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数学高一版必修一本章整合学案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4 函数的应用(Ⅱ)》_0
《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B版)第三章第四节第一课时《函数的应用》.函数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后进行的一次综合应用,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函数知识的理解,同时能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由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再利用模型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体验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设置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数学能力,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会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反思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选择适当的方案和函数模型解决问题.三、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研究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利用函数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应用问题.他们初步掌握了图形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根据给定数据进行指定函数模型的拟合.授课班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生已经对北京的交通情况作了初步的调查和数据整理,对问题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数据处理能力不足,也缺乏利用数学模型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经验.四、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引入、初步探究、综合应用、总结提升四个环节,逐步将研究引向深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为了突破难点,落实重点,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学生使用图形计算器辅助学习,避免繁琐的计算,为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问题提供了支持.其次,以北京的热点问题——交通问题作为研究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将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工作交给学生课前完成,让学生提前熟悉问题背景,降低探究难度,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的效果评价以当堂反馈为主,教师通过巡视、提问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进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上台展示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效果,发现认知障碍,以便得到及时的引导、分析和纠正.教师还将通过开放式作业进一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对学生之前的调查作简单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函数的应用.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做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准备,为后续探究做好铺垫.(2)ppt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梳理解题过程,并进行题后反思.设计意图:1. 复习利用确定函数模型解决应用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意识到实际问题往往数据多且没有确定的函数模型,从而引出后续的探究活动.(二)初步探究,归纳步骤展示阅读材料,探究问题一阅读材料——北京机动车保有量作为一个人口约为2000万的特大城市,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比较严重.为了缓解拥堵,2011年,小客车(含私人小客车和非私人小客车)限购政策正式实施.从2011到2015年,小客车限购指标分别为24..万.、24..万.、24..万.、12..万.、12..万.,在未来几年中,小客车限购指标将减少至每年1.0.万..通过调控,北京市机动车(包含小客车和非小客车(如货车、摩托车等))增长趋势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见下图),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562万.市交通委此前发布规划:力争到2020年将工作日高峰时段交通指数保持在6.0及以下,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630万辆以内.问题1 请你估计一下若不实行限购,2015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多少?学生分析、处理数据,利用图形计算器进行探究.之后学生上台展示探究过程,师生共同对探究过程和结果作简单评价并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设计意图:1.经历利用函数拟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提高提取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2.通过选择不同的函数模型解决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学生感受到应用问题的现实意义.(三)综合应用,小结反思根据问题1总结的步骤,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2.问题2 请你预测一下按照现行的小客车限购政策,2020年北京市机动车的保有量控制目标能否达到?学生交流探究结果并对不同的问题处理方案进行简单评价.方案预设数据处理:(1)对总体数据(机动车保有量)进行拟合;(2)对调控部分(小客车)和非调控部分分别拟合.拟合函数:(1)y ax b =+;(2)2y ax bx c =++;(3)x y a b =⋅;(4)b y a x =⋅;(5)分段函数.设计意图:1.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2.在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评价的过程中,意识到解决实际问题应注意根据问题背景选择较合理的方案.题后反思: 1.请你对之前总结的流程图作适当修改,总结出利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2.请你评价一下这个应用问题.设计意图:1.反思问题探究过程,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数学实践能力.2.体会到函数应用的现实意义,尝试从背景的现实性、方法的合理性、结果的有效性方面对应用问题进行反思.教师说明,现实问题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通过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问题背景.(四)课堂总结,提升认识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归纳数学建模的过程与方法,了解了数学建模的两种方式.1.建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2.建立函数模型的两种途径:(1)匹配确定模型(2)函数拟合3. 数学应用问题的现实意义背景的现实性、方法的合理性、结果的有效性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加深了对数学应用问题的理解,培养反思的意识.作业:1. 阅读教材113—115页,了解数学建模的第三种途径——创造新的函数模型.2. 请你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整理和补充相关信息,建立适当的模型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并写出一篇小论文.设计意图:作业1给学有余力的同学以拓展的空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开放式作业2,学生评估自身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次经历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函数应用》点评本节课研究的是北京市汽车保有量的问题,这是一堂数学建模课。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1.1 有理指数幂及其运算【目标要求】1. 理解根式的概念。
2. 理解分数指数的概念,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关系。
3. 掌握有理数幂的运算性质并注意灵活运用。
4. 掌握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指数幂的值。
【巩固教材——稳扎马步】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是16的四次方根B.正数的 次方根有两个C. 的 次方根就是D.2.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2331a a ⋅=a B .2121a a⋅-=0 C .(a 3)2=a9D.613121a a a =÷3. 431681-⎪⎭⎫⎝⎛的值是( ) A.278 B.278- C.23 D.23- 4.将322-化为分数指数幂的形式为( )A .212-B .312- C .212--D.652-【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5.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100= B .1)1(1=-- C .74471aa=-D .53531aa=-6.设b ≠0,化简式子()()()61531222133ab baba ⋅⋅--的结果是 ( )A.aB.()1-ab C.1-ab D.1-a 7. 化简[32)5(-]43的结果为( )A .5B .5C .-5D.-58. 若122-=xa,则xx xx a a a a --++33等于 ( )A .22-1B .2-22C .22+1D.2+19.1212--=--x x x x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 A.12--x x ≥0 B.x ≠1 C .x <1 D.x ≥210. 式子经过计算可得到( )A. B. C. D.11. 化简4425168132cb a ac (a >0,c <0)的结果为 ( ) A.±42abB .-42abC .-2abD.2ab12. 设x>1,y>0,yy y y x x x x ---=+则,22等于 ( )A .6B .2或-2C .2D .-2【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3. 计算0.02731--(-71)-2+25643-3-1+(2-1)0=__________.14. 化简321132132)(----÷ab b a bab a =__________.【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5. 已知,32121=+-x x 求3212323++++--x x x x 的值.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3.1 指数与指数函数 3.1.1 有理指数幂及其运算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DD AADABADDBC13.19 14.6561-ba15. 解:由,9)(22121=+-x x 可得x +x -1=7∵27)(32121=+-xx∴23121212333---++⋅+xx x x x x =27∴2323-+xx =18,故原式=2。
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本章整合学案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 Word版含解析
本章整合知识建构综合应用专题重根号的化简在初中学习二次根式时经常碰到形如根式的化简,在以后学习解斜三角形还将碰到这种类型的化简,可能有不少的同学不能正确地找到化简的方向,这将为以后的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那就让我们在这共同努力,真正地掌握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如的根式都能化为的形式,如果能化简,则能够表示为±(∈)的形式.【例题】化简:.分析:需把各项被开方数变为完全平方形式,然后再利用根式运算性质.解:.绿色通道形如的化简关键是在最里的根号前变形出一个,化为形式后找到两个合适的有理数、,使·,从而通过配方得到完全平方式.【例题】化简:.分析:本题中虽然是两个二重根式的加法,实际是一个二重根式的化简,可以采用配方法、换元法等方法.解法一:原式=.解法二:设(≥),两边平方,得.整理得.∴或(舍去).故.绿色通道形如的双重根号的化简主要用的是配方法,但针对问题的不同特点也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问题如果能尽量的一题多解将使思路开阔,起到练习一道题掌握一类问题的效果.专题函数图象的平移、对称变换图象变换题因其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运动变化的观点于一体,又考查了函数图象的画法和相关函数的性质,对于知识的内化、数学能力的提升均起到促进的作用,故在教材乃至高考试题中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容小视.下面总结一些常见的图象变换规律,供同学们参考..图象的平移变换:()水平平移:函数(±)(>)的图象,可由()的图象向左()或向右()平移个单位而得到.如:将对数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便得到函数()的图象.()竖直平移:函数()±(>)的图象,可由()的图象向上()或向下()平移个单位而得到.如:将指数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个单位,便得到函数的图象..图象的对称变换:()()与()关于轴对称.()()与()关于轴对称.()()与()关于原点轴对称.()()与()关于直线中心对称.如: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轴对称.。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3 幂函数》_13
幂 函 数一、教材分析了三个特殊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对怎样研究函数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教材将幂函数放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学习之后,原因有三:第一,幂函数中有一特殊函数21x y =,学生在没有学习分数指数幂之前,不能从根本上理解此式;第二,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12,,-===x y x y x y 三个简单的幂函数,在第一章中也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知晓了函数3x y =,对它们的图象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直观认知,现在明确提出幂函数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第三,有了之前的铺垫,幂函数的学习过程可以类比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研究方法,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达到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熟练的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进一步树立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与单调性研究一个未知函数的意识,以便能为研究一般函数图象与性质提供一个可操作性步骤,从这个角度看,本节课的教学更是一个对学生研究函数的方法和能力的综合评测,是对之前研究函数的一个升华.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会画五个简单的幂函数12132,,,,-=====x y x y x y x y x y 的图象,能根据图象概括出幂函数的一般性质,同时能应用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从具体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中归纳出共性,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通过对幂函数的学习,了解类比法在研究问题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研究一般函数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师生、生生彼此之间的讨论、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作图、分析图象的特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意志品质,并在研究函数变化的过程中体会事物的量变、质变规律,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幂函数的概念,研究其性质,体会图象的变化规律. 难点: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简单应用 重、难点突破措施: 1.以情感人,以理醒人创设情境中:问题开题,扣人心弦;层层探究中:分类探究,步步为营,丝丝入扣. 2.数形结合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展示幂函数的指数与图象之间的关联,突破重难点.四、设计理念与任务分析本节课遵循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重视思维发生的过程,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思维价值.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串” 的形式展开教学,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2.1 对数及其运算》_6
2.2.1对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够熟练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并提升为一种方法;3、会根据对数的概念求一些特殊对数式的值。
教学重点:1、对数的概念;2、能够熟练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教学难点: 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我国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a 亿元,现正以每年8%的平均速度持续增长’,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新概念。
新课讲授:1、对数的概念log x a a N x N =?,(01)a a >?且探究:,,a x N 在不同表达式中的名称?含义?,,a x N 各自的范围是什么?为什么? 理解:1)对数是根据实际需要人为规定的一种新的表示数的符号;2)对数是已知底数和幂时用来求指数的运算,和指数互为逆运算;3)指数式和对数式是对同一种关系的不同表示形式。
注意:对数的书写要规范。
2、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例题讲解与练习:例1、 指对互化45625= 12l o g 164=- 练习P-64 1、2探究:观察例题中对数式计算结果,总结对数性质,进一步理解概念。
1、log 10a =2、log 1a a =3、 log b a a =口答P-64练习3、4。
例2、求各式中x 的值。
642log 3x =- log 86x = 9log 27x = 总结:求对数的值时通过指对互化将对数运算化为指数运算,是一种基本方法。
课下练习 :log 4x = 3log 82x = 82l o g 3x = 能力提高: 1、求满足等式log (x +3)(x 2+3x )=1中x 的值2、已知log 2(log 3(log 4x ))=log 3(log 4(log 2y ))=0,求x +y 的值.3、已知0>a ,且1≠a ,m a =2log ,n a =3log ,求n m a +2的值。
课堂小结:概念认知,题型方法,指对不分家。
课后作业:习题2.2 A 组1、2(必做);B 组1(选做);预习对数的运算。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3 幂函数》_39
2.3 幂函数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及重难点把握 (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B 版)必修一《幂函数》,幂函数是继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后研究的又一基本函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幂函数这一函数模型,并将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科学的组织起来,能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以前已经接触的函数,进一步确立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意识.这节课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该方法迁移到对其他函数的研究上.因而本节课更是一个对学生研究函数的方法和能力的综合提升.2.由生活实例的函数模型,引入幂函数的概念.通过研究x y =,12132,,,-====x y x y x y x y 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让学生认识到所有的幂函数都过点(1,1),幂指数大于零和小于零两种情形下,幂函数的共性:当幂指数0>α时,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但是函数增减快慢不同;当幂指数0<α时,函数的图象在),0(+∞上单调递减.我们应注意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去探究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另外,应让学生了解利用信息技术来探索函数图象和性质是一个重要途径. (二)目标分析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画幂函数21132,,,,x y x y x y x y x y =====-的图 像;(2)结合这几个幂函数的图像,理解幂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和性质.能记住幂函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幂函数;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总结幂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概括抽象和识图能力; (2)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幂函数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计算机,了解幂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技术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幂函数的定义以及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难点:画五个具体幂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概括其性质,体会图象的变化规律,适当引伸一般幂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从知识上来讲,初中已经研究过12,,-===x y x y x y 这三种幂函数.高一第一章新定义了函数,研究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及奇偶性等性质,幂函数又是继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研究后的又一基本函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但是学生刚进入高中,归纳概括、探究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由五个具体幂函数的图象概括其性质,体会图象的变化规律,适当引伸一般幂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成为本节课的难点.从认知心理上来讲,学生对于探究新函数图象这一问题是比较感兴趣. (二)教法分析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根据以上教学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1)分组探究法:通过分组研究五个幂函数图象和性质,进行对比总结相关结论,当幂指数0>α时,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但是函数增减快慢不同;当幂指数0<α时,函数的图象在),0(+∞上单调递减.(2)演示教学法:通过动态的图像演示,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猜想验证、从而解决问题,形象直观的演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合作交流法:通过合作交流应用幂函数αx y =的性质比较数的大小,为学生创设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使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并使之在小组中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学法分析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1)对比学习法(2)探究学习法(3)观察法(4)协作学习法(5)练习巩固法(四)多媒体教学本节课涉及函数图像多,手工绘图复杂,为了增加绘图的形象性、准确性,提高课堂效率,采用几何画板和PPT 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基本流程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看以下几个实际问题:(1)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w 千克,那么她需要支付p=w 元,这里p 是w 的函数;(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 ,那么正方形的面积2a S =,这里S 是a 的函数; (3)如果立方体的边长为a ,那么立方体的体3a V =,这里V 是a 的函数; (4)如果一个正方形场地的面积为S ,那么这个正方形边长21S a =,这里a 是S 的函数;(5)如果某人t 秒内骑车行进了1 km ,那么他骑车的平均速度km/s t v -1=,这里v 是t 的函数.思考1:这些函数的共同形式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的函数模型,引入幂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右边又都是幂的形式,变量在底数位置,我们把这种函数叫做幂函数);使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1.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αx y =叫做幂函数(power function ),其中x 是自变量,α是常数.练习1: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幂函数?①3x y -=②3-=x y ③22x y =④2)1(-=x y ⑤13+=x y ⑥4x y =2.幂函数的结构特征:①αx 前面的系数是1②底数只能是x ③幂函数只有一项. 判断⑦x y 4=是什么函数?思考2:怎样判断一个函数是幂函数还是指数函数?【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幂函数的严格定义,通过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幂函数引导学生分析幂函数的结构特征,注意区分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教师提问:根据前面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学习经历,认为下面应该研究什么呢?探究活动一:五个幂函数x y =)1(2)2(x y =1213)5()4()3(-===x y x y x y 的图象和性质(将学生分为五个大组,每个大组用描点法画一个幂函数的图象,并根据画的图象,完成相应函数的性质).画出这五个幂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填下列表格:五个幂函数的性质: 教师:将这五个幂函数的图象通过PPT 用不同的颜色呈现在同一坐标系中,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2x y =xy =3x y =21xy =1-=x y 21x y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幂函数,x y =13,-==x y x y ,2x y =的奇偶性只需画第一象限的图象,并总结下列结论:(1)所有幂函数都过点(1,1);(2)函数,,,32x y x y x y ===21x y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但增减快慢不同,函数1-=x y 在区间),0(+∞是减函数.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幂函数,,,32x y x y x y ===21x y =的指数大于0,1-=x y 的指数小于0,分两大类探究一般幂函数图象和性质(分类讨论思想).探究活动二:简单探究一般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当α>0时,①10<<α,在区间(0,+∞)上是凸着增的,与函数21x y =图象形状类似,②1>α,在区间(0,+∞)上是凹着增的,与函数32x y x y ==和图象形状类似;(2)当α<0时, 在区间(0,+∞)的单调性为减函数,与函数1-=x y 图象形状类似.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五个特殊幂函数,,,32x y x y x y ===21x y =,1-=x y 探究一般幂函数图象和性质,这叫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并用几何画板演示一般幂函数图象.【 探究活动一、二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描点法自主动手画五个幂函数53325287879.1-8.3, 1.4 )2()91(8- )1()和(和---x y =)1(2)2(x y =1213)5()4()3(-===x y x y x y 的图象,巩固作函数图象的方法与步骤,通过观察图象得到每个幂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及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将这五个幂函数的图象通过PPT 呈现在同一坐标系中,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启发学生逐步发现规律,概括结论.让学生形成自己对新知的探究,促进由学会到会学转化. (三)知识应用例1 已知函数 是幂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求f(x)的解析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此例题应用了哪些知识. 例2 比较25251.33--和的大小练习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每组数的特征,能否用指数函数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并对比用幂函数知识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对于练习2(2),学生用幂函数知识比较有难度,通过小组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投影展示).【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是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及时巩固,才能迁移应用,这样更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把问题交给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问题1:从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点? 问题2:本节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本节课探究的知识与方法,以及对幂函数定义与性质的应用,使本节课的总结成为学生凝练提高的平台. (五)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用指数函数知识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533252878725259.1-8.3 ,1.4 )3(91- 8- )2(1.3 3)1()和(和和----⎪⎭⎫ ⎝⎛2. 课本79页练习2.3第1、2题,课本82页A组10题.322)1()(-+∙--=m m x m m x f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这节课由生活实例的函数模型,引入幂函数的概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情意;操作上,每次不是让电脑代替学生去作图,而是让学生先动手作图,自主探究,树立起数形结合的思想,然后利用PPT和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幂函数的图象,让学生直观的看到随着 取值的改变,图象变化的规律,体会分类讨论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另外,从新课程的理念:利用计算机技术演示幂函数图象,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计算机的信息技术能够很好的运用于新课程改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课程的主体.。
高中数学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章末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1-新人教B版高一必修1数学学案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学习目标 1.构建知识网络.2.进一步熟练指数、对数运算,加深对公式成立条件的记忆.3.以函数观点综合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知识网络2.要点归纳(1)分数指数幂①a mn=1na m(a>0,m,n∈N+,且n>1).②amn-=1mna(a>0,m,n∈N+,且n>1).(2)根式的性质①(na)n=a.②当n为奇数时,na n=a;当n为偶数时,na n=|a|=⎩⎪⎨⎪⎧a,a≥0,-a,a<0.(3)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a r·a s=a r+s(a>0,r,s∈R).②(a r )s =a rs(a >0,r ,s ∈R ). ③(ab )r=a r b r(a >0,b >0,r ∈R ). (4)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log a N =b ⇔a b=N (a >0,且a ≠1,N >0). (5)对数的换底公式log a N =log m Nlog m a(a >0,且a ≠1,m >0,且m ≠1,N >0).推论:log am b n =n mlog a b (a >0,且a ≠1,m ,n >0,且m ≠1,n ≠1,b >0). (6)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若a >0,且a ≠1,M >0,N >0,则 ①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②log a M N=log a M -log a N . ③log a M n=n log a M (n ∈R ).类型一 指数、对数的运算 例1 化简:(1)29253328)(10)10;-⨯÷(2)2log 32-log 3329+log 38-2552log 3.反思与感悟 指数、对数的运算应遵循的原则指数式的运算首先注意化简顺序,一般负指数先转化成正指数,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运算,其次若出现分式则要注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以达到约分的目的.对数运算首先注意公式应用过程中范围的变化,前后要等价,熟练地运用对数的三个运算性质并结合对数恒等式,换底公式是对数计算、化简、证明常用的技巧.跟踪训练1 计算80.25×42+(32×3)6+log32×log2(log327)的值为________.类型二数的大小比较例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27,82;(2)log20.4,log30.4,log40.4;(3)213,log213,log1213.反思与感悟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1)比较两数(式)或几个数(式)大小问题是本章的一个重要题型,主要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应用及差值比较法与商值比较法的应用.常用的方法有单调性法、图象法、中间搭桥法、作差法、作商法.(2)当需要比较大小的两个实数均是指数幂或对数式时,可将其看成某个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或幂函数的函数值,然后利用该函数的单调性比较.(3)比较多个数的大小时,先利用“0”和“1”作为分界点,即把它们分为“小于0”,“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大于1”三部分,再在各部分内利用函数的性质比较大小.跟踪训练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log0.22,log0.049;(2)a1.2,a1.3;(3)30.4,0.43,log0.43.类型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综合应用命题角度1 函数性质及应用例3 已知函数f(x)=a·2x+b·3x,其中常数a,b满足ab≠0.(1)若ab>0,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2)若ab<0,求f(x+1)>f(x)时的x的取值范围.反思与感悟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基本初等函数,它们经过加、减、乘、除、复合、分段,构成我们以后研究的函数,使用时则通过换元、图象变换等手段化归为基本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来研究.跟踪训练3 已知函数f(x)=log a(1-x)+log a(x+3)(0<a<1).(1)求函数f(x)的定义域;(2)若函数f(x)的最小值为-2,求a的值.命题角度2 函数图象及应用例4 如图,函数f(x)的图象为折线ACB,则不等式f(x)≥log2(x+1)的解集是( )A.{x|-1<x≤0}B.{x|-1≤x≤1}C.{x|-1<x≤1}D.{x|-1<x≤2}反思与感悟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图象既是直接考查的对象,又是数形结合求交点,最值,解不等式的工具,所以要能熟练画出这三类函数图象,并会进行平移、伸缩,对称、翻折等变换.跟踪训练 4 若函数y=log a x(a>0,且a≠1)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函数图象正确的是( )1.2lg lg a1002+lg lg a等于( )A.1 B.2C.3 D.0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x a(x>0),g(x)=log a x的图象可能是( )3.函数f (x )=⎝ ⎛⎭⎪⎫12x与函数g (x )=log 12|x |在区间(-∞,0)上的单调性为( )A .都是增函数B .都是减函数C .f (x )是增函数,g (x )是减函数D .f (x )是减函数,g (x )是增函数 4.已知P =223-,Q =⎝ ⎛⎭⎪⎫253,R =⎝ ⎛⎭⎪⎫123,则P ,Q ,R 的大小关系是( )A .P <Q <RB .Q <R <PC .Q <P <RD .R <Q <P1.函数是高中数学极为重要的内容,函数思想和函数方法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过程,对本章的考查是以基本函数形式出现的综合题和应用题,一直是常考不衰的热点问题.2.从考查角度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概念的考查以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为主;对图象的考查重在考查平移变换、对称变换以及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幂函数的考查将会从概念、图象、性质等方面来考查.答案精析题型探究例1 (1) 解 原式=2239533222(2)(10)10-⨯÷=2-1×103×1052-=2-1×1012=102. (2) 解 原式=log 34-log 3329+log 38-552log 3 =log 3⎝ ⎛⎭⎪⎫4×932×8-55log 9=log 39-9=2-9=-7. 跟踪训练1 111例2 (1)解 ∵82=(23)2=26,由指数函数y =2x 在R 上单调递增知26<27即82<27. (2)解 ∵对数函数y =log 0.4x 在(0, +∞)上是减函数,∴log 0.44<log 0.43<log 0.42<log 0.41=0. 又幂函数y =x -1在(-∞,0)上是减函数, ∴1log 0.42<1log 0.43<1log 0.44, 即log 20.4<log 30.4<log 40.4. (3) 解 0<213-<20=1.log 213<log 21=0.log 1213>log 1212=1.∴log 213<213-<log 1213.跟踪训练2 (1)解 ∵log 0.049=lg 9lg 0.04=lg 32lg 0.22=2lg 32lg 0.2=lg 3lg 0.2=log 0.23.又∵y =log 0.2x 在(0,+∞)上单调递减, ∴log 0.22>log 0.23,即log 0.22>log 0.049.(2)解 ∵函数y =a x(a >0,且a ≠1),当底数a >1时在R 上是增函数;当底数0<a <1时在R 上是减函数,而1.2<1.3,故当a >1时,有a 1.2<a 1.3; 当0<a <1时,有a 1.2>a 1.3. (3)解 30.4>30=1, 0<0.43<0.40=1, log 0.43<log 0.41=0, ∴log 0.43<0.43<30.4.例3 解 (1)当a >0,b >0时,因为a ·2x,b ·3x都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 (x )单调递增; 当a <0,b <0时,因为a ·2x,b ·3x都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f (x )单调递减.(2)f (x +1)-f (x )=a ·2x+2b ·3x>0.①当a <0,b >0时,⎝ ⎛⎭⎪⎫32x>-a 2b ,解得x >log 32⎝ ⎛⎭⎪⎫-a2b ;②当a >0,b <0时,⎝ ⎛⎭⎪⎫32x<-a 2b ,解得x <log 32⎝ ⎛⎭⎪⎫-a2b .跟踪训练3 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有⎩⎪⎨⎪⎧1-x >0,x +3>0,解得-3<x <1,∴定义域为(-3,1). (2)函数可化为f (x )=log a [(1-x )(x +3)] =log a (-x 2-2x +3)=log a [-(x +1)2+4]. ∵-3<x <1,∴0<-(x +1)2+4≤4. ∵0<a <1,∴log a [-(x +1)2+4]≥log a 4. 由log a 4=-2,得a -2=4,∴a =4-12=12.例4 C [借助函数的图象求解该不等式.令g (x )=y =log 2(x +1),作出函数g (x )图象如图.由⎩⎪⎨⎪⎧x +y =2,y =log 2x +1,得⎩⎪⎨⎪⎧x =1,y =1.∴结合图象知不等式f (x )≥log 2(x +1)的解集为{x |-1<x ≤1}.]跟踪训练4 B [由题意得y =l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过(3,1)点,可解得a =3.选项A 中,y =3-x =(13)x ,显然图象错误;选项B 中,y =x 3,由幂函数图象可知正确;选项C 中,y=(-x )3=-x 3,显然与所画图象不符;选项D 中,y =log 3(-x )的图象与y =log 3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显然不符.故选B.] 当堂训练1.B 2.D 3.D 4.B。
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本章整合课件新人教B版必修1
知识建构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应用1函数y=log2(1-x)的图象是( )
综合应用
真题放送
解析:由1-x>0得x<1,故函数定义域为(-∞,1),因此排除选项A,B; 又因为t=1-x在(-∞,1)上是单调递减的, 所以y=log2(1-x)在(-∞,1)上是减函数,由此排除D. 答案:C
知识建构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真题放送
应用 1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2
− (1 −
2)0 −
2
3
3 8
3;
(2)lg 5·(lg 8+lg 1 000)+(lg 2
3)2+lg
1 6
+
lg
0.06;
(3)2log32-log3
32 9
+
log38
−
3lo
g35;
(4)64-13 −
专题三
专题四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真题放送
专题三 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即对问题中的参数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按一定的标 准进行分别阐述,在分类讨论中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真题放送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应用
1
若-1<log������
2 3
<
1(a>0,且
a≠1),求
a
的取值范围.
<
1,
平移距离小于1,
所以
B
项错误;当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2.1 对数及其运算》_2
对数的概念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①中第二章对数函数内容的第一课时,也就是对数函数的入门。
对数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函数模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而对数函数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它是在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类型的拓广,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对数模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
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主动性不够,学习有依赖性,且学习的信心不足,对数学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感。
通过对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的学习,学生已多次体会了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且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因此,学生已具备了探索发现研究对数定义的认识基础,故应通过指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灵活运用类比、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的学习方法。
三、设计思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本节课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机会。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
在教学重难点上,我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练习、探究活动,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四、教学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对数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并形成技能。
2、通过事例使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通过师生观察分析得出对数的概念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3、通过学生分组探究进行活动,掌握对数的重要性质。
通过做练习,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3 幂函数》_11
幂函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幂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与函数性质之后,全面掌握有理指数幂和根式的基础上来研究的一种特殊函数,从教材的整体安排看,学习幂函数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及研究函数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其他函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幂函数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
这节课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该方法迁移到对其他函数的研究中。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思维特点来和认知结构看,学生在初中学过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学生对抽象的幂函数及其图像有些感性认识,缺乏在理解理性的基础上来运用幂函数的性质。
但只要从实际问题出发,使他们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多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理解幂函数的意义,能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幂函数图象的求作、观察、分析、归纳体会幂函数图象变化规律及幂函数的性质,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数学方法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2、增强自我抽象概括和识图能力,运用性质解决问题时,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形成竞赛机制,使学生认识到传统和现代技术在数学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幂函数的概念;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难点】画具体幂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概括其性质,体会图象的变化规律;幂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和学是不可分的。
通过课前学案的创设疑问,学生对问题的共同探究,通过课堂教师的点拨,启发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合作和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
逐步解决问题。
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设计意图:建立模型,由特殊开始,又可加强定义域的标示)【问题1】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ω千克,那么他需支付p = ω元 那么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N x x y ∈=,。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B教案·必修(1)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3.1指数与指数函数 3.1.1有理指数幂及其运算教学目标:根式、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以及利用分数指数的运算性质进行指数的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和分数指数的运算性质.本小节的难点是根式的概念和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关键是理解分数指数幂和根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1)指数概念的扩充:指数的概念是由乘方概念推广而来的。
相同因数相乘个n a aaa ⋅⋅⋅=n a 导出乘方,这里的n 为正整数。
从复习初中内容开始,首先将n 推广为全体整数;然后把乘方、开方统一起来,推广为有理指数;最后,在实数范围内建立起指数概念. (2)分数指数幂是根式的另一种表示,根式的运算可利用分数指数幂与根式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分数指数幂的运算.对于问题计算化简的结果,不强求统一用何种形式来表示.但结果不能同时含有根号和分数指数,也不能既有分母又含有负指数.(3)随着指数范围的扩充,幂的运算性质逐步合并且简化.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如下: ①; ②;③;④;⑤.当指数的范围扩大到整数集之后,幂的运算性质可由5条合并为3条,即:①; ②; ③.这3条性质都要遵守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底数不能等于0的规定. 当指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集以至实数集后,幂的运算性质仍然是上述3条,但要遵守负实数指数幂的底数不能等于0的规定.(4)例1:先化简再用计算机求值(1)4.1213.2)549(+-(2)11(22--+-+m m m m (其中3.8=m )例2:已知:22121=+-aa 求下列各式的值(1)22-+a a ;(2)33-+a a ;(3)44-+a a .例3:化简:332b a ab b a 课堂练习:第97页练习A,练习B小结:本节学习了根式、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以及利用分数指数的运算性质进行指数的运算.课后作业:第100页习题3-1A 第1题3.1.2指数函数(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指数函数的定义域.(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指数函数的性质.2. 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3 幂函数》_5
幂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幂函数作为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指数函数、对
数函数之后研究的又一类基本的初等函数。
幂函数模型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学习时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引出常见的幂函数。
组织学生画出他们的图象,根据图象观察、总结这几个常见幂函数的性质。
对于幂函数只需重点掌握这五个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学习中学生容易将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混淆,因此在引出幂函数的概念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对两类不同函数的表达式进行辨析。
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学习经历,这为学习幂函数做好了方法上的准备。
因此,学习过程中,引入幂函数的概念之后,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二、课程标准:
通过具体实例,结合231,,,y x y y x y y x x
=====的图象,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了解幂函数。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他们的变化情况,掌握研究一般幂函数的方法和思想.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函数的图像来总结性质,并通过已学的知识对总结出的性质进行解释,从而达到对任一幂函数性质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作图,分析图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研究函数的变化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难点
重点:从五个具体幂函数中认识并总结幂函数的性质
难点: 画出幂函数的图象并概括其性质,体会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借助多媒体,合作探究+展示+应用+总结
教学基本流程。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4 函数的应用(Ⅱ)》_2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教材特点:将《数学分析》中的零点定理下放中学课程。
教材地位和作用:从中学教材结构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至关重要.承上:本课内容可以看作是函数概念的一个子概念,是函数概念外延的一次扩充。
给出函数零点概念的目的是把函数与方程联系起来,把所有的中学代数问题都统一到函数的思想指导之下,从这个角度看本节课应承载建立函数与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任务。
启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函数零点的定义和函数零点存在的判定依据,这两者显然是为“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这一“函数的应用”服务的。
【目标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具备的:(1)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相应二次函数图像与x 轴的联系; (3)具备将“数”与“形”相结合及转化的意识。
学生欠缺的:(1)应用函数解决问题的意识还不强;(2)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能力还不够;(3)理论型思维能力需进一步培养。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结合以上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方法;理解利用函数单调性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类比——归纳——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感悟由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认识到事物的联系与转化;学会用辨证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掌握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依据。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难点:准确理解概念,探究发现函数零点存在的判定依据。
(直观类比—实践体验—归纳总结—发展问题) 【教法学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法上,我借助多媒体和几何画板软件,采用“启发—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3.3 幂函数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3 幂函数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3 幂函数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3 幂函数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3.3 幂函数预习导航1.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xα(α∈R)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思考1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都是幂函数吗?提示:不一定,例如,y=x+1,y=x2+1分别为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但它们都不是幂函数.思考2 函数y=1是幂函数吗?提示:不是,虽然y=x0与y=1差别不大,但是其定义域不同,幂函数y=x0需要x≠0,但y=1的定义域为R.2.函数y=x,y=x2,y=x3,y=12x,y=x-1的图象与性质提示:对幂函数y=xα而言,当x〉0时,必有y〉0,故幂函数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思考4(1)在幂函数y=xα中,如果α是正偶数(α=2n,n为非零自然数),如α=2,4,6,…,这一类函数具有哪些重要性质?(2)在幂函数y=xα中,如果α是正奇数(α=2n-1,n为非零自然数),如α=1,3,5,…,这一类函数具有哪些重要性质?(3)幂函数y=xα,x∈[0,+∞),α>1与0<α<1的图象有何不同?提示:(1)重要性质:①定义域为R,图象都经过(-1,1),(0,0),(1,1)三点;②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即函数为偶函数;③函数在(-∞,0]上为减函数,在[0,+∞)上为增函数.(2)重要性质:①定义域、值域为R,图象都过(-1,-1),(0,0),(1,1)三点;②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函数为奇函数;③函数在R上是增函数.(3)两者图象的区别和联系:无论α〉1还是0<α<1,函数y=xα在[0,+∞)上都是增函数,但在[0,1]上前者比后者增得慢,在(1,+∞)上前者比后者增得快.。
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单元小结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1
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单元小结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1整体设计教学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的数学模型,面对纷繁复杂的变化现象,我们还可以根据变化现象懂得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研究.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是研究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的三类重要且常用的基本初等函数,本章学习了这三类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因此我们在这一些基本知识和三类基本初等函数学完的前提下,综合复习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和整合,同时通过进行知识梳理和整合,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强化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通过复合函数和抽象函数的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维目标1.理解指数与对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和联系,通过提问,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2.让学生熟悉,能更加熟练地解决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观念及抽象思维能力.3.对复合函数,抽象函数有一个新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以及分类讨论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函数性质解决有关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回顾本章知识,画出知识结构图.讨论结果:应用示例思路1例1计算:(1)[(338)32- (549)0.5+(0.008)32-÷(0.2)21-]÷0.062 50.25; (2)lg5·lg8 000+(lg23)2lg600-12lg0.036-12lg0.1. 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学生观察式子的特点,特别是指数和真数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考虑题目的思路,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提示,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对学生作及时的评价.解:(1)原式=[(32)3×(-23)·(73)2×0.5+(0.2)3×(-23)÷(0.2)(-12)]÷(0.5)4×14 =[49×73+52÷5]÷0.5=5627+105=56+270527. (2)lg5·lg8 000+(lg23)2lg600-12lg0.036-12lg0.1=lg5·lg (23×103)+(3lg2)2lg(2×3×102)-12lg(0.6)2-12lg10-1 =3lg5·lg2+3lg5+3(lg2)2lg2+lg3+2-lg0.6+12=3[lg5+lg2(lg5+lg2)]lg6-lg0.6+52=67. 点评:在指数运算中,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和灵活运用乘法公式,注意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在分数指数幂当中的应用.例2已知a >0,a≠1,x =12(a n 1+a n 1-),求(x +x 2-1)n 的值. 活动:学生思考,观察题目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从整体上看,应先化简,然后再求值,要有预见性,a n 1与an 1-具有对称性,它们的积是常数1,为我们解题提供了思路,必要时给予提示.x 2-1=14(a n 1+a n 1-)2-1=14(a n 2+2·a 0+a n 2-)-1=14(a n 2-2·a 0+a n 2-)=14(a n 1-a n 1-)2.这时应看到x 2-1=211)(41n n a a --=12|a n 1-a n 1-|. 解:将x =12(a n 1+a n 1-)代入x 2-1,得x 2-1=14(a n 1+a n 1-)2-1=14(a n 1-a n 1-)2. 所以x 2-1=211)(41n n a a --=12|a n 1-a -1n |, x +x 2-1=12(a n 1+a -1n )+12|a n 1-a -1n |=⎪⎩⎪⎨⎧<<>.10,121a a a a n ,,1- 所以(x +x 2-1)n =⎩⎪⎨⎪⎧ a ,a>1,1a ,0<a<1.点评:运用整体思想和完全平方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深刻理解这种做法.例3若函数f(x)的定义域是(12,3),求f(log 3x)的定义域. 活动: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思维过程,教师评价.根据你的学习经历,回顾求一个函数的定义域的方法.已知抽象函数f(x)的定义域,求抽象函数f[g(x)]的定义域,要借助于f(x)的定义域来求,由于函数f(x)的定义域是(12,3),所以f(log 3x)中的log 3x 的范围就是(12,3),从中解出x ,即为f(log 3x)的定义域. 解:因为函数f(x)的定义域为(12,3),所以f(log 3x)中的log 3x 的范围就是(12,3), 即0.5<log 3x≤3,即3<x≤9.因此函数f(log 3x)定义域为(3,9).点评:求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求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要严格注意对应法则.思路2例1求函数y =1-2x4x 的定义域、值域和单调区间.活动: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独立解题,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求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求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值域要根据定义域来求;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一般用定义法,有时也借助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于自变量处在指数位置上,分母是一个指数式,因此自变量取值无限制;值域转化为二次函数,单调区间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确定.解:函数y =1-2x4x 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因为y =1-2x 4x =(12x )2-12x =[(12)x -12]2-14≥-14,所以函数的值域为[-14,+∞). 设u =(12)x ,则它在(-∞,+∞)上单调递减, 而二次函数y =(u -12)2-14在u≤12时是减函数,在u≥12时是增函数, 令(12)x ≤12,则x≥1,令(12)x ≥12,则x≤1, 所以函数y =1-2x 4x 在[1,+∞)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 点评:这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是配方法,求单调区间是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确定的. 例2已知函数f(x)=x(12x -1+12). (1)指出函数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2)求证:对任何x(x∈R 且x≠0),都有f(x)>0.解:(1)因为f(x)的定义域是不为0的实数,关于原点对称,又f(-x)=-x(12-x -1+12)=x(2x 2x -1-12)=x(2x2x -1-1+12)=x(12x -1+12)=f(x),所以f(x)是偶函数.(2)当x >0时,2x >1,所以f(x)>0.当x <0时,由f(x)为偶函数,有f(x)=f(-x)>0.所以对一切x∈R ,x≠0,恒有f(x)>0.点评: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常可使解法简化,如本题,当x <0时,证明f(x)>0较繁,若注意到f(x)为偶函数,则只需证明当x >0时,f(x)>0,而这是显然的.知能训练Ⅲ巩固与提高 3、5.拓展提升问题:已知过原点O 的一条直线与函数y =log 8x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过A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过点B 作y 轴的垂线,交EA 于C ,若C 恰好在函数y =log 2x 的图象上,试求A 、B 、C 三点的坐标.活动:学生先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含义,然后思考交流,教师适当时候提示指导. 画出函数的图象,设出点的坐标,由图形间的关系建立方程求解.解:先画出函数的图象如下图.设A(x 1,log 8x 1)、B(x 2,log 8x 2),则C(x 1,log 8x 2).因为C 在函数y =log 2x 的图象上,所以log 8x 2=log 2x 1,即13log 2x 2=log 2x 1.所以x 2=x 31.又OE EA =OF FB ,即x 1log 8x 1=x 2log 8x 2, 所以x 1log 8x 13=x 13log 8x 1.所以3x 1log 8x 1=x 13log 8x 1.由x 1>1,所以log 8x 1≠0.从而有3x 1=x 13.所以x 1=3,x 2=3 3.所以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3,log 83)、B(33,log 833)、C(3,log 23). 课后作业课本本章小结 Ⅲ巩固与提高 7、8.设计感想本堂课是对过去学过的一章知识进行复习,目的是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总结解题的方法规律和思想,以便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使学生能够见题想法,见题有法,能够做到一题多解,触类旁通,由于涉及的知识点和方法思想较多,所以设计的题目也较多,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希望加快处理速度,提 高课堂复习效果,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使全体同学在知识和技能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备课资料[备用习题]1.函数y =log 2x -2的定义域是( )A .(3,+∞)B .[3,+∞)C .(4,+∞)D .[4,+∞)2.已知函数f(x)=a -12x +1,若f(x)为奇函数,则a =__________. 3.函数y =log 2x 2+16的值域是__________.4.已知函数y =2x 的图象与y =f(x)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f(16)=__________.5.若函数y =log 2[ax 2+(a -1)x +14]的定义域为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12 3.[2,+∞) 4.4 5.3-52<a <3+52。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必修一B版教案基本初等函数(I)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B版,必修1,基本初等函数(Ⅰ)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范围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这三种函数模型.本章共分四大节,共14课时.第一大节3.1指数与指数函数分2小节(3.11-3.12)共4课时.该节首先引入整数指数幂和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数的开平方、开立方以及二次根式的概念的基础上,本节复习了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并且复习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有了这些知识,本章将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逐步扩充到有理指数幂以及实数指数幂. 接着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引入了指数函数,并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研究.第二大节3.2对数与对数函数分3小节(3.2.1-3.2.3),共5课时,该节首先学习对数和对数的运算法则,然后再学习对数函数及其图象和性质,对数函数的图象是在画指数函数图象的对应值表的基础上描绘的,对数函数同指数函数一样,是以对数概念和运算法则作为基础讲授的.接着,通过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的研究给出了反函数的含义,并对这两种函数的增长差异进行了比较.第三大节3.3幂函数只安排了1个课时.该节通过考查已经学过的函数,引出了幂函数的概念,然后研究了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四大节3.4 函数的应用(Ⅱ)也安排了1个课时,举例说明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在经济学、物理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为了加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体现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的作用,在第四大节的“探索与研究”中安排了“如何建立数学模型”的内容,在章末安排了“实习作业”.另外,在本章内容的讲解过程中,特别注意通过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来展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作为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为了体现数学文化的作用,本章安排了两个阅读材料,通过介绍对数方法产生的历史以及建立对数与指数的联系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认识对数在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介绍对数方法先于指数概念,对数的发明没有应用指数与对数的互逆关系这一历史,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发展的不同轨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本单元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内容是在学完函数概念以及函数基本性质后的情况下,较为系统地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它是函数内容学习的继续和深入(第二阶段).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基础,是刻画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由于我们生活在充满变化的现实世界中,其中有一类具有重要的运动变化的关系,如GDP 的增长问题、人口增长问题、细胞分裂、考古中所用的14C 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结合实际问题,可以感受观察、抽象概括并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计算工具,感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的差异,体会、认识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的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体会函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在以前学习中,已经经历过“数”的扩充过程,由正整数到整数,由整数到有理数,再由有理数到实数,从而形成一个优美的体系,本章继续体现这样扩充的思路,实现指数概念的扩充进而进一步研究幂函数概念,依据两个原则:①数学发展的需要;②基本运算能无限制地进行,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科学地组织起来,再一次体现充满在整个数学中的组织化、系统化的精神. 本章是在上一章学习函数及其性质的基础上,具体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这三个高中阶段重要的函数.这是高中函数学习的第二个阶段,目的是使学生在这一阶段获得较为系统的函数知识,并初步培养函数应用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对函数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可以说这一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章所涉及到的一些重要思想方法,对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语言,学好高中数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3、本单元教学内容总体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可以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了解五种幂函数,体会建立和研究一个函数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同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知识目标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性质. 3.经历由指数得到对数的过程,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4.经历由正整数指数函数逐步扩充到实数指数函数的过程,由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过程,并通过具体实例去了解指数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掌握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以及性质.5.收集现实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模型实例,了解它们的广泛应用.6.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7.了解指数y=a x (a >0,且a ≠1)与对数函数y=l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关系,初步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8.通过特殊的幂函数y =x ,y =x 2,y =x 3,y =21x ,y =1x 了解幂函数9.引导学生不断地体验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体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及其在刻画现实问题中的作用.10.鼓励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例如,利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机画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图象,探索、比较它们的变化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辩证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应用函数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价值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毅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数形结合、归纳总结能力和实践与探索能力.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认识函数思想方法,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4、本单元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分析重点: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难点:无理指数幂的含义以及指数和对数的关系.5、本单元内容《新课标》与《大纲》的比较(1)本单元内容《新课标》与《大纲》的目标对比(2)变化之处1.加强的内容(1)加强了函数模型的背景和应用的要求.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了解对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的增长含义;让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实例体会函数模型应用的现实意义.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感受用有理数指数幂逼近无理指数幂的过程,通过“过剩近似值”与“不足近似值”两个方向逼近,认识无理指数幂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明确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在无理数范围内也是成立的,大纲只要求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再通过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具体函数的研究,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新课标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内容上与原大纲有较大区别,新课标更侧重于指数型函数与对数型函数的教学.(2)加强了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明确指出了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如: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等.这都体现了加强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加强了函数模型的背景和应用的要求.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再通过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具体函数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削弱的内容(1)削弱了对定义域、值域的过于繁难的,尤其是人为的过于技巧化的训练.(2)削弱了反函数的概念,只要求知道指数函数xa y =(1,0≠>a a 且)与对数函数xlog y a =(1a ,0a ≠>且)是互为反函数;不要求形式化的理解其概念,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复合函数的概念仍放到“导数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中.对于对数函数内容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这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负担.(1)增加了幂函数(y =x ,y =x 2,y =x 3,y =21x ,y =1-x )的内容; (2)换底公式又恢复为教学内容. 6.教学建议1.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有其丰富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感受指数函数的应用,如通过GDP 的增长问题、14C 的衰减,考古、地震、pH 的测定等,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2.应强调在基本初等函数学习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推广的思想(指数幂运算律的推广)、逼近的思想(有理指数幂逼近无理指数幂)、数形结合的思想(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归纳思想、类比思想(如从指数的运算律类比对数的运算律)等.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研究方法统一起来,并加以归纳总结.在本章教学中尤其应注意加强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要求,可先从分析具体的函数图象与性质入手,观察分析、体验探索、归纳概括,进而得到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强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a 对函数值变化的影响,这是教学的难点,应注意贯穿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化解难点、突出重点.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尽量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等创设教学情境,绘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条件.4.教材中对反函数的概念要求作了较大的调整和降低,只要求知道指数函数xa y =(1,0≠>a a 且)与对数函数x y a log =(1,0≠>a a 且)是互为反函数,对反函数的形式化的符号和推理不作一般性的要求。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4 函数的应用(Ⅱ)》_1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证明(判断)函数的单调性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单调区间3、利用函数单调性解决不等式问题(二)能力目标1、证明(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用函数的单调性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单调区间;比较大小;利用函数单调性解决不等式问题(三)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的学习,会证明(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能根据函数的单调性解决简单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2、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思想教学设计:1.单调函数的定义2.单调区间的定义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叫作函数y=f(x)的单调区间.注意:单调性定义的等价形式:设x1,x2∈[a,b],x1≠x2.>0,则f(x)在闭区间[a,b]上是增函数;(1)若有(x1-x2)[f(x1)-f(x2)]>0或--<0,则f(x)在闭区间[a,b]上是减函数.(2)若有(x1-x2)[f(x1)-f(x2)]<0或--探究点一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例1判断函数f(x)=a x+-(a>1),x∈(-2,+∞)的单调性,并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你的结论.[总结反思](1)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①任取x1,x2∈D,且x1<x2;②作差f(x)-f(x2);③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④定号(即判断f(x1)-f(x2)的正负);⑤下结论1(即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常用结论函数的单调性(1)若f(x),g(x)均为区间A上的增(减)函数,则f(x)+g(x)也是区间A上的增(减)函数.(2)若k>0,则kf(x)与f(x)单调性相同;若k<0,则kf(x)与f(x)单调性相反.(3)函数y=f(x)(f(x)>0)在公共定义域内与y=-f(x),y=的单调性相反.(4)函数y=f(x)(f(x)≥0)在公共定义域内与y=的单调性相同.(5)复合函数单调性的确定方法:若两个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相同,则这两个函数的复合函数为增函数;若两个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相反,则这两个函数的复合函数为减函数.简称“同增异减”.变式题(1)下列函数中,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y=-x2+1B.y=|x-1|C.y=1-D.y=ln x+x-(2)[2018·茂名二联]设函数f(x)在R上为增函数,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y=[f(x)]2在R上为增函数B.y=|f(x)|在R上为增函数C.y=2-f(x)在R上为减函数探究点二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例2[2018·石嘴山一模]函数y=ln(-x2+2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1,1]B.[1,3)C.(-∞,1]D.[1,+∞)(2)设函数f(x)=g(x)=x2f(x-1),则函数g(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总结反思](1)求函数单调区间的常见方法:①定义法;②图像法;③导数法.(2)求复合函数单调区间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②求简单函数的单调区间;③求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依据是“同增异减”.(3)单调区间只能用区间表示,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有多个单调区间应分开写,不能用并集符号“∪”连接.探究点三利用函数单调性解决问题微点1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0.例3已知f(x)是定义在(0,+∞)上的函数,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数x1,x2,都有--记a=,b=,c=,则()A.a<b<cB.b<a<cC.c<a<bD.c<b<a[总结反思]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应先将自变量转化到同一个单调区间内,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去比较大小.微点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决不等式问题例4(1)[2018·广州模拟]已知函数f(x)=log2(4x+1)+x,则不等式f(log3x)<1的解集为()A.(0,1)B.(0,2)C.(-1,0)D.(-1,1)(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对任意x1<x2,都有f(x1)-f(x2)<x1-x2,且f(2)=3,则不等式f(3x-1)>3x的解集为()A.(2,+∞)B.(-∞,2)C.(1,+∞)D.(-∞,1)[总结反思]解函数不等式的理论依据是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具体步骤是:(1)将函数不等式转化成f(x1)>f(x2)的形式;(2)考查函数f(x)的单调性;(3)据函数f(x)的单调性去掉法则“f”,转化为形如“x1>x2”或“x1<x2”的常规不等式,从而得解.应用演练1.【微点1】[2018·南阳第一中学模拟]已知a,b∈R,0<a<b<1,则下列不等式错误的是()A.a3<b3B.2a<2bC.log2a<log3bD.log a2<log b2在区间[3,4]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m,则=()2.【微点3】设函数f(x)=-A.B.C.D.3.【微点4】已知函数f(x)=--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x1,x2∈[2,+∞),都有不等式-->0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0,+∞)B.C.D.4.【微点2】[2018·昆明检测]已知函数f(x)=---若f(a-1)≥f(-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B.C.D.课后作业:课时作业(五)。
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章末整合提升3
∴f(t)的解析式为 f(x)=a2-a 1(ax-a-x)(x∈R).
(2)∵f(-x)=a2-a 1(a-x-ax)=-f(x),且 x∈R,
∴f(x)为奇函数.
数
当 a>1 时,a2-a 1>0,u(x)=ax-a-x 为增函数,即 f(x)为增函数;
学
必 修
当 0<a<1 时,同理可判断 f(x)为增函数.
(1)当 a>1 时,由 logax>12或 logax<-12,得
数 学 必 修
x> a或 0<x< aa;
①
·
人
教
B
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当 0<a<1 时,由 logax>12或 logax<-12,
得 0<x<
a或
x>
a a.
综上可知,当 a>1 时,f(logax)>0 的解集为(0, aa)∪( a,+∞);
学
必 修
+logk2=1,logk9+logk2=1,logk18=1,因此 k=18.
①
·
人
教
B
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4
1
(1)化简: a3 -8a3 b
2
4b3
+23
2
ab+a3
3 ÷1-2
b×3 ab; a
(2)求值:12lg3429-43lg 8+lg 245. 导学号 65165036
“以形助数”两方面.
通过“以数解形”或“以形助数”,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
体化,数形结合兼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之长,是优化解题过程的重要途径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整合知识网络专题探究专题一指数、对数的运算问题指数与指数运算、对数与对数运算是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不仅是本章考查的重要问题类型,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指数式的运算首先注意化简顺序,一般负指数先转化成正指数,根式化为指数运算,其次若出现分式则要注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以达到约分的目的,对数运算首先注意公式应用过程中范围的变化,前后要等价,熟练地运用对数的三个运算性质并结合对数恒等式,换底公式是对数计算、化简、证明常用的技巧.【应用1】已知2a=3b=k(k≠1),且2a+b=ab,则实数k的值为()A.6 B.9 C.12 D.18解析:由2a=3b=k(k≠1),知k>0,且a=l og2k,b=l og3k,将它们代入2a+b=ab,得2l og2k+l og3k=l og2k·l og3k,即212kog+113kog=11213k kog og⋅,所以2l og k3+l og k2=1,l og k9+l og k2=1,l og k18=1,因此k=18.答案:D【应用2】(1)化简341833224233a a bb ab a-+÷31ba⎛-⎝3ab(2)求值:12l g3249-43l8+l g 245提示:利用指数与对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即可.解:(1)原式=131111223333(8)(2)2()a a bb a b a-++×1311332aa b-×13a13b=13(8)8a a ba b--×13a×13a13b =3b.(2)方法一:12l g 3249-43l +l g=l g7-l g 4+l l g 14⨯⎝=l 12l g 10=12. 方法二:原式=12 (5l g 2-2l g 7)-43·32l g 2+12(2l g 7+l g 5) =52l g 2-l g 7-2l g 2+l g 7+12l g 5 =12l g 2+12l g 5=12 (l g 2+l g 5) =12l g 10=12. 专题二 比较大小问题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重要应用.常用的方法有:单调性法、图象法、中间量法(搭桥法)、作差法、作商法、分析转化法等. 【应用1】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422与333;(2)l og 0.57与l og 0.67.思路分析: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随底数的变化规律比较大小. 解:(1)422=42×11=(42)11=1611,333=33×11=(33)11=2711,因为y =x 11在x >0时是增函数,又因为16<27,所以1611<2711,即422<333.(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对数函数y =l og 0.5x 和y =l og 0.6x 的图象,可知l og 0.57>l og 0.67.【应用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2-12与0.3-15;(2)l og 2524与l og 313108;(3)12log 3与13log 2.解:(1)∵122-<20=1,0.153- >0.30=1,∴122-<0. 153-.(2)∵l og 2524=l og 21583⎛⎫⨯ ⎪⎝⎭=l og 218+l og 253=-3+l og 253,l og 313108=l og 3113912⎛⎫⨯ ⎪⎝⎭=l og 319+l og 31312=-2+l og 31312,又∵l og 253<l og 22=1,l og 31312>l og 31=0, ∴-3+l og 253<-2,-2+l og 31312>-2,即l og 2524<l og 313108. (3)∵12log 3<12log 2=-1,13log 2>13log 3=-1,∴12log 3<13log 2.【应用3】 已知0<x <1,a >0,a ≠1,比较|l og a (1-x )|与|l og a (1+x )|的大小. 解:方法一:(作差法)∵0<x <1,∴0<1-x <1,1<1+x <2,0<1-x 2<1.当a >1时,|l og a (1-x )|-|l og a (1+x )|=-l og a (1-x )-l og a (1+x )=-[l og a (1-x )+l og a (1+x )]=-l og a (1-x 2)>0, ∴|l og a (1-x )|>|l og a (1+x )|;当0<a <1时,|l og a (1-x )|-|l og a (1+x )|=l og a (1-x )+l og a (1+x )=l og a (1-x 2)>0, ∴|l og a (1-x )|>|l og a (1+x )|.综合可知,当0<x <1,a >0,a ≠1时,有|l og a (1-x )|>|l og a (1+x )|. 方法二:(作商法)∵0<x <1,∴0<1-x <1,1<1+x <2,0<1-x 2<1. ∴a(1)a(1)log log x x -+=a(1)a(1)log log x x -+=|l og (1+x )(1-x )|=-l og (1+x )(1-x )=l og (1+x )11x -=l og (1+x )211xx +- >l og (1+x )(1+x )=1, ∴|l og a (1-x )|>|l og a (1+x )|. 专题三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涉及函数定义域、值域以及解析式的求法,涉及大小比较以及含参数的取值(取值范围)等,综合性较强,解题方法灵活.应注意单调性、奇偶性的运用,以及等价转化、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应用.【应用1】 设a ,b ∈R ,且a ≠2,定义在区间(-b ,b )内的函数f (x )=l g 112axx++是奇函数.(1)求b 的取值范围; (2)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思路分析:第(1)问中利用奇函数的定义求出参数a 的值,再根据对数式中真数大于0,求出函数f (x )的定义域,所给区间(-b ,b )应为定义域的子集,从而求出b 的范围.第(2)问中利用单调性定义判断并证明函数f (x )在(-b ,b )内是减函数. 解:(1)f (x )=l g112axx++ (-b <x <b )是奇函数等价于: 对任意x ∈(-b ,b )都有①②()(),10,12f x f x ax x-=-⎧⎪⎨+>⎪+⎩①②①式即为l g112ax x --=l g 121x ax ++,由此可得112ax x --=121xax++, 也即a 2x 2=4x 2,此式对任意x ∈(-b ,b )都成立相当于a 2=4. 因为a ≠2,所以a =-2,代入②式,得1212xx-+>0,即-12<x <12,此式对任意x ∈(-b ,b )都成立相当于-12≤-b <b ≤12,所以b 的取值范围为10,2⎛⎤⎥⎦⎝. (2)设任意的x 1,x 2∈(-b ,b ),且x 1<x 2,由b ∈10,2⎛⎤ ⎥⎦⎝,得-12≤-b <x 1<x 2<b ≤12,所以0<1-2x 2<1-2x 1,0<1+2x 1<1+2x 2, 从而f (x 2)-f (x 1)=l g221212x x -+-l g 111212x x -+=l g()()212112(12)(12)12x x x x -++-<l g 1=0.因此f (x )在(-b ,b )内是减函数. 专题四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们的图象与性质始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由于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对数函数y =l 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与性质都与a 的取值有密切的联系,幂函数y =x α(α为常数)的图象与性质与α的取值有关,a ,α变化时,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也随之改变,因此,在a ,α的值不确定时,要对它们进行分类讨论,利用图象可以很快捷、直观地进行比较大小、求根等计算问题. 【应用1】 若0<a 2<b 2<c 2<1,则( )A.0<a <b <c <1 B .a >b >c >1 C .0<b <a <c <1 D .0<b <c <a <1解析:首先通过构造思想把问题转化为幂函数或指数函数问题,再结合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解.方法一:将0<a 2<b 2<c 2<1化为02<a 2<b 2<c 2<12. 因为y =x 2在[0,+∞)上是增函数,所以0<a <b <c <1.方法二:将a 2,b 2,c 2分别看作指数函数C 1:y =a x ,C 2:y =b x ,C 3:y =c x 当x =2时的函数值,由函数值小于1,得0<a ,b ,c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下作出C 1,C 2,C 3的图象,如图,作直线x =1,与C 1,C 2,C 3的交点纵坐标分别为a ,b ,c ,易知0<a <b <c<1.答案:A【应用2】 当x ∈(1,+∞)时,幂函数y =x α(α为不为1的常数)的图象恒在直线y =x 的下方,求α的取值范围.思路分析:对α分0<α<1,α<0与α=0进行分类讨论,并结合图象分析.解:当0<α<1时,对于x ∈(1,+∞),y =x α的图象在直线y =x 的下方,如图(1)所示. 当α<0时,对于x ∈(1,+∞),y =x α的图象也在直线y =x 的下方,如图(2)所示. 当α=0时,对于x ∈(1,+∞),y =x α的图象还在直线y =x 的下方,如图(3)所示. 当α>1时显然不合题意,如图(4)所示. 故α的取值范围是(-∞,1).【应用3】 设a ∈R ,试讨论关于x 的方程l g(x -1)+l g(3-x )=l g(a -x )的实根的个数. 思路分析:将原方程等价转化,再结合图象分析.解:原方程等价于()()10,30,0,x-13x .x x a x a x ->⎧⎪->⎪⎨->⎪⎪-=-⎩⇔()()10,30,13.x x x x a x ⎧->⎪->⎨⎪--=-⎩①②③由①②,得1<x <3,由③得-x 2+5x -3=a (1<x <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y =a 及y =-x 2+5x -3,x ∈(1,3)的图象,如图,当x =1时,y =1;当x =3时,y =3; 当x =52时,y 最大=134. 由图可知,当a >134或a ≤1时,两个函数图象无交点,原方程无实数解; 当a =134或1<a ≤3时,两个函数图象有一个交点,故原方程有一个解; 当3<a <134时,两个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故原方程有两个解. 专题五 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在人的思维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分类讨论事实上是一种化繁为简,化整体为部分,分别对待、各个击破的思想策略在数学解题中的体现,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条理性起着积极作用.在分类讨论中要注意分类必须是完整的、不重不漏的,每一级分类标准是统一的.当指数函数y =a x 与对数函数y =l og a x (a >0,a ≠1)的底数a 与1的大小关系不确定时,常用到分类讨论思想,因为a 的取值影响函数的单调性. 【应用1】 若-1<l og a23<1(a >0,a ≠1),求a 的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将对数不等式统一成同底的形式,再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及函数的单调性进行转化求解. 解:-1<l og a23<1⇒l og a 1a =-1<l og a 23<1=l og a a . 当a >1时,y =l og a x 为增函数,有1a <23<a .∴a >32,结合a >1,故a >32. 当0<a <1时,y =l og a x 为减函数,有1a >23>a .∴a <23,结合0<a <1,故0<a <23. ∴a 的取值范围是23032a a ⎧⎫<<⎨⎬⎭⎩或a>. 【应用2】 设a >0,a ≠1,若P =l og a (a 3+1),Q =l og a (a 2+1),试比较P ,Q 的大小. 思路分析:比较P ,Q 的大小,即比较同底的两个对数l og a (a 3+1)与l og a (a 2+1)的大小,这只需根据真数的大小,就可结合对数函数y =l og a x 的单调性作出判断. 解:当0<a <1时,由y =a x 在R 上是减函数可知,0<a 3<a 2,故0<a 3+1<a 2+1. 又∵y =l og a x (0<a <1)在(0,+∞)上是减函数, ∴l og a (a 3+1)>l og a (a 2+1),即P >Q .当a >1时,由y =a x 在R 上是增函数可知,a 3>a 2>0,故a 3+1>a 2+1>0. 又∵y =l og a x (a >1)在(0,+∞)上是增函数, ∴l og a (a 3+1)>l og a (a 2+1),即P >Q . 综上可知,当a >0,a ≠1时,总有P >Q . 专题六 等价转化在讨论函数问题中的应用转化思想即在处理问题时,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转化思想的应用非常普遍,如,未知向已知转化,新知识向旧知识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不同数学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等.【应用1】 指出函数f (x )=224544x x x x ++++的单调区间,并比较f (-π)与2f ⎛- ⎝⎭的大小.思路分析:可考虑把函数f (x )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幂函数的问题,然后考虑相关幂函数的性质,进一步比较函数的大小.解:f(x)= =1+ =1+(x+2)-2,其图象可由幂函数y=x-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如图所示,该函数在(-2,+∞)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且其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 又∵-2-(-π)=π-2<- -(-2)=2- ,∴f(-π)>f . 专题七 函数图象的变换图象变换题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运动变化的观点于一体,考查了函数图象的画法和相关函数的性质,对于知识的转化、数学能力的提升均起到促进的作用,故在教材乃至高考试题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视.【应用1】 画出函数y =2|x -1|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说出其对称性、单调性及值域. 解:当x -1≥0,即x ≥1时,y =2x -1,当x-1<0,即x<1时,y=2-(x-1)=1 12x-⎛⎫⎪⎝⎭.所以y=2|x-1|=112,1,1, 1.2xxxx--⎧≥⎪⎨⎛⎫<⎪ ⎪⎝⎭⎩其图象是由两部分合成的,一是把y=2x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取x≥1的部分;二是把y=12x⎛⎫⎪⎝⎭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取x<1的部分,对接处的公共点为(1,1),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①对称性:对称轴为直线x=1;②单调性:在(-∞,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③函数的值域:[1,+∞).【应用2】(1)画出函数y=l og2(x+2)与y=l og2(x-2)的图象,并指出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2)画出函数y=f(x)=l og2|x|的图象,并根据图象指出它的单调区间.思路分析:画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可利用y=l og2x的图象进行变换.解:(1)函数y=l og2x的图象如果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y=l og2(x-2)的图象;如果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y=l og2(x+2)的图象,所以把y=l og2(x+2)的图象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就得到y=l og2(x-2)的图象(如图所示).(2)当x≠0时,函数y=l og2|x|满足f(-x)=l og2|-x|=l og2|x|=f(x),所以y=l og2|x|是偶函数,它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当x>0时,y=l og2x.因此先画出y=l og2x(x>0)的图象为C1,再作出C1关于y轴对称的图象C2,C1与C2构成函数y=l og2|x|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函数y=l og2|x|的单调减区间是(-∞,0),单调增区间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