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

合集下载

内科学课件: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总论

内科学课件: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总论

(+)
(-)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PTH与血钙
(+)
(-)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整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
按功能分为:功能亢进 功能减退 功能正常
按病变部位分为:原发性 继发性
病因
一、功能减退的原因 1.内分泌腺破坏
自身免疫、炎症、肿瘤、出血、坏死、梗死、手术、 放射损伤等 2.内分泌激素合成缺陷、激素受体突变 激素基因突变、酶基因缺陷 3.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 肾脏疾病 不能进行1a羟化,1,25-(OH)2D3减少
B环打开:维生素D
(二)来源

(三)功能

水盐代谢激素 钙磷代谢激素 物质代谢激素
的 分 类
生长发育激素
等等
激素的作用机制
激素发挥生物效应的方式 -转变为活性激素
-受体识别微量激素,与之特异性受体结合 - 将信息在细胞内转变为生物活性作用
激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膜受体-肽类、胺类、 细胞因子、前列腺素
抑制激素
短反馈
垂体
长反馈
外界刺激
靶腺
周围组织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
TRH (-)
TSH (-)
T4 T3
周围组织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 CRH
(+)
(-)
垂体 (+)
ACTH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ortisol
周围组织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胰岛激素与血糖
二聚体
类固醇反应元件-转录因子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

内科学: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考试试题(题库版)

内科学: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考试试题(题库版)

内科学: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考试试题(题库版)1、单选妊娠期甲亢患者应选用的是()A.抗甲状腺药物治疗B.放射性I131 治疗C.甲状腺次全切除D.β受体阻滞剂E.甲状腺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1.孕妇甲亢患者禁用(江南博哥)放射性治疗,适宜选用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2.甲状腺手术适应证: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②甲状腺显著肿大,压迫邻近器官;③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者;④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

患者符合手术指征。

2、单选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是()A.FT3、FT4B.TSHC.TRAbD.甲状腺摄I131率E.超声检查正确答案:B3、单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是()A.明显畏寒,体温低于正常B.皮肤苍白,干燥,粗厚C.心动过缓、心包积液D.跟腱反射明显减退,半弛缓时间延长E.面部虚肿正确答案:D4、单选治疗甲状腺危象时,迅速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应选用的药物是()A.大量抗甲状腺药物B.氢化可的松C.普萘洛尔D.无机碘溶液E.地西泮正确答案:A5、单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A.肌无力B.周期性瘫痪C.高血压D.夜尿多E.心律失常正确答案:C6、单选内分泌疾病功能减退的治疗先用哪种方法()A.病因治疗B.对症治疗C.支持治疗D.替代治疗E.放疗及化疗正确答案:D7、单选抗甲状腺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B.肝功能损害C.肾功能损害D.粒细胞减少E.过敏性休克正确答案:D8、单选咪唑类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B.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C.抑制碘的吸收D.促进碘的吸收E.抑制促甲状腺素的作用正确答案:B9、单选下列关于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减少肝糖异生B.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C.调节血脂D.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反应E.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正确答案:E10、单选女性,36岁,确诊为Graves病,PTU治疗症状控制,甲状腺缩小,维持治疗25mg/d已>1年半。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电镜技术
36
2
2
考试
10000013
实验动物学
36
2
2
考试
10000023
专业外语
18
1
1
考试
10285002
日语(二外)
144
3
考试
第二学年
10285004
法语(二外)
144
3
考试
第二学年
10285013
计算机文献检索
36
2
2
考试
必修
环节
10285010
文献阅读
1
考查
10285011
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专业代码(100201)
主要研究方向
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的基础与临床
2.甲亢发病的基础与临床
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10285001
英语
144
4
4
4
考试
1028500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
1
2
考试
10285007
自然辩证法
18
1
2
考试
10285009
政治专题讲座
36
2
2





10000001
卫生统计学
72
4
4
考试
10000002

内科学系统整理-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内容充实)

内科学系统整理-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内容充实)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2、甲状腺3、甲状旁腺4、胰腺内分泌部5、肾上腺6、性腺7、胸腺8内分泌细胞:分布于脑(内啡肽、胃泌素),胃肠(30多种胃肠肽,如胃泌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胃动素),胰(生长抑素、胰多肽),肾(肾素、前列腺素),肝(血管紧张素原),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NO),心房肌细胞(心房钠尿肽),脂肪细胞(瘦素Leptin)低钾血症病因:1. 摄入不足:长期饥饿、昏迷、吸收障碍、神经性厌食2. 排出过多:①非肾性失钾:过多出汗、腹泻、呕吐②肾性失钾: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利尿药、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肾小管性酸中毒、镁缺失3.钾向细胞内转移:代谢性碱中毒、过量胰岛素使用、大量细胞生成、周期性瘫痪临床表现:1. 心血管:洋地黄毒性耐受下降、心律失常、加重心衰,甚至心脏骤停2. 肌肉:肌无力、疼痛、痉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3. 肾脏:引起加重代谢性碱中毒治疗:40~80mmol不等2. 对因治疗:纠正碱中毒、改用保钾利尿剂3. 注意:①禁用洋地黄类药物;②见尿补钾;③氯离子可以提高肾的保钾能力高钾血症病因:1. 摄入过多:高钾食物、含钾药物、输入库存血2. 排除减少:①肾小球滤过下降:急性肾衰竭②肾小管分泌减少:醛固酮减少症3. 钾向细胞外转移:酸中毒、大量细胞坏死(挤压、烧伤)、应用高渗药物临床表现:1. 心血管: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2. 神经-肌肉:兴奋性先升后降,感觉异常、嗜睡、乏力3. 内分泌:引起加重代谢性酸中毒,胰岛素分泌增加治疗:2. 促使钾离子转入细胞内:①输注碳酸氢钠溶液②输注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再加入葡萄糖酸钙可对抗心肌毒性3. 促进钾离子排泄:①排钾利尿剂②阳离子交换树脂③血液透析高渗性脱水病因:1. 摄入不足:吞咽因难,重危病人的给水不足,断绝水源2. 丧失过多:高热大量出汗、甲亢、大面积烧伤、尿崩、呕吐、腹泻临床表现:轻度缺水:口渴中度缺水:极度口渴。

内科学内分泌及其代谢疾病习题集选择题带规范标准答案

内科学内分泌及其代谢疾病习题集选择题带规范标准答案

A1题型1.内分泌系统固有的内分泌腺有A.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B.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D.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E.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答案:A2.甲状腺激素属于A.氨基酸类激素B.蛋白质激素C.肽类激素D.类固醇激素E.胺类激素答案:A3.性激素属于A.氨基酸类激素B.肽类激素C.蛋白质激素D.类固醇激素E.胺类激素答案:D4.肾上腺皮质激素属于A.氨基酸类激素B.肽类激素C.类固醇激素D.蛋白质激素E.胺类激素答案:C5.类固醇激素发挥作用是A.通过与细胞膜受体结合B.通过PKCC.通过C蛋白D.通过与细胞核受体结合E.通过DG答案:D6.蛋白质和肽类激素借助于下列哪种离子传递信息A.K+B.Na+C.Cl-D.Ca2+E.H+答案:D7.内分泌是指内分泌腺或组织所分泌的激素A.通过血液传递B.通过细胞外液局部传递C.通过细胞外液邻近传递D.直接作用于自身细胞E.细胞内直接作用答案:A8.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E.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答案:E9.常用于内分泌功能减退的动态功能试验是A.兴奋试验B.抑制试验C.激发试验D.拮抗试验E.负荷试验答案:A10.对内分泌腺功能减退性疾病治疗主要采用A.替代治疗B.病因治疗C.对症治疗D.支持治疗E.放疗或化疗答案:A11.垂体微腺瘤是指A.直径<10cm的肿瘤B.直径<10μm的肿瘤C.直径<5cm的肿瘤D.直径<10mm的肿瘤E.直径<5mm的肿瘤答案:D12.垂体大腺瘤是指A.直径>10cm的肿瘤B.直径>10μm的肿瘤C.直径>5cm的肿瘤D.直径>10mm的肿瘤E.直径>5mm的肿瘤答案:D13.对于垂体瘤下列哪项不正确A.无功能垂体瘤不分泌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激素B.无功能垂体瘤和促性腺激素瘤均为大腺瘤C.垂体瘤的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技术D.有功能垂体瘤可表现为占位病变和激素分泌异常E.垂体PRL瘤首选手术治疗答案:E14.最常见的垂体肿瘤为A.ACTH瘤B.TSH瘤C.PRL瘤D.GH瘤E.FSH/LH瘤答案:C15.ACTH是指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B16.引起血ACTH升高的疾病是A.Sheehan综合征B.肾上腺皮质腺瘤C.Addison病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E.PRL瘤答案:C17.下列哪项不引起血清PRL升高A.肾衰竭B.下丘脑疾病C.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应激、睡眠、吮吸E.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答案:E18.下列哪项可以肯定PRL瘤的诊断A.PRL>300μg/LB.PRL>200μg/LC.PRL>150μg/LD.PRL>250μg/LE.PRL>100μg/L答案:A19.由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分泌的激素是A.醛固酮B.降钙素C.精氨酸加压素D.催乳素E.生长抑素答案:C20.由下丘脑分泌并储存于神经垂体的激素A.抗利尿激素、催产素B.生长抑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E.催乳素答案:A21.下列哪种是类固醇激素A.催乳素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D.降钙素E.雌二醇答案:E22.肢端肥大症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是A.SS↑B.GHRH↑C.CRH↑D.GH↑E.IGF-1↑答案:E23.肢端肥大症筛选和疾病活动性指标是A.IGF-1↑B.SS↑C.GnRH↑D.GHRH↑E.GH↑答案:A24.Sheehan综合征患者各靶腺功能减退,替代治疗应先补充A.性激素B.甲状腺激素C.糖皮质激素D.ACTHE.GnRH答案:C25.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可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A.尿崩症B.糖尿病C.GH缺乏性侏儒症D.甲亢E.肢端肥大症答案:C26.部分性尿崩症是指禁水后A.1.010<尿比重<1.015B.1.015<尿比重<1.020C.1.005<尿比重<1.010D.1.010<尿比重<1.020E.1.020<尿比重<1.025答案:B27.禁水-加压素试验尿渗透压升高,见于A.正常人B.精神性烦渴C.肾性尿崩症D.中枢性尿崩症E.慢性肾脏疾病答案:D28.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原因是A.碘缺乏B.碘过多C.TH合成障碍D.致甲状腺肿物质E.TH需要量增加答案:A29.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摄131I率A.大多增高,高峰提前,不被T3抑制B.大多增高,高峰不提前,可被T3抑制C.大多正常,高峰提前,可被T3抑制D.大多正常,高峰不提前,不被T3抑制E.大多降低,无高峰,不被T3抑制答案:B30.Graves病的发病与下列哪项有关A.TGB.TSHC.THD.TSAbE.TBAb答案:D31.TSAb是一种具有与A.TSH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B.TRH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C.TH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D.TPO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E.TRAb相同效应的自身抗体答案:A32.Graves病浸润性突眼主要与A.体液免疫有关B.TSAb有关C.细胞免疫有关D.TPO有关E.TSH有关答案:C33.甲状腺性甲亢中最多见的是A.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B.Graves病C.毒性腺瘤D.甲状腺癌E.碘甲亢答案:B34.甲亢最常见类型是A.甲状腺性甲亢B.TSH甲亢C.,恶性肿瘤伴甲亢D.HCG相关性甲亢E.卵巢甲状腺肿伴甲亢答案:A35.关于Graves病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与目前观点不符A.有一定的家族倾向B.与一定的HLA类型有关C.与TSAb的关系十分密切D.由于TSH分泌亢进E.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答案:D36.Graves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有A.基础代谢率升高,甲状腺肿B.基础代谢率升高,突眼,甲状腺肿C.突眼,甲状腺肿,心率增快D.突眼,甲状腺肿,多食,消瘦E.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肿,眼征答案:E37.下列哪项不是甲亢的临床表现A.周期性麻痹B.周围血管征C.月经量过多D.肌无力及肌萎缩E.大便次数增多答案:C38.单纯性突眼的Stellwag征是指A.瞬目减少B.眼球突出C.眼球辐辏不良D.上眼睑挛缩E.额纹减少答案:A39.关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哪项不正确A.主要取决于病因B.多数患者可用TH治疗C.手术治疗可首选D.可采用碘化食盐防治E.成年结节性甲状腺肿避免过量碘治疗答案:C40.关于胫前粘液性水肿,哪项不正确A.属自身免疫性疾病B.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特有临床表现C.常与浸润性突眼并存D.多见于胫骨前下1/3部位E.皮损大多为对称性答案:B41.亚临床型甲亢的特点是A.血T3、T4↑,TSH↓B.血T3↑、T4正常,TSH↓C.血T3正常、T4↑,TSH↓D.血T3、T4正常,TSH↓E.血T3、T4↑,TSH正常答案:D42.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指标是A.TT3、TT4B.rT3、TT4C.TT3、TT4、TSHD.Tr4、TSHE.FT3、FT4答案:E43.TRH兴奋试验TSH有升高反应其意义为A.可排除甲亢B.支持甲亢的诊断C.见于Graves眼病D.见于TSH瘤E.见于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答案:A44.关于TSAb的意义,下列哪项不正确A.诊断Graves病B.疾病是否处于活动C.Graves病复发与否D.能否停药的指标E.手术指征答案:E45.甲亢危象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脉压增大B.高热,心率增快,呕吐腹泻,烦躁C.血压增高,心力衰竭,肺水肿D.低血压,低体温,休克E.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答案:B46.对Graves病有早期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TSAbB.TGAbC.TPOAbD.TRAbE.TBAb答案:A47.哪种疾病不伴高脂血症A.糖尿病B.甲减C.甲亢D.肾病综合征E.动脉粥样硬化答案:C48.T3型甲亢的特征为A.FT3或TT3增高,TT4、FT4正常B.T3抑制试验抑制率>50%C.甲状腺摄碘率增高D.血清蛋白结合碘增高E.TRH兴奋试验TSH升高答案:A49.甲亢药物治疗后停药的重要指标是A.TRH兴奋试验正常B.T3抑制试验正常C.甲状腺摄碘率正常D.TSH测定正常E.TSAb转阴答案:E50.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A.胃肠道反应B.药疹C.肝功能损害D.粒细胞减少E.肾脏损害答案:D51.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机制A.抑制甲状腺细胞摄取碘B.抑制甲状腺组织释放碘C.抑制TPO活性,抑制碘化物形成活性碘,影响酪氨酸碘化及偶联D.抑制甲状腺组织释放THE.增加甲状腺激素的降解答案:C5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如症状缓解而甲状腺肿或突眼加重,处理为A.增加抗甲状腺药物剂量B.抗甲状腺药酌情减量,加用甲状腺素C.停用抗甲状腺药物D.加用碘剂E.加用β受体阻滞剂答案:B53.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类A.咪唑类和磺脲类B.咪唑类和硫脲类C.咪唑类和碘制剂D.磺脲类和双胍类E.磺脲类和硫脲类答案:B54.甲亢危象时使用碘剂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B.抑制TH的合成C.降低基础代谢率D.阻抑TH的释放E.阻断甲状腺素兴奋交感神经作用答案:D55.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时的停药指征为A.白细胞<6乘以十的九次方/L或中性粒<1.0乘以十的九次方/LB.白细胞<4乘以十的九次方/L或中性粒<1.0乘以十的九次方/LC.白细胞<3.5乘以十的九次方/L或中性粒<2.5乘以十的九次方/LD.白细胞<3乘以十的九次方/L或中性粒<1.5乘以十的九次方/LE.白细胞<5乘以十的九次方/L或中性粒<0.5乘以十的九次方/L 答案:D56.放射性131I治疗甲亢的作用机制A.阻断TSH对甲状腺的促进作用B.抑制自身免疫反应C.抑制甲状腺素的活性D.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减少TH分泌E.降低机体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答案:D57.131I治疗甲亢,下列哪项是禁忌证A.中度甲亢,年龄>25岁B.妊娠、哺乳期妇女不愿服药者C.抗甲状腺药过敏或无效或治疗后复发D.某些高功能结节E.非自身免疫性家族性毒性甲状腺肿答案:B58.131I治疗甲亢应至少观察多长时间方能行第二次治疗A.1年B.半年C.3个月D.2个月E.1个月答案:B59.131I治疗甲亢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突眼加重B.诱发甲状腺危象C.甲状腺癌变D.甲状腺功能减退E.血小板减少答案:D60.下列哪项适于复方碘剂治疗A.甲亢术前准备和甲状腺危象B.甲亢合并妊娠C.甲亢性心脏病D.甲亢术后复发E.甲亢伴重度浸润性突眼答案:A61.手术治疗甲亢,下列哪项是禁忌证A.中、重度甲亢,药物治疗无效B.甲亢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C.妊娠早期和晚期D.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E.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答案:C62.对于妊娠期甲亢的治疗哪项不正确A.禁用放射性碘治疗B.药物治疗首选PTUC.慎用普萘洛尔D.手术宜于妊娠中期施行E.可选择碘剂治疗答案:E63.甲减按病因分类最常见为A.原发性甲减B.垂体性甲减C.下丘脑性甲减D.TSH不敏感综合征E.TH不敏感综合征答案:A64.原发性甲减是指A.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疾病所致B.由于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C.由于下丘脑疾病所致D.由于甲状腺对TSH有抵抗E.由于靶组织对TH不敏感答案:B65.亚临床甲减的特征是A.血T3、T4↓,TSH↑B.血T3↑、T4正常,TSH↓C.血T3正常、T4↑,TSH↓D.血T3、T4正常,TSH↑E.血T3、T4↑,TSH正常答案:D66.关于甲减替代治疗,哪项不正确A.从小剂量开始逐增至最佳效果B.TSH是评价疗效的最佳指标C.替代用量应注意个体化D.不论何种甲减均需TH替代并监测E.确诊后即刻足量替代答案:E67.关于甲减病变部位的确定,哪项不正确A.原发性者TSH↑,继发性者TSH↓B.TRH兴奋试验TSH↑为垂体性甲减C.TSH↑,TRH刺激后更高为原发性D.T3、T4↑,TSH↑而无甲亢表现为TH不敏感型E.TRH刺激后TSH延迟↑为下丘脑性答案:B68.哪项对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有重要意义A.甲状腺部位疼痛和压痛等临床表现B.甲状腺肿大C.血T3、T4↑,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D.TGAb与TPOAb常明显↑E.血T3、T4↑,甲状腺131I率明显↑答案:C69.哪项不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表现A.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萎缩B.中年女性多见C.TGAb与TPOAb常明显↑D.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甲状腺功能检查呈所谓"分离现象"答案:E70.哪项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有诊断意义A.TGAb与TPOAb明显↑B.实验室检查呈所谓"分离现象"C.一过性甲状腺毒症D.甲状腺扫描摄碘功能↓E.甲状腺131I率明显↓答案:A71.Cushing综合征中最常见类型为A.肾上腺皮质腺瘤B.肾上腺皮质癌C.Cushing病D.异位ACTH综合征E.Meador综合征答案:C72.下列哪项不是Cushing综合征的表现A.皮质醇分泌失去昼夜节律B.具有向心性肥胖的特征C.呈多血质外貌,常伴痤疮D.肾上腺髓质增生或肿瘤E.皮肤菲薄,紫纹答案:D73.下列哪项提示肾上腺皮质癌A.皮肤色素明显加深B.重度Cushing综合征、女性明显男性化表现,血钾低C.血浆ACTH明显升高D.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能被抑制E.ACTH兴奋试验呈过度反应答案:B74.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的肿瘤最常见于A.胸腺癌B.胰腺癌C.嗜铬细胞瘤D.肺癌E.甲状腺髓样癌答案:D75.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鉴别A.肾上腺皮质腺瘤与腺癌B.Cushing病与异位ACTH综合征C.单纯性肥胖与Cushing综合征D.肾上腺皮质肿瘤与Cushing病E.Cushing病与Cushing综合征答案:C76.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鉴别A.肾上腺皮质腺瘤与腺癌B.Cushing病与异位ACTH综合征C.单纯性肥胖与Cushing综合征D.肾上腺皮质肿瘤与Cushing病E.Cushing病与Cushing综合征答案:D77.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最多见的类型是A.醛固酮瘤B.特醛症C.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D.醛固酮癌E.肾素反应性腺瘤答案:A7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A.肌无力及周期性麻痹B.高血压C.多尿,口渴、多饮D.心率失常E.肢端麻木,手足搐搦答案:B79.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实验室特点是A.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均高B.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高而醛固酮低C.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均低D.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低而醛固酮高E.肾素高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低答案:D80.下列哪项改变考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A.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均高B.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高而醛固酮低C.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均低D.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低而醛固酮高E.肾素高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低答案:A81.确诊Addison病哪项试验最具诊断价值A.螺内酯试验B.地塞米松抑制试验C.皮质醇昼夜节律D.ACTH兴奋试验E.皮质素水负荷试验答案:D82.Addison病危象的抢救主要措施为A.,替代治疗B.手术治疗C.对症治疗D.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E.补充盐皮质激素答案:D83.嗜铬细胞瘤所具有的特征性表现为A.持续性高血压B.直立性高血压C.阵发性高血压D.高血压、低血压交替E.低血压、休克答案:C84.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一个线索是A.高血压对哌唑嗪特别敏感B.高血压对常用降压药有效C.高血压伴交感神经亢进D.高血压伴高代谢状态E.持续性高血压答案:A85.关于嗜铬细胞瘤下列哪项正确A.绝大多数为恶性B.大多为良性可手术根治C.良性可选用药物根治D.恶性选用131I-MIBG治疗可获根治E.药物治疗首选p受体阻滞剂答案:B86.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指A.下丘脑病变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B.垂体病变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C.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基础上发生自主性腺瘤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E.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答案:C87.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依据是A.血清PTH增高的同时伴有高钙血症B.血清PTH增高的同时伴有低钙血症C.血清PTH降低的同时伴有高钙血症D.血清PTH降低的同时伴有低钙血症E.血清PTH正常而血钙增高答案:A88.关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哪种类型最常见A.甲状旁腺增生B.甲状旁腺腺瘤C.甲状旁腺腺癌D.MEN1E.MEN2答案:B89.高钙血症采用皮质醇抑制试验血清钙不下降,考虑下列哪种疾病A.多发性骨髓瘤B.维生素D中毒C.乳碱综合征D.结节病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答案:E90.下列哪项X线表现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有诊断价值A.弥漫性脱钙B.纤维囊性骨炎C.骨囊肿样变化D.骨膜下皮质吸收、颅骨斑点状脱钙E.多发性骨折或骨骼畸形答案:D91.高钙危象的处理选择A.大量静滴生理盐水、利尿、透析、降钙素B.大量维生素D肌注、25%硫酸镁静滴C.大量维生素D肌注、静滴PTHD.25%硫酸镁静滴、静滴PTHE.大量1,25(OH)2D3口服,静滴PTH答案:A92.下列哪项检查可肯定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A.血钙降低、血磷增高B.尿钙、尿磷排量减少C.碱性磷酸酶增高D.静滴外源性PTH后尿磷、cAMP↑E.血PTH明显↑答案:D93.关于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论述,哪项正确A.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B.主要与遗传及免疫因素有关C.遗传易感性是主要发病因素D.自身免疫反应起主要作用E.环境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答案:A94.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A.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B.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C.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D.胰岛B细胞遗传性缺陷E.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答案:C95.1型糖尿病有两种亚型A.免疫介导和特发性B.MODY1和MODY2C.MODY和线粒体DNAD.IGT和IFGE.MODY和GDM答案:A96.MODY是指A.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B.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C.妊娠期糖尿病D.葡萄糖耐量减低E.空腹血糖过高答案:B97.IFG是指A.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B.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C.妊娠期糖尿病D.葡萄糖耐量减低E.空腹血糖过高答案:E98.IGT是指A.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B.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C.妊娠期糖尿病D.葡萄糖耐量减低E.空腹血糖过高答案:D99.GDM是指A.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B.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C.妊娠期糖尿病0.葡萄糖耐量减低E.空腹血糖过高答案:C100.病因学将糖尿病分成四大类型A.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GDMB.自身免疫,特发性,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C.正常葡萄糖耐量,IGT,IFG,糖尿病D.正常血糖,IGT,IFG,高血糖E.1型,2型,IGT,IFG答案:A101.糖尿病自然进程中的临床分期为A.2型←→1型B.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C.正常葡萄糖耐量←→IGT/IFG"糖尿病D.正常血糖←→IGT/IFG←→高血糖E.IGT←→IFG←→糖尿病答案:C102.胰岛素抵抗是指A.机体对胰岛素超常反应B.机体对胰岛素超常敏感C.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效应增高D.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效应降低E.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答案:D103.胰岛素分泌缺陷表现为胰岛素的A.早期时相缺如或减弱,第二时相高峰延迟B.早期时相增高,第二时相缺如或减弱C.早期时相和第二时相缺如或减弱D.生理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E.需要量增加答案:A104.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A.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B.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减低C.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D.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减低E.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增高答案:C105.糖尿病代谢紊乱主要由于下列哪项引起A.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B.胰岛素生物活性或效应绝对或相对不足C.胰岛素受体数目、亲和力降低D.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E.葡萄糖耐量降低答案:B106.关于2型糖尿病的论述哪项不正确A.可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B.可表现为餐后反应性低血糖C.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D.餐后血糖增高的同时空腹血糖也增高E.尿糖检查可出现阴性答案:D107.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是A.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心肌病变B.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基底膜增厚C.结节性病变、弥漫性病变、渗出性病变D.单纯性病变、增殖性病变E.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变答案:B108.微量白蛋白尿期是指尿白蛋白排泄率在A.20~300μg/min(30~600mg/24h)B.30~200μg/min(60~300mg/24h)C.>200μg/min(>300mg/24h)D.>300μg/min(>30mg/24h)E.20~200μg/min(30~300mg/24h)答案:E109.病程>1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非酮症高渗性昏迷C.脑血管意外D.糖尿病肾病肾衰竭E.心血管事件答案:D110.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是A.脑血管意外B.白内障C.视网膜病变D.青光眼E.虹膜睫状体病变答案:C111.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最常见的部位是A.周围神经病变B.颅神经病变C.植物神经病变D.中枢神经病变E.脊髓病变答案:A112.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是A.糖化血红蛋白测定B.血浆胰岛素测定C.免疫学指标D.尿糖测定E.血葡萄糖测定答案:E113.糖尿病诊断标准是:症状+静脉血浆葡萄糖值A.随机≥11.1mmol/L或空腹≥7.0mmol/L或OGTT中2小时≥11.1mmol/LB.随机≥7.8mmol/L或空腹≥7.0mmol/LC.随机≥11.1mmol/L或空腹≥7.8mmol/LD.随机≥6.1mmol/L或空腹≥7.0mmol/LE.随机≥6.1mmol/L或空腹≥7.8mmol/L答案:A114.OGTT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正常值,目前采用的标准为A.<7.0mmol/LB.<7.8mmol/LC.<6.0mmol/LD.<6.1mmol/LE.<11.1mmol/L答案:B115.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正常值,目前采用的标准为A.<6.0mmol/LB.≤6.1mmol/LC.<7.0mmol/LD.<7.8mmol/LE.<11.1mmol/L答案:A116.IGT的2小时血浆葡萄糖值为A.≥7.0~<1.1mmol/LB.≥6.1~<11.1mmol/LC.≥6.1~<7.0mmol/LD.≥6.1~<7.8mmol/LE.≥7.8~<11.1mmol/L答案:E117.IFG的静脉血浆葡萄糖值为A.≥7.0~<11.1mmol/LB.≥6.1~<11.1mmol/LC.≥6.1~<7.0mmol/LD.≥6.1~<7.8mmol/LE.≥6.0~<7.0mmol/L答案:E118.糖尿病"理想"控制的目标血浆葡萄糖值(mmol/L)为空腹非空腹A.4.4~6.14.4~8.0B.6.0~7.08.0~10.0C.4.0~8.07.0~10.0D.4.4~6.26.2~8.0E.6.0~8.08.0~10.0答案:A119.GHbA,测定的临床意义为反映糖尿病患者A.近半年内血糖总的水平B.近5个月内血糖总的水平C.近16周内血糖总的水平D.近4~12周内血糖总的水平E.近2~3周内血糖总的水平答案:D120.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为反映糖尿病患者A.近半年内血糖总的水平B.近3个月内血糖总的水平C.近16周内血糖总的水平D.近4~12周内血糖总的水平E.近2~3周内血糖总的水平答案:E121.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A.饮食治疗和合适的体育锻炼B.口服降糖药物治疗C.胰岛素治疗D.胰腺移植E.胰岛细胞移植答案:A122.糖尿病饮食治疗中三大营养素含量占饮食总热量百分比分别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A.30%~40%50%<20%B.40%~50%50%10%C.50%~60%<15%30%D.20%~30%60%20%E.<15%60%30%答案:C123.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不适宜下列哪项A.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治疗未达控制目标B.2型糖尿病患者已用胰岛素<30U/日C.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抗药D.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E.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答案:D124.Somogyi现象是指A.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B.清晨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C.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D.黎明现象E.胰岛素抗药性答案:C125.低血糖症发作时血糖低于A.6.0mmol/LB.4.0mmol/LC.3.0mmol/LD.2.8mmol/LE.2.0mmol/L答案:D126.高胆固醇血症重者选用哪类调节血脂药A.胆酸螯合树脂类B.烟酸类C.HMG-CoA还原酶抑制剂D.氯贝丁酯类E.亚油酸及其复方制剂答案:C127.关于肥胖症的论述哪项不正确A.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B.肥胖症无危害性C.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实际体重>标准体重20%者为肥胖E.继发性肥胖症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答案:B128.体重指数(BMI)的计算A.BMI=体重(kg)/身高(m)2B.BMI=体重(kg)2/身高(m)C.BMI=体重(kg)2/身高(m)2D.BMI=身高(m)/体重(kg)2E.BMI=身高(m)2/体重(kg)答案:A129.理想体重的计算A.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B.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C.理想体重(kg)=身高(cm)-110D.理想体重(kg)=身高(cm)-115E.理想体重(kg)=身高(cm)-120答案:B130.痛风发作时导致过饱和的血尿酸浓度一般超过A.416.2mmol/LB.416.2μmol/LC.416.2nmol/LD.416.2pmol/LE.416.2mol/L答案:BB1题型(131~134题共用备选答案)A.神经垂体B.腺垂体C.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D.下丘脑腹内侧核E.垂体门静脉系统1.产生AVP的部位是答案:C2.产生催产素的部位是答案:C3.储存AVP的部位是答案:A4.储存催产素的部位是答案:A(135~137题共用备选答案)A.AVP分泌过多B.GH分泌过多C.LH分泌过多D.皮质醇分泌过多E.醛固酮分泌过多1.可引起肢端肥大症的是答案:B2.常引起高血压及低血钾的是答案:E3.可引起向心性肥胖的是答案:D(138~141题共用备选答案)A.血T3、T4↑,TSH↓B.血T3、T4↓,TSH↑C.血T3、T4↑,甲状腺摄131I率↓D.血T3、T4↑,TSH↑E.血T3、T4正常,甲状腺摄131I率↑1.单纯性甲状腺肿答案:E2.Graves 病答案:A3.亚急性甲状腺炎答案:C4.桥本甲状腺炎答案:B(142~143题共用备选答案)A.开颅手术+放射治疗B.经蝶窦手术治疗C.阻滞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药物D.病侧肾上腺手术治疗E.双侧肾上腺切除术1.垂体微腺瘤的Cushing病首选疗法答案:B2.肾上腺皮质腺瘤宜采用答案:D(144~145题共用备选答案)A.血葡萄糖测定B.OGTTC.GHbA1测定D.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E.ICA、IAA、GAD65等自身抗体测定1.有助于1、2型糖尿病区分的是答案:E2.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是答案:A(146~149题共用备选答案)A.胰岛素类似物B.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C.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D.增加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无氧糖酵解,减少肝糖输出E.促进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1.磺脲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制答案:E2.双胍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制答案:D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答案:C4.噻唑烷二酮的作用机制答案:B。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一、A11、甲状腺危象治疗时,能阻滞儿茶酚胺释放、降低组织对甲状腺素反应的药物是( )A.丙硫氧嘧啶B.甲巯咪唑C.普萘洛尔D.无机碘溶液E.卡比马唑2、可作为甲亢治疗疗效判断指针的是( )A.基础代谢率B.甲状腺摄131Ⅰ率C.突眼程度D.T3、T4E.甲状腺肿大程度3、甲亢患者所致甲状腺肿大的特征是( )A.弥漫性、对称性肿大B.质软,表面光滑C.质硬,表面有结节D.固定,不活动E.触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4、诊断甲亢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基础代谢率B.T3、T4测定C.甲状腺摄131Ⅰ率D.TRH兴奋试验E.T3抑制试验5、2型肥胖糖尿病患者,其治疗应采用( )A.饮食疗法B.饮食疗法+胰岛素C.饮食疗法+磺脲类降糖药D.饮食疗法+双胍类降糖药E.胰岛素治疗6、监控糖尿病病情好坏程度的指针最好是( )A.24小时尿糖定量B.糖化血红蛋白C.空腹血糖D.口服糖耐量试验E.胰岛素释放试验7、可疑糖尿病患者诊断时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空腹血糖B.尿糖C.餐后血糖D.血浆胰岛素测定E.糖耐量试验8、糖尿病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 )A.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B.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C.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D.生长激素分泌过多E.血浆胰岛素明显增高9、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过敏反应B.胰岛素抗药性C.低血糖反应D.皮疹E.肝功能损害10、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措施是( )A.一般治疗B.饮食治疗C.口服降糖药物D.胰岛素治疗E.支持治疗11、1型糖尿病的治疗应采用( )A.单纯饮食治疗B.口服降糖药物治疗C.胰岛素治疗D.适当休息E.支持疗法12、糖尿病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是( )A.白内障B.青光眼C.视网膜微血管病变D.角膜炎E.结膜炎13、糖尿病并发感染最常见的是( )A.皮肤疖、痈等化脓感染B.结核C.胆管感染D.泌尿系感染E.败血症二、A21、患者因怕热、多汗、甲状腺肿大、突眼拟诊断为甲亢,实验室检查最灵敏的是( )A.TT3B.TT4C.TSHD.TRHE.T3抑制试验2、糖尿病患者,由于突然停用胰岛素,症状加重,有恶心、厌食、昏迷、脱水、休克,测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可诊断为( )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C.糖尿病酮症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乳酸性酸中毒3、糖尿病患者易合并各种感染,易感染的原因是( )A.免疫功能降低B.白细胞减少C.粒细胞缺乏D.降糖药的应用E.使用胰岛素4、糖尿病患者为监测病情,做糖化血红蛋白A1测定,本测定可反应取血前几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A.1~2周B.2~3周C.3~4周D.5~6周E.8~12周5、患者因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就诊,做哪项检查可诊断糖尿病( )A.尿糖B.血糖测定C.葡萄糖耐量试验D.血浆胰岛素E.血酮测定三、B1、A.单纯饮食控制B.服降血糖药C.正规胰岛素D.小剂量胰岛素及大量输液E.大剂量胰岛素及大量输液<1>、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加用( )A.B.C.D.E.<2>、2型糖尿病轻症患者可( )A.B.C.D.E.2、A.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B.血酮体、尿酮体检查C.血脂测定D.糖化血红蛋白A1cE.监测血糖<1>、可疑糖尿病者,空腹或饭后血糖未达到诊断标准,还需进行( )A.B.C.D.E.<2>、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酮症酸中毒昏迷时,为了解病情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应进行( )A.B.C.D.E.3、A.甲状腺摄131Ⅰ率增高,高峰前移B.TT4C.TT3D.FT4、FT3E.TSH<1>、诊断甲亢较敏感的指针是( )A.B.C.D.E.<2>、甲亢诊断的首选是( )A.B.C.D.E.4、A.大量抗甲状腺药物B.无机碘溶液C.普萘洛尔或利血平D.氢化可的松E.地西泮<1>、甲状腺危象治疗时,为了迅速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可用( )A.B.C.D.E.<2>、甲状腺危象治疗时,为了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阻断激素分泌应予( )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4414,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410,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409,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4404,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4402,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4401,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4400,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398,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397,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395,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394,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393,点击提问】1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392,点击提问】二、A2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433,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431,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430,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中医助理-内科第六章”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4426,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4424,点击提问】三、B1、【答疑编号100084466,点击提问】<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中医助理-内科第六章”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4468,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中医助理-内科第六章”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84470,点击提问】2、【答疑编号100084451,点击提问】<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453,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455,点击提问】3、【答疑编号100084447,点击提问】<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448,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450,点击提问】4、【答疑编号100084436,点击提问】<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438,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84439,点击提问】。

内科学第七篇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第二十二章 糖尿病

内科学第七篇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第二十二章  糖尿病

主要内容
糖尿病概述
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致 长期三大代谢紊乱致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
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 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
多发病,常见病 患病率逐年升高 低龄化 知晓率低、治疗率低
大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 神经系统并发症 糖尿病足 其他
慢性并发症
定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脏病变的一种重要类型 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常见原因 是T1DM的主要死因 在T2DM,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 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病人 病程≥5年的1型糖尿病、所有2型糖尿病及所有伴有高血压的病人,至少每年定量评估尿白蛋
临床表现
基本临床表现 ➢ 代谢紊乱症状群 “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 并发症和(或)伴发病 ➢ 许多病人无特异症状,多因围手术期、体检或因各种疾病就诊时发现
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基本临床表现
并发症/伴发病 ➢ 急性严重代谢紊乱:DKA、HHS ➢ 感染性并发症:皮肤化脓性及真菌感染、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肺结核、泌尿系感染 ➢ 慢性并发症/伴发病: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足、其他
➢ 绝大多数T1DM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发性者无自身免疫证据
2型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理
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多基因遗传易感性 ➢ 环境因素:老龄化、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应激、化学毒物等 ➢ 中心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和T2DM的发生密切相关
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两大要素 葡萄糖毒性(glucotoxicity)和脂毒性(lipotoxicity) 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和胰高糖素样多肽-1(GLP-1)分泌缺陷

内科学第七篇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第二十七章 高尿酸血症

内科学第七篇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第二十七章  高尿酸血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鉴别诊断 ➢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具有以下特点 • 儿童、青少年、女性和老年人更多见 • 高尿酸血症程度较重 • 40%的病人24小时尿尿酸排出增多 • 肾脏受累多见,痛风肾、尿酸结石发生率较高,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 • 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往往较轻或不典型 • 有明确的相关用药史
内科学-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第二十七章
高尿酸血症
重点难点
掌握 高尿酸血症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熟悉 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了解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尿酸(uricacid)为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体内37℃时尿酸的饱和浓度约为420μmol/L (7mg/dl),超过此浓度,尿酸盐形成结晶沉积在多种组织,包括肾脏、关节滑膜,引起组 织损伤。目前将血尿酸>420μmol/L(7mg/d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 ➢ 日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即可诊断高尿酸血症 ➢ 如出现特征性关节炎表现、尿路结石或肾绞痛发作,伴有高尿酸血症应考虑痛风 ➢ 关节液穿刺或痛风石活检证实为尿酸盐结晶可做出诊断 ➢ X线检查、CT或MRI扫描对明确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急性关节炎期诊断有困难者,秋水仙碱试验性治疗有诊断意义
➢ 酒精:即可以增加尿酸的产生又降低尿酸排泄
①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P);②磷酸核糖酰胺转移酶(amidoPRT);③腺苷琥珀酸裂解酶; ④腺苷酸脱氢酶;⑤5′-核苷酸酶;⑥腺苷脱氨酶;⑦嘌呤核苷磷酸化酶;⑧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 酶(HPRT);⑨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⑩黄嘌呤氧化酶
临床表现
肾脏病变 ➢ 痛风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仅有间歇性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呈持续性,伴有浓缩 功能受损时夜尿增多,晚期可发生肾功能不全,少数病人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 尿酸性肾石病:约10%~25%的痛风病人肾有尿酸结石,结石较大者可发生肾绞痛、血尿, 结石引起梗阻时导致肾积水、肾盂肾炎、肾积脓或肾周围炎,严重者可致急性肾衰竭。感 染可加速结石的增长和肾实质的损害

内科学系统整理-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精选

内科学系统整理-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精选
临床表现:
1.深快呼吸,有酮味
2.疲乏、眩晕、嗜睡,腱反射减弱
3.面颊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偏低治疗:
1.去除病因
2.酸中毒较重时(HCO-V15mmol/L),补碳酸氢钠
3
代谢性碱中毒
病因:
1.酸性物质丢失:
1胃液丢失:呕吐、胃肠减压
2经肾丢失:利尿剂、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
2.碱性物质过多:长期服用碱性药物、输入库存血(含抗凝剂,转化为碳酸氢根)
2.甲状腺肿:弥漫性肿大,质软
3.眼部表现:TAO
1非浸润性突眼:轻度突眼、眼裂增宽、上眼睑移动滞缓、瞬目减少、惊恐眼
神、前额皮肤不能皱起、内聚不能
2浸润性突眼: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复视、视力下降、眼部肿痛
4.精神神经:易激动、多言多动、失眠焦虑、精神不集中
5.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心搏增强,脉压增大,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
3.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
低钾、缺水表现
治疗:
1.去除病因
2.输入等渗盐水,补钾
3.较重时,输入HCl
糖尿病
分型:
1型糖尿病
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两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B细胞受损
特殊类型糖尿病
1.胰岛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2•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A型胰岛素抵抗、矮妖精貌综合征、Rabson-Mendenhall综合征、脂肪萎缩性糖尿病
2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
3血脂异常:他汀类、贝特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诱因:
1型糖尿病:本身具有倾向
2型糖尿病:急性感染、胰岛素减量或中断、饮食不当、胃肠疾病、卒中、心梗、创伤、手术、分娩、精神刺激
病理生理:
1.酸中毒:乙酰乙酸、B-羟丁酸、丙酮一酮血症、酮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1 2 3 4 5
第一临床医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第二批及补录考生成绩汇总及拟录取公示(学术型)
专业名称
姓名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
病学)
马艳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黄钰迅
考生编号 107309021005437 105589840118366
政治理 外国语 业务

课一
62.0 52.0 219.0
81.70 73.50 80.06 144.06 70.14 拟录取 62.00 76.00 64.80 131.80 66.34 拟录取 67.00 64.00 66.40 123.40 67.19 拟录取
6 (专业学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张倩
107309021006103 68.0 59.0 213.0 340.0 67
13 (专业学位)全科医学
孙欢
107309021005649 69.0 76.0 186.0 331.0 85
78.80 82.00 79.44 164.44 72.99 拟录取 院内调剂
14 (专业学位)外科学(胸心外)
王佳露 107309021005727 74.0 50.0 208.0 332.0 69.5 81.40 74.00 79.92 149.42 70.92 拟录取 院内调剂
75.60 77.40 75.96 142.96 70.24 拟录取
7 (专业学位)外科学(骨外)
张怀斌 107309021006264 69.0 58.0 201.0 328.0 76
73.80 77.40 74.52 150.52 69.84 拟录取
8 (专业学位)外科学(普外)
王星
106109105131533 64.0 59.0 222.0 345.0 56.5 79.60 65.90 76.86 133.36 69.48 拟录取 校外调剂
84.80 88.40 85.52 145.52 71.51 拟录取
3 (专业学位)内科学(呼吸系病) 4 (专业学位)内科学
(内分泌与代谢病) 5 (专业学位)神经病学
陈伊 胡鑫鑫 陈俊慧
107309021005735 107309021005934 107309021006043
69.0 50.0 213.0 332.0 64 72.0 58.0 205.0 335.0 67 72.0 51.0 229.0 352.0 57
理论
课一 总分 试成绩 力及综 语及听 试总成 成绩
录取
1 (专业学位)内科学(心血管病) 韩俊先 107309021005943 72.0 76.0 216.0 364.0 60
73.80 79.00 74.84 134.84 71.49 拟录取
2 (专业学位)内科学(血液病)
杜文
107309021005832 61.0 69.0 205.0 335.0 60
67.0 69.0 213.0
初试 总分 333.0
349.0
复试笔 专业能 外语口 复试面 复试总 总成绩 是否拟录 备注
试成绩 力及综 语及听 试总成 成绩

67.5 71.00 79.00 72.60 140.10 68.54 拟录取
68
78.80 80.20 79.08 147.08 72.31 拟录取 校外调剂
外科学(普外)
王亮亮 910309161290093 64.0 56.0 230.0 350.0 56
83.60 67.30 80.34 136.34 71.00 拟录取 校外调剂
第一临床医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第二批及补录考生成绩汇总及拟录取公示(专业学位)
序号 专业名称
姓名
考生编号
政治 外国语 业务 初试 复试笔 专业能 外语口 复试面 复试总 总成绩 是否拟 备注
78.83 79.00 78.86 143.86 71.25 拟录取 校外调剂
16425 70.0 57.0 203.0 330.0 48.00 81.80 81.80 81.80 129.80 68.04 拟录取
12 (专业学位)麻醉学
邢博民 107309021006492 73.0 70.0 200.0 343.0 64.00 72.60 72.00 72.48 136.48 69.07 拟录取
15 (专业学位)全科医学
蔺金玲 107309021005914 69.0 58.0 216.0 343.0 64.5 77.00 81.60 77.92 142.42 70.78 拟录取 院内调剂
9 (专业学位)外科学(外科病理学) 卢德露 106109105130550 65.0 56.0 212.0 333.0 58
83.80 83.20 83.68 141.68 70.43 拟录取 校外调剂
10 (专业学位)耳鼻咽喉科学
杨志强 106109105130518 71.0 63.0 210.0 344.0 65
临床检验诊断学
沈阗阗 107309021005495 66.0 62.0 229.0 357.0 64
70.20 78.20 71.80 135.80 70.41 拟录取
妇产科学
赵中莹 107309021005499 70.0 59.0 207.0 336.0 51
69.20 77.00 70.76 121.76 65.84 拟录取 院内调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