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拉片
花样年华拉片记录(中)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09:55 依然是画外空间的运用。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1:16不平衡构图,画外空间。
此处的构图很有意思,先是周慕云自己,后是周太太同事自己。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1:32注意此处构图,右面的空间给观众设置期待。
此后,抒情段落开始。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1:54 保温壶,道具的视觉造型作用。
主题音乐再次响起。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2:37 蒸汽的感觉是通过灯光的设计实现的。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3:31 前景的等来回摇晃,运动的视觉冲击。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4:08 保温桶,始终是反光的“亮”【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4:40 纵深空间,灯和蒸汽,影调和层次。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5:28 此处光线暗明暗。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7:35丽珍走后,镜头固定住,周慕云出,跟周慕云摇移到前景的墙全部遮挡。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8:09紧跟着从遮挡物摇出,我估计他本来想做一个无缝剪辑,不过拍的效果不太好或者是跟整体风格不搭,就没做。
我个人倾向于整体风格的原因。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9:09焦点实了后注意周慕云的头发。
后面我会说到此片重要的一个风格,就是关于艺术造型设计上的。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19:53好演员啊,每咀嚼一口都有戏。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21:14抒情段落结束,主题音乐渐隐,音响渐强,两人相遇。
注意此处的相遇的感觉是前面铺垫的窄的作用,以及此处灯光的设计。
【编剧】悟空(117060806) 20:23:10景的利用:此处楼梯口的拐角处的选景我认为是相当棒的,在场面调度上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
拉片实例:《花样年华》27′30″~30′25″镜头段落分析报告
《花样年华》拉片示例《花样年华》27′30″~30′25″镜头段落分析一、分镜头剧本三、机位图四、文字分析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迁徙的爱情故事:一对由于机缘巧合成为邻居的男女,在发现各自配偶与对方配偶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后,一步步深入接触了对方,并产生了精神上的感情交流,但最后又没有足够的勇气走到一起。
正如影片开头的那段文字:“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
她一直羞低著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
他没有勇气接近。
她掉转身,走了。
”而周慕云第一次约丽珍出来见面这一段落相当于两人关系的转折点。
虽然周慕云的初衷是想避开旁人,希望能从丽珍那里证实自己心的疑虑,然而,正是这一次非比寻常的会面,丽珍也从中了解了原来不止她一个人发现了自己丈夫和周太太之间的不寻常关系。
两人之间看似平淡无常的一问一答,恰恰是双方进进退退犹犹豫豫之间一层层拨开彼此配偶的秘密,同时也将自己心苦守的难堪相曝无遗。
于是周慕云和丽珍在无形间形成了一个“联盟”,两个被欺骗被背叛的人的“联盟”,这为后文两人试图了解两个背叛者如何开始、试图模拟各种可能情境的行为、并从此走向更亲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契机和铺垫。
可以说,正是这一段落开启了周慕云和丽珍从陌路邻居走向交心知音的大门。
都说导演和摄像的默契至关重要,而在这一段里,我们也见识了摄像和演员之间的默契。
曼玉和梁朝伟这两位影后影帝专业户将丽珍和周慕云这一对性格沉闷、饱受心煎熬的男女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周、会面的这段三分钟不到的戏中,虽然几乎所有的镜头画面都采用了相同景别的固定镜头,所有的分切镜头也在两人侧面的相同角度对切,造成一种看似单调乏味的镜头节奏,但两人的表演丝丝入扣、自然流畅,丝毫不令观众感到审美疲劳。
摄影师成功捕捉了曼玉和梁朝伟的神态,并在恰当的时机插入了两人的小动作,如曼玉搅动咖啡杯、多处梁朝伟抽烟的细节,这一切都在无形中透露了这对表面平静的男女心的不平静,极丰富了这一段落中男女主人公的情绪和这一场戏的整体气氛。
遗憾的忧伤——浅析王家卫影片《花样年华》
遗憾的忧伤——浅析王家卫影片《花样年华》作者:刘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5期摘要:《花样年华》讲述了一个令人扼腕遗憾的纯美爱情故事。
女主人苏丽珍的丈夫和邻居周幕云的太太在逐渐的交往中发生了婚外情,两人经常不在家。
关键词:爱情电影音乐【中图分类号】I053.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5-0020-1之所以选择王家卫,完全出于对其影片独特文艺的迷恋。
在商业片大行其道的今天,他依然固执的坚守自己的阵地,用光和影构筑自己心中烂漫的电影世界。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华语电影圈为世界影坛贡献了众多出色的作品与导演,而王家卫无疑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电影作者之一。
他迄今为止的六部作品已经凭借着其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
虽然《花样年华》并没有太多王家卫招牌似的恍惚眩目的晃动镜头和数字语言的极端运用,但不规则的画面构图和艳丽但冷漠的色调依旧在述说着独属于他的那一份纯粹……《花样年华》讲述了一个令人扼腕遗憾的纯美爱情故事。
女主人苏丽珍(张曼玉饰)的丈夫和邻居周幕云(男主人公梁朝伟饰)的太太在逐渐的交往中发生了婚外情,两人经常不在家。
这样一来,周幕云就常常孤单一人,而苏丽珍也只得独守空房。
在逐渐的交往中,周慕云和苏丽珍发现对方有许多与自己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比如看武侠小说等等,相互之间也变得越来越熟悉。
为打发寂寞,他们相约一起写武侠小说。
彼此的交往让周在不知觉中已爱上了苏,可是苏恪守“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原则小心的拒绝着周,可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心也已被他俘获。
正如影片中所说“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两人想进却又被各种顾虑拉回。
两颗心小心翼翼、难舍难分,却最终化成了无缘的伤痛”。
整部影片处处透漏着一种压抑的气氛和淡淡的忧伤,似乎都在指示着两位主人公最终的遗憾。
在日本作曲家梅林茂的三拍子主题音乐的烘托下,张曼玉扭动着曼妙的身姿,穿行在狭窄的楼道。
[整理版]拉片实例
现以美国经典公路片《邦尼和克莱德》(又译《雌雄大盗》)片段为例,简单练习一下拉片。
仅供参考。
1967年美国导演阿瑟佩恩拍摄了电影《邦尼和克莱德》,轰动一时,成为新好莱坞主义的代表作。
看过此片的人,常会被片尾男女主角之死的场面所震撼。
而这个经典段落也在电影史上被反复提及,人们称之为“暴力美学”。
拉片分析如下:电影选段:邦尼和克莱德最后被叛徒出卖,在公路边遭遇警察伏击,中枪身死时间:108:00--109:06从克莱德扭头张望到树后躲藏的警察开枪,时长20秒18格,导演却用了30个镜头切换,我们知道1秒的电影胶片是24格,这样算平均每个镜头1秒不到,仅仅16格。
它的剪辑率是狂风暴雨化的,邦尼与克莱德在命悬一线时表情的近景和特写镜头频繁交织,惊飞的白鸽,树丛里的枪口,恐慌的叛徒等,这些画面的组接让人眼花缭乱,危险逼近却没有半点声音,让人透不过气。
一闪而过的白鸽,刹那的美感,似乎也暗示了两人悲剧的宿命。
突然,轰乱的枪声打破了短暂的沉寂,警察的子弹雨点般向他们打去,两人中弹倒在血泊里。
克莱德倒下,升格拍摄加中近景慢镜头,两人被枪杀的画面放大了,时间延伸了,被子弹打的血肉模糊的身体,尘土飞溅,满是弹孔的车身,场面惨不忍睹。
导演给警察的镜头极少,却用大量的时间画面展现男女主角被杀害的惨状,冷静残酷,不管你想不想看。
一般电影在表现作为主角的好人之死时(当然本片的主角不能简单的拿好人坏人来定义),手法都比较含蓄委婉,中外皆是。
在张艺谋的《英雄》里,无名在秦宫外接受箭雨的“洗礼”,从容赴死,导演是这样处理的:全景,墙上射满了箭,中间一丛箭镞空出一个人形。
在美国电影《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就义,梅尔吉布森用刽子手下落的斧头,华莱士松开手掌,仰拍天空下飘飞的手帕的特写来展现。
相反,《邦尼与克莱德》在这方面处理的很直白,一览无遗。
这种手法带给人的感觉就是,强盗显得无助而脆弱,让人同情;警察凶残,让人厌恶。
这种本末倒置的心理感受,与导演独具匠心的执导和别具一格的剪辑是分不开的。
花样年华电影分析
摘要:本文从色彩、音乐、镜头、意象等多方面分析了由王家卫导演,梁朝伟、张曼玉主演的国产优秀影片《花样年华》,从不同细节发掘出此电影的精妙之处。
一、变换色彩展示人物内心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把绝大部分画面都拍得很暗淡,影片中采用这样的色调,暗示了故事中的时代气氛、生活真实和情感主题,造成一种阴暗、低沉、压抑、伤感的氛围。
暗调的使用给人造成一种怀旧、伤感的思绪。
影片中把人物放在昏暗的楼梯、走廊、阴暗的房间和黑暗的街道中。
灰暗的画面效果为影片蒙上了一层时代的影子,很容易使人感受到六十年代香港的社会状况和影片中两个主人公的感情遗憾。
暗示着周慕云和苏丽珍不可能击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们终究不可能越过内心中道德的束缚。
而且整部影片基本上以灰暗的色调为背景,使主题显得厚重、深沉、压抑,把观众的思绪带入了一种“悲”的状态,使人预感到了影片“悲”的结果,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发生在六十年代香港的爱情故事的真实。
路灯是带点温馨的黄色,慕云所靠之墙,作为前景的是暗黄色,后景的是暗灰,总体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因色彩的微妙调配而产生艺术感。
慕云和丽珍靠在作为背景的墙上,雨淅沥下着,色调是犹如水墨画的青灰,平添忧郁氛围。
丽珍去宾馆寻找慕云的一段用了很鲜亮的大红色,丽珍的风衣,墙壁,厚重窗帘都是,丽珍离开时,镜头拉远,只见一片血红消融在空旷的楼道里,象征诱惑和冒险。
慕云离开柬埔寨寺庙时导演用了许多色彩:纯深蓝的天空背景,慕云走出时的黑影代表忧郁和悲哀;离开后沉浸在金色中的寺庙象征着神圣;始终为黄白色的山石象征着永恒,等等。
在这部影片中,最具色彩表现力的就是主人公苏丽珍身上的旗袍。
苏丽珍身上的旗袍的不断变化间接的映射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心情的变化。
导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用旗袍色彩的变化表现出来。
就整个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着的旗袍颜色,比如搬家时、在孙太太家里看丈夫打麻将时、和孙太太他们试电饭锅时、嘱咐丈夫给她老板带皮包时,或是去公司上班时,还是其他时候,一般都是以白色加黑色、白色加蓝色和淡黄色加白色搭配的旗袍。
电影《花样年华》评析
电影《花样年华》评析此情可待成追忆——电影《花样年华》评析摘要:电影《花样年华》的思想意蕴表现为对婚外恋的探讨和对缺憾美的追寻;艺术特色则体现在借助音乐来表达情绪、刻画心理、渲染气氛等,利用旗袍的变换来表现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暗示时间的变化和推进情节的发展,采用含蓄的笔法来展现东方男女主人公表达爱情的婉转与曲折。
关键词:电影《花样年华》;婚外恋;缺憾美;音乐;旗袍;含蓄《花样年华》是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香港著名演员张曼玉和梁朝伟主演的一部影片,获得了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特别技术奖。
影片以一名被丈夫冷落的女人和一名遭妻子背叛的男人为主人公,讲述了两个人相识、相怜、相恋、而又主动相离的故事。
影片如一首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老唱片,暗哑、忧伤、缓慢地流淌在昏黄而苍凉的夕阳残照下,撩起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哀婉、幽怨、落寞而凄凉的情绪。
一、《花样年华》的思想意蕴(一)对婚外恋的探讨婚外恋是现代文明人热衷探讨的话题。
人类逐渐告别了野蛮的群婚制和对偶婚,实行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这种婚姻形态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进化的成果和文明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因为人的感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现在的信息社会,夫妻双方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信息不同,久而久之,两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就会产生很大的分歧。
因此,这就导致了婚外恋的发生或婚姻的解体。
《花样年华》男女主人公的配偶或许由于工作上的接触产生了婚外恋情,背叛了各自的家庭,这给男女主人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打击。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心境使他俩慢慢靠近,不知不觉地,他们自己也陷入了当初他们所深恶痛绝的婚外恋的沼泽。
在道德和自尊的双重约束下,他们毅然决然地斩断了情缘,重新回到了那个冷清、孤独和寂寞的家。
影片的结尾虽说两人都离开了配偶一个人生活,但是,我们从他们身上感知到的信息却是:他们理解了配偶的不忠和背叛,也消解了配偶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和痛楚,这是他们从自己的这桩婚外恋情中悟到的:任何一个男人和女人,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空气和水分,很容易就会产生爱情之花,因为,人的感情是复杂多变的,人的天性是喜新厌旧的。
缺席与在场:《花样年华》中的非常规叙事手法与影像表达
缺席与在场:《花样年华》中的非常规叙事手法与影像表达缺席与在场:《花样年华》中的非常规叙事手法与影像表达导言《花样年华》是著名导演王家卫创作的一部具有极高艺术审美价值的电影作品。
该片以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以及人生轨迹的描摹,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荒凉与寂寞。
本文将重点探讨该片中非常规叙事手法与影像表达带来的独特魅力。
一、纵向叙事线索:缺席的存在感《花样年华》以两位男女主角的离别、相遇与失去为主线,通过复杂而纷繁的叙事结构展开。
影片开始时,主人公周慕云的好友曾经介绍了一个“秘术”,使用80秒时间来触摸女人,猜测她们的闺名。
然而,观众很快发现,该秘术反映了整个叙事结构的核心:时间的再度交叉与重迭。
整个电影可以分为两条时间线索:“过去”和“现在”,这两条线索在电影中交织与重叠。
通过这种独特的结构,导演王家卫将观众带入一个虚幻而梦幻的世界,体现了回忆与遗憾的交织与重塑。
在《花样年华》中,周慕云与音乐厅老板妻子的爱情线索是一条重要的纽带,他们两人在电影的过程中通过踏进对方的生活,发现心灵的共鸣。
然而,最终他们没有在一起。
这种通过对比描写主人公过去与现在的手法,使得观众在电影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
同时,这种叙事手法也强调了缺席的存在感,更加深了观众的投入感和内心的共鸣。
二、横向叙事线索:在场的缺席感《花样年华》中的横向叙事线索也是一种非常规手法,通过多个时间段、多个角色的重复推演,展示了生活的细腻和人物的情感。
其中,主人公的好友曾经跟审讯员谈判的镜头是这种手法的一个经典例子。
在这个镜头中,观众通过不同时间段的对比和角色的转换,感受到了人物情感的转变和生活经历的变化。
同时,该镜头的重复推演使得观众意识到,时间的推移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都无法逃避人生的苦难和遗憾。
这种横向叙事线索的运用表现了导演王家卫对时间与情感的独特理解。
人们往往只能追忆过去的美好,然而时间却无情地改变着一切。
解读王家卫重庆森林花样年华拉片分析ppt课件
原理归原
移镜头的另一个作用是渲染情节
在张曼玉和梁朝伟第一次约会喝 咖啡的时候,两人说起丈夫的领 带和妻子的皮包,这个时候,出 现了快速的平移镜头(尽管快, 移得依旧很稳)。这种节奏的突 然变化,产生了应有的视觉冲击 力。使得已经沉浸在慢条斯理的 生活氛围中的我们,开始真正感 受到这件事情对于他们两个人的 压力、惊讶和痛心,但是,这些 不愉快的感觉,还不足以毁掉他 们的全部生活,至少他们还可以 维持相对平静的外表,这也 许和他们的性格有关,和当时的 年代有关。
案例感悟
画面倾斜,一种不安,不稳定的状态。随后林青霞戴假发,太阳眼镜出场。 奠定了人物在 剧中的角色类型----神秘,黑暗
墨绿色(或其他 颜色)滤镜,采 用冷色调,再次 加强人物神秘感。 背景人物一片模 糊,衬托
主角的神秘和沉 默寡言。
案例感悟
案例感悟
搖镜,主角变的更模糊,更不必说背景,有一种迷失,方向错乱的感觉。
有起幅,有落幅,中间移的过程十分平稳, 一点也不花哨,简直就象教科书一样.
原理归原
他使用移镜头的一个作用,是过场。在两个场景之间平移,或者从黑场平移到新的场景。这
种移镜头配合着张曼玉纷繁美丽的旗袍,让人能简单明了的看到场景和时间上的变化。同时, 平移的镜头,也给出了一种平稳的节奏:在普通的一成不变的生活里,时间不就是这样静静 的流逝着么?
主题: 王家卫电影解读
导论
看王家卫电影分析剧作与视听的运用
原理归原
(一)剧作
《重庆森林》(摄影杜可风)
1、故事:简单化、片段化
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故事特征使得王 家卫可以脱离剧本,
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故事大纲就能拍 摄电影。
原理归原
2、人物:敏感、惧怕伤害、过于执着且具有无根性
李安作品拉片合辑
李安作品拉片合辑
形式主义的,所以,我更愿意在本片的摄影风格上贴上主观性的现实主义的标签。
2景别
这个段落用的最多的是特写和中近景。这倒也简单,摄影机局促在房间之内总不会象史诗性 电影那样大量使用大全景。而且,作为一部戏剧性的影片,近景镜头无疑有助于突出表演的 确定姿态。不过,在这个段落中,有两个从室外进行窥视的镜头却显得意味深长。镜 15 与 镜 29 是景别最大的,这是两个大全景。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这座房子整体的全貌,而是经 过镜头切割的一个对称而又对抗的世界,透过窗子我们可以看到朱老与玛莎两人处在导演刻 意构置的同一房檐下的两个空间里,虽然相对比较平静,但玛莎所处的位置更加突前,也更 靠近镜头,所以占据了更加强势的位置。虽然草地上的童车和玩具交代了儿童的存在从而使 这个场景带上了某些温和的色彩,但其凌乱摆放的位置暗示了这种均衡的态势无疑是不稳定 的。李安通过这种精心设置的景别刻意地在告知观众,朱老所处的空间是如此的狭窄与逼仄, 那么,按照片尾处晓生的解释,“推手就是闪躲与逃避”,我们要看的自然就是朱老如何的 闪展与腾挪。
4光影
这个段落的光影效果运用的是自然光效与模拟的自然光效。但是,光影同样要服务于导演李 安的对比与均衡的指导思想,而且以对比为主。以镜 16 至镜 18 为例:镜 16 固定机位。玛 莎的中近,略侧对镜头,可以理解为对着电脑发呆。朱老的肢体在后景踢腿猛地闯入画面(由
4
李安作品拉片合辑
空门构成的朱老空间)。以玛莎的角度观望,朱老处在阴暗的地带。而在镜 17,朱老的动作 结束。以这个角度看玛莎的世界是明亮的,不带恶意的。而紧接的镜 18 同镜 16。朱老在黑 暗中移动。由此可见,朱老在玛莎的世界里是一个闯入者,虽然他的动作是强烈的,但却由 于整个人处于暗影中,同时又是后景,所占的空间很小,已经暗示了朱老在这个世界中的虚 弱并投射了其真实位置的象征性写照。
花样年华 影评
花样年华影评电影花样年华影评《花样年华》是一部由王家卫执导的经典电影,它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情感深度而闻名于世。
这部电影带给我无尽的感触和共鸣,让我对人生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电影的画面美得令人窒息。
王家卫以他独特的摄影手法和色彩运用,创造出一个充满浓烈情感的世界。
每一帧画面都像一幅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无论是热闹喧嚣的街道还是寂静的房间,都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义。
这种视觉上的美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与角色们一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其次,电影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爱情的复杂性。
故事发生在1960年代的香港,主角们都是寻找自己幸福的追梦者。
然而,他们却被现实的残酷和命运的捉弄所困扰。
这种对人生的无常和爱情的曲折表达,让我感到深深的共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有时我们会被生活的琐碎和痛苦所束缚。
这种无奈和迷茫,让我思考起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
最后,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令人难忘。
梁朝伟和张曼玉的精湛演技让他们饰演的角色栩栩如生。
他们的眼神、微笑和身体语言,都传达出深深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
我被他们的表演所打动,感受到了他们角色的喜怒哀乐。
这种真实而又细腻的演技,使我对这些角色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他们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
总的来说,《花样年华》是一部让人陶醉其中的电影。
它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深刻的情感和出色的演技,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这部电影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爱情的复杂性,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激眼前的一切。
无论是画面的美感,还是故事的深度,都让我对这部电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我心中的经典之作。
解读王家卫《重庆森林》《花样年华》拉片分析
案例感悟
Shot_18:巨大的时钟第二次出现。不同于第一次(Shot_09),虽然这次依然是苏的画外音(与 丈夫通电话),但是由于省略了人物的出现,时钟开始具有一种超现实的意味。苏与丈夫之 间的“不见”,开始越来越久。
案例感悟
Shot_19-Shot_20:又是一个镜子接镜子的连贯剪辑。我们可以注意到Shot_19的镜子框架, 与Shot_10,如出一辙。两个兜兜转转的故事,因为这面镜子有了某种暧昧的联系,正是周 太太“抢走”了苏的丈夫。同时,镜中哭泣的苏(Shot_20),完全地将自己最私密的情绪喷发, 投射在虚幻的镜中世界
案例感悟
Shot_14:苏与周的第一次正面对话。镜子、叠影、时钟,门口的灯头白 灯,林林总总地出现在画面之中。还有什么好多说的,一场镜花水月的 情事,就此上演!
案例感悟
Shot_15a-Shot_15b:同样的低视角固定机位,同样的主题配乐(Shot_07),不同的是,王家卫 并没有在这里安排苏与周的擦肩而过。他们的错过,因为配乐反而具有了一种幻觉的质感。 观众开始不自觉地预期,两人的相遇。
案例感悟
Shot_07a-Shot_07b-Shot_07c:骆驼 牌香烟、结婚戒指、手表、电话、 风扇,配合影片的“主题音乐”集 中出现。同时,苏与周太太的擦肩 而过、周太太与苏先生的擦肩而过、 周与苏的擦肩而过,联合上演。一 个固定机位的场面调度(类似孩童 视角的低机位),可以充斥如此巨 大的信息量,王家卫的“乡愁”, 可见一斑。
案例感悟
Shot_16:果然,在主题乐渐渐偃旗息鼓的时候,两人相遇了。由于是现实收声, 周与苏的相遇就有了一种现实主义的必然性(偶然性的悖论)。注意,苏的旗袍已 经不是之前Shot_15a的那件了,时间,通过剪辑,被大量省略
道不完的《花样年华》——影视视听语言分析
《花样年华》说的其实是一个关于爱、复仇与忏悔的故事。
影片以爱情电影为题材,揭示了复仇过程中爱与恨的矛盾以及其后的忏悔。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让人观后动容,我觉得总体原因有以下几点:主题分析故事的主题与王家卫依旧与王家卫以往的风格一致,传递出现代都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不同的是这部片子讲的是婚外情,就是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话题,王家卫没有停留在男欢女爱上面,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法时代色彩,民族色彩和人文内涵,王家卫把他们引申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香港,婚姻中是与非的界线如此模糊,真情与偷情,合法与违规,界线又在哪里,这是王家卫发出的疑问,也是这部片子想表达的主题,影片中他将60年代的殖民文化与传统的文化的冲突,道德与情感的矛盾都体现了出来,使得这部片子非常成功。
视听语言分析《花样年华》的开头为观众描绘了这样的场景:简单的字幕介绍交代时间地点后,紧接着便听到一片喧嚣中的人声,依稀可辨清内容,随之张曼玉饰演的主角苏丽珍推门而入。
短短一个介绍,镜头用得却是极简练的。
只是交代背景,却在人物的特写上独具特色且避免重复,由此影片的艺术功力便可见一斑。
我将通过整体分析和个别剖析相结合,细细来说此部作品的在视听语言上下的功夫:第一镜头与画面:增加艺术感觉在搬家一幕上导演的安排可谓是别具匠心,首先是在慕云和丽珍指挥搬东西时使用望远镜头,焦点在每个画面中都落在主角身上,避免混乱中主体不清。
在随后的情节中,镜头剪切的作用更加凸显其神武。
丽珍向慕云借书一场戏。
俯拍时带有窥探的意味,意指两人在众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况下,即使借书都是小心翼翼,以及暗示两人闲适表象下压抑的生活状况。
第二音乐:气氛渲染工具三拍子音乐是缓慢悠长的,它响起的时候演员的运动速度也被放慢,体现时间无声无息如水流淌的缓慢节奏,配合演员脸上沉静落寞的表情,烘托出一种带有挥之不去的忧伤的古旧氛围。
第三景别:恰到好处的表达《花样年华》中的一个绝妙之处在于,拍摄慕云、丽珍与各自的另一半对话时,并未出现另一半的头像,慕云的妻子和丽珍的丈夫在全剧中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而是以画外音的方式表示存在。
电影《花样年华》的空间建构与寓意表达
电影《花样年华》的空间建构与寓意表达作者:刘佳静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2期摘要:影片《花样年华》由张曼玉饰演苏丽珍,梁朝伟饰演周慕云。
电影中,男主人公周慕云和女主人公苏丽珍,碰巧搬家成为邻居。
周慕云和苏丽珍发现周太太(周慕云的太太)与陈先生(苏丽珍的先生)发生了婚外情。
婚姻生活的另一半出轨,使得周慕云与苏丽珍有机会相处。
相处的过程中,男女主人公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兴趣爱好,感情越来越深厚。
但在影片结尾周慕云与苏丽珍在香港错过重逢。
笔者以赵毅衡“叙述空间”理论为基础,研究文本的空间的设置与寓意。
解析文本中的空间设置与主题表达、人物塑造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空间设置;婚外情;寓意电影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其空间设置也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传统电影理论者认为“空间的再现永远是次要的、附带的、空间永远牵涉时间,而相反的情况显然是不对的”。
[1]对此,笔者难以苟同。
因为电影叙事的基本单元——画面,“是一种完美的空间能指……影片能指的图像特点甚至可以赋予空间某种于事件的形式。
”[2]“独特的视听元素创造的地理环境将叙事限定于某一空间,并隔开了与叙事进程无关的其他空间”。
[3]由此可知,空间问题旨在文本的结构性划分,情节性表现,值得探讨。
《花样年华》中文本设置的每一个空间,都和主题的表达、人物的塑造息息相关,都体现出导演的独具匠心。
1 空间的设置“在电影中,空间是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事件通常都发生在容易辨识的地方,如堪萨斯或奥兹,或者是《罗杰与我》中的密歇根州弗林特市,以及《西北偏北》中的曼哈顿。
”[4]影片《罗杰与我》用极其诙谐、嘲讽的方式展现出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罗杰史密斯与“我”的见面。
然后“我”请罗杰史密斯到夫林特市考察的过程,罗杰史密斯亲眼看到了他的公司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1855年,弗林特市在建市,这个城镇是早期的伐木业中心,后来成为美国汽车工业重镇。
因此,密歇根州弗林特市对于这部影片,甚至是在当时的美国都具有辨识性的地方。
王家卫作品拉片合辑
王家卫作品拉片合辑
个角度来说也是主人公向观众(陌生人)解释情由。他们渴望交流,却害怕别人的漠视,所 以顺便找个人倾诉而不希望有所回应。这是一种近似布莱希特间法的创作手法,通过这种见 离法,演员像在舞台上一样直接面对观众,观众已不再作为消极的旁观者,而是能够在整个 环节中依靠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进行评价,这也是王家卫的电影有些人看了深有感触,有些人 看了无动于衷的原因。 《春光乍泻》片中人际关系出现了转机,一个叫小张的台湾人使人们的沟通变成了可能。小 张用耳朵完成了对他人的窥视。正是这种非常规的方法打开了人们交流的通道。个体封闭的 情感领域由于他人不经意的窥视而获得了缓解和舒缓。黎耀辉尽管没有对小张说什么,但他 将他的哭声留在了天涯海角,卸下了情感重担的黎耀辉能轻装上阵,以复归于平淡的心情在 直面人生。 二.拍摄手法 1.摄影风格 王家卫的电影以运动镜头著称,《春光乍泻》一片中他较多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法: (1)跟随拍摄 这是一种在记录片中广泛运用的手法(不过在未来电影发展的浪潮中剧情片与非剧情片的区 别将越来越小)。摄影机始终跟着主人公运动而运动,如黎耀辉再见何宝荣后喝醉酒回家的 情景,摄影机在跑动中进行拍摄,画面晃动、摇摆,完全体现了黎耀辉当时的心情---郁闷, 难以发泄,同时也为了摆脱不了何宝荣的纠缠的那种心态。还有一场是黎耀辉放纵自己在公 共场合寻找同性恋伙伴的场景,镜头也是浮躁、喧哗,表现的是一种无聊的生活状态。这种 手法显然只是起描述性作用,也就是说摄影机的运动并无特别的用处,只是为了跟随人物运 动让观众能够了解人物的情绪才使用的方法。
王家卫作品拉片合辑
《花样年华》《春光乍泄》《重庆森林》《阿飞正传》《旺角卡门》
王家卫作品拉片合辑
从《花样年华》看王家卫的镜头语言
文/食草狼 790952 属于《花样年华》的掌声已经很多了。先看影评,后看电影,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总让人在 不经意中想要否定什么,挣脱什么。但是,在看了《花样年华》以后,我不得不承认:尽管 大家都说好,我也无法因此就违心地说它不好。 这电影营造的氛围,感觉就象大朵大朵绚丽的鲜花在枯萎以后,芳香依旧弥漫在房间里,让 你可以悼念它那曾经拒绝枯萎的激情,连同无奈和感伤。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想说电影的 人物和情节。我只是想试着说说,王家卫是怎样用镜头来把握这种氛围的。 一.王家卫的移镜头
深度表达唯美呈现——影片《花样年华》评析
话文 学刊
2012年 第6期
深 度 表达 唯美 呈现
— — 影片《花样年华》评析
0 兰岚
(内蒙古 学院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10070)
[摘 要 ] 王家卫的影片《花样年华》堪称华语 电影的经典之作。本文从影片的镜头运动、音乐的运用以
影片主要 以近景 和特写为 主 ,画面信息 相对 较为集 中、 精炼 ,有利于展现人物的肢体动作 以及 内心情 感的变化 。在 拍摄角度上 ,影片大部 分利 用平拍 ,在视 觉和心 理上使 观众 贴近影 片 ,主动细致地 观察 屏幕 中事件 的发生 ,有种设 身处 地的参与感。镜 头运动 则主要 以平移 为主且 移动速 度较 为 缓慢。镜头在影 片中充当了无声 的叙述 者的角色 ,以窥视 的 姿 态 营 造 出 视 点 。
电影《花样年华》主题和叙事分析
着过分 的客气与 礼貌 ;尽管她情 感上不 断靠近 周慕云 ,言 辞上却 奏 上 显 得 很 均 衡 ,令 影 片具 有 很 强 的抒 情 意 味 。从 周 与 苏 搬 进 同
也一直疏离 ;而这都只不过是在制造一种距 离感 。香港 的社会在 一 座 公寓到他 的妻子 和她 的丈 夫之 间发 生婚外情再 到他 们之 间
电影 《花样年华》主题 和叙事分析
◆魏 妍 君
(中国传媒大学 )
【摘 要 】电影《花样年 华》的主题 并不仅仅 定位在 男女爱情上 ,而是 年代急速发展 的香港 ,婚外情大量 滋生。何老板 、周 的妻子 、苏 的
其 添加 时代 色彩 、民族 色彩 和 人 性 内涵 ,王 家卫 以 高度 简化 的情 节 丈夫 ,包 括周 的朋 友也有这 种倾 向,几乎 片 中出现的每个 角色都
生 。”这 句 话 点 破 一 段 苦 恋 的 即 将 开 始 。两 人 挣 扎 在 情 感 与 道 德 理 画面之后 紧接着 就出现 了搬家 的画面 ,中间没有任 何其 它的情
智 的边缘 ,也彷徨在爱与不爱的边缘 。两人毕竟传统 ,谁也没有越 节。而且在周慕云 去找房子租的时候 ,孙 太太告诉他 “真对不起 ,
煲 、紫色的绣花鞋 ……梁朝伟和张曼玉 在片 中分别饰 演了周慕 云 情上 ,而是通过 一系列独 特 的表 现手法为其 添加 时代色彩 、民族
和苏 丽珍这两 个传统观念 浓厚 的已婚男 女。周慕 云是报 社 的编 色彩 和人 性内涵 ,六十年代殖 民文化 与传 统文化之 间的冲突 、道
辑 ,喜欢武侠小说 ,温文尔雅 ,礼数周全 。苏丽珍 的职业是老板秘 德号 隋感 的矛盾等都得到体现 ,这正是这部影 片的成功之处 。
和高度省略的人物以及极其精 炼的人物对白来叙述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拉片《花样年华》分析
片名:《花样年华》
导演:王家卫
主演:梁朝伟,张曼玉
时间:2000年
场景分析:
场景一:
周慕云一个人在面摊落寞地吃着云吞面,
此时的镜头长时间地定格在他的面部。
他的眼
神里充满苦闷和孤独--为了总不归家的妻子。
这时苏丽珍提着精致的保温壶出现在潮湿的
石板路上。
镜头由她纤细的手拍起,逐渐上移到她的胸前,却始终看不到她的脸。
这种开放性的构图可以引起观众无数的想象力。
她来到面摊前,同样一份云吞面,脸上带着一种沉思的忧郁的神情--为了不归的丈夫。
另一对在享受爱情,而这一对只是在各吃各的云吞面。
不得不说,此刻导演用一种明暗线交织的手法既含蓄
又内敛地表现了两种爱情的理念。
而
这种意境,只有在反复细细地品味后
才能理解,可谓是该片的一个经典的
情节。
场景二:
周慕云离开香港这个伤心地之
后,苏丽珍来到他的房间,点燃一根
雪茄,不抽,只是放在那里任它的烟
雾缭绕、盘旋、四散。
一种她曾经熟
悉的香味。
她呆坐在椅子上,眼泪开
始滑落。
一滴一滴,最后连成一片。
此时,电影中的背景声全部消失,一
阵寂寥后,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响
在苏的心里,也回荡在观众的耳畔--
情节特点:
既不曲折也不扣人心弦,可以说简单而又平淡。
巧妙而别致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艺术手法为这个普通的故事赋予了一个内蕴深广、新颖脱俗的主题,使这部电影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主题表达:
《花样年华》中王家卫用隐喻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技巧把影片的主题含蓄而又自然传达出来,在表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的同时也暗示了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的真实现状,例如,影片通过苏丽珍替何老板给何太太(何老板的妻子)和给余小姐(何老板的情人)打电话、买礼物的情节,说明了老板也是在情人和妻子之间来回周旋。
结合整
个剧情,我们无形中就
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
香港社会的小资们的真
实生活和情感现状。
一
些系列隐喻式的表现手
法,把影片中的人物情
感、时代特征和文化内
涵等内容暗含在每一个
细节中,在深化主题思
想的同时,使其在表达
上具有含蓄美。
影片反复出现主人公周慕云和苏丽珍各自走过狭窄的楼梯,从家到小面摊和从小面摊到家的画面。
这一画面反复出现,表面上是对主人公生活的表述。
他们不断地从楼梯上上上下下、进进出出画面来象征他们孤独、冷清的生活状况,为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之间发生婚外情埋下了伏笔,同时也隐喻了他们两个人之间会有故事发生。
导演在向观众传达这些思想内容时,不是直白的告诉观众,而是把这一切都隐藏在画面的不断重复中,增加了电影的韵味。
色彩分析:
影片的明暗和色彩虽然不是表现主题思想的主要元素,但是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明暗和色彩在《花样年华》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昏暗的色调和女主人公身上不断变化的服装色彩对影片的主题表达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
在这部影片中,最具色彩表现力的就是主人公苏丽珍身上的旗袍。
苏丽珍身上不断变化的旗袍色彩,不仅反映了人物
心理的微妙变化,而且增强
了影片在主题表现上的抒
情意味。
音乐分析:
电影《花样年华》的主
题音乐《Yumeji’s Theme》
取材自日本著名导演铃木
清顺的电影《梦二》,
《Yumeji’s Theme》在节
奏韵律上,与《花样年华》
的影像都很合拍。
巴洛克音
乐的优雅,恰到好处地为
《花样年华》制造了一个氛围。
影片中,优雅美丽的苏丽珍所穿的旗袍多达十几套,当她提着保温壶,经过斑驳的街道,向云吞摊走去时,配合着乐曲《Yumeji’s Theme》的节奏,苏丽珍的旗袍的裙摆,摇摆得饶有韵味,给人一种翩翩起舞的感觉。
当周慕云与苏丽珍在街角相遇,彼此互相点头示意,两个人的脚步,扣着音乐的拍点,将影片特有的优雅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合影片的镜头语言,充分地表现了周慕云与苏丽珍之间的情感互动关系。
主题音乐《Yumeji’s Theme》配合着影像,不但着重突出男女主人公之间跌宕起伏的伤感爱情,而且将影片60年代的怀旧感呈现出来。
影片中,周慕云与苏丽珍分别之际,苏丽珍舍不得周慕云离开,站在老旧的街道,靠在周慕云的肩上抽泣,乐曲《Yumeji’s Theme》的加入,使整个情景显得非常伤感。
一段动人的音乐胜过千言万语,配合着影像,将一段依依不舍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
镜头中的老上海旗袍,周慕云油亮的老式“大背头”发型,斑驳的街道,老旧的路灯,在音乐的作用下尽显怀旧情结。
乐曲《Yumeji’s Theme》使上个世纪60年代的香港,怀旧中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