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科学研究院地区资源整合方案研讨(doc 5页)
机械科学研究院——全力打造引领中国装备制造技术的科技企业集团
科 技— — 力 的 基 点
机械科学研 究院是由国家创立 的面向行业 的技 术 开发基地和先进 制造技术研究 中心,是我 国一 支 重要的科研பைடு நூலகம்量。科技是立院之本 ,是 实现 “ 升 提
装备水平 ,振兴制造业 ”这 一 使命 的切人点 。对 机 械工业基础 、共性 和关键技术的应 用研究是院科研 工作的重点。院领导统一认识 ,将科 研能力 视为今
及工程应用技术等四大领域 的 2 2个方面继续开展
机 制— — 力 的 触 点
无论是内部结构调整 ,还是改制重组 ,目的只 有一个 ,那就是使 机械科 学研究 院能够做 实、做 强 、做大。基于机械科学研究院转制为中央直属大
型科技企业的现实 ,新一届领导班子就任之初就审 时度势 ,以实现企业战略 目标为方向,积极稳妥地 推进院的结构调整。
组 ,机械科学研究院建立了符合 市场发展方 向的现 代企业制度 ,同时全面强化 以产权关 系为纽带 的集 团管理架构 ,积极构建集团核心 企业。集团企业 的 凝聚力 、向心力和创造 力 日益增强 ,目前 .全 院各 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作 为长期致力 于我 国装备制造科技 的开拓 者,他们 正在描绘着未 来机 械科学研究院的美好 图景 。
4
等院领导一班人对科 技工作 的正确定位 使全院 的腾
飞有了支撑的基 点。院领导班子 自就任之 日 ,就 起 对科技 工作 给 予足够 的重 视 ,集 中精力 、加强 协
维普资讯
调, 抓好各类项 目的争取与落实。经过三年努力 , 机械科学研究院 “ 一个基础 、三条主线” 战略得 以 顺利实施。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科技产业兴旺发 达的同时 , 他们更加注重全院研发体系的建设 。 近三年来,机械科学研究 院在先进制造技术、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新材料
国机哈电及一重三家整合的方案最现实
国机哈电及一重三家整合的方案最现实国机、哈电及一重三家整合的方案最现实国机、哈电及一重三家整合的方案最现实整合谜题待解问及哈电重组之事哈电集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梁维燕的第一反应便是国机、哈电及一重三家整合的方案将三家合并为一个集团这是国资委兼并重组计划中的一个方案他还强调说这方案都提了好长时间了。
待中国工业报记者提出有传闻说国机集团、哈电整合的方案即将落听他并无迟疑表示这也有可能。
而如果合并也应该是保留几个集团各自的独立性其自身业务也不会发生变化。
他推测说。
相对于国机集团与哈电的二合唱另一个双人组合的版本也一度在业内流传。
曾有消息称哈电为避免被国机集团整合已经联络一重协商相关整合事宜并上报国资委待批。
除此之外本报记者还独家获悉2008年中国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在其《中央机械企业的调整与重组研究》课题报告中经过详细地分析、比较还提出了实施国机集团、哈电、一重、机械院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重组模式的建议。
该报告曾针对国机、哈电、一重、二重等在内的国资委监管的八户央企提出了三种整合模式。
另有传闻称哈电将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国机集团合作另一部分则与一重合作。
各种版本的重组方案引发了业内诸多猜想。
但相比外界的众说纷纭身处漩涡中心的哈电、国机集团等却稳如泰山始终不肯透露丝毫消息。
完善产业链事实上随着中国福马、中国一拖、农机院等的加入国机集团的机械装备制造板块正逐步成型并与其传统的贸易、工程总承包并列为集团三大主业。
而在工程总承包领域哈电、东电既为国机集团很多的海外电力工程提供发电设备又与国机集团在电站工程设计与承包业务及对国际市场的开拓上形成竞争。
早在2008年国机集团下属的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总裁赵若林就曾对本报记者透露公司在参与印尼一电站项目竞标时曾遭遇了合作伙伴三大动力集团的联合罢工。
事实上电站设备制造商近年来纷纷加大了对电站工程项目的承揽力度他们想控制这个市场。
对此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并不掩饰其遗憾之情中国企业在海外搞电力工程承包国机排在第一位但是我们没有制造企业现在国机对制造更关注的是和我们海外工程承包密切联系的发电设备。
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辅助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关键 词 : 机械 专 业 : 基础 课程 ; 辅 助教 学 : 学资源 : 合 教 整
师 自己 真 正 的应 用 工具 , 过 运 用 信 息 技 术 使 教 师 能 充 分 有 效 通 地 开 发 、 用 各 种 辅 助 资 源 来 支 持 教 学 , 不 是 要 求 所 有 教 师 利 而
学 的 需要
机辅 助教 学 资 源 有 效 地 整合 起 来 呢 ?
实现 整 合 的方 法
整合 我 校 机 械 专业 基 础 课 程 辅 助 教 学 资 源 , 搭 建 一 个 机 即 械 专业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资 源 库 型 网站 . 师 生 提 供 一 个 能 查 阅 丰 给 富 资 源 的平 台 。 网 站 的 主 要 用 户 对 象 是 教 师 和 本 专 业 的学 生 . 教 师 和 学 生 可 通 过 可 控 制 的 有 效 审 批 程 序 成 为 注 册 用 户 访 问 学 习 网站 。 教 师 可 以 利 用 资 源 库 的 丰 富 资 源 方 便 地 组 织 教 学 . 进 行 指 导 性 活 动 设 计 。 学 生 可 以 利 用 可 开 放 的 资 源 库 进 行 学 习
高校课题申报: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新工科,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1 问题的提出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专门制订了行动路线,明确提出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逐步推进,“产教融合”作为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高端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双一流”大学建设,以及新工科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挑战的有效举措,被寄予空前的厚望。
产教融合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持续转化,加强智能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
在宏观层面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微观层面能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
此外,“产教融合”远超出了传统人才培养的范畴,它是人才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稳定器”、人才红利的“催化器”;从长远来看,“产教融合”将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打造新型的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使高校与产业界围绕产业与技术变革中的核心要素,构建新型的高等教育系统和产业体系之间的互动演进关系,推动国家实现科技自主创新与高端智能制造技术变革。
然而,纵观当前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产教融合”教育的现状,机械工程专业也逐渐出现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随着“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在新工科专业建设布局下,迫切需要我们去探索如何进一步明确“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的整合课内课外资源、校内校外资源、国内与国际资源等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构建多元化的协同育人模式,并开展实践探索工作,推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9机械院集团改制方案二
——资料来源:《中外管理》总134期《国资委的“年薪路线图”》
2020年7月29日
保密文件,版权所有
第5页
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改制方案
按照政策约束和机械院的实际情况,机械院长期激励可以有两 个备选方案
机械院集团长期激励方案子目录
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改制方案
2020年7月29日
一、概述 二、“下沉”式激励方案
1、激励对象 2、激励模式 3、长期激励方案的内容
三、“归位”式激励方案 四、两种激励方案的比较
三、“归位”式激励方案 四、两种激励方案的比较
保密文件,版权所有
第7页
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改制方速发展, 必须依赖四方面的共同努力
机科发展快速发展的四个支持力量
机科发展的快速增长 经营层的努力
监事会的严格监督 董事会的正确决策 机械院领导层的支持
2020年7月29日
2020年7月29日
保密文件,版权所有
第4页
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改制方案
但是,透过国资委高层的一些表态,可以看出国资委正在准备 对中央企业的长期激励,进行积极的尝试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李毅中日前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论坛”上 提出:要努力形成与市场接轨的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引入人才的市场价位,建立和完善以岗位绩效工资为 主体,短期薪酬分配与中长期薪酬激励有机结合,资本、技术、技能、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 新型薪酬激励机制,逐步使各类人才的收入水平基本与市场接轨.
•名誉董事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就 董事会的重大决策发表自己的个人 意见
关于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地区资源整合总体思路
关于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地区资源整合总体思路第二条北京地区资源整合的范畴包括:二里沟地区及其所在单位(机科进展、生产力中心、物业中心)、德外地区及其所在单位(自动化所)、学清路18号及其所在单位(机电所)(含昌终生产基地)。
延庆试验场不包含在内。
第二章产业资源整合第三条京内产业资源的整合将形成面向市场,主业突出的机械院核心企业。
第五条进入机科股份的产业资源,将按照机械院的整体进展战略,在业务、市场、人才等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对核心业务实行资源倾斜配置,扶持股份公司核心产业快速进展。
第六条目前股份公司的四个分公司退回母体,自动化所和机电所的主业部分与股份公司实施重组。
以2004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12月31日作为建账日。
第七条机科股份将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控模式,依照资源整合的不同时期,由财务治理型过渡到战略治理型。
第八条在完成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通过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结合机械院集团进展战略,依照条件不同可组建子公司或者分公司。
第九条重组完成后,提出个人股权设置、期权鼓舞、战略投资者引入方案,2005年适时推进和实施。
第三章物业资源整合第十条通过北京地区物业资源整合,形成物业经营集约化治理,发挥资源效能。
第十一条整合物业资源范畴包括:原院本部、机电所、自动化所所属地区的房产、地产、非主业资产等。
第十二条成立物业公司,对招待所、卫生所、职工餐厅、安全保卫、园林绿化、后勤保证等功能性业务实行统一治理;对房屋租赁等实行托付经营。
第十三条依照物业资源整合情形,组建物业公司下属的子公司。
第十四条积极争取和利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有关政策,享受税收方面的优待。
第十五条为促进集团产业进展后劲,对京内研发资源进行整合,适时组建院集团的技术研发中心。
第十六条技术研发中心面向政府和产业公司市场信息的反馈,以科研项目的开发、组织和执行为要紧任务。
第十七条组成以院总部为核心辐射各直属单位的多层次结构,虚实结合,纵横结合,实行研发项目的一体化治理。
机械科学专项研究院改制情况汇报材料
机械科学专项研究院改制情况汇报材料一、改制背景机械科学专项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一家专注于机械科学领域的研究机构,成立于2005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院在机械设计、创造、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我国机械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的不断推进,研究院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科研需求,提升研究院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决定对研究院进行改制。
二、改制目标1. 提升研究院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实现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2. 加强研究院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3. 建立更加有效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4. 拓展研究院的合作网络,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5.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材,提升研究院的人材队伍建设。
三、改制方案1. 组织架构调整根据研究院的科研方向和业务需求,对研究院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设立研究院领导小组,由院长和副院长组成,负责研究院的整体工作规划和决策。
同时,设立若干个研究部门,分别负责不同的科研方向和项目管理。
2. 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研究院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
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和效能。
设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和工作动力。
3. 科研能力提升加强研究院的科研能力建设,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实验设备和研究条件。
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科研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4. 项目管理机制改进建立更加有效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设立项目评审委员会,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和监督。
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提高项目的执行效果和成果转化率。
5. 合作交流拓展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拓展研究院的合作网络。
积极参预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展览,加强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火伴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
机械科学研究院改制情况汇报材料020
机械科学研究院改革改制情况汇报材料(初稿)一.集团现状和改制的必要性1、组织结构2、人员情况截止2003年12月,机械科学研究院人员总数7350人,其中:在职员工4167人,离退休人员3053 人;内退及其他非在岗人员130人。
有院士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3人,部级青年专家32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35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98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2963人,其中:工程类技术人员2487人。
3、资产财务状况截至2003年12月,机械科学研究院共有总资产16.8亿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5.2亿元。
200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亿元,实现净利润3850万元,新增科研经营合同额13.5亿元,资产保值增值率108.6%,完成科研成果73项。
2003年实现净资产收益率7.7%,总资产报酬率2.85%,主营业务利润率13.24%,总资产周转率0.6次,应收账款周转率8.62次,资产负债率67.44%。
4、集团改制的必要性(1)发展战略和方向不够明确和清晰99年以前,机械院以及各直属单位均为事业单位,尽管90年代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形成了一些产业,但规模较小业务分散是其最大特点,长期以来基本以事业费为生。
由于单位性质所决定,不需要制定发展战略。
99年转企以后,尽管名义上是企业,但实际上依然是事业模式运作,五年的过渡期某种程度上延缓了企业机制的转变,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所以,机械院转制五年来一直没有认真研究发展战略问题,发展方向一直含糊不清,考虑较多的是各个业务单元的生存问题。
在2000年前后组织制定了一个机械院五年发展规划,但内容也仅限于技术发展层面,可操作性很差,对指导企业发展意义不大。
(2)业务种类多,科研、产业和行业服务界限模糊,定位不准。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战略指引,集团的控制力非常薄弱,各个业务单元根据市场导向自由发展,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目前所谓的“技术扫描式业务”。
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科研资源整合是指将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以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最大化利用。
在当前科研工作中,资源整合已成为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科研资源整合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科研资源整合需要明确整合的目标和范围。
科研工作者在进行资源整合时,应明确自己的科研目标和所需资源的范围,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整合。
例如,如果需要进行一项实验研究,那么所需的资源可能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实验场地等。
在明确了整合的目标和范围后,科研工作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和整合相关资源,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其次,科研资源整合需要加强协作和沟通。
科研工作者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与其他科研人员或相关部门进行合作。
因此,加强协作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科研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资源需求和资源情况,寻求合作和支持。
通过协作和沟通,可以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科研资源整合需要注重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科研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进行资源的整合和管理。
例如,可以建立科研资源数据库,将各种资源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整合。
科研工作者可以通过数据库查询所需资源的情况,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此外,科研工作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获取和整合各种科研信息和资源,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科研资源整合需要注重政策和制度的支持。
科研资源整合需要有一定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以保障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最大化利用。
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支持科研资源整合的政策和制度,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例如,可以建立资源整合的奖励机制,鼓励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资源整合工作。
同时,还可以建立资源共享的制度,促进各种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综上所述,科研资源整合是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科研工作者可以通过明确整合的目标和范围、加强协作和沟通、注重信息化建设以及注重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实施科研资源整合方案,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科研成果的最大化利用。
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在科研工作中,资源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就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需要明确整合的目标和范围。
在整合科研资源时,需要明确整合的目标是什么,整合的范围是哪些。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整合,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
同时,明确整合的目标和范围也有利于科研工作的高效进行,可以更好地集中资源进行重点研究。
其次,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需要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机制和平台。
在科研工作中,资源整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机制和平台来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
可以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专门机构或部门,负责资源整合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同时,可以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平台,方便科研人员进行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再次,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需要加强科研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在科研工作中,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建立科研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科研人员之间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可以通过开展资源共享的活动,如资源共享会议、资源共享展览等,加强科研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需要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对资源整合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
可以通过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对资源整合的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可以通过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监督机制,对资源整合的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资源整合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需要明确整合的目标和范围,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机制和平台,加强科研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科研资源的整合,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科研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在当前科研工作中,科研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已成为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施科研资源整合,我们提出以下实施方案:一、建立科研资源整合平台。
建立科研资源整合平台是整合科研资源的基础。
通过该平台,可以将各类科研资源如文献、数据、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和共享。
平台应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搜索功能,方便科研人员快速找到所需资源。
同时,平台还应提供资源上传和下载、交流互动等功能,促进科研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二、建立科研资源整合政策。
制定科研资源整合政策是推动整合工作的重要保障。
政策应明确科研资源的分类、管理和使用规定,规范科研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流程,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同时,政策还应明确科研资源整合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资源整合工作。
三、加强科研资源整合宣传与培训。
加强科研资源整合的宣传与培训是提高科研人员整合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举办资源整合政策解读会、资源整合技能培训班等活动,向科研人员普及科研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整合意识和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视频等形式,向科研人员介绍整合平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推动资源整合工作的落地实施。
四、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监督机制。
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监督机制是保障整合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监督机制应包括资源整合工作的考核评估、违规行为的处理机制等内容,确保整合工作的公平公正。
同时,还应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监督部门或机构,负责对整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五、加强科研资源整合的国际合作。
加强科研资源整合的国际合作是拓展资源整合领域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国际上相关机构和组织开展合作交流,可以共享国际科研资源,拓宽科研资源整合的视野,提高整合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同时,国际合作还可以促进科研资源整合经验和技术的交流,推动整合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六、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研资源整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科研人员参与整合工作的重要途径。
【管理】机械科学研究院改制情况汇报材料(09-24).doc
机械科学研究院改革改制情况汇报材料(初稿)一.发展历程1956年3月,当时的一机部决定首批成立三个部属研究院,即:机械科学研究院、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院和工具研究院。
机械科学研究院是机械行业成立最早的大型综合科研院所之一,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短期内掌握苏联机电产品制造技术,在几年内使机械科学研究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设计制造新设备新机器的制造厂提供技术。
1958年5月一机部决定将机械科学研究院与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院合并,命名为机械制造与工艺科学研究院。
1959年一机部批准将机械制造与工艺科学研究院重新改名为机械科学研究院。
除院本部外,同时下属四个专业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与热处理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和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院在北京建设了实力比较强大的科研基地。
1969年成立机械科学研究院漯河筹备处,院本部开始迁往河南漯河。
1970年停止搬迁,锻压、热处理、自动化、金属材料、计量等专业力量留在北京。
1972年已搬迁至漯河的科研力量改迁郑州,命名为郑州机械研究所。
1971年至1972年,先后将院属四个京外研究所下放由各自的所在地的省、市管理;金属、计量专业连同技术人员及仪器设备以及院本部所有的科研与生产试验基地用建筑全部移交北京市有关单位。
1971年决定在部属机械科学研究院、电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三个单位留京部分的基础上,合并改组成一院二所(一院是:一机部机械研究院;二所分别是:机电研究所和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交由院直接管理)。
1976年3月,在院科技部标准室的基础上扩充建立标准化研究所,直属部领导,委托院代管;农机所恢复原建制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在机电所有关研究室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和北京机电研究所,属院领导。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一机部先后将上海材料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郑州机械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收回,改为由院管理的部属研究所,实行部与省(市)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领导体制。
京区物业整合方案20040818
2019年2月19日
保密文件,版权所有
第2页
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京区物业整合方案
整合模式一:三个物业中心均为子公司形式,机械院 集团设一职能部门(物业中心)进行管理
机械院
优点: 缺点:
• 稳定,对原三大 物业员工影响不 大,有利于整合 进行
• 子公司形式,原 物业中心均组建 为独立法人,有 利于物业与原主 业分离,之间的 关系转变为合同 契约关系
保密文件,版权所有
第3页
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京区物业整合方案
整合模式二:三个物业中心均为分公司形式,机械院 集团设立子公司(京区物业公司)进行管理
优点: • 比较稳定,在原 来三大物业的基 础上整合为京区 物业子公司 • 机械院作为母公 司控制京区物业 公司,而京区物 业公司控制下属 分公司的人事、 财务、物业等 • 资源整合后经区 物业公司规模较 大,能够获得较 好的物业管理企 业资质
2019年2月19日
机械院 京区物业公司
缺点:
自 动 化 所 物 业 管 理 分 公 司
二 里 沟 物 业 管 理 分 公 司
机 电 所 物 业 分 公 司
• 自动化所物业中 心已经是独立法 人,具有物业管 理企业资质,转 变为分公司需要 放弃已有资质
保密文件,版权所有
第4页
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京区物业整合方案
Hale Waihona Puke 物业中心• 没有进行实质上 的三大物业整合
• 不能发挥资源协 同作用 • 规模不变,不能 够获得较好的物 业管理企业资质 • 物业中心为集团 的职能部门,使 物业和机械院的 关系变得复杂化
自 动 化 所 物 业 管 理 子 公 司
二 里 沟 物 业 管 理 子 公 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科学研究院地区资源整合方案研讨(doc 5页)_New
机械科学研究院地区资源整合方案研讨(doc 5页)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根据物业资源整合情况,组建物业公司下属的子公司。
第八条积极争取和利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有关政策,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
第四章研发资源整合
第九条为促进集团产业发展后劲,对京内研发资源进行整合,适时组建院集团的技术研发中心。
第十条技术研发中心面向政府和产业公司市场信息的反馈,以科研项目的开发、组织和执行为主要任务。
第十一条组成以院总部为核心辐射各直属单位的多层次结构,虚实结合,纵横结合,实行研发项目的一体化管理。
人员采取流动与固定相结合。
第十二条研发资源整合初期,以承担重大纵向科研项目为依托,组建小规模研发中心,以后逐步规范和完善。
第十三条在研发体系的整合中,逐步从课题承包制过渡到项目制运作机制。
第五章行业资源整合
第十四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挖掘和整合全院行业资源,通过行业服务资源的整合,逐步形成行业服务的统一平台,
实现行业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势互补,最终形成
规模化服务体系。
第十五条行业服务的整合将分成两个阶段:第一步,自动化所和机电所的行业服务资源伴随各所的产业一起进入机
科股份公司中;第二步,新机科股份的行业服务资源,
根据它们和产业的契合程度和发展状况,进行:并入
产业体系;和中机生产力中合并;自然消亡三种方式
的选择。
第十六条通过制定行业服务业务和产业体系对接的利益分配机制,并逐步过渡到行业服务统一平台和产业体系进行
对接,实现行业服务和产业公司的业务互动和协调发
展。
第十七条通过内部组织结构调整,优化组合,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六章离退人员管理
第十八条成立“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对北京地区的离退休人员实施统一管理。
第十九条成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对分流富余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和安置。
第七章遗留问题
第二十条除进入股份公司的资产外,其余在京资产上划院总部实施统一调配和管理;部分遗留问题成立专门机构进
行处理,职能挂靠院行政事务部。
第二十一条整合后的产业、研发和行业机构可以使用原各单位的品牌等无形资产,品牌管理由股份公司负责。
第八章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为了确保北京地区资源整合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实
施,必须做到组织落实、人员到位、职责明确。
第二十三条北京地区资源整合涉及面广、任务量大、时间紧迫,因此,要分轻重缓急,整体策划,分步实施。
第一阶
段至2004年12月底,主要任务是完成产业资源和物
业资源的整合,统一规范离退休人员管理,条件具备
成立院研发技术中心。
第二阶段至2005年底,主要任
务是行业资源和研发资源的整合。
第二十四条成立由院领导牵头各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方案的策划,研究处理有关重大问题。
第二十五条成立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工作小组,明确负责人和职责,制定确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落实保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