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 复习资料 期末必考.doc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 复习资料 期末必考.doc

第一章绪论一、课程与教学论的涵义(一)涵义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4)扩展学习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一、课程的涵义课程,即教学“以校为本”即“基于学校”或以学校为基础。

可以理解为“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

基于学校:学校是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出发点,是课程开发的一个基地;为了学校:服从学校的利益,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必须满足本校学生的兴趣需要,适应本校学生的个性特点;属于学校:三、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1)赋予了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力和职责,使得课程政策民主化;(2)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教育素养。

(3)学生的个人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程上得到了照顾,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有了实现自由充分地全面发展的机会。

(4)打破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使得课程开发走进民间,人人都有机会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促进了课程理论知识和开发技术的普及。

2、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1)发展了学校能够进行课程决策的信念。

(2)从理论上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开拓了课程管理民主化的有效途径,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思路。

(3)丰富了课程观,发展了课程开发的模式。

(4)校本课程开发还丰富了教师教育理论,解决了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开拓了一条有效地进行专业培训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提供了新视角。

(5)校本课程开发还使广大中小学校成了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论的“试验田"。

四、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四个经典问题或四个步骤。

泰勒提出了四个课程开发的经典问题:(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四个问题对应着课程开发的四个领域:选择和界说课程目标;选择和建立适当的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着作(了解)《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的开始。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022第二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022第二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课程定义(P3):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及学习经验;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教学定义(P7):教学即教授;教学即教学生学;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即探究。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P8):独立模式;包含模式;循环模式。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拉特克教学研究的四个特点(P11):一是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二是认为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三是确立了“自然教学法”;四是认为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式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632夸美纽斯教学思想的四大原理(P11):一是教学以自然为建的原理;二是兴趣与自发原理;三是活动原理;四是直观原理。

课程开发定义(P34):所谓“课程开发”,就是指借助学校教育计划——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以改进课程功能的活动的总称。

课程开发的层次(P34):任务与结果视角:宏观层次的课程开发,中观层次的课程开发,微观层次的课程开发;主体的视角:国家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学校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模式(P37):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

课程设计定义(P42):课程设计就是对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

课程设计取向(P43):学科中心取向,学生中心取向,社会中心取向。

课程设计的两个步骤(P45):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学科、学生、社会教学设计的定义(P49):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ADDIE(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表达了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P50):教学设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目标引导的;教学设计关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教学设计强调评价手段的信度和效度;教学设计是经验性活动;教学设计是典型的团队协作活动。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概念分析5对,20分;单选10个,10分;填空20个,10分;判断改错,10分;简答,6个,30分;论述2个,20分。

1.美国进步教育协会1934-1942年发起“八年研究”,泰勒总结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和如何评价四个基本问题。

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内容: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2.如何理解课程的概念(课程本质观)?课程是学生学习的范围、内容、材料、进度与目标的总和。

课程即教学科目(学科本质观);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活动本质观);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目标本质观);课程即学习经验(经验本质观)。

3. 显性课程是事先计划、规划的课程。

隐性课程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它不是通过课程表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学校教育环境(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静悄悄地、润物细无声地作用于学生,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4. 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综合课程采用合并相邻学科的方法,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减少教学科目而编订的课程。

它的形式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是指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系统。

2001年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门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5.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概念辨析及其分类?·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学科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

又叫“分科课程”。

它符合认识规律,能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知识,有效完善个人知识结构,但较抽象,不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课程是指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1、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目标2、课程内容:是指哥们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的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4、课程开发:主要是指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5、课程计划:是指学校关于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学习的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6、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效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7、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伴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8、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9、普遍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的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宗旨10、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性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11、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12、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13、课程开发机制:是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动力体系,它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课程规划主题的认定以及课程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之类的问题;14、优化教学:所谓优化教学,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的标准而言的一种完美、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15、教学模式:实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和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16、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事物一种教学方式;17、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叫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和;18、讲授法:是指教师使化的方向发生变革的过程;2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结构;22、班级授课制:通常是指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23、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纪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24、谈话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问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25、特普朗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吧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26、隐性课程:又叫潜在课程,最早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指正式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或全部的教育活动,比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班级活动等; 27、研究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方法;一些原则1、制定课程计划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基础性、开放性2、小学课程内容选择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基础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综合性原则3、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的原则:注重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尊重学生经验4、泰勒的三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5、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6、简述课程内容组织原则1正确把握课程被容组织的不同取向2处理好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的关系3处理好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7、在处理学习经验的组织关系时,应注意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8、泰勒提出的选择和建立学习经验的原则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又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2学习经验必须是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相同的教育目标5 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9、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10、教学手段选择的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健康和安全的原则特征特点教学论学科形成阶段的基本阶段有哪些1、强调教学论的哲学和心理学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赫尔巴特和乌申斯基,具有代表性的实力是教育心理学运动2、强调提高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3、形成了教学论的基本范畴4、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思想5、注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出现了专门的教学实验6、出现了一大批教学论有深入研究的教育家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1、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今日了现代课程并取得了合法地位2、在内容进程的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许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3、从课程性质,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着特征4、课程实施,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课堂的活动丰富了,还重视课外拓展的活动,教科书的标准编写越来越科学合理教学认识的主要特征1、教学认识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2、有教师教是教学认识的重要特征3、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3、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2、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3、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古代教学的基本特征1、培养统治人才是教学的基本宗旨2、教学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3、面向少数学生,教学具有等级性4、以个别教学为主,教学质量和效益较低教学目标的特征1、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既是教授目标又是学习目标;最终表现为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身心的预期变化2、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主观上的一种期望,说明教学是一种受自觉目的支配的活动3、教学目标是可以测度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中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效益性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特点1、教学目标上,主张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2、教学程序上,感知、记忆、理解、判断3、教学策略上,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儿童的学习愿望与主动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杜威的教学模式特点1、教学目标上,强调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德行,培养有道德的人2、教学程序上,教学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3、教学策略上,强调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要使学生具有主动性和要使教学具有教育性等原则,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特点1、教学目标上,强调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灵敏,缜密而透彻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养成创新的智慧即是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2、教学程序上,设置疑难情境,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推理,验证;3、教学策略上;提倡从做中学,注重儿童的兴趣,采用发现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统一3、教学进度与学习年限的统一4、分科教学复式教学的特征三多两少:三多包括:在统一课堂内年纪多,教学内容多,自动作业时间多;两少:教学时间少,同一年级学生人数少原因或因素分析1、现代课程在17-18C形成的原因1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工业革命促进课程现代化;学校教育的等级性和阶段性受到挑战;2时代状况,科学知识的大发展时期 3现代学制的建立4现代教学制度的确立,为现代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外部因素: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是最持久和最深刻(2)社会的要求和条件决定着课程的方方面面:课程制度、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3社会的性质决定着课程的性质4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直接影响着课程,决定着课程的基本方面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1儿童观直接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人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直接决定着课程组织的逻辑知识对课程的影响(1)知识对课程的影响救援、直接而深刻;课程内容的质和量都直接取决于人类文化知识的发展状况;(2)科学文化知识的急剧增长是当代课程改革重要的推动力(3)在各种各样的知识观的指导下,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课程观;(4)人类对知识的探索方式影响着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3、制约教学模式选择和运用的因素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学科的性质、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风格、教师自身的优势、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4、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的制约因素教学任务和目标、学习者因素、教师因素、经济因素、时间、资源和环境因素5、制约教学组织形式的因素客观因素:社会的变迁、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性质、师生的特点主观因素: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论认识、人们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者的已有的经验和教育视野6、研究法应该注意的问题(1)选择好研究课题2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自主研究活动3加强教师对学生探索过程的指导;意义和影响1、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课程与教学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的学习方法: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联系实际,学思结合、注意扩展学习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理论意义:(1)发展了学校能进行课程决策的信念(2)从理论上确定了国家、地方、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开拓课程管理民主化的有效途径,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条路;(3)丰富了课程观,发展了课程开发的模式(4)丰富了教师教育理论,解决了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5)是广大中小学成为了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观的“实验田”现实意义(1)赋予了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力和职责,使得课程开发民主化(2)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教育素养(3)对学生而言,个人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程上得到了照顾,在学校教育体制内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4)打破了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是的课程开发走进民间,人人都有机会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促进了课程理论知识和开发技术的普及;3、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教学的影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4、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1遵循教学规律:掌握和运用教学规律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2)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是促进教学系统化的内在机制3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优化教学的重要标志,更是力量的来源基本环节或可能遇到的问题1、简述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3选择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4运用“需要评估模式”2、如何确定基本目标1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2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选择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运用“需要评估模式”学习者的需要:课程的真正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的基本依据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校的课程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学科的发展:学科是知识的最基本载体,正是通过学科的发展,人类知识得到了最有系统、最有规律的组织;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明确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或教育宗旨是课程的终极目的;是特定价值观的体现,它制约着课程目标的提出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特定价值观的基本化,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关键选择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这一个环节需要在普通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做出选择运用“需要评估模式”:通过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及其课程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需求进行调查评估,以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确定个需求之间的先后顺序;3、内容点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层次2讲课时内容分解成内容点并确定内容点教学目标(3)选定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3绘出“内容点教学目标表”4、内容点教学目标的编写首先要搞清楚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其次要对内容点进行分解1内容点教学目标模型:内容点教学目标有3部分组相互对质和冲突时期、教学模式类型朝多样化发展时期2有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演绎并举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显着特点3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4由刻板到灵活5由被动性到主动性6由传统方法到现代技术手段如何认识“教学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说”教学的认识活动具有特殊性,它是教师和学生主要学习现成认识世界和发展自身活动1教学认识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个体认识来自于间接经验,学生认识形式丰富,具有综合性2有教师教是教学认识的重要特征:教学认识有教师的介入,形成了独特的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三体结构;具有间接性,高效性和系统性3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发现和探索有间接性;教师传授也有间接性4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并促进个体发展的突出功能;这是教学认识区别于其他认识活动的重要特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缺点: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2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个别辅导和现场教学(1)不需要通过课堂的形式而往往在课外进行2每次活动的时间不固定,视需要可长可短3对学生的要求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4不一定面向全班,可分小组活动或个人作业的形式进行;班级授课制的发展完善和发展:巴塔维亚制、曼海姆制和冈布里治制、圣巴巴拉制、生活学校、否定与抛弃:文纳特卡制、设计学校、开放教学、组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特朗普制、协同教学教师结构优化组合,可充分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和个人特长、采用大班、小班、个别学习相结合的制度;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学适量;、强调合作,但不排斥竞争的个体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和竞争观;复式教学的优点便于儿童就进入学,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师资、教室和教学设备等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复式教学适用于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都比较落后的山区或边远地区,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总结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总结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总结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总结P6一.课程的概念:1.课程作为目标和规划。

2.课程作为活动和进程。

(课程课业及进程)P8二.古德莱德五种课程类型:1.抱负的课程(由一些讨论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当开设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规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

3.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5.阅历的课程(学生实际体验的东西)P14三.1.课程的目标概念:广义:课程总目标狭义:分科课程目标(即各领域,各学科的教育目标,是指从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角度所规定的人才培育详细规格和质量要求。

) 2.教学目标:详细教学过程的结果和学生的行为准则,它是学科课程目标与详细教学内容的结合和详细化。

教学目标主要由教师来制定,具有较强的敏捷性。

3.教育目标的内在构造教育目的(一级教育目标)国家培育人的总目标或称终极教育目标培育目标(二级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校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三级教育目标)各个学科、各门课程、各个领域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四级教育目标)教学活动要达成的教育目标4.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新课程的培育目标实际上就是对新型公民形象和素养的刻画和描述)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和喜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资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效劳;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力量、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根底学问、根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养成安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获得全面而又共性的进展,成为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以上七条内容划分为八点:1.公民意识 2.价值观念 3.社会责任感4.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5.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6.终身学习的根底学问、根本技能和方法7.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8.安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5.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第一章~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课程指广义: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狭义:具体一个学科科目.2.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目标.3.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旳总和。

课程内容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精心选择出来的人类文明的精华成果,是经过改造加工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育材料。

4.课程开发主要是指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

5.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那些课程。

6.校本课程开发广义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展开的课程开发活动。

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与教育理想。

狭义则特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给学校预留出来的10%-25%的课程的开发。

7.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三要素说: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8. 优化教学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种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

二、填空1.课程与教学论即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合称,是研究课程与教学一般原理,价值与策略问题的学科,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教学问题。

主要研究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和技术问题。

2.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研究规律,确立价值与优化技术。

3.1632年,捷克夸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是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里程碑。

4.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5.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17-26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1.课程性质《课程与教学论》是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目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门学科,是教育类本科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2.课程目的与任务通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系统地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扎实地掌握课程与教学的专业技能,科学地观察、描述和解释各种课程与教学现象,自主地发现、分析并解决基础教育一线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为从事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主要知识点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概述要点:1.课程与教学的内涵;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课程与教学论的逻辑起点;发展历程3.影响较大的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4.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重点: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的逻辑起点难点:影响较大的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目标要点:1.课程与教学目标概念;功能;依据和取向2.课程与教学目标分类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呈现重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分类难点:任务分析与目标表述第三章课程与教学内容要点:1.课程与内容的含义及特点;不同取向及原则;课程与教学内容组织的原则2.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3.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内容特点重点: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内容特点难点: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第四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要点:1.课程实施的含义;基本取向;课程实施与学习方式的变革2.教学过程的内涵;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3.教学过程要处理好的基本关系重点: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难点:教学过程要处理好三个基本关系第五章课程与教学评价要点:1.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含义;历史发展;类型2.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意义3.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与对象4.基本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和方法5.发展性评价体系与方法重点: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及教育功能难点:发展性评价的主要方法第六章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要点:1.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概述2.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重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难点: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第七章教学设计要点:1.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特点2.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重点: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难点:如何设计问题情境。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课程目标:在博比特看来,课程目标指(de)是那些人们需要掌握和形成(de)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de)形式.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de)学习效果.它是课程目标(de)进一步细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3、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展开(de),而自然生成(de)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de)结果,是人(de)经验生成(de)内在要求.4、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de)个性化表现.它与学生(de)主体性发挥(de)怎么样、个性展示得怎么样是相一致(de).5、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现代学习理论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系统理论(de)思想与方法,根据学生(de)特点和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教学经验、个性风格,分析教学中(de)问题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de)步骤,选择和组织相应(de)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为达到预期(de)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系列(de)教学实施方案(de)过程.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de)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采取(de)行为方式(de)总和.7、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研究中运用系统科学(de)方法论(de)产物,它主张运用系统论(de)方法把教学现象与教学活动看做由各因子、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de)大系统,教师水平、学生状况、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都处在系统联系之中,并与外部(de)教学情境发生关系.8、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de)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de)结构形式,也就是教师与学生(de)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de)组合形式.简答题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de)基本依据答:社会发展对人(de)教育提出(de)要求和人(de)自身对教育提出(de)要求,这两个要求是相辅相成(de),具有发展与要求(de)内在一致性.同时,由于课程与教学(de)核心成分是学科知识.因此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必须对学生、社会及学科进行研究,并处理好这三者之间(de)关系.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de)原则含义及贯彻要求含义: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贯彻要求:1、保证教学(de)科学性;2、发掘教材(de)思想性,并通过教学各环节,如上课、作业、考试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de)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以自身(de)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影响学生3、课程和教学管理(de)意义答:1、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建立稳定(de)课程与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效益;2、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调动教师(de)积极性,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3、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de)主动性4、课程与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课程与教学(de)教学质量4、泰勒原理(de)基本内容答: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de)教育目标是什么2、为了达到这些教育目标所能提供(de)教育经验是什么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被有效地组织起来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被得以实现5、影响学校课程实施(de)因素答:一、学校(de)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是影响学校课程规划实施(de)重要因素,落后(de)教育观念可谓阻挡学校课程规划实施(de)认知根源.二、教师(de)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课程规划(de)实施.教师专业素养(de)提升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去理解课程,然后将课程解释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意.三、学校课程(de)领导:对课程规划提出“美好(de)愿景”并对变革参与者(de)情意与行为进行持续关注给予以合适“干预”.四、学校政策:着重强调教师教和学生学(de)政策,对学校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发挥起着至关重要(de)作用.6、教学过程(de)动力答:教学过程(de)动力就是从教学中产生(de)认识任务和实践任务与学生(de)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之间(de)矛盾.其内部动力是教学过程(de)内部矛盾,是指学习者(de)兴趣、需要、爱好等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de)矛盾.外部动力即教学(de)外部矛盾,指社会对学习者(de)要求和期望与学习者现有发展水平之间(de)差异.7、课程与教学研究(de)主要特征答:课程与教学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完成(de).研究目(de)(de)确立,方法(de)抉择体现其研究(de)实践性特征.研究主体(de)形成,研究结果(de)表达体现其教师主体性(de)特征.8、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de)作用答: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2、扩大课堂知识(de)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3、减轻学生记忆负担,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4、加强情意教学,培养高尚情操9、在课程与教学管理中,如何实现人本化管理答:一、树立人本管理理念:1、管理要依靠人,依靠学校师生员工;2、管理中要尊重人;3、管理(de)目标是促进人(de)发展二.创新人本管理制度:给教师、学生更多(de)选择权,这样做充分调动教师教学(de)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较大程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de)需要三.变革管理方式:强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人格,顺应环境,充分调动全体人员(de)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人性化管理10、班级授课制(de)优越性和局限性优越性: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de)优势,突出教师(de)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集体(de)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de)发展和学生(de)社会化进程4、有利于学生之间(de)相互切磋、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成长局限性:1、学生(de)个性、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2、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de)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教学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脱离学生(de)现实生活4、教学实践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de)必要(de)科学成果5、缺乏有效(de)生生之间(de)交流与合作11、教学过程(de)性质和特点答:一、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一种特殊(de)认识过程二、从学生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de)认知过程而且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de)过程三、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值得哦学习(de)过程、是以个管理和服务(de)过程.四、从旁观者(de)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双向和多边交流(de)过程.12、怎样进行日常课程与教学研究(de)改进和完善答:一、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教师不仅是课程(de)实施者,同时教师也是课程(de)开发者,具有一定(de)专业理论和素养二、日常课程和教学改革中(de)“教育性”与“教学性”问题是两个不同(de)概念,属于两个不同(de)领域,但是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教学性是教学论研究(de)主要问题域,教育性是教育学研究(de)主要问题领域.而且教学具有教育性,也是实现教育(de)基本途径.三、日常课程与教学改革中(de)“重建”与“发展”问题:发展是对原有事物进行质和量(de)提升与扩充;重建是在对原有事物特质彻底否定(de)前提下创生新(de)质和量.重建和发展二者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前进(de).。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汇总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汇总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汇总1、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一)教学论①《礼记.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②昆体良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③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④夸美纽斯: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普及教育,《大教学论》1632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是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里程碑⑤卢梭:《爱弥儿》⑥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要素主义思想家)⑦洛克:白板说《教育漫话》⑧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普通教育学》1806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⑨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民主主义与教育》(二)课程论①博比特:《课程》(1918)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②泰勒:总结“八年研究”结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课程论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课程的内涵广义:指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具体的教学科目,如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是curriculum,在拉丁语中是指竞赛或跑道(来源于跑或运行)3、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概念分析①教学内容“教什么”②教学进程“怎么教”③学科(第一学术上的分类: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第二教学科目)④科目(狭义的学科就是科目)⑤知识(课程的主体,知识是课程的本质,课程是知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人们一般把知识和“技能”“态度和价值”等并列⑥经验(活动带来的是普通的经验,学科带来的是系统的经验)⑦活动:活动可以是课程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学校所有活动都是课程(在一定安排,计划,系统性,在安排中有目的的体现)⑧计划或方案(所有课程都有计划,反之则不一定)4、古代学校的课程特点①古代学校课程在纵向上没有严格年级差异与衔接,在横向上也较少学科间的协调和组织。

②课程内容以人文熏陶和道德教化为主,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尚未受到重视。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重点
该观点的学者认为,课程与教学两个系统 密切关联,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是互相 交叉的。
具体表现: 课程为教学提供了教学内容,教 学是课程系统的实施过程,教学是课程的 一种表现形式,教学是课程在课堂层面的 实施。
可编辑ppt
24
(四)循环关系
观点: 认为课程与教学存在着一种互为反馈 的延续关系。课程与教学虽然是分开的, 但是它们是相互循环的,存有延续的循环 关系,即课程对教学产生影响,教学也对 课程产生影响,彼此相互调试与改良。
功能: 有助于教学研究者了解教学现实,从中积累经验,提 出问题,总结规律,形成新的理论认识。
分类: 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专家调 查。
程序步骤: 提出问题—搜集相关文献—确定研究题目与研究目的— 选取标的母群体—选取搜集资料的方式与工具—抽样— 进行正式调查—资料分析可并编辑讨ppt 论研究结果—提出研究结 32
优缺点: 强调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 重视学习者与环境的作用,重视教育环境的设计 与组织,能够兼顾课程过程与课程结果、预期与 未预期的经验。但是,该课程观在实际中也带来 了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内容的不系统性和评价标 准的不确定性这样的弊病。
可编辑ppt
10
4.课程即“计划”
观点: 该观点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观点, 认为课程即“教育计划”或“学习计划”。 计划包含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活 动和评价等。
特点:
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学习者作为课程 主体的重要性;
b.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 施课程;
c.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教学;
d.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水

课程与教学论结课考试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结课考试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结课考试重点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结课考试重点教学论重点名词解释:1.教学有序性原则(p84):是指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是受教者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师生协同原则(p87):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

其实质为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

3.关键期(p118):也称关键年龄,是在心理发展的某一特定年龄阶段,某种心理机能最容易形成,错过这个年龄,则很难进行有效的学习,甚至出现不可逆转的后果。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学生的发展,否则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4.认知结构(p123):广义地说是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

狭义地说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5.非认知因素(127):包括认知因素以外的影响认知过程的一切心理因素。

它并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与控制方面。

6.问题课程(166):即核心课程。

围绕着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像包裹在教学内容中一样。

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

首先提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这个问题。

打破学科界限和行业分工。

7.活动课程(167):也叫经验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

主要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

8.特朗普制(235):是一种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

9.小队教学(236):又叫分队教学、协同教学。

由高级教师、助理教师、实习教师及其他助手组成教学小队,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活动。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与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就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得目得与任务得。

2、课程与教学论得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得一门分支学科,它得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得著作(了解)《礼记·学记》就是我国与世界上最早得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得《大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学科诞生得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得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得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得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得关系得瞧法,有四种不同得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得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 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得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得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得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就是上层社会得贵族教育与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得思考,但还就是没成为独立得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得描述与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得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得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得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得发展进入了分化与多样化得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得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得开始。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提要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提要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提要第一章课程的界定: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按不同层面,将课程理解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和经验课程。

按不同角度,将其理解为:课程是学科(内容)、教材,课程是经验,课程是目标,课程是计划。

教学的界定:广义:指教者指导学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狭义:学校内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

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独立论、包含论、相互影响论。

课程与教学论的四种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实验研究、人种学研究。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1)心理学对学习观产生影响。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学习者是主体还是教育对象”,不同心理学派有不同的观点。

桑代克操作性条件反射,布鲁纳强调认知结构。

现代的学习观中,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2)心理学对学生观产生影响。

学生观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发展的主体观。

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的选择应该受到尊重。

学生发展的整体观。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知识、技能、情感、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师生之间的平等观。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经验、改变经验,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成功的教育是保护个性的教育、快乐的教育。

影响课程、教学的社会学学说1、结构--功能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帕森斯。

该理论强调社会系统结构及其功能,强调结构的整合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社会中每一个不同的系统,包括教育系统都具有与一个更大的系统和它的其它部分相联系的重要功能。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大系统单独运行,教育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对营造良好的学生成长环境至关重要。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课程与教学有密切联系。

教育就是要通过对个体进行特殊的训练,使个人能够适应社会一般公民文化,并与社会融为一体。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全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P32、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去里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时间,开启了“课程开发理论”。

P43、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的奠基者、开拓者。

P44、教育的本质:1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2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3教育即生产。

课程的本质: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P5-65、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

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

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P9-10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P11-127、学科结构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叫学科结构运动。

其中心内容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过程。

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术中心课程”。

学科结构运动是课程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P138、比较著名的新课程: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开发的PSSC 物理课程,“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研究开发的BSCS生物课程,研究开发的SMSG数学课程,“化学键取向研究会,研究开发的CBA化学与CHEMS化学,”地球科学科学设计研究会,所开发的ESCP地学等等这些课程可统称为“学术中心课程”。

P139、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

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论战。

P1410、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知识点集锦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知识点集锦

课程与教学论一、课程与教学目标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层次:教育目的(aims)、教育目标(goals)、课程与教学目标(objectives)。

2.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①普遍性目标取向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特点是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

②行为目标取向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特点是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③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根本特点是过程性。

④表现性目标取向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学情境的种种“际遇” 中扫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最求学生的多元性。

3.目标模式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基本原理:1949 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提出四个基本问题,即“泰勒原理”。

内容是:①确定教学目标。

泰勒认为,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决定于预定的教育目标,目标是课程的灵魂。

教育目标来源于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

②选择学习经验。

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一是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二是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三是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四是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五是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③组织学习经验。

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

一种是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仅供学习参考)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仅供学习参考)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第一章1、多层面理解课程和教学的概念:1. 课程即学问和学科(学科本质观)2. 课程即学习经验(经验本质观)3. 课程即预定的教学计划(手段本质观)4.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目标本质观)1. 教学即教授2. 教学即教学生学3. 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2. 试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模式:(一)国外的三种模式1. 二元独立模式2. 包含模式一是大教学小课程;二是大课程小教学。

3. 循环模式课程与教学是两种系统,虽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二)我国的三种不同见解1. 教学(论)包含课程(论)2.相互独立论3.课程与教学整合论3、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历程:(1 )、萌芽阶段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一)教学思想的孕育二)课程思想的前期准备(2)建立阶段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一)系统教学理论的形成二)系统课程理论的形成(3)繁荣发展阶段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一)现代教学理论的繁荣发展二)现代课程理论的繁荣发展4. 你对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有怎样的认识?一)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二)联系实际,学思结合三)注意扩展学习第二章1、比较分析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一)普遍性目标取向: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二)行为性目标取向:具体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三)生成性目标取向:适应性、生成性、过程性四)表现性目标取向:开放性、差异性、和创造性2、分析讨论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的三个来源一)对学习者的研究二)对社会的研究三)对学科的研究3、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一)目标分解二)任务分析三)起点确定四)表述目标第三章1、分析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三种取向:(一)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科知识(二)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经验(三)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2、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有哪些?(一)课程与教学内容要注意基础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二)课程与教学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三)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3、分析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1)学科课程:以本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为中心活动课程: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综合课程: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分科课程: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必修课程:由国家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显性课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隐性课程: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第四章1. 课程开发的过程:一)确定教育目标二)选择学习经验三)组织学习经验四)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2. 课程设计的模式:一)塔巴模式二)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三)奥利瓦的扩充式模式3. 教学设计的过程:一)确定教学目标二)确定教学步骤三)制订各分支步骤的具体教学活动四)选定评价方式五)对自我教学的评价和反思第五章1、、怎样理解课程实施的含义?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问题就是研究一个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梳理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梳理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梳理1 课程意义1.1 课程的认识1.1.1 课程概念的几种界说(一)从课程的构成或属性层面来界定:1.课程是知识。

基本思想:学校课程的主要使命是使学生获得知识/课程即学科(科目)。

此种观点下课程的特点:(1)课程强调受教育者掌握完整科学系统的科学知识,分科开设。

(2)课程的体系使相应学科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组织的。

(3)课程外在于学习者个人生活,并经常凌驾于学习者之上。

(4)学习者对于课程是接受者,教师是课程的说明者,解释者。

局限性和弊端: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专业化,关注知识而不关注使人教育背离了自身的宗旨。

2.课程是经验。

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基本思想:只有个体亲身的经历才称得上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学习者自身所有——即经验。

课程就是让受教育者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将学习对象转化为自身的经验,并实现自身的变化发展。

特点:(1)课程强调和突出学习者作为主体的角色以及在课程种的体验。

(2)课程注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

(3)课程是以学习者时间活动的形式实施。

(4)学习者本人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二)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界定1.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一种预设性的课程关,揭示了课程的目标性和计划性,课程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并通过有计划的实施而进行。

过分强调课程的计划性,也会导致教学的窄化和僵化。

2.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

一种生成性的课程观。

课程成为对个体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成为自我的“履历情境”。

相对而言,预成性课程倾向于以固定的、封闭的、可预见的学习结果为中心,生成性课程倾向于以开放的、活动的、很大程度上不可预见的学习过程为中心。

(三)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广义的课程: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

导论(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揭示规律:为什么教确立价值:应该教什么优化技术:怎么教四、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一)意义: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需要教学要从经验走向科学教师要从经验型走向专家型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一、课程的历史发展(一)前科学时期的课程特点(二)课程的系统理论时期(三)课程的专门学科时期泰勒原理示意图: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二、教学的历史发展(一)启蒙期的教学思想《学记》●西方古代的教学思想●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又称“产婆术”,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渊源。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学法专著)(二)教学论的建立●德国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中心●教学方法和技术即依赖于儿童心理,又依赖于学科性质●确立了“自然教学法”●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论诞生的标志)●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传统教学论体系:“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教学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杜威的教学论●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哲学家●对传统教学论的批判●基于经验的教学论●反省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一)课程功能:异化了的课程功能:掌握知识应对考试促进学生的发展单一的知识传递功能→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课程结构:多样化学科课程(缺乏整合、门类过多)→加强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三)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密切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社会学生知识(四)课程实施:教学方式:灌输→引导帮助尊重理解学习方式:被动接受→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五)课程评价:发展性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区甄别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重终结性评价→重过程性评价(如档案袋评价)(六)课程管理:实用文档 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1、课程目标是学校所有课程为完成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必须实现的具体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language and language teachingWhat is language?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communication.2.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the basis for syllabus d esign,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and assessment procedures in the classroom.3.Different views on language generat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 ol ogies. Common Views on language1.Structural view (language competence)—The found er: Saussure—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mad e up of various subsystems (Larsen-Freeman & Long, 1991): phonology, morphol ogy, and syntax.—The target of language l earning is seen to be the mastery of elements of this system, which are generally d efined in terms of phonological units (e.g., phonemes),grammatical units (e.g., clauses, phrases, sentences), grammatical operations (e.g., ad ding, shifting, joining, or transforming elements), and l exical items (e.g., function words and structure words).—Learning the language is to l earn the structural items, study the inner structure and rul e of language, ignore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language.2.Functional view—Representative: Johnson, Marrow, swain canal (the core: grammar)—It views language as a vehicle for the expression of functional meaning, a means of d oing things/ combining grammatical rul es and vocabulary to express id ea.3.Interactional view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Emphasis: appropriateness—It views language as a vehicl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for the performance of social trans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Language is seen as a communicative tool for th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cial relations.—Learners need to know the rul es for using the language in certain contexts What makes a good language teacher?1.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d oes not sol ely d epend on his/her command of thelanguage. There are a variety of el ement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These element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ethic d evotion,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ersonal styl es.How can one become a good language teacher?Wallace’s (1991) ‘refl ective mod el’1.Stage 1: language development2.Stage 2: learning, practice, reflection1)The l earning stage is the purposeful preparation that a language normallyreceives before the practice. This preparation can includ e:➢Learning from others’ experience➢Learning the received knowl edge➢Learning from one’s own experiences2)The practice stage (2 senses)Pseudo practice: short period of time assigned to d o teaching practice as part of one’s pre-service education, usually und er the supervision of instructorsThe real classroom teaching:what a teacher und ertakes after he/she finishes formal education3)Teachers benefit from practice if they keep on refl ecting on what they havebeen d oing3.Goal: professional competence2: theory of language l earning and language learners1.Fluency1)Different levels of fluency:[1]time-filling[2]quality of speech[3]appropriacy of speech[4]aesthetic capability2)In terms of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environment, fluency means a l evel ofproficiency in communication (Richards, 1992).3)Four kinds of abilities:[1]the ability to produce spoken language with ease;[2]the ability to speak with a good but not necessarily perfect command ofintonation, vocabulary, and grammar;[3]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d eas effectively;[4]the ability to produce continuous speech without causing comprehensibl edifficulties or a breakd own in communication.2.Accuracy1)Accuracy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produce grammatically correct sentencesbut may not includ e the ability to speak or write fluently.3.Interaction1)Interaction pushes l earners to produce more accurate and appropriatelanguage, which itself provid es input for other stud ents. (Hedge, 2002)2)Forms of Interaction[1]Teacher—Stud ents[2]Stud ents—Stud ents➢Pair work➢Group work3)Advantages of group work and pair work:[1]Stud ents are more involved.[2]More language practices[3]Generating interactive language.[4]Offering an embracing affective climate.[5]Developing co-operative learning[6]Promoting l earner responsibility and autonomy.4)Problems of group work and pair work[1]The teacher is no longer in control of the class.[2]The class is noisy.[3]Stud ents will use their native language.[4]Stud ents' errors will be reinforced in small groups.[5]Teacher cannot monitor all groups at once.[6]Some learners prefer to work alone.[7]There are d ominant or silent speakers (chauffeurs and hitchhikers).[8]Stud ents talk about other things.[9]No time to practice fully or finish the task.5)Typical group work tasks[1]Games[2]Rol e-play and simulations[3]Drama[4]Projects[5]Interview[6]Brainstorming [7]Information gap[8]Jigsaw[9]Problem-solving andd ecision-making[10]Opinion exchange6)Before the start of group work/pair work tasks[1]Introduce the technique[2]Justify the use of pairs or small groups for the technique[3]Mod el the technique[4]Give explicit, d etail ed instructions➢a restatement of the purpose➢rul es to foll ow➢stay with your group➢share id eas and information➢listen to other peopl e's id eas➢help each other➢English only➢establish a time frame➢assign rol es (if any) to stud ents[5]Divid e the class into groups[6]Check for clarification[7]Set the task in motion➢Do not sit at your d esk and grad e papers.➢Do not leave the room and take a break.➢Do not spend undue amount of time with one group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Do not correct stud ents' errors unl ess asked to do so.➢Do not assume a d ominating or disruptive role whil e monitoring groups.➢reporting➢d emonstrating➢working on points which needs improving4.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1)Learning strategies are steps taken by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ownl earning. Appropriate language l earning strategies result in improved proficiency and greater self-confid ence. --Oxford, 19902)Learning strategies (O’M all ey et al, 1983)[1]Metacognitive strategies➢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re used to oversee, regulate or self-direct language l earning, which includ e how l earners regulate their l earningby planning,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their l earning activities.--Rubin, 1987➢advance organizer ➢directed attention ➢selective attention ➢self-management➢advance preparation ➢self-monitoring➢d elayed production ➢self-evaluation➢self-reinforcement[2]Cognitive strategies➢Cognitive strategies refer to the steps or operations used in l earning or problem-solving that require direct analysis, transformation, or synthesis of l earning materials. --O’Malley et al, 1983➢repetition ➢grouping ➢note-taking ➢d eduction ➢auditory ➢key word➢contextualization ➢elaboration➢transfer➢inferencing[3]Social mediation strategies➢Social mediation strategies/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re those activities l earners engage in which afford them opportunities to beexposed to and practice their knowl edge.➢cooperation ➢question for clarification 3)Compensatory strategies[1]enabl e l earners to use the new language for either comprehension orproduction d espite limitations in knowl edge.[2]Compensatory strategies are intend ed to make up for an inad equaterepertoire of grammar and, especially, of vocabulary.[3]Knowledge sources for comprehension(1) Knowledge needed⏹Schematic knowledge: Schematic knowl edge or schemas(schem ata) refers to one’s general knowl edge about the worl dand about text types, which are cognitive constructs for the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in our l ong-term memory.➢background knowl edge: actual, sociocultural➢procedural knowl edge: how knowl edge is used in discourse⏹Contextual knowledge➢knowl edge of situation: physical setting, participants, etc.➢knowl edge of co-text: what has been, will be said⏹Systemic knowledge: syntactic, semantic, morphol ogical(2) Roles of the knowledge⏹allowing for effective guess (system knowl edge)⏹buil ding meanings by drawing on a wid er range of sources(including semantic and contextual knowl edge. Soundrecognition is not enough.)⏹making effective inference (previous knowl edge)⏹Cutting d own the range of possibl e meanings (situationalcontext)⏹meaning und erstanding is required bottom-up and top-d ownprocessesprehensible output1)Output can serve a consciousness-raising function by helping l earners tonotice gaps in their interlanguages.2)Output helps l earners to test hypotheses.3)Learners sometimes talk about their own output, id entifying problemswith it and discussing ways in which they can be put right.6.Enlightenment1)Teachers shoul d encourage stud ents to test hypotheses and to notice gapsin interactive processes.2)Stud ents are supposed to l earn English by using English and interactingwith others.3. communicative principles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1.CL T(交际英语教学):1)Definition: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s an approach that focuseson linguistic functions and on train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the l earners. It includ es both the knowl edge about the language and the knowl edge about how to use th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in communicative situations.2)The basis: the theory of sociol ogy and sociolinguistic.3)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our aspects includ ed (Hymes, 1979):[1]knowing whether or not something is formally possibl e (grammaticallyacceptabl e), which is roughly equivalent to Chomsky's linguistic competence.[2]knowing whether something is und erstandabl e to human beings.[3]knowing whether something is in line with social norms;[4]knowing whether or not something is in fact done: Do peopl e actually uselanguage this way?4)Feature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1]It stresses the need to all ow stud ents opportunities for authentic andcreative use of the language.[2]It focuses on meaning rather than form.[3]It suggests that l earning shoul d be rel evant to the needs of the stud ents.[4]It advocate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Stud ents shoul d be given tasks toperform or problems to solve in the classroom.5)Principles[1]Communication principl e[2]Task principl e[3]Meaningfulness principl e6)Criteria for evaluat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1]Communicative purpose[2]Communicative d esire[3]Content, not form[4]Variety of language[5]No teacher intervention[6]No material controls7)Merits of CL T:[1]likely to give the stud ents all skills[2]More relevant[3]Less waste of time and effort8)Demerit of CL T:[1]make great d emands upo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skills of theteacher[2]Difficult to cheek what stud ent have learnt[3]Don't offer the teacher the security of the textbook9)Traditional class VS CL T[1]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to the tape →sth. unpredictabl e, sth. authentic,sth. meaningful[2]Reading: l earning language →get information, exact meaning, differentskills[3]Speaking: repeating, answering, retelling →sth. creating, express oneself[4]Writing: composition, translation →write to express oneself, one’s feeling,one’s thought; write what peopl e write in the way peopl e write.10)Linguistic Competence: tacit knowl edge of language structures and the abilityto use the knowl edge to und erstand and produce language. (Chomsky)11)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Both knowl edge about the language and theknowl edge about how to use the language in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appropriately.2.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 T)1)TBL T vs. CL T[1]TBLT is, in fact, a further d evelopment of CLT.[2]It shares the same beliefs, as language shoul d be l earned as cl ose aspossibl e to how it is used in real life.[3]However, it ha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to combine form-focused teachingwith communication-focused teaching.2)model[1]Pre-task[2]Task cycl e➢Task: d o the task➢Planning: prepare to report/rehearse➢Report➢Hearing task recording or read text[3]Language focus➢Analysis➢Practice3)What is a task?[1]A task is essentially goal-oriented; it requires the group, or pair, to achievean objective that is usually expressed by an observabl e result, such as brief note or lists, rearrangement of jumbl ed items, a drawing, a spoken summary.[2]This result shoul d be attainabl e only by interaction between participants: so,within the d efinition of the task you often fi nd instructions such as ‘reach a consensus’, or ‘find out everyone’s opinions’.[3]Four Components of a Task: purpose, context, process, product[4]Differences among Exercises, Exercise-tasks and Tasks:➢Tasks are the activities which l et stud ents focus on the compl ete act of communication.➢Exercises are the activities which l et stud ents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the individual aspects of language, such as vocabulary, grammar orindividual skills.➢Exercise-tasks are the activities which helps the stud ents to master the individual aspects of language by using them in certain kinds ofcontexts.[5]The Principles in Designing Tasks:➢authenticity principl e➢form-function principl e➢task d epend ency principl e➢l eaning by d oing➢scaffol ding[6]steps in designing tasks:➢Think about stud ents' needs, interests, and abilities➢Brainstorm possibl e tasks➢Evaluate the list➢Choose the language items➢Prepare materials[7]Types of Tasks➢listing➢ord ering and sorting➢comparing➢problem solving➢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creative tasks➢jigsaw tasks➢d ecision-making tasks➢opinion exchange tasks3.PPP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1)Differences between PPP and TBL T[1]The way stud ents use and experience language in TBLT is radicallydifferent from PPP.➢Free of language control➢ A genuine need to use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A free exchange of id eas➢Appropriateness & accuracy of language form in general, not production of a singl e form➢ A genuine need for accuracy and fluency[2]TBLT can provid e a context for grammar teaching and form-focusedactivities. PPP is different in this aspect.➢ A task-established context➢Encouraged to think, analyze, not simply to repeat, manipulate and apply➢ A more varied exposure to natural language➢Language forms not pre-selected for focus➢Learner-free selection of language➢TBLT cycl e lead from Fluency to accuracy (+fluency)➢In TBLT Integrated skills practiced4.Total Physical Response1)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is a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devel oped byJames Asher who advocates the coordination of speech and action.2)Language is taught through physical (motor) activity.3)Features:[1]TPR reveals structuralist or grammar-based views of language.According to Asher, the verb, especially the verb in the imperative, asthe central linguistic motif around which language use and l earning areorganized.[2]The language l earning theory in TPR is behaviorism. Learning iseffective and meaningful through stimulus-response action.[3]The objective of a TPR course is to d evelop l earners’ communicativeability through the use of action-based drills in the imperative form.[4]TPR syllabus is a sentence-based one with teaching items of grammarand vocabulary. However, the focus is not on the structure, but onmeaning in a way that grammar points and vocabulary items areselected according to situations in which they are used.[5]The l 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PR are imperative drills such asord ers, commands or instructions, which are used to elicit physicalactions and activity on the l earner.[6]TPR l earners are listeners and performers. They are required torespond and monitor and evaluate their own progress.[7]The teacher in TPR is active, directing the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turn taking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goes well.4)Merits[1]Physical activity helps retain the language.[2]Learning is mad e a matter of effortless process.[3]It gives due attention to right-brained l earning, which is supposed topreced e left-brain language processing.[4]It facilitates stud ents to communicate uninhibitedly.5)Demerits[1]It may not appeal to l earners as they advance in their competence.[2]A l ot of compl ex language structures cannot be effectively incorporatedinto the imperative.[3]Learners’ needs for unrehearsed language cannot be met by suchdramatic nature of language learning.[4]It does not have basic textbooks, which may be difficult for bothteachers and l earners.4. The English curriculum and coursebooks1.Curriculum: Curriculum refers to the programme of studies of an educationalinstitution. It refers to the substance of what is taught in a given subject: (a)d efining objectives, (b) d etermining content, (c) indicating some sort ofsequence or progression.2.Syllabus: A syllabus provid es a focus for what shoul d be studied, along with arational for how the content shoul d be sel ected and ord ered.1)Characteristics of a Syllabus:[1]consists of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content items (words, structures,topics) and process items (tasks, methods)[2]is ord ered (easier, more essential items first)[3]has explicit objectives (usually expressed in the introduction)[4]is a public d ocument[5]may indicate a time schedul e[6]may indicate a preferred method ol ogy or approach[7]may recommend materials3.coursebook:1)d efinition: A coursebook is a textbook of which the teacher and, usually,each stud ent has a copy, and which is in principl e to be foll owedsystematically as the basis for a language course. Coursebooks are best seen as a resource in achieving aims and objective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set in terms of l earner needs.2)Rol e of coursebooks:[1]Coursebooks should not d etermine the aims themselves or becomeaims.[2]The rol e of the coursebook is to be at the service of teachers andl earners but not to be their master.[3]The aims of the coursebook should correspond as cl osely as possibl e tothe aims of the teacher, and both shoul d seek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l earners to the highest degree.3)英语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以及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手册、读物、音视频材料、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软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