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1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d6e2f44afe04a1b071deb7.png)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用统一、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2.学生能分组进行合作练习,进行歌曲处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影视音乐、并能哼唱几部熟悉的影视的主题曲或插曲。
通过跟唱模唱学会歌曲,通过分组练习掌握合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声情并茂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
接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产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一声部。
2.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二声部。
3.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问同学们都看过那些电视剧或电影呢?生:(《女人心计》、《潜伏》……)师:大家除了关注影视作品里的剧情和人物以外,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音乐呢?生:(有/没有)(都有哪些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影视音乐。
那现在老师放两段音乐,大家来听一听,同学们猜猜是那两部电视剧里的?生:(《水浒传》、《大长今》)师:那大家都是在那里听到这些音乐的呢?生:(电视)师:影视音乐就是通过电视这个媒介传播,乃至远远流传。
这两首歌都是影视作品的片尾曲,而在影片开始播放的音乐叫做片头曲,还有一种音乐,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穿插在影片之中的音乐,大家知道,这种音乐又叫什么呢?生:(插曲)二、新课导入师:接下来,老师想再给同学们听一首流传至今的老歌,这首歌同样也是影视作品的插曲,相信通过学们一定听过,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
(播放音乐、学生不唱)师:大家知道是什么歌吗?生:(《让我们荡起双桨》)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大家把书翻到第26页。
这首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你们很多同学可能不太了解。
你们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应该都看过这部电影,回去可以问问他们。
《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园生活的影片,影片通过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的故事。
师:刚刚老师发现好多的同学都已经会唱了,那我们现在跟着录音把这首歌唱一遍。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案(优秀6篇)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15d2d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8.png)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案(优秀6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懂得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幸福,加深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2.能读准字音,大体懂得生词的意思,初步理解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学唱这首歌;了解课文中反复出现“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资料:白塔:在北京的北海公园里。
北海公园是辽、金、元、明、清历代皇帝的御花园,从1一qi9年挖海堆山,到现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全园面积为68.2公顷,水面占一半以上。
藏式白塔耸立在四面环水的琼花岛上,五龙亭、九龙壁、漪澜堂、永安寺掩映在山林水波之间。
教学用具:1.课文放大挂图。
2.课文歌曲录音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提示挂图)图上的少先队员在干什么?少先队员们一边划船一边快乐地歌唱呢!(放歌曲录音)你们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2.这首歌的歌名叫《让我们荡起双桨》。
板书课题。
学生读题。
“桨”是怎样的?到图上来指指。
它是干什么用的?“荡”在这儿是什么意思?(摇动)那“摇船前进”可以怎么说?(荡舟)二、自学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少先队员在课余荡舟北海的游乐场面。
教师简介北海。
(见“教学资料”)先请同学们自学。
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并结合诗句想一想。
2.找找,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是指少先队。
三读后检查。
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是指少先队员?(“红领巾”、“做完了一天的功课”)三、指导阅读。
1.指导阅读第一节。
(1)轻声读读,看看这一节描绘了哪些景物?(2)再读读课文,对照挂图,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出示:我们荡舟遨游在北海公园的湖面上。
小船儿_______,湖水________。
只见_______。
啊,_________!(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求用自己的语言来丰富诗句与画面的内容。
人音版音乐四下《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下《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4cfd3055270722192ef774.png)
1.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诗歌内容。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3.理解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和“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两句话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主要板书设计1.让我们荡起双桨荡起双桨推开波浪我们(红领巾)迎着太阳愉快歌唱做完功课尽情欢乐谁?安排幸福生活五、作业设计安排课内:读读,抄抄,再听写(课后习题3)课外:抄写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音乐导入1.音乐导入,整体感知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老师带了一首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来跟大家分享。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后谈谈你们的感受。
这首歌好听吗?你们想学着唱吗?(想)如果我们把课文读熟了相信你们一定就学会唱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吧!2.板书课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齐读课题3.教学生字:桨(jiǎng)正音二、初读课文1.借助书后拼音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及结构。
在难读难理解的字词上做记号2.指名读全文,检查生字和课文的认读情况3.同学交流,正音双桨.jiǎng 白塔.tǎ四周.zhōu 环.huán绕红墙.qiáng 轻轻..qīng洒.sǎ悄悄..qiāo 愉.yú快安排.pái·开火车读,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桨”“墙”“轻”为后鼻音;“周”是翘舌音;“环”是前鼻音;“洒”是平舌音),·学生质疑难理解的生词·友情提醒:你认为哪些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提醒一下你的小伙伴们a.“土”“王”“车”作左偏旁时,最后一笔横改为提b. 注意“轻”字的右上部分c.“竖心旁”中间的竖是第三笔,而不是第二笔。
d.桨:右上角是夕;周:里面是土;洒:右半部分是西·齐读生词·钢笔描红,教师巡视4. 整体感知课文(1)认了字,读了词,又写了字,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得准吗?试着一起来把这篇课文读一读。
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1
![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48005eda910ef12d2af9e7a2.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用统一、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2.学生能分组进行合作练习,进行歌曲处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影视音乐、并能哼唱几部熟悉的影视的主题曲或插曲。
通过跟唱模唱学会歌曲,通过分组练习掌握合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声情并茂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
接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产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一声部。
2.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二声部。
3.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教师弹奏影视音乐。
师生问好:上课!等一下老师要播放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
师:《稍息立正站好》、《闪闪的红星》、《西游记》、和《猪八戒背媳妇》各小段。
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师:边放边问师生互动,学生齐声回答。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生:齐声说:是!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
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
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寓教于乐1、介绍曲词作者。
2、介绍歌曲背景。
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
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教师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即兴的随音乐做动作。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144b3a5901020207409cea.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教材分析这首歌曲作于1955年,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
从结构上来看,歌曲由前奏及两个乐段构成。
前奏的音乐素材来自第一乐段,弱起的节奏具有较强的动感,既表现了水波荡漾的北海公园景象,又展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游园时愉快喜悦的心情。
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前两个乐句是歌曲的基础,建立在小调上,后两句转入大调。
第二段是副歌,为二部合唱。
可以分为两个乐句。
第一乐句从强拍开始,令人耳目一新,音乐变得宽广、爽朗。
第二乐句保留弱起节奏的形式,与第一乐段形成呼应,并且使得整首歌曲具有起承转合之意。
合唱的两声部之间以三度音程为主,间插六度、五度等音程。
二、设计理念新课程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要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采用游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唱、奏、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演唱的快乐体验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1、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并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的学唱和背景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给我们带来的幸福。
四、教学难点:弱起节奏以及二声部的正确演唱。
五、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涵义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条节奏,同学们能不能试着自己拍出来呢?1、0X XX︳X 、X ︳XX X ︳X - ︳2、0X XX︳X 、X ︳X X ︳X - ︳师:同学们,你发现这两条节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弱拍起唱)嗯,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
师:那谁能起来给我们示范一下?你的表现太棒了。
但是,空拍没有空出来。
(老师示范)那同学们伸出双手跟着老师一起练习这两条节奏。
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
你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歌曲是弱拍起唱呢?(国歌)那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这样的歌曲,这两条节奏就隐藏在歌曲中,咋们同学竖起你的小耳朵来听一听吧。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32e0f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d.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1教学内容:本文是一首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经典老歌的歌词,共有三节。
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和风拂面,水波荡漾,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在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北海公园里尽情欢乐的春景图。
清新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特别适合孩子们反复吟诵,乃至和着优雅的曲调愉快地歌唱。
教学重难点: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精彩与欢欣,懂得珍惜,懂得热爱。
学习目标:1、学会“浪、映、轻、凉、悄、做、课、排”8个字,会认“桨、推、倒、塔、爽、幸、福”7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和丰富多彩,懂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幸福,能够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为什么那么高兴,他们在干什么?2、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境,互相畅谈自己划船游玩时的情形。
3、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感受欢乐的生活气氛。
4、板书课题,指名读“桨”字,全班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初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2、同位互读,相互帮助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以“划小船”读、赛读、评读等方式巩固生字认读。
4、出示词组卡片,如“美丽的白塔”、“凉爽的风”、“亲爱的伙伴”、“幸福的生活”,指导学生读准、读连贯。
5、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准、读通。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浪、映、轻、凉”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3、在书上描红。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1ca1f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2.png)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相关推荐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
教学重难点:1、弱起节奏OX XX。
2、二声部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
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
(略)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老师带领做律动。
二、节奏训练板书:①4/4 O X X X ②2/4 O X X X脚手脚手脚手脚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同时比较两种节奏区别与联系。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领会)三、导入新课1、师放录相,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
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教师出示大歌页。
2、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
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
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3、教师边弹琴边充满深情的范唱第一段词。
4、请三位同学分别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教师先分别教唱二个声部的曲谱。
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
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一段歌词。
6、重点练习合唱部分。
方法:①一声部唱,二声部默唱。
(相互交换)②二声部合唱(教师伴奏可跟随二声部)四、巩固练习:1、竞赛唱。
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
第四单元让我们荡起双浆(教案)
![第四单元让我们荡起双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a1431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8.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相关的问题,如“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在合唱中保持和谐统一。
2.教学难点
-歌曲中部分旋律的准确把握:如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转调部分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合唱中的协调与配合:在合唱过程中,如何使各个声部协调一致,达到和谐的效果,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需要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应用到歌曲学习中,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2.增强音乐表现力: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恰当地表达歌曲情感,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3.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唱练习,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合唱练习都非常投入。他们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合唱练习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合唱时还存在音准和节奏上的问题,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和指导。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5291b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3.png)
(2)歌曲高音区的演唱:部分学生可能在高音区存在发音困难,影响歌曲的整体表现。
-解决方法: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帮助学生克服高音区的演唱困难。
(3)音乐情感的表达: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歌曲深层情感,无法在演唱中准确表达。
-解决方法:结合歌曲背景、歌词意境,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歌曲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用音乐传递快乐和力量。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唱、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5.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音乐感知与欣赏: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节奏、音色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其次,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分享观点,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小组讨论时,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那些不太敢于表达自己的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讨论中收获更多。
此外,学生在歌曲情感表达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演唱时仍显得有些拘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传达歌曲情感,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尝试运用更多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情景创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7f34e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1.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词作者是乔⽻、曲作者刘炽都是我国的词曲作家;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传唱半个多世纪到现在仍然是经久不衰。
⼩编整理了⼩学⾳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学⽣⽿熟能详的歌曲,学习对歌曲旋律的学习不会有太⼤的困难,但对歌曲情绪、情感的理解、把握、表现需要教师进⼀步的指导。
相信在教师精⼼创设的情境中,在深⼊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在富有感染⼒的⽰范下,学⽣会越唱越想唱,越唱越喜欢。
教学⽅法:听唱法、教唱法与随琴跟唱法。
在较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三段歌词。
教学⽬标:1、初步了解影视⾳乐,能以柔美的声⾳、连贯的⽓息演唱歌曲,表达热情、优美的⾳乐情绪。
2、运⽤⽰范演唱、指挥⼿势、情感术语提⽰等⽅法,引导学⽣体会以柔美、轻快的声⾳表现欢快、热情的⾳乐情绪。
感受驾着⼩船,悠闲⾃得的⾳乐形象。
3、培养孩⼦们热爱祖国,热爱⽣活的情感,使学⽣感觉到⽣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幸福。
教学课时:第⼀课时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不同情绪的意境美;能⽤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让学⽣能够熟练掌握弱起节奏OX XX的唱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电⼦琴(钢琴)、竖笛、船型座位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问好!⼆、导⼊教师播放课件:影视⾳乐《敢问路在何⽅》、《葫芦娃》师:同学们,在哪⾥听过吗?会唱的同学随着⾳乐可以唱⼀唱⽣:是电视剧《西游记》、动画影⽚《葫芦娃》的主题曲。
师:不错,这些都是影视⾳乐。
影视⾳乐分为影视歌曲和影视器乐曲两种。
影视歌曲:是指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作为⽚头曲、⽚尾曲及插曲,并随着影视作品的流⾏⽽被⼴泛传唱,并得到⼤家喜爱的曲⽬。
影视器乐曲:分为场景⾳乐、背景⾳乐和情景⾳乐。
下⾯⽼师就带着⼤家来欣赏⼀部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感受优美的风景和歌声。
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师:好听吗?⽣:好听师:这么优美动听的歌曲,你们知道歌曲名字吗?⽣:回答师:下⾯⽼师就给同学们介绍作品及其作者三、作品及作者简介:《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传唱半个多世纪到现在仍然是经久不衰。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咱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咱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e0bdfc7cd184254a3535ef.png)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贵州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
钩联合工作组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5(000)013
【摘要】<正>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5]3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的通知》(国办发[2015]53号)精神,积极稳妥推进我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省政府决定成立贵州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联合工作组)。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成人员组长:秦如培(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鸣明(副省长)【总页数】1页(P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5
【相关文献】
1.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的通知[J], ;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自治区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的通知 [J], ;
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领导小组的
通知 [J], ;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的通知 [J], ;
5.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北京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的通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8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3e0b5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d.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8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
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 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教材设计理念: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视野,使他们感受到读书的快乐,通过阅读歌词,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之对即将阅读的材料产生强烈的好奇,从而急切地进入阅读过程。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
3,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具准备:语文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入"快乐读书屋"师:同学们,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们去过很多公园和旅游景点,在那里你们划过船吗(有些同学划过)你划船的地方美吗划船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师:老师也划过船,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而且我还学会了一首歌曲,听: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部分)这首歌的名字叫做《让我们荡起双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领读一遍)二,指导阅读,赏析课文(一)指导阅读1,听了这首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汇报)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渎课文,要求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读熟练。
3,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学生汇报)4,老师在刚才读文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拦路的"词老虎",谁能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出示幻灯片,指名读,领读)5,老师范读,学生指读,把圈画的字词解决6,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读一便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标出小节序号。
小学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课例
![小学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课例](https://img.taocdn.com/s3/m/b4fdf5dc0c22590103029d19.png)
小学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课例一、和弦模唱1、教师弹奏la、do、mi、sol,学生用唱名模唱。
2、教师弹奏la、do,学生接唱其余的两个音。
学生甲:la、do、mi、sol学生乙:la、do、sol、mi教师:请大家把这两位同学唱的音连起来唱一遍。
先唱la、do、mi、sol,再唱la、do、sol、mi。
3、教师弹奏mi、sol,学生接唱其余的两个音(用上述方法)。
教师:请大家齐唱mi、sol、la、do,再唱mi、sol、do、la。
教师把四组音列弹一遍,让学生把四个乐句连起来唱一遍。
4、将所唱的旋律加一句歌词:“迎面吹来凉爽的风”(一字一音),演唱一遍。
5、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是用齐唱的形式演唱的,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咱们换一种什么方式演唱,可以把“风一阵一阵吹过来”的感觉表达得更好呢?学生甲:用二声部的唱法。
学生乙:用轮唱的方法。
学生丙:用合唱的方法。
学生用二声部合唱的方法演唱:1——4组的同学唱第一声部,唱前两个乐句,其他组同学唱第三、四乐句,是第二声部。
第一声部唱完“迎面吹来”后,第二声部加入,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看教师指挥的手势,最后一个音可以延长。
教师弹奏钢琴不断向上移调,学生继续演唱。
二、学习新歌1、教师弹奏《我的祖国》旋律片段,让学生听后回答歌曲的曲名,以及词、曲作者的名字。
教师介绍:《我的祖国》为乔羽词、刘炽作曲,这是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为电影《上甘岭》写的主题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也是他俩在50年代为一部描写儿童生活的电影《祖国的花朵》写的插曲。
2、教师请学生看黑板上的谱例,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
教师介绍歌曲结构:歌曲可以分成两个段落,A段是单声部的旋律,有4个乐句;B段是二部合唱,有3个乐句。
3、教师将学生分成10组,自学歌曲旋律:1——4组的同学学唱A段旋律,5——7组的同学学唱B段高声部旋律,8——10组的同学学唱B段低声部的旋律。
《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ca81d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2.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设计《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童年的时光,热爱生活,努力学习。
2、认识生字:桨、愉;会写:桨、映、塔、墙、悄、愉、尽;理解倒映、环绕、飘荡、凉爽、尽情欢乐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歌词中所描绘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
背诵课文。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歌,它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童年时期的幸福生活,歌颂了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党,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充满感情。
学情分析及设计思路:我校地处贵州腹地的大山深处,离县城40来里,山路崎岖蜿蜒,学校周围方圆十多里范围内没有河流、湖泊,只有一些小水塘。
诗中所描绘的湖面景象学生在生活中是无法看到的。
学生大多生长在边远山区,很少有外出的机会,见识有限。
学校教学条件简陋,上课所需的教具大多由教师自己制作,因此教学中我尝试以歌声贯穿课堂,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去接受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认识他们尚未见过的白塔、红墙及湖水等;通过边读文边想象来完善、丰富他们的未知世界,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准备:与艺术教师合作,教学生唱会《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让我们一起来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2、师:同学们歌唱得非常好听,我们再一起来朗诵歌词好吗?(学生激情满怀)二、识字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完成下面任务:(1)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2)边读边看课文插图,想像歌词中所描绘的景色;(3)边读边画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教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8edb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2.png)
04 学生反馈
学生表现
学生参与度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较 高的参与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 ,参与小组讨论,表现出对课文
内容的兴趣。
学生互动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够进行有效 的合作,互相交流想法,共同完
成任务。
学生思考深度
部分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问题,提 出有见地的观点,展现出较强的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阅读材料
提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 材料,扩大学生的阅读 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
教师自身发展
1 2
持续学习专业知识
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 教学水平。
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学习他们的教学 经验和教学方法。
3
反思教学实践
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 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 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新课
1 3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歌曲内容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 题。
情境导入
2
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感受歌曲
的旋律和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提问导入
教师提出与歌曲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课 题。
教学方法反思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反思本次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 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反思本次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能够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反思本次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是否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f1021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a.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歌曲师一首活泼、轻快的歌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2、板书课题。
3、教者范读。
读前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课文中的词。
思考:我们是谁?理由是什么?4、学生质疑:“海”指的是什么?二、初读指导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3、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4、出示生字词。
双桨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a)各自拼读,指名读,再去掉拼音读。
同桌相互听读,正音。
教师抽查。
b)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词。
结合课文插图能理解的是:双桨愉快结合生活实际能理解的是:四周环绕轻轻悄悄红墙安排洒教师指插图上的“白塔”讲:白塔在北海琼华岛上是北海公园最突出的建筑。
5、谁有好主意,帮助同学记好生字字形?周:同字框里是“土、口”;洒:右边是“西”。
6、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7、指名朗读课文,结合正音。
读后问:“我们”是谁?(红领巾——少先队员)8、讲:课文中的“海”指的是北海。
简介北海。
9、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1、学习第一小节(1)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2)读了这节,你懂得了什么?(3)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4)“小船儿推开波浪”与“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有什么不同吗?(“小船儿推开波浪”说的是“荡起双桨”时,小船儿在前进。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6篇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eb25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d.png)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6篇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希望在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经典老歌的歌词,内容浅显,语言清新生动,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歌词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和风拂面,水波荡漾,四周环境绕着绿树红墙的北海公园里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尽情快乐的春景图。
伴随着欢快优美的旋律,唱一唱,读一读,能让孩子尽情享受无忧无虑、丰富多彩的童年时光,使人欢笑,让人陶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得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课注重的是情感体验、感悟。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搭建体验、感悟的平台。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学会“做、排”2个生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和丰富多采,董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幸福,能够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1、学会“做、排”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精彩,懂得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设计理念:1、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主要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探究的过程,要想让学生有所发现、自主探究,教师须首先善于发现、勤于探究,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点拨,且要点在关键之处,拨在朦胧中,帮助学生捕捉住语言文字传达出的多种信息,以引领学生或“登堂入室”或“曲径通幽”……从而真正走进文本。
2、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优雅动听的音乐中,唤起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d126707e21af45b307a8ab.png)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时:第一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分析:它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
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它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
“”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起伏的旋律层层展开,音乐富有动感,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意境之中。
合唱部分为短小的副歌,开始的两个小乐句采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最后一句是第一乐段乐句的变化再现,使音乐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的幸福。
(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并进行表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探究、合作等方法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验旋律的美感,能用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2.教学难点:掌握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弱起节奏OX XX ,感受经典歌曲带给我们的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录音带、船形座位排列(三组)、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要学唱的是一首唱了半个世纪的经典少儿歌曲,这首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唱过,也许都会唱,学会后可以去与他们一起合唱。
师:让我们划着小船,荡起双桨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50年代的北海公园,一起感受北海公园的美丽风光,在这美丽的北海公园里,曾经也有一群五(2)班的学生来过这里,并且还唱着一首传唱至今的歌曲,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让我们荡起双桨》(师板书)。
(二)学唱歌曲聆听《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
2020年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1精品版
![2020年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1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84856bf12d2af90242e6e5.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用统一、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2.学生能分组进行合作练习,进行歌曲处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影视音乐、并能哼唱几部熟悉的影视的主题曲或插曲。
通过跟唱模唱学会歌曲,通过分组练习掌握合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声情并茂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
接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产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一声部。
2.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二声部。
3.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教师弹奏影视音乐。
师生问好:上课!等一下老师要播放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
师:《稍息立正站好》、《闪闪的红星》、《西游记》、和《猪八戒背媳妇》各小段。
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师:边放边问师生互动,学生齐声回答。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生:齐声说:是!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
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
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寓教于乐1、介绍曲词作者。
2、介绍歌曲背景。
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
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教师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即兴的随音乐做动作。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1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bf1da68228ea81c758f578f5.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用统一、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2.学生能分组进行合作练习,进行歌曲处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影视音乐、并能哼唱几部熟悉的影视的主题曲或插曲。
通过跟唱模唱学会歌曲,通过分组练习掌握合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声情并茂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
接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产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一声部。
2.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二声部。
3.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教师弹奏影视音乐。
师生问好:上课!等一下老师要播放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
师:《稍息立正站好》、《闪闪的红星》、《西游记》、和《猪八戒背媳妇》各小段。
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师:边放边问师生互动,学生齐声回答。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生:齐声说:是!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
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
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寓教于乐1、介绍曲词作者。
2、介绍歌曲背景。
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
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教师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即兴的随音乐做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统一、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2.学生能分组进行合作练习,进行歌曲处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影视音乐、并能哼唱几部熟悉的影视的主题曲或插曲。
通过跟唱模唱学会歌曲,通过分组练习掌握合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声情并茂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
接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产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
1.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一声部。
2.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二声部。
3.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教师弹奏影视音乐。
师生问好:上课!等一下老师要播放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
师:《稍息立正站好》、《闪闪的红星》、《西游记》、和《猪八戒背媳妇》各小段。
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师:边放边问师生互动,学生齐声回答。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
生:齐声说:是!
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
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
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寓教于乐
1、介绍曲词作者。
2、介绍歌曲背景。
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
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教师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即兴的随音乐做动作。
)
法律渗透:我们看到的景色美吗?如果人们随意乱丢垃圾,我们的湖面是什么样的?一片狼藉,不堪入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
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业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单位和蔼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重复听。
并请同学说说美好的环境带给人们的有哪些好处?
3、再听歌曲,设问:好!听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旋律高低起伏很优美、抒情!歌曲非常好听、听到了歌曲我仿佛真的划着小船。
)
4、学唱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很优美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第一段。
学唱曲谱。
在学唱之前,我们要解决一个难点,就是歌曲的弱起部分。
弱起:强拍处有空拍而且在最开头(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1)学唱0X XX 弱起小节
(2)唱第一乐段旋律,引导学生用有强弱变化的声音演唱。
(教师弹琴反复教唱,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错的乐句,使之改正直到教会为止。
)
(3)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4、)学唱二声部合唱。
教师反复教唱,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错的乐句,使之改正直到教会为止。
(5)加入歌词。
(6)融入自己的感情再来唱一遍!老师感觉歌曲的情绪还应该更优美,抒情。
希望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分小组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下面开始。
(教师巡视指导,要让学生做好充分
西柳溪村内,一名天真活泼的小孩潘冬子,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 但他10岁那年却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在村中对抗奸角土豪胡汉三,却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红军赤卫队员所救,从此冬子对赤卫队队长修竹非常崇拜。
柳溪村在赤卫队的保护下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红军要远赴长征,冬子的父亲也要随行。
在分别之际,东子的父亲将一颗红星帽徽送给冬子。
父亲离开后,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卫队员驻扎,大汉奸胡汉三在此时雇用了一批打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占柳溪村,冬子只好与母亲随赤卫队远走避开。
在赤卫队的一次反击中,东子的母亲为救大家牺牲了。
从此冬子在父母均不在身边的环境下,在失败及挫折中成长,冬子自强不息,性格逐渐坚强,从一名刚愎自用的小孩,变成一个真正勇敢的革命少年。
《樱桃小丸子》是全球知名度最高及最具影响力的动漫作品。
其动画连续二十余年高居日本动画收视率前三位,现已超过1000集,仍于每周日黄金时段下午六点准时在日本富士电视台(其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CCTV1)连载热播,是日本男女老少心中的第一国民动画。
本作品是以作者的童年生活为蓝本的故事,故事围绕着小丸子以及其家人和同学展开,有关于亲情、友谊,或是一些生活小事,其中有笑有泪,令人回想起童年的稚气。
在很多人们心中,《樱桃小丸子》不仅仅只是一部喜欢的动漫作品或一个喜欢的动漫人物,她更
承载着他们心中对童年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