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经济学原理》有感

这本《经济学原理》的版本是马歇尔版的,通过我的了解,了解到作者阿弗里德·马歇尔(1842.7.26—l924.7.1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出生于克拉凡,新古典经济学派(或称剑桥学派)主要创始人之一。1861年入剑桥大学攻读数学,1865年毕业于剑桥圣约翰学院。1868年曾去德国研究哲学,与德国经济学家广泛接触以后,兴趣转向经济学。1875年为研究保护主义政策去美国。1877— 1881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学院第一任院长。1883—1885年任牛津大学巴里奥尔学院研究员和政治经济学讲师,l885一1908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891—1894年兼任皇家劳工委员会委员。1908年退休后专心致力于写作。主要著作有:《经济学原理》(1890)、《工业与贸易》(1919)、《货币、信用与商业》(1923)等。《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被看作为划时代的著作、新古典学派的经典。在这部著作中,马歇尔吸取了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又在形式和内容上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其理论被看作是对古典经济学的拯救和振兴,故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学原理》被西方经济学家看作是紧接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最伟大的经济著作,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出现以前,《经济学原理》在西方经济学领域中长期占据着支配地位。

我们都知道,19世纪后半叶,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汹涌澎湃、风雷激荡的时期: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随着美、德的崛起和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世界格局重新开始洗牌。徘徊于欧洲的“共产主义幽灵”,已成为资本主义制度最直接、最有力的威胁。历史一再证明,伟太的时代产生伟太的思想,激荡的岁月往往伴生学术的繁荣。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恰逢此时,穆勒把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发挥到了极致;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先后独立提出边际学说;兴起于德国的历史学派独树一帜,在经济史比较研究方面成就斐然。经济学界流派纷呈、各成体系,在互相冲击碰撞中,酝酿着新的整合。

l890牟,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经济学原理》问世了。该书把供求理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生产费用论熔于一炉,同时秉承古典经济学传统,集百家之长,兼收并蓄、综合协调,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此书一出版,就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者阿弗里德·马歇尔也由此赢得了“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的盛名。

翻开《经济学原理》一书,最先引起我兴趣的是生产和消费理论。什么是生产(劳动)?马歇尔的观点与众不同。在他眼里,劳动不过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或排列,使其能较好地适合于满足人的欲望。木匠做家具是生产劳动,家具商在店铺里移动和整理家具也是生产劳动,因为二者尽管一个劳动对象是木材,一个是家具,但都使物质对象较以前更为有用,从本质上讲都生产了效用。那么什么是消费?消费是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与生产相反,消费只不过是打乱物质的排列,减少或破坏其效用,因此也可以称做“负生产”。人的欲望种类繁多,无止无休。但具体到一种单独的欲望,却存在一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道理很简单:一个饥肠辘辘的饿汉得到面包,肯定狼吞虎咽,但随着肚皮渐渐填满,面包的味道却不似起初那般香甜,当他吃得坐不住的时候,再逼他吃进一个,或许他会对无辜的面包由爱生恨。“消费者剩余”理论也很有意思。打个比方:一穷学生(假设碰巧是学经济的)自书店入旧书摊,恰逢一书店标价2O元好书,虽稍有磨损但不影响阅读,穷学生囊中尚有余银1O块,本打算倾其所有一睹为快,不意摊主只要5元,再经讨价还价以4元成交。学生为此大喜过望,因为省下的6元,则是他的消费者剩余。

均衡观念、供求均衡原理、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及由此演导出来的均衡价格理论体系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实体。“均衡”的概念,是从牛顿力学理论借用过来的。《原理》一书中,

有许多关于均衡的形象比喻:比如放置于盘子中的圆珠,由相互碰撞到静止;又如一个捡拾桑葚吃的孩童,由最初的垂涎欲滴,到最后小腹鼓胀再也不愿弯腰捡拾;再如一个企业由初建到成长到停滞——从经济学角度看都属于均衡状态。“均衡”作为经济生活中的正常状态,是指市场通过价格调节,使供求趋于一致。供求均衡原理就是:当经济出现供求失调时,会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调节,自动恢复均衡。局部均衡法是《原理》一书主要遵循的方法。均衡价格理论是《原理》一书的核心。在书中马歇尔分别分析了需求和供给,并将供求形象地比喻为剪刀的两面,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形成市场的均衡价格。与以往的经济学家不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加进了时间因素,详细区分了极短时间、短时间、长时间情况下所引致的暂时均衡、短期均衡和正常均衡状态,从而使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理论臻于完美境界。

在经济政策主张方面,马歇尔秉承斯密传统,主张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但在重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同时,马歇尔也力主政府应在增进社会福利、缩小贫富差距、减少不公正等方面发挥作用。马歇尔认为贫困是人类败坏的原因,因此,研究如何解救贫困,增进社会福利,是经济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马歇尔本人对工人阶级贫困化,表现出极度的关切,经常深入贫民窟了解情况,并提出了向高收入者征税、对贫民施行救济、用政府公共开支推广教育、改善居住和医疗保健条件等具体措施。这些思想,既适应了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对立的形势,也成为后来新旧福利经济学共同的理论基础

关于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早在l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就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说”和“三位一体公式”。《原理》对其进行了发挥和推进,提出了“四要素说”和“四位一体公式”: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企业)组织—利润。把利润从利息中分离出来,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风格为之一变,这也是马歇尔对经济理论的一大贡献。

《经济学原理》作为新古典学派的发轫之作,在西方经济学中长期占据支配地住,并为以后西方经济学各流派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可以说,当代经济学中不论哪一个流派,都能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暗含地从马歇尔经济学说中找到渊源。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为纪念《经济学原理》发表5O周年撰写的文章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歇尔的经济学已经过时了……然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马歇尔的启迪永远不会过时,它的影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总的来说,《经济学原理》一书的主要成就被认为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于建立了静态经济学。作为最有才华的数学家之一,马歇尔在他的著作里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思想,把数学的定量材料仅仅作为附录和脚注。他独自开创边际效用理论,然而他在未把该理论完全纳入他的体系之前并未公开这一创见。

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他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集是19世纪上半叶至19世纪末经济学之大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寒假对本书的阅读,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更深的让我对以前学过的有了了解,并了解了知识体系形成的过程,受益匪浅,同时,也很大的勾起了我对经济学的热情,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多的机会阅读这些经济学大师的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