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常用副词简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常用副词简介(下)
古代汉语副词(下)
四、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是古汉语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一定的情态或语气的副词。一般来说,凡不能归入程度、范围、时间、否定、谦敬、指代诸类的副词,均可视为情态副词。古汉语中的情态副词比较丰富,按其所表语气和情态,约可分为六种,即:肯定确认语气、估量测度语气、反问诘难语气、转折语气、暂时让步情态、故意特指情态。
(一)表示肯定确认语气的副词
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相当于“确实”、“的确”、“必定”、“本来”、“就是”等。常用的副词有:信、诚、实、果、必、良、即、固、乃。值得注意的副词是:固、乃。1、固
“固”的本义是“四塞也”,即“国所依阻者也”。虚化为情态副词,表示两种含义:(1) 表示对进行某种活动态度坚决,可译为“坚决”、“坚定地”。例如:
《史记·齐太公世家》:“管仲固谏,不听。”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娶之,固辞。”
(2) 表示对所述状况的肯定,译作“本来”、“当然”(与现代“固然”之义不同)。例如:
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左传·僖公十五年》:“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
《孟子·滕文公上》:“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此外,“固”和“也”结合成凝固结构“固也”,作应答之辞,意为“本来么”、“本来如此”、“当然如此”。例如: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晁)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2、乃
“乃”的本义是“曳词之难也”,是个造字语词。“乃”作情态副词,主要有两种含义:(1) 用在判断句的名词谓语前面,具有加强肯定和申明辩白的意味,译作“就是”、“是”。例如:
《史记·高祖本纪》:“吕公女乃吕后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韩信所以去也。”
(2) 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译作“竟然”、“居然”。例如:
《战国策·齐策四》:“文(孟尝君自称)……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债)于薛乎?”
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庄子·养生主》:“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二)表示估量测度语气的副词
表示估量测度的语气,相当于“大概”、“大约”、“恐怕”、“或许”等。常用的副词有:殆,盖,得无。
1、殆
“殆”的本义是“危”也。虚化为副词,主要有两种含义:
(1) 作情态副词,表示不肯定和推测的语气,译作“大概”、“或许”、“恐怕”。例如:
《史记·秦始皇本纪》:“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
苏轼《石钟山记》:“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2) 作时间副词,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情,译作“将”、“将要”。例如:
苏洵《六国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2、盖
“盖”的本义是屋顶上的茅苫。假借为情态副词,有三种用法:
(1) 用于句首,表示提示和推测性论断的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不必翻译。例如:《汉书·高帝纪》:“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2) 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对情况的推测或对数量、时间的估计,可译成“大概”、“恐怕”、“或许”。例如:
《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柳宗元《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马中锡《中山狼传》:“其意盖将死我于囊,而独窃其利也。”
(3) 在复句中起连接作用,通常是以推测性的语气申明前面分句的原因或理由,可译作“大概由于”、“也许因为”(“盖”的这种用法,有的人认为是“连词”)。例如:
《史记·外戚世家》:“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3、得无
“得”是个能愿动词,它同否定副词“无”(或“非”)组成凝固结构,表示怀疑或揣测的语气,其用法相当于一个情态副词。“得无”常与“乎”搭配呼应,可译成“该不会”、“能没有”、“是不是”。例如:
《战国策·赵策》:“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粥)耳。’”(得无,该不会) 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无,能不,能够没有)
《庄子·盗跖》:“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盗跖是不是像以前那样违逆你的意志呢?) 曹操《求贤令》:“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得无,是不是)
柳宗元《封建论》:“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得非,是不是)
(三)表示反问诘难语气的副词
表示反问诘难语气,相当于“难道”。常用的副词是:岂、宁、庸、讵、独、顾。值得注意的副词是:宁、讵。
1、宁
“宁”的本义是“愿词也”,后来借为“安宁”字。“宁”作副词,念nìnɡ,主要有两种 含义:
(1) 表示反问,意在否定,相当于“岂”,译作“难道”。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战国策·赵策》:“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宁,难道)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2) 表示主观上情愿,在两种可能中选择一种,译作“宁愿”、“宁肯”。例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史记·项羽本纪》:“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2、讵
“讵”的本义即是表反问,是情态副词。有时写成“巨”、“渠”,译成“难道”、“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