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及国防建设
国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战争的关系
![国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战争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79039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a.png)
国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战争的关系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领域也正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国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战争的关系紧密相连,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首先,国防信息化建设对于信息化战争的准备至关重要。
信息化战争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战争形态,它突破了传统战争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打破了过去战争的常规模式。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爆发的信息化战争,国防部门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
这包括建设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建立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培养专业的网络安全人员等。
只有拥有强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才能有效应对信息化战争的挑战。
其次,信息化战争对国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战争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网络化特点,它要求国防系统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快速的决策能力和高度的协同作战能力。
为了应对信息化战争的挑战,国防部门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出一支懂得信息技术运用的专业军事人才队伍;需要加大投入,提升装备水平,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相匹配。
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推动了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并促使其不断迭代升级。
此外,国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战争之间的相互影响还表现在信息化技术的创新上。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而这些创新又为国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支持。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国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国防部门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提升战场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决策、优化资源调度等,从而提高国防水平和作战效能。
总的来说,国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战争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着国防领域的发展。
国防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战争提供了准备,而信息化战争的挑战则推动着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升级。
同时,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创新,为国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几点启示
![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几点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d86906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6.png)
论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的几点启示摘要: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制胜。
农业时代以冷刀兵和体能制胜,工业时代以机械化刀兵和技能制胜,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和智能制胜。
机械化战争中军队的机动能力空前提高,火力空前增强,战争的规模也空前扩大,新的制胜因素成为钢铁产量、火炮口径、飞机、舰艇和坦克的数量及操作这些钢铁刀兵的勇士们的技能。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海湾战争、信息时代、信息系统、信息优势。
正文: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制胜。
农业时代以冷刀兵和体能制胜,工业时代以机械化刀兵和技能制胜,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和智能制胜。
机械化战争中军队的机动能力空前提高,火力空前增强,战争的规模也空前扩大,新的制胜因素成为钢铁产量、火炮口径、飞机、舰艇和坦克的数量及操作这些钢铁刀兵的勇士们的技能。
20 世纪后半叶起,由计算机、通信卫星和全球网络带来的生产方式的改变导致战争方式的彻底改变。
1991 年的海湾战争,从机械化战争的标准看,伊军与美军的装备差距不是很大,但瞬间一边倒的结局让全世界看到了信息优势所带来的全新的战争制胜要素。
此后十多年进行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则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了这一点。
新的制胜因素的浮现,必然给国防建设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这种挑战表现为一是制胜优势的转型,制信息权成为超越制空权、制海权的新的制高点。
二是信息技术优势导致战场全维领域的透明,夜战、电子战、侦察与反侦察成为贯通战争始终的要领。
三是“非线性”、“非对称” 、“先后方界限消失” 、“战略战术概念含糊”等新理念扑面而来,武器装备的“代差”甚至“隔代差”的浮现,“超视距作战” 、“远程精确打击” 、“网络中心战”等全新战法的浮现。
四是信息化推动军事组织结构不断创新,指挥机构趋向简捷,陆海空三军的区分趋向含糊。
五是人的智能得到极大扩展,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人类充分利用智能空间。
纵观百年世纪战争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机械制胜还是信息制胜,说到底都是物化了的人的综合素质的较量。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06c828bd4d8d15abe234e7c.png)
(二)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有效途径
1、发挥军事院校培养的主渠道作用 2、加大依托国民教育的力度
(一)加强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军事 理论体系
一是要加强预测性研究
二是要加强针对性研究
三是要注重连续性研究
(二)大力发展遏制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 物质力量 1、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开拓创新 2、必须以发展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为龙头 3、必须坚持搞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
(一)国防信息基础设施是国防 信息化的基础 (二)国家信息基础建设是军队 信息化建设的基石 (三)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重点 是国防科技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战争是人才之间的较量
(一)信息时代呼唤新型军事人才
“军事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的体 能和技能,达到相应的智力、知识和 技术水平,并能在军队建设和作战中 发挥较大作用的军事人员。
思考题:
1、迎接信息化战争挑战,加强国防建设要 从哪些方面做起? 2、加强军事理论研究应把握哪些方面? 3、信息化战争人才培养主要有哪些途径?
1.新型军事人才的基本特征
信念坚定,勇于牺牲 知识广博,结构合理 智力良好,思维敏捷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身心健康,不屈不挠
2.新型军事人才的主要类型
复合型指挥人才 智能型参谋人才
权威型科学人才 专家型信息技术人才
创新型军事理论人才 精英型作战人才
3.新型军事人才的必备素质
科技素质 信息素质 创新素质 学习素质
(四)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组织指挥的最 佳效益 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拥有足够的信息化 兵器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但更需要有科学 的组织指挥。
做好组织指挥工作的核心,是处 理好机构、制度与人员相互之间的关 系,即解决好机制问题。
论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影响
![论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007f71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4.png)
论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影响一、信息化战争带来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将更高,围绕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化军队建设与占领信息优势高地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各国将竟相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竭力保持本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优势。
在军事领域,各国将加大信息化军队建设的力度与速度,不断革新军队的武器装备、军事理论、编制体制、人员培训等,尽量拉大本国与它国军队信息化能力的距离。
各国在信息力量、信息方面的竞争将白热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军事变革的深入与政治战略需求的变化,信息化战争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新的作战方法。
战略心理战、网络系统战、全元总体战、太空绞杀战、掏心战、瘫痪战、隐形战、至盲战、点穴战、无人战、精微战、间隙战等等作战方式接踵而至。
同时,新作战模式相继登场,信息化战争频繁“变脸”,也使其整体战争形态不断调整与演变。
战争的规模将趋小,以天、小时与分计算时间的战争可能一再发生;物资、能源的消耗战将逐步让位给物质、能源的控制战;战争状态与与平状态的转化,以及军事人员与非军事人员的转换将有新的表现;围绕信息资源展开的争夺战将日趋激烈。
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演变将是迅速与明显的。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使战争体系的效能不断提高,人类的战争能力呈现持续提升的趋势。
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战争信息化带动了世界军事的重新洗牌,让我们更清楚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区别,然后如何改进并超越。
二、我国如何应对信息化战争带来的影响(一)做好军事战斗准备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达。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其特点和如何建设军队信息化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其特点和如何建设军队信息化](https://img.taocdn.com/s3/m/43fc130c581b6bd97f19ea19.png)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其特点和如何建设军队信息化一、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
农业时代的战争,有信息但谈不上信息技术,信息的传递靠自然信道和人体信道,军队的指挥靠旗、鼓、锣、角和人的传信。
工业时代的战争,出现了电报、电话、雷达等信息技术,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为大空间、远距离作战开辟了道路。
但这是机械化战争,并不是信息化战争。
当战争中使用导弹这种信息化武器时,信息化战争就萌芽了;当导弹战与电子战结合运用的时候,信息化战争的威力已震慑世界军事领域;当战场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完成,建立了CI系统,建立了信息化部队(数字化部队),病毒、黑客这些数字化程序化武器登上舞台并越来越起重要作用的时候,信息化战争也就形成了。
简要地说就是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通过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取得胜利而进行的战争,就可称之为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1、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信息技术,是扩展人的获取、传递和处理、利用信息功能的技术,基本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当前战场上的传感技术十分发达,主要有各种侦察卫星、雷达、侦察机、无人侦察器、窃听器、地面传感器、海上侦察船、声纳、夜视器材等。
构成了外层空间、空中、地面、海上、水下立体的全方位的信息遥感控制系统。
尤其是各种侦察卫星的使用,使战场空前透明。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各种侦察卫星,如电子侦察卫星,照相侦察卫星,大地测量卫星,气象卫星,预警卫星等,获得的信息量约占全部情报的90%。
1980年以来几场局部战争,通信技术突飞猛进,通信卫星、光导纤维、数据、图象、传真通信以及正在发展的智能化通信,构成了当今战场的多样化,高速度的信息传递体系。
海湾战争前后90天的通信量超过了全欧洲的40年。
高峰期间,一天的电话呼叫达70多万次,军事卫星构成了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基本的指挥控制手段,它不但在战区间、战区内发挥了主要作用,而且为精确制导武器提供了高速数据处理系统。
第三节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第三节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db2f7a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7.png)
第三节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信息化战争是21世纪国际战争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现代化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下:
一、全面推进军事信息化建设
军事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全面推进。
高新技术的应用是整个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包括卫星通信、网络通信、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
同时,要完善军事信息化基础设施,如信息传输网络、信息存储设备、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等。
二、加强现代化武器装备建设
现代化武器装备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支撑,对提高军事作战能力至关重要。
国防部门
要聚焦高精尖、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方向,加强武器装备科技创新,发展具有网络化、
信息化、智能化特点的武器装备。
三、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
信息化战争是一场由网络动员、网络操纵、网络攻防组成的战争。
国防建设必须充分
认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完善网络安全制度、技术手
段和工作机制,加强网络攻防能力建设。
四、加强智能化人才建设
信息化战争需要具备智能化、信息化素养的人才,人才建设对国防建设至关重要。
国
防部门要积极发掘、培养、引进具有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所需的各类人才,建立智能化人
才成长体系,加强军民融合,推动人才优势向国防建设倾斜。
五、加强军事技术国际合作
信息化战争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加强军事技术国际合作能够提升军事装备和
技术的质量和水平。
国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与国外军方和军工企业的合作交流,推
进军事技术和其他空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国际军事安全和稳定。
信息化战争对中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信息化战争对中国国防建设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d4328e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8.png)
信息化战争对中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信息化战争的崛起,证明了现代战争不仅是物质力量的碰撞,更
是技术力量的博弈。
中国的国防建设也应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开展
现代化军事改革。
首先,要构建信息化指挥体系。
以信息化手段实现联合指挥与作战,加强各军兵种间的协调配合,打破信息孤岛,提高反应速度和执
行效率。
其次,要建设信息化防空体系。
随着无人机、导弹等先进武器技
术的发展,信息化防空体系已成为现代化防空的重要保障。
中国应该
加大信息化防空技术研发和装备配备力度,提高抵御外来干扰和攻击
的能力。
再次,要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建设。
信息化战争中,网络攻击是一
种常见的、成本较低的战斗手段。
中国在网络空间安全方面需要不断
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储备,保护国家的信息安全。
最后,要紧紧把握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推动军事科技的创新。
研发和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加强军民融合,培育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全面提升军事科技水平。
综上所述,信息化战争对中国国防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应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指挥体系、信息化防空体系及网络空间安全体系,提高军事科技创新能力,努力
走向现代化强军之路。
上海海事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论文《信息化战争与我国国防建设》
![上海海事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论文《信息化战争与我国国防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e0c4f2567ec102de2bd8965.png)
题目:信息化战争与我国国防建设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战争会逐步取代机械化战争登上历史舞台。
由于它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规律,我们不能一味的继承传统的军事理念,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对军队的建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做准备!关键词:信息化战争,国防建设,信息化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国防动员一、要创新国防理论,适应信息化战争(一)现代战争的新形式和新状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先后爆发了几场战争,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些战争与传统战争不同的是,军事高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战争中,这其实是信息化战争的雏形。
由此之后,世界掀起了一场新军事变革,其变革的最终结果是要演变到信息化战争。
我们要想在未来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跟紧时代的步伐,重视对信息化战争的研究。
(二)面对信息化战争,我军国防理论的现状要想打赢信息化战争,首先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军事国防理论。
我军虽然从最近几年的几场战争中得到了不少有关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这些成果在世界的战场上来看,尤其是与美国这样的军事大国做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创新力度还很匮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冲破传统机械化战争理论的束缚,没有完全建立信息化战争的观念,或只是被动地接受国外的理论,奉美国的理论为上帝,不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完全照搬到我国国防理论建设中,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何谈打赢信息化战争?(三)改进我军国防理论,先从军队一体化建设做起在新的国防理论建成的过程中,要先谈军队的一体化建设。
信息化战争是各种作战力量的一体化作战,一体化是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把各种作战力量都调动起来,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指挥,统一作战。
要注意的是军队一体化建设要与我国实际的军情相适应,因为我国现有的信息化程度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所以一体化建设并不是能够马上实现,我们要从最基本的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信息化战争和我国的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和我国的国防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63836ca84254b35eefd3454.png)
“单纯信奉谋求解决高技术武器研制采购的信条是不够的,信息战的 原则必须综合在指导部队运用战略的条令中,而且必须在部队的发展 战略中具体运用,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必须学习历史的经验,立足于新的信息化战场环境,创造新的战术 战法,发展新的理论原则,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制定或修订条令条例等 法规性文件。
来,武器装备的“代差”甚至“隔代差”的出现,“超视距作战”“远程精确打击'''网络
中心战”等全战法的出现;
四 信息化推动军事组织结构不断创新,指挥机构趋向简捷,陆、海、
空三军的区分趋向模糊;
五 人的智能得到极大扩展,信息化提供前所未有的人类充分利用的
智能空间。
面对信息化带来的变革,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挑战,更 是历史的机遇
信息化战争和我国的 国防建设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 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
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
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 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 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 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 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信息实力 包括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太 空兵器,智能部队,以及具有高技术、高知识、高素 质的人员。
一 提高对信 息化战争的 全面认识, 增强信息制 胜的思维意 识
二 打破传统
观念,树立 一 提高对信 息化战争的 全面认识, 增强信息制 胜的思维意 识 新型(信息) 制胜观念, 确立“综合制
胜“的观念
论信息化战争下的我国国防建设
![论信息化战争下的我国国防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32d5f68625c52cc58ad6be9d.png)
现代局部战争动员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化战争动员的趋势与保障体系建立考号:姓名:[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等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相继爆发,美、英、法等军事强国后备力量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决定战争进程的重要因素。
现代局部战争突显高技术武器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作战单元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信息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梳理并借鉴这些战争实践,对我国战争动员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局部战争军事革命信息化基本形态战争动员一、现代局部战争基本特征(一)作战力量集成化、信息化、多维化,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等多维空间,运用信息化武器进行,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的、附带杀伤破坏性降到最低限度的战争。
数字化部队、数字化单兵装备和指挥平台高度数字化军队,是要具备高等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二)武器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和提升。
如加以信息技术对火炮的改造和提升,使其成为数字化炮兵。
让机械化武器装备具备类似于人的感官的功能,从而使其综合作战效能倍增,满足信息战争作战的需要;另一个方向是研制新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如计算机网络病毒、军事智能机器人等。
武器装备信息化将使电子信息技术在武器装备体系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其技术保障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三)信息战场多维化,指挥自动化、网络化、实时化、一体化信息化战场涵盖陆、海、空、天、电的数据链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
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实时化,一体战场控制。
作战命令可全方位传达至个作战单元精确至单兵。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2a81d7a02768e9951e738ab.png)
• (三)建立信息化的装备体系
• 我军必须在信息化装备建设中加大投入,构建研 制信息化装备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资源,以 信息流控制物质流,使研发的武器装备向更加精 确、更加灵活、更加可靠、更加及时的方向发展 ,随时应付复杂的局部信息化战争。
第五节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第五节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 一、以新的“防御战略”为核心
• (二)要周密谋划战争全局
• 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一要创造有利的作战环境 。在战争力量的使用,作战手段的选择,各种斗 争方式的配合,特别是地形和天候条件的利用方 面要精心谋划,积极创造战机,形成有利的战略 态势,营得战争的胜利。
第五节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第五节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 一、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 为核心
• 中央军委从国家利益出发,适时调整和完善了我 军军事战略方针,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须坚持和 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指导思想,这是我国信息 化战争的核心指导思想。“积极防御”这一战略 方针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付以它的新内涵,我 们要与时俱进,去研究新问题、新特点、迎接新 挑战,树立新观念。
第五节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 二、以谋求打赢理论创新为前提
• (一)改善军事理论创新的机制
• 信息时代是人类战争史上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 是一个孕育着人类创新的伟大时代,我们要适时 抓住有利的机遇,以只争朝夕地创造一个宽松的 环境和机制,做到:一要激励军事理论创新精神 。造成人人爱科学、学科学、争当科技专家的良 好氛围,用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来发 展我们的军事理论。
• 五、以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
• 能驾驭信息化战争人才是关键。江泽民同志提出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决策,并明确指 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全面素 质,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具有创新 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是说高素质、复合型、 创造力是对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的几点启示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的几点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2f4f5e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7.png)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的几点启示第一篇: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的几点启示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的启示摘要: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
随着战争形态逐渐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已经成为世界的必然趋势。
该文对我国国防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启示: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为核心,要注重综合整体的威力,加强应对信息化战争的准备;以谋求打赢信息化战争理论创新为前提,大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努力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关键字:信息化伊拉克战争高新技术一、引言信息战争是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高技术的时代,而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经济、技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
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
因此,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力量的战争。
在信息化战争中,掌握信息和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二、信息战争的特点信息战争必然与高技术密切相关,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都将完全融入到战争之中,因此,信息战争必然会有以下一些特点。
1、武器信息系统化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1)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
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带巡航导弹。
(2)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
旨在破坏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9d7b39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49.png)
颗二代白云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在导航定位卫星方面,共投入了GPS—2和GPS—2R
共24颗卫星,定位精度从16米提高到10米。还动用了由14颗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卫星、4颗军事星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组成 保障伊拉克战区战略及战术通信的天基信息传输系统。此外,租用了一些商用卫星,主要是地球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等。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同时,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很多时候体现的是国力和领导集团的魄力。我们知道中国很多军事技术存在短 板,能造出来,但保有量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存在瓶颈。真正打起仗来高技术兵器的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不 一定是工人加班加点敲铁皮就能造的出来的,那么就会被动挨打。
一)然而落后就要挨打,尤其是在武器装备上,不能有太大的时代差,否则在战场上就无法获取哪怕是战术上的优势,这就很 难打赢战争,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军事信息网络化建设。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以宽带、大容量、数字化的网络传输能力为基础和 前提,所以,对于我国来说加快军队的信息网络化建设,特别是末端建设和移动网络的建设势在必;进一步提高一体化建设水 平。未来作战是联合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真正一体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只有加快建设和发展适合自己国情的综合集成系 统,才能真正实现情报侦察、预警探测、信息对抗,特别是武器平台控制的现代化目标。此外,还必须推进民族信息产业的发 展,一个国家的信息战能力是建立在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上的。因此,我们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去抓,优先发展信息产 业。同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方面的优势,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下展开联合攻关,以形成我们的 优势领域,铸就自己的“撒手锏”。(二)是必须创新作战理论,装备技术落后可怕,但思想观念滞后更危险。作战理论的创新 一方面要求和现有武器装备相匹配,一方面又要与作战对象相协调,伊军的作战理论非常落后,在这两个方面都不适应,因此 应进一步加强综合军事理论研究。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影响,应不断跟踪探讨适合各自国情的信息化建设特点与对策,加大 军事理论创新的力度,从而促进多出成果,加速发展。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几点启示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几点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82062681eb91a37f1115c63.png)
摘要:本文阐释了信息化战争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分析了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最终得到几点启示。
关键词:现代信息化,战争,国防建设正文:1、信息化战争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1.1信息化战争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化战争的时代必然到来。
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先后爆发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的高技术信息战争,这些使我们看到了现代各国竞争的新方式—信息化战争。
所谓信息化战争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基础上的新型战争。
具体而言,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交战双方或一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为主要作战工具,以信息战威主要作战形式进行的战争。
「1」即以机械化战争的装备平台为载体以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为主导,以能量为后盾,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战争形态。
21世纪的来临,战争与和平的界限并没有消失,信息化作战体系及其运用时信息化战争的核心,其先导性和主导性是信息战争的最终目标,没有了血与火的战场搏击,转化为了精神、意志和智慧的竞争。
1.2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化战争,它具有与以往任何战争形态所不同的显著特征。
⑴战场空间的多维化战争形态的不断发展,战场空间维数的不断增加。
从以前的陆地战场增加到现在的陆、海、空、天、电、网的战场。
陆地时人类战争有史以来的主要战场。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海洋的经济价值,空间战场也越来越激励,太空战场日益成为继陆海空战场之后的第四维有形空间,太空必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又一个制高点。
电子信息领域的激励对抗却是信息化战争所特有的,计算机的对抗已成为目前信息化战争中的电子信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对抗也就成为现代战争的一种全新的、不可或缺的信息攻防手段。
⑵战争过程短暂化以往战争有一个共同点,即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但随着信息化战争的来临,战场信息传输与处理的时间极大地的缩短了,作战行动节奏大为加快,战争持续的时间短暂化趋势。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7bed7f31647d27284b73517a.png)
信息化战争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化战争的时代必然到来。
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先后爆发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的高技术信息战争,这些使我们看到了现代各国竞争的新方式—信息化战争。
关键词:现代信息化战争国防建设一、概念: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二、基本特征:武器系统信息化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通讯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以前那种宝塔式的逐级指挥体制将不附存在..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作战方式多样化心理战,太空战,机动战,电子战乃至虚拟世界的网络战等,一开始就全方位的面临,而且贯穿整个战争的始终.非接触作战和接触作战同等重要.所以一场这样的信息化战争是极度考验一个国家的战争意志的.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信息作战不代表伤亡和战损小.而恰恰比传统战争残酷.大面积的毁灭性武器被高技术手段改造,作战意图明显.针对性强.这就是说在战争初期就使用这种武器的可能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增加了非接触的作战行动样式非接触作战时美军首先提出的一种作战思想并用于战争实践。
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https://img.taocdn.com/s3/m/716cb3d849649b6648d747f4.png)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进入21世纪,信息化战争开始作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登上现代战争的舞台。
而在信息化战争中,谁拥有信息优势,谁就能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一.信息化战争的含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还、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的、附带杀伤破坏性降到最低限度的战争。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1.作战力量数字化集成化,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数字化部队就是作战单元,装备系统,单兵装备和指挥系统高度整合的部队,并且具备高等的知识水平,这样一支知识化人员武装起来的数字化部队就是初步的信息化部队。
2.武器系统信息化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
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3.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
作战命令可以通过通讯设施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
4.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信息化战场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
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
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
鉴于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手段是非线形混沌而模糊的。
5.作战方式多样化心理战,太空战,机动战,电子战乃至虚拟世界的网络战等,一开始就全方位的运用,没什么充裕的时间准备。
而且要打,就贯穿整个战争的始终。
非接触作战和接触作战同等重要。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1.战争空间急剧拓展。
信息化战争是高度立体化战争,即战争不仅在地面水面,水下进行,而且,向外层空间扩展。
2.战争进程明显加快。
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武器装备的能量释放的速度加快,杀伤力在增加;高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军队的机动能力,打击能力和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单位时间作战效能明显增强;高技术武器装备造价昂贵,迫使进程加快。
论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论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b5f33d65227916888486d7a2.png)
论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
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是指一切与敌我双方军队、武器和作战有关的事实、过程、状态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被特定系统所接收和理解的内容。
就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依赖程度而言,过去的任何战争都不及信息化战争。
在传统战争中,双方更注重在物质力量基础上的综合较量。
如机械化战争,主要表现为钢铁的较量,是整个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能力的全面竞赛。
信息化战争并不排斥物质力量的较量,但更主要的是知识的较量,是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的竞赛。
知识将成为战争毁灭力的主要来源,“计算机中一盎司硅产生的效应也许比一吨铀还大”。
火力、机动、信息,是构成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
信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
信息优势,实质就是在了解敌方的同时阻止敌方了解己方情况,是一种动态对抗过程。
它已成为争夺制空权、制海权、陆地控制权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ef894ddcce2f0066f533228a.png)
五、大力培养国防科技后备人才
未来战场已不仅仅是武器装备、 未来战场已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物资基础和人 员数量的对抗,而更多地体现为科技、 员数量的对抗,而更多地体现为科技、知识和智 慧的比拼,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较量。 慧的比拼,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较量。
五、作战方式呈现非接触化
非接触作战是敌对双方在不接触的情况下, 非接触作战是敌对双方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使 用信息系统和远程作战武器实施防区外打击的作 战行动样式。 战行动样式。 •远程攻击 远程攻击 •隐身攻击 隐身攻击 •无人攻击 无人攻击 •信息攻击 信息攻击
六、作战效果实现精确化
在信息化战争中, 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到武器系 统之中,战争能量将是机械动能、热能、 统之中,战争能量将是机械动能、热能、信息能 三者之和, 三者之和,各种能量将是在信息控制下的有限精 确释放。 确释放。这就带来了信息化战争的效果精确形态 特征。 特征。 •目标选择的精确性 目标选择的精确性 •作战力量使用的精确性 作战力量使用的精确性 •对目标打击的精确性 对目标打击的精确性
(四)电子战 电子战是指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或器材 运用电子对抗的手段进行的作战。 运用电子对抗的手段进行的作战。 电子战根据对抗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电子侦 电子干扰、电子防御三个方面。 察、电子干扰、电子防御三个方面。 其核心就是夺取战场“制电磁权” 其核心就是夺取战场“制电磁权” 。
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战场空间呈现多维化
信息化战争是在“ 信息化战争是在“陆、海、空、天、电、网” 多维空间进行的战争。 多维空间进行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9d03dd5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7.png)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第一节确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防建设思想一、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要转到立足于遏制或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来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反映国防活动的规律,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具有时代的特点。
能否根据战略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国防建设的方向和成败。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根据美苏争霸的战略格局和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和国家领导核心确定了“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
进入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在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决策,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要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转到和平时期建设上来。
江泽民同志主持军委工作后,根据冷战结束、东欧巨变等国际局势和海湾战争的情况,提出了要立足于打赢现代战争条件下特别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反侵略的局部战争。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爆发以后,江泽民同志又明确指出未来人类的战争将主要是信息化战争。
胡锦涛同志担任军委主席后指出:要将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转到立足于遏制或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来,并确定了我国于20世纪中叶实现军队信息化、并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的国防建设发展的目标。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一)主要着眼于应付信息化战争,而不是机械化战争或其他形态的战争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形态的战争;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有明显的区别;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我国对进行信息化战争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
据此,只有将国防建设的着眼点放到应付信息化战争上来,不失时机的作好信息化战争的准备,才能在敌人将侵略战争强加给我们的时候,奋起反击,抵御侵略,战胜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这是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因此,必须围绕信息化战争进行国防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社会,把信息资源作为首要的战略资源,完善信息化战争体系,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第一节确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防建设思想一、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要转到立足于遏制或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来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反映国防活动的规律,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具有时代的特点。
能否根据战略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国防建设的方向和成败。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根据美争霸的战略格局和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以为代表的党中央和国家领导核心确定了“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
进入新时期以后,同志在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决策,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要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转到和平时期建设上来。
同志主持军委工作后,根据冷战结束、东欧巨变等国际局势和海湾战争的情况,提出了要立足于打赢现代战争条件下特别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反侵略的局部战争。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爆发以后,同志又明确指出未来人类的战争将主要是信息化战争。
同志担任军委主席后指出:要将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转到立足于遏制或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来,并确定了我国于20世纪中叶实现军队信息化、并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的国防建设发展的目标。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一)主要着眼于应付信息化战争,而不是机械化战争或其他形态的战争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形态的战争;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有明显的区别;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我国对进行信息化战争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
据此,只有将国防建设的着眼点放到应付信息化战争上来,不失时机的作好信息化战争的准备,才能在敌人将侵略战争强加给我们的时候,奋起反击,抵御侵略,战胜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这是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因此,必须围绕信息化战争进行国防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社会,把信息资源作为首要的战略资源,完善信息化战争体系,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二)着眼于应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而不是迫在眉睫的世界大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不会发生,我全的主要威胁是局部战争。
因此,应做好应付局部战争的准备。
而且,也只有将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从准备早打、大打转到准备打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上来,才可能抓住历史机遇,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国防力量。
(三)既着眼于打赢战争,又着眼于遏制战争国防建设的目的是国家的安全,这既可以通过打赢反侵略战争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遏制战争的爆发来实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得和平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
而且,只要战略得当,信息化战争的准备充分,遏制战争、争得和平也是完全可能的。
因此,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既要着眼于打赢信息化战争,又要着眼于遏制战争的爆发。
二、国防教育要适应信息化战争条件国防教育是统一全民的国防建设思想、国防观念和增强公民国防意识的重要途径。
因此,必须使国防教育适应信息化战争条件。
可通过对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了解信息化战争的特征、特点,把握其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进行人民战争的新方法。
从而使全国人民明确我国国防建设的方向,正确理解国防政策和战略,增强国防意识,激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息化社会的积极性,自觉地投入到信息化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之中。
三、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统一全民的国防建设思想,进行深入的国防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增强全国人民的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
战胜侵略者的信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一个缺乏打赢反侵略战争信心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中华民族具有战胜一切敌人、保卫美好家园、顽强生存和积极发展的光荣传统。
同样,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如果有人胆敢以信息化的局部战争侵犯我国,我国人民一定会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地奋起反抗,战胜敌人。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政治开明、社会稳定、国防巩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正确的安全政策有利于形成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我国将能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协调发展。
人民军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不断提高,新军事革命不断推进,已经为进行信息化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经验和战争规律都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一两件新式武器,而是取决于人民,是由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自然及主观指导等所有战争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决定的。
可以预见,我国的反侵略的正义的人民战争必定胜利。
第二节构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战争体系一、建设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建设一支强大的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任务。
20世纪上半叶起美、英、法、德就开始了数字化军队的建设。
海湾战争后美军实行了全面的军队转型计划,海空军的数字化水平发展迅速,陆军逐步建成数字化旅和数字化师。
C4ISR系统和军用信息高速公路不断推进。
西方发达国家积极组建信息化军队,为其在近年进行的几场信息化战争提供了条件。
同样,我国要实现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也必须建设强大的信息化军队。
我国军队目前还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状态,这与信息化战争条件是不相符的。
但如果按照发达国家军队已经走过的道路发展,即先实现机械化再实现信息化,那就会总跟不上别人的步伐,始终落后。
因此,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以信息化牵引机械化,信息化和机械化一同实现。
信息化军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还包括信息化条件下的编制体制、作战指挥、政治工作、教育训练、后勤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军事理论和作战方法。
二、建造完备的社会信息化基础打赢信息化战争不仅依靠军队的信息化,还需整个信息化社会的支撑。
没有信息化社会的环境,也就不会发生信息化战争。
美国的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WWMCCS),其信息处理系统便是与互联网融为一体的。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不是线式的,它没有明显的前方和后方,而是在广大空间和多个领域进行。
战争的对抗会表现为以军队为中心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所有领域里的信息对抗,信息资源的争夺具有全民性质。
而军队之间的信息对抗也受制于社会信息化水平。
因此,必须积极推进社会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建设包括发展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网络,建造信息基础设施,打造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形成信息文化,制定信息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
如超带宽的防攻击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太空为主的地下、海洋、空中的全频普通信网络,庞大的信息库,高性能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和软件,以及相配套的信息人才、信息法规和信息科技工业的发展。
三、建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防动员体制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防动员必须首先着眼于信息资源的转型,使其由和平时期状态迅速有效地转为战争状态,激活信息化战争体系,促使信息力量迅速汇集。
当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后,应在第一时间将民用的战略信息资源,如信息、通信网络、数据库、重要信息设施纳入战争体系,由军事部门实行集中统一地指挥和使用。
全国各个行业,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能源基地、科研基地中的信息网络和设施,都必须立即进入战争状态,确保信息畅通、,抵御敌人的信息攻击。
美国在近几次战争动员时曾有过相关的表现,如将部分民用卫星等信息技术设施纳入军事侦察、通信体系等。
为此,在和平时期就应建立相应的体制,制定有关法规,进行必要的演练。
国家战略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储备应纳入国家的整体发展规划,各个重要部门的信息设施和管理都应能适应信息战的需要,平战结合,完善战略信息资源的战争动员机制。
在武装力量动员时,应优先招回信息技术人员,检验和抢修信息技术装备,针对部队在信息战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应急训练和演习,研究敌人信息战的新动向,确保部队信息作战的能力。
应迅速汇集地方的信息技术人员,扩编预备役信息技术部队和组建新的信息技术部队,为新编部队配备信息化武器装备和具备指挥信息化战争能力的指挥人员。
新编部队应进行必要的信息战演练。
民兵组织应把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分队的组织和训练上,重点协助主力部队的信息技术保障和对敌开展信息袭扰战、信息游击战等。
为此,武装力量要在和平时期就作好必要的准备。
主力部队、预备役和民兵都要有迅速激活信息能力和扩充信息化部队的预案,建立信息技术人员数据库,确定信息力量紧急集结方案,并组织演习。
在国民经济动员时,应确保使那些与信息力量密切相关的资源、企业、科研机构和设施迅速转入战争状态,立即开展为军事活动服务的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重点保护与信息力量密切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
为此,应在制定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时统筹考虑,兼顾和平时期建设的需要和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军民平战结合。
以确保在信息化战争来临时,能得到国家经济力量的有效支撑。
同时,还要制定动员预案和必要的演练,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四、发展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军事理论体系国防建设不仅要着眼于发展进行信息化战争必需的硬力量,还必须发展软力量,即构建和发展反映信息化战争规律及战争指导规律的军事理论体系。
信息化战争只能在信息化战争理论的指导下才会出现。
军事理论对战争资源的整合、流动、趋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牵引战争体系中硬力量的发展方向。
我军是在长期的热兵器战争和机械化战争的实践中走过来的,对信息化战争规律的研究才起步。
因此,必须大力加强信息化战争理论的研究。
要坚持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解放思想,加强学习,密切跟踪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变化,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创新军事理论。
应重点研究信息化战争的本质特征、发展趋势、作战手段和武器装备,研究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国防动员、国防法规和战略信息资源等课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驾驭信息化战争。
一种新的重要的技术运用于战争,会引起军事行为和军事理论的变革,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以新的理念指导、引导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战争。
美国曾有人提出过“一次性战法”的理论,即研究出一种新的作战方法只使用一次,这种提法虽有待斟酌,但其中反映出的“不停顿革新”的思路还是可以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