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高中数学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数学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集合的包含和相等的关系; ②了解使用Venn 图表示集合及其关系; ③掌握包含和相等有关术语、符号,并会使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探究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②通过实例分析,获知两个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然后给出定义.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子集的概念. 难点:元素与子集,即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二、教学过程: 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集合之间是否具备类似的关系? 示例1:(1)A={1,2,3},B={1,2,3,4,5};(2)设A 为长沙一中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 为这个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思考1:上述各组集合中,集合A 中的元素与集合B 有什么关系?思考2:上述各组集合中A 与B 有包含关系,我们把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子集. 一般地,如何定义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思考3: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我们怎样用符号表示?1.子 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如果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读作“A 含于B ”或“B 包含A ”.这时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2.集合的图形表示:这种图在数学上也称为文(John Venn,1834-1923,英国逻辑学家)氏图。
只要封闭并把有关元素或子集统统包在里边就行,决不能理解成圈内的每一点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事实上,这个集合可能与“点”毫无关系);至于边界上的点是否属于这个集合,也都不必考虑。
思考4: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用图形如何表示?3.集合相等示例2:}|,||{},|{3}21{}02|{2}321012{}33|{122R x x y y B R x x y y A B x x x A B x x A ∈==∈==-==--=--=≤<-=与)(,与)(,,,,,与)(考察下列各组集合思考1:上述各组集合中,集合A 与集合B 之间的关系如何?思考2:上述各组集合中,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吗?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吗? 思考3:从子集的关系分析,在什么条件下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定义:若A ⊆B ,B ⊆A ,则A =B.练习1:观察下列各组集合,并指明两个集合的关系① A =Z ,B =N ; B ⊆A② A ={长方形}, B ={平行四边形方形}; A ⊆B③ A ={x|x 2-3x +2=0}, B ={1,2}. A = B4.真子集考察下列两组集合:(1)集合A={1,2,3,4}与B={x ∈N ||x|<5};(2)集合A={0,1,2,3,4}与B={x ∈N ||x|<5};思考1:上述两组集合中,集合A 与集合B 之间的关系如何?思考2:上述两组集合中,集合A 都是集合B 的子集,这两个子集关系有什么不同?思考3: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子集关系,我们把(1)中的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真子集,那么如何定义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思考4: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我们怎样用符号表示?思考5:若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一定是集合B 的真子集吗?若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则集合A 一定是集合B 的子集吗?如果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 5.空集示例3:考察下列集合:(1){x|x 是边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2)B ={x| x2+1=0,x ∈R}.思考1:上述两个集合有何共同特点?思考2:上述两个集合我们称之为空集,那么什么叫做空集?用什么符号表示?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为空集,记作∅.思考3:对于集合A={1,2},空集是集合A 的子集吗?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B 是A 的真子集.思考4:空集与集合{0}相等吗?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练习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023|{}1,2){6(};|{}0){5(;}1,0){4(};01|{)3(};0|{0)2(};,,{)1(2222=+-==+∈=x x x x x x N x R x Φx x c b a a6.例题讲解例1⑴写出集合{a ,b }的所有子集; ⑵写出所有{a ,b ,c }的所有子集;⑶写出所有{a ,b ,c ,d }的所有子集.一般地,集合A 含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共有2n 个,A 的真子集共有2n -1个.⑴{a },{b },{a ,b };⑵{a },{b },{c },{a ,b },{a ,b ,c }, {a ,c },{b , c },∅;⑶{a },{b },{c },{d },{a , b },{b , c }, {a , d },{a , c }, {b , d }, {c , d }, {a ,b ,c },{a ,b ,d }, {b ,c ,d }, {a ,d ,c } {a ,b ,c ,d },∅;例2在以下六个写法中①{0}∈{0,1} ②∅⊂{0} ③{0,-1,1}⊆{-1,0,1} ④ ⑤∅⊂{∅} ⑥{(0,0)}={0}. {}}2,1{}2{}1{}2,1{,,⊂≠≠≠≠A ⊂B ,或B ⊃A.≠错误个数为 ( A )A.3个B.4个C.5个D.6个例3设集合A ={1, a , b },B ={a , a 2, ab },若A =B ,求实数a , b .例4已知A ={x | x 2-2x -3=0}, B ={x | ax -1=0},若B ⊆A , 求实数a 的值.课堂练习1.教科书7面练习第3题2.教科书12面习题1.1第5题课堂小结子集:A ⊆B ⇔任意x ∈A ⇒ x ∈B .真子集: 集合相等:A =B ⇔ A ⊆B 且B ⊆A.空集:∅.性质:①⊆∅A ,若A 非空, 则∅ A. ②A ⊆A. ③A ⊆B ,B ⊆C ⇒A ⊆C. 课后练习教科书44面复习题第1,2,4题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优秀教案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材分析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集合章节的第二课,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理解子集与真子集的概念,是本章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课时分配 1课时教学目标重点: 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其子集的概念.难点: 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知识点: 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能力点: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教育点: 能利用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自主探究点:例题及变式中解题思路的获取.考试点:包含关系中含参问题的求解.易错易混点:忽视空集.拓展点:实数间可以运算,集合间是否也能运算.教具准备 教学案、三角板课堂模式一、引入新课:探究1:实数有相等、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吗?(1){1,2,3},{1,2,3,4,5}A B ==;(2)设A 为枣庄三中高一年级男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B 为枣庄三中高一年级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3)设{|},{|};C x x D x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设计意图】通过几组实例,体会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引出子集、真子集、相等概念.二、探究新知1. 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B,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记作:()A B B A ⊆⊇或.读作:A 包含于B(或B 包含A). 探究2:与实数中的结论“若,,a b b a a b ≥≥=且则”相类比,在集合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 集合相等: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则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即若A B B A ⊆⊆且,则A=B)如(3)中的两集合C=D .图 1 图2BC (D )3. 真子集:若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x A ∈∉且,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A B.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 如:(1)和(2)中 A B.4.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用适当的符号填空:∅{}0; 0 ∉ ∅;5. 几个重要的结论:(1)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2)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3) 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三、理解新知含参数问题时,空集是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养成优先考虑空集的好习惯,至关重要.四、运用新知例1.写出集合{a ,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解:集合{a ,b}的所有子集为{}{}{},,,,a b a b ∅,真子集为{}{},,a b ∅.【设计意图】概念运用,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列举问题的良好习惯.练习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1,2,3.【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例2 已知集合A ={x |1<ax <2},B ={x ||x |<1},满足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1)当a =0时,A =∅,满足A ⊆B .(2)当a >0时,A =⎭⎬⎫⎩⎨⎧<<a x a x 21|.∵A ⊆B ,∴⎪⎪⎩⎪⎪⎨⎧≤-≥1211a a∴a ≥2(3)当a <0时,A =⎭⎬⎫⎩⎨⎧<<a x a x 12|.∵A ⊆B ,∴⎪⎪⎩⎪⎪⎨⎧-≥≤1211a a∴a ≤-2.综合(1)(2)(3)知,a 的取值范围{a |a ≤-2或a =0或a ≥2}.【设计意图】利用分类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实例提示学生考虑包含关系时勿忘对空集的讨论.练习2 已知A ={x |0652=+-x x },B ={x |1=mx },若 B A ,求实数m 所构成的集合M . 答案:⎭⎬⎫⎩⎨⎧=31,21,0M【设计意图】由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例3 已知集合A ={2,,x y },B ={2x ,2,2y }且A =B ,求,x y 的值. 答案: ,x y 的取值为⎩⎨⎧==10y x 或⎪⎪⎩⎪⎪⎨⎧==2141y x【设计意图】通过实例,提示学生解决集合问题,勿忘集合元素互异性要求.练习3 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1,,a b a ,也可表示为{2a ,a +b ,0},求a ,b . 答案:a =-1,b =0【设计意图】由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五、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涉及到哪些数学方法?学生:知识上: 1、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含义. 2、空集的含义与表示.思想上: 归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教师: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集合之间的关系,这要与上节课学习的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区别开来.集合与元素是“属于”“不属于”的关系,而集合与集合是“包含于”“不包含于”的关系;另外在含参问题求解中大家不要忘记对空集的讨论.六、布置作业1.阅读教材67P P -2.书面作业(1)必做题:课本12P 习题1.1 A 组 5(2)选做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A )①空集没有子集;②任何集合至少有两个子集;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A .0B .1C .2D .3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A B. {0}∅∈ C. {1,2}Z ⊆ D. {0}{0,1}∈3).设{}{}1,A x x B x x a =>=>,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B ).A. 1a <B. 1a ≤C. 1a >D. 1a ≥4).若2{1,2}{|0}x x bx c =++=,则( A ).A. 3,2b c =-=B. 3,2b c ==-C. 2,3b c =-=D. 2,3b c ==-5).已知集合A ={x |a -1≤x ≤a +2},B ={x |3<x <5},则能使A ⊇B 成立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B )A .{a |3<a ≤4}B .{a |3≤a ≤4}C .{a |3<a <4}D .∅6).在以下六个写法中:①{0}∈{0,1};②∅={0};③{0,-1,1}⊆{-1,0,1};④0∈∅;⑤Z ={正整数};⑥{(0,0)}={0},其中错误写法的个数是( C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8).若B ={0,1,2,3,4,7,8},C ={0,3,4,7,9},则满足A ⊆B ,A ⊆C 的集合A 有___16__个.9).设M ={x |210x -=},N ={x |01=-ax },若N ⊆M ,则a 的值为 ±1或0. 10).已知集合{}{}25,821A x x B x m x m =-<≤=-≤<-且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实数m 的取值范围{}36m m <≤11).设集合A ={1,a ,b },B ={a ,2a ,ab },且A =B ,求实数b a , 的值. 答案: a =-1,b =0 12).设集合A ={x |2560x x -+=},B ={x |22(21)0x a x a a -+++= },若B ⊆A ,求a 的值.答案:a =23.预习任务:根据下列预习提纲预习1.1.3集合间的运算.(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 = .(2).由属于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A ∩B =(3).A ∩A =____,A ∪A =____,A ∩∅= ,A ∪∅=(4).若A ⊆B ,则A ∩B =__ __,A ∪B =__ __.(5).A ∩B A ,A ∩B B ,A A ∪B ,A ∩B A ∪B .【设计意图】作业1是引导学生先复习,再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书面作业的必做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选做题难度递进,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加深理解,提高解题的能力.预习作业的安排是为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七、教后反思1.本教案的亮点是例题覆盖全面,变式与例题衔接好,有讲有练,课后题针对例题,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预习提纲任务明确.2.本节课的弱项是课容量大,例2难度高,在新授课中还要降低难度,照顾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八、板书设计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2.真子集: 例1: 例3:记作: 记作:图示: 图示:2.集合的相等: 4.空集: 例2:图示: 记作:注:。
教学设计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来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第二课时的内容.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一个具有独特地位的数学分支.高中数学课程是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在这里它是作为刻画函数概念的基础知识和必备工具.本小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集合的含义、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下一节学习集合间的基本运算的基础,因此本小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利用集合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Venn图理解抽象概念,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其子集的概念;2.教学难点: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课前准备多媒体牛刀小试1:下图中,集合A 是否为集合B 的子集?牛刀小试2判断集合A 是否为集合B 的子集,若是则在( )打√,若不是则在( )打×:①A ={1,3,5}, B ={1,2,3,4,5,6} ( √ ) ②A ={1,3,5}, B ={1,3,6,9} ( × ) ③A ={0}, B ={x |x 2+2=0} ( × ) ④A ={a ,b ,c ,d }, B ={d ,b ,c ,a } ( √ ) 探究二 集合相等1.观察下列两个集合,并指出它们元素间的关系(1)A ={x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 ={x |x 是等腰三角形}. (1)中集合A 中的元素和集合B 中的元素相同.2.定义: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A =BA BA B B A ⊆⎧=⎨⊆⎩牛刀小试3:()(){}{}12012A x x x B A B =++==--,,.集合与什么关系? 【答案】A =B . 探究三 真子集1.观察以下几组集合,并指出它们元素间的关系: (1)A ={1,3,5}, B ={1,2,3,4,5,6}; (2)A ={四边形}, B ={多边形}.2.定义: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并且A ≠B ,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真含于B ”(或B 真包含A ). 韦恩图表示:探究四 空 集1.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φB ,(B φ≠)例如:方程x 2+1=0没有实数根,所以方程 x 2+1=0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φ.问题:你还能举几个空集的例子吗? 2.深化概念:(1)包含关系{}a A ⊆与属于关系a A ∈有什么区别? 【解析】前者为集合之间关系,后者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集合 A B 与集合A B ⊆有什么区别? 【解析】A ⊆BA =B 或A B .(3)0,{0}与 Φ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析】{0}与Φ :{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 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如 Φ{0}不能写成Φ ={0},Φ ∈{0} 3.结论: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列结论: (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2)对于集合A 、B 、C ,若,,A B B C ⊆⊆则C A ⊆(类比b a ≤,c b ≤则c a ≤).例1.写出集合{a ,b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解:集合{a ,b }的子集:∅,{a },{b },{a, b }. 集合{a ,b }真子集:∅,{a },{b }.【规律总结】写集合子集的一般方法:先写空集,然后按照集合元素从少到多的顺序写出来,一直到集合本身.概括出真子集的含 义.提高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的例子巩固空集的含义.让学生举例,进一步巩固空集的定义.辨析⊆、∈、之间的区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3.①0∈{0},②∅{0},③{0,1}⊆{(0,1)},④{(a,b)}={(b,a)}.上面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 )A.1B.2 C.3 D.4【解析】①正确,0是集合{0}的元素;②正确,∅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③错误,集合{0,1}含两个元素0,1,而{(0,1)}含一个元素点(0,1),所以这两个集合没关系;④错误,集合{(a,b)}含一个元素点(a,b),集合{(b,a)}含一个元素点(b,a),这两个元素不同,所以集合不相等.故选B.【答案】B4.设集合A={x|1<x<2},B={x|x<a},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a≤2}B.{a|a≤1}C.{a|a≥1}D.{a|a≥2}【解析】由A={x|1<x<2},B={x|x<a},A⊆B,则{a|a≥2}.【答案】D5.已知集合A={(x,y)|x+y=2,x,y∈N},试写出A的所有子集.【解】因为A={(x,y)|x+y=2,x,y∈N},所以A={(0,2),(1,1),(2,0)}.所以A的子集有:∅,{(0,2)},{(1,1)},{(2,0)},{(0,2),(1,1)},{(0,2),(2,0)},{(1,1),(2,0)},{(0,2),(1,1),(2,0)}.四、小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高一数学教材分析《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单独作为一节教学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实际上,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已接触过一些集合,如自然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三角形集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等等,只是没有这样叫而已,现在只是从集合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原来所学的数与式的关系。
这节《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是对上一节所学的集合基本概念的深化、延伸,同时也是下一节集合运算的基础和前提,是用集合观点理清集合之间内在联系的桥梁和工具。
集合单元的核心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而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判断元素是否具有相应集合的特征性质,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能加深学生对子集概念的理解,能更好地认识到集合间关系的本质,从而学会抓住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来研究问题。
教学时,要重视使用Venn图,这有助于学生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本节通过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探究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获知两个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然后给出定义;从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个方面理解包含关系及相关的概念.课时分配本节内容用1课时的时间完成,主要讲解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空集的概念,然后重点借助例题加深对以上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重难点: 1、子集、真子集的概念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2、空集的概念以及与一般集合间的关系.知识点:(1)理解集合的包含和相等的关系.(2)了解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及其关系.(3)掌握包含和相等的有关术语、符号,并会使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能力点:熟练掌握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已知包含关系,会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教育点:应用类比思想,在探究两个集合的包含和相等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辨证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点:解题过程中,重视空集∅的特殊情况。
易错易混点:0,{0}与∅三者之间的关系。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学案(人教A版必修1) (2)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题型探究类型一 子集、真子集的概念问题【例1】 已知集合M ={x|x <2且x ∈N },N ={x|-2<x <2且x ∈Z }.(1)试判断集合M 、N 间的关系.(2)写出集合M 的子集、集合N 的真子集.[思路探索] 把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出来,以便于观察集合的关系和写子集与真子集.解 M ={x|x <2且x ∈N }={0,1},N ={x|-2<x <2,且x ∈Z }={-1,0,1}.(1)M N.(2)M 的子集为: ,{0},{1},{0,1},N 的真子集为: ,{-1},{0},{1},{-1,0},{-1,1},{0,1}.[规律方法] 1.写有限集合的所有子集,首先要注意两个特殊的子集: 和自身;其次按含一个元素的子集,含两个元素的子集…依次写出,以免重复或遗漏.2.若集合A 含n 个元素,那么它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n -1,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n -2.【活学活用1】 已知集合A ={x|x 2-3x +2=0,x ∈R }.B ={x|0<x <5,x ∈N },则满足条件A C B 的集合C 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解析 易知A ={1,2},B ={1,2,3,4},又A C B.∴集合C 可以是{1,2},{1,2,3},{1,2,4},{1,2,3,4}.答案 D类型二 集合的相等问题【例2】 集合⎩⎨⎧⎭⎬⎫1,a ,b a ={0,a 2,a +b},则a 2 013+b 2 014的值为( ). A .0 B .1 C .-1 D .±1[思路探索] 集合相等 集合的元素相同 a ≠0 b =0,a 2=1 a 2013+b 2014=-1.解析 ∵⎩⎨⎧⎭⎬⎫1,a ,b a ={0,a 2,a +b}, 又a ≠0,∴b a=0,∴b =0. ∴a 2=1,∴a =±1.又a ≠1,∴a =-1,∴a 2 013+b 2 014=(-1)2 013+02 014=-1.答案 C[规律方法] 1.本题以“0”为着眼点,b a中a 不为0为突破口. 2.两个集合相等,则所含元素完全相同,与顺序无关,但要注意检验,排除与集合元素互异性或与已知矛盾的情形.例如本题中a =1不满足互异性,否则会错选D.【活学活用2】 设集合A ={1,-2,a 2-1},B ={1,a 2-3a,0},若A =B ,求实数a 的值.解 由A =B 及两集合元素特征,∴⎩⎪⎨⎪⎧ a 2-1=0,a 2-3a =-2, ∴⎩⎪⎨⎪⎧a =±1,a =1或a =2. 因此a =1,代入检验满足互异性.∴a =1.类型三 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范围问题【例3】 已知集合A ={x|-3≤x ≤4},B ={x|2m -1<x <m +1},且B A.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思路探索] 借助数轴分析,注意B 是否为空集.解 ∵B A ,(1)当B = 时,m +1≤2m -1,解得m ≥2.(2)当B ≠ 时,有⎩⎪⎨⎪⎧ -3≤2m -1,m +1≤4,2m -1<m +1,解得-1≤m <2,综上得m ≥-1.[规律方法] 1.(1)分析集合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分析、简化每个集合.(2)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将各个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形定数,还要注意验证端点值,做到准确无误,一般含“=”用实心点表示,不含“=”用空心点表示.2.此类问题要注意对空集的讨论.【活学活用3】 已知集合A ={x|1≤x ≤2},B ={x|1≤x ≤a ,a ≥1}.(1)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B A ,求a 的取值范围.解 (1)若A B ,由图可知a >2.(2)若B A ,由图可知1≤a ≤2.方法技巧 分类讨论思想在集合关系中的应用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涉及的对象不能统一解决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类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答案.在集合包含关系或涉及集合的元素含有参数时,常借助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求解.【示例】 (2013·济南高一检测)已知集合A ={x|x 2-4x +3=0},B ={x|mx -3=0},且B A ,求实数m 的集合.[思路分析]解 由x 2-4x +3=0,得x =1或x =3.∴集合A ={1,3}.(1)当B = 时,此时m =0,满足B A.(2)当B ≠ 时,则m ≠0,B ={x|mx -3=0}=⎩⎨⎧⎭⎬⎫3m . ∵B A ,∴3m =1或3m=3,解之得m =3或m =1. 综上可知,所求实数m 的集合为{0,1,3}.[题后反思] 1.解答诸如含有集合包含关系的题目时,一定要警惕“ ”这一陷阱,考虑不周而漏掉对空集的讨论,往往造成不应有的失分,初学者要切记.2.在方程或不等式中,当一次项或二次项系数含参数时,在参数取值范围不确定的情况 下要注意分类讨论.作业1.集合{0}与∅的关系是( ).A .{0}B .{0}∈C .{0}=D .{0}解析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A 正确.集合与集合之间无属于关系,故B 错;空集不含任何元素,{0}含有一个元素0,故C 、D 均错.答案 A2.已知集合A ={x|-1<x <4},B ={x|x <a},若A B ,则实数a 满足( ).A .a <4B .a ≤4C .a >4D .a ≥4解析 由A B ,结合数轴,得a ≥4.答案 D3.已知集合A ={2,9},集合B ={1-m,9},且A =B ,则实数m =________. 解析 ∵A =B ,∴1-m =2,∴m =-1.答案 -14.已知集合A ={-1,3,2m -1},集合B ={3,m 2},若B A ,则实数m =________. 解析 ∵B ={3,m 2},A ={-1,3,2m -1},且B A ,∴m 2∈{-1,3,2m -1},又m 2≠3,∴m 2=2m -1,解得m =1,经检验合题意.答案 15.已知集合A ={(x ,y)|x +y =2,x ,y ∈N },试写出A 的所有子集.解 ∵A ={(x ,y)|x +y =2,x ,y ∈N },∴A ={(0,2),(1,1),(2,0)}.∴A 的子集有: ,{(0,2)},{(1,1)},{(2,0)},{(0,2),(1,1)},{(0,2),(2,0)},{(1,1),(2,0)},{(0,2),(1,1),(2,0)}.课堂小结1.子集和真子集(1)A B 包含两种情况:A =B 和A B.当A 是B 的子集时,不要漏掉A =B 的情况.(2)在真子集的定义中,A B 首先要满足A B ,其次至少有一个x ∈B ,但x A.(3)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有包含关系、相等关系,其中包含关系有:包含于( )、包含( ),真包含于( )、真包含( )等,用这些符号时要注意方向.2.空集(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2)若利用“A B”或“A B”解题,要讨论A= 和A≠ 两种情况.3.涉及字母参数的集合关系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1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教学设计1: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体会类比对发现新结论的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其子集的概念.难点:难点是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思考.交流.讨论,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2.学用具:投影仪.四.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揭示课题问题l :实数有相等.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要急于做出判断。
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欲知谁正确,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研探.(二)研探新知投影问题2: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了吗?(1){1,2,3},{1,2,3,4,5}A B ==;(2)设A 为国兴中学高一(3)班男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B 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3)设{|},{|};C x x D x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4){2,4,6},{6,4,2}E F ==.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两个集合所含元素范围存在各种关系,从而类比得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①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B 的子集.记作:()A B B A ⊆⊇或读作:A 含于B (或B 包含A ).②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我们称这两个集合相等.教师引导学生类比表示集合间关系的符号与表示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等号之间有什么类似之处,强化学生对符号所表示意义的理解。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数学_人教A版必修1
1.1.2 会合间的基本关系教课方案(师)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 认识会合之间包括与相等的含义,能辨别给定会合的子集.(2)理解子集 . 真子集的观点 .(3) 能使用venn图表达会合间的关系,领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观点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过察看身旁的实例,发现会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建立数形联合的思想. (2) 领会类比对发现新结论的作用 .二、教课要点. 难点要点:会合间的包括与相等关系,子集与其子集的观点.难点:难点是属于关系与包括关系的差别.三、学法让学生经过察看. 类比 . 思虑 . 沟通 . 议论,发现会合间的基本关系.四、教课过程:(一)复习回首:(1)元素与会合之间的关系(2)会合的三性:确立性,互异性,无序性(3)会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描绘法(4)常有的数集表示( 二 ) 创建情形,新课引入:问题 l :实数有相等 . 大小关系,如 5=5, 5< 7, 5> 3 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会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自由讲话,教师不要急于做出判断。
而是持续指引学生;欲知谁正确,让我们一同来察看 . 研探 .( 三 ) 师生互动,新课解说:问题 1:察看下边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会合间有什么关系了吗?(1)A{1,2,3}, B {1,2,3, 4,5} ;(2)设 A 为我班第一组男生的全体构成的会合, B 为我班班第一组的全体构成的会合;(3)设 C{ x | 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 D{ x | x是等腰三角形 };(4)E{2, 4,6}, F {6, 4,2} .组织学生充足议论 . 沟通,使学生发现两个会合所含元素范围存在各样关系,进而类比得出两个会合之间的关系 :概括:B 中的元素,我①一般地,对于两个会合A, B,假如会合 A 中随意一个元素都是会合们就说这两个会合有包括关系,称会合A为 B的子集 .A)记作:A B (或B读作: A 包括于 B( 或 B 包括 A).②假如两个会合所含的元素完整同样,那么我们称这两个会合相等.教师指引学生类比表示会合间关系的符号与表示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等号之间有什么近似之处,加强学生对符号所表表示义的理解。
教学设计3:1.1.2 集合的基本关系
1.1.2集合的基本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2.理解集合相等并能用符号和Venn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3.掌握列举有限集的所有子集的方法.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子集与真子集1.子集与真子集定义符号语言图形语言(Venn图)子集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A⊆B(或B⊇A)真子集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A B或(B A)2.子集的性质(1)规定: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的子集.也就是说,对任意集合A,都有∅⊆A.(2)任何一个集合A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3)如果A⊆B,B⊆C,则A⊆C.(4)如果A B,B C,则A C.知识点二集合的相等定义符号语言图形语言(Venn 图)如果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反过来,集合B的每一个元素也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A=B1.一般地,设A={x|p(x)},B={x|q(x)},如果A⊆B,则x∈A⇒x∈B,于是x具有性质p(x)⇒x 具有性质q(x),即p(x)⇒q(x).反之,如果p(x)⇒q(x),则A一定是B的子集,其中符号“⇒”是“推出”的意思.2.如果命题“p(x)⇒q(x)”和命题“q(x)⇒p(x)”,都是正确的命题,这时我们常说,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可以互相推出,互相推出可用符号“⇔”表示,于是,上述两个正确的互逆命题可表示为p(x)⇔q(x),显然,如果p(x)⇔q(x),则A=B;反之,如果A=B,则p(x)⇔q(x).题型探究题型一集合间关系的判断例1设集合M={菱形},N={平行四边形},P={四边形},Q={正方形},则这些集合之间的关系为()A.P⊆N⊆M⊆Q B.Q⊆M⊆N⊆PC.P⊆M⊆N⊆Q D.Q⊆N⊆M⊆P【答案】B【解析】正方形都是菱形,菱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故选B.反思感悟一个概念通常就是一个集合,要判断概念间的关系首先得准确理解概念的定义.跟踪训练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可以分别用N,Z,Q,R 表示,用符号表示N,Z,Q,R的关系为________.【答案】N Z Q R题型二求集合的子集例2(1)写出集合{a,b,c,d}的所有子集;(2)若一个集合有n(n∈N)个元素,则它有多少个子集?多少个真子集?验证你的结论.解(1)∅,{a},{b},{c},{d},{a,b},{a,c},{a,d},{b,c},{b,d},{c,d},{a,b,c},{a,b,d},{a,c,d},{b,c,d},{a,b,c,d}.(2)若一个集合有n(n∈N)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如∅,有一个子集,0个真子集.反思感悟为了罗列时不重不漏,要讲究列举顺序,这个顺序有点类似于从1到100数数:先是一位数,然后是两位数,在两位数中,先数首位是1的等等.跟踪训练2适合条件{1}⊆A{1,2,3,4,5}的集合A的个数是()A.15 B.16C.31 D.32【答案】A【解析】这样的集合A有{1},{1,2},{1,3},{1,4},{1,5},{1,2,3},{1,2,4},{1,2,5},{1,3,4},{1,3,5},{1,4,5},{1,2,3,4},{1,2,3,5},{1,2,4,5},{1,3,4,5}共15个.题型三子集关系的应用例3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若B 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1)当B≠∅时,如图所示.∴⎩⎪⎨⎪⎧m +1≥-2,2m -1<5,2m -1≥m +1或⎩⎪⎨⎪⎧m +1>-2,2m -1≤5,2m -1≥m +1,解这两个不等式组,得2≤m ≤3. (2)当B =∅时,由m +1>2m -1,得m <2. 综上可得,m 的取值范围是m ≤3. 延伸探究1.若本例条件“A ={x |-2≤x ≤5}”改为“A ={x |-2<x <5}”,其他条件不变,求m 的取值范围. 解 (1)当B =∅时,由m +1>2m -1,得m <2. (2)当B ≠∅时,如图所示∴⎩⎪⎨⎪⎧ m +1>-2,2m -1<5,m +1≤2m -1,解得⎩⎪⎨⎪⎧m >-3,m <3,m ≥2,即2≤m <3,综上可得,m 的取值范围是m <3. 2.若本例条件“BA ”改为“A ⊆B ”,其他条件不变,求m 的取值范围.解 当A ⊆B 时,如图所示,此时B ≠∅.∴⎩⎪⎨⎪⎧2m -1>m +1,m +1≤-2,2m -1≥5,即⎩⎪⎨⎪⎧m >2,m ≤-3,m ≥3,∴m 不存在.即不存在实数m 使A ⊆B .反思感悟 (1)利用数轴处理不等式表示的集合间的关系问题,可化抽象为直观,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含”用实心点表示,“不含”用空心点表示. (2)涉及到“A ⊆B ”或“A B 且B ≠∅”的问题,一定要分A =∅和A ≠∅两种情况讨论,不要忽视空集的情况.跟踪训练3 已知A ={x ∈R |x <-2或x >3},B ={x ∈R |a ≤x ≤2a -1},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B ⊆A ,∴B 的可能情况有B ≠∅和B =∅两种.①当B ≠∅时,∵B ⊆A ,∴⎩⎪⎨⎪⎧ a >3,a ≤2a -1或⎩⎪⎨⎪⎧2a -1<-2,a ≤2a -1成立,解得a >3;②当B =∅时,由a >2a -1,得a <1.综上可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a <1或a >3}.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典例 已知集合A ={x |1<x <2},B ={x |2a -3<x <a -2},且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 (1)当2a -3≥a -2,即a ≥1时,B =∅⊆A ,符合题意. (2)当a <1时,要使A ⊇B ,需满足⎩⎪⎨⎪⎧a <1,2a -3≥1,a -2≤2,这样的实数a 不存在.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a ≥1}.[素养评析] (1)集合A 的子集可分三类:∅、A 本身、A 的非空真子集,解题中易忽略∅. (2)根据运算对象,探究运算思路、选择运算方法,求得运算结果是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1.集合A ={x |0≤x <3,x ∈N }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4 B.7 C.8 D.16 【答案】B【解析】可知A ={0,1,2},其真子集为:∅,{0},{1},{2},{0,1},{0,2},{1,2}. 共有23-1=7(个).2.设集合M ={x |x >-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0}⊆M B.{0}∈M C.∅∈M D.0⊆M 【答案】A【解析】选项B 、C 中均是集合之间的关系,符号错误;选项D 中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符号错误.3.已知M ={-1,0,1},N ={x |x 2+x =0},则能表示M ,N 之间关系的V enn 图是( )【答案】C【解析】M ={-1,0,1},N ={0,-1},∴NM .4.已知集合A ={2,9},集合B ={1-m,9},且A =B ,则实数m =________. 【答案】-1【解析】∵A =B ,∴1-m =2,∴m =-1. 5.已知∅{x |x 2-x +a =0},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a |a ≤14}【解析】∵∅{x |x 2-x +a =0}.∴{x |x 2-x +a =0}≠∅.即x 2-x +a =0有实根.∴Δ=(-1)2-4a ≥0,得a ≤14.课堂小结1.对子集、真子集有关概念的理解(1)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即由x ∈A ,能推出x ∈B ,这是判断A ⊆B 的常用方法.(2)不能简单地把“A ⊆B ”理解成“A 是B 中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因为若A =∅时,则A 中不含任何元素;若A =B ,则A 中含有B 中的所有元素.(3)在真子集的定义中,A 、B 首先要满足A ⊆B ,其次至少有一个x ∈B ,但x ∉A . 2.集合子集的个数求集合的子集问题时,一般可以按照子集元素个数分类,再依次写出符合要求的子集. 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个数的规律为:含n 个元素的集合有2n 个子集,有2n -1个真子集, 有2n -2个非空真子集.。
1_1_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和相等的含义;(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1)通过复习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联系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2)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相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使用数学语言实行交流的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
(2)探索利用直观图示(Venn图)理解抽象概念,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重点:(1)协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地理解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2)如何确定集合之间的关系。
难点:集合关系与其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问题1:元素与集合有“属于”、“不属于”的关系;数与数之间有“相等”、“不相等”的关系;那么集合与集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2、概念的形成具体实例1:看下面各组中两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1)A={1,2,3}, B={1,2,3,4,5}(2)A={菱形}, B={平行四边形}(3)A={x|x>2}, B={x|x>1}(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甲:我发现在第一组的两个集合中1是集合A中的元素,也即1∈A,同时1也是集合B 中的元素;同理2,3也是这样,这就是说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 中的元素。
学生乙:除了甲说的外,我还看到集合B 中的元素4、5就不在A 中,也就是说集合B 好像比A 大。
学生丙:马上提出疑问:难道说集合之间也存有大小关系吗?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继续来观察(2)、(3)两组中两个集合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丁:在第2组中我们都知道所有的菱形都是平行四边形,但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不都是菱形。
我不敢说B 比A 大,但起码B 中的元素比A 中的多,且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 中的元素。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说课稿[合集五篇]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说课稿[合集五篇]第一篇: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说课稿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1小节《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集合概念及其理论是近代数学的基石,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通过学习、使用集合语言,有利于学生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高中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本章集合的初步知识是学生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出发点。
本小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集合的概念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下一节学习集合之间的运算的基础,因此本小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课的教学重视过程的教学,因此我选择了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层层深入,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帮助学生的逐步提升数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3节数学课,也是学生正式学习集合语言的第3节课。
由于一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来说比较浓厚,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展开。
而集合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初中就已经使用数轴求简单不等式(组)的解,用图示法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陌生的是使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集合之间的关系。
而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的本质,对于学生是一个挑战。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和相等的含义;(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复习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联系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和相等关系;(2)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2)探索利用直观图示(Venn图)理解抽象概念,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_教案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能判断给定集合间的关系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义,掌握并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空集的含义.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课题引入: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元素与集合之间有属于与不属于关系,那类比他们的关系,集合之间是否具备类似的关系?思考:例1:观察下面三个集合, 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A={1,2,3},B={1,2,7},C={1,2,3,4,5}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读作“A包含于B”或“B 包含A”.韦恩图:思考: A= {x |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B= {x | x 是等腰三角形} 有A ⊆B ,B ⊆A ,则A =B.集合相等:若A ⊆B ,B ⊆A ,则A =B.思考:A ={1, 2, 7},B ={1, 2, 3, 7},真子集:如果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称A 是B 的真子集. 记作A B(或B A).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
思考:指出{}01|2=+=x x B 的元素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为空集,记作∅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思考:2.若A B ⊆,B C ⊆,则A C ⊆. 即:子集的传递性例(1)写出集合{a 、b }的所有子集;(2)写出集合{a 、b 、c }的所有子集;(3)写出集合{a 、b 、c 、d }的所有子集;一般地:集合A 含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共有2n 个.A 的真子集共有2n – 1个. AB R ___Q ___Z ___N ___N .1*课题总结:子集:A B⊆⇔任意x∈A⇒x∈B真子集:A B⇔任意x∈A⇒x∈B,但存在x0∈B,且x0∉A. 集合相等:A = B⇔A B⊆且B A⊆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性质:①A∅⊆,若A非空,则A≠⊂φ②A A⊆.③A B⊆,B C A C⊆⇒⊆. 课堂作业:8页练习。
教学设计5: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学习目标: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4.了解空集的含义.重难点:新课讲解一、子集提出问题11.观察实例:(1)A={1,2,3},B={1,2,3,4,5};(2)设A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3)设C={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4)P={x|x是长方形},Q={x|x是平行四边形};(5)S={x|x>3},T={x|x>2};(6)E={x|(x+1)(x+2)=0},F={-1,-2}.上面每个例子中的两个集合,前一个集合的元素与后一个集合的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两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结论:这6个例子中“前一个集合”中的元素都是“后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读作“A含于B”(或“B包含A”).提出问题22.阅读教材第6页第四段,如何用图形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呢?结论:为了直观地表示集合间的关系,我们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这样上述集合A与集合B的包含关系,就可以用图1.1-2-1表示.反馈练习1我们在上一节学习了特殊数集的记号,请用适当的符号填空,并用Venn图表示N,Z,Q,R 之间的关系:N Z,N Q,R Z,R Q.解::⊆,⊆,⊇,⊇Venn图如图1.1-2-2.二、集合相等提出问题11.在子集的定义中,能否理解为子集A是集合B中的“部分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结论:不能.A中可能含有B中的所有元素,也可能不含任何元素(必要时教师提示补充).提出问题22.上一课时我们是如何定义两个集合相等的?结论: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提出问题33.观察新课开始提出的问题中的例(3)和例(6),这两个集合中的元素一样吗?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包含关系?结论:例(3)中,由于“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即等腰三角形,因此,集合C,D都是由所有等腰三角形组成的集合.即集合C中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D中的元素,则C是D的子集;同时,集合D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C 中的元素,则D 也是C 的子集.即C 和D 两集合中的元素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两集合C 与D 相等.同理可以说明例(6)中两个集合的元素也完全相同,两集合相等.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A ⊆B ),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B ⊆A ),此时,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 =B .例1.已知集合A ={a ,a +b ,a +2b },B ={a ,ac ,ac 2},若A =B ,求c 的值.解:①若⎩⎪⎨⎪⎧a +b =ac a +2b =ac2,消去b 得a +ac 2-2ac =0, 即a (c 2-2c +1)=0.当a =0时,集合B 中的三个元素相同,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故≠0,c 2-2c +1=0,即c =1;当c =1时,集合B 中的三个元素也相同, ∴c =1舍去,即此时无解.②若⎩⎪⎨⎪⎧a +b =ac 2a +2b =ac ,消去b 得2ac 2-ac -a =0,即a (2c 2-c -1)=0.∵a ≠0,∴2c 2-c -1=0,即(c -1)(2c +1)=0. 又∵c ≠1,∴c =-12.三、真子集 提出问题11. 观察新课开始提出的问题中的例(1)(2)(4)(5),除了集合A 中的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外,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结论:集合A 中的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但集合B 中存在元素不在集合A 中. 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 提出问题22.在实数中有如下结论: (1)对于任何一个实数a ,有a ≤a ;(2)对于实数a ,b ,c ,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你能类比这两个结论,写出两个集合之间的类似关系吗? 结论:(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2)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例2.若集合A ={x |x 2+x -6=0},B ={x |mx +1=0},且B A ,求m 的值. 解析:∵A ={x |x 2+x -6=0}={-3,2},且B A . ∴(1)当B =∅时,方程mx +1=0无解,故m =0; (2)当B ≠∅时,则B ={-1m }.若-1m =-3,则m =13;若-1m =2,则m =-12.综上知,m 的值为0,-12,13.四、空集 提出问题1观察下面四个集合:(1)方程x 2+1=0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不等式3 x 2+2<0的解组成的集合; (3)比5大1的负数组成的集合;(4)边长分别为1,1,4的三角形组成的集合。
高中数学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课题: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2)使学生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3)使学生理解补集的概念;(4)使学生了解全集的意义教学重点:子集、补集的概念教学难点: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的关系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 具:常规 内容分析在研究数的时候,通常都要考虑数与数之间的相等与不相等(大于或小于)关系,而对于集合而言,类似的关系就是“包含”与“相等”关系 本节讲子集,先介绍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并引出子集的概念,然后,对比集合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得出真子集的概念以及子集与真子集的有关性质 本节课讲重点是子集的概念,难点是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回答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①}022|{23=+--x x x x {-1,1,2}②数字和为5的两位数 {14,23,32,41,50}(3)用描述法表示集合}51,41,31,21,1{ }5,1|{*≤∈=n N n nx x 且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5)用列举法和描述法分别表示:“与2相差3的所有整数所组成的集合”}3|2||{=-∈x Z x {-1,5}问题:观察下列两组集合,说出集合A 与集合B 的关系(共性)(1)A={1,2,3},B={1,2,3,4,5}(2)A=N ,B=Q(3)A={-2,4},}082|{2=--=x x x B(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二、讲解新课:(一) 子集1 定义:(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 我们就说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记作:A B B A ⊇⊆或 ,A ⊂B 或B ⊃A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B A B x A x ⊆∈⇒∈,则若任意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不包含集合A 时,则记作A ⊆/B 或B ⊇/A注:B A ⊆有两种可能(1)A 是B 的一部分,; (2)A 与B 是同一集合(2)集合相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A=B(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B A ⊆,并且B A ≠,我们就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A,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4)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 不同与同义;与如B A B A A B B A ⊇⊆⊇⊆(5)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Φ⊆A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Φ A 若A ≠Φ,则Φ A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 (6)易混符号①“∈”与“⊆”: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是包含关系如,,1,1R N N N ⊆∉-∈Φ⊆R ,{1}⊆{1,2,3}②{0}与Φ:{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如 Φ⊆{0}不能写成Φ={0},Φ∈{0}三、讲解范例:例1(1) 写出N ,Z ,Q ,R 的包含关系,并用文氏图表示(2) 判断下列写法是否正确①Φ⊆A ②Φ A ③A A ⊆ ④A A解(1):N ⊂Z ⊂Q ⊂R(2)①正确;②错误,因为A 可能是空集③正确;④错误例2 (1)填空:N___Z, N___Q, R___Z, R___Q ,Φ___{0}(2)若A={x ∈R|x 2-3x-4=0},B={x ∈Z||x|<10},则A ⊆B 正确吗?(3)是否对任意一个集合A ,都有A ⊆A ,为什么?(4)集合{a,b}的子集有那些?(5)高一(1)班同学组成的集合A ,高一年级同学组成的集合B ,则A 、B 的关系为 .解:(1)N ⊂Z, N ⊂Q, R ⊃Z, R ⊃Q , Φ{0}(2)∵A={x ∈R|x 2-3x-4=0}={-1,4},B={x ∈Z||x|<10}={-9,-8,-7,-6,-5,-4,-3,-2,-1,0,1,2,3,4,5,6,7,8,9}∴A ⊆B 正确(3)对任意一个集合A ,都有A ⊆A ,(4)集合{a,b}的子集有:Φ、{a}、{b}、{a,b}(5)A 、B 的关系为B A ⊆.例3 解不等式x+3<2,并把结果用集合表示出来.解:{x ∈R|x+3<2}={x ∈R|x<-1}.四、练习:写出集合{1,2,3}的所有子集解:Φ、{1}、{2}、{3}、{1,2}、{1,3}、{2,3}、{1,2,3}五、子集的个数:由例与练习题,可知(1)集合{a,b}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4个,即Ø,{a},{b},{a,b}(2) 集合{a,b,c}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8个,即Ø,{a},{b},{c},{a,b},{a,c},{b,c},{a,b,c}猜想:(1)集合{a,b,c,d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多少?(1624=)(2)集合{}n a a a ,,21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多少?(n 2 结论:含n 个元素的集合{}n a a a ,,21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n 2,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n2-1,非空真子集数为2-n六、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概念:子集、集合相等、真子集2.性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Φ⊆A(2)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Φ A (A ≠Φ)(3)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 (4)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n 2;非空子集数为12-n ;真子集数为12-n ;非空真子集数为2-n七、作业:习题1.1A 组4,5八、板书设计九、课后记: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从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关系入手,联想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从中学会观察、类比、概括和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直观感知、类比联想和抽象概括,让学生体会数学上的规定要讲逻辑顺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和积极探索创新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等。
难点:子集、空集、集合间的关系及应用。
互动探究:
一、课堂探究:
1、情境引入——类比引入
思考: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可否拓展到集合之间的关系?任给两个集合,你能否发现每组的前后两个集合的相同元素或不同元素吗?这两个集合有什么关系?
注意:这里可关系两个数学思想,分别是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类比思想
探究一、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吗?
(1){1,2,3},{1,2,3,4,5}A B ==;
(2)设A 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 为这个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3)设{|}={|}C x x D x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可以发现,在(1)中,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
这时,我们就说集合A 与集合B 有包含关系。
(2)中集合A ,B 也有类似关系。
2、子集的概念: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记作B A ⊆或A B ⊇。
图示如下符号语言:任意x A ∈,都有x B ∈。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时,记作:A B ⊄
注意:强调子集的记法和读法;
3、关于Venn 图: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的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 图.这样,上述集合A 与B 的包含关系可以用右图表示
自然语言: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集合语言(符号语言):A B ⊆
图像语言:上图所示Venn 图
注意:强调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者之间的转化;
探究二、对于第(3)个例子,我们已经知道集合C 是集合D 的子集,那么集合D 是集合C 的子集吗?
思考:与实数中的结论“,,a b b a a b ≥≥=且则”相类比,你有什么体会?
类比:实数:b a ≥且b a b a =⇒≤
集合:B A ⊆且B A A B =⇒⊇
4、集合相等: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A B ⊆),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B A ⊆),此时,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 B =。
注意:两个集合相等即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
例1、设2
{,,},{1,,}A x x xy B x y ==,且A B =,求实数,x y 的值。
探究三、比较前面3个例子,能得到什么结论?
5、真子集的概念: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
(A B ≠) 说明:从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个方面加以描述。
注意: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那么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
探究四、如何用集合表示方程210x +=的实数根?
我们知道,方程210x +=没有实数根,所以,方程210x +=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中没有元素。
6、空集的概念: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请同学们思考并举几个空集的例子
思考:包含关系{}a A ⊆与属于关系a A ∈有什么区别?
7、辨析相互关系
注意:请同学们分析以下几个关系的区别
(1)∈⊆与的区别
(2){}a a 与的区别 (3)0{0} φ,
与的区别
8、集合的性质
(1)反身性: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
(2)传递性:对于集合A,B,C,如果,A B B C A C ⊆⊆⊆,那么,思考用Venn 图表示 例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对于两个集合A 、B ,设集合A 的元素个数为x ,集合B 的元素个数为y ,如果x y ≤,那么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2)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存在一个元素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3)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存在无数个元素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4)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那么集合A 是集合B 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3、写出集合{,}a b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探究五、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请总结出它的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与n 的关系。
总结:子集的个数:2n ;真子集的个数:21n -;非空子集的个数:21n
-;非空真子集的个数:22n -;
二、 课堂练习:
教材第7页练习题第1、2、3题
反思总结:
1、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点?
2、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思想方法?
3、 本节课有哪些注意事项?
课外作业:
(一) 教材第44页复习参考题A 组第4题,B 组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