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国际旅游市场及国际客流规律
国际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际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effd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3.png)
国际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旅游消费需求的提高,国际旅游行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性的具有广泛和深刻影响的行业之一。
本文将从国际旅游行业的现状及趋势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国际旅游行业现状1.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化和交通运输的进步都为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球旅游市场总体发展状况良好,预计未来几年旅游市场规模依然将保持增长态势。
2.旅游方式不断更新当前,旅游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由行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自驾游、骑行游、夜游等多种新兴旅游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3.旅游目的地更加多元化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
此外,旅游目的地的组合、活动和体验等都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得到游客的青睐。
二、国际旅游行业趋势1.增长速度在放缓虽然全球旅游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其增长速度正在逐渐放缓。
未来几年,全球旅游市场的增长将呈现出缓慢的趋势,并且难以维持高速增长。
2.消费人群年轻化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旅游消费人群已经向年轻化方向发展。
年轻人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分享旅游信息、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享受自由行的乐趣,这一趋势将会不断加强。
3.旅游体验更加突出未来,由于消费人群更加个性化和追求独特体验的需求,旅游主题或细分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突出。
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方向,将更加注重细分市场发展,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等,以满足游客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4.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逐渐深入人心,在旅游行业中可持续性和环保理念将越来越重要。
各国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都在努力向可持续方向发展,通过提高旅游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益,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国际旅游行业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机会的行业。
客源国概况较完整版
![客源国概况较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76735477232f60ddcca120.png)
一、填空1、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WTO)是联合国所属专门负责国际旅游事务的国际组织,是目前政府间最主要的全球性国际旅游组织。
WTO前身最早是:国际官方旅游宣传组织联盟。
1947年更名为国际官方旅行组织联盟。
1967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被纳入联合国体系之内,并将1967年定为世界旅游年。
1975年正式改名为世界旅游组织并将总部由日内瓦迁到马德里。
从1980年起每年的9月27日为世界旅游日。
2、中国国际旅游发展阶段:起步阶段(1966年以前)、停滞阶段(1966-1976年)、发展阶段(1977-至今)。
国家旅游局是在起步阶段成立的。
3、世界旅游组织的成员:正式成员、联系成员、附属成员4、日本:面积(37.78万)国旗:“日之丸旗”或“日章旗”、国鸟:绿雉、国花:樱花。
行政区划:47个管辖区,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
日本人出国旅游首选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
日本的茶道创始人是千利休。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变革:大化改革和明治维新。
5、韩国:面积(99408)国鸟:鹊、国花:木槿花(无穷花)、国树:松、国兽:虎、国歌:爱国歌、国旗:太极旗,主要由太极和八卦的图案组成。
货币:韩元。
首都:首尔。
国徽中央为一朵盛开的木槿花。
景福宫则是韩国的代表。
6、泰国:面积(513.115)国花:睡莲、国树:桂树、国教:佛教、首都:曼谷。
分为北部山区、中部平原、东北部高原和南部半岛。
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是泰国。
泰国有黄袍佛国之称。
国旗:长与宽之比为3∶2。
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
货币:泰铢。
国徽:一个深红色的大鹏的图腾图案。
泰族为主要民族,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和山地民族。
泰语为国语。
佛教为国教,还有少数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泰国原名:暹罗。
泰国三大国宝:玉佛寺、卧佛寺和金佛寺。
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
![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c1dc4c0226fff705cd170ad4.png)
4.旅游市场是旅游部门和企业获得供求信息 的源泉。
第二节 旅游市场的划分
一、旅游市场划分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旅游市场划分或旅游市场细分就是将全部旅游市场依 据旅游者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 过程。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重要性在于,任何一个 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都难以有足够的实力吸引和满 足所有各类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在众多的 旅游消费者中,选择某些适合自己经营能力的市场部 分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首先就需要在市场调研的基 础上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然后根据自己的供给能力 和竞争实力从中选定有利于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
对于具体的旅游企业而言,则可在此基 础上以旅游者的某些特点为标准作进一 步的细分。
第二节 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
国际旅游客流量 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 国际旅游客源分布格局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一、国际旅游客流量
战后,全球旅游业迅猛发展
表7-1 1950-200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 次和收入
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9 2000
增长率(%) 占世界份额(%)
2.31 3.24 5.34
10.39 7.56 7.00
4
意大利
3550.5
14.32
6.00
5
中国
6
英国
7
墨西哥
2605.5 2500.0 2173.2
(3)旅游市场与旅游市场营销。由于市场一词是从英文 Market 翻译、借鉴过来的,从一开始就没有区别 Market 和Marketing的实质意义。例如,有人认为旅游 市场包括四个部分:旅游者、产品、推销、价格。很显 然,这里的旅游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旅游市场营销。 虽然旅游市场营销的核心是市场,但两者并不等同。
第三章 国际旅游市场
![第三章 国际旅游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6c062aa0f524ccbff1218421.png)
旅游供给市场(tourism supply market): 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提供旅游产品的旅游经营者群体, 即旅游目的地市场( tourism destination market ),简 称国际旅游地市场。 思考: 国际旅游市场的构成除供需双方外,受哪些条件影响? 旅游产品、旅游价格、旅游信息、汇率变化等。
黄金周居民出游意向调查分报告(全国假日 办,2008年) 收到答卷19135份,有效答卷14666份。调查结果显示: 1、60%的受访者有出游意向 57.33%的受访者计划在国内旅游,其中:32.88%受访者 有意在市内及城市周边休闲旅游,24.45%的受访者有意 跨区域国内旅游;2.97%的受访者计划出境旅游;23.99 %的受访者有意探亲访友,其中:15.49%的受访者计划 异地过夜探亲访友;13.11%的受访者计划在家休息。 2、出境游人数较少,港澳是最主要的目的地 在60%希望出游的受访者中,仅有3%表示出境旅游。在 这其中,22%的消费者选择港澳作为旅游目的地。亚洲其 他地区,如传统的新马泰、日韩也是出国游的热点地区。 欧洲游也成为出境长线游的首选。
第二节 国际旅游者市场
一、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形成条件 二、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影响因素 三、国际旅游者市场分类 四、国际旅游者市场分析方法 五、国际旅游者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际旅游者市场的形成条件
一、国际旅游者(international visitor market)市场的形 成条件 注意: 又叫国际旅游客源国,而只有当一个国家能够产生和输出 大量国际旅游客源,才能称为国际旅游客源。 1、一定的人口数量 2、旅游购买力(tourist payment capacity) 3、旅游购买欲望(tourist baying want) 4、旅游者权利(tourist authority)
1. 世界旅游业和世界旅游客源市场解析
![1. 世界旅游业和世界旅游客源市场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92a0d889eb172ded63b7dd.png)
美洲也是民族成分最复杂的洲,既有黄、白、 黑三大人种,又有他们通婚以后形成的混血 人种。民族渊源关系对美洲人外出旅游流向 产生很大影响,白种人多前往欧洲,黑种人 则往北非“寻根”,黄种人和亚洲联系较多。 美洲现在虽然以白人的文明占据统治地位, 但也不能掩盖印第安文化。印第安文化在安 第斯山地、墨西哥高原一带留下了丰富的遗 迹,成为美洲旅游的重要文化吸引物。
二、美洲旅游区基本概况
美洲旅游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现有的 市场,开发新的客源市场,特别是高质 量、高产出的亚洲市场;加勒比海地区 要用丰富的新产品和有利的促销手段, 重新推向美国市场;拉丁美洲地区的旅 游业需要该区各国政府给予相应的重视, 并加强区城内的合作。 美国、加拿大是我国的主要客源国。
整个亚太旅游区中,东亚及太平洋地区 (简称东亚太地区)虽然现代旅游业起 步较晚.但是近30年来,旅游业发展的 速度却是相当惊人的。使该地区的入境 旅游发展以高于世界2倍的速度增长 分析:东亚太地区旅游业之所以能取得 迅速的发展的原因?
三、亚太旅游区基本概况
东亚太地区的旅游资源也极具特色。 本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景色多姿多彩,是世 界上山水风光最为壮美的旅游区之一。自然 景观差异非常明显,许多生物资源表现出古 老性、独特性、稀有性。另外,在东亚太地 区包价旅游价格偏低,即使是东亚太地区旅 游消费较高的新加坡,饭店客房的出租价格 也低于同样标准的欧洲一些国家,因此在旅 游价值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第一节 世界旅游资源概况
三、世界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古人类遗址 (二)文化遗产 (三)宗教胜地 (四)园林艺术 (五)城市风貌 (六)民俗风情
第二节 世界旅游区概况
旅游学概论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及影响因素
![旅游学概论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417f6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6.png)
个性化趋势: 定制化旅游、 小众旅游等个 性化需求逐渐
增加
环保趋势:绿 色旅游、可持 续旅游等环保 理念逐渐深入
人心
区域化趋势: 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一体 化等区域化趋
势逐渐显现
国际旅游客流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全球经济 波动、政治不稳 定、自然灾害等
机遇:新兴市场 崛起、科技进步、 文化交流等
地域性:欧洲、北美、亚洲等 地是旅游热点地区
经济性: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客 流量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客 流量小
文化性: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 地区旅游客流量大
PRT 4
国际旅游客流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对国际旅游客流的影响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旅游需求越大 汇率变动:汇率变动影响旅游成本进而影响旅游客流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影响旅游者的购买力进而影响旅游客流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影响旅游者的消费意愿进而影响旅游客流
YOUR LOGO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及影响因素
,
汇报人: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03
04
05
国际旅游客 国际旅游客 国际旅游客 国际旅游客
流概述
流规律
流影响因素 流发展趋势
P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RT 2
国际旅游客流概述
旅游客流定义
旅游客流:指 在一定时间内 前往某一目的 地进行旅游活 动的游客数量
自然环境因素对国际旅游客流的影响
气候: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地理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可以吸引游客前来探险和观光 自然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和度假
旅游市场的规律与发展趋势
![旅游市场的规律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85b0d7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0.png)
旅游市场的规律与发展趋势一、市场规律的概念和含义旅游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像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等。
市场规律作为商业活动的基本规律,旅游市场也不例外。
市场规律是指市场运行所具备的客观规律性,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其规律性始终存在。
在旅游市场中,这些规律始终存在,影响着旅游市场的发展。
二、旅游市场规律1、供需关系供给是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旅游市场的供给包括旅游产品和服务。
需求是旅游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需求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程度。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旅游市场价格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
2、价格规律价格是旅游市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价格变化直接影响着市场的供求关系。
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下降、供应增加,价格下降则会导致需求增加、供应下降。
旅游市场价格的变化取决于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3、竞争规律竞争是旅游市场不可避免的现象,竞争不仅来自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来自于其他行业的挤压。
竞争的结果是市场成员之间价格的竞争和产品质量的竞争,市场竞争也会导致市场成员的生存和发展。
4、信息规律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信息规律指的是旅游市场的信息流通所受到的限制和影响。
好的信息传递能够提高市场化程度,促进市场发展。
三、旅游市场发展趋势1、定制化趋势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定制化旅游就产生了。
定制化旅游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还对旅游目的地推行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许多相应的定制旅游服务平台,定制化旅游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2、低碳环保环保已成为了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旅游需求。
旅游业也开始追求低碳环保发展。
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低碳旅行也将得到更多的推广。
3、分享经济分享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也逐渐影响到了旅游市场。
通过分享经济的模式,旅游市场的消费者可以分享旅游资源,更加便利地旅行。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24b5c1ca76e58fafab003b0.png)
前言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学的入门学科。
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一样,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规律。
旅游是世界范围的社会现象,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历史短,因而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旅游活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不以国界而改变的,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真正根据我国国情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使我国旅游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本课程修读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该课程旨在全面而系统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
以帮助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生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第三章:旅游者;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五章:旅游业;第六章:旅游组织;第七章:旅游市场;第八章:旅游的影响。
本课程内容主要为4个板块构成,第一、二、七章合为关于旅游发展与旅游研究的基础知识板块;第三章为旅游需求板块;第四、五、六章合为旅游供给板块;第八章为影响研究板块。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强调客观现象概述与原理论述相结合,注重对现象原理的揭示和理解;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知识和理论在旅游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内容 (3)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3)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4)第三章旅游者 (5)第四章旅游资源 (6)第五章旅游业 (8)第六章旅游组织 (11)第七章旅游市场 (12)第八章旅游的影响 (14)重点章节(重要问题) (16)参考书目 (17)课时分配 (18)教学内容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0b6c8c33d4b14e852468e7.png)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考试题型: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五、论述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6分,共16分)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背景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四、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开端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兴起一、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一)旅游需求方面的因素(二)旅游供给方面的因素二、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第二章旅游活动第一节旅游活动的概念一、旅游的定义二、旅游活动的概念第二节旅游活动的要素与特征一、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二、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类型一、按地理范围划分二、按组织形式三、按旅游目的划分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二、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第五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一、普及性二、持续性三、地域集中性四、季节性第三章旅游者第一节旅游者的界定一、国际联盟的尝试二、联合国罗马会议的规范三、世界旅游组织的解释四、我国对入境游客的统计口径五、各国对国内旅游者的界定六、我国对国内游客的界定第二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一、足够的支付能力二、足够的闲暇时间第三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一、旅游动机1、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之间的关系2、产生旅游动机的原因二、旅游动机的类型1、身体方面的动机2、文化方面的动机3、人际方面的动机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1、个性心理因素第四节旅游者的分类一、旅游者类型划分标准二、依据出游目的旅游者分类及其特点1、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2、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认识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的界定1、旅游资源的定义二、旅游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2、吸引力的定向性3、易损性4、不可移动性5、可创新性三、旅游资源的分类1、基于成因或内容属性的旅游资源分类2、基于是否具备可再生性的旅游资源分类3、基于存在或使用状态的旅游资源分类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三、旅游资源调查工作四、旅游资源的评价(一)评价原则(二)评价标准(三)评价内容(四)评价方法五、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六、开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1、特色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市场导向性原则4、保护性原则第三节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辨证关系二、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一)自然因素(二)人为因素三、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第五章旅游业第一节认识旅游业一、旅游业的界定二、旅游业的构成1、“三大支柱”说2、“五大部门”说3、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三、旅游业的性质四、旅游业的基本特点1、综合性产业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3、政治性较强的行业4、脆弱性的产业第二节旅行社一、旅行社的定义二、旅行社的分类(一)外国的旅行社分类(二)我国的旅行社分类三、旅行社的业务开展(一)组织和接待团体旅游(二)接待和安排散客旅游五、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趋势1、集团化趋势2、专业化趋势3、品牌化趋势4、网络化趋势第三节住宿业与饭店一、饭店的类型划分二、饭店的等级划分三、饭店业中的集团化经营(一)饭店连锁集团1、连锁集团的优势2、连锁集团成员饭店的类型(二)饭店合作集团1、市场营销合作集团2、物资采购合作集团3、人员培训合作集团4、预定系统合作组织第四节旅游交通一、旅游交通的作用二、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1、旅行价格2、旅行距离3、旅行目的4、个人的偏好和经验第五节旅游景点一、旅游景点的定义1、旅游景点的概念2、旅游景点的特点(1)职能的专用性(2)场所的长久性(3)游客的可控性二、旅游景点的类别1、按照设立性质分类2、按照吸引因素分类三、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四、影响景点经营的基本因素第六节旅游产品一、旅游产品的概念二、旅游产品的特点1、形式上的无形性2、不可转移性3、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4、时间上的不可存储性5、旅游产品的综合性第六章旅游组织第一节国家旅游组织一、旅游业中的政府干预(一)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动机1、政治动机2、经济动机3、社会动机(二)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1、需求管理手段2、供给管理手段第二节我国的旅游组织一、旅游行政组织1、国家级旅游行政机构——国家旅游局二、旅游行业组织1、中国旅游协会第三节国际旅游组织1、世界旅游组织第七章旅游市场第一节认识旅游市场一、旅游市场的概念二、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三、旅游市场细分1、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2、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第二节全球国际旅游市场概况一、全球国际旅游接待量的分布格局二、全球国际旅游客源的分布格局三、国际旅游客流规律与趋势第三节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一、我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1、地理位置远,交通成本高2、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激烈竞争3、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问题4、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改进第四节我国旅游业的国内旅游市场一、国内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国际旅游市场的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际旅游市场的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aebca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c.png)
国际旅游市场的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第一章:市场概况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2018年全球旅游业收入达到1.5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
在全球旅游市场中,欧洲、亚太和美洲地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据估计,到2025年,全球旅游业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以上,中国、印度、泰国等新兴市场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将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二章:市场分析1. 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由旅游目的地、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等方面构成。
欧美一直是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但随着中国、韩国和泰国等亚洲国家的迅速崛起,亚洲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区域。
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旅游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2. 国际旅游市场的消费趋势旅游消费的主要趋势是个性化、数字化和可持续性。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和体验,旅游行业需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同时,移动支付和在线预订等数字化服务已经成为旅游行业最重要的方式,旅游企业需要加强数字化建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可持续性旅游成为旅游消费的新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旅游行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3. 国际旅游市场的政策环境各国政府均意识到旅游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政府在各方面加强对旅游业的支持和引导。
同时,各国政府也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和管理,建立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和规定,加强旅游市场的监管和管理。
第三章:未来发展趋势1. 旅游市场的开放化和国际化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深入发展,旅游业的开放化和国际化将逐步加强,旅游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国旅游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将更加密切。
2. 旅游消费的个性化和数字化随着旅游消费者对个性化和数字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旅游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方便快捷的数字化服务。
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
![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7fc8a6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d.png)
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一、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规律欧洲不但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中心接待地区,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
其次,美洲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重要客源地。
在产生客源方面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中东地区各国虽然在经济上较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加之居民的旅游传统问题,所以在客源市场中占有的比例不大。
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有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奥地利、荷兰、挪威、加拿大、瑞典、瑞士、科威特、澳大利亚、委内瑞拉、丹麦、比利时、墨西哥等国家。
这些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大约占世界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78%。
目前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国际旅游业,其中18个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日本、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西班牙、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挪威、丹麦、爱尔兰、芬兰)不仅产生了国际旅游客源总数的90%,而且其中80%的国际旅游客源也主要流向这18个国家。
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客流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使国际旅游客流的地里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旅游客流的总体发展趋势,目前及今后国际旅游客流的主流仍然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
二、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移动规律第一,在全世界的国际旅游中,近距离的境外旅游,尤其是去周边国家,一直占据着压倒性的比重。
以旅游人次计算,这种近距离出国旅游约占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80%。
以80年代上半期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的分布情况为例,美洲出国旅游者中有70%是在美洲地区各旅游目的地旅游,前往区外目的地的只有30%。
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出国旅游人次总计的75%是在本地区内的旅游目的国游览,去区外目的地旅游的人次仅占25%。
在欧洲的比例则分别为79%和21%。
其次,从流动情况来看,特别是在远程国际旅游方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和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这两个地区是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计划和目的地。
《中国旅游客源地概况》第一章世界、第二章中国
![《中国旅游客源地概况》第一章世界、第二章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a14e0faace2f0066f53322bb.png)
1.3.2 世界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客流的移动是国际旅游 客流的主体
欧洲和美洲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期 以来一直是国际旅游的重心
发达国家不仅是世界旅游客源的主要输出地,同 时也是国际旅游的主要接待地
现代旅游快速发展阶段(1950~1960年) 现代旅游波动发展阶段(1960~1980年) 现代旅游持续稳定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
2、旅游业崛起于20世纪中期(20C50年代~20世纪90年代)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旅游业虽然产生于19世纪中叶,但其 真正的崛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基本特点:旅游接待多为单纯政治接待,不计成 本,不讲效益。没有形成经济产业。
主要大事: (1)两大旅行社系统成立 (2)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迈向产业化道路的起步阶段(1979~1990)
基本特点:
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 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 肯定。 主要大事:
2.1.2 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成就
1980-2007年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收入增长(%)
人数增长(%)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开发策略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广泛开展区域合作 不断拓宽客源市场,发挥潜在的资源优势
1.2.5 中东地区
概况
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
![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8d630a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8.png)
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旅游客流规律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旅游者的数量和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了解旅游客流规律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
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旅游客流规律:1. 季节性规律:旅游客流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般来说,春夏季节是旅游旺季,因为天气宜人,多数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出行。
秋季是旅游淡季,因为学校开学和工作繁忙导致人们出行减少。
冬季一般是境外旅游的旺季,人们喜欢选择温暖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天。
2. 周期性规律:旅游客流在一周内表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周末是旅游高峰期,因为人们在工作日忙碌之后希望放松身心,选择出行。
而工作日是旅游低谷期,因为大部分人都需要上班上学。
3. 节假日规律:节假日是旅游客流的重要因素。
在节假日期间,人们通常有更多的休假时间,更愿意选择旅游。
春节、国庆节和中秋节是中国的三大黄金周,这些时段是旅游的旺季,旅游景区和酒店通常会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客流峰值。
4. 地区性规律:旅游客流在不同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
一些知名的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有一些地方在特定的时间会迎来客流高峰,如长江三峡地区的游船旺季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海南岛的旅游高峰期在每年的冬季。
旅游客流规律的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
以下是一些主要趋势:1. 个性化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旅游客流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人们更加注重体验和个人兴趣,注重定制化的旅行服务。
旅游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科技驱动的旅游: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线预订、移动支付、智能导游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正在改变旅游行业的运作方式。
旅游企业需要积极应对科技发展的挑战,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 境内旅游的发展: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网络的完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
![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440f2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9.png)
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旅游客流规律和发展趋势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以下是对旅游客流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旅游客流规律1.季节性规律:旅游客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通常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较为集中,而在工作日和淡季时则相对较少。
例如,中国的黄金周和春节期间,以及欧美地区的暑假和圣诞节,旅游客流量都会大幅增加。
2.地域性规律:旅游客流的地域分布不均衡,通常集中在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或景点,而对于偏远地区或次要景点的客流则相对较少。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中国的长城等知名景点通常吸引了大量的旅游客流。
3.正向规律:旅游业的发展往往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流,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某个地区旅游景点的建设和宣传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而这些游客的到来又会促进相关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正向的发展规律。
4.消费水平规律:旅游客流的消费水平与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通常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客流的消费水平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较低。
这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和差异化发展的机会。
二、旅游客流发展趋势1.多样化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旅游客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宽泛,涵盖了城市旅游、乡村旅游、海岛旅游等多个维度,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旅游景点。
2.体验式趋势:旅游客流逐渐向体验式的转变。
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观光旅游,而更注重与当地文化和社区的互动,追求更加深入和个性化的旅行体验。
这也推动了农家乐、民宿和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的发展。
3.数字化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业也逐渐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人们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旅游信息获取、行程规划和在线预订,旅游客流数据也得以更加准确地采集和分析,这为旅游企业和目的地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洞察和经营决策支持。
4.可持续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旅游业也逐渐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旅游学概论-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及影响因素
![旅游学概论-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4bcb92b5727a5e9846a6100.png)
特点一 原因
• 前往邻国或近距离目的地的时间短、费用 少,有这种支付能力的数量较多; • 地域想近则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也比较接 近,旅游过程中障碍较少; • 交通便利,出入境手续相对简便。相邻国 家相互之间出入境签证手续的办理简便快 捷,甚至于相互之间有互免签证的待遇。
www.tபைடு நூலகம்
埃及沙姆沙伊赫连环爆炸冲击旅游业
沙姆沙伊赫位于埃及西奈半岛的南端。这里 因终年阳光灿烂,加上清澈见底而又风浪不 大的海水和柔软的细沙海滩,令欧美等国的 游客倾倒。欧美旅客往往携家带口来这里休 闲度假,享受美好时光。
然而就在2005年7月23日的凌晨,爆炸 袭击改变了一切。位于和平大道中心位置的 贾扎拉花园饭店的主楼遭到汽车炸弹的袭 击,爆炸过后,饭店被夷为平地。几乎与此 同时,在附近的停车场和几公里之外的纳伊 迈湾的入口处也发生多起剧烈的爆炸。购 物市场完全被毁,大街上到处是被炸的玻璃 碎片和面目全非的汽车以及斑斑血迹。
年中国人赴日旅游人数为130万人,而日本人赴
中国旅游人数为350万人。
此外,旅游流常受政治局势、动 乱、自然灾害、疾病流行、意外 事件的干扰,使旅游流发生异变。
Text
Text
第二节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及影响客 流的基本因素
01.国际旅 游客流规律
02.影响 客流的基本 因素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及影响客流的基本因素
当旅游者从自己的常住地出发,前往不同 的旅游目的地去观光游览、娱乐消遣,便构 成了一定的流向、流量特征的游客群体,这 一游客群体就称为旅游客流。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世界国际旅游市场概况
![世界国际旅游市场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aacc6afd4b35eefdc8d333f3.png)
4、非洲区
包括除埃及以外的非洲所有国家。这一区域 既有多姿多彩的人文资源,又有沙漠、雨林、草 原等景观及各种特殊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市场发展前景很好。但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文 化落后,经济不发达。在旅游业方面,非洲是一 个发展中的大陆,许多旅游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 发。
5、中东区
包括西亚所有国家和埃及。中东地区是世界 上著名的“三洲五海之地”和 “世界石油宝库”,属 于伊斯兰文化区。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使该地 区的旅游业尤其是国际旅游始终未能兴旺起来。 不过一些石油生产国如沙特、科威特等,也是国 际旅游较为重要的客源国。
2021/4/7
1
一、世界国际旅游市场分布格局
世界旅游组织(WTO)根据世界各地的旅游发展 情况和旅游集中程度,将世界旅游市场划分为六 大区域:欧洲区、美洲区、东亚及太平洋区、中 东区、非洲区、南亚区。
1、欧洲区
包括欧洲所有国家。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 游市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无论是国际旅游 接待人次,还是国际旅游收入,欧洲都居各大地 区旅游市场之首。同时,欧洲还是世界上最重要 的国际旅游客源地。随着亚大地区的崛起,虽然 欧洲目前旅游业各项指标仍呈增长态有国家。这里属于印度文化区, 种族、民族、宗教成分复杂,各种纷争不断,加 之经济水平限制和政局动荡等原因,其旅游业起 步晚、发展慢、起伏大。近20年来,虽然本区国 际旅游业发展也比较快,旅游接待人次的增长高 于世界平均增长率,但占全球的份额仍很小。由 于该地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其出境旅游 市场除印度外都很小。
二、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1、近距离的出国旅游,特别是前往邻国的国际旅 游,一直占据绝大比重。
2、远程国际客流中欧洲、美洲、东亚和太平洋着 三地之间的客流构成主要客流。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fda3ddf12d2af90242e6d2.png)
一、名词解释欧阳学文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第一章答案一、名词解释 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
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
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2)贸易经商旅行占据主导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条件优越、生活方 式理想、
娱乐设施齐全
1950年与1985年世界旅游收入增长与 亚太地区旅游收入增长比较
世界旅游收入
亚太地区旅游收入
1985年
1985年
1950年
1950年
1990-1995世界各旅游区在全球旅游市场所占比例(%)
年份
类别
非洲
美洲
东亚太
西欧各主要 城市
莫斯科
中国
Hale Waihona Puke 15--25天需要办理签 证的国家
俄罗斯 蒙古
中国
我国旅游 业面临的 主要竞争
对手
韩国 马来西亚
香港 台湾 新加坡 菲律宾
泰国
我国旅游产 品存在的主
要问题
产品单一 旅游基础设 施不足 卫生条件差
旅行日程和交通安排变化多
晚间娱乐生活单调
旅游服务水平低
我国旅游产品 促销方面存在
前20国国际旅游 支出占全世界总额
80%
前20国大部分 分布于
20国中欧洲12 个国家支出占20
国总额
20国中美洲3 国支出占20国
总额
欧洲、美洲、亚洲、 大洋洲
57%
22、5%
20国中亚洲和大 洋洲的5国支出占
20国总额
20、5%
(一)国际旅游客流以近距离(前往邻近国家) 为主
全球近距离旅游人数 占国际旅游总人数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入境人数
“九五”时期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情况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西部地区的陕西、四川、 云南
西部地区的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贵州、西藏
最多 较少 较多 最少
1、我国远离世界上主要客源国 表现为
(1)从欧美来华的交通費用昂贵
北美来华往返交通費占三周 旅游全部费用比例
欧洲各主要城市来华往返交通費 占三周旅游全部费用比例
40%左右
1/3-- 1/2
(2)从西欧乘火车来华虽然较飞机票便 宜(约500美元),但旅途时间长, 签证手续多
欧洲
中东
南亚
1990
接待人次
3.43
18.81
11.44
63.68
1.90
0.72
旅游收入
1.88
26.09
14.39
54.90
1.94
0.77
1991
接待人次
3.50
21.40
11.80
61.10
1.50
0.67
旅游收入
1.58
25.90
14.75
55.76
1.44
0.58
1992
接待人次
3.60
产品多
适合青少年的、 富有刺激、冒险、 探险和参与性强
的旅游产品少
我国入境游 客主要流向
黃山、 九寨沟
北京的长城、故宫、天坛 上海、广州的城市风光
西安兵马俑
丝绸之路
长江三峡 桂林、苏州、杭州山水
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 福建、江苏、浙江、广西、山东、辽宁
中部地区的的吉林、内蒙古、山西、湖 南、安徽、江西、湖北、
的主问题
主要采用“老三件” (导游图、明信片、宣传
小冊子)
利用现代促销手段少 (音像资料、旅游产品
展销会等)
1、近程市场 港澳台市场
日本市场 韩国市场
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假已成为 传统,无语言及习惯障碍
经济发展水平高,与我国有相同 文化传统,到我国距离近
港澳台同胞 占入境旅游 人数的比例
1985年:91、8%
1990年:93、3% 1995年:87、1% 1998年:88、6%
3、亚洲是我国最大的区域性外国人
国际客源市场
东北亚市场
日本、韩国为主体
外国人旅游 市场分类
东南亚市场
欧美市场
马来西亚、新加坡、 菲律宾、泰国、 印尼为主体
其他市场
中东、非洲等
5、5% 4、1% 3、9% 3、1%
3、0%
3、0% 2、7%
前10 个国家
全球国际旅游 者的80%主要 前往旅游地区
全部集中在欧洲、美洲、 东亚地区
欧洲
美洲
1998年全球20大旅游客源国(地区)旅游花费情 况(不含飞机票)
世界三 大国际 客源地; 同时, 也是世 界三大 旅游接 待地区
对上述统计的分析
0.70
旅游收入
1.59
28.12
16.79
51.78
1.05
0.68
1995
接待人次
3.32
19.74
14.75
59.47
1.95
0.71
旅游收入
1.86
25.62
18.66
51.07
1.79
1.00
欧洲游客
殖民地国家
英联邦国家
日本游客
中国
海外华人、华侨
中国
一、我国国际客源市场
(一)我国国际客源市场的发展 1980-2000年来华旅游人数增长情况
1990与2000年比较
国际旅游人次(亿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
2000年:6.98
2000年:4760
1990年:4.58
1990年:2678
1998年主要旅游目的地接待人数 在全球国际旅游总人数中所占比例
旅游目的地 例
法国
所占比
11、1%
西班牙
7、5%
美国
7、3%
意大利 英国
中国
墨西哥 加拿大 波兰 奥地利
大洋洲市场
澳大利亚、 新西兰为主体
美国、加拿大、 俄罗斯、英国、 德国、法国、 意大利为主体
亚洲市场游客
洲际市场游客
占:2/3 占:1/3
90年代我国入境游客年龄分布情况
31-50岁游客
占:45%
51岁以上游客
占:26%
导致中老年游客比重大的 原因
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 适合中老年游客的观光旅游
21.50
12.30
60.40
1.50
0.70
旅游收入
1.74
25.82
14.60
55.66
1,47
0.71
1993
接待人次
3.60
21.30
13.70
59.30
1.50
0.68
旅游收入
1.74
27.05
15.40
53.90
1,25
0.64
1994
接待人次
3.50
20.50
14.10
59.60
1.50
80%
美国50%国际游客
前往
加拿大
加拿大80% 的国际游客
前往
美国
時間短、费用少,有支付能力的人较多
原因
生活习惯、民族风俗、 文化传统接近, 语言容易沟通
出入境手续和交通较为便利
北京
西安
我国入境 国际游客 入境后主
要流向
上海 广州 杭州
桂林
苏州
庐山
黃山
长江三峡 昆明
原因
著名风景名胜区对游客吸引力大
入境人数 过夜旅游人数 旅游外汇收入
1、经济发达国家是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客源市场
我国目前 最主要的
客源国
日本 美国 俄罗斯
到我国的游客只占 其出游总人数很小 比例,因此,具有
很大开发潜力
具有很大潜 力需要开发 的其他发达
国家市场
西欧市场 韩国市场
中东市场
2、港澳台同胞是我国最主要的客源市场
1980年: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