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建筑特点
唐朝建筑的特点
唐朝建筑的特点唐朝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下面将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风格和艺术装饰四个方面,对唐朝建筑的特点进行详细解释。
一、建筑材料:唐朝建筑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砖石、琉璃等。
木材是唐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既因其易于加工,又因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砖石在唐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用于建造墙体、柱子等结构。
琉璃是唐代建筑中一种特殊的装饰材料,常用于制作彩色玻璃窗,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
二、建筑结构:唐朝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主要有殿堂式、轩榭式和宫殿式等。
殿堂式建筑是唐代建筑的主要形式,多用于宗庙、皇宫等重要场所。
轩榭式建筑是唐代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常用于园林建筑,以供人们休憩观赏。
宫殿式建筑则是唐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具有宏伟壮丽的特点。
三、建筑风格:唐朝建筑风格多样,既有继承自前代的传统风格,又有独具特色的创新风格。
其中,唐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风格之一是“大唐风”,它以华丽、雄伟、庄严为特点,体现了唐朝盛世的气象。
此外,唐代建筑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融合了中亚、西亚和印度等地的建筑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风”。
四、艺术装饰:唐朝建筑注重艺术装饰,常常运用壁画、雕刻、彩绘等技法,使建筑更加美观精致。
壁画是唐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形式,常用于殿堂、庙宇等场所,内容多为宗教题材或历史故事。
雕刻则广泛应用于建筑的柱子、门窗等部位,以增加建筑的立体感。
彩绘是唐代建筑装饰的一种重要形式,常用于柱子、梁架等结构,以增强建筑的色彩效果。
唐朝建筑具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材料、多样化的建筑结构、多元化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艺术装饰,展现了唐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唐朝社会的繁荣与富饶,也为后世的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唐代与宋代建筑特点及风格
唐代与宋代建筑特点及风格一、引言唐代和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期,它们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深受当时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影响。
这两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但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
本篇文档将对唐代和宋代建筑的屋顶造型、建筑材料、建筑布局、装饰风格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唐代建筑特点及风格1. 屋顶造型:唐代建筑的屋顶造型以平缓为主,如著名的唐式屋顶,其坡度平缓,线条流畅,给人以雄浑大气之感。
2. 建筑材料:唐代建筑多采用土木混合结构,以木材为主,辅以砖石等材料。
这种结构在当时既能满足建筑需求,又相对经济。
3. 建筑布局:唐代的建筑布局自由灵活,强调空间组合和建筑的立体感。
例如唐代的宫殿建筑,其布局既注重中轴线对称,又灵活多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学。
4. 装饰风格:唐代建筑的装饰风格华丽而不失庄重,多采用彩绘、雕刻等手法。
这些装饰不仅美化了建筑外观,也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开放。
5. 文化影响:唐代建筑风格影响了后世许多建筑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之一。
例如,现代的许多仿古建筑仍以唐式建筑为蓝本,展现出唐代的盛世风采。
三、宋代建筑特点及风格1. 屋顶造型:宋代的屋顶造型相比唐代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多种坡度的变化和复杂曲线的设计,使得屋顶更具动态感。
2. 建筑材料:宋代建筑在材料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创新。
除了木材,宋人开始大量使用砖石、瓦等材料来建造房屋和城墙,增强了建筑的耐久性。
3. 建筑布局:宋代的建筑布局更为严谨和有序,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更为突出。
如宋代宫殿,其主体建筑的排列更加整齐,显示出一种秩序美感。
4. 装饰风格:宋代的装饰风格趋向于简洁、清新,与唐代的华丽风格有所不同。
宋代更注重实用性和工艺性,如砖石雕刻、彩绘等技艺的发展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5. 文化影响:宋代的建筑风格对后世的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建筑的严谨与精致,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同时,宋代的建筑理念和技术也对东亚地区的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宋建筑特点
唐宋建筑特点唐朝建筑:唐代建筑气魄宏伟,严整开朗。
唐代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中国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里坊制)。
唐都长安(今西安)和东都洛阳都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宫殿、苑囿、官署,且建筑布局也更加规范合理。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规划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长安城内的帝王宫殿大明宫极为雄伟,其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3倍多。
唐朝(618—907年)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到唐中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
虽“安史之乱”后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
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主要特点有: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另详城市建设篇),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
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3倍多。
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
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0平米,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
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
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
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
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寻塔在内的中国现存唐塔均为砖石塔。
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宋,明,清的建筑风格特征与代表性建筑构造
唐,宋,明,清的建筑风格特征与代表性建筑构造中国建筑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基干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建筑艺术的重大特点是:1、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2、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或取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或为自由式,以前者为主;3、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4、艺术性格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
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
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一:唐代建筑风格特征与代表构造:唐初,太宗李世民吸取隋炀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教训,主张养民,崇尚简朴、兴建宫室的数量和规模都很有限。
经过贞观之治,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至开元、天宝年间,其建筑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盛唐风格”,建筑艺术达到了巅峰。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逐步走向没落,中晚唐建筑也因之少了盛唐建筑的雄浑之气,多了些柔美装饰之风。
随着高足家具的普及,晚唐的建筑比例也因之产生了变化。
唐朝的住宅,根据主人不同的等级,其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这一时期遗存下来的殿堂、陵墓、石窟、塔、桥及城市宫殿的遗址,无论布局或造型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雕塑和壁画尤为精美,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的高峰。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仅有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
其建筑特点是,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柩窗,风格庄重朴实。
唐代建筑最大的技术成就是斗拱的完善和木构架体系的成熟,出现了专门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的专业建筑师----梓人(都料匠)。
唐宋元明清建筑特点赏析(1)唐代建筑特点: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
唐宋元明清建筑特点赏析(1)唐代建筑特点:单体建筑的屋顶
坡度平缓
唐宋元明清建筑特点赏析
(1)唐代建筑特点: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柩窗,风格庄重朴实。
代表建筑: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
(2)宋代建筑特点: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唐代深远,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
代表建筑:山西太原晋祠圣母寺、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宁波保国寺。
(3)元代建筑特点:使用辽代所创的“减柱法”,梁架结构有新的创造,大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削而成。
代表建筑: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浙江武义延福寺。
(4)明清建筑特点:建筑出檐较浅,斗拱比例小,除小型建筑,重要建筑已不采用“减柱法”。
代表建筑: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唐宋明清的建筑发展特点概述
唐宋明清的建筑发展特点概述唐宋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逐一概述唐宋明清四个时期的建筑发展特点。
唐代建筑发展特点:1.建筑规模宏大:唐代的宫殿、城市和寺庙建筑规模庞大,宫殿建筑如太极殿、宜和殿等都是巍峨壮观的代表作品。
2.木结构发展:唐代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工艺水平较高,檐牙、斗拱等细节装饰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园林建筑兴盛:唐代兴起了许多著名的园林建筑,如凤凰台、金山寺等,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
4.彩绘艺术繁荣:唐代建筑装饰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彩绘,绘画艺术得到了很高的重视。
宋代建筑发展特点:1.木石结合:宋代开始逐渐将建筑结构的主体由木结构转变为石结构,并开始使用砖瓦石材进行装饰,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得到了提高。
2.板壁结构的应用:宋代建筑中大量使用了板壁结构,壁画制作技艺精湛。
3.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宋代建筑追求的是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如般若园、拙政园等园林建筑都以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为主题。
4.巧妙灵活的空间布局:宋代建筑对空间的布局非常巧妙,注重建筑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创造出宛如画卷般的美景。
明代建筑发展特点:1.宏伟庄重的建筑风格:明代建筑追求宏伟、庄重的风格,如紫禁城、天坛等建筑规模庞大。
2.筒瓦穹顶的应用:明代建筑中开始广泛采用筒瓦穹顶,如故宫中的角楼建筑就是明代筒瓦穹顶的代表。
3.多彩的装饰艺术:明代的建筑装饰非常丰富多彩,使用各种彩绘、雕刻、木雕等装饰手法,如故宫中的雕龙、画来作为装饰元素。
4.石雕艺术的发展:明代石雕艺术水平相当高,建筑中的石雕元素丰富多样,如石狮、石马等。
清代建筑发展特点:1.古典、端庄的建筑风格:清代建筑风格以古典、端庄为主,注重勾勒建筑的线条和形态。
2.黄色琉璃瓦的应用:清代的宫殿建筑使用黄色琉璃瓦覆盖,使建筑更加庄重高贵。
3.四合院的发展:清代四合院成为城市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它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功能的合理排列。
建筑艺术的丰富多彩——唐宋元明清时期建筑艺术演变分析
建筑艺术的丰富多彩——唐宋元明清时期建筑艺术演变分析中国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历史上的建筑艺术风格种类繁杂,涉及面广泛。
在唐宋元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本篇文章就来探究一下唐宋元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丰富多彩。
一、唐代建筑艺术唐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时期之一,特点是“高大”、“雄伟”。
唐代建筑工艺是古代建筑中最为雄伟壮观的代表,其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装饰华丽。
唐代建筑体现了古代人民对“大道至简”的完美追求,建筑师尝试将自然的线条和形态化为具体的建筑物,把建筑变成了艺术品。
唐代建筑的示范性建筑是故宫和大雁塔。
其中故宫又被称为大唐宫殿,是唐代建筑艺术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这座宫殿是中式建筑的典型例子,平面复杂,结构集中,堂宇相连,丹楼累礼。
大雁塔又是唐代建筑中最为著名的建筑之一,是一座高26米的木塔。
整座塔的体系采用了多种构造方式,既有坚固的悬空吊梁和支撑结构,又有细腻的壁面雕刻。
二、宋代建筑艺术随着建筑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宋代建筑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宋代建筑工艺成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如建筑结构形式、建筑设计、雕塑造型等。
宋代建筑的典型代表是灵隐寺和紫禁城。
灵隐寺以建筑群、雕塑整饰、景观环抱的方式展现了画画式的景观效果,是一个极具观赏性的建筑群。
而紫禁城则展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风貌,其建筑风格以气势恢宏、尽显权利为特点,是中国皇家建筑中的代表。
三、元代建筑艺术元代建筑艺术具有浓郁的外来文化气息,如伊斯兰教等。
元代建筑艺术以追求对称、修饰华贵、色彩辉煌、结构严谨为特点,有着一种史诗般的气势感,并且强调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元代建筑的代表性建筑是承德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承德避暑山庄是具有明显构筑特点的古代花园,建筑风格集古、悬、镂、刻、画于一体,肃穆而瑰丽,吸取了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精华。
而圆明园则是中国古代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享有“万园之园”之誉,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势和富贵。
唐宋明清建筑史木构架墙体发展特点
一、唐宋明清建筑史1. 唐代建筑:唐代建筑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宫殿、寺庙、园林等建筑风格独特,极富我国传统文化气息。
2. 宋代建筑:宋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体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风格。
3. 明代建筑:明代建筑大量采用了砖石结构,建筑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稳固性,呈现出一种庄严、厚重的气质。
4. 清代建筑:清代建筑继承了明代建筑的风格,同时又有所发展,注重对建筑空间的合理布局和装饰的精致雕琢,极具艺术价值。
二、木构架发展特点1. 唐代木构架建筑:唐代建筑以重檐歇山顶为主,屋顶多采用斗拱和悬山,体现出一种雄伟宏大的气势。
2. 宋代木构架建筑:宋代建筑注重屋顶的坡度和斗拱的利用,采用多檐歇山顶,屋顶形制简洁清秀。
3. 明代木构架建筑:明代建筑多采用歇山顶和抬檐式屋顶,注重楼阁的布局和形制,建筑风格庄严大气。
4. 清代木构架建筑:清代建筑延续了明代的风格,但注重对建筑空间的细腻雕琢和装饰品的运用,呈现出一种精致优美的风貌。
三、墙体发展特点1. 唐代墙体建筑:唐代建筑大量采用砖石结构和木质结构,墙体多用青砖和黄砖,呈现出一种宏伟气势。
2. 宋代墙体建筑:宋代建筑大量采用砖石结构,注重墙体的高度和厚度,墙体装饰精美,给人一种庄重雅致的感觉。
3. 明代墙体建筑:明代建筑大量使用砖石结构,注重墙体的稳固和耐久性,墙体装饰精致,造型丰富多样。
4. 清代墙体建筑:清代建筑延续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墙体结构更加注重稳固性和装饰的精美,呈现出一种雄伟庄严的气势。
四、总结唐宋明清时期的建筑史对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木构架和墙体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历史时期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发展。
唐宋时期建筑材料较为简单,注重气势磅礴的风格,而明清时期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繁复的装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这些建筑风格和特点,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宋建筑特点
唐朝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到唐中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
虽“安史之乱”后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
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主要特点有: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另详城市建设篇),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
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3倍多。
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0平米,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
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
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
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
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宋朝建筑:宋代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唐朝不同,它是沿着轴线排列成若干四合院的组群布局,加强了纵深发展,如正定隆兴寺。
北正定隆兴寺是现存宋朝佛寺建筑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实例,山门内一长方形院子,钟楼、鼓楼分列左右,中间大觉六师殿已毁,但尚存遗址。
各朝代建筑特点归纳
柱础
简单的覆盆,莲瓣,整 体形体比较矮、平。
柱础形式和雕刻趋于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样化
柱
柱高等于明间面阔,比 例粗矮。
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 长方形。柱子出圆形、 方形、八角外,还出现 了瓜楞柱,而且大量使 用石柱,柱的表面镂刻 各种花纹。
斗拱
初唐补间多用人字棋。
朝代
隋唐五代
宋
辽
金
元
明
清
材料
砖的应用逐步增加,南 方较大的城市相继用砖 赞(zhou第四声)城, 砖墓、砖塔更多。砖塔 不断增加,影响到宋砖 塔形制。
砖的生产比唐代增加, 城内道路铺砌砖面,同 时全国各地建造了很多 规模巨大的砖塔,墓葬 也多用砖建造。
塔、墓和建筑结构用石 也很多,石刻艺术见于 石窟、碑、石像方面, 达到过去未有的精美水 平,而且往往在石头上 涂色、贴金。
南宋现存阁楼式石塔: 泉州开元寺双塔
组群建筑
大明宫遗址、戒坛图经、 敦煌壁画,一般沿着总 轴线采用对称式庭院布 局。
单体建筑
房屋面阔一般从中央明 间向左两侧逐渐减小。
基本继承了唐简朴、浑 厚、雄壮的作风。在整 体和各部分比例上,斗 拱雄大硕健,檐出深远, 坡度低缓,细部手法简 洁,朴实,雕饰较少。
建筑结构方面 台基
塔都使用内外槽的柱网 结构和明楸、草楸两套 屋架,显然与五台山唐 佛光寺大殿有一脉相承 的关系。而多层建筑如 观音阁、释迦塔使用平 座暗层,应是唐朝楼阁 的遗风。
新城开善寺大殿、大同 善化寺大殿、义县奉国 寺大殿等,砌上露明造, 内槽后移(金代建筑减 柱、移柱法的前奏)
殊殿、大同善化寺三圣
殿等
唐宋元明时期的建筑和园林艺术
唐宋元明时期的建筑和园林艺术唐宋元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建筑和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些时期的建筑和园林艺术风格各具特色,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
本文将从唐宋元明时期的建筑和园林艺术发展历程、建筑和园林艺术特点、建筑和园林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等方面为读者介绍这一时期的建筑和园林艺术。
一、建筑和园林艺术发展历程唐宋元明时期,中国的建筑和园林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风格。
在唐朝时期,建筑的风格以大气、雄伟为主,武则天时期的大雁塔、中宗时期的大和殿等均为典型代表,体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
宋朝时期,建筑的风格在前朝基础上更加精致,宋朝的建筑是典型的“牵引式”建筑风格,它这种风格极富表现力,体现了其时期的文化气息。
元朝时期,建筑风格明显被西方文化影响,一些欧洲式的建筑进入中国,如唐风阁和彼得堡城墙。
明朝时期,建筑壮丽、威猛、尊严、更具有规律性和条理性等特点,如明孝陵、紫禁城等。
在园林方面,唐朝时期的园林风格以“后苑”为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式园林也影响了唐朝的园林建筑。
宋朝时期,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园林建筑的兴起,园林的设计也更加强调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融合。
元朝时期,园林艺术以树木、水景、花卉、石器等为主,同时也吸收了草堂深院的艺术形式和以景成园的创作理念。
明朝时期,园林发展到了高峰期,产生了一批著名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
二、建筑和园林艺术特点唐宋元明时期的建筑和园林艺术有很多特点,这里列举一些典型的特点。
1.占地面积较大唐宋元明时期的建筑和园林占地面积较大,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建筑和园林审美需求,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地位。
2.注重和谐美在唐宋元明时期的建筑和园林中,宏伟和谐是极为重要的,建筑和园林的设计和布局旨在追求和谐的视觉效果。
如苏州园林等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美学追求。
3.注重文化内涵唐宋元明时期的建筑和园林的设计都富含着大量的文化内涵,通过其建筑结构、色彩、造型等方面,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含义和丰富的历史故事。
隋唐宋建筑
斗拱结构
隋唐长安城
大明宫
• 隋唐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 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 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 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 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 体现,也对之后的建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宋朝建筑的特点
• 宋朝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从大木 作衍生的小木作专事精细木件加工,追求建筑细 部刻画,往往会制作以3厘米为材的斗拱,建筑风 格变得纤巧秀丽,柔弱纤秀,曲线柔和,注重装 饰,华丽而繁细。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 势,不像唐代浑厚的风格,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油漆得到大量使用,使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棂、 梁柱与石座的雕刻与彩绘的变化十分丰富,柱子 造型更是变化多端。
• 宋代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纤巧 秀丽、注重装饰。宋代的城市形成了临街设店、 按行成街的布局,城市消防、交通运输、商店、 桥梁等建筑都有了新发展。北宋都城汴梁(今河 南开封)完全呈现出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这一 时期,中国各地也已不再兴建规模巨大的建筑了, 只在建筑组合方面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 以衬托主体建筑,并大力发展建筑装修与色彩。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内的正殿及鱼沼飞梁即是 典型的宋代建筑。
屋顶做成凹曲屋面和起翘翼角后成为最有特色的部份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圆锥等屋顶形式均已出现宫殿屋顶使用经渗炭处理的黑瓦用黄绿色琉璃做屋脊和檐口色彩鲜明和屋身的朱柱绿窗白墙形成唐代建筑最典型的色调
隋唐、宋朝建筑的特点与区别
隋唐建筑的特点
•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 并已定型化。 •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各朝代建筑特点归纳
南北各地修建很多石券桥。如金大定二十九年卢沟桥。
瓦有灰瓦、黑瓦、琉璃瓦三种(灰瓦较为粗松,用于一般建筑。黑瓦质地紧密,经过打磨,表面光滑、多使用于宫殿和寺庙上。长安大明宫出土的琉璃瓦为绿色居多,蓝色次之,并有绿琉璃砖,表面雕刻莲花)
宋代琉璃砖瓦《营造法式》关于烧制方法有了详尽的规定,实物:佑国寺琉璃塔
主要建筑
大明宫、渤海上京宫殿遗址。主要建筑有北朝末期已有的挟屋,前后部中央已有龟头屋(抱厦),走廊有单廊、复廊。
塔砖塔外部用砖墙而内部来自木楼板,仅仅在顶上用砖券封顶。
五代末到宋初完成的苏州虎丘塔内部各层走廊、楼板、塔心室全部使用砖叠涩和砖斗拱相结合的办法,而楼梯仍为木构。北宋中叶又发展为发券的方法。使塔心和外墙连成一体。
朝代
隋唐五代
宋
辽
金
元
明
清
材料
砖的应用逐步增加,南方较大的城市相继用砖甃(zhou第四声)城,砖墓、砖塔更多。砖塔不断增加,影响到宋砖塔形制。
砖的生产比唐代增加,城内道路铺砌砖面,同时全国各地建造了很多规模巨大的砖塔,墓葬也多用砖建造。
塔、墓和建筑结构用石也很多,石刻艺术见于石窟、碑、石像方面,达到过去未有的精美水平,而且往往在石头上涂色、贴金。
柱高等于明间面阔,比例粗矮。
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长方形。柱子出圆形、方形、八角外,还出现了瓜楞柱,而且大量使用石柱,柱的表面镂刻各种花纹。
斗拱
初唐补间多用人字栱。
盛唐出现了驼峰。
梁架结构
柱梁及其他节点上施各种斗拱。
阁楼建筑在腰檐上加平座。
南北朝以来在梁上置人字栱叉手承载脊槫,唐末佛光寺正殿仍然沿用,后代建筑已没有这做法。
房屋下部的须弥座和佛殿内部的佛座多为石造,构图丰富,雕刻精美。
唐宋建筑的特点范文
唐宋建筑的特点范文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建筑结构、材料运用等方面来详细介绍唐宋建筑的特点。
一、建筑风格特点1.折衷风格:唐代建筑吸收了自古以来的建筑技术和风格,同时融合了数种外来建筑风格,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唐式建筑风格。
宋代建筑则强调古代建筑的继承与延续,重视传统的思想和文化。
2.规模宏大:唐宋时期的建筑规模相对较大,尤其是在城市建设和宫殿建筑方面。
例如,唐代长安城与宋代汴京的城墙、宫殿、寺庙等建筑都非常庞大,彰显了时代的繁荣与安定。
3.园林式布局:唐代建筑注重布局与环境的协调性,强调园林式的美感。
例如,在宫殿和寺庙建筑中,多采用四合院的布局,设有庭院、假山、水池等元素,形成完整的园林景观。
4.图案装饰:唐宋建筑以图案装饰为主,特别是彩绘和雕刻的运用。
唐代彩绘以华丽、明快的色彩为主,以及浮雕、浮雕和透雕的技法;宋代建筑则融入了更多细腻、含蓄的山水主题。
二、建筑结构特点1.木结构为主:唐宋时期的建筑大多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
建筑结构采用了传统的榫卯结构,通过经过精确加工制作的榫头和卯榫的配合,来构建牢固和稳定的建筑体系。
2.楼阁式建筑:唐宋时期的建筑中,楼阁的形式非常常见。
楼阁采用了多层结构,形成了独特的垂直空间感,既符合了建筑功能的需要,又体现了对山水环境的景观感知。
3.墙体的处理:唐宋建筑的墙体处理相对更为丰富。
在唐代,墙体基本采用了夯土或砖石结构,而在宋代则开始采用了更多的砖石结构,墙体表面常常做了精细的装饰,如雕刻、浮雕和彩绘等。
三、材料运用特点1.砖和石的广泛使用:唐宋时期,砖和石材的使用逐渐增多。
砖石材料的应用使建筑更加坚固,也提升了建筑的装饰效果。
2.金属装饰:唐宋时期的建筑中,金属的运用也相对较多。
特别是在屋顶的覆盖和装饰上,金属材料如铁皮、铜瓦等,常被用作屋檐的装饰和保护。
3.色彩的运用:唐宋建筑中的色彩运用非常丰富。
中国唐宋宫苑建筑
豪放大气
盛世风度
总之,无论是唐代或是 宋代,其宫廷和园林建 筑艺术都是中华民族历 史上闪耀的瑰宝。
谢谢观赏!
临安城皇宫模拟图
宋代园林艺术
•宋代园林: 纤巧秀丽、注重装饰
• 宋朝的园林可分为四大类别,供帝王 休息享乐的皇家园林与宗室外戚、高 官富商所拥有的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和陵寝园林。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 园林都有自己要表现的内容与主旨, 配以假山、人造池、廊、亭、堂、榭、 阁、花木与动物。虽然宋朝国力不比 唐朝强,园林觃模也比较小,但园林 内的设计更见精巧。
隋、唐时期,园林较之魏晋南 北朝更兴盛,艺术水平也大为 提高。
• 华清宫
兵谏亭
• 皇宫突出宏大的气势,庄重 雄伟的风格;而离宫突出园 林风光,建筑分散,多呈小 巧秀美的特色。
宋代宫廷建筑
洛阳· 龙亭
南 宋 都 城 临 安
——
虽然皇宫划分为多个建筑群,但布 局模式多采用工字殿型制度。一般 都沿着一条中轴线安排,建筑群核 心的大殿有凸字形台基,殿后有阁, 两旁有侧殿,侧殿通往四周的走廊。 宫内设立钟楼鼓楼,作报时之用 。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 现存木建筑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 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 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状态与形象 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 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 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 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唐朝宫殿的主要特点 尊贵、豪华、富丽、典雅
唐代宫殿代表 大明宫
含元殿
千官望长安 万国拜含元
麟德殿
大明宫园林
紫宸殿
• 总之,大明宫在建筑艺术方面多有 创新,体现出我国中古时代宫殿建 筑艺术追求雄浑大气、和谐统一之 美的文化特色,堪称中国建筑史上 里程碑式的建筑。
唐宋建筑特点范文
唐宋建筑特点范文唐宋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时期,其特点在于宏伟壮丽、精致华丽,同时也注重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下面将从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和建筑装饰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唐宋建筑的特点。
一、建筑结构1.封闭性结构:唐宋建筑注重封闭性结构的设计,建筑主体由多个坚固的墙壁和柱子组成,主要用于保护建筑内部的空间、人员和财产安全。
2.独特的檐角构造:唐宋建筑在屋顶上采用了特殊的檐角设计,使屋顶更加耐久、牢固。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双檐飞椽,即在主椽上再加一层平行的次椽。
3.拱券结构:唐宋建筑广泛采用了拱券结构,以支撑大面积的天花板或屋顶。
拱券设计的使用有效地传导了重力,使其分散到建筑的各个部分,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
二、建筑材料1.砖石结构:唐宋建筑中广泛使用了砖石结构,采用砖块和石料垒砌而成。
砖石结构的使用使建筑更加坚固耐用,并在墙壁上刻画出各种精美的雕刻图案。
2.木结构:唐宋建筑中也大量采用了木材结构,主要用于梁柱和屋顶搭建。
木材的使用使建筑更具灵活性,能适应各种复杂的设计需求。
3.瓦片装饰:唐宋建筑的屋顶使用了瓦片进行装饰,瓦片质地细腻,造型各异,能起到美化建筑外观、保护屋顶的作用。
三、建筑风格1.高耸挺拔的塔式建筑:唐宋建筑中经常出现高耸的塔式建筑,如双塔、单塔等。
这些塔式建筑常用于佛寺、道观等宗教场所,体现了当时佛教和道教的深厚影响。
2.对称性布局:唐宋建筑倾向于对称性布局,主体建筑和园林陈设都有明显的左右对称安排。
这种对称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体现了唐宋时期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繁荣。
3.多层次的建筑结构:唐宋建筑注重建筑结构的多层次设计,如宫殿的三层五进、园林的上下两层。
多层次结构的使用丰富了建筑的空间层次感,增加了建筑的立体性和美感。
四、建筑装饰1.彩色瓷砖:唐宋建筑使用了丰富多彩的瓷砖进行装饰,瓷砖上绘有各种图案、花纹和文字,使建筑更加绚丽多彩、富有艺术感。
2.壁画:唐宋建筑的内部墙壁常常涂绘着精美的壁画,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展现历史、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建筑增添了文化内涵。
宋代建筑特点及风格
宋代建筑特点及风格
1 唐宋建筑风格
唐宋时期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具庞大影响力的时期,其卓越
的建筑成就宛如当时的“杰出的楷模”。
时至今日,许多古代建筑依
然保留着当初的完整性,使得唐宋建筑风格成为建筑史上重要的革命
性发展之一。
2 构造特征
唐宋时期的建筑构造比较简洁,主要采用立体应力架结构,可
以把建筑物托起来,防止压力的施加,外貌上会呈现出立体的特色。
建筑物的支撑主要通过抱梁、斗拱和曲拱等来完成,简洁的结构给建
筑物增添了无限的韵味与层次感。
3 风格特点
唐宋时期的建筑不仅构造简洁而且风格也非常独特,主要表现
为以居住为主的建筑群落以及对比鲜明的造型艺术杰作。
在居住建筑
中可以体现出一种古朴宽敞的气息,把古典建筑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使整体建筑有融情于自然的感觉。
而在艺术杰作中,可以从雕塑、石
刻等多种形式体现出艺术家对古典建筑的把握和对宇宙中的观念表达。
4 发展历史
唐宋建筑风格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断演进
发展,从唐朝木造建筑,发展至宋代砖瓦、石结构建筑,再到明清时
期创新出泥土结构建筑。
这些新式建筑方案都凝聚着宋代建筑特点:
传承唐朝木雕传统,以曲拱、斗拱、景观框架、牌匾及特殊的题字体
现地域性的建筑特色。
5 结语
唐宋建筑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时期,其独特
的构造以及丰富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影响了今天的建筑风格。
宋代建筑以重视和细节性的建筑艺术为特点,以凝练的风格飘逸优雅和鲜明的造型表达为特色,为古典建筑留
下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寺庙建筑特点
唐代寺庙建筑特点1 房脊为分开的燃烧的法轮2 房檐无飞檐3 下面左右有阙门,无论任何人都需要在内静思一会,待心情平静后在登天阶上大殿。
另外最左和右边的阙门是除皇帝外的人走的门,中间的天阶只有皇帝才可以走,应该共有九阙。
另外,在自家门前也可有阙门,是官位的象征。
唐代寺院的平面布局,以殿堂、门廊等构成以庭院为单元的群体,实际是居住类建筑的佛教化。
唐代石窟寺的特点是很鲜明的。
人力的伟美。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舒展朴实,庄重大方,气魄宏伟,色调简洁明快唐宋时代,禅宗兴起后,提倡“七堂伽蓝”制,即建有七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
從宗教建築的地理位置看其等級從唐代長安城設計中寺廟及道觀的位置可以看出當時的人把對神佛道的信仰甚至擺在了人間帝王之上。
唐朝長安城的歷史其實是從隋朝開始的,當隋文帝統一天下、建立隋朝後,仍定都於漢長安,選址於舊長安城的東南方,一片叫龍首原的地方。
西元618年,唐取代隋統治天下,把隋朝都城改名為長安。
龍首原是一片地形類似龍頭形狀的平原。
根據堪輿風水的說法,這裡有條龍脈,從秦嶺向北延至渭河,龍首原即是龍頭所在,是聚天地精華之地,四周的山川地勢圍繞著龍首原,其方向位置恰好形成一個八卦。
這片平原肥沃開闊,舊有漢朝的未央宮坐落於龍首原的北側,隋的新都則選在地勢略高、腹地更廣的南側。
介於龍首原與南邊的山區之間有六道東南、西北向的平行坡地,高度依序向南遞增,其線條恰好形成周易乾卦的卦象。
乾卦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象徵天;六爻皆為陽,以龍為喻,正好符合天子之都的意象,是故長安的佈局便順應六爻的爻辭設計,根據各爻的爻辭規劃最適合該地的使用方式,傚法天地不息之運轉,以期王朝國勢亦能長治久安。
在乾卦的六爻中,以第五爻「九五」「飛龍在天,利大人」最為尊貴,古來稱皇帝為「九五之尊」,其來源即出於此。
但在長安城的規劃中,第五道坡地上建造的卻非天子所在的宮殿,而是佛教的寺廟及道教的道觀。
古人通過這種無聲的建築語言表達人對天對神的崇敬,皇帝雖然貴為天子、擁有天下,卻也不敢妄自稱大,並不認為君德足以配據一片有飛龍在天之勢的土地為己用。
唐宋明清的建筑发展特点概述
3.唐宋明清的建筑发展特点概述?答:唐: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单体建筑形式成熟,群体建筑轴线组成,主次明确,环境存托主体。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用材制度出现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仿木结构,四边形为主。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熟练。
斗栱宏大,出檐深远——宏大豪放的风格,屋顶舒展——斗栱的受力性质直接表现为建筑美。
色彩明快,琉璃剪边为主,常见绿色、黄色、蓝色。
宋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题建筑。
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明1.砖石普遍用于居民砌墙。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
3.木结构方面,经元代简化,到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建卷杀简化。
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
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日趋定型化。
清1.园林达到了机盛期。
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5.建筑技艺仍有提高。
4.《营造法式》的主要内容、著书人、历史背景、历史评价如何?答:两宋手工业与商业发达,使建筑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政治混乱,国力衰弱。
《营造法式》是王安石变法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省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营造法式》是当时朝廷曾下令指定的各种财政,经济条例之一。
(背景)著书人:将作监李诫评价: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书中资料主要来自历来工匠想传经久可行之法,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
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5.减柱法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答:元代一般寺庙建筑加工粗糙,用料草率,常用弯曲的木杆作梁架构件,许多构件被简化了,或者取消斗拱,使柱与梁直接连结,斗拱用料减少,不用梭柱,直梁、月梁,而用直柱、直梁,即使用草栿做法或弯料做梁架也不加天花等等,都反映了社会经济凋零和木材短缺而不得不采用了种种节约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
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到唐中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
虽“安史之乱”后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
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主要特点有: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另详城市建设篇),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
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3倍多。
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0平米,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
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
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
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
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宋朝建筑:
宋代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唐朝不同,它是沿着轴线排列成若干四合院的组群布局,加强了纵深发展,如正定隆兴寺。
北正定隆兴寺是现存宋朝佛寺建筑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实例,山门内一长方形院子,钟楼、鼓楼分列左右,中间大觉六师殿已毁,但尚存遗址。
北进为摩尼殿,有左右配殿,构成另一个纵长形的院落,再向北进入第二道门内,就是主要建筑佛香阁和其前西侧的转轮藏殿和慈氏阁,其与其他次要的楼、阁、殿、亭等所构成的形式瑰伟的空间组合,也是整个佛寺建筑群的高潮。
还有一座弥陀殿位于寺后。
佛香阁和弥陀殿都是采用三殿并列的
制度。
全寺建筑依着中轴线作纵深布置,自外而内,殿宇重叠、院落互变、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另外一些组群的主要建筑已不是由纵深的二、三座殿阁所组成,而是四周以较低的建筑,拥簇中央高耸的殿阁,成为一个整体,如宋画《明皇避暑图》、《滕王阁图》和《黄鹤楼图》都是如此。
这时四合院的回廊已不在转角处加建亭阁,而在中轴部分的左右建造若干高低错落的楼阁亭台,使整个组群的形象不陷于单调。
此外,与纵深布局相结合,在主要殿堂的左右往往以挟屋与配殿烘托中央主体建筑的重要性。
从这些资料中还可以看到组群的每一座建筑物的位置、大小、高低与平坐、腰檐、屋顶等所组合的轮廓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都经过精心处理,并且善于利用地形,饶有园林趣味。
宋代这一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华丽精美,注重装饰。
宋代在建筑领域有重要的发展,其建筑风格虽不再有唐代的雄浑、阳刚之美,却创造出了一种符合自己时代气质的阴柔之美,建筑造型更加多样。
此外,宋代的建筑技术、施工管理等也取得了进步。
这一时期还产生了中国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法典《营造法式》,城市仍然规格方整,但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开始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街市面貌生动活泼;城市中或近郊多有风景胜地,公共游览活动场所增多;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多种风格;私家和皇家园林出现,造园开始兴盛,造园手法多样化。
宋代建筑特点:
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唐以前的封建都城实行夜禁和里坊制度,到了宋朝,都城汴梁也无法再采取夜禁和里坊制度,虽仍保留“坊”的名称,但实际内容已经改变。
宋代的城市形成了临街设店、按行成街的布局,城市消防、交通运输、商店、桥梁等建筑都有了新发展。
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完全呈现出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
这一时期,中国各地也已不再兴建规模巨大的建筑了,只在建筑组合方面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主体建筑,并大力发展建筑装修与色彩。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内的正殿及鱼沼飞梁即是典型的宋代建筑。
二:木架结构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在北宋时,在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为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
三: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正定隆兴寺和石刻汾阴后土祠图都说明了这一点。
这时期在建筑艺术方面,从群体组合到个体建筑,造型都有许多新的变化。
群体不仅纵深加大,而且注意前导空间的处理和建筑与环境的结合。
个体建筑平面形式多样,屋顶组合穿插错落,立体轮廓丰富多彩。
同时配以多种类型的彩画,多种手法的雕饰,多种造型的门窗装修,共同形成了柔和、工巧、秀丽的建筑风格。
四: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的发展。
在宋代,木架部分采用各种华丽的彩画:包括遍画五彩花纹的“五彩遍装”;以青绿为主的“碾玉装”和“青绿迭晕棱间装”。
五: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这时期的砖石建筑主要仍是佛塔,其次是桥梁。
浙江杭州灵隐寺塔、河南开封繁塔及河北赵县的永通桥等均是宋代砖石建筑的典范。
六:园林旺盛。
北宋南宋时,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统治集团对百姓横征暴敛,生活奢靡,注重意境的园林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建造了大量的宫殿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重在写意,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以建筑和人工建造的家用山水、岩壑、花木等一同表现某种艺术境界。
较有代表性的宋代园林包括苏舜钦的沧浪亭和司马光的独乐园。
七:宋代颁行了有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这是一部完善的建筑技术专著。
此书的颁行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新的水平。
总结
中国艺术,特别是传统古建筑的人士,应该知道古建筑风格在唐朝和宋代处于「分水岭」时期,彼此有著明显的区别。
中国的古建筑,在汉民族居住地域内,以木材为主加上砖瓦的风格作主流。
三四千年以来,不论房屋大小,其基本结构是有一脉相承的「连贯性」。
那就是在平台上种柱,柱上架梁,梁上放檩,檩上置椽再铺瓦。
然而,若大型房屋顶部负荷过重,柱承受不了,就以「斗拱」来化解压力,因此形成了一项基本结构或力学模式。
唐建筑朴实气魄大
在一脉相承的大原则下,又随时代而变。
比如,唐或唐以前的建筑,屋顶最高的正脊一定短,两端状若牛角的鸱尾(脊吻)高大,瓦顶斜坡缓慢呈扁而薄。
屋内柱高同柱距,和柱高同最高的顶部,基本上形成一比一的关系。
此外,门和窗的装饰,均以直线或直棂为主,并无复杂的纹样,呈现著朴实和气魄宏大的特色。
宋建筑讲究华丽
到了宋代,建筑方面起了一场「静静的革命」,开始采用「移柱法」或「减柱法」。
自此之后,柱高与柱距及顶高等,打破了一比一的惯例。
换言之,就是在中央的大门和大堂中央,柱子的距离加大,中央柱加高,因此空间大之外,连带屋顶也增高。
屋顶较唐代以前高和厚,连正脊也增长和鸱尾变小;装饰开始讲究走向华丽,同唐或唐以前的建筑大异其趣。
宋代不但建筑上改观,亦不再「席地而坐」,改坐高椅;装饰讲究「配套」,器皿不实用等,更重要的是出版了《营造法式》巨作,这本经验之谈的书籍,成为日后建筑上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