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课题申报】体育教育领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
体育教育领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体育教育领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摘要: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题旨在探讨体育教育领域中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加深对体育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的认识,为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和学生健康发展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1.研究背景和意义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思维能力、心理发展等多方面有着积极影响。
然而,当前体育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参与度低、成绩压力大、心理健康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学生的教育心理有关。
因此,开展体育教育领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机制;(2)体育教育对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3)体育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和专注力的影响;(4)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5)体育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策略。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研究,旨在探讨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找科学有效的教育心理学指导策略,为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和学生健康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课题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实验研究、个案研究等,结合体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体育教育领域的教育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1)文献综述,梳理体育教育领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现状,明确研究问题和意义;(2)设计问卷,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心理特征调查,收集相关数据;(3)实施实验研究,通过设计不同的体育教育方案和心理辅导策略,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变化;(4)进行个案研究,深入分析具体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心理特征和发展情况,探讨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教育策略;(5)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对体育教育实践的指导意见。
浅析学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2 1 世纪心理健 康教育已渗透到 了学校教育
的全过程 。现 代大学 生所面 对的是一个 知识 密 集、 充满激 烈竞争和挑 战 的信息 时代 , 他 们所面
临的社 会环境既既有机 遇也 有挑战 , 对未来生活
极的 思想和情感 ,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见学校
体育教育与 里 健康教育的总 目 标一致: 都是通过 专 门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2 . 学校体育教育 中包含心理健康教育
质; 在球类课教学中 , 要提倡集体 主义精神 , 做到
胜不 骄、 败不馁 。 奋 勇拼 搏 , 学会关心他 人 、 关心 集体 ; 在体育理论教 学中, 要根据教材 内容 , 结合
和发展 具有深远 的意义 ; 同时 。 这种协 同运作 机
关键词 : 高校体 育; 心理健康教育 ; 协 同运作 ; 途径
限教学 时间内。 专 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时间不 宜过长 。所谓 “ 有度” 。 首先是渗透 目标高度要 适 同学生 的可接 受性 , 循 序渐进 、 快慢结合地渗透 ; 三是渗透效度适宜。 教 师要应根据学生的 相关动态信息 , 适 时调整渗透的 策略, 选准渗透的最佳时机。 3 . 2 教学方法的渗透。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 教育的方法应灵活。在教学设计取向上 。 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作 为学校 教育 工作的重要内容 , 富 含许 多可以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 学校体育 教 育不仅涉及 丰富的观察 、 记忆 、 注意等 认知能 力。 同时更需 要各 种心理 品质 的支持 。 其 中. 竞争
集中式 、 集体式或者个别式等 ; 根据 目 标和任务的 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渗透方法 . 如情感体验法、 认知 矫正法、 游戏法等 ; 在不同的场景下 , 各种渗透形式 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
体育教学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1在体育教 学 中培养 学生克服 困难的坚强意志 .
品 质
意志 品质指一个人 的 目的性 、 自觉性 、 自信心 、 坚 韧性 、 自制力 以及 勇 敢 顽 强 和 主 动 独 立 精 神 。 它 即能从克服困难 中表现 出来 , 又能在克 服困难 中培 养。体育活动一般都具 有艰苦 、 疲劳 、 激烈紧张及竞
园丁 沙龙
5 8
S
体 育 学 对 促 进 中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的 研 究 教
■ 马鹏 真
新课程标准 的出台 , 于学 校体育 教学提 出了 对 更高层 次的要求 。它不仅要使学生 的身体练习与思 维活动紧密相连 , 对学生 的身体健康 、 心理健康以及 社会适 应能 力也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而体育活动是 以 身体 练 习 为 基 本 形 式 的 , 生 的 情 绪 和 情 感 在 体 学 育活动中表现得 生动 、 体 、 明。因此 , 具 鲜 体育 教学 拥有其他学科不可替 代的优势 , 对培养 学生 良好的 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心 理 健 康 的 含 义及 标 准
2 衡 量 心理 健 康 的 标 准 .
赛性强 的特点 。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 强烈的情绪体验和 明显的意志努力。 () 1为学生确立科学的教学 目标 根据学生 自身 的素 质 、 力等实 际情况采 取相 能 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 通过有 效的练 习使学生 能够 明显地感觉到 自己的进 步 , 而增加 克服 困难 的信 进
、
1 心理 健 康 的 含 义 及 其作 用 .
心理健康 , 顾名思义 , 就是 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 动, 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 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 、 自 然环境及 自我内环境 的变化具有 良好的社会适应功 能 。健康的心理水平可以促使学生 以轻松 的心态更 好地面对生活 , 使其在成 长的道路上 避免一些 不必 要 心 理 因 素 的影 响 , 而 为 以 后 更 好 地 适 应 社 会 激 从 烈的竞争做好 准备。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 内容 涉 及 学 生 的 生 活 、 习 、 学 学 升 与择业等方面的教育 与指导 。
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研究
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
首先,学校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力和耐力,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患上一些常见疾病的风险。
此外,体育课程可以通过有氧运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
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释放学生积累的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其次,学校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团体项目中,学生需要与队友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出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学生们在集体育活动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这对他们日后的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学校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在体育课程中,学生经常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如长跑、俯卧撑等。
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怕困难的毅力,才能完成这些任务。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一切困难,激发学生的潜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然而,学校体育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体育课程的时间和资源有限。
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只有一节课每周,课程内容相对单一。
这使得学生无法获得充分的体育锻炼和发展机会。
因此,有必要增加体育课程的时间和资源投入,以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此外,学校体育教育的评估体系也需要完善。
目前,很多学校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评价。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全面的评估体系,包括对学生体质、协作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评估,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
为了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效果,学校和教师需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摘要】“学校教育,健康第一”思想的确立,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学校体育由于其内容与形式的特殊性,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近四年部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有关文献的阅读分析,指出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认为应该加强对学校体育指导较强的实践性心理学研究,体现体育心理学的应用性。
【关键词】学校体育;心理健康;研究0 前言体育教学从一维的生物观转化成多维的教育观已经很多年了,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很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入试验阶段以来,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尤其受到了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心理学者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
潘书波在文章中指出“‘学校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心理健康的任务变得繁重起来”。
仅从相关书籍、特别是文章的数量来看,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形容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因此有必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自己对相关书籍的阅读来熟悉体育心理学的这一相关领域,熟悉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从中找出一点规律,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个方向。
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章与书籍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1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信息学的常规检索统计方法,以体育科技文献通报为依据,收集2006—2012年学校体育领域内论文题目中直接出现“心理健康”的论文和部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论文,进行题目的摘抄与统计。
并辅之相关书籍的阅读,进行总结与归纳。
2 结果分析2.1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目前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
不管是在体育教学改革之前还是体育教学改革以后,我国的学校体育都把促进心理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现在新课标还把“心理健康”单列出来作为五大领域之一。
从这些举措中,都可以看出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国内的一些实证研究也都为学校体育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支持。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活动的关系研究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活动的关系研究摘要:本论文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活动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探讨了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发现,适度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减轻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
此外,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责任心。
因此,加强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还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活动,自尊心,焦虑情绪1. 引言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体育活动作为小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论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活动的关系,为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此部分应包括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存在、原因分析等内容)3. 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3.1 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适度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小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小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
3.2 减轻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小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体育活动可以缓解这些压力,释放负面情绪,提高抗压能力。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让小学生忘记烦恼,调节情绪,增强身心的平衡感。
4. 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4.1 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课程学校应重视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设计丰富的体育活动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体育课程的多样化,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体育活动中,团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体育团队的活动,小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提高责任心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
学校体育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表 1 学 生 上 体 育 课 的 态 度 问 卷 统 计 表
上 体 育课 的 态 度 喜 欢
一
总人数 (1 1 2人 ) 8 5
2 1
男 生 (6人 ) 5 4 4
1 O
女 生 ( 6人 ) 5 3 9
1 4
力。 自制 和 坚韧 能 表 现 出 其 心 理 健康 的 程度 。 制 自 己 的不 良欲 望 , 克 不 受 有 害 刺 激 诱 惑 , 纪 守 法 , 于 克 服 坏 习 惯 , 除 不 良嗜 好 等 , 有 遵 勇 戒 只
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22 良好 的 人 际 关 系 .. 4 良好 的 人 际 荚 系 是 中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的 一 个 重 要 标 志 . 是 维 护 心 也 理健康的再要条件。 学习生活中 , 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 . 在 表 既 有 稳 定 而 , 泛 的人 际 关 系 , 有 自 己 的 知 心 朋 友 , 客 观 评 价 他 人 和 一 又 能 自己 , 人 之 喜 , 人 之 优 。 取 人 之 长 补 已 之 短 。 喜 优 225 健全 的 人格 .. 健 全 的 人 格 可 视 为 中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的 核 心 因 素 。所 谓 健 全 人 格 ,
2 结 果 与 分 析
发 放 】4份 问 卷 , 1 回收 9 6份 有 效 问卷 , 果 如 图所 示 f 表 一 、 、 现 。 同样 , 绪 稳 定 和 反 应 适 度 也 是 心 理 健 康 的主 要 标 志 。 结 见 二 情 三) 问卷调查分三个 内容 : 学生对体 育课的态度问卷 : 。 A B学 ,不 良 223 优 良 的意 志 品质 丰 ._ 心理出现程度问卷 ; C学 生 不 良心 理 状 态 类 型 问 卷 。( _使 问卷 调 查 为r 个 心 理 健 康 的 中学 生 , 有 明 确 合 理 的学 习 和 生 活 目的 . 有 应 并 真 实 、 据 町靠 , 意 抽 初 、 中年 级 学 生 , 中 问卷 。 ) 数 随 初 集 达 到 目 的 的坚 定 信 念 和 自觉 行 动 。 行 为 表 现 出果 断 、 韧 、 其 坚 自制 和 毅
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越来越高。
而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渗透策略、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渗透策略1.课程整合: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体育课程,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在体育课中通过小组合作游戏,让学生学会合作与沟通,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
2.专题教学:每学期或每学年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己的情绪与心理特点,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技能。
3.校本课程: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在备课计划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有所体现。
4.学校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理论依据1.发展理论: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理论,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相适应。
2.社会学习理论:运用社会学习理论,通过模仿、观察、惯例、自我效能等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态度和行为。
三、实践操作1.教师培训:学校可以组织专家学者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课程,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2.校园宣传: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宣传栏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3.家校合作:学校可以邀请心理健康专家为家长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启发家长从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上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4.课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运动会、健身操比赛、登山郊游等,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增强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和支持。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联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联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体育锻炼被认为是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联,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1.1 缓解压力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社交压力等。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大学生释放压力,减轻负担。
通过运动,大学生可以将精力集中转移到锻炼上,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减轻内心的压力。
1.2 提高心理素质体育锻炼能够锻炼意志力、毅力和耐力等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和抗挫能力,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心理适应能力。
1.3 改善情绪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大量的内啡肽和β-内啡肽,提升大学生的情绪。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和肺部机能,帮助大学生摆脱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情绪的稳定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体育锻炼的关联原因2.1 学业压力增加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应付各类考试、写作业以及完成课程要求等任务,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锻炼。
学业压力的增加使大学生疲惫不堪,无法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2 健身设施不足有些大学校园内的运动设施和场地不够完备,无法满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由于缺乏便利的健身设施,大学生可能会选择放弃体育锻炼,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2.3 缺乏自律和坚持体育锻炼需要大学生具备自律和坚持的品质,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这种意识和品质。
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难以坚持体育锻炼,从而无法获得心理健康的益处。
三、加强3.1 宣传和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相关讲座、活动以及体育赛事,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积极性。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培养之间的关系研究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培养之间的关系研究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医疗领域以及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体育运动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它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都有显著影响。
研究表明,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抑制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提升情绪和整体幸福感。
运动过程中,人体会释放出内啡肽和其他神经递质,这些化学物质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焦虑,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在临床心理学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关于非药物疗法的治疗模式,其中体育运动被视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与集体运动或团队项目,往往可以增强个体的社会支持感,这对改善心理健康尤其重要。
社交互动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早已被证明,人们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有效改善情绪和减少孤独感。
此外,个人在进行运动时所获得的成就感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完成一次长跑或是达到健身目标,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自信心,还有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
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自信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抗压能力,更能抵御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也为心理健康培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恶劣天气或缺乏场地设施并不妨碍人们参与到各种形态的运动中,如室内瑜伽、游泳、舞蹈等。
多样化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个体的选择权,还可以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提高社交能力和归属感。
对特殊人群而言,运动的心理健康效益尤为显著。
例如,对于青少年而言,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降低愤怒、焦虑和抑郁症状,并提高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而对老年人来说,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互动,减缓认知能力衰退,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
一方面,规律的运动能够改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状态也能促使个体更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去。
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意识的提高,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且可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就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教师应该注重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3.注重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人际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课题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课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已经成为了研究和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就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课题展开探讨,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意义、现状以及可行的融合途径。
一、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1.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能够使学生在运动中得到释放,促进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一些心理问题,缓解压力,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
2. 推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使得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更灵活地运用于相应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 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面对挑战和压力时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现状1. 教育体制下的调整随着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教育体制下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一些学校开始在课程设置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育课程也逐渐向健康发展倾斜。
2. 课程实践的探索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探索将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措施,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经验。
3. 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一些地方涌现出一些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示范学校,这些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师资培训上较为成熟,在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三、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行途径1. 加强师资培训为了使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能够更好地实施,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师资培训,提高他们在该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2. 设立相关的课程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在体育课程中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在运动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而小学阶段是儿童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往往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体锻炼和技能培养上,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逐渐增强。
而小学阶段是儿童性格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增强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学会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体育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建立师生之间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心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2000字】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了解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心理健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分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讨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融入体育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评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验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总结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教育教学领域逐渐将注重力量转移到综合素质教育上,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重点之一。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平台。
本文将探讨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并举例说明其实施。
一、通过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情绪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调节学生情绪的体育活动,比如慢跑、瑜伽、太极拳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舒缓紧张情绪,提升情绪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在学生体验到挑战时激发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团队合作的体育活动,比如搭建一个人墙、解开人组成的人体实心圆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和集体意识。
二、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育竞赛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校内部的体育比赛或参加外部竞赛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经历尝试、失败、调整和再尝试的过程,这些经历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在学校内部的篮球比赛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制定明确的目标,并进行技术指导和团队配合的训练。
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鼓励他们遇到困难时不放弃,勇敢面对挑战。
三、通过体育游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合作游戏,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制定策略,达成共同目标。
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发力,才能获胜。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体育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作用机制。
一、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1. 提升自尊与自信心体育活动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锻炼和比赛,学生会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具备出色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自己的自尊感。
此外,体育教育中的团队合作和竞争让学生学会了自信地面对挑战和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心理素质。
2. 缓解学习压力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承受沉重的压力,而体育活动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可以暂时抛开学习的困扰,放松身心,释放压力,重新调整学习状态。
有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出多巴胺,这是一种能够带来积极情绪和快乐感的神经递质,对缓解学习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和挫折会让学生体验到各种情绪,例如激动、紧张、自豪、失落等。
通过体育教育,学生可以学会管理和应对这些情绪,从而培养出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这种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各种压力和问题。
二、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1. 生理机制体育活动通过运动锻炼,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增强身体素质,从而促进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使学生身心更加健康。
身体的健康状态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身体健康可以提高学生的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机会,保持较好的心境;另一方面,身体健康使学生更有自信心、更积极乐观,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形成。
2. 社交机制体育活动提供了一个与同学互动和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通过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并与同学之间形成深厚的友谊。
这种社交互动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孤独感和压力,提高学生的情感安全感,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形成。
3. 心理机制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认知和态度。
体育与健康教育对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
做到知行合一 ,理 论联 系实 际是很难实现 的。
面的分 析 ,得出有价值的理论 。
3、调查研究对象 、方法
(2)干预教 育的开展要注意 因人而异 ,关注学生地 区和人文 的
对沈 阳农业大学 10级 、11级 、12级不 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并 差 异等问题 ,结 合实际地制定计 划 。保证 教育 的统一性 和多样性结
(1)学 生与老 师之 间缺乏沟通 ;(2)学生 与学生之 间的关系 问 序 、方 法进行 了深入 的咨询与探讨 ,就 大学 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现状 、
题 :(3)情侣之 间的问题 。经研究这三个 问题 只要某一个环节不通 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趋势等问题进 行了咨询 。
畅 ,就会对大学生 的心理产生问题。
些对 策 与建 议 。 关键 词 :体育 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
1、沈 阳 农 业 大 学学 生心 理 健 康 问 题 的 表 现
调研和访谈 。获得大量宝贵的资料 。
1.1、心 理 健 康 问 题 表 现 在 人 际交 往 上
(4)专 家访谈 :干预教育前走访 了多位专家 ,就本 实验 的研 究程
康知识 ,体育理论 教学是最 主要且最有效 的办法。在我校的公共体 (3)在 自尊测试方面 ,各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生们 的
育课 中 ,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这 个环节有些微 不足道 ,即使在这种情 自尊水平提 高幅度很大 。
况下 ,在调查 中偶尔还会发现一些 教师对 于体育理论课 回避应付 ,
对二 、三 、四年级学生开设 了体育健康 公共选修课 ,其 中包 括体 弱 、 育 活动 之 中,提 高大学生对体育健康 知识 的认识 ,最后渐 渐地把这
病 、残等无法正常上体育课 的学生 。任课 教师一般 在教学内容 的选 种认识 内化成 为技能和方法 。
论学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前 . 理 健 康 不 良 已成 为 中 专 生 辍 学 的主 要 原 往 . 有稳定 而广泛 的人 际关 系 . 心 既 又有 自己的
因。在 我市 6所 中专的调查表 明. 因心理疾病 知心朋友 . 能客观评 价他人 和 自己 , 喜人之喜 , 休学 、 退学的人数分别 占因病休学和退学人数 忧 人 之 忧 . 人 之 长 , 己之 短 。 取 补
鹤 壁
工 Hale Waihona Puke 贸 学 校 周 凯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 中. 应充分让 学生了
况 、 理 水 平 有 正 确 的 认 识 . 而 能 进 行 自 我 心 从
①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同一性混乱。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 自己
行为 。
解 心理健 康 的标 准 .使学生 对 自己的身体 状 ②具 有清醒而正确的 自我意识 , 不会产生 自我 评 价和调整 。结合 中专生 的实际情况 。 心理健 人格 的核心 .并以此有效地支配 自己的心理和 康 主要表现在 : 1 . 正常的认识能力 。 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 、 任务而转移且 善于分配 的注意力等。 认识能力 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所 以, 正常与否可 参考其学 习方 法和学 习效 果 但 是. 能认为学习不 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 不 常. 因为这 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
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 、充满 希望 的乐观状态 。 地发 展 .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 的物质基础 . 这 如果经 常笼 罩于消极情 绪中 ,忧愁 、焦虑 、 苦 是心理发 展的重要条件 。为此 . 只靠每周两节 闷、 恐惧 、 伤而不能 自拔 , 悲 闷闷不乐 , 动无 体 育课是远远 不够 的 笔者在 体育 教学过 程 行 力. 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中, 非常注重“ 两操一课” 活动( 即早操 、 间操 、 课 3 一个心理健康 的中专生 . . 应有 明确 合理 体育课 )每天带学生 出操 。这样 , . 不但能培养
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分析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
1.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学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环节。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心态。
2. 培养学生个人品质和社交技能体育教学中的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交技能,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控制情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重要品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 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各种外界因素都较为敏感。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预防学生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1.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知识渗透体育课堂不仅是锻炼身体的场所,也是学习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平台。
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加入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如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自我调节的方法、赛前赛后的心理调适等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一些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体育教学中的活动设计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在活动设计中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愉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同时在评价中也要注意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过分强调比赛成绩、得失,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被认为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对策。
一、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联性体育锻炼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双重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身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态,身体状况良好的学生更容易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其次,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运动放松身心,释放累积的压力,使自己感到更加舒适和愉悦。
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尽管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因素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学术压力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挑战之一。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负担和竞争压力,导致焦虑和紧张情绪的增加。
其次,社交压力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现代社会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同伴关系的建立、友谊的维护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网络依赖和沉迷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过度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和社交活动,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策略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体育锻炼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应提倡学生多参与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体育锻炼应该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长期坚持的习惯。
其次,学校和家庭应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资源支持,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机会。
此外,学校可以设置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四、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未来展望未来,应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学校和家庭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摘要】“学校教育,健康第一”思想的确立,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学校体育由于其内容与形式的特殊性,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近四年部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有关文献的阅读分析,指出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认为应该加强对学校体育指导较强的实践性心理学研究,体现体育心理学的应用性。
【关键词】学校体育;心理健康;研究
0 前言
体育教学从一维的生物观转化成多维的教育观已经很多年了,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很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入试验阶段以来,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尤其受到了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心理学者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
潘书波在文章中指出“‘学校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心理健康的任务变得繁重起来”。
仅从相关书籍、特别是文章的数量来看,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来形容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因此有必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自己对相关书籍的阅读来熟悉体育心理学的这一相关领域,熟悉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从中找出一点规律,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个方向。
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章与书籍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信息学的常规检索统计方法,以体育科技文献通报为依据,收集2006—2012年学校体育领域内论文题目中直接出现“心理健康”的论文和部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论文,进行题目的摘抄与统计。
并辅之相关书籍的阅读,进行总结与归纳。
2 结果分析
2.1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
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目前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
不管是在体育教学改革之前还是体育教学改革以后,我国的学校体育都把促进心理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现在新课标还把“心理健康”单列出来作为五大领域之一。
从这些举措中,都可以看出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国内的一些实证研究也都为学校体育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支持。
研究者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对体育锻炼持积极态度并经常参加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
我国的学者通过研究后指出:体育教学对学生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意志品质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都有正面的影响。
“体育教学以其特殊的活动方式,
丰富的教学内容,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特点,决定了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
这种互动作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并分别论述了:体育教学的“全面性”是发现学生心理障碍的突破口;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
这些研究都充分说明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用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了。
2.2 对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2.2.1 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潘书波在对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后指出:师范专业大学生中度以上障碍患者占总调查人数的11.46%。
这一结果高于深圳大学2006年8.72%的报道;九项SCL——90因自分均值中,有八项高于全国常模。
足见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应当引起全社会的严重关注,改善其心理健康现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王庆贤在对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时指出:目前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孟峰年在对甘肃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后指出:部分学生还存在着悲观、失望等心理障碍;由于缺乏对大学生的社会角色的有利培养措施,使部分角色适应能力差,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对社会的责任感、适应性差,导致心理障碍。
另外,其他学者在相关调查研究时同样指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但是,在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同样的调查时结果却不一样。
王强等在对首都体育学院新生入学适应心理状况调查研究后指出:新生在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自信及情绪反应四个方面适应性较好。
运动系新生适应性最好,管理系新生在学习适应方面有较多适应不良现象(不是体育生)。
漆昌柱等在“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研究”中指出:体院大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且高于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体院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专业、性别、家庭出身和来源地差异。
体院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他们所从事的体育锻炼活动有关。
这些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体育学院的学生心理状况较好。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2.2 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文献中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比较少,但是,他们的调查研究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俞连池等在“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指出他们所调查的中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社会成人常模,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吕晓昌在健身处方锻炼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指出:“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儿童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
目前,我国学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的学生
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应该给予解决。
2.2.3 学校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实践性研究。
近几年,随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明了和理论性研究的逐步增多,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实践性研究也多了起来。
这些研究成果增强了体育心理学的应用性,对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 结论
3.1 我国学者对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研究,这在近几年的体育期刊所发表的与心理健康的文章中占了大多数。
这对帮助大家充分认识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的意义。
3.2 目前,体育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事情的严重性,并认识到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始着手研究可以指导一线教师应用于具体教学的成果,但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今后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3.3 我们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应该加强实践性的研究,充分发挥体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的性质。
【参考文献】
[1]漆昌柱.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研究[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37(2).
[2]王强,等.首都体育学院新生入学适应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2,15(4).
[3]孟峰年.甘肃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北京: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
[4]王庆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广州: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1,23(1).
[5]俞连池,等.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北京:中国学校体育,2001(2).
[6]吕晓昌.健身处方锻炼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中国体育科技,2003,39(5).
[7]徐波,等.大学生新健康的实验研究[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38(2).
[8]李薇,等.健心运动处方对提高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37(2).
[9]许国喜.试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8,35(4).
[10]李凌.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西安: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