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传出神经系统思考题
第十章 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bedfe384868762cbaed536.png)
第十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第十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第十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不包括A 双向性B 相对不疲劳性C 绝缘性D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E 生理完整性2.关于兴奋在中枢的扩布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 有中枢延搁B 总和C 不衰减D 单向扩布E 兴奋节律的改变3.参与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受体属于A 毒蕈碱受体B N型ACh门控通道C M型ACh门控通道D促代谢型受体 E突触前受体4.兴奋性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不包括A 突触前膜的Ca2+内流B 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C 突触后膜的超极化D 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电位E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升高5.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 突触前膜的预先超极化 B突触前膜的预先去极化C 突触前抑制性递质释放过多 D突触前抑制性递质释放过少E 突触后膜的超极化6.脊髓内由Renshaw细胞构成的回返性抑制使用的神经递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γ-氨基丁酸D 多巴胺E 甘氨酸7.抑制性突触的产生过程不包括A 突触前膜的预先去极化B 突触后膜超极化C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D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E 有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高?A Na+ 、K+ 、Ca2+ 尤其是 Ca2+B Na+ 、K+ 、尤其是Na+C K+ 、Ca2+ 、Na+尤其是K+D Na+ 、K+ 、Cl-尤其是Cl-E K+ 、Ca2+ 、Cl-尤其是Ca2+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高?A Na+B K+C Na+和K+D Ca2+E Cl-10.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首先产生于下列哪个部位?A 胞体B 树突起始处C 轴突起始处D 轴突分支处E 树突棘1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侧枝与Renshaw细胞间的突触传递使用的递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γ-氨基丁酸D 多巴胺 E甘氨酸12.反射活动的简单与复杂关键在于反射弧的哪个部分?A 感受器B 传入神经纤维C 反射中枢D 传出神经纤维E 效应器13.中枢活动的后放效应主要是由于神经元池中存在着哪种联系方式?A 辐散式联系B 聚合式联系C 单突触联系D 连锁式联系E 环路式联系14.与丘脑的感觉接替无关的感觉传导道是A 视觉传导道B 听觉传导道C 嗅觉传导道D 本体感觉传导道E 浅感觉传导道15.来自特异投射系统的神经纤维主要终止于A 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第四层B 中央前回的第四层C 中央后回的各层D 中央前回的各层E 丘脑腹后外侧核16.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特点不包括A主要起自丘脑髓板内核群 B 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C 失去了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D 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E 进入大脑皮层后分布在各个层次17.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特征不包括A 多突触接替B 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C 刺激该系统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D 主要是通过丘脑特异投射系统而发挥作用E 是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18.大脑皮层第一体感区的功能特征不包括A 位于中央后回B 代表区的大小与体表部位的面积大小有关C 上行感觉纤维交叉投射D 投射区的总体安排是倒置的E 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安排是正立的19.传导慢痛和内脏痛的神经纤维主要是A Aα纤维B Aγ纤维C Aδ纤维D B 类纤维E C类纤维20.内脏痛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 引起情绪反应B 定位不明确C 传入神经纤维属于AγD 对内脏的牵拉刺激敏感E 主要表现为慢痛21.以下哪种研究方法在揭示皮层感觉代表区的规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 记录脑电图B 记录皮层诱发电位C 记录皮层电图D 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 膜片钳22.脑电图对于以下哪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作用?A 癫痫B 精神分裂症C 高血压D 糖尿病E 智力低下23.脑电图的主要波形,按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A α-β-θ-δB β-α-θ-δC α-β-δ-θD β-α-δ-θE δ-θ-β-α24.异相睡眠的主要特点有A 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B 血压下降C 心率减慢D 做梦E 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25.当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引起A 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B 梭内肌收缩C 肌梭的敏感性增强D 梭外肌收缩E 梭内肌与梭外肌同时收缩26.当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引起A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B 梭外肌收缩减弱C 梭内肌收缩减弱D 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减少E 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不变27.在下列关于肌紧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屈肌的肌紧张表现明显B 主要的生理意义是维持站立姿势C 肌紧张的反射中枢在脊髓D 肌紧张的感受器是肌梭E 表现为同一肌肉不同运动单位的交替性收缩28.在哺乳动物的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会出现A 脊髓休克B 去大脑僵直C 去皮层僵直D 呼吸暂停E 血压增高29.在脊髓作为反射中枢的反射活动中,不包括A 屈肌反射B 腱反射C 血管张力反射D 排尿反射E 翻正反射30.震颤麻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 纹状体的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异常B 黑质的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C 红核的神经递质释放量异常D 下丘脑的调节功能异常E 边缘系统的调节功能异常31.关于小脑对随意运动的调节功能,错误的是A 通过小脑脊髓束对运动进行调节B 接受脊髓小脑束的本体感觉传入C 脊髓小脑主要调节肌紧张D 前庭小脑参与维持身体的平衡E 皮层小脑参与运动计划的形成和运动程序的编制32.关于大脑初级运动皮层的特征,错误的是A 对躯体运动的交叉性支配B 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C 运动区定位的总体安排是倒置的D 接受来自皮肤的浅感觉传入E接受来自关节肌腱等深部的感觉冲动33.控制四肢远端肌肉精细运动的传导通路是A 皮质脊髓束B 顶盖脊髓束C 网状脊髓束D 皮质脑干束E 前庭脊髓束34.小儿麻痹遗留的肢体肌肉萎缩主要是由于A 脊髓血液供应不足B 神经-肌接头部位的兴奋传递功能降低C 失去了运动神经对肌肉的营养作用D 高位中枢的抑制作用加强E 高位中枢对脊髓的易化作用减弱35.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支配不包括A 皮肤和肌肉的血管B 汗腺C 心肌D 骨骼肌E 平滑肌36.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所引起的机体变化不包括A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B 心跳减慢C 促进胃肠运动D 促进消化液分泌E 促进胰岛素分泌37.下丘脑在内脏调节中的作用不包括A 摄食B 水平衡C 生物节律D 内分泌E 排便反射38.突触前受体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 调节突触前膜的Ca2+内流B 调节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C 促进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D 促进囊泡膜的再循环E 机制突触前膜转运体的活动39.传入侧支性抑制的形成是由于A 突触前膜的预先去极化B 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C 兴奋性神经递质破坏过多D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E 突触前膜的预先超极化40.既参与突触前抑制,也参与突触后抑制的神经递质是A γ-氨基丁酸B 甘氨酸C 多巴胺D 谷氨酸E 5-羟色胺41.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有静息电位而没有动作电位B 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C 有分裂再生能力D 具有缓冲胞外K+的功能E 具有摄取神经递质的功能42.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A 髓板内核群B 腹后核C 感觉接替核D 联络核E 接替核和联络核43.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 刺激的强弱B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C 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D 反射中枢的突触接替次数E 效应器的敏感性44.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A 翻正反射B 紧张性肌牵张反射C 腱反射D 屈肌反射E 交叉伸反射45.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主要是A 抑制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B 直接兴奋α-运动神经元C 提高肌梭的敏感性D 发动肌牵张反射E 抑制肌牵张反射二、问答题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何不同?解释其形成原因。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专题知识讲座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专题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43f2eb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6.png)
周围NS 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系统药
传出神经系统旳解剖分类
交感
心肌
中 枢 副交感
平滑肌 腺体
运动
骨骼肌
传出神经旳递质
运动
Ach:乙酰胆碱
交感 副交感
NA:去甲肾腺素
神经信息旳传递
在神经元内— 脉冲传导旳电现象 在神经元间— 神经元之间质膜不直接相 连 ,神经冲动不能以生物电旳形式经过----信息传导为化学传递:神经递质经过突触构造 进行传递
α1 受体激动药(苯肾上腺素)
α2 受体阻断药(育亨宾)
α2 受体激动药(可乐定)
β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β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β1 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
β1 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αβ 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β2 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
下列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旳搭 配正确旳是( )
A.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 B.肾上腺素-哌唑嗪 C.去甲肾上腺素-普萘洛尔 D.间羟胺-育亨宾 E.毛果芸香碱-筒箭毒碱
Ach旳 代谢:
主要被 ChE水 解消除
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NA
1.合成:
酪氨酸
酪氨酸 羟化酶
多巴
多巴胺-
多巴 脱羧酶 多巴胺 羟化酶 NA
胞浆
囊泡
苯乙胺-N-
甲基转移酶
Ad
2.NA旳贮存:囊泡内与ATP,嗜铬蛋白结合
3.NA旳释放
(1) 胞裂外排(exocytosis):Ca++, 神经冲动到达末梢→去极化,膜通透性变化 →钙内流,胞浆内钙浓度升高 →胞膜侧胞浆流动性↑→囊泡撞击胞膜 →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形成裂孔排出递 质(胞裂外排)→突触间隙→R→效应
实验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瞳孔的作用
![实验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瞳孔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7065919a5e9856a56126072.png)
第四章药理学实验实验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瞳孔的作用【实验目的】1.观察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的缩瞳作用和阿托品、去氧肾上腺素的扩瞳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并联系临床应用。
2.学会家兔的滴眼和瞳孔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瞳孔的大小受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的影响,瞳孔括约肌上主要分布有 M 受体,瞳孔开大肌上主要分布有α 1 受体。
毛果芸香碱滴眼后可激动瞳孔括约肌上 M受体使瞳孔缩小,阿托品滴眼后可阻断瞳孔括约肌上 M受体使瞳孔扩大;去氧肾上腺素滴眼后可激动瞳孔开大肌上α1 受体使瞳孔扩大;毒扁豆碱滴眼后抑制胆碱酯酶导致乙酰胆碱堆积而产生 M样作用使瞳孔缩小。
【实验器材】兔固定器、剪刀、量瞳尺、滴管。
【实验药品】 1%硝酸毛果芸香碱溶液、 1%硫酸阿托品溶液、 0.5%水杨酸毒扁豆碱溶液、 1%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溶液。
【实验动物】家兔。
【实验方法】1.取家兔 2 只,标记、编号,放入兔固定器内,用剪刀剪去眼睑的睫毛,在自然光下用量瞳尺分别测定两眼瞳孔的大小。
2.将兔下眼睑拉成杯状,并用手指压迫鼻泪管,分别滴入 3 滴如下溶液:甲兔:左眼 1%硝酸毛果芸香碱,右眼 1%硫酸阿托品;乙兔:左眼 0.5%水杨酸毒扁豆碱,右眼 1%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1min 后放下眼睑, 15min 后在自然光下再用量瞳尺分别测量两眼瞳孔的大小。
3.待甲乙两兔左眼瞳孔明显缩小后,再分别滴入 3 滴如下溶液:甲兔左眼:1%硫酸阿托品;乙兔左眼: 1%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10min 后再次测量瞳孔的大小。
【实验结果】将实验结果记录于表4-3-1 中,并进行分析。
表4-3-1 实验结果兔号眼睛用药前瞳孔直径(mm)药物及用量用药后瞳孔直径(mm)左1%硝酸毛果芸香碱溶液甲1%硫酸阿托品溶液右左1%硫酸阿托品溶液溶液0.5%水杨酸毒扁豆碱溶液乙1%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溶液右【注意事项】1%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溶液1. 测量家兔瞳孔时不要刺激角膜,测量前后光线强度、角度及方向应保持一致。
生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生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e4b5d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4.png)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第十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神经纤维传导激动的特征不包含a双向性b相对不疲劳性c绝缘性d对内环境变化敏感e生理完整性2.关于兴奋在中枢的扩布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存有中枢延搁b总和c不膨胀d单向扩布e激动节律的发生改变3.参予神经-肌接头处激动传达的受体属a毒蕈碱受体bn型ach门控通道cm型ach门控通道d促代谢型受体e突触前受体4.兴奋性化学神经元的传达过程不包含a突触前膜的ca2+内流b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c突触后膜的超极化d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电位e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升高5.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神经元前膜的预先超极化b神经元前膜的预先去极化c突触前抑制性递质释放过多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e突触后膜的超极化6.脊髓内由renshaw细胞形成的Though性遏制采用的神经递质就是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γ-氨基丁酸d多巴胺e5-羟色胺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过程不包括a神经元前膜的预先去极化b神经元后膜超极化c神经元后膜的兴奋性减少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激动e存有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出来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高?ana+、k+、ca2+尤其是ca2+bna+、k+、cl-尤其是na+ck+、ca2+、na+尤其是k+dna+、k+、cl-尤其是cl-ek+、ca2+、cl-尤其是ca2+9.抑制性神经元后电位的产生,就是由于神经元后膜对以下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升高?ana+bk+cna+和k+dca2+ecl-10.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首先产生于下列哪个部位?a胞体b树突初始处为c轴突初始处为d轴突分支处为e树突棘1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侧枝与renshaw细胞间的突触传递使用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γ-氨基丁酸d多巴胺e5-羟色胺12.散射活动的直观与繁杂关键在于反射弧的哪个部分?a感受器b传至神经纤维c 散射中枢d爆出神经纤维e效应器13.中枢活动的后放效应主要是由于神经元池中存在着哪种联系方式?a辐散式联系b聚合式联系c单突触联系d平行式联系e震荡式联系14.与丘脑的感觉接替无关的感觉传导道是a视觉传导道b听觉传导道c嗅觉传导道d本体感觉传导道e浅感觉传导道15.源自如上所述感知系统的神经纤维主要中止于a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第四层b中央前回的第四层c中央后回的各层d中央前回的各层e丘脑腹后外侧核16.丘脑非特异感知系统的特点不包含a主要起自丘脑髓板内核群b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c失去了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d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e进入大脑皮层后分布在各个层次17.网状结构下行兴奋系统的特征不包含a多突触接替b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c提振该系统脑电波呈现出回去同步化慢波d主要就是通过丘脑如上所述感知系统而发挥作用e就是下行唤起促进作用的功能系统18.大脑皮层第一体感区的功能特征不包括a坐落于中央后回去b代表区的大小与体表部位的面积大小有关c下行感觉纤维交叉感知d感知区的总体精心安排就是倒转的e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精心安排就是图型的19.传导慢痛和内脏痛的神经纤维主要是aaα纤维baγ纤维caδ纤维db类纤维ec类纤维20.内脏苦的主要特点不包含a引起情绪反应b定位不明确c传入神经纤维属于aγd对内脏的牵拉刺激敏感e主要表现为慢痛21.以下哪种研究方法在阐明皮层感觉代表区的规律中充分发挥了关键促进作用?a 记录脑电图b记录皮层诱发电位c记录皮层电图d记录事件有关电位e膜片钳22.脑电图对于以下哪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作用?a癫痫b精神分裂症c高血压d糖尿病e智力低下23.脑电图的主要波形,按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aα-β-θ-δbβ-α-θ-δcα-β-δ-θdβ-α-δ-θeδ-θ-β-α24.异相呼吸的主要特点存有a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b血压下降c心率减慢d做梦e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25.当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爆出冲动减少时,可以引发a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b梭内肌收缩c肌梭的敏感性增强d梭外肌收缩e梭内肌与梭外肌同时收缩26.当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爆出冲动减少时,可以引发a肌梭传至冲动减少b 梭外肌膨胀弱化c梭内肌膨胀弱化d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减少e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不变27.在下列关于肌紧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屈肌的肌紧绷整体表现显著b主要的生理意义就是保持俯卧姿势c肌紧绷的散射中枢在脊髓d肌紧绷的感受器就是肌梭e整体表现为同一肌肉相同运动单位的交错性膨胀28.在哺乳动物的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会出现a脊髓休克b去大脑僵直c去皮层僵直d呼吸暂停e血压增高29.在脊髓做为散射中枢的散射活动中,不包含a屈肌反射b腱反射c血管张力反射d排尿反射e翻正反射30.震颤麻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纹状体的多巴胺乙酰胆碱系统功能异常b黑质的多巴胺乙酰胆碱系统功能损坏c红核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量异常d下丘脑的调节功能异常e边缘系统的调节功能异常31.关于小脑对随意运动的调节功能,错误的是a通过大脑脊髓一束对运动展开调节b拒绝接受脊髓小脑束的本体感觉传至c脊髓小脑主要调节肌紧绷d前庭小脑参予保持身体的均衡e皮层小脑参予运动计划的构成和运动程序的基本建设32.关于大脑初级运动皮层的特征,错误的就是a对躯体运动的交叉性支配b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c运动区定位的总体安排是倒置的d接受来自皮肤的浅感觉传入e接受来自关节肌腱等深部的感觉冲动33.掌控四肢远端肌肉细致运动的传导通路就是a皮质脊髓束b顶盖脊髓束c网状脊髓束d皮质脑干束e前庭脊髓束34.小儿麻痹遗留的肢体肌肉萎缩主要是由于a脊髓血液供应严重不足b神经-肌接点部位的激动传达功能减少c丧失了运动神经对肌肉的营养促进作用d高位中枢的抑制作用强化e高位中枢对脊髓的维米县促进作用弱化35.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支配不包括a皮肤和肌肉的血管b汗腺c心肌d骨骼肌e平滑肌36.副交感神经系统激动所引发的机体变化不包含a支气管平滑肌舒张b心跳减慢c促进胃肠运动d促进消化液分泌e促进胰岛素分泌37.下丘脑在内脏调节中的促进作用不包含a摄食b水平衡c生物节律d内分泌e排便反射38.突触前受体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调节神经元前膜的ca2+内流b调节神经元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出来c推动神经元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出来d推动囊泡膜的再循环e机制神经元前膜转运体的活动39.传入侧支性抑制的形成是由于a神经元前膜的预先去极化b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出来量减少c兴奋性神经递质毁坏过多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激动e神经元前膜的预先超极化40.既参与突触前抑制,也参与突触后抑制的神经递质是aγ-氨基丁酸b甘氨酸c多巴胺d谷氨酸e5-羟色胺41.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存有静息电位而没动作电位b存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c有分裂再生能力d具有缓冲胞外k+的功能e具有摄取神经递质的功能42.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a髓板内核群b腹后核c感觉接任核d联络核e接任核和联络核43.散射时的长短主要依赖于a刺激的强弱b感受器的换能作用c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d反射中枢的突触接替次数e效应器的敏感性44.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a翻正散射b紧张性肌jaw散射c腱散射d屈肌散射e交叉晃散射45.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主要是a遏制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b轻易激动α-运动神经元c提升肌梭的敏感性d发动肌jaw散射e遏制肌jaw散射二、问答题1.激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达有何相同?表述其构成原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b5d401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a.png)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第六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重点与难点解析】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可分为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两⼤类。
前者包括全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骼肌舒张神经;运动神经和⽀配肾上腺体质的内脏⼤神经。
后者包括绝⼤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主要包括胆碱受体与肾上腺素受体。
其中,胆碱受体⼜可分为M受体、N受体。
M受体兴奋效应表现为⼼脏抑制、⾎管扩张、胃肠和⽀⽓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缩瞳等;N受体兴奋效应表现为植物神经节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骼肌收缩。
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α受体、β受体,α型作⽤表现为⽪肤、粘膜、内脏⾎管平滑肌收缩、瞳孔散⼤等;β型作⽤表现为⼼脏兴奋、⽀⽓管及胃肠平滑肌松弛、⾻骼肌⾎管和冠状⾎管扩张、代谢增强等。
传出神经递质主要包括⼄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酰胆碱在胆碱酯酶作⽤下⽔解灭活。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以再摄取⽅式消除。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式有直接作⽤于受体和影响递质两种。
作⽤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按其拟似或拮抗神经递质,分为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四⼤类。
【试题】⼀、选择题(⼀)单选题1.当⼈体注射某⼀药物后,临床上出现流涎、瞳孔缩⼩、腹痛、⾎压下降,最有A.α受体激动剂B.β受体激动剂C.M受体激动剂D.N2.AchB.D.3.NAA.⼉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B.C.胆碱酯酶破坏D.4. 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 .M5.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M6.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M7. A.β1受体 B.β2受体 C.α1 受体 D.α2受体 8.A.作⽤强度B.剂量⼤⼩C.是否有亲和⼒D.是否有内在活性9.植物神经节上的受体主要是A.β1受体 B.β2受体 C.N 1受体 D.N 2(⼆)多选题 10.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C.运动神经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简答题1.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的⽣理功能变化。
药理学期末思考题0812
![药理学期末思考题0812](https://img.taocdn.com/s3/m/3a3ddbe2524de518964b7ded.png)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2.1. 术语解释副作用及特点、毒性反应(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及特点,变态反应及特点,继发性反应,二重感染,后遗效应,致畸作用,“三致”,受体调节(向下调节和向上调节),激动剂,部分激动剂,竞争性拮抗剂,非竞争性拮抗剂,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安全指数,安全界限。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3.1.术语解释首关效应,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表观分布容积和意义及应用,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消除半衰期(t1/2),稳态血药浓度(Css)3.2.某弱酸性药物pKa 为3.4,请问在pH 为6.4 的尿液中有多少解离?3.3.一次静脉给药5mg,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后,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为0.35mg/L,求表观分布容积。
3.4.何谓肝药酶诱导药与肝药酶抑制药?有何临床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3.5.比较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差异。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5.1.试述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5.2.试述胆碱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5.3.试述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灭活的主要途径。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6.1.试述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6.2.新斯的明为什么对骨骼肌兴奋作用最强?6.3.双眼去动眼神经的兔,左眼滴毛果芸香碱,右眼滴毒扁豆碱,你认为哪只眼的瞳孔会缩小?请说明理由。
6.4.胆碱酯酶复活药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机制是什麽?6.5.阿托品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什麽?最先解除哪些症状?6.6有机磷酸酯中毒症状有哪些?为什么要合用阿托品和碘解磷定解毒?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剂7.1.试述阿托品的基本作用和临床用途。
7.2.给犬静脉阿托品后,再注射大剂量乙酰胆碱,犬的血压将有何改变?7.3.琥珀胆碱中毒时用什么药解救?为何不能用新斯的明解救?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8.1.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的选择作用有何不同?8.2.用肾上腺素治疗心脏停搏采用何种给药方式?应注意哪些问题?8.3.试说明肾上腺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优点?8.4.局麻药注射液中为什么要加微量肾上腺素?8.5.为什么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不能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治疗?8.6.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9.1.请解释给酚妥拉明后再给同样剂量的肾上腺素为什么犬血压会降低(“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9.2.为什么哌唑嗪可用于治疗高血压而酚妥拉明则不能?9.3.酚妥拉明的临床用途有哪些?9.4.β受体阻断药在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有哪些?9.5.普萘洛尔的严重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有哪些?第十二章镇静催眠药12.1.地西泮药理作用及应用有哪些?12.2.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抢救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为什么碱化尿液可加快其排泄?第十三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3.1.试述苯妥英钠抗癫痫机制。
药理学讲稿之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药理学讲稿之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5d3053c84254b35effd34cf.png)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冷、热、触、痛觉)传入神经CNS 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运动和感觉)传入神经:药理研究不多,主要是局麻药,可阻止痛觉的传导,用于外科手术;传出神经:药物多,机理清楚,对于临床比较重要。
运动神经系统:支配骨骼肌产生运动,无神经节,直接到骨骼肌,无节前节后之分;植物神经系统:也称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心肌、平滑肌、腺体,与很多活动有关,有神经节,根据其神经节离效应器的远近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神经节离效应器远,节后纤维长,节前纤维短,分布广泛,几乎全身所有的内脏器官均受其支配;副交感神经:神经节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里,故节后短,节前长,分布局限,(看图5-1和5-2)第一节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突触:上一级神经元与次一级神经以及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结构。
突触前膜:传出神经末梢邻近间隙的细胞膜;突触间障:前后膜之间的间隙;突触后膜:效应器或次一次神经元邻近间隙的细胞膜。
运动终板:运动神经与骨骼肌的接头,实质上也是突触结构。
第二节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一、递质:当神经冲动达到神经末梢时,在突触部位从神经末梢释放出的化学传递物,称为递质,作用于次一级神经元或效应器上受体,发生效应,完成冲动传递。
1、递质学说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个过程,很多学说开始之时只是一个假设。
(1)Loewi在1921年通过蛙心灌流实验证明递质的确是存在的(见P41图5-3);电剌激迷走神经甲蛙心(心率↓)灌注液乙蛙心(心率↓)证明:甲蛙心迷走神经受到剌激时产生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抑制心跳,所以将这种物质灌注乙蛙心,乙蛙心也受到抑制;(2)1922年,Dale证明这种物质是乙酰胆碱;(3)1946年,Von Euler用同类似的方法证明心脏交感兴奋会释放NA这种递质,与Ach 相反NA可使心率加快;(4)1946年,Von Euler用同类似的方法证明心脏交感末梢贮存有NA颗粒,电剌激时可释放出来,使心脏活动↑。
中药的药理学课后思考题问题详解
![中药的药理学课后思考题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02a49ea680203d8cf2f2435.png)
第二章1、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1)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
(2)五味:是指中药的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3)升降浮沉:是指中药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趋势。
(一般向上向外为升浮;向下向内为沉降)(4)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作用。
2、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②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
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例麻黄兴奋α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β受体等。
③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2)增强甲状腺功能.(例附子等);3)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部分寒凉药抑制内分泌功能。
例:龟板等。
④对基础代谢的影响;部分寒凉药降低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知母抑制机体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谢,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解决怕冷。
⑤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等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3、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或去除起毒性作用?对中药毒性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1)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会消失,例大黄治疗便秘,可引起食欲下降(因大黄抑制消化酶)(2)毒性反应:是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的损害。
药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药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7554f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2.png)
药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药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套⼀、单选题(选出最佳答案填⼊“单选题答案”处,否则不计分。
共45分):1.要吸收到达稳态⾎药浓度时意味着A.药物作⽤最强B.药物的消除过程已经开始C.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开始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E.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答案:D2.决定药物每天⽤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A.作⽤强弱B.吸收快慢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答案:E3.下列哪⼀组药物可能发⽣竞争性对抗作⽤A.肾上腺素和⼄酰胆碱B.组胺和苯海拉明C.⽑果芸⾹碱和新斯的明D.肝素和鱼精蛋⽩E.间羟胺和异丙肾上腺素答案:B4.药物与⾎浆蛋⽩结合A.是永久性的B.对药物的主动转运有影响C.是可逆的D.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E.促进药物排泄答案:C5.药动学是研究A.药物作⽤的客观动态规律B.药物作⽤的功能C.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D.药物作⽤的强度,随着剂量、时间变化⽽出现的消长规律E.药物在体内的转运、代谢及⾎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出现的消长规律答案:E6.下述哪⼀种表现不属于β受体兴奋效应A.⽀⽓管平滑肌松弛B.⼼脏兴奋C.肾素分泌D.瞳孔散⼤E.脂肪分解答案:D7.下列哪⼀个药物不能⽤于治疗⼼源性哮喘A.哌替啶B.异丙肾上腺素C.西地兰D.呋噻⽶E.氨茶碱答案:B8.左旋多巴除了⽤于抗震颤⿇痹外,还可⽤于A.脑膜炎后遗症B.⼄型肝炎 C.肝性脑病 D.⼼⾎管疾病E.失眠答案:C9.强⼼苷禁⽤于A.室上性⼼动过速B.室性⼼动过速C.⼼房扑动D.⼼房颤动E.慢性⼼功能不全答案:B10.对⾼⾎压突发⽀⽓管哮喘应选⽤A.异丙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氨茶碱D.地塞⽶松E.⾊⽢酸钠11.可乐定的降压作⽤能被亨宾中枢给药所取消,但不受哌唑嗪的影响,这提⽰其作⽤是A.与激动中枢的α2受体有关B.与激动中枢的α1受体有关C.与阻断中枢的α1受体有关D.与阻断中枢的α2受体有关E.与中枢的α1或α2受体⽆关答案:A,12.对青光眼有显著疗效的利尿药是A.依他尼酸B.氢氯噻嗪C.呋噻⽶D.⼄酰唑胺E.螺内酯答案:D13.维拉帕⽶不能⽤于治疗A.⼼绞痛B.慢性⼼功能不全C.⾼⾎压D.室上性⼼动过速E.⼼房纤颤答案:B14.不宜⽤于变异型⼼绞痛的药物是A.硝酸⽢油B.硝苯地平C.维拉帕⽶D.普萘洛尔E.硝酸异⼭梨酯答案:D15.关于⾎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压的特点,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于各型⾼⾎压,不伴有反射性⼼率加快B.降低⾎钾C.久⽤不易引起脂质代谢障碍D.防⽌和逆转⾎管壁增厚和⼼肌肥厚E.降低糖尿病、肾病等患者肾⼩球损伤的可能性答案:B16.下列有关钾通道开放剂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增加细胞内游离Ca2+⽔平B.化学结构与氯噻嗪相似C.可使⾎糖升⾼D.可致⼼率加快,肾素⽔平增加,⽔钠潴留E.开放钾通道,使⾎管平滑肌细胞膜超极化答案:A17.有关抗⼼律失常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普罗帕酮属于IC类抗⼼律失常药B.胺碘酮是⼴谱抗⼼律失常药C.普萘洛尔不能⽤于室性⼼律失常D.利多卡因可引起窦性停搏E.奎尼丁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律失常答案:C18.被称为“质⼦泵抑制剂”的药物是A.法莫替丁B.哌唑嗪C.奥美拉唑D.硝苯地平E.雷尼替丁19.治疗甲氨蝶呤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时,宜选⽤A.⼝服叶酸B.肌注叶酸C.肌注甲酰四氢叶酸钙D.⼝服维⽣素B12E.肌注维⽣素B12答案:C20.下述哪项不是抗凝药的禁忌症A.消化性溃疡病B.肺栓塞C.肝肾功能不全D.活动性肺结核E.严重⾼⾎压病答案:B21.H1受体阻断药对下列哪种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最有效A.过敏性休克C.过敏性⽪疹D.风湿热E.过敏性结肠炎答案:C22.麦⾓新碱临床⽤于⼦宫出⾎和⼦宫复原⽽不⽤于催产和引产,是因为A.作⽤⽐缩宫素强⼤⽽持久,易致⼦宫强直性收缩B.作⽤⽐缩宫素弱⽽短,效果差C.⼝服吸收慢⽽不完全,难以达到有效浓度D.对⼦宫颈的兴奋作⽤明显⼩于⼦宫底E.妊娠⼦宫对其不敏感答案:A23.糖⽪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A.病⼈对激素不敏感B.激素剂量不够C.激素能促进病原⽣长D.激素抑制免疫反应,降低机体抵抗⼒E.使⽤激素时没有应⽤有效抗⽣素答案:D24.对粘液性⽔肿昏迷必须⽴即静脉注射⼤剂量的药物是A.氯化钾B.胰岛素C.左旋甲状腺素D.糖⽪质激素E.肾上腺素答案:C25.硫脲类抗甲状腺药奏效慢的主要原因是A.⼝服后吸收不完全B.肝内代谢转化快C.肾脏排泄速度快D.待已合成的甲状腺素耗竭后才能⽣效E.⼝服吸收缓慢答案:D26.甲状腺机能亢进伴有中度糖尿病宜选⽤A.⼆甲双胍B.氯磺丙脲C.低精蛋⽩锌胰岛素E.甲苯磺丁脲答案:C27.⾹⾖素类的抗凝机制为A.对抗VitK参与某些凝⾎因⼦的合成B.对抗VitB参与凝⾎过程C.阻断外源性凝⾎机制 D.阻断内源性凝⾎机制 E.对抗VitK参与凝⾎过程答案:A28.β-内酰胺类抗⽣素的作⽤靶位是A.细菌核蛋⽩体30S亚基B.细菌核蛋⽩体50S亚基C.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PBPsD.⼆氢叶酸合成酶E. DNA螺旋酶答案:C29.可⽤于耐药⾦葡萄酶感染的半合成青霉素是A.苯唑西林B.氨苄西林C.羧苄西林D.阿莫西林E.青霉素V答案:A30.治疗急、慢性⾻及关节感染宜选⽤A.青霉素GB.多粘霉素BC.克林霉素D.多西环素E.吉他霉素答案:C31.红霉素与林可霉素合⽤可以A.扩⼤抗菌谱B.增强抗菌活性C.减少不良反应D.增加⽣物利⽤度E.互相竞争结合部位,产⽣拮抗作⽤答案:E32.治疗⿏疫的⾸选药是C.链霉素D.氯霉素E.四环素答案:C33.氨基糖苷类抗⽣素的主要消除途径是A.以原形经肾⼩球滤过排出B.以原形经肾⼩管分泌排出C.经肝药酶氧化D.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E.被单胺氧化酶代谢答案:A34.庆⼤霉素与羧苄西林混合后滴注A.协同抗绿脓杆菌作⽤B.⽤于细菌性⼼内膜炎C.减轻不良反应D.配伍禁忌E.⽤于耐药⾦葡萄菌感染答案:D35.多粘菌素的抗菌作⽤机制是A.⼲扰细菌叶酸代谢B.抑制细菌核酸代谢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D.抑制细菌蛋⽩质合成E.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答案:C36.竞争性对抗磺胺药抗菌作⽤的物质是A.GABAB.PABAC.FHD.TMPE.PAPs答案:B37.呋喃唑酮主要⽤于C.阴道滴⾍病D.呼吸道感染E.泌尿系统感染答案:B38.服⽤四环素引起伪膜性肠炎,应如何抢救A.服⽤头孢菌素B.服⽤林可霉素C.服⽤⼟霉素D.服⽤万古霉素E.服⽤青霉素答案:D39.以下何药对绿脓杆菌⽆效?A.羧苄西林B.磺苄西林C.呋布西林D.氨苄西林E.哌拉西林答案:D40.青霉素G对以下何种病原体⽆效?A.链球菌B.肺炎球菌C.梅毒螺旋体D.⽩喉杆菌E.肺炎⽀原体答案:E41.其钠盐⽔溶液中性、⽆刺激性、⽤于滴眼的药物是:A.SMZB.TMPC.SAD.SIZE.SML答案:C42.治疗各种⼈类⾎吸⾍病的⾸选药物A.⼄胺嗪C.吡喹酮D.左旋咪唑E.喹诺酮答案:C43.对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都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A.酮康唑B.灰黄霉素C.⼆性霉素BD.制霉菌素E.氟胞嘧啶答案:A44.抗结核杆菌作⽤弱,但有延缓细菌产⽣耐药性,常与其它抗结核菌药合⽤的是A.异烟肼B.利福平C.链霉素D.对氨基⽔杨酸E.庆⼤霉素答案:D45.⽤于控制良性疟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是A.伯氨喹B.氯喹C.奎宁D.⼄胺丁醇E.青蒿素答案:A⼆、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按⼀级动⼒学消除的药物半衰期与()⾼低⽆关,是()值,体内药物按瞬时⾎药浓度以恒定的()消除,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
药理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药理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9cab128192e45361066f5fd.png)
突触超微结构 ① 突触前膜:是神经末梢邻近间隙的膜 ② 突触间隙 (synaptic cleft)(15- 1000nm) ③ 突触后膜:是次一级神经元或效应器 细胞上的膜,骨骼肌细胞的突触后膜也称终板膜(endplate membrane)
3、传出神经的递质?
(一)化学传递学说的发展 (电传递还是化学物质传递?) 1921 德国科学家 Loewi 的离体 双蛙心灌流实验 1926 证明迷走神经释放的是 Acetylcholine(ACh) 1946Von Euler 证明拟交感胺物质为 Noradrenaline(NA) 神经冲动的传递是突触传递,依靠化学传递物,即递质(Transmitter,或 Mediator)传递. 1. ACh 的合成、贮存、释放和消除 1)合成:胆碱+AcCOA 在 ChAc 合成 ACh2) 释放量子释 放:每个囊泡释放的 ACh 的量为一个 量子,一次神经充动以胞裂外排的形式可引起 200~300 个量子释放。静息时有少量量子释放,但不能引起动作电流。3) 消除由乙酰胆碱酯酶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分解: 一分子的 AchE 水解 6×105 个 ACh 分子/min。 2.去甲肾上腺素的的生物合成、释放、贮存、作用终止方式: 合成 NE 的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 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的释放 1) 胞裂外排(exocytosis),大量量子释放;2) 静息时少量量子 释放; 3) NA 作用终止的方式:是突触前膜对 NA 的再摄取(回收)。 4) 某些药物可促进 NA 释放: 麻黄碱,间羟胺
6.下列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 B.肾上腺素-哌唑嗪 C.去甲肾上腺素-普萘洛尔
药理学练习题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药理学练习题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82db6dc10661ed9ad51f3eb.png)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一.选择题A型题(最佳选择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与毒覃碱结合的胆碱受体是 CA.α受体B. N受体C. M受体D.β受体E. DA受体2.外周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动的受体是:AA.α受体B. P受体C. M受体D. DA受体E. N受体3. 外周胆碱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递质是: DA.琥拍胆碱B.氨甲胆碱C.烟碱D.乙酰胆碱E.胆碱4.外周肾上腺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主要递质是: B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多巴肤E.间经胺5.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CA.从单胺氧化酶代谢B.肾排出C.神经末梢再摄取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6.乙酰胆碱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DA.单胺氧化酶代谢B. 肾排出C.神经末梢再摄取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7.心脏受体主要是: DA.β2受体B.α1受体C.α2受体D.β1受体E. M受体8.骨骼肌血管平滑肌上具有: EA.α和β受体,无M受体B. M受体,无α和β受体C.α和M受体,无β受体D.α受体,无M和β受体E.α、β和M受体9.激动外周M受体可引起; CA.瞳孔扩大B.支气管松弛C.皮肤粘膜血管舒张D.睫状肌松弛E.糖原分解10.激动外周β受体可引起:CA.心脏兴奋,收缩压下降,瞳孔缩小B.支气管收缩,冠状血管舒张C.心脏兴奋,支气管舒张,糖原分解D.支气管收缩,糖原分解,瞳孔缩小E.心脏兴奋,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11.激动突触前膜α2受体可引起:DA.腺体分泌B.支气管舒张C.血压升高D.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E.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12.合成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初始原料是:BA.谷氨酸B. 酪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E.丝氨酸13.外周多巴胺受体主要分布于:DA.眼虹膜括约肌B. 汗腺和唾液腺C.皮肤和骨伤肌血管D.肾脏、肠系膜和冠状血管E.窦房结、房室结、传导系统和心肌B型题(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笔记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9c868b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b.png)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笔记第二部分传出神经系统药理I(包括5-9章概论和M受体相关激动阻断药)A.概论一.概述:运动神经(不换元支配骨骼肌)传出神经系统交感神经自主神经副交感神经(换元支配效应器)二.传出神经末梢递质分类:胆碱能神经:ACh1.全部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2.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3.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汗腺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神经)4.运动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NA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三.化学传递学说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具体内容见生理学笔记,简单回顾)四.传出神经末梢递质的生物合成,储存,释放和消除递质:神经冲动传到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ACH和NAACH: 合成:胆碱和乙酰辅酶A合成(胆碱-乙酰化酶),转运:纳依赖性膜转运体和囊泡乙酰胆碱转运体消除: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解NA:合成:部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原料:Tyr过程:储存:囊泡释放方式:胞裂外排,量子化释放等转运:纳依赖性膜转运体和囊泡去甲肾上腺素能转运体消除:主要摄取-1(本质吸收)和摄取-2(本质代谢降解)五.受体1.受体包括乙酰胆碱受体(M 毒蕈碱样受体 M 1-5和N 样胆碱能受体N1-2)和肾上腺素能受体(a 受体 a 1,a 2,a 3和β受体 β1β2β3)2.乙酰胆碱受体分布及效应(重点记忆)3.肾上腺素受体分布及效应(重点记忆)在多数器官、组织上均存在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在整体情况下,产生何种效应取决于占优势的支配神经或受体的密度。
动脉静脉和汗腺以交感(肾上腺素能)为主,其他器官主要以副交感(胆碱能)为主 突触前膜受体兴奋能反馈递质,其中M 和ɑ受体为负反馈,β受体为正反馈。
骨骼肌,冠脉突触前膜七.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一)直接作用与受体:激动药:如毛果芸香碱拮抗药(阻断药):如阿托品(二)影响递质:影响合成:密胆碱(影响ACH合成)影响释放:麻黄碱,间羟胺(促进NA释放),卡巴胆碱(促进ACH释放)影响转运储存:利血平(抑制N末梢囊泡对NA摄取使其耗竭)影响生物转化:胆碱酯酶抑制剂B.拟胆碱药拟胆碱药包括胆碱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酯酶药一.M胆碱受体激动药(一)胆碱酯类1.乙酰胆碱:作用广泛,选择性差,无临床实用价值药理作用2.其他:醋甲胆碱,卡巴胆碱,贝胆碱(二)生物碱类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烟酰三.抗胆碱酯酶药胆碱酯酶的作用机理:将乙酰胆碱水解为胆碱和乙酸,包括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
药理学思考题
![药理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e36919b7360b4c2e3f6418.png)
思考题一、药理学总论第1章1、名词解释药理学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2、新药研究过程大致可分哪几步?第2章药动学名词解释:离子障首过消除肝肠循环生物利用度时量(药时)曲线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一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简答题:1.药物的转运有哪些类型?2.药物的体内过程有哪些?3. 试述溶液pH值对弱酸性药物跨膜转运(被动转运)的影响。
第3章药效学1、名词解释药物作用药理效应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量效关系半数有效量(ED50)效能半数致死量(LD50)效价强度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量效关系构效关系量反应质反应治疗指数亲和力指数pD2激动药完全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拮抗参数pA2受体调节向上调节向上调节2、不良反应包括哪些?什么是变态反应?什么是特异质反应?试举例说明。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第5章—第11章1.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有哪些类型?代表药物名称(通用名、商品名)?分别产生哪些药理作用?2.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4.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解救?5.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6.比较除极化型肌松药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7.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8.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三、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第15章镇静催眠药1、试述地西泮(安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简述地西泮(安定)的作用机制。
3、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相比,前者的镇静催眠作用有何优点?第16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抢救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为什么碱化尿液可加快其排泄?2、试述苯妥英钠的体内过程特点、药理作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3、苯妥英钠有哪些主要临床用途?4、癫痫大发作、失神性小发和精神(神经)运动性发作各选用什么药物?5、简述硫酸镁的药理作用,硫酸镁急性中毒如何抢救?第17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1、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常与卡巴多巴合用?2、应用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时,如何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3、抗震颤麻痹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发挥治疗作用?第18章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有哪些?2、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哪些药理作用?3、中枢神经系统有几条多巴胺神经通路?4、与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比较,氯丙嗪降低体温作用特点有哪些?5、简述氯丙嗪阻断多巴胺受体与抗精神病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关系。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试题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e933212af90242a895e5f1.png)
第五章试题1. 在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消除的主要方式是( )A.被单胺氧化酶破坏 B.被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C.进入血管被带走 D.被胆碱酯酶水解E.被突触前膜和囊泡膜重新摄取受体主要分布于以下哪一器官( )2. β1A.骨骼肌运动终板 B.支气管粘膜 C.胃肠道平滑肌D.心脏 E.腺体3. M受体兴奋可引起( )A. 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B.心脏兴奋 C.骨骼肌收缩D.瞳孔扩大 E.支气管扩张受体兴奋可引起( )4. β2A.支气管扩张 B.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C. 瞳孔缩小D.腺体分泌增加 E.皮肤血管收缩受体兴奋主要引起( )5. N2A.心脏抑制 B.神经节兴奋 C.骨骼肌收缩D.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E.胃肠道平滑肌收缩7.对突触前膜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受体,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A.激动突触前膜α2受体,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B.激动突触前膜α2C.激动突触前膜β受体,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受体,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D.阻断突触前膜α2E.以上都不是8.乙酰胆碱作用的消失主要依赖于( )A.摄取-1 B.摄取-2 C.胆碱乙酰转移酶的作用D.胆碱酯酶水解 E.以上都不对受体兴奋产生的效应是( )9.βlA.支气管舒张 B.瞳孔扩大 C.血管收缩D.心跳加快 E.腺体分泌增加受体阻断产生的效应是( )10. α1A.骨骼肌松弛 B.血管舒张 C.内脏平滑肌松弛D.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E. 心收缩力减弱11. N受体阻断产生的效应是( )2A.骨骼肌松弛 B.血管舒张 C.内脏平滑肌松弛D.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E. 心收缩力减弱受体阻断产生的效应是( )12. β1A.骨骼肌松弛 B.血管舒张 C.内脏平滑肌松弛D.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E.心收缩力减弱13. M受体阻断产生的效应是( )A.骨骼肌松弛 B.血管舒张 C.内脏平滑肌松弛D.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E.心收缩力减弱14. 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 )A. 瞳孔缩小,升高眼内压,调节痉挛 B.瞳孔缩小,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C.瞳孔扩大,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D.瞳孔扩大,降低眼内压,调节麻痹E.瞳孔缩小,降低眼内压,调节麻痹15.毛果芸香碱滴眼后,对视力的影响是( )A.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B.视近物模糊,视远物清楚C.视近物、远物均清楚 D.视近物、远物均模糊 E. 以上都不是16.毛果芸香碱的缩瞳机制是( )A.阻断虹膜。
2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附答案
![2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e67720bcd126fff7050b6e.png)
单选传出神经1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主要神经递质是(B)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多巴胺E间羟胺2胆碱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神经递质是(B)A琥珀胆碱B乙酰胆碱C胆碱D醋甲胆碱E贝胆碱3 乙酰胆碱灭活的主要途径是(A)A乙酰胆碱酯酶代谢B氧化酶代谢C神经末梢再摄取D单胺氧化酶代谢E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4分布在运动神经终板膜上的受体是(E)Aα受体Bβ受体C M受体D N1受体E N2受体5根据递质的不同,将传出神经分为(C)A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D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E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6与毒蕈碱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是(C)Aα受体Bβ受体C M受体D DA受体E N受体7下列哪种受体激动时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舒张(C)Aα1受体Bα2受体Cβ1受体Dβ2受体E M受体8肾上腺素α受体属于(C)A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B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C G-蛋白耦联受体D胞浆内受体E胞核内受体9哌仑西平是(D)A对M胆碱受体无选择性B选择性作用于M1胆碱受体激动药C选择性作用于M2胆碱受体激动药D选择性作用于M1胆碱受体阻断药E选择性作用于M2胆碱受体阻断药10直接激动M受体的药物是(B)A新斯的明B毛果芸香碱C吡斯的明D筒箭毒碱E毒扁豆碱11治疗青光眼应选用(D)A新斯的明B乙酰胆碱C阿托品D毛果芸香碱E琥珀胆碱12毛果芸香碱的缩瞳机制是(D)A阻断瞳孔开大肌的α受体,使其松弛B阻断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使其收缩C兴奋瞳孔开大肌的α受体,使其收缩D兴奋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使其收缩E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增多13毛果芸香碱调节痉挛作用与下列哪项有关(C)A兴奋虹膜辐射肌上的α受体B兴奋虹膜括约肌上的M受体C兴奋睫状肌上的M受体D兴奋睫状肌上的α受体E兴奋虹膜辐射肌上的M受体14毛果芸香碱治疗虹膜炎常与下列哪种药交替使用(A)A阿托品B烟碱C新斯的明D卡巴胆碱E毒扁豆碱15乙酰胆碱的特点是(B)A性质稳定,作用广泛B性质不稳定,作用广泛C性质稳定,药理作用选择性高D药理作用选择性高,临床应用广泛E药理作用选择性高,不良反应少16乙酰胆碱对腺体的作用是(E)A汗腺分泌减少,支气管腺体分泌减少B汗腺分泌增加,支气管腺体分泌减少C汗腺分泌减少,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D泪腺分泌增加,汗腺分泌减少E汗腺分泌增加,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17新斯的明作用原理是(D)A直接作用于受体B影响递质的释放C影响递质的贮存D影响递质的转化E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18新斯的明禁用于(D)A术后腹气胀B肠麻痹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D支气管哮喘E筒箭毒碱过量中毒19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制是(E)A兴奋大脑皮质B促进骨骼肌细胞钙离子释放C促进乙酰胆碱合成D激动骨骼肌M胆碱受体E抑制胆碱酯酶和直接激动骨骼肌N2胆碱受体20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是(C)A抑制磷酸二酯酶B抑制MAO C抑制胆碱酯酶D抑制腺苷酸环化酶E直接激动胆碱受体21抢救敌百虫中毒时,不能选用下列哪种溶液洗胃(C)A高锰酸钾溶液B生理盐水C碳酸氢钠溶液D淀粉E牛奶22 下列哪种作用与阿托品阻断M胆碱受体无关(D)A升高眼内压B抑制腺体分泌C松弛胃肠平滑肌D扩张血管E加快心率23治疗晕动病可选用(C)A阿托品B山莨菪碱C东莨菪碱D哌仑西平E后马托品24全麻前应用阿托品的目的是(D)A减少全麻药的用量B加强麻醉效果C预防呼吸道痉挛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E预防胃肠痉挛25阿托品药物禁用于(B)A虹膜睫状体炎B青光眼C严重盗汗者D重症肌无力E麻醉前给药26阿托品用于眼底检查的药理机制是(A)A扩瞳作用B升高眼内压作用C调节痉挛作用D调节麻痹作用E松弛眼外肌作用27选择性M1胆碱受体阻断药是(E)A山莨菪碱B后马托品C托比卡胺D阿托品E哌仑西平28阿托品治疗虹膜炎的机理是(D)A抑制细菌繁殖B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C抑制炎性细胞浸润D松弛虹膜括约肌E抑制细胞因子产生29筒箭毒碱过量中毒的解救药是(E)A碘解磷定B阿托品C山莨菪碱D维库溴胺E新斯的明30为了延长局麻药的局麻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可加用(A)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麻黄碱E多巴胺31下列何种药物必须静脉给药(产生全身作用时)(B)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麻黄碱E间羟胺32少尿或无尿休克病人禁用(A)A去甲肾上腺素B间羟胺C阿托品D肾上腺素E多巴胺33为了处理腰麻术中所致的血压下降,可选用(D)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多巴胺D麻黄碱E间羟胺34急性肾衰时,可用下述何种药物与利尿剂合用来增加尿量(E)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麻黄碱E多巴胺35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是(A)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间羟胺E多巴胺36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的药物是(E)A N1受体阻断药B N2受体阻断药C M受体阻断药Dβ受体阻断药Eα受体阻断药37下列属于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的是(B)A间羟胺B酚妥拉明C酚苄明D甲氧明E新斯的明38具有拟胆碱和组胺样作用的药物的是(E)A酚苄明B美托洛尔C普奈洛尔D拉贝洛尔E酚妥拉明39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是(C)A哌唑嗪B美托洛尔C普奈洛尔D拉贝洛尔E阿替洛尔40具有降低眼内压的β受体阻断药是(A)A噻吗洛尔B美托洛尔C普奈洛尔D拉贝洛尔E阿替洛尔多选1去甲肾上腺素合成所需要的酶有(ABC)A酪氨酸羟化酶B多巴脱羧酶C多巴胺-β-羟化酶D MAO E COMT2属于抗胆碱酯酶药的是(BCDE)A毛果芸香碱B新斯的明C加兰他敏D毒扁豆碱E吡斯的明3新斯的明的作用有(AC)A减慢心率B加快心率C兴奋骨骼肌D松弛骨骼肌E松弛支气管平滑肌4乙酰胆碱的作用有(ABCDE)A扩张血管B抑制心脏C兴奋胃肠道平滑肌D唾液腺分泌增加E汗腺分泌增加5与碘解磷定比较,氯解磷定有哪些特点(ABCD)A水溶性高B性质较稳定C不良反应较小D可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E可能出现碘过反应6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的特点是(ABCD)A骨骼肌松弛前无肌颤动B过量中毒可用新斯的明解救C具有不同程度神经节阻断作用D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乙醚能增强和延长肌松作用E选择性激动N2受体7阿托品用于治疗下列哪些疾病(ABCD)A流涎症B感染性休克C虹膜睫状体炎D胃肠绞痛E前列腺肥大8异丙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共有的作用是(ACDE)A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新排出量增加B血管收缩,血压升高C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物质减少,支气管松弛D促进糖原分解E加速脂肪分解9多巴胺可兴奋的受体有(ABC)Aα受体Bβ受体C多巴胺受体D H2受体E M受体10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有(ABCDE)A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B拮抗静滴去甲肾上腺素药液外漏时引起的组织坏死C缓解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危象D抗休克E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填空1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主要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药理学习题三(传出神经系统)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药理学习题三(传出神经系统)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44bb4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77.png)
药理学习题三(传出神经系统)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传出神经系统药理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⒈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主要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⒉突触结构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⒊兴奋多巴胺受体可使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血管扩张。
心脑肾肠系膜⒋写出下列药物对何种受体有何种作用(兴奋或阻断)毛果芸香碱 ___________,NA ___________,AD ___________,ISOP _________,心得安___________ M+α+α+β+β+β-⒌破坏去甲肾上腺素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乙酰胆碱的酶是____________。
单胺氧化酶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⒍多巴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管表现为收缩作用,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管表现为扩张作用。
皮肤粘膜骨骼肌肾血管肠系膜⒎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主要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8. 引起中枢兴奋、胃肠活动和分泌增加的胆碱受体亚型为,骨骼肌运动终板上分布的胆碱受体亚型为。
M1 N2二、选择题A型题:1、M样作用是指: EA 烟碱样作用B 心脏兴奋、血管扩张、平滑肌松驰C 骨骼肌收缩D 血管收缩、扩瞳E 心脏抑制、腺体分泌增加、胃肠平滑肌收缩2、在囊泡内合成NA的前身物质是:CA 酪氨酸B 多巴C 多巴胺D 肾上腺素E 5-羟色胺3、下列哪种表现不属于β-R兴奋效应:DA 支气管舒张B 血管扩张C 心脏兴奋D 瞳孔扩大E 肾素分泌4、某受体被激动后,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驰,此受体为: CA α-RB β1-R C β2-R D M-R E N1-R5、去甲肾上腺素减慢心率的机制是: DA 直接负性频率作用B 抑制窦房结C 阻断窦房结的β1-RD 外周阻力升高致间接刺激压力感受器E 激动心脏M-R6、α-R分布占优势的效应器是:AA 皮肤、粘膜、内脏血管B 冠状动脉血管C 肾血管D 脑血管E 肌肉血管7、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胆碱酯酶D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E 单胺氧化胺8、胆碱能神经兴奋时不应有的效应是:DA 抑制心脏B 舒张血管C 腺体分泌D 扩瞳E 收缩肠管、支气管9、分布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受体是:EA α-RB β-RC M-RD N1-R E N2-R10、突触间隙NA主要以下列何种方式消除? BA 被COMT破坏B 被神经末梢再摄取C 在神经末梢被MAO破坏D 被磷酸二酯酶破坏E 被酪氨酸羟化酶破坏11. 下列哪种效应不是通过激动M受体实现的:CA.心率减慢B.胃肠道平滑肌收缩C.胃肠道括约肌收缩D.膀胱括约肌舒张E.瞳孔括约肌收缩12. 胆碱能神经不包括:BA.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大部分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运动神经E.支配汗腺的分泌神经13.骨骼肌血管平滑肌上有:CA. α受体、β受体、无M受体B. α受体、M受体、无β受体C. α受体、β受体及M受体D. α受体、无β受体及M受体E. M受体、无α受体及β受体14. 乙酰胆碱作用消失主要依赖于:DA.摄取1B.摄取2C.胆碱乙酰转移酶的作用D.胆碱酯酶水解E.以上都不对15.能选择性的与毒蕈碱结合的胆碱受体称为:AA. M受体B. N受体C.α受体E. DA受体16、下列哪种效应是通过激动M-R实现的?DA 膀胱括约肌收缩B 骨骼肌收缩C 虹膜辐射肌收缩D 汗腺分泌E 睫状肌舒张17、ACh作用的消失,主要:DA 被突触前膜再摄取B 是扩散入血液中被肝肾破坏C 被神经未梢的胆碱乙酰化酶水解D 被神经突触部位的胆碱酯酶水解E 在突触间隙被MAO所破坏9、在囊泡内合成NA的前身物质是:CA 酪氨酸B 多巴C 多巴胺D 肾上腺素E 5-羟色胺10、下列哪种表现不属于β-R兴奋效应:DA 支气管舒张B 血管扩张C 心脏兴奋D 瞳孔扩大E 肾素分泌11、某受体被激动后,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驰,此受体为:CA α-RB β1-RC β2-RE N1-R12、去甲肾上腺素减慢心率的机制是:DA 直接负性频率作用B 抑制窦房结C 阻断窦房结的β1-RD 外周阻力升高致间接刺激压力感受器E 激动心脏M-R13、多巴胺β-羟化酶主要存在于:BA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膨体内B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囊泡内C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间隙D 胆碱能神经突触间隙E 胆碱能神经突触前膜14、α-R分布占优势的效应器是:AA 皮肤、粘膜、内脏血管B 冠状动脉血管C 肾血管D 脑血管E 肌肉血管15、关于N2-R结构和偶联的叙述,正确的是:EA 属G-蛋白偶联受体B 由3个亚单位组成C 肽链的N-端在细胞膜外,C-端在细胞内D 为7次跨膜的肽链E 属配体、门控通道型受体三、多项选择:⒈ M受体激动的效应是:( ABE )A心率减慢、传导减慢 B腺体分泌增加 C骨骼肌收缩D瞳孔扩大 E胃肠道平滑肌收缩⒉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BE )A抗胆碱酯酶能提高突触部位乙酰胆碱的浓度B某些作用于传出神经的药物可促进递质释放C单胺氧化酶抑制药是一类理想的外周拟肾上腺素药D能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作用的药物叫胆碱受体激动药E胆碱受体阻断药包括M和N受体阻断药⒊胆碱能神经包括:( ACDE )A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大部分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运动神经 E支配汗腺分泌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⒋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可引起:( ABCDE )A心收缩力增强 B支气管舒张 C皮肤粘膜血管收缩D脂肪、糖原分解 E瞳孔扩大肌收缩(扩瞳)⒌胆碱能神经兴奋可引起:( ABCDE )A心收缩力减弱 B骨骼肌收缩 C支气管胃肠道收缩D腺体分泌增多 E瞳孔括约肌收缩(缩瞳)⒍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拟似递质效应可通过:( ABCDE )A直接激动受体产生效应B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C促进递质的合成D促进递质的释放 E抑制递质代谢酶⒎血管平滑肌上受体可包括:( ABCDE )A β2受体B α1受体C α2受体D DA受体E M受体四、简答题:1.简述M受体激动效应?2.简述N受体激动效应?3.简述α受体激动效应?4.简述β受体激动效应?1.答:M(muscarine)受体兴奋效应:① 心脏抑制,表现为收缩减弱、心率减慢、传导减慢;②平滑肌收缩,括约肌松弛;③眼: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④腺体分泌增加;⑤动脉血管舒张(弱、无临床意义)。
传出药理思考题
![传出药理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211076f242336c1eb95e0b.png)
药理学思考题
二、传出神经药理部分
1.简述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方式。
2.试述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滴眼时应注意什么?
3.比较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噻吗洛尔治疗青光眼的药理学基础。
4.新斯的明为什么可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应用时应注意什么?
5.简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理、主要临床表现及其急性中毒的药物治疗原则。
6.试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
7.山莨菪碱与阿托品相比有何作用特点?
8.东莨菪碱与阿托品相比有何作用特点?
9.简述除极化型肌松药与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的作用机理及特点。
为什么新斯的明不能用于除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的过量解救?
10.试述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
11.为什么过敏性休克时首选肾上腺素抢救?
12.试述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
13.试述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14.对心收缩功能减弱及尿量减少的休克患者,选择多巴胺治疗效较好,为什么?应用时应注意什么?
15.简述间羟胺、麻黄碱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16.简述α受体阻断药对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作用。
17.简述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18.试述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附答案)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913bc10c22590102029d91.png)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测验一、选择题1、胆碱能神经不包括:A、运动神经B、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C、全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D、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少部分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标准答案:D2、合成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始初原料是:A、谷氨酸B、酪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E、丝氨酸标准答案:B3、乙酰胆碱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A、被单胺氧化酶所破坏B、被磷酸二酯酶破坏C、被胆碱酯酶破坏D、被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E、被神经末梢再摄取标准答案:C4、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A、被单胺氧化酶所破坏B、被磷酸二酯酶破坏C、被胆碱酯酶破坏D、被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E、被神经末梢再摄取标准答案:E5、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主要递质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多巴胺E、间羟胺标准答案:B6、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A、单胺氧化酶代谢B、肾排出C、神经末梢再摄取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标准答案:C7、乙酰胆碱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A、单胺氧化酶代谢B、肾排出C、神经末梢再摄取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标准答案:D8、外周胆碱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递质是:A、琥珀胆碱B、氨甲胆碱C、烟碱D、乙酰胆碱E、胆碱标准答案:D9、参与代谢去甲肾上腺素的酶有:A、酪氨酸羟化酶B、多巴脱羧酶C、多巴胺-β-羟化酶D、单胺氧化酶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标准答案:DE10、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可引起:A、心收缩力增强B、支气管舒张C、皮肤粘膜血管收缩D、脂肪、糖原分解E、瞳孔扩大肌收缩(扩瞳)标准答案:ABCDE11、胆碱能神经兴奋可引起:A、心收缩力减弱B、骨骼肌收缩C、支气管胃肠道收缩D、腺体分泌增多E、瞳孔括约肌收缩(缩瞳)标准答案:ABCDE12、抢救心跳骤停的主要药物是:A、麻黄碱B、肾上腺素C、多巴胺D、间羟胺E、苯茚胺标准答案:B13、激动外周M受体可引起:A、瞳孔散大B、支气管松弛C、皮肤粘膜血管舒张D、睫状肌松弛E、糖原分解标准答案:C14、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A、膀胱逼尿肌兴奋B、心脏抑制C、腺体分泌增加D、骨骼肌兴奋E、胃肠平滑肌兴奋标准答案:D15、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者反复大剂量注射阿托品后,原中毒症状缓解或消失,但又出现兴奋、心悸、瞳孔扩大、视近物模糊、排尿困难等症状,此时应采用:A、山莨菪碱对抗新出现的症状B、毛果芸香碱对抗新出现的症状C、东莨菪碱以缓解新出现的症状D、继续应用阿托晶可缓解新出现症状E、持久抑制胆碱酯酶标准答案:B16、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首选:A、毛果芸香碱B、阿托品C、琥珀胆碱D、毒扁豆碱E、新斯的明标准答案:E17、碘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A、与结合在胆碱酯酶上的磷酸基结合成复合物后脱掉B、与胆碱酯酶结合,保护其不与有机磷酸酯类结合C、与胆碱能受体结合,使其不受磷酸酯类抑制D、与乙酰胆碱结合,阻止其过度作用E、与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促进其排泄标准答案:A18、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激动药是:A、毛果芸香碱B、毒扁豆碱C、琥珀胆碱D、卡巴胆碱E、筒箭毒碱标准答案:AD19、下列属胆碱酯酶抑制药是:A、有机磷酸酯类B、毒蕈碱C、烟碱D、毒扁豆碱E、新斯的明标准答案:ADE20、新斯的明的禁忌证是:A、尿路梗阻B、腹气胀C、机械性肠梗阻D、支气管哮喘E、青光眼标准答案:ACD21、用于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药物是:A、毛果芸香碱B、新斯的明C、碘解磷定D、氯解磷定E、阿托品标准答案:CDE22、关于阿托品的叙述中,下面错误的是: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可以互相转化B、口服不易吸收,必须注射给药C、可以升高血压D、可以加快心率E、解痉作用与平滑肌功能状态有关标准答案:BC23、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A、对抗迷走神经,使心跳加快B、兴奋中枢神经,改善呼吸C、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D、扩张支气管,增加肺通气量E、舒张冠状动脉及肾血管标准答案:C24、治疗过量阿托品中毒的药物是:A、山莨菪碱B、东莨菪碱C、后马托品D、琥珀胆碱E、毛果芸香碱标准答案:E25、东莨菪碱与阿托品的作用相比较,前者最显著的差异是:A、抑制腺体分泌B、松弛胃肠平滑肌C、松弛支气管平滑肌D、中枢抑制作用E、扩瞳、升高眼压标准答案:D26、琥珀胆碱的骨骼肌松弛机制是:A、中枢性肌松作用B、抑制胆碱酯酶C、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D、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E、运动终板突触后膜产生持久去极化标准答案:E27、溺水、麻醉意外引起的心脏骤停应选用: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麻黄碱D、多巴胺E、地高辛标准答案:B28、具有舒张肾血管的拟肾上腺素药是:A、间羟胺B、多巴胺C、去甲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麻黄碱标准答案:B29、过量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选用对症治疗药物是:A、异丙肾上腺素B、麻黄碱C、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E、多巴胺标准答案:D30、麻黄碱与肾上腺素比较,其作用特点是:A、升压作用弱、持久,易引起耐受性B、作用较强、不持久,能兴奋中枢C、作用弱、维持时间短,有舒张平滑肌作用D、可口服给药,可避免发生耐受性及中枢兴奋作用E、无血管扩张作用,维持时间长,无耐受性标准答案:A二、思考题1、β受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有哪些?2、简述胆碱受体的分类及其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主要有哪些?各自作用于哪些受体?分别具有何种功能?
2、了解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释放与代谢消除过程。
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按其作用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1、请简述Ach的药理作用。
2、毛果芸香碱有那些主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新斯的明、毒扁豆碱、依酚氯铵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2、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有何表现?如何进行解救?
1、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应用与不良反应。
2、为何“过敏性休克”治疗首选肾上腺素?
3、简述对伴有心功能低下与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休克患者适于用多巴胺治疗的原因
4、麻黄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酚妥拉明、酚苄明有何不同的作用特点?
2.以普萘洛尔为例,简述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
3. 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对受体的选择性及意义。
4、拉贝洛尔的临床应用。