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历年试题
最新10月浙江自考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卷及答案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最新10月浙江自考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卷及答案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32bd4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8.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浙江省2018年10月自考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卷课程代码:100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1号”发射时间是( )A.1997年11月20日B.1998年11月20日C.1999年11月20日D.2000年11月20日2.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爱因斯坦C.牛顿D.齐奥尔科夫斯基3.广播系统属于( )A.人工系统B.复合系统C.自然系统D.生态系统4.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分布是分层次的,叫电子壳层。
那么,K壳层(n=1)中允许分布的最多电子数为( )A.2B.8C.10D.185.太阳大约在50亿年前形成,又大约在50亿年后可能变成( )A.中子星B.巨星C.脉冲星D.黑洞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19世纪40年代建立起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建立牛顿力学以后的科学发展的第二次大综合。
7.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相互作用的特点,基本粒子可分为三类,它们是强子、轻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
9.赫罗图图中的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的狭窄带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10.自然科学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以技术为中介,技术这个中介又包含两个层次,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和工程技术。
1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光速不变原理和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4月 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00481 自考真题
![2024年4月 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00481 自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1bf90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9.png)
2024年4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48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西方科学起源于A.古希腊B.古罗马C.普鲁士D.英国2.有西方医学之父之称,将医学从原始wu术中拯救了出来的是A.泰勒斯B.德谟克利特C.希波克拉底D.托勒密3.建立起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体系——“日心说”的是A.柏拉图B.托勒密C.亚里士多德D.哥白尼4.确立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获得了“天空的立法者”的美誉的天文学家是A.牛顿B.开普勒C.伽利略D.第谷5.第一次产业G命和技术G命首先是从哪国开始的A.德国B.英国C.法国D.美国6.真正提出分子论的化学家是A.道尔顿B.卡尔斯鲁厄C.门捷列夫D.阿伏伽德罗7.发明了人类第一种合成染料——笨胺紫的科学家是A.格拉伯B.李伯曼C.柏琴D.李比希8.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奥地利生物学家A.孟德尔B.摩尔根C.艾佛里D.薛定谔9.控制论的创始人是A.贝塔朗菲C.维纳D.哈肯10.信息具有独特的什么性质,使信息和物质、能量一起成为人类发展的三大资源A.独占性B.分享性C.知识性D.优越性11.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发现了A.原子B.质子C.中子D.中微子12.世界上利用地热发电最早的国家是A.冰岛B.意大利C.德国D.美国13.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A.61%B.71%C.69%D.79%14.原苏联在哪一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1950年B.1952年C.1957年D.1960年15.第二宇宙速度是A.7.9km/sB.8.9km/sC.11.2km/sD.16.6km/s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1866年,分析了天然染料茜素的构成,后来在实验室合成了茜素,掌握人工合成茜素技术的德国科学家有A.柏琴B.李比希C.李伯曼D.格拉伯E.培根17.化学键的基本类型有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量子键E.原子键18.19世纪末,发生了对物理学有深远影响的发现包括B.天然放射线C.原子D.电子E.原子核19.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主要包括A.开放系统理论B.动态系统理论C.静态系统理论D.等级系统理论E.生命系统理论20.卫星的轨道主要有A.圆轨道B.椭圆轨道C.静止轨道D.极地轨道E.太阳同步轨道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023年4月自考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真题
![2023年4月自考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01332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4.png)
2023年4月自考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和自觉选择。
这反映技术具有()。
A.自然属性B.工具性C.社会属性D.价值负载性2.“日心说”的提出者是()。
A.托勒密B.哥白尼C.开普敦D.柏拉图3.首先开始进行第一次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荷兰D.西班牙4.被认为是自牛顿力学以后的科学发展的第二次大综合的是()。
A.热力学第一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C.热力学第二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5.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是()。
A.电力技术革命B.物理学革命C.钢铁技术革命D.生物学革命6.狭义相对论的创立者是()。
A.麦克斯韦B.庞加莱C.爱因斯坦D.洛伦兹7.关于太阳系的起源,目前大多数科学家倾向于()。
A.聚变说B.灾变说C.俘获说D.星云说8.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础是()。
A.“质点”概念B.“核点”概念C.“电子”概念D.“量子”概念9.20世纪,用力学的方法研究全球构造,使地球科学开始摆脱描述阶段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玻恩C.杨振宁D.泰勒10.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A.摩尔根B.孟德尔C.艾弗里D.克里克11.从神经系统的结构来看,其基本组成单元是()。
A.细胞体B.细胞C.神经元D.树突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控制论与信息论的基本概念的是()。
A.沟通B.控制C.反馈D.信息13.那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并能形成产业的先进技术群落,叫()。
A.新技术B.新材料技术C.高技术D.新能源技术14.决定制造ENIAC的巨大动力来源于()。
A.经济上的迫切需要B.政治上的迫切需要C.文化上的迫切需要D.军事上的迫切需要15.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
《现代科学技术》-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可修改文字】
![《现代科学技术》-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可修改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b79ec02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4.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试卷代码:6574《现代科学技术》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1、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2、四有新人”是198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给《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
”中演变而来的。
3、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础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特点。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25分)1、1999;2、发展性评价3、综合性课程4、综合实践活动5、尊重学生人格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C2、C3、A4、C5、B四、简答题(前两题各10分,第三题11分,共31分)1、(1)面向全体学生(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2、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
3、(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的管理体系。
(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
(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
(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
(6)培养一盘先进典型。
15春福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在线作业一答案
![15春福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在线作业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aea4c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a.png)
15春福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在线作业一答案XXX《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DNA分子同一些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 )。
A.细胞核B.核苷酸C.核酸D.染色体正确答案:D2.( ),又称细胞杂交,是细胞工程的骨干,是生殖细胞受精过程原理的扩大和应用。
A.细胞分裂B.细胞融合C.细胞工程D.细胞组合正确答案:B3.“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由( )提出的。
A.屋太一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
M?XXXD。
J?XXX正确答案:B4.( )推动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A.科学B.科学技术C.生产者D.出产工具正确答案:B5.( )是社会生产系统的首要因素。
A.出产者B.劳动力C.资本D.地皮精确答案:A6.氨基酸连起来就形成( )。
A.核酸B.脱氧核糖核酸C.蛋白质D.核苷酸精确答案:C7.基因是由____构成的。
A。
DNAB。
RNAC.核糖核酸D.脱氧核糖正确答案:A8.生物技术的根蒂根基是____。
A.基因理论B.细胞融合技术C.细胞组织培养技术D.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正确答案:A9.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第三座里程碑是____。
A.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星火计划D。
863计划精确答案:B10.( )是催化两个分子连接成一个分子反应的酶。
A.合成酶B.化合酶C.添加酶D.工具酶正确答案:A11.( )是在社会出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A.出产工具B.技术C.生产对象D.劳动者正确答案:D12.DNA是由几万个至几百个( )构成。
A.碱基B.氨基酸C.氢键D.脱氧核苷酸的精确答案:D13.DNA分子统一些卵白质联合在一起,形成____。
A.细胞核B.核苷酸C.核酸D.染色体正确答案:D14.控制过程的完成要靠( )来保障。
A.调节B.调剂C.调整D.节奏正确答案:A15.小规模集成电路是指____。
A.集成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B.集成1000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C.集成200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D.集成100个晶体管以下的集成电路正确答案:D16.自然放射性是某些元素原子核的自行分裂现象,称为( )。
福师18秋离线《现代科技与当代社会》试卷A
![福师18秋离线《现代科技与当代社会》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b4a90a476f1aff00bfd51e52.png)
4.发现电子的人是(C)。
A.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汤姆逊 D.贝克勒尔
5.银河系有(A)颗恒星。
A.1000亿 B.1500亿 C.2000亿 D.2500亿
6.宇宙未来衰亡的途径有两种可能:开模型和(A)。
A.闭模型 B.关模型 C.合模型 D.日模型
7.《物种起源》是关于(A)的学说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现代科技与当代社会》期末考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32分)
1. 现代科学可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B)科学三个部分。
A.直线 B.运用 C.高级 D.先进
2.英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活动中心大约有(B)之久。
A.80年 B.70年 C.90年 D.100年
3.德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活动的中心大约在(C)世纪。
(二)非标准劳动关系面对的挑战
我国的非标准劳动关系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更多的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产物。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我国的城镇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传统的僵化的固定就业模式刚性太大,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非标准劳动关系对于降低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方便劳动者自由选择劳动时间、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就业机会等作用越来越突出,正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使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格局。非标准劳动关系突破了标准劳动关系的内涵,对原有的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非标准劳动关系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标准劳动关系法律调整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非标准劳动关系调整的需求。非标准劳动关系对传统法律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也会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棺互关系。科学和民主是一对双生子,二者都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觉醒,科学的进步使人类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科学知识,特别是科学精神,将唤起民主意识的增强。科学的昌盛、学术的繁荣,也为社会提供一种民主的环境。科学家们通过科学劳动培养起来的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畏艰险和乐于献身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全社会的精神面貌和道德规范。高新技术还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文学、艺术、生活、体育和文化活动的各个领域中,改善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为人类提供新的大众传播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甚至推动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程。
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b37c3b15b307e87101f696ab.png)
2005年10月A 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1.首创进化论学说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_______________巨著。
2.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_______________是人类第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最早一次技术革命。
3.古希腊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自然哲学家,他们中有西方尊称为“科学之父”的泰勒斯,数学大师毕达哥拉斯,提出原子学说的_______________,自然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等。
4.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的阿基米德,建立了阿基米德静力学,他根据_______________原理,提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的名言。
5.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这些巨人中,有但丁、薄伽丘等诗人,还有最能代表文艺复兴运动的“万能天才”_______________,开创实验科学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以及近代科学先驱哥白尼等。
6.世界第二次生产力高潮——产业革命,它的标志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
7.世界第三次(产业革命)生产力高潮发生在德国,其标志性产业是_______________。
8.继西门子的电机之后,1876 年贝尔发明了电话,_______________发明了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
9.哈勃定律的直接推论就是:宇宙中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远离,即宇宙处于普遍的_______________ 。
10.300 年前,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_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11.因与粒子物理研究成就有关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有30 多位,其中华裔物理学家三位,他们是:_______________。
12.1929 年,_______________在仔细研究了一批星系的光谱之后发现,除个别外,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都表现出红移,而且红移量大致同星系的距离成正比。
13.恒星形成后光和热的来源,是其中心由氢聚变为_______________的核反应。
自学考试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997642aaef8941ea66e0561.png)
第一章,科学与技术概论第一节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科学(一)科学的含义辞海解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看成是知识、知识发展和知识运用过程的统一。
(二)科学的特征1 它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理论、概念或原理、学说。
2 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重复性、再现性和可比性的特点(检验科学的三性的基本原则,符合三性――真科学、否则假科学)。
3 它具有连续性、深入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4 它的发展变化没有止境。
二、什么是技术(一)技术的含义愿意:是指个人所掌握的技巧、手艺等技能或本领。
表现形式: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两个方面。
根本目的:在于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
价值标准:在于是否实用和带来何种经济效益。
(二)技术的特征1 综合性与集成性2 通用性与适用性3 依存性和连锁性4 先进性与经济性5 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6 个性化(三)技术的本质为实现预期结果而重复进行的优化操作。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一)两者的区别1、职能性质上的区别科学的根本职能是认识世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着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根本职能是改造世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保护,着重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科学――精神财富,技术――物质财富。
成果表现:科学――新现象、新规律、新法则的发现,技术――新工具、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的发明。
2、发生地的区别科学以大学为中心,技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发明与技术开发的主体)(二)两者的联系相辅相成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在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技术是中间环节,技术是科学原理的物化和应用,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三)两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科学的技术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技术的科学化是现代技术生命力所在。
第二节科学技术系统一现代自然科学的分类与结构(一)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科学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开发性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例题
![现代科学技术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89bc0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9.png)
现代科学技术例题一、单项选择题1、大爆炸宇宙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物理学家( A ) A.伽莫夫 B.弗里德曼 C.哈勃 D.威尔逊2、最早发明60进制计算系统的国家是( D )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3、集希腊古典数学之大成的《几何原本》作者是(B)A、阿喀琉斯 B、欧几里得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4、《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中国医圣( A ) A.张仲景 B.李时珍C.华陀D. 孙思邈5、《人体的构造》一书的作者( A ) A.维萨里 B.哈维 C.塞尔维特 D.达芬奇6、使地心说成为一套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家是( B ) A.亚里士多德 B.托勒密 C.哥白尼 D.泰勒斯7、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是( B ) A.伏打 B.法拉第 C.奥斯特 D.伽伐尼8、英国医生( B )首先发现了植物细胞的细胞核。
A.施莱登 B. 布朗 C. 艾弗里 D.施旺9、生物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 A ) A.林耐 B.拉马克 C.施莱登D.达尔文10、最先把机体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还是能够保持恒定的学者是( B ) A.马让迪B.贝尔纳C.桑克托留斯D.格列森11、《海陆的起源》一书的作者是( A )A.魏格纳B.达尔文C.丹纳D.博蒙12、发现了遗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的科学家是(B )A.艾弗里B.摩尔根C.孟德尔D.德佛里斯13、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B )A.用进废退学说B.自然选择学说C.过度繁殖学说D.生存斗争学说14、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的时间是( B )A.1950 B.1953 C.1956 D.194815、生物技术的核心是(D ) A.细胞工程; B.酶工程; C.发酵工程; D.基因工程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后面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10分,多选、错选、漏选都不给分1、现代科学的五大基本模型包括( ABCDE ) A.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 B.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C.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模型 E.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2、技术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 ) A.中介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解释性 E.探索性3、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说道:“只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题及答案解析自考浙江(全新整理)1月精选全文完整版
![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题及答案解析自考浙江(全新整理)1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2c586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a.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题课程代码:10011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了_________一书,提出了以选择为基础的_________学说。
2.第一次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首先从欧洲的_________开始。
3.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同时也是_________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
4.泰罗所写的_________一书,为现代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5.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__。
6.当代生物技术体系包括_________、酶工程、_________和发酵工程。
7.两种文化的交融是_________的趋势、_________的需要。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技术具有( )A.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B.自然属性而无社会属性C.社会属性而无自然属性D.阶级性2.太阳距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 )A.8.5kpcB.18.5kpcC.1.5kpcD.4.5kpc3.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获得“天空立法者”的美誉的是( )1A.伽利略B.哥白尼C.康德D.开普勒4.演绎科学方法论的首创者是( )A.培根B.笛卡尔C.牛顿D.康德5.自然界中属于长程力的有( )A.强力B.引力与电磁力C.弱力D.生命力与创造力6.第二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标志是( )A.环境技术的产生B.基因工程的产生C.蒸汽机的广泛应用D.内燃机和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7.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通过( )A.交换胶子来实现的B.引力来实现的C.光子来实现的D.电磁力来实现的8.生命系统包括( )A.人和动物B.植物与动物C.动物、植物和微生物D.生命与环境9.爱因斯坦创立的科学理论是( )A.分子生物学B.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D.一般系统论10.首先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是( )A.培根B.维纳C.马克思D.爱因斯坦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星云说2.克隆3.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24.系统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生态学向人类生态学转变的意义是什么?2.功能模拟方法有何特点?3.高新技术有何特点?4.与传统的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相比,神经网络计算机有何优越性?5.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方式有哪些?五、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技术创新,通常经过哪三个阶段?2.结合实际談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题及答案解析自考浙江10月
![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题及答案解析自考浙江10月](https://img.taocdn.com/s3/m/d93b3fb7f90f76c660371a37.png)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题课程代码:10011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的太阳在赫罗图上的位置处在( )A.主星序的上部B.主星序的中部C.主星序的下部D.主星序的右上角2.按照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每一运动的粒子都有一波与之相当,这波的波长λ与粒子的质量m及速度v之间存在的关系正确的是( )A.λ=mv/hB.λ=h/mvC.λ=mh/vD.λ=v/mh3.太阳系的大小为( )A.20AUB.30AUC.40AUD.50AU4.对于质量(即恒星核能耗尽后,所剩物质的质量)大于1.44倍太阳质量而小于2.4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其演化的最后结局是( )A.白矮星B.中子星C.黑洞D.巨星5.气象预报系统属于( )A.人工系统B.复合系统C.自然系统D.生态系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水资源匮乏的根本途径,目前较为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有蒸馏法、冷1冻法和____________。
7.当代生物技术体系由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____________组成。
8.基因的基本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从而使子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9.以崇尚____________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精神和以注意人的价值为核心内容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互相交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
10.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光速不变原理和____________。
福建师范大学17年2月课程考试《现代科技与当代社会》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7年2月课程考试《现代科技与当代社会》作业考核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a0c5c984254b35eefd34c3.png)
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阅读资料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历来各类人才都把掌握知识放在重要的地位。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
(一)知识体系的演化西方最早的“知识体系”。
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提出的。
他描绘的知识体系是:╱数学┌理论哲学─物理学│╲形而上学│╱政治学哲学├实践哲学─经济学│╲伦理学│╱诗歌└创造哲学─艺术╲讲演术近代著名的“知识体系”是培根提出的。
他基本上把人类知识分为历史的、艺术的、哲学的,看上去,很象一株“知识的大树”,从三个主枝,向上伸展。
1606年,马蒂尼提出的知识体系,与培根的描绘很相似,然而他们都是各自独立完成的。
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依据培根的知识体系图,又进一步丰富、充实了人类知识体系。
如图1所示:这棵“知识的大树”,分枝、分杈更多了,反映了人类知识积累量的增长,和学科分化的历史。
历史跨入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即焦耳、迈尔的能量守恒定律,施旺、施来登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康德的星云假说,道尔顿的原子论,赖尔的地质学等等,显示了人类知识相互联系,推动发展的有序、整体特征。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本世纪以来,科学发展一方面继续高度分化,另一方面是高度综合。
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新兴学科包括边缘学科,综合学科。
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科学可以划分为五大基本部类,即:研究自然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社会运动规律的社会科学,研究思维规律的思维科学,研究量的关系的数学以及研究一般规律的哲学。
五大部类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千个有层次有序列的复杂综合体。
高一现代技术与社会考试试题
![高一现代技术与社会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bac5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4.png)
高一现代技术与社会考试试题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技术发明中,属于信息技术的是:A.汽车B.农药C.互联网D.冰箱2.以下哪个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A.机器学习B.自动驾驶C.虚拟现实D.无人机3.现代通信技术中,下列哪种通信方式具有最快的传输速度?A.电报B.普通电话C.手机短信D.光纤通信4.下面哪个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发明?A.核电站B.基因编辑C.火箭D.电视5.下列哪个属于绿色能源技术?A.石油B.太阳能C.煤炭D.天然气试题二:简答题1.简述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例如语音助手、智能家居、汽车自动驾驶等。
它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人工智能可能导致部分人失业,因为很多重复性工作可以被机器人代替。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这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2.现代通信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现代通信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它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供了便捷的交流途径。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方式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信技术也改变了商业模式,使得电子商务得以快速发展。
此外,现代通信技术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3.简述绿色能源技术的意义和优势。
绿色能源技术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进行发电和能源生产的技术。
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于传统能源,绿色能源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可再生能源具有源源不断的供应,不会耗尽,有利于能源的长期稳定性。
其次,绿色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此外,绿色能源的使用还可以降低能源的开采和运输成本,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试题三:论述题现代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无论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通信技术还是绿色能源技术,它们都在各个领域催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历年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建立牛顿力学以后科学发展的第二次大综合的成果是( )
A.建立经典力学
B.建立相对论
C.建立能量守恒定律
D.建立量子力学
2.我国载人宇宙飞船“神舟6号”发射的时间是( )
A.2002年10月12日
B.2003年10月12日
C.2004年10月12日
D.2005年10月12日
3.根据不确定原理Δx·Δp与h(普朗克常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x·Δp<h
B.Δx·Δp≤h
C.Δx·Δp=h
D.Δx·Δp≥h
4.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传播子是( )
A.中间玻色子
B.光子
C.胶子
D.电子
5.生产管理系统属于( )
A.人工系统
B.复合系统
C.自然系统
D.生态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狭义相对论给出的质能关系式是____________。
7.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是技术活动的内在动力。
9.____________是近代和现代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发源地,是近代科学的先驱。
10.根据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规律,人们终于明白,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
的____________。
11.人类迄今认识到,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电
磁力和____________相互作用。
12.目前太阳在赫罗图上处于主星序的中部,所以它是一颗____________星。
13.绿色技术是指____________的技术,它不是某种单项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群,或者说是一整套技术。
1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____________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建立。
15.当代生物技术体系由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____________组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6.技术转移
17.基因
18.功能模拟法
19.化学键
20.生物能
21.克隆
22.空间站
23.高技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4.简述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
25.什么是环境科学?它在宏观上和微观上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26.简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建立的意义。
27.“异构同功”是系统要素及其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什么是异构同功,请举一实例加
以说明。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8.如何理解是否具有非加和性是系统与非系统的基本区别?
29.试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