不论多大开度的书,计算书脊时是计算同种纸共多少张(注意,是张数,不是页码数),如有不同纸,再计算其他纸的厚度,最后相加得到书总厚度。
例如:一本书:内页80g书写纸共120张,中间有8张157g双铜,求它的书脊厚度?书写纸的厚度计算:120×0.001346×80=12。
92mm铜榜纸的厚度计算:8×0。
001346×157=1.69mm相加得到书的总厚度(书脊):12。
92mm+1。
69mm=14.61mm二、张数×内页所用纸的厚度=书脊。
这里说的内页所用纸的厚度就是通常所说的128g、157g等.(下面会介绍各种纸张的厚度)三、0。
135 X 克数÷100 X 页数=书脊厚度这个公式适用于低克重的纸张(128g以下)的书脊计算。
最精确的计算书脊的方法是用纸张厚度X页数。
下面介绍一下各种纸张的厚度: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超级压光凸版纸52g/m2 1号凸版纸0.06560g/m2 1号凸版纸0.07552g/m2 1号凸版纸0.08060g/m2 1号凸版纸0。
09252g/m2 2号凸版纸0.08750g/m2 特号胶版纸0。
06360g/m2 特号胶版纸0.07570g/m2 特号胶版纸0.08880g/m2 特号胶版纸0。
10090g/m2 特号胶版纸0.113120g/m2 特号胶版纸0.150150g/m2 特号胶版纸0.188180g/m2 特号胶版纸0.225类别纸张名称单张厚度(mm)超级压光胶版纸50g/m2 1号胶版纸0。
06360g/m2 1号胶版纸0.07570g/m2 1号胶版纸0.08880g/m2 1号胶版纸0.10090g/m2 1号胶版纸0.113120g/m2 1号胶版纸0.150150g/m2 1号胶版纸0.188180g/m2 1号胶版纸0.22550g/m2 2号胶版纸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书背厚度的计算两种方法
一、书背厚度值的理论计算法
1.一般平装书书背厚度的计算
从理论上讲,一本书的书背厚度一般就等于这本书的厚度。
书的厚度应当等于该书所有书页厚度之和。
如果这本书只用同一种纸张印刷,则书厚=一张纸的厚度值张数(或页码数2)。
如假设:一本书甲用55克纸张印刷,总页码数是512P,每一张纸的厚度是0.08mm。
则,这本书甲的厚度=0.08mm5122=20.48mm。
如果用两种以上的纸张印刷,就把各种纸张的厚度用上述公式求出来,然后把各种纸张厚度相加即可。
如假设一本书乙,正文用纸同上例甲,彩色插页用128克铜板纸,160个页码,每一张纸的厚度为0.1。
则,这本书乙的厚度=20.48+0.11602=20.48+8=28.48mm。
2.精装书书背厚度的计算
1)方(平)背精装书背厚度=这本书的平装(书心)厚度+前后
环衬的厚度(每张环衬纸的厚度4)+纸板的厚度(每张纸板的厚度2)+书壳面料的厚度(每张面料的厚度2)。
假设一本书丙,书心厚度同上例乙,前后环衬用180克胶版纸,每张纸的厚度是0.15mm,书壳用2mm厚的纸板,书壳面料用涂塑纸,每张厚度是0.3mm。
那么。
这本书丙的厚=28.48+0.154+22+0.32=33.48mm。
2)圆背精装书的厚度,实际是指这本精装书圆背弧的长度值。
一般这个弧的圆势为120度,与这个弧相对应的弦就是这本精装书的直线厚度(方背厚度),此时的弦和弧之比是1:1.15。
假设上例精装书丙作成圆背精装书丁,则丁书的厚度=精装书丙的厚度1.15=33.481.15=38.5mm。
二、书背厚度值的实际计算
1.理论数据与实际值是否相符,关键在于每张纸的制造厚度值与理论值的误差。
对这个问题应有如下认识:
1)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造纸标准允差和实际误差均较小,而境内允差和实际误差均较大。
2)一本书的页码数越多,则整本书积累的误差就越大。
所以我们不能以纸厂提供的纸张的理论厚度为准,要对产品进行实测。
就是要实际测量白纸的厚度作为单张纸厚度的依据。
2.实际测量白纸时,要以大求小,减少误差,如最好测2令纸,把测量值缩小1000倍即可。
为防止批产品之间的误差,要多测几件纸,取其平均值。
每进同一克重的纸,都要测量,积累数据,修正原数值,使其无限趋近实际值。
3.为减少单张纸的测量和批产品误差,再精确的方法就是装订出白纸样本,当然,如果能够从几件白纸中分别抽纸是最佳的了。
4.由于印刷完的书页比白纸的厚度又厚一些,所以用印好的一帖书装订出样本,这时样书的厚度和实际生产的批书的厚度出入会少一些。
5.更精确的书背厚度,只能用印刷出的每帖书页,装订出实际样书。
但即使这样做出的样本,也不可能和批书完全一致。
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理解和想办法了。
三、对出版装祯设计人员的建议
因为造纸行业不是精密行业,所以会有误差。
即使按以上办法尽量取得精确值,也会与实际有出入。
这一点务请出版社设计人员和领导等同志加以理解。
那么,怎样掩盖和弥补这一缺憾呢?我建议设计人员在设计封面时,不要把书背部分和封面部分的相对关系固定化。
尤其不要以书脊为界线把书背和封面、封底设计为不同的颜色,也忌讳把书背、封面、封底设计为线框,书背、封面、封底的文字和图案也不要设计得过宽。
为活跃画面,可以尽情设计在水平方向有间隔,有变化的图案,展示设计人员的无限想象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