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直言命题上反对关系的解题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命题间的“对当关系”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命题间的“对当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a259d6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a.png)
⾏测判断推理技巧:命题间的“对当关系” ⽔滴⽯穿、汇流城河,任何的事情都是⾮⼀⽇便成功的,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判断推理技巧: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判断推理技巧:命题间的“对当关系” 必然性推理主要研究的对象就是集合和命题,集合是指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元素聚合在⼀起,它的对当关系包括:全同、全异、交叉、从属,主要讲的就是集合和集合之间的关系;但是命题是指含有判断的句⼦,是针对集合之间关系的真假来进⾏判断,命题的对当关系包括:等价、⽭盾、反对、推出。
下⾯就为⼤家介绍⼀下相关内容。
★命题对当关系是什么 命题分为直⾔命题和复⾔命题 直⾔命题⾥⾯涉及⽭盾和推出两⼤对当关系且较为简单 复⾔命题主要涉及的对当关系如下 ①等价(同真同假)、⽭盾(⼀真⼀假) 命题之间的等价关系、⽭盾关系主要出现在不相容性选⾔命题的推理规则当中 当不相容选⾔命题为假时,两个⽀命题之间呈等价关系,同真同假 当不相容选⾔命题为真时,两个⽀命题之间呈⽭盾关系,⼀真⼀假 ②反对关系(上反对、下反对) 上反对关系:两个命题a、b,必有⼀假,可同假不可同真 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a、b,必有⼀真,可同真不可同假 命题之间的上下反对关系主要出现在相容选⾔命题和联⾔命题的推理规则当中 当联⾔命题为假时,若其中⼀个⽀命题为真,则另外⼀个⽀命题确定为假;若其中⼀个⽀命题为假,则另外⼀个⽀命题真假不确定,可真可假,但是在整个联⾔命题为假时,其中⼀定有⼀个⽀命题是假的,也可同时为假,则三种情况构成上反对关系 当相容选⾔命题为真时,若其中⼀个⽀命题为假,则另外⼀个⽀命题确定为真,若⼀个⽀命题为真,则另外⼀个⽀命题真假不确定,可真可假,但是在整个相容选⾔命题为真时,其中⼀定有⼀个⽀命题为真,也可同时为真,则三种情况构成下反对关系 ③推出关系(真能推出真,假能反推假) 命题之间的推出关系主要出现在假⾔命题的推理规则当中 推出关系的含义:对于两个命题a、b,当a为真时,能确定b也为真,当b为真时,a不确定,当b为假时,a为假,则a和b 之间⼜推出关系。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上反对与下反对关系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上反对与下反对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87df16e4afe04a1b071deb6.png)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上反对与下反对关系出guo公务员频道为大家提供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上反对与下反对关系,更多公务员资讯请关注的更新!公务员考试行测直言命题之间的关系性质大概为矛盾关系、反对关系、推出关系。
这里我们就反对关系阐述一下推理规则和出题形式。
反对关系分为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一、上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是指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除了A、B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且A、B是不相交的,此时A、B为上反对关系。
直言命题中考察的上反对关系主要是“所有是和所有非” (此外还有“所有是和某个非”、“所有非和某个是”)。
上反对的性质是:互为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据此出题形式上主要有两种:1.已知真,求假。
例1.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北京召开记者会表示确定搜寻到马航MH370的黑匣子的信号,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A.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有些工作人员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B.马航MH370失联人员王超的家属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C.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参与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D.马航MH370失联人员王超的家属没有参与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答案】C。
解析:该题的解题重点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该命题可表示为“所有A是B”。
A项为“有些A是B”,可由题干命题推出;B项为“P是B”,D项为“P非B”,P和A的关系不能确定,故B项和D项可能为真;C 项为“所有A非B”,与题干命题为上反对关系,题干为真,则该项必然为假。
故答案选C。
2.真假话问题例2.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2018事业单位行测辅导:判断推理中反对关系技巧
![2018事业单位行测辅导:判断推理中反对关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2204d3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40.png)
2018事业单位⾏测辅导:判断推理中反对关系技巧 本⽹⼩编收集了2018事业单位⾏测辅导:判断推理中反对关系技巧。
更多事业单位辅导信息请及时关注本⽹站更新。
2018事业单位⾏测辅导:判断推理中反对关系技巧 真假话的考查在事业单位的⾏测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不低,所以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个重点。
⼀半⽽⾔,真假话中都包含有⽭盾,所以⽭盾法是常⽤也是⼤家掌握较好解题⽅法。
但是,如果出现的是带有反对关系的真假话时,很多同学就不知所措,或者说采取了较为复杂的⽅法,并不能再争分夺秒的考试中秒选出来,那么今天⼩编就给⼤家讲讲真假话中下反对关系(上反对考查频率相对较低)的秒选技巧。
⼀、什么是下反对:即两个判断在所有情况下必有⼀真,可以同真。
⼆、常见的下反对关系 (1) 有些是与有些⾮; (2) (2)A→B与B→A 三、技巧运⽤ 1、规律:在只有⼀真的下反对关系中,最终的真实情况为所有是或者所有⾮。
因为下反对关系是两个判断必有⼀真,也可以同真。
因为题⼲条件限制是只有⼀真,所以要排除两真的情况。
⽽能够保持⼀真的情况,就是极端的情况,故最终的的情况是所有是或者所有⾮。
⽐如:在讨论⼀个班级男⼥⽣情况时,甲说有些是男⽣,⼄说有些⾮男⽣,⼆者为下反对关系,判断⼆者的真假情况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要想保证甲和⼄的话是只有⼀真的情况就只有情况1和情况2,也就是所有是(男⽣)和所有⾮(男⽣) 2、如何判定:看下反对关系之外剩下的话。
(1)若剩下的话是肯定判断,则为所有⾮; (2)若剩下的话为否定判断,则为所有是; 3、技巧运⽤展⽰ 【例】⼩天鹅歌舞团有⼩演员45名。
关于这45名⼩演员,甲⼄丙三⼈有如下讨论: 甲说:“这些⼩演员中有些是北京⼈。
” ⼄说:“⼩演员中的李欣欣不是北京⼈。
” 丙说:“这些⼩演员中有些不是北京⼈” 事实上,甲⼄丙三⼈的话只有⼀句为真。
A.45名⼩演员都不是北京⼈B.有些⼩演员不是北京⼈C.李欣欣不是北京⼈D.45名⼩演员都是北京⼈ 【答案】D。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675a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9.png)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不仅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还对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掌握逻辑推理的题型分类和解题方法,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一、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指直接陈述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不是勤奋的”等。
解题方法:1、对当关系推理:根据“所有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不是P”与“有的 S 是P”之间的矛盾关系;“所有 S 是P”与“所有 S 不是P”之间的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之间的下反对关系来进行推理。
2、换位推理:比如“所有 S 是P”可以换位为“有的 P 是S”;“有的S 是P”换位为“有的 P 是S”。
二、联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是指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一般形式为“p 并且q”。
解题方法:1、全真则真:只有当 p 和 q 都为真时,“p 并且q”才为真。
2、一假则假:只要 p 或者 q 中有一个为假,“p 并且q”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一般形式为“p 或者q”。
一真即真:只要 p 或者 q 中有一个为真,“p 或者q”就为真。
全假则假:只有当 p 和 q 都为假时,“p 或者q”才为假。
否定肯定式:若否定“p 或者q”中的一支,则肯定另一支。
2、不相容选言命题:一般形式为“要么 p,要么q”。
有且只有一真为真:只有当 p 和 q 中一个为真,一个为假时,“要么 p,要么q”才为真。
否定肯定式和肯定否定式:否定一支,则肯定另一支;肯定一支,则否定另一支。
四、假言命题推理假言命题包括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般形式为“如果 p,那么q”,常见关联词有“如果……就……”“若……则……”等。
直言命题之矛盾、反对、差等关系详解
![直言命题之矛盾、反对、差等关系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32b242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e.png)
直⾔命题之⽭盾、反对、差等关系详解直⾔命题之⽭盾、反对、差等关系华图教育李⼴弟⼀、直⾔命题的定义及表现形式逻辑学上的直⾔命题指的是“反应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直⾔命题⼀般表⽰为“所有(有的)S是(不是)P”,由主项(S)、谓项(P)、联项(是或不是)、量项(所有或有的)四部分构成。
联项⼜称为命题的质,是表⽰主项与谓项主项谓项是指直⾔命题中指称事物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词项;联项主项是指直⾔命题中指称事物的词;谓项量项是表⽰主项外延数量的词项,有全称、特称和单称三种,“所有”“任之间逻辑关系的词项,有肯定与否定两种,⽤“是”或“不是”来表⽰;量项何”“每⼀个”“凡”等表⽰全称,“有的”“⼀些”“⾄少有⼀个”表⽰特称。
直⾔命题的表现形式有:所有的S是P(简写为SAP);所有的S不是P(简写为SEP);有的S是P(SIP);有的S不是P(SOP)⼆、直⾔命题的真值表直⾔命题的⽭盾、反对、差等关系表现形式三、三、直⾔命题的⽭盾、反对、差等关系表现形式1、⽭盾关系“所有S是P(SAP)”与“有的S不是P(SOP)”是⽭盾关系;“所有S不是P(SEP)”与“有的S是P(SIP)”是⽭盾关系。
⽭盾关系的两句话必然⼀真⼀假,⼀真可推⼀假,⼀假可推⼀真。
2、反对关系“所有S是P(SAP)”与“所有S不是P(SEP)”是上反对关系:可同假,不同真(必有⼀假)(由⼀真可推⼀假);“有的S是P(SIP)”与“有的S不是P(SOP)”是下反对关系:可同真,不同假(必有⼀真)(由⼀假可推⼀真)。
3、差等关系“所有S是P(SAP)”与“有的S是P(SIP)”是差等关系:如果SAP为真,则SIP为真,如果SIP为假,则SAP为假;“所有S不是P(SEP)”与“有的S不是P(SOP)”是差等关系:如果SEP为真,则SOP为真,如果SOP为假,则SEP为假。
4、三种关系的逻辑⽅阵为此⽅阵中多了两个命题“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P”,这两个是单称直⾔命题,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P”是⽭盾关系;“所有的S是P(SAP)”与“某个S是P”是差等关系;“某个S是P”与“有的S是P(SIP)”是差等关系;“所有S不是P(SEP)”与“某个S不是P”是差等关系;“某个S不是P”与“有的S不是P(SOP)”是差等关系。
2018甘肃农信社考试答题技巧:逻辑判断之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及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
![2018甘肃农信社考试答题技巧:逻辑判断之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及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60b1116c85ec3a87c2c568.png)
2018甘肃农信社考试答题技巧:逻辑判断之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及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甘肃中公金融人出品2018甘肃省农村信用社目前没有招聘信息,但是如果想要参加甘肃农信社招聘考试,就需提前做好复习工作,历年甘肃农信社招聘笔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包括金融基础、经济管理、法律、文史哲、时事政治、计算机、公共基础、作文等方面的知识,在我们认真复习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答题技巧,方便与更好更快的答题,在这里甘肃中公金融人为大家准备了行测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2018甘肃农信社招聘考试答题技巧:逻辑判断之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反对关系分成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一、上反对关系所谓上反对关系,是指A和B两个命题没有包含所有情况,但它们也不可能同时发生,这时候就说明A和B之间是互为上反对关系。
其推理性质为若一个为真,则另一个必为假;若一个为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简而言之,就是互为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为假。
在直言命题中其代表式为“所有…是…”和“所有…非…”。
【例题】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上述断定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A.有些职员是中国国籍B.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C.有些职员不是英国国籍D.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答案】D。
解析:(1)和(2)是上反对关系,不能同真,至少有一假。
已知结论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3)一定为真,进而可以推知(2)为假,(1)为真。
由此可推知D项为真。
二、下反对关系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所谓下反对关系,是指A 和B 两个命题包含所有情况,它们也可以同时发生,这时候就说明A 和B 之间是互为下反对关系。
其推理性质为若一个为假,则另一个必为真;若一个为真,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简而言之,就是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为真。
在直言命题中其代表式为“有些…是…”和“有些…非…”。
判断推理的技巧
![判断推理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f9e9d6e58fafab069dc0285.png)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君山在湖南省。选项AB前后顺序反了。
第三,不要犯机械类比的错误。在运用类比推理时, 仅仅根据两事物为数很少的又不具备典型性的共同属性,就推断类比对象具有与已知属性相关性程
度不高的另一属性, 这种错误的类推逻辑上叫做机械类比。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结论未必就真。要提高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要尽可能地确认对象间的相同点。相同点越多,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越大,因为对象间的相同点越多,二者的关联度就会越大,结论就可能越可靠。反之,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会越小。此外,要注意的是类比前提中所根据的相同情况与推出的情况要带有本质性。如果把某个对象的特有情况或偶有情况硬类推到另一对象上,就会出现“类比不当”或“机械类比”的错误。
四、类比推理的基础题型之因果关系
含义:因果关系,是指由某行为而发生某结果,前事实与后事实之间互有关联,后事实由前事实而生。哲学上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现实中常用“因为……,所以……”来表示。
特征:因果关系的重要特性:
1.因果关系的特定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为了了解单个的现象,我们就必须把它们从普遍的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一个为原因,另一个为结果。“因是因,果是果”。
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选项D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例题2】泰山:山东:济南
A.安徽:黄山:合肥 B.陕西:华山:西安
C. 君山:湖北:武汉 D.衡山:湖南:长沙
首先对于矛盾关系来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判断推理中的反对关系题怎么做三步就帮你搞定
![判断推理中的反对关系题怎么做三步就帮你搞定](https://img.taocdn.com/s3/m/6a4706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7.png)
判断推理中的反对关系题怎么做三步就帮你搞定在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模块中,真假推理是一种必考题型。
解决这种题目的关键是识别几种蕴含真假的关系,反对关系就是其中一种。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反对关系,以及如何用反对关系解题。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同一属概念下的两个在外延上互相排斥,而其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用文字介绍可能有点抽象,用Venn图表示如下:其次,在判断推理当中,反对关系有两种:1、所有的S都是P,与所有的S都不是P是第一组反对关系;2、有的S是P与有的S不是P是第二组反对关系。
这两组反对关系的特点分别是:所有都是和所有都不是:两个“所有”必有一假,不可都真;有的是和有的不是:两个“有的”必有一真(至少一真),不可都假。
最后,通过两道例题来看一下反对关系在真假推理当中的应用。
【例1】甲、乙、丙三人对公司所有人员是否会开车做出如下推测:甲说:该公司有人会开车。
乙说:该公司的李经理和王会计都不会开车。
丙说:该公司有人不会开车。
如果三人的推测只有一个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A.该公司所有人都会开车B.该公司所有人都不会开车C.该公司的李经理可能不会开车D.该公司的王会计可能不会开车【答案】:A。
【信恒解析】:真假推理题的做题顺序是:首先找关系,其次看设问,关键是其余。
第一步:找关系。
本题关系为甲和丙之间的反对关系,有的S是P和有的S不是P。
第二步:看设问。
设问说:三人的推测只有一个为真,那么根据两个“有的”必有一真,判断出真话在甲丙当中。
第三步:看关系之外余下的部分。
甲、丙已知是包含了真话,则乙的话必为假,那么李经理和王会计至少有一个人会开车。
由第二步中李经理和王会计至少有一个人会开车,可以推出甲的话为真,即该公司有人会开车为真,而该公司有人不会开车为假,即该公司所有人都会开车。
故正确答案为A。
【例2】律师事务所共12名工作人员。
(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c08f35d6c85ec3a87c2c58f.png)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是判断推理中的测试内容之一。
试题由题干、提问和备选项组成。
题干或是给出一段论述,或是给定一些条件,要求考生根据提问,在A、B、C、D四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演绎推理是严格的逻辑推理,一般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即从两个反映客观世界对象的联系和关系的判断中得出新的判断的推理形式。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一、直接推断结论型推理若要必然推出真结论,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前提真;第二,形式有效。
在题干中给出前提,要求推出结论。
从某个前提可以或者不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可以推出,表明条件充足且推理形式正确;不可以推出,表明条件不充足或者推理形式不正确,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二、前提假设型在题干中给出结论和部分前提,然后提问假设是什么,或者需要补充什么样的前提,才能使题干中的推理成为逻辑上完整、有效的推理,可以采用否定代入法。
三、真话假话型题干中给出一定的语境,其中,多为三人以上进行陈述,假设其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假话),问所给选项中哪个一定为真(假)或谁说真话(假话)。
此类试题多涉及逻辑学基础推理知识,推理过程较为繁琐,一般运用代入法解题,既准确又快捷。
四、解释说明型给出一段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要求你对这些事实、现象、结果或矛盾做出合理的解释。
解答此类试题,最优的方法是将所给选项一一代入题干,然后比较哪个更为合适,即可迅速选出正确答案。
五、加强支持型在段落中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是,由于前提条件不够充分,因而不足以推出其结论,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导致不足以得出其结论。
因此,需要用某一选项去补充其前提或论据,使推理或论证成立的可能性增大。
“答案不需要充分性”,所以只要某一选项放在段落推理的论据(前提)或结论之间,对段落推理结论正确有支持作用,使段落推理成立、结论正确的可能性增大,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支持的正确答案。
逻辑推理两对两错口诀
![逻辑推理两对两错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02a4f07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c.png)
逻辑推理两对两错口诀一、形式逻辑简单命题1、直言命题(1)含义:判断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①陈述句②感叹句③反问句①所有A是B②所有A不是B③某个A是B④某个A不是B⑤有些A是B⑥有些A不是B(3)关系①从属关系A.推出关系:A真推B真,A假推B假B.推出方法a.上真推下真所有是→某个是→有些是所有非→某个非→有些非只要是“真”,不论“是”或“非”,都可以从上往下推b.下假推上假有些非→某个非→所有非有些是→某个是→所有是只要是“假”,不论“是”或“非”,都可以从下往上推②矛盾关系:非此即彼A.找矛盾:对A本身进行否定,常用“并非”开头例如:小明考试通过---矛盾---并非小明考试通过→小明考试没通过B.必有一真一假:真假话题型中常用方法C.表现形式所有是---矛盾---有些非所有非---矛盾---有些是③上反对关系A.AB不包含所有情况,且AB不相交例如:老人与小孩是上反对,中间还有其他人群B.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可以同假:一真另必假,一假另不知常用于真假话或者判断哪些不能确定真假的题型中C.表现形式:所有是---所有非④下反对关系:AB包含所有情况,且AB是相交的A.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可以同真:一假另必真,一真另不知B.表现形式:有些是---有些非(4)方阵图2、真假话题型(1)题型特征:多个直言命题,只有一真或一假,或两真两假,判断选项真假(2)解题步骤①翻译成直言命题结构(6种)②找矛盾或者反对关系③绕开相应关系,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④变假为真,对照矛盾或者反对关系判断真假(有时候还得再次找假的矛盾)(3)特别注意:真假话题型给的选项中关于真假的说明,以及需要选出的答案是真是假3、概念(1)概念:反映对象本质属性与其所包含的范围的思维形式①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本质属性,外延式范围②概念间的关系全同,例如:番茄=西红柿全异,例如:番茄、苹果交叉,例如:军人、医生包含/包含于,例如:男人、人(2)欧拉图(概念判断)(二)复言命题1、选言(1)选言命题(相容):若干判断,至少一种发生,也可能全部发生①连结词:或者…或者…;至少;或者②并联电路A.选言命题是并联B.一真即为真,例如:灯亮为真---“灯真亮”C.全假才为假,例如:灯灭为假---全部断开才灭---全假才假D.选言真(灯亮),如果假推真(否定其中一支,肯定另外一支):(选言真)一真另不知,一假另必真;p∨q=-p→q(否定一支,肯定另一支)③矛盾A.选言的矛盾是联言B.全部否定才能实现矛盾C.非p且非q(2)选言命题(不相容):若干判断只有一种存在,只要发生一种,其他就不可能发生例如:小明这次考试,要么通过,要么不通过①连结词: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②推理规则A.一真一假---为真B.不可全真,不可全假---全真全假都为假C.否一肯一③矛盾:非p且非q;p且q2、联言:反映若干判断同时成立(1)连结词①并列: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也②递进:不但…而且…;不仅…还…;甚至③转折:虽然…但是…;然而;可是④因果: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2)推理规则①联言命题是串联②全真才真③一假全假④且假真推假:-(p且q)=-p∨-q=p→-q(3)矛盾:p且q---矛盾---非p或非q3、选言联言考题总结(1)常见词语翻译①至少=p或q②至多=非p或非q③并非…=表示对后面的内容进行否定---找矛盾命题(2)考法汇总①选言命题---选言真假推真,否定一支,肯定另一支②并非(选言)---选言的矛盾---联言(分别否定后,或---且)③不相容选言,否定一个,肯定一个---要么…要么…④联言考法---一般考话题为假---对陈述进行否定---联言的矛盾---选言---联言假真推假4、假言(1)含义①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条件的命题②在前的支命题叫前件,在后的叫后件③问题的关键在于前件推后件还是后件推前件(2)充分条件①p发生,q一定发生p→q,p不发生,q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前件推后件例如:陈明如果考上MBA,就请大家吃饭②连结词:如果p,那么q;若p,则q;只要p,就/一定/q;所有p是q;p是q对的充分条件;…必须有(3)必要条件①如果p不发生,则q一定不发生q→p,如果p发生,q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后件推前件例如:只有通过笔试,才能考上MBA②连结词:没有p,就没有q;只有p,才有q;p是q的必要条件;p是q的基础;p是q的前提(4)除非…否则…①前件不发生,后件一定发生非p→q例如:除非发工资,否则罢工除非=如果不,不发工资→罢工②连结词:除非p,否则q;p,否则q;q,除非p“除非”不论在句子里什么位置,全部调到前面,变成如果不;有些变成“如果不”之后,句子里还有“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5)矛盾关系①p→q的矛盾为p且非q肯定假设的前提,否定后面的结论例如:如果买钻戒,我就嫁给你买钻戒(p)→嫁(q)---矛盾---买钻戒(p)并且不嫁(非q)②否定假言命题的办法:肯前否后赞同22。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7975add011ca300a7c3905f.png)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1、反对关系分类反对关系分为两类,即上反对和下反对。
(1)上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假,可以同时为假。
直言命题上反对的关系有三组:“所有是”和“所有非”,“所有是”和“某个非”,“所有非”和“某个是”。
比如说:“所有人都喜欢吃水果”和“所有人都不喜欢吃水果”这中就两个命题就属于上反对关系,他们之中就必定有一句话是假话,当然也可能同时为假话。
(2)下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真,可以同时为真。
直言命题中下反对关系也有三组:“有些是”和“有些非”,“有些是”和“某个非”,“有些非”和“某个是”。
例如,“有些人完成了作业”和“有些人没有完成作业”两个命题即为下反对关系,他们两者必定有一句是真话,当然也可能都属于真话。
2、反对关系的应用反对关系的主要应用是在于真假话问题,往往题干中给出几个命题,其中有真话有假话,如果两个命题存在反对关系,那么这类型问题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题目呈现:例1.某单位一共有43个人,单位员工在讨论关于员工的来自的省份,得到了如下几个结论:(1)单位上有些员工来自湖南省;(2)单位上有些员工不是来自湖南省;(3)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经过具体了解发现,上述结论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结论必定为真:A,人事部老张是来自湖南省B,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来自湖南省C,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都不是来自湖南省D,该单位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湖南省【解析】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题干中的前两个断定的逻辑结构属于“有些是”和“有些非”的结构,属于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下反对关系,则两个结论中必定有一个为真,由于题干中为真的结论只有一个,所以第三个结论“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这一结论一定错误,所以老张一定不是来自湖南省,进而可以得到反对关系中的“有些非”必定为真,则“有些是”必定为假,则可以得到该单位所有的员工都不是来自湖南省,答案C为正确答案。
逻辑判断五大秒杀技巧
![逻辑判断五大秒杀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7fb0b9dbd64783e08122b08.png)
秒杀技巧第1式三段论规则秒杀法秒杀限时≤20s【内功心法】三段论规则核心的内容就是下面四句话:1、全肯必肯。
意思就是条件都就是肯定命题,结论必然就是肯定命题。
2、一否必否,不可全否。
意思就是条件有一个就是否定命题,结论必然就是否定命题,条件不能都就是否定命题,否则得不出任何结论。
3、一特必特,不可全特。
意思就是条件有一个就是特称命题,结论必然就是特称命题,条件不能都就是特称命题,否则得不出任何结论。
4、中项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如果不周延,必然就是错误的三段论。
三段论规则适用于直接推理与补充前提两类题目。
直接推理类的题目要求一般就是:“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各项都能从上述论断中必然地推出,除了”。
补充前提类的题目要求一般就是:“下列哪项为真,能够保证上述论断的正确?”,“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真题秒杀】有些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就是中国制造的。
所有中国制造的玩具都就是安全又环保的。
安全又环保的玩具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
以下各项都能从上述论断中必然地推出,除了( )。
A、受到广大家长欢迎的玩具中,有些并没有受到儿童的喜爱B、有些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也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C、所有中国制造的玩具都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D、有些安全又环保的玩具深受儿童的喜爱【秒杀解法】本题要求选择不能必然推出的选项。
题干全部就是肯定命题,根据“全肯必肯”可知,结论一定也就是肯定命题。
B、C、D项也就是肯定命题,只有A项就是否定命题,因此A项一定不能推出,故选A。
【招式升华】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就是整体观察题干直言命题的特点,如果都就是肯定命题,再观察选项就是否只有一个就是肯定命题,如果就是,则就是答案;如果不就是,则需要观察中项的周延性。
秒杀技巧第2式矛盾关系秒杀法秒杀限时≤20s【内功心法】直言命题有三组命题之间就是矛盾关系,分别就是:“所有就是”与“有些不就是”,“所有不就是”与“有些就是”,“某个就是”与“某个不就是”。
干货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梳理
![干货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21c96a8bd63186bdebbc91.png)
1、直言命题解题要领直言命题又称性质命题,就是判断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得简单命题。
联项分为肯定与否定两种。
肯定一般用“就是”表示;否定一般用“不就是”、“没”等否定词表示。
量项有全称量词、特称量词与单称量词。
全称量词一般用“所有"、“每一个”、“凡”等表示;特称量词一般用“有”、“有些"表示;单称量词一般用“某个"表示。
直言命题得分类:①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就是P。
②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就是P。
③特称肯定命题:有得S就是P。
④特称否定命题:有得S不就是P。
⑤单称肯定命题:这个S就是P,或者a就是P.⑥单称否定命题:这个S不就是P,或者a不就是P.直言命题与概念得关系对当关系分为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与从属关系。
①矛盾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三组矛盾关系:“所有S都就是P"与“有些S不就是P”.“所有S不都就是P”与“有些S就是P”.“某个S就是P”与“某个S不就是P”。
当直言命题前面加上“并非”时,为负直言命题,与原命题具有矛盾关系。
“并非所有S都就是P”=“有些S不就是P"“并非所有S不都就是P"与“有些S就是P"“并非某个S就是P”与“某个S不就是P”②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可以同真。
“有些S就是P”与“有些S不就是P”“某个S不就是P”与“有些S就是P”“某个S就是P"与“有些S不就是P”③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可以同假.“所有S都就是P”与“所有S都不就是P”“所有S都就是P”与“某个S不就是P”“所有S都不就是P”与“某个S就是P"④从属关系:可同真,可同假。
从真得方面,特称从属于全称,全称真则特称真;在假得方面,全称从属于特称,特称假则全称假。
全称肯定命题—>单称肯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单程否定命题->特称否定命题变形方式①换质推理:谓项改为与原来相矛盾得概念。
逻辑判断五大秒杀技巧(终审稿)
![逻辑判断五大秒杀技巧(终审稿)](https://img.taocdn.com/s3/m/e8206427b307e87101f69661.png)
逻辑判断五大秒杀技巧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秒杀技巧第1式三段论规则秒杀法秒杀限时≤20s【内功心法】三段论规则核心的内容是下面四句话:1、全肯必肯。
意思是条件都是肯定命题,结论必然是肯定命题。
2、一否必否,不可全否。
意思是条件有一个是否定命题,结论必然是否定命题,条件不能都是否定命题,否则得不出任何结论。
3、一特必特,不可全特。
意思是条件有一个是特称命题,结论必然是特称命题,条件不能都是特称命题,否则得不出任何结论。
4、中项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如果不周延,必然是错误的三段论。
三段论规则适用于直接推理和补充前提两类题目。
直接推理类的题目要求一般是:“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各项都能从上述论断中必然地推出,除了”。
补充前提类的题目要求一般是:“下列哪项为真,能够保证上述论断的正确”,“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真题秒杀】有些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是中国制造的。
所有中国制造的玩具都是安全又环保的。
安全又环保的玩具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
以下各项都能从上述论断中必然地推出,除了()。
A. 受到广大家长欢迎的玩具中,有些并没有受到儿童的喜爱B. 有些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也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C. 所有中国制造的玩具都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D. 有些安全又环保的玩具深受儿童的喜爱【秒杀解法】本题要求选择不能必然推出的选项。
题干全部是肯定命题,根据“全肯必肯”可知,结论一定也是肯定命题。
B、C、D项也是肯定命题,只有A项是否定命题,因此A项一定不能推出,故选A。
【招式升华】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是整体观察题干直言命题的特点,如果都是肯定命题,再观察选项是否只有一个是肯定命题,如果是,则是答案;如果不是,则需要观察中项的周延性。
秒杀技巧第2式矛盾关系秒杀法秒杀限时≤20s【内功心法】直言命题有三组命题之间是矛盾关系,分别是:“所有是”和“有些不是”,“所有不是”和“有些是”,“某个是”和“某个不是”。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行测考试中的矛盾和反对关系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行测考试中的矛盾和反对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062d901cc7931b765ce152e.png)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行测考试中的矛盾和反对关系
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逻辑判断中的反对和矛盾是考试必考知识点,也是逻辑学习的基础。
因为这两种关系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经常被考生混淆。
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一起解读这两种关系。
一、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分为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一) 上反对关系的命题为“所有都:所有都不”它们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二) 下反对关系的命题为“有的:有的不”。
它们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例题:办公室的女同事一起去买衣服:
(1)有人买了大衣
(2)有人没买大衣
(3)小张和王女士买了大衣。
如果以上三句话只有一句为真,则以下哪项为真( )。
A.小张和王女士没买大衣
B.小张买了,王女士没买
C.小李买了大衣
D.王女士买了大衣
答案:A
二、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必有一真,必有一假,主体一致的命题,考生可以利用它的一真一假的特性来解题。
例题:小玲要找钢笔,桌上有三个盒子,只有一个盒子里有钢笔,
甲盒子:此盒中放有铅笔
乙盒子:此盒子放有钢笔
丙盒子:铅笔在乙盒子中
如果这三个盒子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那么放钢笔的盒子是哪个( )。
A.甲盒子
B.乙盒子
C.丙盒子
D.不确定
答案:A
矛盾和反对关系在类比推理中的应用:
例题:物质∶意识( )
A.发展∶运动
B.劳动∶懒惰
C.成功∶勤学
D.权利∶义务答案:D。
2021国考行测技巧:逻辑判断上反对关系
![2021国考行测技巧:逻辑判断上反对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e43826150e2524de4187e1d.png)
2021国考行测技巧:逻辑判断上反对关系行测直言命题知道直言命题六种形式之间存在矛盾关系,比如“有些是”的矛盾是“所有非”,“有些非”的矛盾是“所有是”。
那么“所有是”“所有非”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呢?中公教育带大家通过一个例子来研究一下。
假设一个班级一共有20个人要考教师资格证,那么最后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一共会有以下三种。
那么对应各种不同情况,有些人考上和有些人没考上的真假情况是怎么样的呢?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发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中,所有人都考上(即所有是是形式)和所有人都没考(即所有非形式)必然有一个为假,甚至可以同时为假,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所有是”“所有非”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反对关系。
那么这种关系在我们实际做题过程中如何应用呢?【例】三年二班有学生40名。
关于这40名学生,甲乙丙三人有如下讨论:甲说:“这些学生都是北京人。
”乙说:“学生中的周杰伦不是北京人。
”丙说:“学生中没有北京人”事实上,甲乙丙三人的话只有一句为假。
那么可以得出()A.所有学生都不是北京人B.有些学生是北京人C.周杰伦是北京人D.所有学生都是北京人【答案】A。
中公解析:题干给出条件只有一假,即真假话;且题干中甲(所有是)和丙(所有非)的话为上反对关系,则甲丙说得话必有一假,可推知乙说得话必然为真。
乙说的话为真,即“学生中周杰伦不是北京人”为真,可推知“这些学生中有些不是北京人”为真,因为和甲说的话构成矛盾,则甲说的话为假。
三人真假话情况为甲说假话,乙,丙说真话。
可知所有学生都不是北京人。
由得到信息对比选项可知正确选项为A。
中公教育相信通过上述解答,各位同学对于逻辑上的反对关系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想要熟练掌握就要勤加练习,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直言命题,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角就是直言命题的上反对关系,揭开它的面纱。
我们都知道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中有三组关系:矛盾关系、推出关系和上下反对关系。
每种关系都有其所对应的知识考点,那么在上下反对关系中的上反对具体指的是什么关系呢?它所对应的知识考点又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内容。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上反对的含义,我们就先从上反对的核心代表词——所有是与所有非入手分析。
我们通过具体的举例来进行理解,比如就拿一个班级的男女生分布情况来说,我做出两个判断“所有学生是女生”和“所有学生不是女生”,通过男女生互为矛盾,我们不难知道“所有学生不是女生”等价于“所有学生是男生”。
很明显就一个班级的男女分布而言,这两句不可能同时为真,其中一定有一句话为假,即互为上反对关系命题的性质为: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并且,当班上有男生有女生的时候,两句话就同时为假话,故“必有一假”指的是至少有一句话为假,很可能两句话都为假话。
知道了上反对的性质,我们再来看看上反对的含义,还是根据上面我们讲到的具体例子来看,我们知道男女生分布的情况一般就只有三种情况:所有学生都是女生;所有学生都不是女生,即所有学生都是男生;有些学生是女生,有些学生是男生。
很明显互为上反对的“所有学生是女生”和“所有学生不是女生”虽然是对立的,不可以同时成立,但同时这两个命题并不能包含所有情况。
到此,我们不难总结出上反对关系的含义:两个命题是相互对立,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却不能包含所有情况。
知道了上反对的含义、性质和核心代表词,那么在考试中的主要考法是什么,或者这个知识点主要是解决什么题型的?其实,上反对关系主要是补充矛盾关系一起解决行测考试中的说话类题目的。
下面结合一道具体题目,我们来看一下【例】今年春运对全市中巴客运车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乙:所有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丙: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错误,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B.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C.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D. 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解析】答案B。
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不难发现题干是找不到矛盾的,但是发现甲和乙是典型的上反对关系,两句话中必有一句假话。
故唯一的一句假话在甲乙中产生,推出丙的话一定为真,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