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

合集下载

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

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

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作品特点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

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

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

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的某些作品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抗命的藩镇,他写了《感怀诗》,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为国家作一点事。

《郡斋独酌》一诗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又如《河湟》一诗: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

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诗人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

这个时候,朝廷里连元载这样曾经想到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

尽管河湟的人民还在戎服下面怀着系念祖国的丹心,但是,举国上下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来听取从河湟凉州传来的歌舞。

他的《华清宫诗》:“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也和这诗后两句具有同样沉痛的心情。

《早雁》一诗则用比兴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他的咏史诗也很著名。

有的诗是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荒淫。

如《过华清宫三绝句》中的两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杜牧的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例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代诗人杜牧及其诗歌创作风格分析

唐代诗人杜牧及其诗歌创作风格分析

唐代诗人杜牧及其诗歌创作风格分析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代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许多优秀的诗人和诗篇出现在这个时期。

而杜牧(803年-852年)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其细腻的感情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对杜牧的生平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并详细分析他的诗歌创作风格。

生平背景杜牧,字牧之,号樊南、牧夫,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生于一个世家,父亲杜审言是唐德宗时的宰相。

杜牧少年聪慧,学有所成,从小就有着良好的文学素养。

他曾任过吏部员外郎、两京留守、翰林学士等职,也参与了一些对外交往和政治决策的工作。

杜牧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政治动荡,他亲身目睹了安史之乱的烽火岁月,对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认识。

这种经历和感受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诗歌创作风格细腻感情的表达杜牧的诗歌以其细腻的感情赢得了广泛赞誉。

他常常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剖析,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感受。

例如,他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些细节描写和意象运用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秋夜的凉意和宁静,产生强烈的共鸣。

对人情世故的抒发杜牧的诗歌饱含对人情世故的深入思考和抒发。

他以善于观察和洞察人性的眼光,将身边的人事和社会风貌刻画得入木三分。

他对人情世故的敏锐洞察使得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世俗之道的批判和思考。

例如,他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写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通过对夜晚的描述,他在明暗对比中折射出尘世中的纷繁与虚妄。

这种对社会现象的冷峻揭示,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讽刺与批判的意味。

高超的修辞手法杜牧的诗歌作品中,常常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包括对偶、夸张、比喻等。

这些修辞手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和形象,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力。

唐代诗人杜牧的思想与创作风格研究

唐代诗人杜牧的思想与创作风格研究

唐代诗人杜牧的思想与创作风格研究引言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宗师之一,被誉为“晚唐四杰”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入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对杜牧的思想和创作风格进行深入研究。

一、杜牧思想的主要特点1.1 文艺价值观:杜牧在其作品中强调了文学对于提升人们精神境界和审美意趣的重要性。

1.2 离经叛道:与当时流行的律诗形式不同,杜牧追求自由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并常常采用俳谐、小调等写景手法。

1.3 对世态的关注:他对社会现象有敏锐而独到的洞察力,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事和社会现象的反思。

二、杜牧创作风格分析2.1 自然描写与典故运用:杜牧善于运用生动细腻的自然描写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充分运用了典故来丰富作品的内涵。

2.2 抒发个人情感:杜牧在诗歌中经常抒发自己对于人生、爱情、友谊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通过细腻而深刻的文字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2.3 文字优美流畅:他对词语和句法的运用非常熟练,使得他的诗歌流畅动听。

三、杜牧作品代表作欣赏3.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余》:这首诗展现了杜牧对于秋天夜晚景象的入微描写,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短暂无常的思考。

3.2 《过华清宫维扬宴别驾》:这首诗是杜牧在与唐代名将郭子仪别后所作,以华丽精致的描写和丰富多变的意象展示出他独特而豪放的创作风格。

四、对后世影响和评价4.1 影响文学界:杜牧以其独立思考和独特创作风格,对于后世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宋代诗人有较大借鉴作用。

4.2 文化价值:杜牧的思想与创作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结论通过对唐代诗人杜牧的思想和创作风格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杜牧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位深思熟虑、独立意志的思想家。

他通过自己独特而个性化的创作方式,展示出了对人生和时代的理解与反思,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杜牧今存诗500余首,其怀古咏史的七绝才气纵横,伤别诗深婉艳情,纪行写景诗笔调清新飘逸,能在晚唐诗坛自成一格,与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

杜牧不满当时诗坛的绮靡倾向,强调诗歌创作的内容,主张“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总体看来,杜牧的诗众体兼备,内容丰富,追求一种情致高远、笔力劲拔,于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的艺术风格。

具体说来,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
首先,晚唐诗人中,杜牧是第一个大量用七绝写咏史诗的。

他用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诗味中,极大地发挥了绝句体的妙用,创作了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咏史作品。

如《泊秦淮》通过对历史曾有过的繁盛转瞬即逝的伤悼,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和见识,其中深寓着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而那些立意高绝的议论,表现出了诗人横溢的才气。

其次,纪行、写景诗也颇多佳作。

善于选择清新明朗的景物抒写情怀,用色彩鲜明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如《山行》富于诗情画意,意境优美。

诗人以畅达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气息,明丽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妙的艺术感受。

再次,忧国忧民的壮怀伟抱与伤悼之情交织成一种俊爽的风格。

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彩,又清新自然;既明丽爽俊,又含蓄委婉;既风流华美,义神韵疏朗。

李商隐的《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道出
了杜牧诗壮怀伟抱与伤春伤别的绮思柔情交织在一起的豪放爽朗、清新俊逸的艺术特征。

杜牧与韩愈:唐宋之际两位著名文人的诗歌风格比较

杜牧与韩愈:唐宋之际两位著名文人的诗歌风格比较

杜牧与韩愈:唐宋之际两位著名文人的诗歌风格比较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牧和韩愈都是唐宋之际备受推崇的两位著名文人。

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点,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杜牧与韩愈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探讨他们在创作中的异同点。

1. 杜牧的诗歌风格作为晚唐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杜牧以其细腻、柔媚、含蓄而闻名。

他常常运用寥寥数语表达深情,善于将自己内心世界中微妙的感觉传递给读者。

他的诗作多以写景抒怀为主题,以描绘思乡之情、爱情悲苦等为常见题材。

杜牧注重意境与情感表达,力图通过音韵、形象等方式使读者产生共鸣。

杜牧还以豪放派和小品派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著称。

豪放派作品着重大气磅礴,情感激昂,语言奔放、雄浑;小品派作品则更注重琐碎细致的描写,追求细致入微的表现力。

这两种风格在杜牧的诗歌创作中交替出现,使他的诗作更加多样和丰富。

2. 韩愈的诗歌风格与杜牧相比,韩愈的诗歌风格更为沉稳、雄厚和气势磅礴。

他被誉为唐宋时期“诗圣”,其诗篇庄严典雅、宏壮豪放,在饱含激情的同时也带有哲理思考。

韩愈尤其擅长写人物,塑造了许多具有气质和个性特点的形象。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强调以古人经典作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清晰而规范的语汇和辞章。

同时,他也注重用字精确、结构严谨,并以明快明朗、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吸引读者。

他的诗作主题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政治诗篇,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音律韵文。

3. 杜牧与韩愈的异同点虽然杜牧和韩愈有着不同的诗歌风格,但两人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共通之处。

首先,两人都在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表达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无论是杜牧还是韩愈,在作品中都注重思想感情的表达,并力求用最准确、贴切的语言传达自己内心世界。

然而,两位文人在诗歌气质上却存在明显区别。

杜牧以细腻隽永、婉转含蓄为主要特点,而韩愈则以雄浑豪放、庄严磅礴为主要特色。

这种差异使得两位文人在风格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彩,同时也让他们大放异彩并相互补充。

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风格与主题分析

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风格与主题分析

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风格与主题分析1. 引言1.1 概述杜牧是唐代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主题丰富多样。

在杜牧创作的诗歌中,以其婉约清新、含蓄而深沉的表达方式被广泛称赞。

本文将对杜牧的作品风格与主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他对唐代诗坛及后世诗歌发展的重要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杜牧的作品风格、杜牧作品的主题分析、杜牧对唐代诗坛的影响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整篇文章的内容,并明确文章目标与结构。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分析杜牧的作品风格与主题,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特色和音韵美感。

同时,通过对杜牧在自然与人生哲理、离散思乡情怀以及社会时事观察等方面展开主题分析,揭示出他丰富多样的创作内涵。

最后,我们将探讨杜牧对唐代诗坛的影响,包括他的杰出才华、文学流派和传统延续性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杜牧的独特艺术风格,凸显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启示。

注:文章内容仅为简化版本,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充和修改。

2. 杜牧的作品风格2.1 艺术表现手法杜牧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而闻名于唐代诗坛。

他善于运用写景、抒怀和议论等手法,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融入到诗歌中。

在写景方面,杜牧倾向于选择具有浓厚意境和细腻描绘的场景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他通过准确生动地描绘自然景色,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杜牧还经常运用典故、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加深作品的含义。

2.2 语言特色杜牧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感情色彩。

他追求简练明快的语言风格,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达方式。

杜牧以平实真实的文字描述来展示他内心深处真挚而含蓄的情感。

他经常使用直接而生动的词句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使读者能够轻易理解并共感。

2.3 音韵美感在音韵美感方面,杜牧注重诗歌的韵律和押韵。

他善于运用平仄对仗,使诗句具有和谐的音乐感。

同时,他还注重音节的节奏感,通过合理的控制句子长度和内部停顿来创造美妙的韵律效果。

杜牧诗歌风格

杜牧诗歌风格

杜牧诗歌风格
杜牧诗歌风格
导言:
杜牧(803年-848年),字牧之,号杜甫、杜牧,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他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丰富的才华
和独特的诗歌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介绍杜牧的诗歌风格,
包括他的主题、表现手法以及影响等方面。

一、杜牧诗歌的主题
1、自然景观:杜牧喜欢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
思想。

他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
表达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2、人生哲理:杜牧的诗歌中常常包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他通过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描绘,表达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命运
的疑虑。

3、社会现实:杜牧在一些诗作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忧虑,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强
烈的社会意识。

二、杜牧诗歌的表现手法
1、出色的修辞手法:杜牧的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象征、对仗等等。

这些手法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情感和意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独特的韵律:杜牧擅长运用韵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歌往往具有流畅的韵律和和谐的音调,给人一种悠扬的感觉。

3、精准的表达:杜牧的诗歌语言简练、精练,能够准确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句往往富有哲理,一语中的,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三、杜牧诗歌的影响
1、文学影响:杜牧的诗歌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情感真挚,对后世诗人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被誉为\。

晚唐诗人杜牧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特点

晚唐诗人杜牧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特点

晚唐诗人杜牧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特点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被誉为晚唐四杰之一。

在他广泛而多样化的创作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一、创作风格1. 自然写实杜牧在创作中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真实生动的笔触呈现出大自然万物之美。

他细致入微地描绘山水、花草、季节变化等自然景观,并通过对色彩、气氛和细节的把握,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视觉和感官享受。

2. 忧国忧民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杜牧表达了对乱世和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忧虑。

他常常借鉴历史典故或比喻手法,寄托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状况的担忧。

3. 江南意境杜牧以江南地区为背景,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优雅气息和人们淳朴的生活态度。

他善于运用咏物、咏景的手法,将自己对江南的热爱融入到诗歌之中,使读者沉浸在江南独特的文化和情致之中。

4. 纯净简洁杜牧的诗作语言清新简练,避免冗长复杂的修辞手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他善于用简单明了的词句和押韵方式来构建诗歌结构,使诗作具有朗朗上口的韵律美。

二、思想特点1. 忧国忧民与政治观点杜牧生活在乱世之中,他深感时代变迁及政治腐败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在他的诗歌里常可见到对国家兴衰和社会不公现象的强烈关注。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隐晦而深刻地反思,并提出一些政治改革建议。

2. 悲观主义情怀杜牧的诗歌通常包含一种悲观主义的情感,他将人生看作是充满了疾苦和不幸的旅程,对个体命运和人生价值持有较为悲观的态度。

他时常以自然景物为比喻来抒发他内心深处的忧伤。

3. 对艺术追求的关注杜牧对诗歌创作有着极高的标准和追求。

他在探索技巧与形式方面十分努力,在表达上力求简洁明了却又丰富多样。

他注重诗歌音韵、节奏与意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使得自己的诗作具有优雅精致的艺术风格。

以上是我对晚唐诗人杜牧创作风格与思想特点的概括。

杜牧以其独特而深入人心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广泛影响。

杜牧与李白:盛唐诗坛的创作差异

杜牧与李白:盛唐诗坛的创作差异

杜牧与李白:盛唐诗坛的创作差异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刻,而在盛唐诗坛上,杜牧和李白两位伟大的诗人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偏好。

本文将重点探讨他们之间的创作差异,以及不同创作背景对他们的影响。

一、创作风格差异杜牧的诗歌风格以婉约清新为主,他擅长写景抒怀,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

他的诗作通常以清新的笔墨勾勒出瑰丽美丽的自然景色,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例如他的《秋夕》中写道:“銮舆千乘如云锦,凤辇万户如山重”,以华美的词句描绘了盛大的场景,同时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杜牧的诗作通常非常细腻,充满了对生活琐碎之处的观察,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感悟。

相比之下,李白的创作风格则豪放激昂,他尤其擅长写豪情壮志和吟咏自然。

他的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奔放的想象力,充满了对人生矛盾和奇妙的思考。

例如他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李白的诗作通常气势磅礴,充满了野性和豪情,他的作品给人以磅礴壮观之感,多展现出骚人志士的风采和豁达的人生境界。

二、主题偏好差异在创作主题上,杜牧偏爱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他的诗多以抒情为主,表达了对生活的痴迷和对自然的赞美。

例如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自己敏感细腻的情感。

杜牧的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对爱情和友情的描写,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是一位具有浪漫情怀的诗人。

而李白则更注重抒发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赞美。

他的诗作多以自由自在、挥洒不拘为特点,他常常以醉酒的身份描绘自己的形象,以追求自由和快乐为主题。

例如他的《将进酒》中写道:“银鸭白鹄之宴,矰缴羽仪之游”,豪情万丈地展示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李白的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个人奋斗和人生抉择的诗句,展现出他不安分、傲慢自傲的个性特点。

三、创作背景的影响杜牧与李白的创作差异也与他们的创作背景有关。

杜牧生活在盛唐中期的政治宫廷中,他受到了政治背景和社会礼教的影响,因此他的诗作通常以细腻、婉约的风格为主。

杜牧与白居易:唐代两大文豪的诗歌对比研究

杜牧与白居易:唐代两大文豪的诗歌对比研究

杜牧与白居易:唐代两大文豪的诗歌对比研究概述在唐代,杜牧和白居易是两位备受赞誉的文豪,他们各自以独特的风格和主题贡献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杜牧和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主题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并探讨他们对唐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杜牧的诗歌风格与特点杜牧以其纯净简练的语言和深邃内敛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他追求意境精微而不事华丽修饰,在笔触细腻之间展现出对生命、爱情以及社会景物深入思考。

杜牧多用婉约柔美之辞,描绘自然山水之美,寄托忧国忧民之心。

同时,他也善于运用夸张手法来进行抒发内心情感,并通过寓言、反讽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显深意。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与特点相比之下,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则更加情感丰富、生动活泼。

他以幽默风趣的文字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而著名。

白居易善于描绘人物形象,喜欢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记录身边人事物,并通过夸张、调侃等手法展示对社会现象与个体命运的思考。

他也常将个人感受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反映出唐代社会变迁中人们的喜怒哀乐。

主题内容比较尽管杜牧和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各自不同的倾向和偏好,但二者对主题内容的选择存在一些共通之处。

例如,他们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都非常出色,杜牧更偏重于山水之美、四季变化等自然元素;而白居易则通过描写花鸟虫鱼等细节展现宇宙间万物生灵之美。

此外,在情感表达方面,虽然含蓄克制是杜牧所注重的风格特点,而白居易则更加开放坦率地表达情感内核。

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怀古忧国之情,两位文豪都以其独到的方式展现出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影响与价值杜牧和白居易在唐代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他们不仅开拓了诗歌创作的新境界,更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借鉴和启发。

杜牧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为后世继承者树立了规范;而白居易则通过戏谑幽默的描写方式,成为后世派生出许多模仿者的源泉。

此外,两位文豪共同探索了人生哲理、社会道德等深层次问题,并从不同角度表达对社会现象和政治风貌变化的关注。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词创作特点分析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词创作特点分析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词创作特点分析引言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

其中,杜牧被公认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杜牧产生了许多永远流传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创作特点深深地吸引了后人。

本文将分析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词创作特点,探究他的风格、主题和表达方式,以及他对后世诗人的影响。

杜牧的风格特点在杜牧的诗歌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独特风格和写作特点。

1. 清新自然杜牧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为主要特点。

他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意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例如,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几句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将自然与人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2. 抒发情感杜牧的诗词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爱情和友情的深切思考和感慨。

他善于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内心的愁苦与欢愉。

他的《秋夜将晓灯火残》一诗中写道:“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几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诗句,表达了作家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

3. 借鉴古人杜牧在创作诗词时,常常借鉴古人的风格和技巧。

他熟读前人的作品,吸收前人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他的诗词中融入了骚体、乐府、田园诗等各种元素,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熏陶。

杜牧的主题特点除了独特的风格,杜牧的诗词还有一些突出的主题特点。

1. 唐代社会的变革杜牧的诗词可以反映出唐代社会的变革和动荡。

他生活在唐代末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复苏期,社会上充满了战乱和动荡。

他的一些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社会不稳定性的担忧和对和平和安宁的向往。

例如,他的《秋夜将晓大怀乡》一诗写道:“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故飞惊白云。

洞在深山何处好,白云深处有人家。

”这种表达方式将个人的思想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2. 爱情与离别杜牧的诗词中经常涉及到爱情和离别的主题。

唐代诗人杜牧的艺术创作特点分析

唐代诗人杜牧的艺术创作特点分析

唐代诗人杜牧的艺术创作特点分析引言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许多伟大的诗人在这个时期诞生并活跃。

其中,杜牧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他的艺术创作特点深受文学界的认可和推崇。

本文就来分析一下唐代诗人杜牧的艺术创作特点。

个人魅力:情感饱满与富有内涵杜牧的诗歌作品以其情感饱满和充满内涵的内容而闻名。

他善于通过文学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还是对于个人经历的表达,都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他的诗作既有对于人类生活的思考,也包含着对于自然环境的感悟。

他的作品多以文字简洁明快,但又包含丰富的内涵,这使得他的诗歌更具魅力与深远影响力。

对于现实生活的揭示和批判杜牧的诗歌作品还常常揭示和批判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他善于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社会问题提出批评,揭示一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不公。

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于社会阶层不平等、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关注和不满,这种批判性的态度使得他的诗歌更具有思想性和深刻性。

追求艺术之美:意境独特与审美追求杜牧的诗作在意境独特和审美追求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脱颖而出。

他擅长运用比喻和形象的手法,给人一种意境的感觉。

他的作品中的意象常常是非常美丽和富有想象力的,这带给读者深深地审美享受。

他的诗歌常常让人陶醉其中,尤其是在描写自然风景的时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于爱情的表达与执着杜牧的诗作还经常表达着对于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他对于爱情的描写常常充满激情和浪漫的色彩。

他的诗歌中表现出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渴望,这种情感的表达常常打动人心。

他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和意象来描绘爱情的美好和痛苦,给人一种深沉和真挚的感觉。

对于历史与文化的关注和思考杜牧的诗歌作品中还经常体现着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他的作品多以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为背景,通过对于历史人物和文化传统的思考,使得他的诗歌更具有时代感和深度。

他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关注使得他的诗作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杜牧的诗歌创作与时代背景分析》

《杜牧的诗歌创作与时代背景分析》

杜牧的诗歌创作与时代背景分析
引言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千古才子”。

他的诗歌创作在唐朝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杜牧的诗歌创作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探讨其影响和意义。

1. 杜牧及其创作风格概述
介绍杜牧个人背景和其在文坛上的地位,以及他的诗歌创作特点。

包括杜牧的写实主义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

2. 唐朝社会背景概述
重点分析唐朝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阐述当时生活环境对杜牧诗歌创作的影响。

3. 杜牧诗集及其代表作品分析
选取几首杜牧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包括诗歌主题、艺术手法、形式结构等方面。

同时结合前一部分关于社会背景的介绍,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时代社会意义。

4. 杜牧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论述杜牧诗歌在后世文学创作中的影响和地位,包括他对后人的启发和塑造了什么样的文学传统。

结论
总结全文,强调杜牧的诗歌创作与当时社会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他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同时展望杜牧诗歌对后世的持久影响。

以上是针对主题《杜牧的诗歌创作与时代背景分析》所编写的大纲,通过对各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旨在全面呈现杜牧与时代背景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

唐代杜牧与杜甫的诗歌风格剖析

唐代杜牧与杜甫的诗歌风格剖析

前言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诗歌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而杜牧和杜甫是唐代最著名且最为人熟知的两位诗人。

尽管他们同为杜姓,都生活在唐朝,但他们的诗歌风格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他们的诗歌风格进行深入剖析,以探讨他们各自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

正文杜牧的诗歌风格杜牧是唐代文学史上备受推崇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可以概括为清丽豪迈,以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1. 清丽豪迈杜牧的诗歌清丽豪迈,这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思想和形式上。

他的诗作通常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代变迁的反思。

他的诗歌具有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气魄和豪情。

2. 细腻的笔触杜牧的诗歌以细腻的笔触著称,他擅长运用细腻而典雅的语言来描绘细节,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真切而动人的情感。

他的诗作饱含浓厚的感情色彩,让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韵味。

3. 宁静和舒适杜牧的诗歌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他的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这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使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杜甫的诗歌风格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可以被描述为慷慨激昂,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1. 慷慨激昂杜甫的诗歌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情感,他的作品中经常倾诉着自己对于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忧虑和痛苦。

他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社会荒谬和不公的愤慨,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激情和冲击力。

2. 关注社会杜甫的诗歌常常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疾苦,他借助自己的诗歌表达对社会变迁和不公现象的关注。

他的作品中常常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呼唤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精神。

3. 对命运的抱怨杜甫的诗歌中常常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抱怨和痛苦。

他经历了家庭和事业的不顺,在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命运的不满和抱怨。

他用深沉而哀怨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所面临的无奈和苦痛。

结论杜牧和杜甫虽然都是唐代的诗人,但他们的诗歌风格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杜牧诗人的意思

杜牧诗人的意思

杜牧诗人的意思杜牧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杜牧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又有婉约柔美的风格。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杜牧简介杜牧(803-852年),字牧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时便才华出众,成年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刺史等职务。

杜牧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屡次上书言事,但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失望之余,他将精力投入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

二、杜牧诗歌特点1.豪放与婉约并存:杜牧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又有婉约柔美的风格,如《秋夕》。

2.善于抒发情感:杜牧的诗歌作品情感真挚,善于抒发对国家、民生、友情、爱情等各方面的感慨,如《赤壁》。

3.寓意深刻:杜牧的诗歌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三、杜牧诗人的意境杜牧的诗歌作品在意境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诗歌意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此外,他还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如以“月”喻“思念”。

四、杜牧诗歌的审美价值杜牧的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既有形式美,又有内涵美。

他的诗歌音韵优美,对仗工整,具有鲜明的韵律美。

同时,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饱满,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五、总结杜牧是我国唐代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涵。

无论是豪放奔放的气势,还是婉约柔美的风格,杜牧的诗歌都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杜牧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

杜牧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

杜牧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杜牧的诗有很多,包括古诗、律诗、绝句不同的形式,那么杜牧的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杜牧的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杜牧的诗歌风格杜牧的诗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偏向豪迈,一种偏向香艳,前者杜牧在描绘的时候往往较为伤感,有时是吊古,有时是感怀,表达的思想感情立意奇特。

后者多用清新的笔调记录下不同的景物,诗的基调也以赞美为主。

杜牧平生忧国忧民,又有满腔的抱负,再加上他为人细腻情感丰富,也就成就了杜牧的诗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之致,这在晚唐时期都是无人能及的,甚至在整个唐代都找不出第二位。

杜牧能在日常景观中发现独特的美,而且能找到和眼前基调最切合的意境,并通过画面的描述和情思的寄托,赋予诗歌生的灵性,对自然的歌颂也是杜牧自身抱负抒发的体现,诗中往往也蕴含着杜牧在晚唐真实的感受。

在诗歌的表达上,杜牧多用率真直赋寓理于事,也正因为如此,杜牧的诗又有豪爽俊朗的风格,他的诗歌形象鲜明,极具感染力,这与他擅长用比喻、寄情于景、以景表情活用对比等手法有密切的联系,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把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一派风格通过散文的形式夹杂着议论,杜牧的诗成为后人学习的目标。

杜牧的绝句,成就非常高,享有盛誉,受人敬仰。

世人对他的绝句的评价也很高,杜牧的写景抒情,意境幽美已经超过盛唐时候绝句的水平了,杜牧善于从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中,提炼精华部分,他的绝句情景交融,含蓄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人们喜爱。

杜牧字什么杜牧字牧之,是京兆万年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宰相杜佑的孙子,和众多诗人一样,杜牧也选择从政入仕这条道路,但是诗人放荡不羁的性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思,让自己的仕途并不顺利,这也是历朝诗人共同的命运吧。

杜牧作为晚唐杰出的诗人也逃不出被官场捉弄的命运,大和二年,杜牧考中进士,开始了他实现抱负的从官生涯,他被授为宏文馆校书郎,之后他远离家乡,在外做官多年,这期间,杜牧创作了一系列表示自己孤寂的诗歌,虽然远离朝廷,远离中央,但杜牧对自己报效朝廷的决心始终没有变。

唐代诗人杜牧的豪放与婉约风格探析

唐代诗人杜牧的豪放与婉约风格探析

唐代诗人杜牧的豪放与婉约风格探析1. 引言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之一,而在这个时期中,杜牧被公认为是一位具有独特文学风格的重要诗人。

他的作品既有豪放奔放的情感表达,也有婉约含蓄的意境描绘。

本文将从豪放与婉约两个方面对杜牧的诗歌进行探析。

2. 豪放风格杜牧在他的诗中展现了明显的豪放情感和写实主义色彩。

他以边塞壮丽景色和豪情激昂为题材,以积极乐观、勇敢无畏的态度来赞美英雄壮丽的形象。

例如《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他运用生动形象描绘了秋夜的美景,并通过此景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无法压抑的欣喜之情。

3. 婉约风格与豪放风格相反,杜牧的诗作中也渗透着婉约的情感和含蓄的意境描绘。

他善于利用细腻、柔和、含糊的语言方式,表现出内敛而含蓄的情感。

例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前残月满。

”通过这样抽象的描写,杜牧以淡泊寡欲的心态去颂扬自然和生命之美。

4. 豪放与婉约的并存尽管杜牧在诗歌创作中偏向于豪放或婉约风格,但他并未完全放弃另一种风情。

他善于运用两种风格交替对比,使作品更丰富多样。

在《秋日登吴公台上寺禅房》中,“下来马首却回眸”,既有豪放之情,也有婉约之意。

这种并列使用不同风格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5. 结论通过对唐代诗人杜牧的豪放与婉约风格探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诗歌创作中展现了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豪放与婉约并存,使他的作品更加丰富多样,也令人深思。

杜牧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他自身情感和抒发的载体,值得我们在欣赏中去体会和品味。

杜牧的诗歌风格与其时代的文化氛围

杜牧的诗歌风格与其时代的文化氛围

杜牧的诗歌风格与其时代的文化氛围杜牧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而深受人们喜爱。

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政治动乱的时代,这种时代背景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一、背景介绍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被誉为"盛世"。

这个时期对诗歌有着极高的要求,并且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

然而,同时也存在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等问题。

二、杜牧的诗歌特点 1. 以豪放派为主杜牧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描写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豪放派特点。

他喜欢借助自然元素来表达内心情感,如山水、花鸟等,使其作品更具生气和活力。

2.融合婉约派元素尽管以豪放派为主,但在杜牧的诗中也不乏婉约派元素。

他注重修辞手法和句式的优美流畅,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细腻和含蓄。

3.反映社会现实杜牧的诗歌中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

他不回避表达对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的关注和批评,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与时代文化氛围的关系1. 政治动荡影响诗歌主题由于当时政治局势动荡,杜牧的诗作中也带有一些忧患意味。

他通过描绘壮美景色和写实事物来传递对安宁稳定生活的向往,也透露着对乱世之下人们幸福生活渴望与担忧。

2.文化繁荣塑造个人成长杜牧在这种繁荣的文化氛围中接受了良好的文学教育,培养了出色的写作技巧。

同时,他也融聚了许多同样优秀而多才多艺的诗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质,得以在其作品中展现出来。

3.社会现实与诗歌关系的深度杜牧创作的诗歌不仅仅停留在描写自然和个人情感上,他也努力表达他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思考。

通过反映社会现实,他希望能够唤起人们的警觉,并且促使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总结:杜牧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追求自由、表达情感的豪放派风格与当时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等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他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心路历程,将对时代文化氛围的体悟融入到了他的诗歌中,成就了一批卓越而有影响力的作品。

杜牧与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的对比分析

杜牧与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的对比分析

杜牧与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的对比分析1. 简介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唐代文学家。

与杜甫并称为"小杜"和"大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

被誉为"诗圣",其诗作独具风格和深邃的思想。

本文将以多个方面对比分析这两位唐代大诗人的才华、创作风格、主题以及影响力等。

2. 才华2.1 杜牧杜牧早年即展露出了优秀的才华和天赋。

他的才情横溢,在各种文体中皆有涉猎,包括诗歌、骈文和散文等。

他尤其擅长写爱情和闺怨之作,并以抒写内心情感见长。

2.2 杜甫杜甫虽然经历了不少困苦和挫折,但却成就了令人瞩目的诗歌事业。

他是一个深思熟虑、富有洞察力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揭示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杜甫擅长于以犀利的笔触和饱含情感的诗句表达对时事和社会现象的关切和批评。

3. 创作风格3.1 杜牧杜牧的诗歌风格多以细腻、婉约为主。

他善于运用遣词造句,字字珠玑,句句入情。

他的诗常常委婉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形象细腻地描绘,给人一种静谧恬淡之美。

3.2 杜甫杜甫则更加偏向于豪放与激昂。

他在使用语言上喜欢运用雄浑有力、真实生动的表达方式,直接打动读者,把深沉凝重与辞章锋锐、充满节奏感的语言结合在一起。

4. 主题4.1 杜牧杜牧作品中较为突出而经典的主题之一是爱情,尤其是对失去或不能圆满的爱情进行了深刻描写。

此外,他的作品也展现了生活的琐碎和人生百态,犹如一面反映时代风貌的镜子。

4.2 杜甫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和政治现象,关注百姓的遭遇和困境。

他以对社会不平等、贪污腐败以及战争带来的伤害等问题进行批判。

他同时也表达了深沉的思考、对命运不公的愤懑与痛哭。

5. 影响力5.1 杜牧虽然杜牧在当时就具有相当高的声誉并受到赞赏,但影响力相对于杜甫稍逊。

然而,在后世文人中,对于杜牧的创作和才华一直倍受推崇,并被称为“小杜子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本文是关于杜牧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诗人杜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留下很多惊世著作。

下面是杜牧的诗歌创作风格,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作品特点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

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中丞书》)。

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子》。

任地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的某些作品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抗命的藩镇,他写了《感怀诗》,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为作一点事。

《郡斋独酌》一诗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又如《河湟》一诗: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

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诗人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

这个时候,朝廷里连元载这样曾经想到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

尽管河湟的人民还在戎服下面怀着系念祖国的丹心,但是,举国上下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来听取从河湟凉州传来的歌舞。

他的《华清宫诗》:“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也和这诗后两句具有同样沉痛的心情。

《早雁》一诗则用比兴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惊飞四散的哀鸿,象征在回纥侵略蹂躏下逃回祖国的边地人民。

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仙掌”、“长门”,并非泛泛的修词设色,“岂逐春风”也不仅仅是写鸿雁秋来春返的自然现象。

这两首诗的思想容和现实背景,和白居易《缚戎人》、《西凉伎》是相近的,但他用的是近体,写得更简练浑括。

他的咏史诗也很著名。

有的诗是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荒淫。

如《过华清宫三绝句》中的两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诗里通过人们所熟知的唐明皇贵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帝们的荒淫享乐。

其创作意图和他不满“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阿房宫赋》是完全一致的。

他另一些咏史作品,则带有较为明显的史论特色。

如《赤壁》诗:“东风不与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都是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独创的议论。

他这种论史绝句的形式,后来颇为多文人所仿效。

杜牧的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例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淮》远上寒山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

前两首在写景中还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

但他的诗中也有一些思想感情很不健康的作品,有的诗带有浓厚的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缺乏理想的光彩。

而《遣怀》、《赠别》、《叹花》等诗,更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

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风气,杜牧的这类诗更为后代无行的文人们所称道。

这些作品无疑是他诗中的糟粕。

杜牧作诗是比较重视思想容的。

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他很推崇杜,说“杜泛浩浩”,“杜诗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他的《贺歌诗集序》一面肯定贺歌诗是“骚之苗裔”,同时也指出他缺乏《离骚》那种“言及君臣理乱”,“有以激发人意”的思理。

他说自己的创作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

这些话,可以看出他在诗歌理论上的主和创作上的积极追求。

但在创作实践上,他那些以华丽词藻写颓放享乐生活的诗,显然和“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的主是自相矛盾的。

拓展阅读:杜牧人物相关故事《唐摭言·公荐》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当时,郾侍郎奉命到东都主持进士科考试,百官公卿都到城门外摆好酒席饯行,车辆之胜,官员之多,举世罕见。

此时武陵——他是柳宗元的老朋友——正任太学博士,也骑着一头老毛驴过来凑热闹。

郾正在酒席上喝得高兴,听说老这位有名的清流人士也过来了,非常吃惊,连忙离席前来迎接。

老看见郾,把他拉到一边,拍着郾的肩膀说:你担负此任,乃是众望所归。

我老了,不能为朝廷排忧解难了,不如为你推荐一个贤士。

前些日子,我偶然发现一些太学生情绪激昂地讨论一篇文章,走近一看,原来是这次要参加考试的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这个人也太有才了。

侍郎你工作繁重,日理万机,恐怕没有闲暇去浏览这篇文章,不如让我为你诵读一下。

说到这里,老就字正腔圆地、摇头晃脑地将《阿房宫赋》读了起来。

郾也是一个有品味的知识分子,听后也称赞不已。

武陵乘热打铁,要求郾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将杜牧评为状元。

郾面露难色,推辞道:状元已经被他人预定了。

老穷追不舍,大声说道:如果真得当不了状元,就退一步,让他以第五名进士及第。

郾还在踌躇犹豫,老倚老卖老地说: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把这篇赋还给我,看有没有比这写得更好的赋。

郾迫不得已,只好满口答应,然后目送老离开。

回到酒席上,喝酒的同僚问博士来做什么。

郾回答说,老推荐了一个人为第五名进士。

酒客连忙追问是谁,侍郎回答说是“杜牧”。

旁边立刻有人接茬说:听说过杜牧这人,才气是大大的有,只是品行不太好,不拘小节,喜欢烟花风月,好出入娱乐场所。

侍郎为难地说:我已经答应博士了。

即使杜牧是个屠夫或卖酒的小贩子,我也不会改变了。

侍郎重然诺、讲诚信是好事,不过他以这种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考试前就如此轻易地决定众多考生的命运,还是让人对这样的考试产生怀疑,那里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黑幕呢?不过,杜牧终究没有辜负武陵,也没有辱没侍郎。

大和二年(828),杜牧在高中进士,感到无限荣光。

若干年后,唐代进士便以杜牧为荣了。

由老这样的清流赏识推荐而进士及第,杜牧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耀。

皇榜公布后,他曾赋诗一首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放榜的时候,的花儿还未绽开。

三十三名中举的进士骑着高头大马得意洋洋地行在街上进,他们要去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出席各种酒会宴席,喝着地的美酒,心情舒畅,满面春风,好像春色也被他们带进了长安。

三十三人,就是这次进士及第的全部人数,大致相当今天全国高考各省文科状元的人数,这个数目在唐代还是偏高的。

唐朝前期,及第人数一般是十七到十九名,中唐以后才上升到三十名左右。

据说唐朝二百九十年间,进士共有六千四百二十七人,平均每年二十二人。

人数少,所以能一朝成名天下知,如籍《喜起侍郎放榜》: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这个春天是属于杜牧的。

他正月参加考试,二月登第,闰三月又应制举贤良正能直言极谏科,以第四等及第,随即授官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参军。

二十多岁的杜牧毕竟年轻,接连碰到这样的喜事,无法抑制心中的喜悦,笑得连嘴都合不拢了。

按照惯例,新科进士要到曲江游耍。

“曲江水满花千树”,它是当时最热闹的场所,尤其在春天时候,通常是摩肩接踵。

晚唐诗人合曾大发感慨,要想到曲江从容赏花,非得日薄西山的时候才行,不过到那时,花儿被看人了一天,精神业已萎靡不振,色彩暗淡: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

欲待无人连夜看,黄昏树树满尘埃。

这时的杜牧,顾盼生辉,一举手,一投足,都才情万种。

他们一行三五人来到曲江寺院,碰见一位打坐的僧人,攀谈起来。

僧人便问杜牧,杜牧得意地报上大名,心想“天下谁人不识我”,满以为僧人会大吃一惊,露出追星族的狂热。

谁知这位僧人面色平静,木然地追问杜牧现在从事什么职业。

这让杜牧分外失落,同行的朋友赶紧把杜牧连中两元的喜事拿出来夸耀,僧人依然不为所动。

诗人很是惆怅,现场赋诗一首:家住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

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气味长。

杜牧究竟是不是武陵推荐及第的,这件事很值得怀疑。

小杜有封信名为《投知己书》,其中曾向朋友夸耀当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情形:“大和二年,小子应进士举。

当其时,先进之士以小生行看可与进,业可以修,喧而誉之,争为知己者,不啻二十人。

”可见当时看好他的人很多。

《唐摭言》说酒席上有人反对老的荐举,理由是杜牧不拘细行。

其实杜牧不拘细行、风流名闻天下,是在他及第之后,主要在二十六岁到三十六这十余年间,这时他基本上在各镇使府中为幕僚,有名气,有才气,环境宽松,有条件充分展示他的风流倜傥。

商隐含蓄地说杜牧“刻意伤春复伤别”,所指的也是这段幕僚生活。

估计《唐摭言》中的故事,是依据杜牧后来的倜傥形象编造出来的。

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他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即勃写《滕阁序》那个地,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

其时传师为观察使,辟召杜牧为团练巡官。

家与杜家为世交,氏兄弟是文学爱好者,对当时的知名文人都很眷顾,与杜牧的关系也颇为密切。

杜牧撰写《贺集序》,就是应传师之弟述师所请。

杜牧经常往述师家中跑,听歌赏舞,蹭饭蹭酒,还对家中的一个歌女好好很有好感,可惜主人对此女子分外珍惜,抢先一步,成全了自己,将她纳为小妾,使小杜空有羡渔之情。

大和八年,小杜在与好好不期而遇,此时的好好已经沦落为他乡之客,以当垆卖酒为生。

杜牧感慨万分,写了一首五言长篇《好好诗》。

由于情绪饱满,不仅文笔清秀,而且书法更为飘逸,为杜牧赢得了书法家的美名。

《宣和书谱》评论道:“(杜)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相表里。

”清人叶奕苞《金录补》也给于了极高的评价:“牧之书潇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宗伯(董其昌)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

”今人所能见到的唐朝真迹少之又少,这幅《好好诗卷》自然珍贵异常,纸本上有宋徽宗、贾似道、年羹尧、乾隆等一堆名人的鉴定印章。

当年溥仪皇帝“北狩”之时,仓皇之中还不忘携带此卷,后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伯驹个人所有,又捐赠政府,藏于故宫博物院。

在此期间,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诗歌为他博得了盛名,这就是《杜秋娘诗》。

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锜听后,将之收为小妾,让她度过一段甜蜜时光。

后来锜起兵对抗朝廷,兵败被杀,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被送入后宫为奴,继续发挥她的专长,充当歌舞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