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949《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结构力学(二)自学考试大纲

结构力学(二)自学考试大纲

结构力学(二)自学考试大纲(含考核目标)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订出版前言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培养人才的需要,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落实宪法规定的“鼓励自学成才”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

自学考试应考者通过规定的专业课程考试并经思想品德鉴定达到毕业要求的,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并按照规定享有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同等的有关待遇。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为国家培养造就了大批专门人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标准参照性考试。

为科学、合理地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试标准,提高教育质量,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按照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规定,组织各方面的专家,根据自学考试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进行了研究,逐步调整、统一了专业设置标准,并陆续制定了相应的专业考试计剥。

在此基础上,全国考委各专业委员会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从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需要出发,组织编写了相应专业的课程自学考试大纲,进一步规定了课程学习和考试的内容与范围,使考试标准更加规范、具体和明确,以利于社会助学和个人自学。

近年来,为更好地贯彻党的的十六大和全国考委五届二次会议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自学考试专业建设和学科内容的发展变化,全国考委各专业委员会按照全国考委的要求,陆续进行相应专业的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修订或重编工作。

全国考委土木水利矿业交通环境类专业委员会参照仝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结合自学考试建筑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工作的实践.组织编写了新的《结构力学(二)自学考试大纲》,现经教育部批准,颁发施行。

结构力学自学考试大纲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结构力学自学考试大纲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结构力学(一)自学考试大纲》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调整意见一、“结构力学(一)自学考试大纲”学习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第八章“影响线及其应用”与第五章§ 5-7 “无铰拱的计算双铰拱的计算特点”不再作为考核内容。

二、其他章节的考核内容与基本要求仍按“结构力学(一)自学考试大纲”学习内容与考核目标中各章对“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的规定执行。

三、试卷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内容分配如下考核内容题型1、单项选择题各章2、填空题各章3、基本计算题各章4、分析计算题: 静定结构计算、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附件2 :《结构力学(一)》参考样卷20 XX 年 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代码 2393)本试卷共页,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总 分题号 -一- -二二 三 四核分人题分20162836复查人得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 未选均无分。

1 .图示体系为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 •瞬变体系D •常变体系得分评卷人 复查人2 •图示三铰拱,已知三个铰的位置,左半跨作用均布荷载,其合理拱轴形状为【 VEnnuDC 、A •全跨圆弧B .全跨抛物线C . AC 段为圆弧,CB 段为直线D . AC 段为抛物线,CB 段为直线 3 •图示外伸梁,跨中截面 C 的弯矩为 A. 7 kN m B. 10kN m]<)kN【5tN/in IlhUteAC . 14kN m Lt4m ,4m1D . 17 kN m题3图【题2图4 .图示结构,支座 D 的反力为 A .虫16qc结构力学(一)试卷5i5•图示梁,A 端作用力偶m ,则B 截面转角B 为ml6•图(a )所示结构用力法计算,选择图( b )为基本体系,则基本方程为7 .图示对称刚架,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求解时取半刚架为C .图(c )A .图(a )B .图 (b) 题7图 图(a )图(b ) 图(c )图8•图示结构,使结点 B 产生单位转角的力矩(i = EI/l )10 i C ElMB "El12 i 3EI14 iA .6EIml B . 3EI C .ml2EI D .ml百ElA . 11X 1B . 11X1C . 11xiD . 11X1图(a )乡图(b )|茫X iD .图1C1C1C1C9 •图示结构,各杆EI =常数,用位移法计算,基本未知量的数目为Q -- ---题9图10•图示结构,各杆线刚度均为i,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110181438得分评卷人复查人11.两刚片用一个铰和AB为2分,共1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深圳大学考研土木工程结构综合知识考试大纲.doc

深圳大学考研土木工程结构综合知识考试大纲.doc

深圳大学考研土木工程结构综合知识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44 土木工程结构综合知识二一、考试基本要求《土木工程综合知识》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该科目包括三部分内容:(1)材料力学;(2)结构力学;(3)土木工程材料。

考生考生根据自己未来的专业研究方向,只能从三部分内容中选择其中一个部分(三选一)进行答题。

二、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力招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仲与压缩、扭转、弯曲杆件的P、J力、应力、变形等分析计算以及强度、刚度条件的应用,截而儿何性质的计算以及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等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有分析和处理材料力学基本问题的能力。

2.1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材料力学概述变形体,各向同性与各14异性弹性体,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工程结构与构件,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儿种主要形式。

(1)深入理解并掌握变形体,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弹性体等概念;(2)深入理解并掌握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3)了解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几种主要形式。

2.轴昀拉伸与压缩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安全因数、许用应力、强度条件;典型材料轴向拉压吋材料的力学性能;拉(压)杆内的应变能。

(1)深入理解截面法,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2)熟练掌握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3)理解并掌握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4)了解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能;(5)理解并掌握拉(压)杆内的应变能计算。

3.扭转薄壁圆筒的扭转;传动轴的外力偶矩、扭矩及扭矩图;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

(1)理解并掌握传动轴外力偶矩的计算;(2)理解并掌握薄壁圆筒的扭转;(3)理解并掌握圆轴扭转时横截面的扭矩,扭矩图;(4)熟练掌握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5)熟练掌握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6)理解并掌握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

《结构力学》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教材

《结构力学》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教材

《结构力学》课程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结构力学》(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李廉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第6版);2.《结构力学》(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龙驭球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第4版)。

二、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三、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考核知识点:1.结构的计算简图;2.支座和结点的类型、受力特点及约束力;3.常见结构类型。

第二章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考核知识点:1.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刚片、约束、虚铰概念;2.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3.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4.常见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5.三刚片体系中虚铰在无穷远处情况;6.几何构造与静定性关系。

第三章静定梁与静定刚架考核知识点:1、单跨静定梁内力图作法;2、区段叠加法做弯矩图;3、多跨静定梁内力计算及弯矩图和剪力图作法;4、简单刚架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5、静定结构的特性。

第四章静定拱考核知识点:1.拱的概念以及拱的受力特点;2.三铰拱支座反力计算、指定截面内力计算;3.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的概念。

第五章静定平面桁架考核知识点:1.桁架的概念以及受力特点;2.结点法、截面法计算桁架内力;3.特殊类型的结点及零杆判断;4.组合结构的概念及内力计算。

第六章结构位移计算考核知识点:1.刚体体系和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2.广义力与广义位移及单位荷载法;3.图乘法计算梁和刚架的位移;4.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

第七章力法考核知识点:1.超静定结构的性质及超静定次数确定;2.力法的原理;3.用力法计算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梁、刚架、桁架;4.利用结构对称性简化计算、半边结构的取法;5.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第八章位移法考核知识点:1.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形常数(杆端位移引起的杆端弯矩和杆端剪力);2.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梁和刚架;3.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

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结构力学(含动力学)是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入学考试选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考试范围:结构力学(含动力学)。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答卷形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均为必答题。

答题时间:180分钟。

试卷结构和考试题型:试卷共150分,为作图、分析、计算题。

基本考试题型为:(1)作图题;(2)计算分析题;(3)其他题型。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第一章几何构造分析1. 几何构造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3. 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了解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自由度(静力自由度)约束及其类型等基本概念。

理解和应用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两刚片法则、三刚片法则、二元体法则),会计算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第二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1. 梁的内力计算2. 静定多跨梁3. 静定平面刚架4. 三铰拱5. 静定平面桁架6. 静定组合结构7. 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熟练掌握杆件上的荷载与内力的微分关系、增量关系,并用以定性分析内力图的形状。

熟练掌握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的方法。

熟练掌握静定梁、静定刚架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以及静定平面桁架内力的求解方法。

掌握静定组合结构、三铰拱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方法。

了解静定结构的力学特征。

第三章影响线1. 移动荷载与影响线的概念2. 用静力法作影响线3. 用机动法作影响线4. 结点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5. 静力法作桁架的影响线6. 影响线的应用理解影响线的概念以及与内力图的区别。

熟练掌握静力法作静定梁、刚架、拱、组合结构和桁架的内力、位移等影响线。

了解用机动法作影响线。

会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内力。

第四章虚功原理和结构的位移计算1. 刚体体系的虚功原理及其应用2.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3. 荷载下结构的位移计算4. 广义位移的概念和计算5. 温度改度和支座移动下结构的位移计算6. 互等定理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结构》专业考试大纲 .doc

《结构》专业考试大纲 .doc

《结构》专业考试大纲一、结构力学1、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及其应用2、掌握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反力、内力的计算与内力图的绘制;3、熟悉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掌握图乘法;了解支座位移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

4、了解超静定次数、力法基本体系、力法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刚度方程;了解位移法基本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

掌握力矩分配系数与传递系数、单结点力矩分配。

5、了解影响线概念、连续梁影响线形状、最不利荷载位置、内力包络图概念。

6、了解单自由度体系周期、频率、简谐荷载与突加荷载作用下简单结构的动力系数;了解振幅与最大动内力、阻尼对振动的影响、多自由度体系自振频率与主振型、主振型正交性。

7、熟悉矩阵位移法的解题思路和步骤;了解单元刚度矩阵的特性及其中每一元素的物理意义和后处理法计算结构的位移和内力二、钢筋混凝土结构1、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概念、计算原则及构造要求。

2、掌握基本受力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局部受压及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了解疲劳强度及构件裂缝和挠度的验算。

3、了解各种常用结构体系的设计和布置原则。

4、掌握基本构件截面尺寸的选定原则及构造规定。

5、了解现浇构件的连接构造及节点配筋形式。

6、了解预应力构件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施工的基本知识。

7、熟悉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原则和构造要求。

三、钢结构1、掌握受弯构件的强度及其整体和局部稳定计算;掌握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2、掌握构件的连接计算及其构造要求;3、熟悉钢结构构件的选型、结构布置和主要构造。

4、熟悉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特点和设计原理。

5、熟悉钢结构的防锈、隔热和防火措施。

6、了解对钢结构的制作、焊接、运输和安装方面的要求。

7、了解钢结构的疲劳计算和构造要求。

8、熟悉塑性设计的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

四、砌体结构与木结构1、掌握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2、掌握墙梁及挑梁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结构力学自学考试大纲》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调整意见

《结构力学自学考试大纲》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调整意见

结构力学(一)自学考试大纲》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调整意见一、“结构力学(一)自学考试大纲”学习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第八章“影响线及其应用”与第五章§ 5-7 “无铰拱的计算双铰拱的计算特点”不再作为考核内容。

二、其他章节的考核内容与基本要求仍按“结构力学(一)自学考试大纲”学习内容与考核目标中各章对“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的规定执行。

三、试卷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内容分配如下题型考核内容各章1、单项选择题各章2、填空题各章3、基本计算题4、分析计算题:静定结构计算、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附件 2 :《结构力学(一)》参考样卷20××年×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结构力学(一)试卷(课程代码2393)本试卷共8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核分人题分20162836复查人得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图示体系为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瞬变体系D.常变体系2.图示三铰拱,已知三个铰的位置,左半跨作用均布荷载,其合理拱轴形状为【A.全跨圆弧B.全跨抛物线C.AC 段为圆弧,CB 段为直线D.AC 段为抛物线,CB 段为直线3.图示外伸梁,跨中截面 C 的弯矩为 A .7kN mB.10kN mC.14kN mD.17kN m4.图示结构,支座 D 的反力为A.ql16B.ql8C . ql 4D .q 2l 题4图5.图示梁, A 端作用力偶 m ,则 B 截面转角 B 为 ml 6EI ml 3EI ml 2EI ml EIA .B .C .D . EI6.图( a )所示结构用力法计算,选择图( b )为基本体系,则基本方程为 A . 11x 1B . 11x 1C . 11x 1D .11x1 1C 1C1C 1C 图( a ) 图( b ) 题6图 x 1 7.图示对称刚架,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求解时取半刚架为 A .图( a ) C .图( c ) B .图( b ) D .图( d ) 图( a ) 图(b ) 图(c ) 图( d )8.图示结构,使结点 B 产生单位转角的力矩 M 为( i = EI/l ) A . 8 i B. 10 i C. 12 i D .14 i M EIC EI3EIDl.51题8图题 12 图13.图示结构, AB 杆的轴力为9.图示结构,各杆 EI=常数,用位移法计算,基本未知量的数目为 A . B . C . D .10.图示结构,各杆线刚度均为110 A .B .C .D .1 8 1 43 8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结构力学复习纲要

结构力学复习纲要

结构力学复习大纲总的说来,学习结构力学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构成分析,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几何构成分析能力,才会判断一个杆件系统是否结构,是静定结构还是超静定结构,哪些是多余约束。

几何构成分析是“搭”杆件,而结构计算是“拆”杆件,知道怎样“搭”结构才能正确、简便地“拆”结构,计算结构内力和变形。

2、在结构力学的学习中必须牢固建立“平衡”的思想,使“平衡”成为一种潜意识,结构整体是平衡的,任何一个结点、一个杆件、几个杆件的集合体都是平衡的,都可用截面法取出隔离体建立平衡方程。

必须熟练地运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平衡方程记住并不困难,重要的是熟练灵活地运用。

3、静定结构内力分析必须过关,并且比较熟练,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是最基本的技能。

整个结构力学一环扣一环,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是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的基础,而静定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又是力法的基础,力法又是位移法的基础,位移法又是力矩分配法的基础,固定荷载下结构计算又是移动荷载下结构计算的基础。

第一章绪论本章复习内容:结构、结构计算简图、铰结点、刚结点、滚轴支座、铰支座、定向支座、固定支座等基本概念。

1、首先必须深刻理解结构、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

结构力学中的概念,都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必死记教材上的原话,所谓理解概念,就是弄清其目的、条件、实现目的的手段、适用场合等。

结构是建筑物中承载的骨架部分,本课程研究的是狭义的结构,即杆件结构。

实际的结构是很复杂的,完全按照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力学分析是不可能的(可以断言,即使许多年后科学更发达,100%按照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力学分析仍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结构的复杂性是无穷尽的,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也是不必要的(次要因素的影响较小,抓住主要因素即可满足工程误差要求)。

因此,对实际结构去掉不重要的细节,抓住其本质的特点,得到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用一个简化的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就是结构计算简图。

中国矿业大学003土木学院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2020)

中国矿业大学003土木学院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2020)
简答题2题,共20分
计算题5题,每题分值在头面确定,共60分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允许使用不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3.试卷题型结构
共三种题型:选择(四选一),填空,计算。选择与填空题约60分,计算题约90分
838
理论力学A
《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七版。
2.试题类型
主要题型有填空题、计算题。
812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上册)》(附习题集)、《结构力学(下册)》,吕恒林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1.考试目的
考核考生对杆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在外因(荷载、变温、支座移动等)作用下的强度、刚度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程度,能够对静定、超静定杆件结构内力的分析方法/矩阵位移法、结构的极限承载荷载的确定、稳定性分析和结构动力分析等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应用基点法、速度投影法和速度瞬心法求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应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
建立质点运动和刚体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求解有关的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运用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求解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应用达朗伯原理求解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内力、截面法、应力、应变等基本概念。
低碳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
二、考试范围
几何组成分析;
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力法、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的应用;
影响线的绘制;
结构的极限荷载确定方法;
结构的稳定计算;
结构的动力计算。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一、《工程力学》考试大纲一、命题范围《工程力学》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理论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下:力对点的矩矢,力对轴的矩,合力矩定理。

主矢,主矩,力的平移,空间力系的简化。

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简单多刚体系统的平衡。

滑动摩擦,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

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分析,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分析。

质点系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

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惯性力系的简化,刚体的动约束力分析。

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原理及其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及其应用。

单自由度线性系统的自由振动,单自由度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

《材料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下:内力(包括:轴力、扭矩、剪力和弯矩)方程,内力图,内力微分关系。

线弹性材料的物性关系,杆件横截面上的拉压正应力,平面弯曲正应力,拉压弯曲组合变形时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圆轴扭转切应力,非圆截面杆扭转切应力,弯曲中心的概念。

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坐标变换,应力圆,主应力,主方向,面内最大切应力,三向应力状态特例分析。

广义胡克定律,应变比能,体积改变比能,形状改变比能。

杆件拉压变形以及圆轴扭转变形的计算,用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梁的位移,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屈服准则,断裂准则,设计准则的应用。

拉压杆的强度设计,连接件的假定计算,梁的弯扭组合变形,梁的强度和刚度设计,轴的强度和刚度设计,压杆的稳定性设计。

卡氏第二定理,用卡氏第二定理解超静定问题。

动载荷的惯性力问题和冲击应力。

应变电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二、考试重点1.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2.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平面图形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结构力学i课程教学大纲-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力学i课程教学大纲-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2011版培养方案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基本文件土木工程学院目录第一部分:大类专业课程(必修) (5)《工程图学B》课程教学大纲 (6)《工程图学B》课程考试大纲 (10)《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13)《工程地质》课程考试大纲 (16)《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18)《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考试大纲 (22)《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24)《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32)《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36)《材料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42)《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45)《测量学》实验教学大纲 (50)《测量学》课程考试大纲 (52)《土质土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56)《土质土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61)《结构力学I》课程教学大纲 (64)《结构力学I》课程考试大纲 (69)《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73)《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77)《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79)《基础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81)《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83)《基础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86)《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88)《基础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91)第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选修) (93)课组1(建筑工程方向) (93)《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93)《房屋建筑学》课程考试大纲 (98)《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0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108)《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考试大纲 (115)《砌体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117)《砌体结构》课程考试大纲 (120)《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2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考试大纲 (127)《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30)《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考试大纲 (134)《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138)《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考试大纲 (142)《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46)《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考试大纲 (149)《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152)《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考试大纲 (155)《结构力学II》课程教学大纲 (156)《结构力学II》课程考试大纲 (161)课组2(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164)《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64)《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试大纲 (168)《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72)《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179)《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82)《桥梁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187)《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89)《隧道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192)《路桥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194)《路桥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考试大纲 (199)《路桥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02)《路桥施工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209)《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12)《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220)《结构力学II》课程教学大纲 (224)《结构力学II》课程考试大纲 (228)课组3(城市与地下工程方向) (231)《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31)《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239)《地基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243)《地基处理》课程考试大纲 (246)《特种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48)《特种基础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251)《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253)《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考试大纲 (257)《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59)《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262)《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264)《挡土结构与基坑支护》课程教学大纲 (266)《挡土结构与基坑支护》课程考试大纲 (269)《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71)《隧道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274)《岩土与地下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277)《岩土与地下工程概预算》课程考试大纲 (280)《结构力学II》课程教学大纲 (283)《结构力学II》课程考试大纲 (287)课组4(工程造价方向) (291)《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291)《房屋建筑学》课程考试大纲 (296)《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30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306)《砌体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310)《砌体结构》课程考试大纲 (313)《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316)《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考试大纲 (320)《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24)《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考试大纲 (327)《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大纲 (330)《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考试大纲 (334)《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337)《工程造价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341)《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大纲 (344)《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考试大纲 (349)《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大纲 (353)《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356)第三部分:专业课程(选修) (360)《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360)《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363)《CAD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366)《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368)《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371)《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 (374)《工程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 (377)《工程财务与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381)《工程财务与会计》课程考试大纲 (388)《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391)《建设法规》课程考试大纲 (395)《桥梁工程电算》课程教学大纲 (399)《桥梁工程电算》实验教学大纲 (401)《桥梁工程电算》课程考试大纲 (403)《大跨桥梁》课程教学大纲 (404)《大跨桥梁》课程考试大纲 (407)《道路CAD》课程教学大纲 (410)《道路CAD》课程考试大纲 (414)《公路工程实验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417)《公路工程实验检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420)《公路工程实验检测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422)《铁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424)《铁道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429)《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教学大纲 (432)《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考试大纲 (437)《地下建筑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440)《地下建筑施工》课程考试大纲 (445)《岩土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449)《岩土软件应用》课程考试大纲 (453)《岩石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455)《岩石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458)《岩石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460)《地铁与轻轨》课程教学大纲 (462)《地铁与轻轨》课程考试大纲 (465)《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467)《爆破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470)《桩基础设计与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473)《桩基础设计与施工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477)《工程事故分析与结构加固》课程教学大纲 (480)《工程事故分析与结构加固》课程考试大纲 (485)《工程监理》课程教学大纲 (487)《工程监理》课程考试大纲 (490)《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493)《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496)《建筑及结构CAD》课程教学大纲 (498)《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504)《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506)《钢结构设计》课程考试大纲 (509)《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511)《建筑设备》课程考试大纲 (515)《道路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520)《道路工程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524)《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527)《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课程考试大纲 (532)第四部分:实践教学环节 (535)课组1(建筑工程方向) (535)《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535)《认识实习》教学大纲(建筑工程方向) (539)《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建筑工程方向) (542)《房屋综合设计I(建筑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45)《房屋综合设计II(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48)《房屋综合设计III(混凝土排架及楼盖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51)《房屋综合设计IV(混凝土框架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55)《房屋综合设计V(钢框架/屋架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58)《房屋综合设计VI(基础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61)《建筑施工综合设计VII(结构电算)》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62)《建筑施工综合设计Ⅷ(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66)《建筑施工综合设计Ⅸ(概预算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70)《毕业实习》教学大纲(建筑工程方向) (572)《毕业设计》教学大纲(建筑工程方向) (576)课组2(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582)《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582)《认识实习》教学大纲(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586)《生产实习》教学大纲(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589)《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93)《桥梁综合设计I(结构设计原理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95)《桥梁综合设计II(桥梁工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97)《桥梁综合设计III(基础工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599)《道路综合设计I》(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01)《道路综合设计II》(路基路面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03)《路桥施工图预算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05)《毕业实习》教学大纲(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607)《毕业设计》教学大纲(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611)课组3(城市与地下工程方向) (615)《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615)《认识实习》教学大纲(城市地下工程方向) (619)《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城市地下工程方向) (621)《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25)《地下结构综合设计Ⅰ(基础工程设计)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28)《地下结构综合设计Ⅱ(结构设计原理设计)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30)《地下结构综合设计Ⅲ(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32)《地下结构综合设计Ⅳ(特种基础工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34)《地下施工综合设计Ⅰ(地基处理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37)《地下施工综合设计Ⅱ(挡土结构与基坑支护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40)《地下施工综合设计Ⅲ(岩土与地下工程概预算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43)《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实习教学大纲 (645)《毕业实习》教学大纲(城市与地下工程方向) (648)《毕业设计》教学大纲(城市与地下工程方向) (654)课组4(工程造价方向) (660)《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660)《认识实习》教学大纲(工程造价方向) (664)《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工程造价方向) (667)《建筑工程造价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70)《安装工程造价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73)《工程项目管理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676)《毕业实习》教学大纲(工程造价方向) (680)《毕业设计》教学大纲(工程造价方向) (685)第一部分:大类专业课程(必修)《工程图学B》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121450课程名称:工程图学B/ Engineering Graphics B课程总学时/学分:72/4.5 (其中理论64学时,实验8学时)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绘图技能和读图能力,为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及毕业后的生产应用打下必备的技术知识基础,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49结构力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49结构力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2014年中南大学9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3年中南大学9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2年中南大学9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1年中南大学9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0年中南大学9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09年中南大学9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08年中南大学9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07年中南大学4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06年中南大学4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05年中南大学4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04年中南大学4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03年中南大学4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02年中南大学612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01年中南大学55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00年中南工业大学573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4年中南大学949结构力学考研真题料虬初页二(邮小84分,共20分)----1、用蹶炒瓣的必躁件之-是()A、B,岫做响C、所有种£7凯如相同D、博构必须珈定的2、麻'的麒、糠、质点也1!不变,下列靳辙自癞率费小:(}A、质1小,鞭J'B、醐大,剧度小C、质;f小,月艘大D、质,大林*3、下献示平面牌鞋为()'5A、几何秋且无多糊系B、几何不吸有多余取C、贱麻D、敝体系4危b是剧a中麋蚀面的勤8拂?A、B敏面B、D载面。

、B威面D、B诚面5、留秘构胸赣计算时基本未如1的敏诚少为()A、2B、3Cn.5D、6醐麟4小姗=.细(岫分,共20分)1、多自由席枸雌-翱解进行毓谶动翩—,而其相应的麒损动般林为_____2、君三段醐跨度、拱上勘碱不虹则妙肩平顶就平推加(大或小).,醐藏为_,一鹏949帏大学那婢时瞰生入精眦械姗共W,期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酬剜的期眦瓣的耿带劾.”静示娜(不计桢劾(jffm蛾为_个,坎殳麟4小鼬鼠林1S供95分)k渊示带购件a、b的内加(时)2,棚禾桀的M b、Fg F sb&的聊演并利用彩物求师荷■作肝M,的值,(2。

29.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4

29.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4

《结构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插班生二、考试目的《结构力学》课程考试旨在使学生具备系统的结构力学基本知识,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运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高等结构力学课程和有关专业课程,为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施工和科研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在简单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熟练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以及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间:120分钟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覆盖面广。

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运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计算题所占比例大一些。

6、题目类型(1)单向选择题(共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10分)(2)是非题(共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10分)(3)分析题(10分)(4)计算题(共6题,共70分)四、考试内容、要求第一章绪论(1)掌握结构的计算简图;(2)了解支座和结点的分类以和结构的分类及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1)熟练掌握二元体规则及二刚片,三刚片法则进行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2)掌握计算计算自由度的方法;(3)了解平面体系计算自由度的定义。

第三章静定梁与静定平面刚架(1)熟练掌握静定平面刚架、梁内力图的作法;(2)掌握静定结构的特性;(3)了解静定梁的分类。

第四章静定拱(1)掌握内力的特点及三角拱的计算;(2)了解三角拱的概念及三角拱的合理拱轴线。

结构力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考试大纲

结构力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考试大纲

静定结构的特性);静定多跨梁的内力计算;分段叠加法做弯矩图;重点掌握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含速画弯矩图、改正弯矩图、已知弯矩图求作剪力图、轴力图);静定平面桁架指定杆的内力计算;刚体体系的虚功原理。

4、影响线基本概念(包括影响线的定义、影响函数的意义、影响线与内力图的区别,临界荷载、最不利荷载位置,内力包络图,绝对最大弯矩);用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的支座反力和内力的影响线;影响线的应用(重点是利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下的影响量)。

5、结构的位移计算基本概念(包括结构位移和产生位移的原因及位移的种类,虚功及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图乘法适用条件,各类结构位移计算公式,互等定理及适用条件);平面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静定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的位移计算(单位荷载法),重点掌握利用图乘法计算荷载作用下静定平面刚架的位移。

6、力法基本概念(包括超静定结构及其特征、超静定次数及确定方法,力法基本体系及其特点、力法基本方程及其物理意义、系数和自由项及其含义,结构对称、结构对称性的利用、力法简化计算的要点和目的);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刚架、桁架、组合结构;超静定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的内力和内力图绘制、位移计算。

重点掌握荷载作用下超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分析和弯矩图的做法。

7、位移法基本概念(包括位移法和位移法的基本思路、基本未知量的确定、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及物理意义,杆端弯矩、形常数和载常数、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方程及物理意义,位移法基本体系、系数和自由项及其含义,斜杆刚架的计算特点,剪力分配法及适用条件,对称性的利用及简化要点);直接利用平衡条件或利用基本体系法建立位移法方程、计算刚架和连续梁由于荷载和支座移动产生的内力及绘制弯矩图。

8、渐近法基本概念(包括力矩分配法及适用条件、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固端弯矩,无剪力分配法及适用条件、剪力静定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无剪力。

125331-专升本插班生考试-《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125331-专升本插班生考试-《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1.杆件的几何构造分析
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及其基本规律,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不同约束对自由度的影响、几何不变体系组成规律;
掌握:计算自由度、几何组成分析;
2.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理解:内力计算分析;合力拱轴线;虚功原理;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掌握:截面法求内力,并绘制内力图;多跨静定梁、平面刚架、平面桁架内力图的绘制;
3.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理解:理解相关概念,力的正方向;简单结构影响线的绘制方法;4.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掌握: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图乘法;
5.力法和位移法
理解:力法典型方程;对称结构;超静定梁、刚架、排架计算;半刚架法;超静定位移计算;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和有侧移刚架;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考试内容结构与比例
1.杆件的几何构造分析(10%)
2.静定结构受力分析(40%)
3.静定结构的影响线(10%)
4.静定结构位移计算(15%)
5.力法和位移法(25%)
(三)试卷题型结构与比例
1.单选题约占20%
2.判断题约占20%
3.简答题约占10%
4.计算题约占50%
(四)试卷难易度比例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基本题、中等题、难题,三种试题分值的比例约为4: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949《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4年7月3日通过。

I.考试性质
结构力学考试是为中南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结构力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掌握了杆系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熟悉各类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

II.考查目标
结构力学课程考试要求考生:
(1)熟练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原则及其应用。

掌握几何构造与结构性质的关系。

(2)熟练掌握静定梁与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绘制方法。

(3)了解拱的受力特点。

掌握三铰拱的反力与内力计算方法。

了解合理拱轴线的基本概念及简单荷载作用下合理拱轴的形式。

(4)了解静定平面桁架计算基本假设与受力特点。

熟练掌握结点法与截面法。

了解梁式桁架内力分布特点。

掌握简单静定组合结构内力计算方法。

(5)了解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掌握用单位荷载法计算静定结构位移的一般公式。

熟练掌握用单位荷载法计算梁和刚架的位移。

掌握温度变化与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方法。

了解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

(6)熟练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超静定次数的确定方法,熟练掌握用力法计算荷载作用下常用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掌握用力法计算温度变化和支座移
动下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内力。

掌握对称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

掌握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方法,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点。

(7)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用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内力。

掌握利用对称性进行简化计算。

(8)了解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9)了解影响线的概念。

熟练掌握用静力法作静定梁和桁架内力、反力的影响线。

掌握用机动法作梁反力、内力的影响线。

了解最不利荷载位置的概念和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方法。

了解简支梁绝对最大弯矩的计算。

了解包络图的概念。

(10)了解矩阵位移法的概念,掌握单元刚度矩阵、单元刚度矩阵的坐标变换、结构的原始刚度矩阵,熟练掌握支承条件的引入、非结点荷载的处理,掌握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了解总刚的带宽与存储方式。

(11)了解动力学的概念和结构的振动自由度,熟练掌握单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和单自由度结构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了解单自由度结构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熟练掌握多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掌握多自由度结构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了解振型分解法。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机动分析和静定梁、刚架、拱、桁架约21 %
位移计算、力法和位移法约40 %
影响线约13 %
矩阵位移法约13 %
结构动力学约13 %
Ⅳ.试卷题型结构
是非题 15分(5小题,每小题3分)
单项选择题 20分(5小题,每小题4分)
填空题 20分(5小题,每小题4分)
计算题 95分(7小题,每小题12至16分)
Ⅴ.考查内容
一、绪论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荷载的分类,结构的计算简图,支座和结点的类型。

结构的分类。

掌握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二、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计算自由度,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

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

能够应用简单组成规则判断结构是否静定。

理解结构计算自由度和结构是否静定之间的关系。

三、静定梁与静定刚架
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

静定平面刚架,静定结构的特性。

掌握平面杆系结构内力图的绘制。

四、静定拱式结构
三铰拱、三铰拱的合理拱轴。

理解并掌握合理拱轴线的概念。

五、静定平面桁架
计算简图,结点法,截面法,结点法与截面法的联合应用,组合结构的计算。

六、结构位移计算
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与单位荷载法,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图乘法,静定结构温度变化与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互等定理。

掌握应用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位移。

七、力法
超静定概述,超静定次数及判断,力法基本原理,力法典型方程,力法的计算步骤与示例,对称性利用,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最后内力图的校核,温度变化与支座移动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超静定结构的特性。

理解力法典型方程的本质;理解温度变化、支座移动时对超静定结构内力和位移产生的影响,理解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本质区别。

八、位移法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等截面直杆转角位移方程,位移法的基本未知数和基本结构,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计算步骤,对称性的利用,直接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掌握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判断,绘制位移法基本结构内力图,应用位移法求解结构内力。

理解位移法典型方程的本质,理解位移法同力法的区别。

九、渐近法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力矩分配系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十、影响线及其应用
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作简支梁影响线,静力法作多跨静定梁的影响线,间接荷载下的影响线,静力法作桁架影响线,机动法作影响线,影响线的应用。

十一、矩阵位移法
矩阵位移法的概念,单元刚度矩阵,单元刚度矩阵的坐标变换,结构的原始刚度矩阵,掌握支承条件的引入和非结点荷载的处理,理解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总刚的带宽与存储方式。

十二、结构动力学
动力学的概念,结构的振动自由度,单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单自由度结构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单自由度结构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多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多自由度结构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振型分解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