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0 古代商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商业的发展名师精编课件(29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商业的发展名师精编课件(29张)

第六单元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第20课时
理教材
古代商业的发展
析史料 拓视野 练模拟
-7-
四、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表现 (1)西汉: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 展起来。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专管对 外贸易。 (3)两宋:同亚非许多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 的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清代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 对外贸易。 2.特点:以朝贡贸易为主;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识清单
第20课时
理教材
古代商业的发展
析史料 拓视野 练模拟
-8-
自主探究 辨一辨区别“市”“草市”“夜市” 提示:(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 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草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是在夜间进行买卖的市场。北宋时期打破了政府对 “市”的时间限制。
第六单元
主题一 主题二
第20课时
理教材
古代商业的发展
析史料 拓视野 练模拟
-11-
真题溯源 〔2014天津文综,13(节选)〕材料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 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 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 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思考 阅读材料,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 响? 提示:扬气:出现于扬州盐商中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影响:冲击 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

高一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

高一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

高一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有关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些知识点:1. 农业和手工业的兴起:古代社会的商业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兴起。

人类从狩猎采集的社会过渡到农耕社会,农业生产的发展导致了农产品的剩余产生,从而形成了物物交换、商品交换的初步形式。

同时,手工业的兴起也增加了商品的种类和数量。

2. 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兴起: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

古代的商业活动往往集中在城市中心,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区和市场。

城市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为商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3. 商业组织与交流网络:古代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组织和交流网络的建立。

商人们组织形成了商业行会、商帮和商队等组织形式,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促进商业交流和合作。

同时,商业交流网络的建立也方便了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进行。

4. 商业贸易的形式:古代商业贸易具有多种形式。

其中,陆上贸易是古代最早的贸易形式之一,通过陆上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商品得以流通。

海上贸易也开始于古代,商人们通过船只往来,进行海上贸易和物资运输。

此外,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陆海空贸易的结合也逐渐成为古代商业的特点。

5. 货币的出现与发展:货币的出现和使用是商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古代贸易最初采用的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即通过交换商品进行贸易。

随着商业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货币逐渐出现并广泛使用。

货币的使用使得商品交换更加灵活便捷,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6. 商业法律与制度:商业法律和制度的建立对商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社会为了规范商业行为以及维护商人权益,建立了一系列的商业法律和制度,如商标制度、商业法典、契约制度等,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和规范。

7. 商业对古代社会的影响:古代商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和信息的流通,增加了产品的多样性和供应的稳定性。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文档:考点21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文档:考点21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考点21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概况商朝 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春秋 战国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秦汉 至隋唐 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隋唐 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宋朝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 (1)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3)出现“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易错提醒] 正确区分“柜坊”与“邸店”的职能“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随着商业的发展,又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

“柜坊”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场所,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思维拓展] 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和自身安全。

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市的变迁与古代的对外贸易 1.市的变迁宋代以前⎩⎪⎨⎪⎧(1)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2)西汉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唐长 安城设东西二市。

宋代时 ⎩⎪⎨⎪⎧(1)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 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3)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著名的 有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思维导图] 城市职能与“市”“坊”的发展与演变2.城市的发展⎩⎪⎨⎪⎧(1)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高一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

高一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

高一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古代商业的起源商业的发展可追溯到人类的早期社会,当时人类通过交换颜色鲜艳的石头、骨头等物品来获得物资,这也是古代商业的起源。

古代商业的发展青铜时代商业的发展商业在青铜时代得以发展,青铜时代的人们逐渐从贸换物品转变为使用铜制货币,贸易和商业的规模逐渐扩大。

同时,铁器的发明也进一步加速了商业的发展。

古代国家商业贸易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贸易也逐渐兴起。

在国家的统治下,商贸活动得到了更为成熟和规范的发展。

国家的贸易活动主要通过官方的渠道展开,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商业贸易活动还加强了国家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古代海上贸易的发展在古代,海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路线,各国家开始建立船队开启海上贸易之路。

伴随着古代海上贸易的发展,传统的陆上贸易逐步走向了没落。

古代商业的进一步兴盛金银币的兴起古代商业的发展与货币制度紧密相关,大规模的商贸活动需要更为科学的货币体系来支持。

在中国,货币的发展经历了物物交换、贝壳货币、铜货和金银货币四个阶段。

银行的发展银行作为一个专门从事储蓄、信贷、汇兑的机构,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在中国宋代,已经出现了名为钱庄的银行机构,这也标志着古代商业的进一步兴盛。

丝绸之路的建立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的古代商路,这条路线始于中国,贯穿中亚,最终抵达欧洲。

丝绸之路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更加深了古代东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

总结在古代,商业的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促进了各个领域的进步。

而古代商业的发展,也为我们今天的经济、贸易及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的发展 知识整理和小题强化

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的发展  知识整理和小题强化

第30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知识整理1.商业的发展历程:西周:工商食官商朝:出现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贝币)春战:私商出现,并逐步取代官商,成为主体,出现大的都会隋唐:海上和路上丝绸之路兴盛。

商业贸易:出现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西域、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往来频繁。

宋元:古代商业步入高峰期。

——最早纸币交子,集市和夜市兴盛明清:商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①商业市镇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

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④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大商帮。

⑤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⑥区域性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货币流通领域发达;城市商业经济发达贸易发达;交通发达;市场形式多样;商人群体活跃补充: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推动商品经济的繁荣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3.统治者对商业的政策4.社会需求的扩大2.城市的繁荣历程:周到唐:⑴县治以上的城市才可以设市,官府统一管理。

⑵有明显的坊市限制和时间空间限制。

⑶城市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功能不显著。

宋到明清:⑴县治一下的地方也可以设市。

⑵坊市界限被打破,时空限制被打破,出现夜市、草市等。

⑶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明清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城市。

二、小题强化1.《左传》昭公十六年:晋韩起聘于郑,欲得郑贾人(商人)之玉环,“买诸贾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

韩子请诸子产。

”子产以先君桓公与商人有盟誓而反对,结果“韩子辞玉”。

这说明春秋时( )A.私商仍受封国君主的制约B.卿大夫处处为国君着想C.工商食官是商品经济主流D.郑国玉器实行专卖制度答案:A。

根据“子产以先君桓公与商人有盟誓而反对”和“必告君大夫”说明商人与封国君主有盟约而且商人行为受到国君的影响,故A正确2.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答案:B。

高中历史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0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1)商周时期——商人、商业的出现远古时期,商部落就以善于交换出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传说他们的祖先曾驾着牛车游走部落之间,进行交易。

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引申,出售的生产物便叫“商品”,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战国时期,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城市繁荣。

0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1)重农抑商政策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2)商业的艰难发展“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1:秦汉时期商业有所发展的原因是是什么?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3)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03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1)原因: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2)表现: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2: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1.中国现代商业的开展变化、特点及影响(1)开展变化①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乡村开展;先定时、定点,后打破界限。

②买卖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域间的土特产品、朴素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的买卖。

③买卖媒介的变化:末尾是物物交流,后来出现普通等价物——贝等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

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

④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后的亲缘组织开展为地域性较强的商帮。

⑤流通范围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范围到逐渐与消费及自在的雇佣休息相结合。

(2)特点①来源早并且不时开展;②阅历了自在开展和临时受压制两大阶段;③商业水平不时提高,为商业开展提供了很多机遇;④对外贸易是重要组成局部;⑤没有开展成近代真正的新经济要素逐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3)影响中国现代商业的开展抚慰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开展;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应战。

在商品经济兴盛的明朝中前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消费关系的萌芽。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开展,市民的生活观念也发作了变化。

2.现代城市开展的规律及其时代特征(1)两种主要构成途径:一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政治中心开展起来的〝城〞;二是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商品交流中心开展起来的〝市〞。

(2)时代特征①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都设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划一广阔‘的街道。

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都城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众多人口。

③隋唐城市的兴隆。

隋朝修建了大兴城,唐朝扩建为长安城。

该城全体设计合理,修建规模庞大,表达了城市修建的高明技术。

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

唐朝前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位置超越了长安和洛阳,繁华的夜市是事先扬州城的一个特点。

④明清时期,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三)发展的趋势:
1.对外交往的路线:由陆路到两路、再到海路; 2.对外交往的政策:由开放到海禁、闭关锁国; 3.对外交往的状况:由早期的繁盛到明清的渐趋萎缩。
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
“草市”,“夜市”和“早市”等形成和发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一)表现:
1.西汉 :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 发展起来;
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①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 流; ②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和发展;
③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 生深远影响。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一)表现: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 管理对外贸易;
一.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 (二)秦汉:初步发展
1.原因: (1)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秦统一货币、修驰道,西汉开通丝绸之路。 2.表现:
(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重农抑商政策; (2)两汉: ①商业发展比较艰难,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②商运活跃,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兴盛; ③长安、洛阳等大城市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二.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二)发展趋势:
1.从城市功能看: 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经济功能逐渐超 过政治功能。 2.从商业管理看: 政府逐渐放宽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如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 出现早市、夜市。 3.从地域分布看: 唐朝之前主要分布在北方;唐朝以后,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方 都市数量明显多于北方;明清时期,江南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4.从城市布局看: 城市建设出现中轴线,体现了权力至上的设计理念。

2019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0古代商业的发展语文

2019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0古代商业的发展语文

考点30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公元前679年,齐国会盟诸侯达成协定,“市赋(市场交易税)百取其二,关赋(进出口关税)百取其一”。

公元前678年,齐国再度会盟诸侯,“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统一斤两称数)”。

这材料反映了( )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 B.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兴盛C.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 D.齐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2、“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

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

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3、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

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其规模大,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城门定时开闭。

这反映了当时()A. 市和坊交织在一起的现象B. 市场具有封闭性的特征C. 加强了对商人的户籍管理D. 长安在世界居领先地位4、从周代开始一直存在宵禁制度(禁止夜间活动)早晨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打开,日暮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关闭。

唐大和五年(831年)京城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

唐诗人王建(768—835)“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开成五年(840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

由此可见唐朝晚期( )①抑商政策开始改变②商业发展促使政策的调整③夜市已经比较繁荣④政府依然禁绝夜市A. ①③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5、徐光启在《海防迂说》中说:“厉禁之后又负其资而不偿,于是倭舡至而索负,且复求通;奸商竞不偿,复以危言撼官府,倭人乏食,亦辄掳掠。

”徐光启认为解决倭患的主要方式是()A. 严惩“奸商” B. 厉行海禁C. 进行正常的对外贸易D. 安抚和镇压并用6、唐代长安东西两市见于记载的有肉行、绢行、药行、大衣行、秤行、鼓行、铁行等;而页1 第当时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中,同类商品也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20讲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29张)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20讲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29张)

-13-
主题一
主题二
命题 立意
本题引用文字史料,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
审题干 关键信息是“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即交子的
找题眼 出现适应了民间贸易的需要
审设问 本题的设问是“表明”,也就是要紧密结合材料中的
找关联 现象贸易”,可知交子可以作为
找关联 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答案
-21-
主题一
主题二
解题 审选项 思路 找答案
答案 C
材料信息反映了北朝时北方人嘲笑南方人的喝茶 习俗,而唐朝中期北方城市中出现了很多茶铺,饮茶 之人颇多,茶铺的茶叶多来自南方。北方人由嘲笑 南方人喝茶到大量饮茶,这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 力上升,南方的习俗也被北方人接受,故选 C 项。材 料无法体现南茶开始北运,故排除 A 项。饮茶习惯 只是饮食习惯的一个方面,南宋时期南方经济水平 超越北方,故排除 B、D 两项
思路
民间交易凭证,故 A 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交子产
审选项 生之后,由于富者“不能偿所负”才出现商业纠纷,故
找答案 B 项错误;题干中交子发行后“争讼数起”,这会影响
富商的社会诚信,故 C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经
济重心的南移,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14-
主题一
主题二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图片说史
第20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
-2-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3-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 场和大商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2.秦汉: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 水平不高。 3.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4.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交子”,商税 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商业空前繁荣。 5.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 (1)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3)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经历了两大阶段:从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商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商业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又相辅相成。

古代商业不断发展,两宋时期,商业打破城市里坊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秦汉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宋代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棉花、茶叶等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商帮”出现二、图示解史--城市职能与“市”“坊"的演变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西汉由于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特点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外贸以朝贡贸易为主.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规律及影响(1)变化规律①商业活动场所: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定时、定点,后来打破界限.②交易内容: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

③交易媒介: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壳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

北宋还出现纸币.④商人组织: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⑤经营领域: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

(2)影响①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③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

五、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1)从周至唐:严格限制.①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历史计划总结-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 精品

历史计划总结-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 精品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1.商朝的商业(1)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2)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3)商朝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

2.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城市(1)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发展迅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交流频繁。

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

(2)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经济发达,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关键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特点是以政治中心为主,主要是诸侯国的都城。

3.隋唐时期商业的繁荣(1)隋唐时期的商业比前代更为繁荣,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

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驿驴",供客商骑用;运河、长江上商船往来不绝。

(2)隋朝的货币是五铢钱;唐高祖以后,"开元通宝"成为通用的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3)隋唐的市场较前代更为发达,城市里有固定的贸易场所——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沿岸一带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一些繁华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4)唐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关键提示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般从商品种类的增多、市场的扩大、商人的活跃、交通的发达、货币的种类、城市的繁荣等方面表现出来,海外贸易也是商业发展的表现。

跟踪思考隋唐时期商业繁荣的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4.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和对外贸易状况。

高三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共27页文档

高三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共27页文档

高三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轮复 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0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汉武帝时期,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成阳、孔仅、桑弘羊等,相继“以赀”入朝为官。

其主要原因是()A. 农本商末政策发生逆转B. 落实政府经济政策的需要C. 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D. 政府以财产作为选官标准...2、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

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3、北宋科学家沈括对神宗说:“钱利于流借。

十室六邑,有钱十万,而聚于一人之家,虽百岁,故十万也。

贸而迁之,使人飨十万之利,遍于十室,则利百万矣。

迁而不已,钱不可胜计。

”在此他强调( )A.货币流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C.人口流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D.国家发行的货币越多流动就越快4、唐朝武德四年宣布废止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这种钱制不仅成为有唐一代的定制,而且持续流行了近千年,也被作为后世“钱制”的楷模。

“通宝”钱制流行反映出( )A.中国古代货币开始走向规范化 B.年号铸钱强化了货币经济功能C.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增强 D.标志我国金属铸币制度的成熟5、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三十多位大商人立传,并提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原则。

据此可知,司马迁()A.赞同汉武帝的商业政策 B.反对逐利致富的社会风气C.强调商业发展顺其自然 D.颠覆了儒家推崇的义利观6、陶朱公范蠡在经商过程中信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观点,提出“务完物,无息币”。

材料主要是指()A.主张商业投资多元化B.加速商品、货币流通领域的周转C.强调商品的贱买D.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调整经营7、晋商和徽商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

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其主要原因是( )A. 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 活动得不到官府的支持C. 商业经营观念落后D. 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8、《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A.形成重利轻义的观念 B.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提高C.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郡县9、《汉书?货殖传》记载富商罗裒以其半“赂遗曲阳、定陵侯,依其权力,赊贷郡国,人莫敢欺。

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

同时期,丞相张禹“内殖货财……多买田至四百顷”。

材料主要反映出()A. 盐铁官营制度开始实行B.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C. 官商一体影响社会秩序D. 富豪专横威胁中央集权10、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B. 纸币经历从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C. 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D. 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11、徐锡龄《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间门外南滚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

……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A. 开始形成一批繁荣的商业市镇B. 苏州成为徽商晋商主要活动区域C.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为繁荣D. 苏州居当时对外贸易的中心地位12、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税。

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A.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B.废除了海禁政策C.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D.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13、《中华社会通史?明代卷》记载:明嘉靖时,何良俊说:“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赋税日增,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重土安迁的观念彻底改变 B.出现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趋势C.田赋增加使农民纷纷破产 D.商品经济发展使“游手”增多14、乾隆皇帝在谈到自己南巡允许商人大兴土木时说:“此在苏扬盐布商人等,出其余赀,偶一点缀,本地工匠贫民,得资力作,以沾微润,所谓分有余以补不足,其事尚属可行。

”这表明了他( )A.强调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B.警惕奢华之风会危及统治秩序C.宣扬奢侈享受的社会主张D.认同奢侈促进市场发展的观点15、宋代一些商人往往通过购藏图书、构筑馆阁、延师课子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士阶层靠拢;一些士人阶层逐渐抛却“安贫乐素”“口不言利”的传统信条,纷纷加人商人的行列。

这一现象说明宋代()A. 四民界限渐趋模糊B. 社会传统信仰改变C. 儒家思想地位动摇D. 士商阶层相互渗透16、明朝许孚远在《疏通海禁疏》中指出:“守汛兵众数千,年费粮赏五万八千有奇,内二万则取足于商税,若奉禁无征,军需缺乏,势必重敛于民,民穷财尽,势难取给。

”这表明()A. 明朝商税收人成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B. 明朝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根本变化C. 明朝军费开支巨大造成财政入不敷出D. 国家征收商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17、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

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 B.领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缩减C.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 D.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18、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B. 纸币经历从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C. 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D. 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19、据宋人庄季裕《鸡肋编》记载:“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

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

(……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据此可知,宋代的茶叶贸易经济影响不包括( ) A. 促使商业市镇增多 B. 带动市井生活繁荣C. 推动长途贩运贸易发展D. 促进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20、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的商业革命,第二是明清的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

”其中“明清的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包括()①江南市镇商业特别发达;②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③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④产生了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1、农耕时代的中国小农和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材料二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材料三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构成。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四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

商人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

……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

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规模的都城营建活动对关中地区的森林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而且随着关中地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

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加剧了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造成了农业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

唐高宗在文告中说,因长安粮食供应困难,而洛阳有运河,运输方便,故建为东都。

自唐高宗时到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间,皇帝均住在洛阳。

五代时期,除后唐都洛阳外,其他朝代均都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建都非在洛阳、长安,而在河南开封。

北宋大权集中于中央政府,鉴于中央政府消耗大,又鉴于长安离江淮太远,洛阳虽较佳,但是开封更好,故建都于开封。

——摘编自全汉羿《中国社会经济通史》等材料二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中国统一后建都江南的第一个皇帝。

居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山川险固,气象十分雄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